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三十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

王礼考【六】

登极

臣等谨按马端临王礼考不载登极之仪王者践阼而治万国应期启圣握纪御符典礼讵宜从略元史礼乐志载即位受朝仪明史礼志亦首载登极仪於例为协洪惟我

太祖肇兴王业建元受朝式创受命之规

太宗拓土启疆诸部咸附建国号曰

大清筑坛告

天宣表称贺益宏开国之模

世祖定鼎燕京柴燎告

天行即位礼遂成万年一统中外之业至於

列圣继体守文正位凝命告於

几筵临莅万国所定仪注斟酌古今之宜至孝至仁超轶

千古我

皇上嗣皇帝位悉遵

前典敬迓

天庥兹按

五朝实録

起居注及

大清会典敬谨编载以垂示无极

天命元年正月壬申朔诸王百官恭上

太祖高皇帝尊号曰覆育列国英明皇帝建元天命御殿受朝贺是日内外贝勒大臣率羣臣集殿前分八旗

序立

上御殿陞座衆贝勒大臣率羣臣跪八大臣出班跪进表章近侍侍卫阿敦巴克什额尔德尼接表额尔德尼在

御前宣表讫

上乃降御座焚香告

天率贝勒诸臣行三跪九叩礼毕复

陞座衆贝勒大臣各率本旗人员行庆贺礼

十一年九月庚午

太宗文皇帝嗣皇帝位

御殿受羣臣朝

颁诏大赦是日三大贝勒诸贝勒大臣及文武各官聚於

朝具

法驾设卤簿

上率贝勒羣臣焚香告

天行三跪九叩礼毕

上陞座诸贝勒大臣文武官员行三跪九叩礼毕颁诏大赦以明年为天聪元年

崇德元年四月乙酉内外贝勒以下文武百官上

尊号曰寛温仁圣皇帝改元崇德建国号曰

大清前期筑坛於

天坛之东届期

上率内外贝勒以下文武百官出德盛门诣坛告祭天

地礼成文武各官先至坛东所筑坛下奉玉玺四金椅陈

设坛上

大驾卤簿陈设坛前毕导引官二人在前恭导

驾由中堦登坛升座诸贝勒大臣左右序列乐作鸣赞官赞跪叩衆行三跪九叩礼兴赞跪衆皆跪和硕贝勒等捧宝跪献

上受宝授内院官置宝盝内诸贝勒等复位鸣赞官赞叩兴衆行三跪九叩礼兴赞跪衆皆跪宣读官捧满洲蒙古汉字三体表文立於坛东以次宣读毕赞叩兴衆行三跪九叩礼兴赞退诸贝勒羣臣俱退陈仪仗奏乐

驾还宫越二日丁亥诸贝勒大臣率文武各官上表庆贺

齐集殿前分翼排立

上御殿陞座乐作鸣赞官赞排班赞进赞跪叩兴贝勒大臣率满洲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兴赞跪贝勒大臣率满洲各官俱跪捧表跪进侍臣接至

御前跪读毕赞叩俱行三跪九叩礼兴赞退各复原位立次外藩贝勒大臣进表行礼次汉官进表行礼俱如前仪

御前官传

旨曰

寛温仁圣皇帝有制谕诸贝勒大臣进前赞礼官赞班齐衆皆序立赞礼官赞跪衆皆跪满洲文臣捧

上谕至诸贝勒大臣前西向立宣读曰

寛温仁圣皇帝勅谕朕以凉德祗承丕绪加以尊号惧无以慰衆望尔等劝进再三屡辞勿获今敬告

地允受尊号尔诸贝勒大臣当同心辅政恪共厥职以匡朕之不逮正已率属各殚忠诚立纲陈纪毋图小利倘能建立功名朕当隆以爵赏尤须抚衆恤民君臣一德庶几上合

天心下遂民志如此则明良喜起政治咸熙万民乐利天益佑助之矣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宣毕诸臣奏曰圣谕及此国家之福也於是赞礼官赞跪赞叩诸贝勒大臣行三跪九叩礼赞礼官赞复位诸贝勒大臣俱复位次执事文官都察院赞礼官各行三跪九叩礼毕

