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恩叙四

道光二年二月十六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汉字档册,派出军机章京吏部员外郎陈彬、内阁中书乔用迁总司校对,颇为详慎,应请量子鼓励。恳恩准令陈彬销去试俸,乔用迁遇有题选缺出,即行奏补。谨奏。奉旨:陈彬著准销试俸,乔用迁著遇有该衙门题选缺出,即行奏补。

六月初一日旨:圆明园娘娘庙住房一所,著赏给松筠居住。

三年九月初四日旨:成郡王载锐恭缴热河下处一所,著赏给军机大臣作为公所。

十二月十七日本处奏:臣等于本年七月间恭进(辽)、《金》二《史》正本,并将赶办《元史》缘由奏明在案。今据该馆提调等禀称,《元史》业经缮校完竣,恭缮正本进呈,计二百十卷,装成二十套,其中地名、人名、官名,悉遵《钦定元史语解》,悉心校对,俟发下时,臣等即督同该馆提调等详校副本,交武英殿刊刻。臣等恭读《钦定辽史语解》、《金史语解》、《元史语解》,间有前后两歧,小注不全,及重复等处,督率提调、纂修等官,敬谨恭缮一分,装成八套进呈,俟发下时,一并恭送武英殿修饰完善。将来即冠于三史之首,颁列学宫,传之久远。臣等不敢仰邀议叙,其校书各员,均属详慎,户部候补主事俞诵芬尤为出力,应请遇有该部题选主事缺出,即行充补。所有总校、分校、誊录、译汉各员及供事等,臣等核其在馆功课分别等第造册,咨送吏部照例优叙。谨奏。奉旨:依议。

四年四月十六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自道光元年六月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行走勤慎者数员,公同酌拟。内阁帖写中书福英阿,应请遇有满、汉本堂中书缺出,不计旗分,即行坐补。户部主事阿达顺、乌尔恭额,均请作为候补员外郎。阿达顺系蒙古人员,户部蒙古员外郎仅止一缺,需次无期,应请遇有本部满洲、蒙古员外郎题选缺出,即行坐补。乌尔恭额应请遇有本部员外郎缺出,不论题选,即行坐补。刑部员外郎何增元,应请遇有本衙门郎中缺出,毋论咨留,即行升补,仍不积咨留之缺。刑部候补主事马光澜,应请遇有主事缺出,毋论咨留,即行奏补。刑部额外主事蔡勋,系由小京官六年俸满作为额外主事,该员在额外行走尚未报满,应请俟照例扣足三年,期满后,遇有本衙门主事缺出,毋论咨留,即行奏补。谨奏。奉旨:依议。

五年正月二十三日谕:大学士曹振镛、吏部尚书文孚、户部尚书黄钺,管理部务均臻妥善,而承书谕旨,献替,尤为出力;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管理部旗诸务,具能尽职。俱著交部议叙。

六年七月十九日谕:吏部郎中截取知府赵盛奎,著以四品京堂用,停其铨选。

七年三月十四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汉字档册,派出军机章京内阁候补中书朱逵吉、兵部候补主事周涛总司校对,颇为详慎,应请量子鼓励。恳恩准令朱逵吉遇有该衙门题选缺出,即行奏补,免其试俸;周涛遇有该部题选缺出,尽先补用。谨奏。奉旨:朱逵吉著遇有该衙门题选缺出,即行奏补,免其试俸;周涛著遇有该部题选缺出,尽先补用。

七月十七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自道光四年七月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行走勤慎者数员,公同酌拟。内阁中书岳龄系蒙古人员,升途较难。应请作为候补主事,酌凋缺分较多之理藩院行走,遇有满洲、蒙古题选主事缺出,即行坐补。户部候补主事文明,请遇有本部题选主事缺出,即行坐补。理藩院笔帖式赛尚阿,请作为候补主事,遇有本衙门满洲、蒙古题选主事缺出,即行坐补。内阁中书张祥河、龙汝言,请以六部主事升用,由臣等分掣所管吏、户、兵、工四部行走,遇有各本衙门题选主事缺出,即行坐补。户部主事俞诵芬,请作为候补员外郎,遇有题选缺出,即行奏补。谨奏。奉旨:依议。

