首页 / 正文

卷八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通志卷八十四

食货略【四】

赋税下

乾隆元年

诏蠲除天下新淤旧坍沙脊鹻卤及揑报开荒浮粮【按乾隆初年蠲正赋额银前後约计六十余万详见蠲赈门】是时各处关税徧?木榜商贾一目了然惟甘肃辽远并无部颁新例司事者各执腐烂旧本因而浮减不一布政司徐祀经心察核有府与府异县与县异一税而数处各别因言甘省税课除牙帖外有商畜二税内有过税坐税之分过税者系贩往别地应纳过路之税坐税者系贩别地货物集市发卖轻重各别必须逐条刋刻大张晓示方免滥收脱漏又两江总督赵宏恩奏称龙江西新关旧有衙规茶果验票诸项在加一火耗之外应请革除如织造府承办差役及养廉不敷准在盈余内支存一万两动用俱从之又於九江赣口二关钞课令商人自行投柜收银之後发三联单一给商人一交巡抚一存税署以杜侵隐之弊是年以江南水灾停征该地关津米麦税二年以

畿辅雨泽愆期停征天津临清二关米麦税又以挑濬淮扬运河停经过该地米麦税时廷臣多以各省税务统归旗员经理为请

上以设关原为查察奸宄利益商民并非为收税之员身家计若以旗员贫乏而差遣之是教之贪矣乃不允所请又原任江西巡抚俞兆岳奏报九江赣口两关税课盈余较前共减九万有余

上命部臣及新任巡抚查核旋

谕之曰前因各省关税每多无名之徵是以屡经厘剔减除今就江西一省少收十万两推之各省约计不下百有余万如果商民得沾实惠即更逾此数亦所乐闻但关税与物直原相表里税轻而物价不减是商民犹未沾实泽徒饱胥吏之槖耳督抚大吏宜督率司榷之员洁己奉公以副加惠商民之意若错会其意又欲多报赢余以致商民受困罪更无可逭时又以淮安监督唐英具陈各项经费及书役饭食不敷状奏请动支盈余

上以淮南等关必因书吏添设过多以致工食不足又关差养廉之数亦觉太丰着总督庆复酌量裁减以免日久滥征寻定浒墅关酌减人役工食养亷八千一百余两淮关酌减人役工食养廉四千九百七十余两定为额三年

诏州县征收钱粮有私增火耗者该督抚严参治罪如督抚失察如例议处先是四川火耗较他省独重自雍正年间陆续裁减有司不得中饱因有暗加戥头每两重至一钱有余而收粮之书吏倾销之银匠又从而侵渔之

上闻传谕直省督抚转饬布政司制成画一之戥饬各州县确实遵行该上司不时密察如有丝毫溢取者罪是年停临清天津及江南各关米粮税四年以江南高淳县旧有草场田五千六百余顷系前明分给马户以供刍牧後照民田起科徵银五百余两一半摊入民户一半马户承纳而此项田地久非马户承种民间既输正赋又纳场租

特令除之时有浒墅关监督海保於离关数百里之常熟无锡江阴等县私立栅座滥设巡船经御史舒赫德参奏

上密令两江总督及江苏巡抚查核题报督臣那苏图因言浒墅关所辖湖河海道支港纷繁易於透漏从前只设崇福等三桥望海等七港守巡历任监督恐稽查难周添设蠡口港等十三处船栅以佐三桥七港之不及後又添设板桥等二十九处雍正八年将续增之二十九处尽行裁撤另设王庄等十处顾二房廊下等五处巡拦今查见在口岸三十八处有原报部之转水柏凟二港既於毛塘九里二处设立栅巡则二港可无复设其南北角各裁巡船一只各处口岸暂为存留如有应行纳税之船俱令直赴大关报税不许各口擅立税房亦不许混指透漏至於本地土货非捆载行远者不税船载米麦不及十石者不税农民交办租粮米麦无论多寡不税得