赐诸贝勒大臣文武各官坐衆各一跪一叩坐

赐宴毕

驾还宫衆皆退是日

颁诏大赦

八年八月丁亥

世祖章皇帝嗣皇帝位

御殿受羣臣朝

颁诏中外前期告祭

郊坛

宗庙是日内外诸王贝勒率文武羣臣具朝服齐集笃恭殿前两翼按旗序立内院官奏请

陞殿

上出宫时寒甚侍臣进貂裘

上却视裘弗御时

上甫六龄将升辇乳媪欲同坐

上曰此非汝所宜乘不许遂升辇由东掖门出诸王羣臣

跪迎

御殿陞座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和硕睿亲王多尔衮率诸王贝勒贝子公文武羣臣前进鸣赞官赞跪叩兴衆行三跪九叩礼兴赞退俱复原位立次外藩王以下各官前进鸣赞官赞跪叩兴衆行三跪九叩礼兴赞退俱复原位立赞排班赞进赞跪衆俱跪赞颁

恩诏大学士自黄案上捧诏书至丹陛上立宣

诏曰我

太祖武皇帝受

天明命肇造丕基懋建鸿功贻厥孙子

皇考大行皇帝嗣登大宝盛德深仁宏谟远略克协天心不服者武功以戡定已归者文德以怀柔拓土兴基国以滋大在位十有七年於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

上宾诸伯叔兄及文武羣臣咸以国家不可无主神器不可久虚谓朕为

皇考之子应继大统乃於八月二十六日即皇帝位以明年为顺治元年朕年幼冲尚赖诸伯叔兄大臣共襄治理所有应行赦款开列于後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宣

诏毕赞叩兴衆行三跪九叩礼兴赞退俱复原位立赞礼

上陞舆还宫顾谓侍臣曰适所进裘若黄里朕自衣之以红里故不服耳诸王以下文武各官跪送各退是日不

陈卤簿不作乐不设筵宴

顺治元年十月乙卯朔以定鼎燕京告

天行即位礼

御殿受朝贺

颁诏天下前期太常寺官扫除坛壝司设监设金椅於郊坛之东南向设宝案于金椅前是日遣官告於太庙

社稷卤簿全设

驾由大清门出作乐前导

上躬诣

南郊告祭

地毕内院大学士率文武各官跪奏告祭礼成赞礼官恭

导进诣坛东幄次更衣

陞座诸王以下文武各官侍立鸣赞官赞排班赞进赞跪衆俱跪大学士刚林由东班陞阶正中跪学士詹霸自案上捧宝授大学士刚林大学士刚林奉宝奏云

皇帝君临万国诸王文武羣臣不胜懽忭奏毕以宝仍授学士詹霸置於案上皆退立原班鸣赞官赞跪叩兴衆俱行三跪九叩礼兴赞退俱复原位立候

驾还宫卤簿前导作乐进

大清门衆俱退是日鸿胪寺设

御座子皇极门正中【今名太和门】设表案於门檐之东王等齐集於金水桥之北文武各官齐集於金水桥之南东西相向序立只竢乐作

上陞座乐止銮仪卫官赞鸣鞭阶下三鸣鞭内大臣侍卫内院礼部都察院及鸿胪寺执事各官先於阶上行三跪九叩礼毕各司其事鸣赞官赞排班赞进赞跪诸王率文武各官俱跪赞进表内院大学士捧诸王等所进三体表文跪置案上兴鸣赞官赞宣表内院大学士诣案前取表以次跪宣毕兴捧表仍跪置案上行三叩礼兴退立原位鸣赞官赞跪叩兴诸王以下文武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兴赞退衆俱复原位立銮仪卫官赞鸣鞭阶下三鸣鞭

