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百四十五

钦定四库全书

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五

刑部二十

申明诫谕

诸司职掌

凡贪官汚吏玩法顽民有犯罪名各该部分取问明白议拟审允依律发落外将各人所犯情由罪名开付广西部明立文案照依原犯情罪备榜差人发去各囚原籍张挂申明诫谕其钦依戴罪官员各该部分自行备榜发去原籍任所张挂晓谕取各囚原籍任所官司回文到部完卷

官吏过名

诸司职掌

凡本部十二部遇有问失出入人罪躭悞公事含糊行移等项一应犯该公罪官吏该笞者官收赎吏移付广西部纪録候一季终照数类决杖罪以上并取到各衙门官公罪招伏各部亦开付广西部明立文案候年终案呈通咨吏部纪録通考黜陟

事例

洪武二十三年诏有司官凡犯过误者初犯至三犯皆问罪复职许令改过自新 三十二年奏准官吏行移错误果有害於事者官收赎吏每季类决不必附过永乐二十二年令内外官贪?者并録其罪名于官以便稽考 正统九年勅礼部三法司春阳肇序万物咸新在京文武官员除?罪外自正统九年十二月二十日以前所犯过名纪録在官者悉与湔除俾奉公守法成化十七年奏准各处吏典有犯公罪问该还役者

系在京衙门仍行查抄招由在外各衙门备抄原问略节招由俱转行本处布政司及直隶府州年终造册类缴两京吏部以凭查考 弘治十一年奏准南京各衙门文武官员过名照在京事例湔除

类填勘合

诸司职掌

凡本衙门遇有追?提人合行下各布政司直隶府州追问刑名并取招断决等项开写犯人姓名乡贯住址?物名项并备细缘由移付广东部置立文簿逐件附写每布政司府州类至四五件六七件案呈本部照依原编定字号勘合文簿将案呈事件通具手本差官於原编底簿内附写明白前赴内府刑科关填勘合完备领回本部押字用印照会布政司劄付直隶府州施行

事例

洪武二十九年令本部每司各设勘合卷其各项卷内遇有应行下各布政司及直隶府州者俱付该司自行类填勘合其有不系所隶地方开付该隶司分转行三十二年令本部各司勘合仍付广东清吏司类填每年终各布政司直隶府州将奉到勘合开立前件责差该吏齎送赴部注销

抄劄

诸司职掌

凡本部各子部凡问拟犯该奸党等项合抄劄者明白具本开写某人所犯合依某律该某罪财产人口合抄入官牒发大理寺审録平允回报各部备由开写犯人乡贯住址明白案呈本部具手本赴内府刑科填批差人前去抄劄户下成丁男子如法枷杻同抄到人口金银细软马骡驴羊差人解部如前该库进纳麄重什物变卖价钞牛只农具入官并田地房屋召人佃赁照例当差

应合抄劄

律令

奸党         谋反大逆

奸党恶        造伪钞

杀一家三人      采生折割人为首

大诰

?纳户        安保过付

诡寄田粮       民人经该不解物

洒派抛荒田土     倚法为奸

空引偷军       黥刺在逃

官吏长解卖囚     寰中士夫不为君用

明令

凡犯罪应合籍没家产除谋反叛逆外其余遇革者革前未曾抄劄到官革後原免革前已抄劄者没官凡犯籍没者除反叛外其余罪犯止没田产孳畜凡籍没犯人家产田地内有祖先坟茔者不在抄劄之限

事例

洪武十七年令各处抄劄人口家财就解本处卫分成丁男子同妻小收充军役其余人口给与军官为奴金银珠翠本处官司收贮年终类解马匹令本卫收养给与无马军人骑坐牛只给与有屯去处屯种无屯去处并一应孳畜麄重物件就行变卖价钱於有司该库交收 二十一年令谋逆奸党造伪钞等项没其赀产丁口其余止收赀产仍以农器耕牛还之 二十四年令各处抄劄解到罪人家属有成丁者随营无成丁者依亲俱送大理寺再审续将抄来金银等项并麄重什物变卖钞贯通行解部俱不动原封就令彼处原解人役径送内府该库进纳同本部填写勘合出给长单二纸齎获批单字号回部查照相同方行附卷将原差人批回原籍官司备照 二十八年奏准抄劄迁发律与大诰该载者宜从法司遵守其余榜文条例该抄劄迁发者止罪本身存留户下人口种田纳粮当差 二十九年议准抄劄提人革去所差旗军令当该衙门出批差散骑或舍人齎批往所在有司比号着落附近卫所差拨旗军眼同有司抄提到官就令原差旗军解至该衙门仍令亲齎家财一同引奏发落如有合提紧关人数及无军卫去处临期请旨差解

