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三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

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刑部户部三库事务世袭骑都尉军功加十九级随带加二级又加二级臣董诰内大臣户部尚书镶蓝旗满洲都统军功纪录五次寻常纪录十四次臣德瑛经筵讲官太子少保工部尚书纪录六次臣曹振镛等奉敕修

乾隆五十年。乙巳。十一月。壬戌。谕、据奎林奏、蓝翎侍卫发往伊犁效力赎罪之阿尔经阿、三年期满。请旨仍留住一班。给与盐菜银两。令其效力赎罪等语。阿尔经阿、自发往伊犁。尚知罪戾。思盖前愆。奋勉行走。着照奎林所奏。给与盐菜银两。再留住一班。令其效力行走外。其余年满各卡侍卫等缺。着交领侍卫内大臣。照例于记名人员内具奏发往。  

○又谕、据奎林奏请、发往伊犁充当苦差之原任协领奇德、十年期满。送部查办等语。奇德、前在协领任内。因本身事故。胆敢将兵丁应得之项侵扣。情节殊属可恶。今虽十年期满。即行遣回。不足示惩。奇德、仍再留五年。令其效力赎罪。再行遣回。  

○赈恤山东峄县、菏泽、定陶、濮州、范县、观城、朝城、聊城、莘县等九州县。本年旱灾贫民。  

○调江西按察使姚梁、为广西按察使。以陕西潼商道额乐春、为江西按察使。  

○癸亥。上以冬至祀天于圜丘。是日起。斋戒三日。  

○甲子。谕军机大臣等、本日据黄大谋奏请陛见。温州为海疆重地。一切行伍军政。关系紧要。黄大谋于四十八年调任温州镇。已经陛见。距今未久。且不必来。将此传谕知之。  

○又谕、据书麟奏、阜阳县共有荒地六千余顷。仅据报出三十余顷。其余已垦未报者尚多。请宽限设法清厘一摺。所奏可嘉。已于摺内批示矣。此系历任督抚未经办理之事。朕亦不深追究。该抚务督率所属。以实为之。毋徒事空言。但不可欲速。当为之以渐。至此项未升科地亩。多至六千余顷。自立法清厘之后。办至几年。方可略有头绪。该抚亦应酌定年限。实力查办。以期渐复旧额。方于赋税有益。  

○又谕曰、萨载等奏、估办移建清口坝工一摺。据称、拟于两头先筑柴土坝基。再接做铁心坝。酌留口门八丈。并乘此水势未发这前。豫为办就。以资拦御。俟工完后。将用过钱粮。确估具题等语。已于摺内详晰批示。清口东西坝。为全河最要关键。今□山戊不□清水甚小。若萨载等蚤为筹办。将口门收束。则收小一丈。即可得一丈之益。乃并未计及。致有淤沙浅阻之事。伊等宁不羞愧耶。今将两霸往下移建。自应乘此水势未发之前。上紧趱办。庶于束清御黄。均有裨益。但现筑坝工。系在淤滩之上。将来清黄盛长。自难免汕刷之虑。该督等务须督率工员。实力刨槽镶筑。以期工归实用。永资巩固。稍赎前愆。总须清水畅出。运河一带。俱复旧观。方纾朕南顾之忧也。  

○乙丑。上诣南郊斋宫斋宿。  

○丙寅。冬至。祀天于圜丘。上亲诣行礼。  

○遣官祭永陵、福陵、昭陵、昭西陵、孝陵、孝东陵、景陵、泰陵、泰东陵、  

○遣官祭孝贤皇后陵。端慧皇太子园寝。  

○丁卯。上幸瀛台。  

○军机大臣等奏、请嗣后出征立功。在军营病故人员。无分旗员绿营。曾否议叙。均准照原保等第。给予荫监。旗人分护军校、蓝翎长、改用。汉人分外委、把总、拔补。从之。  

○赈恤甘肃河州、靖远、宁夏、宁朔、灵州、中卫、平罗等七州县。本年水雹灾贫民。并缓徵皋兰、金县、狄道、渭源、陇西、伏羌、安定、会宁、肃州、玉门等十州县。被旱地亩额赋。  