八年正月二十五日谕:自道光六年喀什噶尔用兵以来,军机大臣曹振镛等佐联运筹军务,夙夜勤劳,承书谕旨,钜细无遗。去岁因四城虽复,首逆未获,曾经稍示恩荣,朕意未惬。兹元凶生获,红旗报捷,军机大臣等尤当再沛恩施,用昭奖劝。大学士曹振镛,著晋加太傅衔,赏用紫缰;吏部尚书文孚,著晋加太子太傅衔,赏用紫缰;户部尚书王鼎,著赏戴花翎;兵部尚书玉麟,著晋加太子太保衔;工部尚书穆彰阿,著晋加太子少保衔,即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仍俱著照军功,交部议叙。其满、汉军机章京等,著军机大臣编列一、二、三等,候旨施恩。

二十七日谕:昨降旨令军机大臣将满、汉军机章京等编列等次候旨施恩,兹据分别开单具奏。其拟列一等六员内,除赵盛奎已有花翎外,四品衔光禄寺少卿吴孝铭、户部郎中阿达顺,俱著加恩赏戴花翎;候补四品京堂赵盛奎、刑部郎中何增元、吏部员外郎平庆、理藩院主事赛尚阿,俱著加恩交部照军功例从优议叙。其拟列二等之满洲章京户部郎中成贵、内阁侍读福英阿、户部候补主事文明、理藩院主事岳龄、内阁中书英桂、刑部笔帖式玉昆、理藩院笔帖式松林、兵部员外郎达兴阿、户部主事春和、内阁候补中书文俊、工部候补主事惠麟、兵部候补主事文丕;汉章京刑部员外郎孙兰枝、刑部郎中钱廷熊、刑部员外郎马光澜、户部员外郎俞诵芬、工部员外郎傅绳勋、内阁中书朱逵吉、户部主事张祥河、兵部候补主事龙汝言、兵部主事周涛、内阁中书汪元爵、刑部候补主事徐思荃,俱著加恩交部照军功例议叙。其行走资浅拟列三等之满洲章京理藩院候补笔帖式熙成、工部笔帖式桂德;汉章京内阁候补中书方铭彝、工部候补主事郑乔林、吏部候补主事许球,俱著加恩各赏大缎一匹,由广储司给发。

九年九月二十六日谕:朕恭谒祖陵,大礼庆成,军机大臣俱著加恩赏加二级。如旧有降级留任处分在降三级以下者,准以所加之级抵降二级。

十月二十五日谕:大学士曹振镛年逾七旬,著于该管衙门应行带领引见之日,俱免其带领,以示体恤耆臣至意。

十年七月初九日本处奏:窃查《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一书,臣等自道光八年二月奉旨详加纂辑,共成全书八十卷。除奉表恭进外,伏思逆裔不靖,于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在卡外窥伺,迨道光六年六月竟敢勾结回众入卡滋扰,窃据四城,虽大兵进剿,未逾月而迅即克复。比及逆酋授首,经理善后,又越年余始行蒇事。此数年中,军报络绎,简牍繁多,删节所存,尚复然成帙。我皇上宵旰筹笔,指授机宜,前后诏旨凡数百道,悉皆仰劳圣虑,裁决精详。臣等奉命纂辑,不敢率忽,数月以来,陆续恭缮进呈,荷蒙几余披览,随时指示更正。兹已全书告成,装潢正本、陈设本各一分呈览,仍祈发下正本一分,交方略馆敬谨存储。此次在馆人员编纂详校,实皆奋勉出力,除臣等不敢仰邀议叙,总纂兼提调官光禄寺卿赵盛奎,现系京堂,亦不敢仰邀议叙外,其始终尤为出力之理藩院笔帖式松林等,仰恳天恩,分别从优奖励。其余总纂、提调、收掌、纂修、协修、校对、译汉等官及誊录、供事人等,臣等核其在馆年分功课及平日差使,分别等第,造册咨部。其誊录、供事应如何过班铨选,均查照成案,于册内注明,统归吏部核办。谨奏。

