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吏部

尚书侍郎之职掌天下官吏选授勋封考课之政令其属有四曰选部司封司勋考功

  选部

郎中员外郎主事掌天下文吏班秩品命

   选官

    作缺

凡内外官员考满侍亲致仕丁忧残疾极刑考功司勋来付案呈本部立案作缺类写缺本赴内府铨注如遇本科迁调改降及内外衙门开到为事提问等项官员本部立案作缺仍连送选部移付司勋照勘明白开附转续贴黄考功附写行止如事故不明难以作缺者本科自行照勘回报明白者一体作缺开附贴黄行止

    类选

凡考功付到考满官司勋付到起复官及内外衙门送到降用裁减截替别用官员就凭来文附簿立案○起复考满官止凭来付案呈本部审实相同比例无差就便誊录选本引选○本科该管裁减改降截替并为事释放罢闲起取官员随令备供历仕脚色开写公私过名赴堂题判送司勋考功查对贴黄纪录明白类奏照例选用如有公过差错就行引问取招移付考功纪录通问如隐匿的决及赃私等项过名及改换出身有害于事者具奏送问○进士监生通经秀才人材孝廉贤良方正等项俱凭来文附簿责供年籍住址出身名色丁产营生过名分成等第然后引奏选用○阴阳医术行移太医院钦天监考试如果堪用照例具选不堪用者将原举官吏依贡举非其人律付考功纪录本人放回仍督令别举僧道亦凭僧道录司考试堪用申送本部具该类奏引选○其应选官员人等除僧道阴阳医士就除原籍其余俱各照例避贯铨注如无相应见缺借除在京在外者皆仍支合得俸给通理月日○凡在京初入仕者试职其在京实授试职官员凡有升除即与实授量才授职比与前任品级降等者亦实授外任官员果有才德荐举升除在京者亦实授若因朝觐给由等项到部遇有缺员就便对品改除者实授升除者试职如遇特旨升降及与实授者不在此限○在京巳入流仓官不须试职未入流品官员俱与实授○举人出身第一甲三名第一名从六品第二名第三名正七品赐进士及第第二甲从七品赐进士出身第三甲正八品赐同进士出身○在外承差有缺于能干人员内取用考满者准考功来付于行人内用起复者准司勋来付于五府六部知印内用○五府六部知印有缺具奏于识字人材内取用

    抄选

凡内府除授官员令主事抄写处所到部呈堂具本覆奏附选京官就令赴任行移在京各衙门在外官员关领札付其布政司正佐官员关领照会俱定限到任乃行取到任月日候回报立案送司勋附黄如遇特旨升改降除官员皆要具本覆奏附选一体行移其在外官员赴任一千五百里之外者移咨兵部应付脚力

    衙门

凡内外开设裁革减并一应衙门钦奉圣旨或据准各处来文开到各项缘由若系开设复设衙门定拟衙门品级合设官员数目具奏附写官制照例除官设吏若系裁革减并衙门具奏销除官制见任官吏取回移付该科别用俱咨礼部铸销印信仍立案连送付司勋贴黄缺科作缺司封行移设吏

   官制

凡内外各司府州县衙门并合属仓库河泊所税课司局驿递闸坝僧道医术大小衙门合设官员及五军都督府并各卫所军职文官制度并令典名数务要周知

在京

宗人府

正官

宗人令 左右宗正

左右宗人

首领官

经历一员

吏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选部司封司勋考功四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选部等四部 主事各一员

司务四员户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浙江等十二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浙江等十二部

主事各二员内北平部四员

照磨所 照磨一员 检校一员

司务四员

所属衙门

宝钞提举司

提举一员 副提举一员

典史一员

抄纸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印钞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宝钞广惠库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广积库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典史一员

赃罚库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外承运库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甲乙丙丁戊字库

大使各一员 副使六员(丙丁字库二员)

军储仓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江盐仓检校批验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礼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仪部祠主客部膳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仪部等四部 主事各一员