○戊辰。谕、刑部题覆四川省永川县高杨氏。踢伤伊夫高元伊身死。拟斩立决一本。细阅此案情节。高杨氏系听伊翁高玉礼。因田禾乾旱。请人戽水。令其豫备饭食。而伊夫高元伊酒醉回家。斥骂拳殴。死者本属理曲。且杨氏被伊夫殒住咽喉。撑挺壁上。该氏踢伤伊夫殒命。亦系出于一时情急所致。与寻常有心殴夫至死者。情罪有间。高杨氏。着从宽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  

○又谕、据孙永清奏、盘获河南柘城县。纠众抢夺案内逸犯李有、孙有、焦克从等三名。解豫审讯一摺。又奏称、本年粤西大获丰收。现当接济邻省之时。若本省各属纷纷采买。市价必致昂贵。请暂停采买。以期两省价平食裕一摺。所办俱好。已于摺内批示矣。孙永清、接准豫省通缉柘城案内逸犯咨文后。即严饬各属。详慎访拏。并于各要隘处所。密派妥干人役。留心侦缉。果能盘获李有等三名。而当本省市集粮石充裕之时。计及正当接济邻省。即暂停采买。俾得流通挹注。以期邻省价平食裕。如此不分畛域。处处留心。方合封疆大臣实力办公之道。殊属可嘉。孙永清。着交部议叙。其盘获逸犯之平乐县典史吕泰着送部引见。至查拏出力之文武各官。并着该抚查明。送部议叙。其兵役等。亦着一并酌量奖赏。  

○谕军机大臣等、据孙永清奏、盘获河南柘城县纠众抢夺案内逸犯李有等三名。解豫审讯一摺。阅该犯等所供。俱于本年四月间。在新乡。尉氏等县。各自纠人抢夺粮食布匹后。闻柘城县人抢王家集。才赶去入伙等语。可见豫省本年夏初。因年□山戊不□荒歉。饥民纠约抢夺。不止柘城一案。后因王金、王立山等办理迅速。正法多人。匪徒闻风畏惧。各自窜逃。地方宁静。但各案俱系四月间之事。其时毕沅甫经到任。非该地方官隐匿不报。即系该抚未经奏闻。现在粤省盘获之李有等三名。亦祗可归于柘城逸犯案内。审办完结。已明降谕旨。但地方官于饥民抢夺之案。竟敢隐匿不报。恐长刁风。该抚即不以此事□□□□尔□劾。亦当另以别事。将该员□□□□尔□处。以为玩事讳饰者戒。设或该县曾经禀报。而该抚未经具奏、亦属非是。此等案件。该抚自应不动声色。迅速办理。而其启衅根由。原不妨据实陈奏也。着传谕毕沅、即将李有等所供。是否确实。地方官曾否禀报。详悉查明。据实覆奏。毋得稍存回护。将此由四百里谕令知之。孙永清摺。并钞寄阅看。  

○又谕、近阅四库全书馆。进呈江西通志内。载蔡士英封禁山一疎。内称其山连亘上饶、永丰、二县。历代以来。皆行封禁等语。此等封禁山场。原为箐密林深。路径幽阻。奸匪易于藏匿。是以历来俱行封禁。但该处地连闽浙。林密山深。材木自不可胜用。或地方官因系久经封禁之山。不复于要隘处所。巡逻稽查。保无附近居民。潜往该处。私行采伐。且恐奸匪逸入。转得远避缉捕。是封禁山场。适足为奸宄逋逃之薮。且该处溪壑绵延。其中岂无可耕之土。即所产材木。亦足资利用。乃以地势幽邃。竟成废弃。亦属可惜。此时何裕城业经陛见赴任。不日可到江西。着传谕舒常、于交印卸事后。即选明干司道一二员。酌带兵役。亲身前往该处。遍行履勘。将山形路径。逐细绘图。于回京时呈览。至其中有无奸匪藏匿。居民有无偷入私采。如该处山林之外。竟有可耕之田。所产木植。可以取材适用之处。并着一并查明据实具奏。将此由四百里传谕舒常知之。  