是日谕:曹振镛等奏“纂办《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告成,奉表恭进”一折。前此回疆军兴,自逆裔滋事以及元凶授首,经理善后一切机宜,运画允宜,垂示一编。曹振镛等奉命纂辑,率同在馆人员,陆续缮呈,朕随时披览,尚为详悉赅备。现已全书告成,请将在馆人员分别甄叙。除曹振镛等自称不敢仰邀议叙外,总纂兼提调官光禄寺卿赵盛奎,虽据曹振镛等奏称,伊现系京堂,不敢仰邀议叙,惟该员总司编辑,亦有微劳,仍著加恩交部议叙。理藩院笔帖式松林,内阁贴写中书文俊,刑部主事蔡勋,刑部侯补主事徐思荃,吏部候补主事许球,工部候补主事何汝霖,户部主事张祥河,内阁中书朱逵吉、汪元爵,此次在馆或总司校雠,或分司编纂,尤为奋勉出力,应各加以奖励。松林著作为候补主事,遇有理藩院满洲、蒙古题选主事缺出,不论咨留,即行奏补。文俊著遇有满、汉本堂中书缺出,不计旗分,即行坐补。蔡勋、张祥河俱著作为候补员外郎,遇有各该部题选咨留缺出,即行奏补。徐思荃、许球、何汝霖俱著遇有各该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朱逵吉、汪元爵准销去试俸,俱著以主事升用,分掣户、刑两部行走,遇有各该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其余在馆各员及誊录、供事等,著加恩赏给优叙。

八月十六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自道光七年七月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行走勤慎者数员,公同酌拟。应请将理藩院员外郎赛尚阿,遇有该衙门满洲、蒙古题选咨留郎中缺出,即行升补。内阁中书英桂,清以侍读升用,遇有缺出,即行奏补。工部候补主题惠麟,系蒙古人员,该部客缺较少,需次无期。请调理藩院行走,遇有该衙门满洲、蒙古题选咨留缺出,即行奏补。理藩院贴写笔帖式熙成,请遇有该衙门满洲、蒙古笔帖式缺出,不计旗分,即行奏补。内阁中书方铭彝,请销去试俸,以主事升用,由臣等分掣缺分较多之户、刑两部行走,遇有该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工部候补主事郑乔林、礼部侯补主事王藻,遇有各该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谨奏。奉旨:依议。

十一年正月二十二日谕:大学士曹振镛、吏新尚书文孚、户部尚书王鼎、工部尚书穆彰阿,久任军机大臣,赞襄勤慎,承旨详明,俱著加恩,交部议叙。

五月初四日谕:曹振镛长子户部郎中曹恩汴,原得一晶荫生,著加恩给予曹振镛次子曹恩淡承荫,以示体恤。

十二年正月初九日本处奏:《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一书于道光十年七月间成书八十卷,交武英殿刊刻,仍由方略馆校勘,声明如果详慎无讹,臣等查照成案,再行奏请鼓励在案。现据武英殿知照,将校勘全书刷印进呈,所有总司校勘之中书现任起居注主事顾英等,自道光八年到馆以来,悉心校雠,尚属始终奋勉。兹届全书完竣,臣等查照例案,酌请甄叙。应请将内阁中书现任起居注主事顾英,以六部主事调补,听候史部签掣部分,遇缺即补。候补中书吴葆晋、彭蕴章、徐育、梁逢辰,应请各按吏部原掣名次,遇有选缺中书缺出,俟正班到班时,先用此项议叙一人,次用正班一人。再总校候补中书颜以燠一员,前次总校副本完竣,即经扬威将军大学士公长龄带往喀什噶尔办理善后事宜。上年长龄保奏出力,已奉旨尽先补用,此次应请交部,照例议叙。谨奏。奉旨:依议。