司务四员

所属衙门

仪礼司

司正一员 左右司副二员

左右司丞四员 鸣赞四员

序班四十四员

行人司

司正一员 左右司副二员

行人三百四十五员

铸印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教坊司

奉銮一员 左右韶舞二员

左右司乐二员

兵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司马职方驾部库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司马等四部 主事各二员

司务四员

所属衙门

典牧所

提领一员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典史一员

会同馆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大胜关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刑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浙江等十二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浙江等十二部 主事各一员

照磨所 照磨一员 检校一员

司务四员

司狱司 司狱六员

工部

正官

尚书一员 左右侍郎各一员

属官营虞水屯四部

郎中各一员 员外郎各一员

首领官营部等四部 主事各一员

司务四员

所属衙门

文思院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巾帽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针工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营缮所

所正二员 所副二员

所丞二员

皮作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颜料局 大使一员

宝源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鞍辔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军器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龙江提举司

提举一员 副提举二员

典史一员

龙江抽分竹木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大胜港抽分竹木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都察院

正官

左右都御史二员 左右副都御史二员

左右佥都御史四员

首领官 经历一员 都事一员

属官浙江等十二道

监察御史六十员

司务四员

司狱司 司狱六员

通政使司

正官

通政使一员 左右通政二员

左右参议二员

首领官 经历一员 知事一员

中书舍人二十员

吏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四员

户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八员

礼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六员

兵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十员

刑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八员

工科

都给事中一员 左右给事中二员

给事中四员

承天门待诏一员

合门使四员

观察使十员

太常司

正官

卿一员 少卿二员 司丞二员

首领官 典簿二员

属官

博士二员 协律郎二员

赞礼郎六员 司乐二员

天地坛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山川坛籍田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祖陵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皇陵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杨王坟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徐王坟祠祭署

奉祀一员 祀丞一员

大理寺

正官

卿一员 左右少卿二员

左右寺丞二员

属官左右二寺

左右寺正二员 左右寺副四员

左评事四员 右评事八员

司务二员

应天府

正官

府尹一员 府丞一员

治中一员 通判一员

推官一员

首领官 经历一员 知事一员

所属衙门

上元江宁二县

知县各一员 县丞各一员

主簿各一员 典史各一员

儒学 教授一员

阴阳学 正术一员

医学 正科一员

司狱司 司狱一员

江东巡检司

巡检一员

都税司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江宣课司

大使一员 副使四员

聚宝门宣课司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太平门税课司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秣陵镇巡检司 巡检一员

织染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江税课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潭税课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大胜驿丞一员

