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二十六

钦定四库全书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二十六

雍正十年十二月

上谕二道

十五日奉

上谕据署陕西巡抚史贻直奏称武功县生员李倬同州生员刘运惇承家孝谨七传皆合族而居恳请旌扬以光盛典等语李倬刘运惇同居七世敦睦可风朕亲书扁额颁赐以示嘉奬其建坊题碑之处仍着照例行二十四日管理正红旗汉军都统事务和硕庄亲王允禄参奏该旗太原府知府刘崇元泾阳县县丞罗思哈将子侄私留任所奉

上谕旗员子弟久随外任不但伊等安逸游荡荒废无成而在署干预地方之事每坏伊等父兄声名是以从前议定外官子弟十八岁以上者悉令归旗或读书肄业或披甲食粮使之各有成就不至废弃此朕教养之恩也至伊等子弟中有可以助其父兄办理事务或另有情节不能相离者朕原准其奏闻请旨而道府以下官员不能自达於朕亦有督抚代奏之例今太原府知府刘崇元将伊侄刘度昭私留任所不令来京泾阳县县丞罗思哈将伊子什勒诳称年岁未及不行咨送似此怠玩功令之员不可不加惩戒刘崇元罗思哈俱着解任送伊子侄来京该旗大臣奏闻请旨着将此旨通行晓谕八旗嗣後倘有不行奏闻而私留子侄在任所者一经参奏悉照刘崇元等之例解任亲送子弟来京仍交部照例议处

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一百二十六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七十一 後梁紀六·司马光
  國朝獻徵錄卷之七·焦竑
  ●卷五·邵伯温
  卷十二·商辂
  大明宣宗皇帝实录卷之一·杨士奇
  卷之二百三十八·佚名
  卷之一千一百七十三·佚名
  二百六十三 江宁织造曹(兆页)进物登记·佚名
  别集下卷十一·宋名臣言行录
  绎史卷一百五十·马骕
  卷二十二·佚名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卷七十八·佚名
  卷八十一·佚名
  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司马迁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1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

  • 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司马迁

    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陈平曰:“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嫉平之不视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而弃

  • 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陈寿

    李典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也。典从父乾,有雄气,合宾客数千家在乘氏。初平中,以众随太祖,破黄巾于寿张,又从击袁术,征徐州。吕布之乱,太祖遣乾还乘氏,慰劳诸县。布别驾薛兰、治中李封招乾,欲俱叛,乾不听,遂杀乾。太祖使乾子整将乾兵,与

  • 后汉孝明皇帝纪上卷第九·袁宏

      永平元年  四月癸卯,封故卫尉阴兴子庆为鲖阳侯,博为隐彊侯〔一〕。楚王舅子许昌为龙舒侯。 〔一〕 范书、续汉郡国志“隐”均作“濦”,二字古通用。又论衡恢国篇曰:“隐强侯傅悬书市里,诽

  • 第二十二回 渔色徇财计臣致乱 表忠流血信国成仁·蔡东藩

      却说元将张弘范,既破厓山,置酒大会,邀文天祥入座,语他道:“汝国已亡,丞相忠孝已尽,若能把事宋的诚心,改作事元,难道不好作太平宰相么!”天祥流涕道:“国亡不能救,做人臣的死有余辜,况敢贪生事敌么!天祥不敢闻命!”弘范也称他忠

  • 一二三二 谕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讹错甚多其总裁等着交部议·佚名

    一二三二 谕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讹错甚多其总裁等着交部议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十九日奉旨:三通馆呈进《皇朝文献通考》,阿哥等详加披阅,书内讹错甚多,殊属草率。【真按:愚当初与果霖学长做经义

  • 窦瑗传·李延寿

    窦瑗字世珍,辽西阳洛人。自称祖籍扶风平陵,汉时大将军窦武的曾孙窦崇曾做辽西太守,于是就在辽西安家。曾祖父窦堪,是慕容氏渔阳太守。祖父窦表,冯弘城周太守,后入魏。父亲窦同,选为秀才,早年下世。普泰初年,窦瑗上书以自身地位

