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王丘传

王丘,是光禄卿王同皎的堂兄的儿子。父亲王同日至,左庶子。王丘十一岁时,应童子科考试登第,当时所有的童子都是以背经文应试,只有王丘独以文章考中,因此知名。他二十岁时,又应试中举,拜奉礼郎。王丘神气清古,而且志行修洁,特别善于词赋。族人左庶子王方庆和御史大夫魏元忠皆称扬推荐他。长安年中,他由偃师主簿提拔,拜监察御史。

开元初年(713),调任考功员外郎。原先,考功举人,开后门拉关系盛行,取士很滥,每年达数百人之多。王丘一一复核材料,登科的仅只有一百人。人们议论,认为从武则天以后数十年,没有谁能赶得上王丘的,其后席豫、严挺之再其次。王丘三任紫微舍人,以主管制诰的勤谨,加朝散大夫之职,又调任吏部侍郎。选拔人才多年,都很公平恰当,他提拔任用了山阴县尉孙逖、桃林县尉张镜微、湖城县尉张晋明、进士王泠然,都被世人称为一时之秀。不久换职尚书左丞。

开元十一年(723),王丘任黄门侍郎,那一年,山东大旱歉收,朝廷从朝臣中选刺史去安抚贫民,下旨道:“古代咎繇对大禹说:‘在知人,在安人。’这都是说心上想着国家的根本,光大帝业,小心谨慎,无一日遗忘。但是长吏中有不称职的,百姓中有不能安生的,朕深思依循良好的政治,来矫正过失,依旧要很重视诸侯的选拔。”这样就派王丘为怀州刺史,又派中书侍郎崔沔等数人都去任山东诸州的刺史。到任,皆没有什么可称道的,只有王丘在职清严,官民又敬又畏。不久,又分管吏部选拔人才的工作,入台阁任尚书左丞。父丧去职,期满,拜右散骑常侍,仍管天子的诏书等制诰之事。

开元二十一年(733),侍中裴光庭病卒,中书令肖嵩与王丘有老交情,将推荐王丘任宰相,王丘得知坚决辞谢,并且极力推荐尚书右丞韩休,肖嵩也固请上奏,到韩休做了宰相,便推荐王丘代崔琳任御史大夫。王丘因不善言辞,奏对多不称皇上的心意。不久调任太子宾客,袭父爵为宿预男。不久带病拜任礼部尚书,后告老还乡。

王丘虽然历任要职,但却固守清廉,从不受人馈送,住宅车马,均是很敝陋的。辞官归田以后,病了连吃药的钱都有困难。皇上闻知而赞叹,下书道:“王丘一向富有才华,累升要位,由于多病,借此辞官在家。闻其家道屡空,医药不给,长期做官,竟无余资。持操如此,离古圣人何远!王丘俸禄,应当全给,以此来表示殊常的待遇,用来表彰廉洁之吏。”天宝二年(743)去世,追赠荆州大都督。

猜你喜欢
  卷一百九十·志第一百四十三·兵四等·脱脱
  卷四十四·毕沅
  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丑传宫掖 内应外合刃及殿庭·蔡东藩
  卷九·舒赫德
  资治通鉴后编巻一百二十·徐乾学
  尚史卷三十四·李锴
  ●自序·杨捷
  钦定续通志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九十二·纪昀
  卷七十九·佚名
  ●弘光实录钞卷二·佚名
  卷二·邹漪
  王志传·张廷玉
  卷第一百二十九·佚名
  道释二·徐松
  第十一章 军阀的混战·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三百三十四·彭定求

        卷334_1 【夏至日衡阳郡斋书怀】令狐楚   一来江城守,七见江月圆。齿发将六十,乡关越三千。   褰帷罕游观,闭閤多沉眠。新节还复至,故交尽相捐。   何时羾阊阖,上诉高高天。   卷334_2 【八月十七日夜书

  • ●全史宫词卷七 后汉·史梦兰

    后汉,世祖光武皇帝,名秀,南阳人,景帝子。长沙定王发五世孙,高祖九世孙也。自南阳举兵讨莽,莽寻灭,复平河北。更始二年,封萧王,明年二月即位于鄗,十月定都洛阳,以长安为西都,在位三十三年崩,葬原陵,改元二(建武、中元)。子明帝庄立,十八

  • ●庚申(咸丰十年)·林占梅

    遣怀鹧鸪声里尽荆棘,几度欲行行不得;辜负名山滞浪游,神情惨淡无颜色。床头欲置少文图,触景生情频转侧。嗟余生晚值时艰,关河万里悲风寒;何时特出披云手,歼灭豺狼类屠狗。王道平平汗漫游,贮满奚囊诗百首;千寻峭壁落云烟,准备兔毫