○旌表守正捐躯四川卭州民高泗奇妻杨氏。  

○己巳。上幸瀛台。  

○谕军机大臣等、据富纲奏、查明现修腾越州城工段。尚属酌量变通增减一摺。已于摺内详悉批示矣。该督称州城旧有土牛贴护。上窄下宽。斜坡而下。形若河堤。建自明季。历年久远。草树根荄。萦互盘结。甚属坚固。如此。何必补筑。该督复奏、委员勘估新修工那动后。又遇本年夏秋雨水淋漓。复多坍塌处所。以致于原估之外。又有加添续估工段。此所谓非曰爱之。其实害之。足见外省习气。甚为恶劣。于地方要务。全未切实查办。其中恐不无藉端开销。那彼移此。以为浮冒侵渔地步。大凡估修工程。最易滋弊。即京师尚所不免。何况外省耶。着传谕富纲、再行遴委司道大员。前往履勘。将应修工段。逐一确估。并派委明干之员。妥协办理。务期工归实用。帑不虚糜。方足以垂永久而资巩固。勿任劣员从中冒混滋弊。  

○庚午。谕军机大臣等、本日富纲单衔奏请、拣发云南贵州□□□□尔□将游击等一摺。又与巡抚会衔奏请、拣发同知知州一摺。该督抚同在省城。两摺又同日拜发。且俱系奏请拣发之事。何妨叙入一摺。不过以武职系总督专政。而贵州非刘秉恬所辖。殊不知朕披览章疎。从不惮烦。该督等知遇地方紧要事务。或彼此互相纠劾。自应各自具摺陈奏。似此照例奏请拣发员弁。又何必拘泥分衔。意存畛域耶。富纲、刘秉恬、俱着传旨申饬。  

○以江西南城县洑牛司巡检、移驻新丰市。宁州州同、移驻渣津。从署巡抚舒常请也。  

○辛未。上诣寿康宫行礼。  

○谕、从前土尔扈特、和硕特台吉等入觐。皆由各游牧处。自备资斧至乌噜木齐。自乌噜木齐动用官项。由哈密、肃州、凉州、一带前来。曾经议准。伊等生计充足。应自明年为始。令其自备资斧。但念各该游牧处至热河。道里遥远。究恐不免拮据。着加恩嗣后应行来觐之土尔扈特和硕特等。各由游牧处自备资斧。行至哈密。再动用官项。由肃州、凉州、一带沿边。前往热河。此系朕格外施恩。体恤外藩之意。奎林将此传谕知之。俾各感恩守法。乐享昇平。  

○壬申。谕、本日銮仪卫衙门带领引见冠军使之云麾使李庆徵、系总河李奉翰之子。伊曾经随任。略知河工情形。李庆徵、着发往河东。交与兰第锡。以河营□□□□尔□将用。  

○又谕、现届严冬冱寒。贫民赴所、投养者必多。何以四城收养。俱有一二十名不等。而西城独无一名。其中恐有情弊。都察院□□□□尔□奏。未为明晰。着将正指挥万朝宗解任。交刑部审讯。其失察之巡城御史。着交部查议。  

○又谕、据浦霖奏、湖南省各县卫、有勘不成灾田亩。收成仅及六分。民间盖盖鲜少。稍形拮据等语。前因该省巴陵等县卫。得雨较迟。秋收不无歉薄。业经降旨。分别蠲赈。此外各县卫被旱田亩。虽勘不成灾。但令照旧徵输。民力究形拮据。着该抚查明。将现年民屯地丁钱粮。均缓至次年秋成后徵收。所有随正徵收之漕项等杂款银粮。并缓至正项开徵时。一体补徵。俾歉收农民。生计益资宽裕。以副朕轸念灾区。有加无己之至意。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曰、浦霖覆奏、查明被旱州县情形一摺。其勘不成灾各县卫。已降旨缓徵矣。至摺内称、明年正月散赈既毕。其被灾贫户、及被灾不及五分。仅请缓徵之户。民力或有未齐。请俟查明酌借口粮耔种等语。该省巴陵等县卫。本年被旱。原属一隅偏灾。其被灾户民。既据该抚查请、酌借籽种口粮。自不必俟新正特降谕旨。着传谕浦霖、即督饬所属。确实查勘。其实在缺乏贫户。即行分别借给籽种口粮。以助春耕。俟秋收后。再行按数徵还。该抚务须实力妥办。俾贫民均沾实惠。  

