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五十八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八

朱批博尔多奏摺

雍正元年六月十八日户部银库郎中【臣】博尔多太仆寺少卿【臣】须洲谨

奏为恭请

皇上万安事钦惟

皇上德合乾坤

心通造化

和神爽气身备春秋

玉色金声光昭日月自

圣祖仁皇帝龙驭上宾哀毁骨立又遇

皇太后鹤軿仙逝悲恸神伤兼之

念切苍生

神周赤县但求百姓之乐几忘

圣体之劳【臣】奉

使以来身居山左心系

阙廷惟溽暑之未消冀

圣躬之调护敬抒寸悃恭请

万安【臣】不胜犬马依恋之至谨

朕安览尔等所奏雨泽并地方情形朕怀深慰摺暂留中尔等其殚心竭力料理於此两月内必不令穷黎有一人填於沟壑方为不辱朕之使命也勉之

雍正元年七月初九日户部银库郎中【臣】博尔多谨

奏为恭报赈务事窃【臣】蒙

皇上天恩差往山东查明饥民动帑赈济於六月十六日前至济南见雨水充盈秋禾茂盛即於十八日具摺奏

闻外随会同山东廵抚臣确议照麦收歉薄之处於济兖东青四府属及莱州府高密即墨二县分别大中小州县卫所动帑赈济大州县发银三千两中州县发银二千五百两小州县发银二千两卫所发银一千五百两共九十八处实动藩库银二十二万四千两於六月二十三日公同验明兑发各府转发各属饬令确查实在乏食穷民按口给散务使穷檐蔀屋尽沐

皇恩【臣】於七月初九日亲赴各属廵查仰遵

圣训务使无一人填於沟壑以副

圣主爱民如子之心再东省於发银之後二十七至二十九三日连得雨泽各种禾穗俱硕大圆满父老子弟咸庆丰收至截留漕粮

钦差部员於本月初五日到济【臣】同抚【臣】黄炳少卿【臣】

须洲郊迎跪请

圣安深慰犬马依恋之意其漕务事宜抚臣已缮疏具奏合并声明谨

知道了勉力自惜更当约束随从人等毋得倚仗钦差之势骚扰地方

雍正元年八月十二日户部银库郎中【臣】博尔多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於六月二十一日入山东境内即留心地方官员贤否风闻藩司佟吉图声名狠好粮道余甸操守亦好到济之後二员一被参拏即有士民曲文彬等百余人环绕【臣】门具呈恳请

题留以慰舆望【臣】不敢据一时之闻见冒昧奏

闻及【臣】亲赴各属查赈单身密入村庄见百姓有聚谈佟藩之事者莫不咨嗟叹息感激好官七月十八日【臣】至济宁州值佟吉图解审河南百姓喧传欲罢市保留其经过之处往往如此【臣】受

圣主深恩故敢不避越职之罪冒昩据实奏

闻伏祈

睿鉴谨

声名虽好亦何能抵罪

同日又

奏为遵

旨会审事窃【臣】於八月初六日回济初七日即会同抚

臣审理奉

旨所交李元龙一案严审李元龙据供家产实系尽交王二掌管夹讯王二及夥纪李先实俱坚供花费无存止剩房产等项於初十日覆加严讯仍然供吐游移【臣】现与抚臣酌议详加严审务得实情再行具摺奏

闻谨

贪吏之私人莫非助虐棍徒同黄炳严加审追

朱批谕旨卷一百五十八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 郊祀志第五·班固
  卷三百八十四 元祐元年(丙寅,1086)·李焘
  第三十三回 安金藏剖心明信 僧怀义稔恶受诛·蔡东藩
  元明事类钞卷二十·姚之骃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七十八·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八十·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一百十五·佚名
  卷之一百三十七·佚名
  皇王大纪卷七十五·胡宏
  戚衮传·姚思廉
  回纥传·欧阳修
  卷一百十四·杨士奇
  论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梁启超
  后出师表·诸葛亮
  张凖·周诒春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百四·吴之振

    <集部,总集类,宋诗钞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一百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山民诗钞真山民不传名字亦不知何许人也但自呼山民云李生乔叹以为不愧乃祖文忠西山以是知其姓真矣痛值乱亡深自湮没世无得而称焉惟所至好题咏因流

  • 西昆詶唱集序·杨亿

    唐二百八十年朝以诗取士士以诗为业童而习焉长而精焉其法同也其义同也其所读书同也所不同者时世先后风气淳薄而已初未有各树其説自立墙户者也歴来作家或以清真胜或以雅豓胜门庭施设各各不同究于三百六义之旨何尝不同归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二·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二年岁次戊申 金太宗晟天会六年春正月丙戌朔上在扬州丁亥诏录两河流亡吏士又于沿河给官田牛种以居流民中兴圣政诏略曰河东河北郡县自太原真定失守之后皆因攻围官吏军民誓以死守在昔兵火之际有以城固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八·佚名