旨照所请行是年以瓜洲由闸税务交两淮盐政经管以芜湖凤阳两关专差监督管理五年裁塼板闸工部关归并临清关征收从山东巡抚岳濬请也时江南岁额地丁漕白芦课杂税之外有名杂办者不在地丁项下编徵仍入地丁彚作分数奏销欵目甚多沿自前明

本朝赋役全书止编应解之款并未开出杂办原委亦未编定如何徵收於是有缺额累官者有征收累民者有累在官而因以及民者至是

谕该督抚查核除有欵可徵无累官民之项照旧征解其实在缺额有累官民者即请旨豁免六年

谕外省关榷口岸惟报部有案者照旧设立其有私行增添之处着该督抚详查题报清厘之後再有违例苛索者罪督抚失察如例时两江总督杨超曾上言设关之意不在取盈是以历来但有征商之令而不及於官物况米粮系民之所生发帑采买原为接济民食与逐末不同今既征船料又完税银取之司库以输关库於国课毫无增益於是定各属采买赈济及粜三补仓米谷过关时止纳船料毋税又湖广总督那苏图言武昌厰关正额盈余之外所收口岸银两除支销外岁得八千两应将此项办理地方利济军民之事至各关口岸银两因非正项既不收耗则宗关同一口岸不应独收耗羡从之时以各关正额尽收尽解盈余多寡本难每年画一而关差报满之时缺减上年之数部臣往往驳查

上恐司榷者虑干部驳必致逐岁加增後将无所底止

谕部臣关税盈缩本不悬殊若乙年所报盈余之数稍不及甲可无驳查若过於短少亦只令督抚确查实在情形自难逃乎公论顾查核过严则额数日增害在衆庶查核稍寛则司榷侵蚀损於国帑此中轻重权衡着大学士会同该部详议具奏寻以部臣议定嗣後各关盈余数目与上年相仿者即行考核具奏如大相悬殊令该督抚查核有无隐漏等弊声明覆奏倘该督抚查奏不实扶同徇隐亦并议处七年免直省各关米豆麦税先是天津临清浒墅芜湖各关以地方岁歉逓年停免至是

上以特恩间举未能普及且以养民之物而榷之非以

厚民乃

令直省各关概行豁免其各关徵收则例不一有按梁头丈尺纳料者有收纳船户空船料银及无论有载无载按年抽单纳课者又有计在征税不收纳船料者船料一项部臣持论未定得

旨向征船料者应照例征收向不征船料者岂可因免米豆税而转加征料时以山东临清关向征铜舖商舖相沿已久报部则统名船料至是以既蠲米税概行豁除後又奏定各关不得借免米粮有亏正额其有借端阙额者令其赔补是年定外洋夷商运米至闽粤俱海关自万石以上者免船货税十分之五五千石以上者免船货税十分之三【嗣於十一年因暹罗商人皆不足五千石之数所载多苏木铅锡等货更定免船货税十之二】十年复开云南马白口税蠲福建浦城关缺额银二千七百余两时直省丁银俱於雍正年间摊於地粮惟山西以各州县贫富参差未行至是亦按则摊入其阳曲等二十州县或以贸易民多或以田多沙鹻或以多徵本色仍地丁分徵十一年江苏布政司安寜请复米税略言自免米粮税後弊窦丛生国课日少而米价之贵更增於前

上以商贾乃无知愚人宜先化导不遽允十二年以福建台湾府丁银匀入官庄田园内徵收其番民只纳丁银所种田亩概不征赋又移诏安县溪雅税馆於悬钟以防偷漏十三年广东巡抚岳濬酌定太平关税务向无定则者九十五条照粤赣两关权其轻重量增者四十一条量减者四十九条照旧征收者二十五条均刋入条例?榜太平遇仙桥浛光厰三处画一抽分是年复各关米粮税时以浒墅关监督图拉言自豁免米税後商贾惟知图利致市价反昂乃令如旧征收嗣後遇地方歉收之年仍停免又以广西浔梧二府关税及桂南平庆等府富川怀集等县杂税归该分守道查察以杜府州县隐漏是年东省岁歉特开海运免其税十四年户部言关榷盈余逓年短少应较上届短至一分以上者按数定以处分