上还宫各退越九日甲子

御皇极门

颁诏天下大宴诸王文武羣臣

诏曰我国家受

天眷佑肇造东土

列祖创兴鸿业

皇考式廓前猷遂举旧邦诞膺新命迨朕嗣服虽在冲龄缔念绍庭永绥厥位顷缘贼氛洊炽极祸中原是用倚任亲贤救民涂炭方驰金鼓旋奏澄清既解倒悬非富天下而王公列辟文武羣臣暨军民耆老合词劝进恳切再三乃於今年十月初一日祗告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仍建有天下之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缅维峻命不易创业尤艰况当改革之初更属变通之会是用准今酌古揆天时人事之宜庶几吏习民安彰

祖功

宗德之大於戏天作君师惟鉴临于有德民歌父母斯悦豫於无疆既已俞旨布恩宏敷大赉将使投诚归命无阻幽深惟尔万方与朕一德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十八年正月己未

圣祖仁皇帝嗣皇帝位

御殿受羣臣朝

颁诏天下前期司设监设

御座於

太和殿宣徽院设

宝案於

御座之南鸿胪寺设表案于檐下之东设

诏案於槛内之东是日遣官各一人祭告

太庙

社稷陈卤簿仪仗於

太和殿前陈辇辂於

午门陈黄盖云盘於丹墀内陈龙亭香亭於午门外教坊司陈中和韶乐於丹陛上之东西陈丹陛乐於

太和门之东西俱设而不作内阁官捧

诏置於

太和殿内之东案上尚宝司捧

宝置於

御座之南案上

上缟素服诣

世祖章皇帝几筵前行三跪九叩礼祗告受命礼毕具礼

服诣

圣祖母太皇太后前行三跪九叩礼次诣

两宫

皇太后前行三跪九叩礼毕礼部堂官奏请

御中和殿升座鸿胪寺官引内大臣侍卫内院礼部都察院执事各官行三跪九叩礼毕不赞礼部堂官奏请

御太和殿陞座鸣钟鼔不作乐王以下公以上齐集丹陛上文武百官齐集丹墀内俱朝服序立銮仪卫官赞鸣鞭鸣赞官赞排班赞进赞跪诸王以下各官俱跪赞上表称贺有

旨免宣鸣赞官赞跪叩兴诸王以下各官行三跪九叩礼

兴赞退俱复原位立内阁官捧

诏至

宝案前用宝讫大学士捧出

太和殿授礼部堂官礼部堂官跪受由中阶降安设云盘内张黄盖由中道出行礼开读王以下公以上进

殿内一跪一叩坐

赐茶毕鸣鞭

驾还宫易服是日

颁诏天下

诏曰惟我国家受

天眷命

祖功

宗德肇造丕基我

皇考大行皇帝盛德至仁英资大度缵承历数统一寰区恩波洽于多方政敎臻于上理方期邦国永底雍熙不幸奄弃臣民遽升

龙驭顾以大宝属於眇躬朕??在疚本不忍闻而诸王贝勒大臣文武官员人等佥谓神器既已攸归天位不宜久旷坚请再三朕是以俯徇舆志勉抑哀衷於是月初九日只告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仰惟

上天眷佑之笃

祖宗付托之隆凉德冲龄膺兹重寄敬图觐光扬烈用绍无疆之休其以明年为康熙元年与天下更始式衍旧恩聿弘新化於戏孝思惟则永深继述之怀忠悃载摅实赖匡勷之佐凡尔亲贤文武其尚辅翼菲躬共矢嘉谟以成至治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辛丑