    嘉靖三十三年三月辛丑朔 孝肃皇后忌辰遣长宁伯周大经祭 裕陵○升工部左侍郎陶尚德为南京刑部尚书巡抚辽东右副都御史江东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诏发太仓银四千三百两赈上林苑蕃育等署饥民

  • 七八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续得遗书六十六种并进呈书目折·佚名

    七八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续得遗书六十六种并进呈书目折乾隆三十八年五月二十四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钦奉上谕事。窃臣准部咨奉上谕,采访遗书,先据各属送到赵南星《学庸正说》、《范景文诗文集》、成克巩《伦史》崔维

  • 卷四十八·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四十八虎尔哈地方虎尔哈氏纳汉泰扎尔固齐  托克推阿喜布禄     吴勒穆雅达浑      郭尔琨以上俱有传鄂锡右系附载新达谟城地方虎尔哈氏康喀赉扎尔固齐  塔尔巴齐以

  •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七·佚名

    宪宗二李绛【范祖禹】裴度【范祖禹 孙之翰】杜黄裳【范祖禹】裴垍【范祖禹】崔羣【范祖禹】韦丹【杜牧】白居易【东坡 子由 元稹】栁宗元【荆公 东坡 昌黎】李贺【杜牧】刘轲【白乐天】李绛范祖禹论上以乆旱降德

  • 卷一百四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五刑部二十申明诫谕诸司职掌凡贪官汚吏玩法顽民有犯罪名各该部分取问明白议拟审允依律发落外将各人所犯情由罪名开付广西部明立文案照依原犯情罪备榜差人发去各囚原籍张挂申明诫谕其钦依

  • 第三章 16·辜鸿铭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辜讲孔子说:“在射箭比赛中,箭穿过靶不应该计分,因为参赛者公开较量的不仅是力量,至少,这种规则已经过时了。”

  • 治国有道[古仪第二]·王夫之

    若乃天命去留,即彼舍此之际,无庸置心,要以衣冠为带之伦,自相统役,奠维措命,长远丑孽者,实以为符,得人而遂授之。自从炎帝的德政衰败之后,轩辕黄帝的时代就开始了。他忧虑天下面临的危险,铸造了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种兵器

  • 问丧·姚际恒

    问丧者取后「或问」名篇,方性夫谓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即「邻里问之之事」,曲说非理。此篇言丧只重一「哀」字,与「丧,与其易也,宁戚」、「丧及,致乎哀而止」同义,不悖圣贤之旨。(卷九四,页一)亲始死,鸡斯徒跣,扱上?,交手哭。恻怛

  • 卷第七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七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四问云何建立内处外处。为依于法为依于我。设尔何失。二俱有过。所以者何。若依于法法无作用。于无作用一切法中。云何建

  • 卷第五·佚名

    律苑事规卷第五 四明演忠律寺住持嗣祖比丘省悟编述 月 圣节启建 启建满散佛祖诞忌日用诸仪律中无文今借泽山师兄禅林备用为式编之然上堂入室告香备香问讯两展触礼之类皆除去之原其坐具之制为护身护衣故触礼之法头若

  • 新月集·泰戈尔

    印度诗人泰戈尔1913年发表的一部诗集,共有诗四十首。它通过对洋溢着纯朴的母爱和充满着生活情趣的儿童世界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自由的愿望和追求光明的理想。由于这部诗集的问世,作者被誉为“儿童诗人”。在这些作

  • 上清黄庭五藏六府真人玉轴经·佚名

    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当为唐宋间道士所作。南宋《秘目》和《通志•艺文略》均着录「黄庭五藏导引玉轴经一卷」,当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元始天尊授黄帝,以行气吐纳之术,论述五脏六腑补泻之道。书

  • 九势·蔡邕

    又作《九势八字诀》。东汉蔡邕撰。论述运笔规则,即: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左亦尔;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

  • 碧鸡漫志·王灼

    南宋王灼撰。灼字晦叔,号颐堂,又号小溪。遂宁(今四川成都)人。绍兴中曾为幕僚。当时作者隐居成都碧鸡坊妙胜院,因地取为书名。写成于绍兴十九年(1149)。是书以论述曲调源流为主,对研究词曲渊源和发展有重要价值。五卷

  • 都部陀罗尼目·佚名

    全一卷。唐代不空译。又称陀罗尼门诸部要目、陀罗尼诸部要目、诸部要目。收于大正藏第十八册。本经举金刚顶经、大日经、苏悉地经、蕤呬耶经、苏婆呼童子经、怛唎三昧耶经等之要目而加以解说。其中,于金刚顶经部分,初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