○甲戌。上幸瀛台。  

○谕军机大臣等、据保宁等奏、别思满屯守备阿忠布木、年老患病。请予原品休致。查照向例。即以伊子郎尔结、顶补屯守备缺等语。阿忠布木、曾在军营。带领土兵打仗出力。今因年老患病。着加恩赏银一百两。即令伊子侍卫阿结、带往看视。至阿忠布木所遗屯守备一缺。按例自应令伊长子阿结袭补。今郎尔结系其第三子。该将军等或因其为人、尚能管束屯众。伊父愿令顶补。原不妨顺其所请。即以郎尔结补授屯守备。仍令阿结赴京当差。若伊父及番众等。以阿结系长子。例应袭补。并无必欲郎尔结承袭之意。该将军等即奏明。将阿结留在川省顶补屯守备缺。并仍准戴原赏蓝翎。保宁等即可询问阿忠布木、再查看番众情形。酌量办理。不必因阿结在京当差。转不令其袭职也。将此传谕知之。  

○河南巡抚毕沅奏、前请履勘淮源。臣亲赴桐柏山。至阳口地方。乃淮水伏流发见之所。似非初源。遂行至山顶。见大石盘陀。广十数亩。石旁有潭。围径丈许。泉深尺余。汲之不竭。其为淮渎真源无疑。计自山顶至阳口。上下三十余里。中间井泉不一。俱汇阳口入河。得旨、知道了。  

○御制淮源记曰、今□山戊不□豫旱于春夏。荆歙旱于夏秋。因循淮水弱而清口淤。既而豫得雨于夏末。则更黄水盛。而清口有倒灌之患。其闲昼夜卜度。往来畴咨。盖不可屈指数矣。因思淮之弱。必其源之微。或有沙石壅塞。以致遏其流乎。其时抚臣毕沅、以办理赈恤事宜。不能分身往。则命布政使江兰往。致祷淮渎祠。且相其源之形势。既而江兰奏、淮渎故有祠。更有禹庙。并得三大井于禹庙东。引归正河。遂成巨川。因具图贴说呈览。朕观其图。溪磵萦缪。山林深秀。所谓三泉者。未必即真源也。其时赈恤章程已定。乃命抚臣毕沅亲往。以穷其实。兹毕沅亲至胎簪山山顶。遂得真淮源。具图以来。于是导淮自桐柏之言始信。盖胎簪即桐柏之中峰。桑钦水经非诬也。郦道元注。以为淮澧同源。西流为澧。东流为淮。则今之分水岭。实在胎簪峰下。按图可求。淮澧分流。此又一证也。夫天下之理。岂易穷哉。若据江兰之奏。定三井为淮源。则胎簪之真源湮矣。然弗湮也。桑钦郦道元之语固在也。今偶湮之。而后世必有执水经注。以笑我君臣之不读书矣。兹不惟喜渎源之得真。更以隹古人之用心勤。而千载之下。必有相知之人也。江兰向在部中。为能驰马耐辛苦之能员。是以屡升、用之今职。而于登峰造极。跋涉以求得真源。乃让身躯孱弱占毕之儒臣。斯则在立心之坚定与不坚定。及读书与不读书之分耳。既记其颠末。并以嘉毕沅也。沅其勉之。  

○成都将军保宁等奏、新疆抚边营。额兵五百四十二名。该处地汛广袤。原设守备、千把总、外委等八员。不敷分布。应请添设额外外委二员。即于该营马兵内拔补。得旨、如所议行。  