  • 裴诹之传·李延寿

    裴让之的兄弟裴诹之,字士正,少小喜好儒学。脱去布衣进入仕途,任太学博士。曾向常景借书一百来卷,十多天便全部奉还。常景怀疑他没有认真读,可拿出每卷向他提问,都圆满回答,一无遗漏。常景大为惊叹,说:“应奉一目五行,弥衡看一遍

  • 陈纪七 高宗宣皇帝中之下太建九年(乙酉、577)·司马光

    陈纪七 陈宣帝太建九年(丁酉,公元577年) [1]春,正月,乙亥朔,齐太子恒即皇帝位,生八年矣;改元承光,大赦。尊齐主为太上皇帝,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为太上皇后。以广宁王孝珩为太宰。 [1]春季,正月,乙亥朔(初一),北齐太子高恒即皇帝位,当

  • ●岭海焚余卷中(永历戊子十一月止庚寅正月)·澹归

    仁和金堡道隐父着●时政八失疏为中兴之根本在朝廷、经国之规模惟法度,谨论时政八失,仰祈圣断,亟行厘正事。臣闻天下有道,以理驭势;天下无道,以法徇人。谋国者类以国家之变乱,听其凌夷,而不知以纲纪之凌夷,酿成变乱。尔者殷忧启

  • 礼四九·徐松

    尊号【宋会要】僖祖讳(眺)[朓]天头原批:「自(禧)〔僖〕祖至王旦撰,已载入帝号。」,汉京兆尹广汉之后。生于燕蓟,仕唐,历永清、文安、幽都三县令。建隆元年三月,追尊曰文献皇帝,庙号僖祖。谥议翰林学士窦俨撰,册文中书舍人扈蒙

  • 第四节 契丹北去·吕思勉

    契丹太宗既灭晋,明年,正月朔日,至汴。是日入宫,至昏复出,次于赤冈。在开封东北。五日,降晋少帝为负义侯。七日,复入,居于大内。以李崧为西厅枢密使,冯道为太傅,左仆射和凝及北来翰林学士承旨张砺为宰相。二月朔日,服汉法服,出崇元

  • 卷四十二·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四十二   宋 程公説 撰书二十四职官书第二晋公孤混称大师大傅文六年传赵盾将中军始为国政既成以授大傅阳子与大师贾佗使行诸晋国以为常法孔颖逹曰周官大师大傅大保

  • 卷三十二·陈经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三十二宋 陈经 撰召诰【周书】此篇乃成王欲宅洛使召公相宅因而作诰以进戒成王也昔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是时欲都于洛而卒不果迁至成王乃成武王之意建都于洛邑盖取其天下之中四方朝贡道里均焉

  • 读墨子·墨子

    儒讥墨以上同兼爱上贤明鬼而孔子畏大人居是邦不非其大夫春秋讥专臣不上同哉孔子汎爱亲仁以博施济衆为圣不兼爱哉孔子贤贤以四科进襃弟子疾没世而名不称不上贤哉孔子祭如在讥祭如不祭者曰我祭则受福不明鬼哉儒墨同是尧

  • 菩提資糧論卷第四·欧阳竟无

      聖者龍樹本 比丘自在釋   隋天竺三藏達摩笈多譯   問.若如是者百須彌量福聚無有故.亦無一人能得菩提。答.   雖作小福德  此亦有方便. 於諸衆生所  應悉起攀緣。   若此菩薩雖作小福以有方便成大福

  • 不可错会《四料简》中的禅净之意·印光

    若论自力他力,禅净难易,讲得最清楚最明白,莫如永明延寿大师的《四料简》。照《四料简》说来,不通宗、教的人,固然要念佛,就是通宗通教[1]的,更要念。虽通没有证,总要念佛了脱生死,才是道理。永明大师,是阿弥陀佛化身,大慈大悲,开

  • 佛说宝网经·佚名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依宝网童子之请问,说六方佛之功德。佛游猕猴江边,与六万比丘,三十亿菩萨,九十亿诸天,九十九亿龙王,及阿须伦王民众俱。维耶离城宝网童子,年始八岁,梦兜率天人颂叹佛德,启白父母,见佛设供,请问法要。佛为称说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