世宗宪皇帝嗣皇帝位

御殿受羣臣朝

颁诏天下前期遣官各一人告祭

太庙

社稷礼部设

宝案於

太和殿

御座之南鸿胪寺设表案於檐下之东设

诏案於槛内之东是日銮仪卫陈卤簿仪仗於

太和殿前陈辇辂於

午门外陈黄盖云盘龙亭香亭於丹墀内敎坊司陈导迎乐於

午门外陈中和韶乐於檐之东西陈丹陛乐於太和门之东西设而不作内阁大学士捧

诏置于

太和殿之东案内阁学士捧

宝大学士随後由

乾清门至

太和殿置於

御座之南案上

上缟素服诣

圣祖仁皇帝梓宫前行三跪九叩礼祗告受命出更礼服

圣母皇太后宫行三跪九叩礼出至

乾清门外陞舆【先是总管太监下 乾清宫中间帘内銮仪卫在 乾清宫丹陛中预备金舆奏请   陞舆由 乾清门中门出奉  旨乾清宫虽垂帘朕何忍在】

【皇父前即坐舆出中门朕从东旁门出再坐舆心始安】礼部堂官恭导至

保和殿後降舆奏请

御中和殿陞座鸿胪寺引内大臣侍卫内阁翰林院詹事府礼部都察院执事各官行三跪九叩礼毕不赞礼部堂官奏请

御太和殿陞座鸣钟鼓不作乐王以下公以上齐集丹陛上文武百官齐集丹墀内俱朝服排班序立銮仪卫官赞鸣鞭鸣赞官赞排班赞进赞跪诸王以下各官俱跪赞上表奉

谕免宣鸣赞官赞跪叩兴王以下各官行三跪九叩礼兴

赞退俱复原位立大学士捧

诏至

宝案前用宝讫捧出

太和殿授礼部堂官礼部堂官跪受由中阶降安设云盘内由中道出行礼开读文武各官由

昭德门

贞度门出王以下公以上进

殿一跪一叩坐鸣鞭王以下各官兴

驾还宫易服内阁学士捧

宝大学士随後送至

乾清门乃退是日

颁诏天下

诏曰我国家受

天绥佑

太祖

太宗肇造区夏

世祖章皇帝统一疆隅我

皇考大行皇帝临御六十一年德茂功高文经武纬海宇宁谧历数悠长不谓谢弃臣民遽升

龙驭亲授神器属於藐躬朕

皇考大行皇帝

德妃之子昔皇二子弱龄建立深为

圣慈锺爱寝处时依恩勤倍笃不幸中年神志昏愦病类风狂

皇考念宗社重任付托为艰不得已再行废斥待至十有余年沉疾如故痊可无期是以

皇考升遐之日诏朕缵承大统朕之昆弟子侄甚多惟思一体相关敦睦罔替共享昇平之福永图磐石之安孔子曰三年无改於父之道我

皇考临御以来良法美政万世昭垂朕当永遵成宪不敢少有更张何止三年无改至於

皇考知人善任至明至当内外诸大臣朕方亟资翊赞以期始终保全务宜竭尽公忠恪守亷节俾朕得以加恩故旧克成孝思倘或不守官箴自干国纪既负

皇考简拔委用之恩又负朕笃爱大臣之谊部院属吏直省有司亦宜实心任事洁己奉公不得推诿上官自旷厥职天下百姓受

皇考恩泽日久蠲赈频施劝惩备至间有愚氓甘犯律令皇考每遇谳决必加详审爰书累牍披阅靡遗少有可生之路立施法外之仁凡我百姓各宜孝亲敬长畏罪怀刑以副朕仰法

皇考如天好生之意兹因诸王贝勒大臣文武官员人等佥谓天位不可久虚

宗社允宜蚤主再三陈请朕勉徇舆情暂抑悲痛於是月二十日祗告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以明年为雍正元年仰惟

先志之宜承深望皇图之永固遹昭新化期衍旧恩於戏追慕

前徽继述无忘於夙夜广推

圣泽恩膏愿被於寰区凡尔亲贤文武其共矢荩诚各输心膂用绍无疆之业永垂有道之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雍正十三年九月己亥