○调闽粤南澳镇总兵陆廷柱、为福建台湾镇总兵。福建汀州镇总兵武隆阿、为南澳镇总兵。台湾镇总兵柴大纪、为汀州镇总兵。  

○乙亥。谕、明年元旦日食。着停止朝贺筵宴。所有救护典礼。着该衙门敬谨豫备。  

○又谕、五十一年正月初一日日食。业经颁谕。停止朝贺。其救护典礼。礼部遵例奉行。朕仍于内殿。恭设香案。虔申祈禳。以答上天垂象。儆惕修省之意。至于下诏求言。史册所称。朕以为转涉虚文。盖事天以实。为人君者。敬天勤民。躬理庶务。日慎一日。乃职分所当然。即大臣言官。应行陈奏事件。原当随时入告。岂待日食。然后求言。况今每日御便殿听政。批答章奏。大学士、军机大臣、及九卿科道等。不时召见。咨询政务。即外省自督抚至道府。无不随到宣召。未致民隐壅于上闻。讵因日食方始下诏求言耶。至薄蚀天变。日时度数有定。昔宋仁宗康定元年。正月丙辰朔。应日食。先是日官杨维德等。请移闰于庚辰年。则日食在前月之晦。帝曰。闰所以正天时而授民事。其可曲避乎。不许。所见甚为合礼。盖凡日食必以合朔。移于晦日。尤为非是。又考汉唐以来。如光武帝建武二年。北魏孝文帝延兴四年。太和十四年。唐太宗贞观六年。均以正月朔日食。昔我皇祖时。以康熙三十一年。及五十八年。正月朔日食。且三十一年。有锡伯爪尔察达呼尔等来归。喀尔喀格楚尔喀亦以属裔来归之事。可见日食为定数。而君人者。则当因此益加戒惧。至于以改移为消弭之说。则尤断断不可。朕践祚之始。即叩天默祷。以若蒙天佑。享国至六十年。即当传位归政。不敢和皇祖之数逾花甲。今幸五十年来。寿逾古稀。康强如昔。惟有宵旰勤求。不遑暇逸。以仰副上天眷顾之殷。祖宗付托之重。设以天变为可消弭。即于今□山戊不□归政。则是欲移咎后人。图卸己责。如宋高宗年未六十。传位孝宗。置军国大事于不问。不独无以对天。并无以对子。朕岂肯出此乎。从前推算天行度数。乾隆六十年乙卯。亦当正旦日食。与今□山戊不□同。若于是年归政。则值嗣子首□山戊不□元正。尤属非宜。朕心亦有不忍。何若以是□山戊不□为朕临御六十年颐和锡福之余。即以次年为嗣子迎庥改元之始国祥家庆。天日重光。以符朕首祚之祈。以绍我大清亿万年之宝命。不其懿欤。然此愿亦不敢期必。总以犹日孜孜。以静俟上天垂佑耳。将此通谕中外臣民。咸知朕意。  

○又谕、据毕沅奏、豫省赈恤事宜、及河工修防等项。均需动用银两。现在库贮不敷。请于附近邻省。拨协银一百五十万两。以备工赈等语。豫省收成歉薄。屡被偏灾。河工修防。亦关紧要。所有赈恤工需。自应早为筹备。着于山西藩库地丁项下。拨银一百万两。长芦盐课。拨银五十万两。交该抚盐政。各派委妥员。解赴河南。以备工赈之用。该部即遵谕行。  

○谕军机大臣等、工部议驳、豫省仪封大工加价案内。豫备庚子年□山戊不□麻浮多。请旨饬查一摺。所驳甚是。该省每年□山戊不□抢修。所用□□火□秝□麻。不过一万五千七百余觔。而乾隆四十四年。豫备四十五年□山戊不□麻。竟办买至一百五十三万五千斤。河工□山戊不□修料物。备用固应充裕。亦不过多至一倍。或十倍而止。何以该省是年所备之数。较所用之数。加多将近百倍。且该省既有此项□□火□秝□麻存积。即应于每年□山戊不□抢修拨用。而□山戊不□抢修。又另有开销。则此项豫备麻觔。堆积工次。作何动用。殊不可解。着传谕兰第锡。毕沅、详悉查明。据实覆奏。此系四十四年采买豫备。均非兰第锡、毕沅、任内之事。该督等无所用其回护也。将此由四百里传谕知之。工部原摺。并钞寄阅看。  

○是月。浙江巡抚福崧奏、浙西杭、嘉、湖、三府。因旱歉收。米粒未纯。请将该三府属应徵粳米之十一州县。一体红白兼收。籼粳并纳。以速兑运。得旨、着照所请行。该部知道。  

○山西巡抚伊桑阿奏、晋省常平仓。应买缺额谷三十五万三千四百余石。查本年平阳等府属。夏麦歉收。秋间忻。代。等州被水。若将仓谷买补。粮价必致腾贵。应请缓至五十一年秋成后。如数籴买归仓。得旨、如所议行。  

