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百二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十一

朱批余甸奏摺

雍正二年七月二十日山东按察使【臣】余甸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臣】自闰四月十四日叩辞

阙廷祗承

圣训瞻恋实深十六日起程二十五日抵济南府二十

六日恭设香案望

阙谢

恩黾勉从事三月以来雨阳时若禾稼滋荣

皇仁流蔀屋念抚字应寓催科徧德及囹圄必祥刑斯称董戒至於新旧亏空随抚臣彻底以清查仓库粮银偕藩司斟酌而挹注节日用开讲院而致明师裁陋规立义仓以备荒岁【臣】心所期如是次第举行【臣】才实有不堪咄嗟莫办谬膺重任犹负邱

山受

国厚糈如临渊谷此则【臣】之所夙兴夜寐不敢告劳咫尺

天威深虞陨越者也【臣】谨

所奏知道了但不得好尚虚名废弛实政刑名惟贵得中毋偏於慈善致令无良者藐法此外皆信得及尔也勉之

雍正二年十一月初六日山东按察使【臣】余甸谨

奏为恭谢

天恩事窃【臣】才具疎浅蒙

皇上特简山东按察使受任以来日夜兢惧务期亷访

命之下悚惕逾深谨於十一月初二日承接藩【臣】博尔

闻【臣】谨

朱批谕旨卷二百二十一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三十七 唐紀五十三·司马光
  第一百回 举总统孙文就职 逊帝位清祚告终·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九十八·徐乾学
  ●卷三·姚元之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六·佚名
  自叙·朱国祯
  三九四 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筹备领回书籍办法折·佚名
  绎史卷一百三十五·马骕
  崔知温传·刘昫
  四七 “难兄难弟”的又一个·邹韬奋
  书録卷中·董史
  第十六章 拒唐和讨沈·李宗仁
  吏部·佚名
  二十四年(上)·佚名
  附錄·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十五·佚名

    全唐诗续拾卷五十五赵志集敬赠 张(日告)兄昔我背准时,淄庭叨筮仕。及君飞盖夕,梁墀擅诗史。联文日华上,接绚阳台里 【此字原残】 。东阁奉宾游,西园追宴喜。谬此梁松筠,相彼历冬春。连璧交逾密,断金情更亲。林中浮渌虮,濠际

  • 太祖纪七·薛居正

    乾化二年正月,宣:“上元夜,任诸市及坊市各点彩灯,金吾不用禁夜。”近年以来,以都下聚兵太广,未尝令坊市点灯故也。甲申,以时雪久愆,命丞相及三省官群望祈祷。诏曰:“谤木求规,集囊贡事,将裨理道,岂限侧言。应内外文武百官及草泽,并

  • 卷十五 后废帝·王夫之

      〖一〗   纣之亡也,正名之曰独夫。独夫者,有天下而国必亡,身必戮,大分之尊不足以居之,先王之泽不足以庇之。况在下位而为独夫,未有能得人之天下者也。   刘休范以庸劣而免于忮主之杀,乃乘君死国乱之际,而求干天位,张

  • ●卷五·陈洪谟

    上居豹房,惟钱宁在左右伺候,有言则从。钱宁本云南临安人,太监钱能镇守云南,收为家人。年十五,性大机警,能爱之,带回京。至是见上,赐姓朱氏,累官都督,掌锦衣卫事。宁幼时,有参将卢和者善相,谓其将来必大贵显,遂深结纳。后和坐死罪,宁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八 文苑传五·纪昀

    文苑传宋 【二】○宋二高頔李度韩溥鞠常宋准柳开夏侯嘉正罗处约 安德裕钱熙高頔李度韩溥鞠常宋准柳开夏侯嘉正罗处约安德裕钱熙△高頔高頔字子奇开封雍邱人后唐清泰中登进士乙科四迁魏博观察支使周显德中符彦卿奏署