二月二十一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汉字档册,派出军机章京工部候补员外郎徐堪、礼部候补主事汤鹏总司校对,颇为详慎,应请量予鼓励。恳恩准令徐堪遇有本部题选员外郎缺出,尽先补用,并免试俸。汤鹏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尽先补用。谨奏。奉旨:徐堪著遇有本部题选员外郎缺出,尽先补用,并免其试俸。汤鹏著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尽先补用。

九月初九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自道光十年八月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行走勤慎者数员,公同酌拟。内阁中书文俊,请作为侯补侍读,该员现在丁忧,俟服阕后遇有侍读缺出,即行奏补。内阁学习中书音德贺,请遇有满、汉本堂实缺中书缺出,不计旗分,即行奏补。工部笔帖式桂德,请作为候补主事,遇有该衙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理藩院候补主事熙成,请遇有该衙门满洲、蒙古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补缺后并免试俸。户部主事万贡珍,请作为候补员外郎,遇有户部题选咨留员外郎缺出,即行奏补。礼部候补主事汤鹏,上年经方略馆议叙,尽先补用。惟礼部缺少,该员候补二年,尚未得缺。请循照旧案,掣分臣等所管缺分较多之户、刑二部,遇有该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兵部候补郎中王广业,请遇有本部题选咨留郎中缺出,即行奏补,并免试俸。刑部候补主事程庭桂,请遇有本部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谨奏。奉旨:依议。

十四年正月初一日谕:大学士曹振镛由乾隆年间供职词垣,嘉庆年间氵存擢至大学士,朕御极之初,简授军机大臣,承旨详明,倍加勤慎,历事三朝,为朕股肱心膂之臣。念其夙夜趋公,宣勤佐治,允宜特沛殊恩,以节劳。曹振镛著加恩在紫禁城内乘坐车轿,用示朕忧礼耆臣至意。

二十二日谕:大学士曹振镛久任军机,克勤克敬,年登八秩,精力如常;协办大学士文孚,户部尚书穆彰阿、王鼎、承旨精详,是赖。俱著加恩,交部议叙。

十月十三日谕:大学士曹振镛由乾隆年间供职词垣,嘉庆年间游擢至大学士,朕亲政之初简授军机大臣,久赞纶扉,倍加勤慎。现在年登八秩,精神强固,朕心实深嘉悦,允宜特沛殊恩,以昭懋眷。伊孙曹绍肃著加恩赏给举人,准其一体会试,用示朕笃祜耆臣有加无已之至意。

十二月十九日本处奏:此次承办清档,臣等派军机章京内阁中书英干、理藩院笔帖式瑞春校对,颇为详慎,应请量予鼓励。英干请遇有满、汉本堂实缺中书缺出,不计旗分,即行奏补。惟该员现在丁忧,应俟服阕后遇缺即补。瑞春前因实录全书告成,经部议补缺,后作为额外主事。该员补缺无期,请遇有该衙门满洲、蒙古笔帖式缺出,不计旗分,即行奏补,并免额外主事试停。谨奏。奉旨:依议。

十六年正月十七日谕:军机章京工部郎中何汝霖,著加恩遇有郎中应升之京堂缺出,吏部一体开列请旨,其郎中任内京察一等著即注销。

谨按:十五年九月二十二日本处奏:军机章京工部郎中何汝霖,前经俸满截取繁缺知府,现复记名御史。该员在军机处行走岁年,于一切事务尚为熟悉,恳请内用,仍留军机处办事,以资熟手。奉旨:依议。