皇上嗣皇帝位

御殿受羣臣朝

颁诏天下前期遣官各一人告祭

太庙

社稷至日五鼔各执事官入

太和殿设

宝案於

御座前正中设

诏案笔砚案表案陈卤簿乐悬均如仪内阁学士一人

诏书礼部仪制司官奉表内阁中书奉笔砚均陈於案

大学士一人率学士诣

乾清门请

皇帝之宝陈于

殿上

宝案正中质明

上缟素服诣

世宗宪皇帝几筵前行礼只告受

命出更礼服诣

皇太后宫行礼毕礼部堂官奏请

御殿

上自乾清门左旁门出陞舆【先是礼部奏  登极仪注得  旨此奏内称安轿于乾清门正中今   皇考梓宫安奉乾清宫朕不敢於乾清门正中乘舆着安于稍左】导引扈卫如仪

御中和殿内大臣侍卫内阁翰林院礼部都察院执事

各官行礼毕礼部堂官奏请

御太和殿陞座鸣鞭王公百官行三跪九叩礼毕复位大

学士奉

诏诣

宝案学士北面用宝讫乃

颁诏布告天下礼成鸣鞭

上还宫易服是日宫悬大乐设而不作不宣表不赐茶诏曰惟我国家受

天眷命

太祖

太宗创垂基绪

世祖统一万邦

皇祖圣祖仁皇帝享祚久长重熙累洽我

皇考大行皇帝缵承大统御宇十有三年夙夜忧劳勤求至治用康乂我亿兆臣民盛德丰功炳耀寰宇恩膏洋溢渐被八紘薄海时雍中外蒙福方期永绥隆祚仰荷鸿禧何意奄弃臣黎遽升

龙驭以

宗庙

社稷之重属於藐躬朕自冲龄即蒙

皇祖抚育宫中深恩锺爱睠睐逾常

皇考顾复恩勤圣慈笃挚瞻依朝夕祗受

诲言牖迪有加

宸衷默眷朕自惟凉德惧弗克胜顾念神器不可久虚勉

抑哀衷钦遵

成命於九月初三日祭告

宗庙

社稷即皇帝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仰惟

上天笃祜之隆

皇考诒谋之重抚躬乾惕祗绍

前徽丕布新恩聿昭锡类於戏觐光扬烈深思负荷之维艰建极绥猷时励精勤於罔懈诸王文武大小臣工其共殚公忠协心襄赞懋图上理祗迓洪休以光大我国家无疆之祚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登极仪凡