江东驿丞一员

龙江水马驿丞一员

龙江递运所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批验茶引所大使一员

龙江里外河泊所官二员

石灰关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龙江关

大使一员 副使四员

光禄司

正官

卿一员 少卿二员 司丞二员

首领官 典簿二员 录事二员

属官

大官珍羞良酝掌醢四署

署正各一员 署丞各四员

监事各四员

司牲司

大使一员 副使一员

太仆寺

正官

卿一员 少卿二员 司丞二员

首领官 主簿一员

所属衙门

各牧监

监正各一员 监副各一员

录事各一员

各群 群长各一员

国子监

本监

祭酒一员 司业一员 监丞二员

典簿一员

属官

博士五员 助教一十五员

学正一十员 学录七员

典籍一员 掌馔二员

中都国子监

本监

祭酒一员 司业一员 监丞二员

典簿一员

属官

博士一员 助教二员 学正一员

学录一员 掌馔一员

华盖殿大学士

武英殿大学士

文华殿大学士

文渊阁大学士 东阁大学士

左右春坊

大学士各一员 左右庶子各一员

左右谕德各一员 左右中允各二员

左右赞善各二员 左右司直郎各二员

司经局

洗马二员 校书二员 正字二员

翰林院

正官

学士一员 侍读学士二员

侍讲学士二员

首领官 孔目一员

属官

侍读二员 侍讲二员 博士五员

典籍二员 侍书二员 待诏六员

史官

修撰三员 编修四员 检讨四员

尚宝司

卿一员 少卿一员 司丞三员

钦天监回回监

正官

监正各一员 监副各二员

首领官 主簿各一员

属官

春夏中秋冬官各一员

五官灵台郎各八员

五官保章正各二员

五官挈壶正各二员

五官监候各三员

五官司历各二员

五官司辰各八员

漏刻博士各六员

太医院

正官

院使一员 院判二员

首领官 吏目一员

属官 御医四员

所属衙门

惠民局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生药库

大使一员 副使二员

左右中前后五军都督府经历司

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正官

断事官一员 左右断事官二员

首领官 提控案牍二员

司务二员

司狱司 司狱一员

属官左右中前后五司

稽仁各一员 稽义各一员

稽礼各一员 稽智各一员

稽信各一员

中东西南北城五兵马指挥司

正官

指挥各一员 副指挥各四员

首领官 吏目各一员

各卫

经历司 知事各一员

仓 副使

留守中等卫各门千户所

吏目各一员

牧马千户所吏目一员

僧录司

左右善世二员 左右阐教二员

左右讲经二员 左右觉义二员

道录司

左右正一二员 左右演法二员

左右至灵二员 左右玄义二员

神乐观

提点一员 知观一员

在外

各布政使司

正官

左右布政使各一员 左右参政各一员

左右参议各一员

首领官 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

照磨所 照磨一员

理问所

理问各一员 副理问各一员

提控案牍各一员

所属衙门

库杂造掌器宝泉织染局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陜西四川茶马司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广西裕民司云南滇池鱼课司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各府