上谕盈余本有而岁减一岁其弊自在漏巵但所称与上届比较不无流弊有如甲盈一万下届之乙必思盈及万有五千再下届之丙又将增加二万似此相竞不已将何所止非理财之正道嗣後各关解交当以雍正十三年数目为额短少者该部按所定分数议处十七年以贵州毕节县税羡不敷令云南镇雄州运铜马匹回空时承运官岁办川盐百万斤带至镇雄行销以所收税银补毕节之不足是时盈余章程既定各关奏报较上届短数者部议交该督抚查明而督抚奉行故事不过转交监督自报取结声明终未有察出侵蚀情节据实参劾者十八年乃

谕嗣後各关奏报盈余数目该部覆核时无庸复交督抚查奏致滋案牍十九年御史胡定上言州县徵收钱粮有自顾考成恐钱粮拖欠勒令富户包都图等弊应令该督抚即行参处经部议准并定贡监生员包揽钱粮罪例先是外洋番船俱由粤东收口偶然一至寜波是以粤海税则较重闽海税则较轻嗣後奸牙市舶狃於税额轻微彼此串勾舍粤就浙岁至定海转运寜波二十二年浙江总督喀尔吉善会同两广总督杨应琚将闽海科则较粤海课额按时地价直稍稍加重奏请定为章程

上意不在增税但恐将来番舶云集又成一粤省澳门於海疆重地均有关系遂如所议以示限制自章程既定後外洋皆知违例纡道之无所利亦不复收泊寜波矣二十三年户科给事中黄登贤言州县钱粮应随征随解勿令久贮库内致有那移之弊并令各布政司於奏销册内将各属批解日月逐一开载以便稽核下部议行寻又以黄登贤言令各省钱粮奏销册去折徵顔料一切杂项欵目二十五年准两广总督李侍尧奏删除粤海关一切官吏家人通事巡役人等规礼名色悉作归公造报二十七年江苏巡抚陈宏谋清厘浒墅关积弊四条一舖户代客完税包揽居奇请将包揽舖户列榜禁革仍令商人按簿亲填一各处船货抵关签验纳税给票之後始准过关以杜偷漏一坐关之员遴选佐杂照例半年更替不得任其恋缺致启弊窦一督抚与监督原相助为理每月所征数目应令监督按月知会督抚仍於年满奏报时统咨知会从之二十八年以天津监督达色言令天津苑口十三口岸悉照大关部颁则例画一征收三十二年御史成德请将关税盈余归入正额

上以盈余一项节经议定监督按数交部如实系侵渔自有罪例必定为正额转似於税外加额嗣於三十七年湖广总督陈辉祖又请於新垦民屯将丁银逓年摊派至四十一年贵州巡抚裴宗锡言镇远关税羡不敷请於柳夀添设税口皆奉

旨斥不准行尤足徵

旷典也其田赋科则逓年轻减至於西陲?定入我版

皇上经营措置则壤成赋列市开?自二十四年参赞大臣奏定本地回民往外回带货物者牲畜则抽税二十分之一缎布皮张则十分抽一外番商人贩来货物牲畜三十分抽一缎布皮张二十分抽一若不及抽分之数马一匹抽一腾格【回部所用之普儿钱五十为一腾格】大牛一头税五十五普儿小牛半之大羊一牵税十二普儿小羊半之杂项物件视其值之贵贱折收普儿腾格二十七年总督杨应琚经理屯政事宜酌定回民纳赋则例凡回民自种地亩视岁收纳十分之一承种官地平分入官其间有只纳田赋者亦有带征地租者有徵本色者亦有折徵普儿腾格者有以官石征收者亦有就该地帕特玛折算者【回部一帕特玛合官斗五石三斗】厥後屯田益辟土益膏沃而赋粮科则如其旧二十八年又定伊犂哈尔沙尔舖面量大小作三等收税後又增定辟展乌鲁木齐阿克苏各属贸易照内地给票每银一两止税三分普儿一百收税三文