登极之礼既?吉诸司下所属供备王公大学士文武百官前期进表内阁先一日遣官祗告

太庙

社稷各一人朝服将事如常仪礼毕出易服退

右祗告

是日五鼓步军统领勒所部屯禁城诸门所司入

太和殿铺陈

御座南正中设一案南向前楹之东设二案皆西向西设一案东向又中设一案於丹陛上设黄繖云盘于丹墀銮仪卫率官校入备銮舆陈

法驾卤簿乐部率和声署入展乐如仪夜漏未尽礼部尚书奉表入陈东楹南案内阁中书奉笔砚入陈西案内阁学士一人奉

诏书入陈东楹北案大学士一人率学士诣

乾清门请

皇帝之宝学士恭奉大学士从入

殿内恭设於中案退记注侍班执事各官王公百官班位如常仪【详见三大节】

右陈设序位

质明王公文武百官毕会

午门阙下朝服序入均如常仪

皇帝诣

几筵前行祗告受

命礼礼成出更礼服诣

皇太后宫

皇太后礼服陞座

皇帝行三跪九拜礼毕礼部尚书侍郎二人率钦天监

候时官奏时

午门鸣钟鼔

皇帝由

乾清门左门出乘舆礼部尚书侍郎恭导内大臣十人前引二人後扈豹尾班执枪侍卫十人佩刀侍卫十人翊卫随行由

保和殿

御中和殿陞座鸿胪寺官引侍班导从各官按班行礼毕侍班官先趋出外朝就位礼部尚书一人进至檐前奏请即

皇帝位

驾兴导引翊卫如初

御太和殿陞

宝座南面即

皇帝位銮仪卫官三传鸣鞭丹墀内三鸣鞭鸿胪寺卿引王公於丹陛上鸣赞引文武百官於丹墀内北面立赞进皆进赞跪皆跪赞叩兴王以下文武百官行三跪九叩礼兴鸿胪寺官引退复位立大学士进

殿左门就东案奉

诏陈於中案上少退西面立内阁学士进就中案北面

宝讫退礼部尚书进至檐下大学士奉

诏由闑东出

殿中门授礼部尚书礼部尚书跪受兴奉至丹陛案前北面恭设于案行一跪三叩礼兴复奉降中阶至丹墀陈於云盘礼部仪制司官一人跪受兴十人前导由中道出

颁诏天下

皇帝降座至

殿後阶乘舆入

後左门至

乾清门左门外降舆入还侧殿易服大学士率学士奉

皇帝之宝送

乾清门各退是日陈表而不宣宫悬大乐皆设而不作余仪与三大节同

右百官朝见

皇朝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

猜你喜欢
  卷五百十四 列传三百一·赵尔巽
  本纪第四·浦起龙
  卷三十四·连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三十一·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三百三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五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六十·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八十七 列传二百八十七·纪昀
  李鹤田先生哀台湾笺释·佚名
  第69章 用黑名单杀陶行知的蒋介石·冯玉祥
  一一二 复辟前后一·周作人
  王丘传·刘昫
  卷二百二十七·杨士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佚名
  周宗华·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齣~第十齣·张景

    第一齣 梨园鼓吹【西江月】〔末〕春树生香易散。浮云变态无常。洪崖风月景偏长。笑剧场中无恙。身世空中白战。功名觉后黄粱。肩撑四大顶三纲。万古声名影响。〔问答照常科〕【散漫词】〔末〕易弘器。严世蕃。薛滕脣

  • 卷四十 前秦录九·崔鸿

    苻登 苻登字文高坚之族孙也父敞健之世为太尉司马陇东太守建节将军颕川王为生所杀坚即伪位追赠右将军凉州刺史以登兄同成嗣登少而雄勇有壮气麤险不修细行故坚弗之竒也长而折节谨厚颇览书传建元

  • ●卷九。恩叙四·梁章钜

    道光二年二月十六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汉字档册,派出军机章京吏部员外郎陈彬、内阁中书乔用迁总司校对,颇为详慎,应请量子鼓励。恳恩准令陈彬销去试俸,乔用迁遇有题选缺出,即行奏补。谨奏。奉旨:陈彬著准销试俸,乔用迁著遇有该衙

  • 卷二·昭梿

    ◎淳化帖法帖之久,无如淳化阁帖。其后鼎、绛、汝诸帖互相仿摹,愈失旧规,近日祖帖收藏家,无过而问者。惟大内所藏,系当日所赐毕士安者,篇帙完善,墨渖如新,成亲王曾见之。纯皇帝珍惜如宝,特建淳化轩以贮之。又命于文襄摹刻上石,颁

  • 卷之五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九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拟改各字黏签呈览等事片·佚名

    九三一 军机大臣等奏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拟改各字黏签呈览等事片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初八日臣等将发下《通鉴纲目续编》,遵照皇上阅定二册,于各册内悉心酌核,谨将拟改各字用黄签注明黏贴,并于书头黏签标识,恭呈御览。再