正官

知府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通判各一员 推官各一员

首领官 经历各一员 知事各一员

所属衙门

司狱司 司狱各一员

儒学 教授各一员

仓税课司杂造织染局税课分司

大使 副使

府州县巡检司 巡检各一员

阴阳学 正术各一员

医学 正科各一员

僧纲司

都纲各一员 副都纲各一员

道纪司

都纪各一员 副都纪各一员

府州县水马驿 驿丞

府州县递运所 大使

府州县河泊所 所官

各州 【 若不及三十里长有所属县分者裁减同知无所属县分者裁减同知判官】 

正官

知州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判官各一员

首领官吏目各一员

所属衙门

儒学 学正各一员

阴阳学 典术各一员

医学 典科各一员

各处税课局茶课司 大使 副使

长淮广济二关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二员

各处铁冶批验茶盐引所 大使

各处闸坝 闸官 坝官

州县仓 大使 副使

僧正司 僧正各一员

道正司 道正各一员

各县 【 若不及二十里长者裁减县丞主簿】 

正官

知县各一员 县丞各一员

主簿各一员

首领官典史各一员

所属衙门

儒学 教谕各一员

阴阳学 训术各一员

医学 训科各一员

僧会司 僧会各一员

道会司 道会各一员

四川阜民司福建银屏山银场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陜西司竹局 大使二员

各按察司

正官

按察使各一员 副使各二员

佥事 【 员数不等】 

首领官 经历各一员 知事各一员

司狱司 司狱各一员

各盐运使司

正官

运使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判官 【 员数不等】 

首领官 经历各一员 知事各一员

各盐课提举司

正官

提举各一员 同提举各一员

副提举 【 员数不等】 

首领官吏目各一员

各煎盐提举司

正官

提举一员 同提举一员

副提举一员

首领官典史一员

各盐运司提举司所属盐课司仓库

大使 副使

中都留守司并各都指挥使司经历司

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

中都留守司并各都指挥使司断事司

断事各一员 副断事各一员

吏目各一员

各卫经历司 知事各一员

各守御千户所吏目各一员

王府官

长史司

正官 左右长史各一员

首领官典簿各一员

属官

审理所

审理正各一员 审理副各一员

典膳所

典膳正各一员 典膳副各一员

奉祠所

奉祠正各一员 奉祠副各一员

典乐各一员

典宝所

典宝正各一员 典宝副各一员

纪善所

纪善各二员

良医所

良医正各一员 良医副各一员

典仪所

典仪正各一员 典仪副各一员

引礼舍人各三员

各仓库

大使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宣慰使司

正官

宣慰使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佥事各一员

经历司

经历各一员 都事各一员

宣抚司

正官

宣抚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佥事各一员

经历司

经历各一员 知事各一员

安抚司

正官

安抚各一员 同知各一员

副使各一员 佥事各一员

首领官 知事各一员

招讨

正官

招讨 副招讨

首领官 吏目

长官司

正官

长官 副长官

首领官 吏目

蛮夷官司

长官 副长官

蛮夷官

苗民官

千夫长

千夫长 副千夫长

百夫长

军民万户府经历司

经历一员 知事一员

在京衙门该设吏典

宗人府

提控 典吏

中军都督府

提控 椽史 典吏

门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掌关防文簿典吏

左右前后军都督府

提控 椽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掌关防文簿典吏

吏礼兵工部

都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户部

都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照磨所 司吏 典吏

刑部

都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掌簿籍典吏

照磨所 司吏 典吏

都察院

都吏 令史 典吏

看奏本典吏 承发 巡按书吏

十二道

书吏 典吏 承发

通政使司

令史 典吏

大理寺

胥吏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五军都督府断事官

司吏 典吏 承发

架阁库典吏

五司 司吏 典吏

太常司

司吏 典吏

祠祭署 司吏

国子监

司吏 典吏

典簿厅 典吏

光禄司

令吏 典吏

大官等署 司吏 典吏

司牲司 司吏

王府典膳所 司吏

太医院

司吏 典吏

惠民局 司吏

生药库 司吏

钦天监

司吏 典吏

五官司历 司吏

翰林院 司吏

仪礼司 司吏

会同馆 司吏

行人司 司吏

铸印局 司吏

太仆寺

令史 典吏

各牧监司吏

各群 司吏

应天府

令史 典吏 承发

经历司典吏 司狱司狱典

上元县

司吏 典吏 铺长

江宁县

司吏 典吏 承发

书状 铺长

本府儒学 司吏

颜料局 司吏

龙江递运所 司吏 典吏

龙江龙潭税课局 司吏 攒典

都税司 司吏 典吏

聚宝门龙江宣课司 司吏 攒典

太平门税课司 司吏 攒典

织染局 司吏 典吏

秣陵镇等巡检司 司吏

东阳等驿 驿吏

龙江石灰山大胜关 司吏

东西南北城中兵马司

司吏 典史

甲乙丙丁戊字赃罚广惠承运广积库

司吏 攒典

宝钞提举司 司吏 典吏

抄纸印钞局 司吏 典吏

军储仓 攒典

龙江盐仓批验所批验茶引所 攒典

典牧所 司吏

司牧局 司吏

牧马千户所金驼群养马看山百户所

司吏

午门端门承天门东上门东中门东安门西上门西中门西安门北上门北中门北安门 门吏

军器局 司吏

龙江提举司 司吏

营缮所文思院 司吏 典吏

巾帽针工局 攒典

龙江大胜港抽分竹木局 司吏

宝源皮作鞍辔局 司吏 典吏

锦衣卫

令史 典吏 承发

千户所百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典吏 仓攒

鞍辔火药局 司吏

草场柴场所 司吏

王府仪卫司 司吏

金吾前卫

令史 典吏

卫镇抚司 司吏 所镇抚司 司吏

千户所拨守大理等旗军所草场所司吏

羽林左右府军府军左右前后旗手神策骁骑右镇南虎贲右水军右龙骧天策豹韬兴武鹰扬江阴十九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仓攒典 柴草场 司吏

留守中虎贲左广洋三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卫镇抚司 司吏

所镇抚司 司吏 仓攒典

应天和阳留守左右水军左龙虎武德横海龙江九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仓攒典

沈阳左右留守前后英武蒙古右六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广武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仓攒典