  • 列传第四十八 薛安都 沈文秀 崔道固·沈约

    薛安都,河东汾阴人也。世为强族,同姓有三千家。父广,为宗豪,高祖定关、河,以为上党太守。安都少以勇闻,身长七尺八寸,便弓马。索虏使助秦州刺史北贺汨击反胡白龙子,灭之。由是为伪雍、秦二州都统,州各有刺史,都统总其事。元嘉二

  • 第五十一卷清光绪·缪荃孙

    光绪元年正月甲辰,允李宗羲奏请,劝谕两淮商贩捐助工赈。三月己亥,刘坤一、吴元炳奏:苏、浙两省购买洋铜实需铜价,如数请抵军饷。下部知之。己酉,刘坤一奏江北漕粮改由海运章程。下部知之。四月戊辰,刘坤一奏请仍豁高淳县浮粮

  • 卷七十一·傅恒

    钦定四库全书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卷七十一乾隆二十四年夏四月辛亥朔申谕定边将军兆惠等应援和阗各事宜上谕军机大臣曰兆惠等数日来未有奏报想瑚尔起等领兵已抵和阗此时和阗若无他故则伯克鄂对及侍衞齐凌扎卜等劳绩懋着

  • 卷三十九·孔毓圻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幸鲁盛典钦定四库全书幸鲁盛典卷三十九圣驾临幸阙里恭纪圣恩诗一百韵太子少师袭封衍圣公【臣】孔毓圻文治高千古神功冠百王昭囘储玉斗广运叶珠囊鸿业方频廓丕基卜永臧威弧除防貐战舰靖鲸防德比

  • 宋立峯·佚名

    宋立峰先生小传宋先生名学礼字立峰家世居川沙之大湾镇为阖镇之甲族先生生而神骏读书于梵王渡圣约翰大学成绩优异有办事才富于责任心校中遇有课外组织均被推为主干雄于辨凡中英文辨论会词锋岳岳同学咸为折服性好动户外

  • 异虚篇第十八·王充

    【题解】本篇类似《变虚篇》,在于驳斥天有意志能用灾异对君主进行赏善罚恶,君主能行善消除灾异的虚假说法,故篇名“异虚”。解释灾异者说,殷高宗时宫廷里长出二抱粗的桑树和穀树,是一种凶兆,象征天要惩罚高

  • 卷首下·顺治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首下述经之防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经臣按此孝经纬文也褒贬诸侯之志在于春秋崇人伦之行在于孝经大哉言乎全经之意在于孝治明王圣王称曰昔者天王天子以正诸侯真相为表里纬书固不足据而斯言也

  • 论语正义卷十六·刘宝楠

    子路第十三集解凡三十章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注〕孔曰:「先导之以德,使民信之,然后劳之。易曰:『说以使民,民忘其劳。』」】 请益。曰:「无倦。」【〔注〕孔曰:「子路嫌其少,故请益。曰『无倦』者,行此上事,无倦则

  • 妙法莲华经劝持品第十三·佚名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lsquo;惟愿世尊不以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增上慢,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

  • 论四川至诚学社文件·太虚

    四川有至诚学社社员,与凤篪张先生为友,张先生则四川佛学社社员也。行文婉妙,说理精圆,然不能割儒生爱习,好援佛附会儒书。刘子充居士常讥其因见佛能有益于儒故学佛,非真能学佛而尊重三宝者。张先生自为之解曰:吾非敢不信佛敬

  • 瑜伽论记卷第二十一(之上)(论本第七十八至七十九)·遁伦

    释遁伦集撰论本七十八自下第六。观自在菩萨请问诸地之义。于中先标宗指经。次正引其文。前中言复次依乘假立分别解说如实大乘等者。依大乘中约修行位假立十地等。就正引经文中。先问答正辨诸地之义。后请立经名及时众

  •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上·义净

    并序沙门义净从西国还在南海室利佛逝撰寄归并那烂陀寺图观夫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其间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以单逝。莫不咸思圣迹罄五体而归礼。俱怀旋踵报四恩

  • 迦叶结经·佚名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闻如是一时世尊灭度未久。诸罗汉等悉会共议。未集经藏法律诸议。各心念言。吾等所作已办。越尘劳山枯竭爱河。一切智日佛。天中天眼忽不见。吾等患厌载摄是身。今欲般泥洹即说偈曰。

  • 玄圃山灵秘箓·佚名

    皇甫朋撰。其序撰于“周通元年”,疑为“ (武)周 (万岁)通天元年”,因“天”“元”形似而漏一“天”字。若是,则为公元696年。述符箓、咒诀、印式、召神劾鬼、变化、神通诸术。

  • 太上慈悲道场消灾九幽忏·佚名

    原题“太极左仙公葛玄纂集”,乃依托。大抵乃唐代李含光收集前代忏仪编纂而成。十卷。忏文主要为经文,均节取《太玄经》、《业报经》、《昇玄经》等,而以《昇玄经》为主。全书分为四十三品,各品仪节,大体相同。开始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