九月十一日本处奏:军机处行走满、汉章京,自道光十三年九月保奏之后,已逾三年。臣等留心察看,择其行走勤慎者数员,公同酌拟。内阁中书音德贺,请作为候补侍读,遇有侍读缺出,即行奏补。户部笔帖式福连,请作为候补主事,该员现未满服,俟服阕后遇有本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理藩院主事熙成,请作为候补员外郎,遇有理藩院满洲、蒙古题选咨留员外郎缺出,即行奏补。理藩院学习笔帖式瑞春,请遇有该衙门满洲、蒙古笔帖式缺出,不计旗分,即行奏补。刑部主事方铭彝,请作为候补员外郎,遇有本部题选咨留员外郎缺出,即行奏补。吏部候补主事陈孚恩,请遇有本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刑部候补主事江绍僖,请遇有本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工部额外主事彭蕴章在额外行走,尚未报满,应请俟照例扣足三年,期满后,遇有本部题选咨留主事缺出,即行奏补。谨奏。奉旨:依议。

十七年正月初一日谕:大学士潘世恩,著赏加太子太保衔。

二十二日谕:大学士潘世恩、穆彰阿,协办大学士王鼎,克勤克敬,不愧赞襄,俱著加恩,交部议叙。

二月二十一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汉字档册,派出军机章京工部候补主事朱应元、兵部候补主事刘昌总司校对,颇为详慎,应请量子鼓励。朱应元、刘昌恳恩准令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尽先补用。谨奏。奉旨:朱应元、刘昌均著遇有本部主事缺出,无论题选咨留,尽先补用。

十一月初九日谕:都察院左都御史奎照,著加恩在紫禁城内骑马。

十八年八月二十三日谕:大学士穆彰阿,在内廷宣力有年,现丁母忧,著加恩赏给广储司银五百两经理丧事。

十二月十八日本处奏:此次办理清字档案,臣等派军机章京户部笔帖式恩符、理藩院笔帖式龄椿总司校对,颇为详慎,应请量予鼓励。恳恩准令恩符、龄椿均作为候补主事,遇有该衙门满洲、蒙古题选主事缺出,即行奏补。谨奏。奉旨:恩符、龄椿均著作为候补主事,遇有该衙门满洲、蒙古题选主事缺出,即行奏补。

二十一日谕:大学士潘世恩,在内廷宣力有年,端力勤慎,遇事细心,现届七旬,精神强固。著加恩赏戴花翎,以示优眷。

猜你喜欢
  志第十一 音乐四·刘昫
  卷二十·浦起龙
  卷七十七 蜀录二·崔鸿
  第一回 遍地金沙·德龄
  卷之六百九十七·佚名
  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捉奸案之艳判·李定夷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七十四 列传一百七十四·纪昀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司马迁
  韩弘传·刘昫
  杜景俭传·刘昫
  谢良佐传·脱脱
  搠思监传·宋濂
  卷二百十二·佚名
  芮盗賣公列地案·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七·陈廷敬

    目  录 二十一调五十一体,起七十三字至七十五字师师令一体 隔浦莲近拍五体又名隔浦莲、隔浦莲近 郭郎儿近拍一体 临江仙引二体 碧牡丹二体 百媚娘一体 风入松四体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 传言玉女

  • 卷六十一·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六十一翰林院检讨朱彞尊编区大相【四十八首】大相字用孺高明人万厯己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厯赞善中允有海目先生集【静志居诗话海目持律既严铸词必链其五言近体上自初唐四杰下至大厯十子无所不仿

  • 卷之四百五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八十八卷 文苑 一 五·缪荃孙

    常 州 府 五 清(下)周仪周仪,阳湖人。嘉庆元年举人。大挑选安徽训导,擢陕西山阳县知县。地贫瘠,民间例供官之薪炭棚架,皆罢之。或曰:俗好讼,宜少立威,自见于上官。仪曰:吾老矣,乃复与少年辈争声名耶?江宁邓廷桢见仪啼

  • 卷一百七十六·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七十六人物志五十六大臣传四十二【满洲正蓝旗二 伊拜 寜古理费扬武 乌达礼 对哈纳哈克三 觉罗豁特 穆赫林 勒贝 ?图哈占 雅赉 满丕】伊