飞熊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蒙古左卫

令史 典吏

千百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仓攒典

在外衙门该设吏典

各布政司

通吏 令史 典吏 承发

架阁库 典吏 库攒典

经历司 典吏

理问所 司吏 典吏

各府

司吏 典吏 承发

经历司 典吏 司狱司 狱典

各州县

司吏 典吏 承发

各府州县儒学 司吏

各府州县税课司局 司吏 攒典

各府州县仓 攒典

各府库 攒典

各递运所 司吏 典吏

各水马驿 驿吏

各巡检司 司吏

按察司

书吏 典吏 承发

经历司 典吏 司狱司 典吏

架阁库 典吏

盐运司

书吏 典吏 承发

经历司 典吏 盐仓攒典

批验所 攒典 库攒典

盐课提举司

司吏 典吏

盐课司 司吏

各都指挥使司

令史 典吏 承发

经历司 典吏 架阁库 典吏

断事司 司吏 典吏

各卫

令史 典吏

千户所 司吏 镇抚司 司吏

各守御千户所 司吏

   还职役官吏人材生员

凡在京各衙门送到还职官员俱凭来文随即附簿查对缺册如未作缺者立案类写手本赴吏科给凭已作缺未除官者立案给凭就连送付缺科销缺司勋续黄作缺已除官者见送官员若照钦定事例戴罪还职者立案给凭赴任仍将新官类奏取回或就彼调用若不系戴罪还职先巳除官代替者不必发回就令备供脚色过名查考类选别用但有过名纪录的决并戴罪者俱付考功纪录司勋附黄还役吏送赴司封转发还役人材生员人等咨发原该衙门收管办事

   给假

凡内外官吏给假省亲迁葬者须要具奏俱量地远近附簿定限行移应天府给引照回仍行体勘至期各还职役不在作缺之数如违限日久不到者就行提问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十一 陆倕 到洽 明山宾 殷钧 陆襄·姚思廉
  好生第十·王肃
  卷六 光武·王夫之
  第四十一回 黜邓宗父子同绝粒 祭甘陵母女并扬威·蔡东藩
  卷十九·凌雪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九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二十五·佚名
  卷之六百九十九·佚名
  第七卷 同治(中)·缪荃孙
  钦定续通志卷一百八十五 宗室传五·纪昀
  卷之七十七·祁韵士
  卷九十五·司马迁
  光化·周绍良
  穆绍传·李延寿
  乐七·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外国八·脱脱

        ◎外国八   ○吐蕃   吐蕃本汉西羌之地,其种落莫知所出。或云南凉秃发利鹿孤之后,其子孙以秃发为国号,语讹故谓之吐蕃。唐贞观后,常来朝贡。至德后,因安、史之乱,遂陷河西、陇右之地。大中三年,其国宰相

  • 卷三百九十二 列传一百七十九·赵尔巽

      赛尚阿 讷尔经额   赛尚阿,字鹤汀,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人。嘉庆二十一年翻译举人,授理藩院笔帖式,充军机章京。宣宗命枢臣甄别所属,赛尚阿列一等,予优叙。洊迁郎中。道光十一年,擢内阁侍读学士,偕将军富俊按吉林将军福克

  • 卷二十五 前燕录三·崔鸿

    慕容皝下 咸康六年春正月高句骊王钊遣世子来朝初段辽之败也建威将军翰奔于宇文逸豆归自以威名夙振终不保全乃阳狂恣酒被发歌呼归信而不禁以故得周游自任至于山川形便攻战要路莫不练之皝遣商人

  • 卷之二百三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之一百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佚名

    八四六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人员及未经引见名单片(附单)乾隆四十七年二月初二日臣等遵旨拟赏四库全书议叙一、二等人员名单,并将未经引见议叙人员另单一并进呈,恭候钦定。谨奏。附单拟赏议叙人员名单一等二