○甘肃布政使福宁奏、宁夏府属。汉延、唐来、大清、惠农四渠。关系民田。因夏间黄水涨淤。应行修浚。靖远县糜子滩。堤埂被水冲塌。亦应补筑。请照借项大修例办理。分年徵还。又灵州横城堡地方。护城堵水坝三道。石防风三道。俱各冲损。应照例动项修整。报闻。  

○广西巡抚孙永清奏、粤西各属。霉折仓谷。本年应买十万八百余石。现因粤东、及楚省商贩络绎。市价渐昂。应请暂停采买。以便接济邻省。得旨、如此方是。所见可嘉。  

○云贵总督富纲、贵州巡抚李庆棻等奏、贵州水城厅属福集厂。额运京楚铅二百二十余万斤。向由该厅运至四川毕节。仍由毕节转运永宁。查该厅长运。雇用毕节夫马。呼应不灵。请照威宁铅运之例。由厂运毕。到日即并归毕节。接收转运。得旨、好。妥为之。  

卷之一千二百四十三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二 尉迟运 王轨 宇文神举 宇文孝伯 颜之仪 乐运·令狐德棻
  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忠义二·脱脱
  卷十九·吴广成
  元史纪事本末卷三·陈邦瞻
  卷之一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二·佚名
  一百八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请再派盐差以补亏空摺·佚名
  三十九、求友时代·包天笑
  高·魏徵
  光绪乙酉(十一年)·佚名
  卷七十九·杨士奇
  靖郭君善齐貌辨·佚名
  八·钱穆
  附臣民权利义务·佚名
  卷二百四十·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解人颐 博趣集·钱德苍

    笑谈雅谑 昆山吴子克,尝元日赋诗,奉怀分宜相公。或戏之曰:“开岁第一日,怀朝中第一人。便吟到腊月三十日,岂能及我辈乎?” 一朝士麻脸胡须,一朝士面歪而眇一目。眇士戏麻云:“麻脸胡须,羊肚石倒栽蒲草。”

  • 弁言·聂树楷

    早岁泛览诸名家词,间有模拟,以音律难谐,漫不留稿。近读辛刘长短句,觉词之为道,状难状之景、绘难绘之情,实可以济诗之穷而极其变。且既不付之管弦,即稍舛音律,抑有何害。胆遂一壮,涉笔渐多,略检存之,藉志一时意兴,非敢附专家之尘影

  • 卷五十二·曹学佺

    <集部,总集类,石仓历代诗选>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二 明 曹学佺 编 中唐六 李嘉佑【字从一赵州人】 江上曲 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可怜应是阳台女坐对鸬鷀娇不语掩面羞看北地人回身忽作巫山雨苍

  • 巻七·童轩

    ●钦定四库全书清风亭稿卷七(明)童轩 撰○五言絶句春日卧病柬高仲显一首红桃始破颜緑杨已堪把想应城南道日日多车马庚寅中秋对月【在滇南作】去岁中秋夕维舟楚水濵可怜今夜月犹照异乡人回至余干望家极目天涯路孤帆千里

  • 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四溟集卷三明 谢榛 撰五言律诗武皇巡幸歌神武驱兵日南征气赫然射蛟江水上立马石城边羽檄飞三楚霓旌拂九天功成凯歌夜月色送楼船二齐鲁巡游地苍生见紫微晴云随鷁舫春水照龙衣柳畔千官拥沙边七校围观鱼移

  • 后汉书补逸原序·姚之骃

    春秋鲁史也一经宣尼之笔削而鲁史逸焉等于刍狗自后司马迁作史记凭空结撰絶无依傍而班固因之成汉书然不闻太初以前尽逸子长之书也后汉史书自当时人主命词臣撰记后其踵作者为记为书凡十余家葢人人自拟迁固矣范蔚宗书最晩