皇朝通志卷八十四

猜你喜欢
  卷二百五十三 熙寧七年(乙卯,1075)·李焘
  臧榮緒晉書卷九·汤球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三十七·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一·佚名
  皇王大纪卷二十四·胡宏
  通志卷一百三十一·郑樵
  通志卷七十三·郑樵
  日记 光绪廿九年癸卯·恽毓鼎
  杨士奇传·张廷玉
  弇山堂别集卷六十三·王世贞
  卷七十五·雍正
  馆阁续録卷六·陈骙
  卷四十一·徐天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张昪·唐圭璋

      昪字杲卿,韩城人。生于淳化三年(992)。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累官参知政事、枢密使,以彰信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判许州,改镇河阳。以太子太师致仕。熙宁十年(1077)卒,年八十六,赠司徒兼侍中,谥康节。   满江红  

  • ●慶芝堂詩集卷十四·戴亨

    瀋陽戴亨通乾撰 七言律詩二 ◆七言律詩二◆ 教授順天府 哭陳進士憲圖 老虎洞尋張某晝晦失路墮荊棘中野宿達旦見張治酒慰勞因述其事 櫻桃溝 九日題來青軒 燈花和同年子錢東麓因呈香樹學使 贈顏維聰 秋蟬 九日與邢卓哉

  • 古风·秋瑾

    吊屈原楚怀本孱王,乃同聋与瞽。谤多言难伸,虫生木自腐。臣心一如豸,市语三成虎。君何喜谄佞,忠直反遭忤。伤哉九畹兰,下与群草伍。临风自芳媚,又被薰莸妒。太息屈子原,胡不生于鲁?偶有所感用鱼玄机步光威裒三女子韵妆台喜见仙

  • 卷六十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六十六罗浮山类四言古逰罗浮山        【宋】王叔之庵蔼灵岳开景神封绵界盘址中天举峰孤楼侧挺层岫廻重风云秀体卉木媚容五言古登罗浮峰        【宋】朱 子休暇曹

  • 卷八百二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八百二十五可止可止姓马氏范阳房山人长近体律诗乾宁中赐紫後唐明宗令住持洛京长夀寺署号文智大师有三山集今存诗九首山居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果长纤枝曲岩崩直道移重猿围浅井鬬鼠下疎篱寒食

  • ●素梅玉蟾·沈泰

    (勾余六桐叶宪祖编西湖林完沈泰评新安端木汪楷、明卿姚文谟阅) 正名宝二郎惊散姻缘,金三舅别聘婵娟。 凤司理登科归娶,杨素梅守志重圆。 △第一折 【满江红】〔生〕木落庭皋,楼阁外彤云半拥。偏则向凄凉书舍,早将寒送。眼角

  • 卷四百十七 列传二百四·赵尔巽

      都兴阿弟西凌阿 福兴 富明阿 舒保 伊兴额滕家胜 关保   都兴阿,字直夫,郭贝尔氏,满洲正白旗人,内大臣阿那保孙。父博多欢,正黄旗蒙古都统。都兴阿由荫生授三等侍卫,晋二等。咸丰三年,从僧格林沁赴天津剿粤匪,破之于杜家

  • 第三回 攻霍邑阵斩宋老生 入长安拥立代王侑·蔡东藩

      却说晋阳兵士,奉命再进,行至贾胡堡,距霍邑约五十余里,适值大雨滂沱,不便行军,只得就贾胡堡驻扎。偏偏一雨数日,浸氵㸒不止,眼见得大家坐食,无法进行。李渊恐军粮食尽,特遣府佐沈叔安,还赴太原,再运一月粮济师,叔安领命前去。