  •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佚名

    六三六 两江总督萨载奏续解《九钥集》等违碍书籍板片折(附清单一)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初九日两江总督臣萨载谨奏,为续解违碍书籍、板片,仰祈圣鉴事。窃照明末野史并一切不应存留书籍、板片,经臣督属搜查,节次恭折奏缴在案。嗣

  • 一五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现得书名部数及酌定章程饬办情形折·佚名

    一五 安徽巡抚裴宗锡奏现得书名部数及酌定章程饬办情形折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安徽巡抚臣裴宗锡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接准大学士刘统勋寄字内开,乾隆三十七年十月十七日奉上谕:前以历代流传旧书及国朝儒林撰述

  • 八、人民生活与国家财政·陶元珍

    三国时之人民生活,可分饮食、被服、居处、婚嫁、丧葬五项述之。主要之食料为米、麦、大豆之属, 晋书文帝纪:「因命合围,分遗羸疾就谷淮北,廪军士大豆,人三升,钦闻之,果喜,帝愈羸形以示之。」案:米麦之为主要食料无待详说,观晋书

  •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四·刘凤

    刘凤 道术 时蔚 隆菩萨 溥洽 万金 大佑 赵头陀 道旵 慈舟 法华 周玄真 黄道渊 李德睿 金善信 席应珍 张皮雀 曹大初 尹蓬头 裴庆 ○时蔚 时蔚乐清人姓金氏学其道者称祖焉传法于长千岩来吴玄墓聚橡栗藜藿而食之或累日

  • 卷五·杨大雅

    <史部,史钞类,两汉博闻钦定四库全书两汉博闻卷五宋 杨侃 辑请间【文帝纪 爰盎十九】代王至渭桥羣臣拜谒太尉勃进曰愿请间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无私师古曰间容也犹今言中间也请容暇之顷当有所陈不欲于众

  • 第十三章修正案之例外事件·孙中山

    一百一十节款项及时间之空白对于两度之修正案不能再加修正之例,有例外之事件:即如数目问题,凡有拟改者,不限于两度。各会员皆得随意提议,悉当接纳,而一一表决之。而第二修正案当在第一修正案之前以表决之例,亦不施于此。数目

  • 卷十二·李钟伦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纂训  钦定四库全书周礼纂训卷十二安溪李钟伦撰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焉注董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学疏国之子弟案王制云王太子王子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是也凡有道

  • 佛说广义法门经·佚名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如是我闻。一时净命舍利弗。住舍卫国。祇陀树林。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是时净命舍利弗。语诸比丘。诸比丘言。大德舍利弗。舍利弗言。长老。我今为长老说法。初善中善后善。义善语善。纯一无杂。

  •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卷第三·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  复次起坛持诵之时。先须献斋食供养圣众。即求信重佛法能持斋戒。画像之人于寂静之处。用妙好绢帛等。画摩里支菩萨供养。其比丘及比丘尼童女等。

  • 山谷集诗注·黄庭坚

    诗集注。北宋黄庭坚撰,南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内集诗注》二十卷,外集诗注十七卷,别集诗注二卷。庭坚有《山谷集》已著录。渊字子渊,新津(今属四川)人。绍兴初,以文艺类试有司第,官至潼州宪,著《山谷内集诗注》

  • 坚牢地天仪轨·佚名

    全一卷。又作地天仪轨。唐代善无畏译于开元五年至二十三年( 717~734)。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内容叙述礼拜恭敬供养坚牢地天及功德天,并诵其真言,结其根本身印者,能增益寿命,精进勤行,得大辩才、大智慧,及无量福德,并圆满诸事

  • 地藏菩萨经·佚名

    中国人假托佛说所撰经典。作者不详。一卷。篇幅甚短,仅二百余字。谓地藏菩萨在东方琉璃世界,见地狱众生受苦,故来到地狱,与阎罗一起断案。并谓凡造地藏像、写地藏经、称地藏名者,皆得往生净土。舍命之日地藏菩萨当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