  •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纪昀

    列传五代 【十一】○五代十一韩建韩逊杨崇本高万兴 温韬卢光稠【谭全播】朱瑾韩建韩逊杨崇本高万兴温韬卢光稠 【谭全播】朱瑾△韩建韩建字佐时许州长社人少为蔡州军校隶忠武军将鹿晏宏从杨复光复光死晏宏与建等无所

  • 通志卷九十二·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列传第五春秋齐管仲 晏子 逢丑父 崔杼 庆封楚鬬伯比 鬬子文 公子侧 蔿贾 蔿艾猎申叔时 伯州犂 沈尹戍 公孙归生 伍举防啓疆 申无宇 然丹 公子贞 防子冯屈建囊

  • 五九五 谕内阁现充文渊阁检阅人员于朕御临时应行站班·佚名

    五九五 谕内阁现充文渊阁检阅人员于朕御临时应行站班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三日乾隆四十四年二月初三日内阁奉旨:现充文渊阁检阅之内阁中书八员,于朕御文渊阁时应行站班,着俱赏带朝珠。钦此。(军机处上谕档)

  • 文帝纪·令狐德棻

    (上)太祖文皇帝姓宇文,名泰,字黑獭,是代州武川人。他的先祖出自炎帝神农氏,被黄帝灭掉,子孙移居北方原野。有一个叫葛乌菟的,雄杰英武而多有谋略,鲜卑人仰慕他,推举他为领袖,统率十二个部落,世代担任部落首领。他的后人叫普回,因

  • 刘晟传·欧阳修

    晟,原名洪熙,被封晋王。杀掉玢后,晟即位,改年号叫应乾,任洪昌为兵马元帅,总管政事,任洪杲为副元帅,刘思潮等被封为功臣。晟杀兄后,名不正言不顺,怕众人不服,就用酷刑来服众。后来洪杲多次要求讨伐逆贼,暗中劝晟杀掉思潮以消除非议

  • 卷三百二十七·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二十七明 杨士奇等 撰御边宋仁宗庆历三年枢密副使富弼论削兵当澄其冗弛边当得其要上奏曰臣闻茶塩之法汉唐之所取赡也孔仅建白有釱趾之刑桑羊画策为安边之本张林卫觊踵陈其方此煮海之

  • 仪制七·徐松

    拜表例【宋会要】宋朝之制,每正、冬不受朝。及郡国大庆瑞、奉上尊号、请行大礼,宰臣率文武(郡)[群]臣或并内诸司使、三班、诸军将校、蕃夷酋长、僧道、耆老等诣东上合门拜表,西京留守率留守司百官五日一上表起居。车驾巡

  • 卷八十七·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八十七    宋 卫湜 撰问国君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社稷之事矣幼则曰能御未能御问大夫之子长幼长则曰能从乐人之事矣幼则曰能正於乐人未能正於乐人问士之子长

  • 卷上·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尊者童子迦叶在憍萨罗国。游行次第至於尸利沙大城之北尸利沙林鹿野园中止祝是时有王名大正句。都尸利沙城。其王先来不信因果。每作是言:无有来世亦无有人复无化生。常起如是断见尔时尸利沙大城中有大婆罗

  • 佛说宝雨经卷第十·佚名

    唐天竺三藏达摩流支译云何菩萨善能舍离恶求利养。善男子。菩萨不为利养故身心行恶。身行恶者。为利养故驰走来往而犯尸罗。心行恶者悕求利养。若见余人所得利养及同梵行者。兴心损坏。是名菩萨舍离恶求利养。云何菩萨

  • 四教义卷第五·智顗

    天台山修禅寺智顗禅师撰五明三种念处成三种罗汉者。一若单修性念处。成慧解脱罗汉。二共念处。成俱解脱罗汉。三缘念处。成无疑解脱罗汉。所以者何。性念处即是缘理之智慧。念处相应发真无漏。即成慧解脱罗汉也。共念

  • 萨真人夜断碧桃花·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碧桃花》。无名氏撰。旦本。叙潮阳知县徐端、县丞张珪,俱是东京人。徐有2女,长名碧桃,次名玉兰。碧桃许字张珪子张道南。某日,道南有白鹦鹉飞入徐家花园,逾墙欲捕。适碧桃游园,2人相会。不料被徐端撞见,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