  • 南唐书卷一·马令

    宋 马令 撰先主土运中圮诸侯跋扈基搆自吴绍于唐祚作先主书先主姓李唐宗室裔也小字彭奴其父荣荣之父志志之父超超蚤卒志为徐州判司因家焉荣性谨厚适丁世乱晦迹民间号李道者彭奴以光啓四年生于彭城【未名故书小字】流

  • 民国三年(1914)八月十一日至九月十五日·胡适

    (在康乃耳大学)一、悉尔演说欧战原因(八月十一日)昨夜,听本校古代史学教长悉尔先生讲演欧洲战祸之原因。悉尔先生颇为德皇开脱戎首之罪。以奥之政策初不受柏林政府指使,但恣其所欲为。及祸端既开,德人骑虎难下,不得不为奥后援

  • 商书·高宗肜日·佚名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雊,祖己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

  • 春秋集传辨疑卷十·陆淳

      昭元年夏秦伯之弟鍼出奔晋  左氏曰其车千乗【云云】又云享晋侯造舟于河十里舍车自雍及绛归取酬币终事八反啖子曰鍼虽富奢应不能至是传説之太甚也  昭二年晋侯使韩起来聘  左氏云为政而来见礼也赵子曰按覇国

  • 卷一百十二·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十二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防第六十哀公十六年传而父掩面以絶民望不亦甚乎正误父当作又考异足利本呜呼哀哉尼父呜作乌 诸梁兼二事诸上有□字永怀堂林直解同注言天方受尔以

  • 卷二十·朱公迁

    钦定四库全书 诗经疏义会通卷二十  元 朱公迁 撰 鲁颂四之四 鲁少皥之墟在禹贡徐州蒙羽之野成王以封周公长子伯禽今袭庆东平府沂密海等州即其地也【辑录袭庆府今兖州府东平府今东平州海州今宁海州密州今高密县与

  • 唯识观大纲·太虚

    ──十一年三月在汉阳归元寺说──一 引论  二 五位百法之唯识观  三 依真有幻全幻即真之唯识观  四 悟妄求真真觉妄空之唯识观  五 空云一处梦醒一心之唯识观  六 五重层次之唯识观一 引 论若修唯

  • 宗镜录卷第三十·延寿

    夫菩萨欲报佛恩。皆须不惜身命。护持如来正法。云何唯述一心。能报慈化。答。觉王。最后慈敕。唯令于念处修真。首祖当初所传。只但指人心是佛。若能信受。是真报恩。示他则不负前机。自究则克成大事。如智者观心论偈

  • 第八十四則 維摩詰與文殊問答·胡兰成

    第八十四則維摩詰與文殊問答舉:維摩詰問文殊師利: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文殊曰: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於是文殊師利問維摩詰:我等各自說已,仁者當說何等是菩薩入不二法門?雪竇云:維摩道什

  • 显扬圣教论 第六卷·无著

    显扬圣教论 第六卷无著菩萨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摄净义品第二之二论曰。如是广说世俗谛已。胜义谛云何。颂曰五三法真实  彼复四应知及四种寻思  四种如实智论曰。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

  • 永嘉桔录·韩彦直

    植物书,三卷,又作《桔录》。南宋韩彦直撰。彦直字子温,陕西延安人,韩世忠长子,绍兴十八年进士,官至龙图阁学士,提举万寿观。温州盛产柑桔,此书作于淳熙五年(1178),知温州任上。书前有自序,卷上、卷中记柑八种,桔十四种,橙之属近桔

  • 酒色财气四调·刘一明

    酒色财气四调 寄调如梦令

  • 大方广佛华严经纲要·德清

    凡八十卷。明代德清撰。简称《华严纲要》《华严经纲要》。收于卍续藏第十二册。本书系提举澄观所撰《华严经疏钞》之要义,合八十华严之经文,而总成一部。作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成于天启二年(1622)。书中往往设补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