  • 两汉刊误补遗卷二·吴仁杰

    督之二千石遣都吏循行不称者督之师古曰督谓察视责罚也丙吉传坐养皇曾孙不谨督笞师古曰督谓察视之仁杰按督有两义西域传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此用督察为义晋令曰应受杖而体有疮者督之此盖决罚之名颜注丙吉传但云察视非也

  • 第四六一谕光绪十三年九月十八日一二二三四--四·佚名

    新竹县正堂方,发给谕戳与大溪墘庄总理刘兆棠钦加五品衔、特授埔里分府、署理新竹县正堂方为给发谕戳事。本年九月初六日,据大溪墘生员廖赞元、黄龙伸,暨庄耆、结首等等禀称:「伊等大溪墘,原设总理刘必

  • 六○八 寄谕盛京将军福康安将府丞李绶办理磨毁改刻碑碣等事覆奏·佚名

    六○八 寄谕盛京将军福康安将府丞李绶办理磨毁改刻碑碣等事覆奏乾隆四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大学士于<敏中>字寄盛京将军福<康安>,传谕奉天府府丞李绶,乾隆四十四年三月二十一日奉上谕:上年谕令李绶将奉天各属所有神祠坟墓

  • ·与吴观察论治台湾事宜书·丁曰健

    台湾当朱一贵作乱之后,二戈蹂躏,哀鸿遍野;继以风灾扫荡,疠疫连绵,民之憔悴极矣。二、三年来,文武和衷,余孽拔根,地方甯静;抚摩噢咻,疮痍渐起,然元气犹未复也。继凋敝之余,则培养维艰;消嚣陵之习,则教化宜急!官斯土者,可

  • 金銮密记·韩偓

    (唐)韩偓 撰  陈尚君 辑 昭宗召偓入院,试文五篇《万邦咸宁赋》、《禹拜昌言诗》、《武臣授东川节度制》、《答佛詹国进贡书》、《批三功臣让图形表》。缴状云:&ldquo;臣才不迈群,器非拔俗,待价既殊于椟玉,穷经有愧于籝金。

  • 问事品第一·佚名

    佛在罗阅祇摩诃桓迦怜。摩诃比丘僧五百人皆得阿罗汉独阿难未。尔时有菩萨名颰陀和与五百菩萨俱。皆持五戒。晡时至佛所前以头面著佛足卻坐一面,并与五百沙门俱至佛所。前为佛作礼卻坐一面。时佛放威神。诸比丘所在远方

  • 顯揚聖教論卷第三·欧阳竟无

      無著菩薩造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攝事品第一之三   通達者謂七種通達.廣說如經.一字通達.謂於三十二字無分別故所行相義如實   覺了先已於心增上法行善修治故.二字相通達.謂於師子之形諸字相等有分

  • 信力入印法门经卷第二·佚名

    元魏天竺三藏昙摩流支译复次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有五种法则能清净初欢喜地。得大无畏安隐之处。何等为五。一谓菩萨生如是心。我已得住大慈心故。生安隐心。为令他住大慈心故。起安慰心。有言大慈心者。所谓拔济一

  • 千百年眼·张燧

    明张燧撰著的一部史论随笔。《千百年眼》在明代是一部新颖奇特的书,曾盛传一时。它是一部质疑五千历史文化的一部旷世奇书,具有高人逸士的风范,特立独行的视角,读后必有启悟。康熙将此书列为头禁书,自己却终生秉烛攻读不辍

  • 资治通鉴全译·司马光

    北宋司马光撰。二百九十四卷,又考异、目录各三十卷。光有意编撰编年体通史,初成战国、秦时八卷,因“私家力薄,无由可成”,乃上进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年)奉命设书局继续编撰,至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完成,历时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