  • 穷达行藏各有志·孔子

    【原文】 逸民①: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②。子曰:“不降其志,不辱其身,伯夷、叔齐与?”谓:“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言中③伦,行中虑,其斯而已矣。”谓:“虞仲、夷逸,隐居放言,身中清,废中权。我则异于是,无

  • 卷二·崔子方

    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例卷二宋 崔子方 撰王门例日师败成元年秋王师败绩于茅戎【以时志而知例日者春秋以军事为重故凡战败例皆日则王师之败固当日矣王者之师天下莫敢校今茅戎乃能败之春秋深恶焉故

  • 第5章·老子

    【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2)?虚而不屈,动而愈出(3)。多言数穷,不如守中(4)。【题解】这里由“天道”以论“人道”,由“自然”以推论“社会”,在哲学上

  • 告日本四千万佛教徒·太虚

    ──三十四年七月广播──日本东京芝公园增上寺日本佛教联合会转日本四千万佛教徒公鉴:太虚三游日本,尤其民国十四年率中国代表团出席东亚佛教大会,备承日本朝野佛教缁素数百起、数十万人之招待,遍观全日本名山佛刹及各种

  • 佛说长者女庵提遮师子吼了义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梁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无量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菩萨摩诃萨众俱尔时去舍卫城西二十余里。有一村名曰长提。有一婆罗门。名婆私腻迦。在其中住。其人学问广博。深信内典敬

  • 明因果之事·印光

    ●经云:“菩萨畏因, 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 预先断除恶因, 由是罪障消灭, 功德圆满, 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 欲免恶果, 譬如当日避影, 徒劳奔驰。每见无知愚人, 稍作微善, 即望大福。一遇逆境,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义净

    (并重归南海传)三藏法师义净撰道琳法师者。荆州江陵人也。梵名尸罗钵颇(唐云戒光)弱冠之年披缁离俗。成人之岁访友寻真。搜律藏而戒珠莹启。禅门而定水清。禀性虚洁雅操廉贞。濯青溪以恬志漱玉泉而养灵。既常坐不卧一

  • 卷第二十四·昙噩

    新修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四 淛东沙门 昙噩 述 精进学 感通科 晋安慧 则不知何许人也。读书善谈论。永嘉中。天下大疫。慧则夜祷请天。早降神药。以活百姓。一日出寺。见两石大如瓮。视之水盈中。以施病者。无不愈

  • 杨忠介集·杨爵

    诗文集。明杨爵(1493—1549)撰。十三卷,附录五卷。爵字伯珍,号斛山,以学行名,富平(今属陕西)人。嘉靖进士。授行人,擢御史。以母老乞归。服阕起故官。时郭勋用事,岁频旱,帝日夕建斋醮,不理朝事,爵上疏极谏,帝震怒。下

  • 蚕书·秦观

    一卷。北宋秦观著。秦观(1049~1100),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宋著名词人,“苏门四学士”之一。《蚕书》分《种变》、《时食》、《制居》、《化治》、《钱眼》、《锁星》、《添梯》、《车》、《祷神

  •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赵采

    元赵采撰。三十三卷。《四库全书》本。此书用孔颖达《周易正义》之本,节录程颐《周易程氏传》及朱熹《周易本义》之说,并增列程、朱《语录》有关《易》说于前,而各以己意附说于后,谓之“折衷”。全书大旨,虽以宋代义理之学

  • 逍遥集·潘阆

    一卷。宋潘阆 (?—1009)撰,潘阆,字逍遥。大名 (今属河北) 人。或云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卖药京师,好结权贵。至道元年 (公元995年)太宗赐进士及第。真宗时,为滁州参军。潘阆之诗,有五代、晚唐遗风。宋人对其诗评价

  • 禅宗决疑集·智彻

    全一卷。元代断云智彻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书系四川夔府智彻(临济宗云峰妙高之法嗣)以自身之体验讲说学道者用心之功夫,并阐明实践修道之方法,以究佛道玄旨,开显本来面目。全篇分为源湛流清门、离尘精进门、却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