  • 陆子隆传·姚思廉

    陆子隆字兴世,吴郡吴县人。祖父陆敞之,梁嘉兴县令。父陆悛,封氏县令。子隆少时性格豪爽,有志于功名。初官东宫直后。侯景之乱发,他在乡里聚合徒众。当时张彪为吴郡太守,荐引他为将帅。张彪移镇会稽,子隆随他而去。及至世祖讨

  • 王茂传·李延寿

    王茂字休连,又字茂先,太原祁县人。祖父王深,在北朝任中郎司马。父亲王天生,宋末任列将,攻杀司徒袁粲,凭功劳历任郡守,封上黄县男。王茂几岁时,就被祖父王深认为与众不同,曾经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将来光耀门庭的一定是这孩子。

  • 文德长孙皇后传·欧阳修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是河南府洛阳县人。其祖先出自北魏拓拔氏,因后来成为魏宗室的长房子孙,故称之为长孙氏。高祖长孙稚,任大丞相,封冯翊王。曾祖长孙裕,封平原公。祖父长孙兕,任左将军。父亲长孙晟,字季,涉猎书史,矫健勇猛

  • 宦者传论·欧阳修

    五代文章简陋,史官的职务因丧乱而废除,传记小说多失传,所以事迹不完善,谣传谬误混杂。至于英雄豪杰奋起,决战胜败、国家兴亡之际,不可能没有谋臣之略,辩士之论,而文章未能发现,以至于泯灭不能传于后世。然而唯独张承业的事迹为

  • 李冶传·宋濂

    李冶,字仁卿,真定栾城人。金朝时考中进士,调任高陵县主簿,未到任又改知钧州,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钧州城陷,冶改装北渡黄河,流落于忻、崞之间,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读书,别人不堪忍受,而他还觉得很宽敞。世祖即位之前就闻知李冶

  • 卷八·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八圣治三康熙四十七年戊子闰三月甲午上谕大学士等曰前命直隶各省督抚将钦件部案限内完结及未完结之处逐季奏报是以迩来盗案按限具题者

  • 卷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七吉礼朝日甲丙戊庚壬年春分之朝皇帝亲诣东郊朝日先二日礼部尚书一人至牺牲所眂牲如仪右眂牲是日太常寺卿率属进斋戒牌铜人恭设于乾清门如仪皇帝乃斋于大内王公百官斋于邸第右致斋书祝版眂

  • 卷九·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或问卷九     宋 吕大圭 撰庄公  公子结媵妇遂及齐侯宋公盟【十九年】或问书遂之义曰春秋书遂皆继事之辞然有书之而不为讥者有书之以见讥者如诸侯遂围许齐侯遂伐楚之类所讥不在遂也公子结媵

  • 卷二·张虙

    钦定四库全书月令解卷二       宋 张虙 撰仲春之月仲春者斗建卯之辰也汉志云冒茆於卯则卯冒也颜师古曰茆谓丛生音莫保反夏正爲二月日在奎二月之中三统历云日在娄四度元嘉历云日在奎七度日与斗建常相合卯与戌

  • 唯识三十论讲录赘言·太虚

    余昔者尝谓大乘八宗各有特胜之义,而亦互摄无余。辛酉仲春,讲唯识三十论于杭之幽冀会馆,遂举之以为例曰:若兹论第二十三、二十四、二十五之三颂,可摄三论宗;第二十七、二十八之二颂,可摄禅宗;第二十六至三十之五颂,可摄律宗、华

  • 法华义疏卷第九·吉藏

    都干缘沙门 素庆 谨志法华义疏卷第九胡吉藏撰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宿世因缘说中有二段。第一正为说法。此文已竟。今是第二次为授记。以闻法悟解行与佛应故授佛记。文凡有二。初授五百弟子记为一品。次授学无学人记为

  • 草堂诗余·佚名

    唐宋词选集。4卷。南宋人编,不著姓氏。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21)云:“《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没有指出编集者为谁。元惠宗至正十一年(1351)刻本《草堂诗余》。则题为“建安古梅何士信君实编选”。明言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