狱具

诸司职掌

凡司狱司所设一应狱具山东部掌行务要较勘如法或有损坏案呈本部官为修理置办

事例

洪武二十年令焚锦衣卫非法狱具悉以所系囚送本部审理 二十八年诏本部将合用狱具依法较定与诸司遵守敢有仍前不遵者就用非法狱具处治皂隶只禁辄便听从行使者一体处死听使之际如曾用言陈告长官不从皂隶只禁不坐 成化七年刑科奏准凡问刑衙门务要钦遵律定狱具不许擅用梃棍夹棍脑篐烙铁等项非法重刑敢有故违擅用者事发问作酷刑官送吏部奏请定夺 十一年申明禁约除人命强窃盗并犯该死罪者须用严刑究问外其余有犯轻罪问刑官擅用法外狱具照例拿问 弘治十三年议准内外问刑衙门除应问死罪并窃盗抢夺重犯须用严刑考讯外其余止用鞭朴常刑若酷刑官员不论情罪轻重辄用梃棍夹棍脑篐烙铁等项惨刻刑具如一封书鼠弹筝栏马棍等项名色或灌鼻签指及用径寸懒竿不去棱节竹片乱打或打脚踝或鞭脊背若但伤人不曾致死者不分军民职官俱奏请降级调用因而致死者俱发原籍为民如因公事考讯笞杖臀腿去处致死者依律科断不在此例

明律

大头径二分七厘小头径一分七厘长三尺五寸 以小荆条为之须削去节目用官降较板如法较勘毋令筋胶诸物装钉应决者用小头臀受

大头径三分二厘小头径二分二厘长三尺五寸 以大荆条为之亦须削去节目用官降较板如法较勘毋令筋胶诸物装钉应决者用小头臀受

讯杖

大头径四分五厘小头径三分五厘长三尺五寸 以荆杖为之其犯重罪赃证明白不服招承明立文案依法栲讯臀腿分受

长五尺五寸头濶一尺五寸以乾木为之死罪重二十五斤徒流重二十斤杖罪重一十五斤长短轻重刻志其上

长一尺六寸厚一寸 以乾木为之男子犯死罪者用杻犯流罪以下及妇人犯死罪者不用

铁索

长一丈 以铁为之犯轻罪人用

连环共重三斤 以铁为之犯徒罪者带镣工作

明会典卷一百四十五

猜你喜欢
  志第三十四 选举志上·欧阳修
  卷一百二十八·列传第十五·宋濂
  卷二百七十七·列传第一百六十五·张廷玉
  卷之六十四·佚名
  卷之二百七十八·佚名
  卷之二百五十七·佚名
  延平二王遗集·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七十六 列传二百七十六·纪昀
  一二一五 谕内阁将文渊等三阁书籍应换写篇页及工价令纪昀陆锡熊分赔·佚名
  六九六 谕校书错误之总裁程景伊王杰等着分别罚俸·佚名
  卷三·朱轼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目録·佚名
  ●六 往安肃军·佚名
  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卽位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四百二十六·彭定求

        卷426_1 【七德舞-美拨乱,陈王业也】白居易   七德舞,七德歌,传自武德至元和。元和小臣白居易,   观舞听歌知乐意,乐终稽首陈其事。太宗十八举义兵,   白旄黄钺定两京。擒充戮窦四海清,二十有四功业成。   

  • 卷第九·黄彻

      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多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乐天《新制布裘》云:“安得万里裘,

  • 赌棋山庄词话卷七·谢章铤

    黄瓯论词 康熙中,闽县黄御卜名瓯著数马堂问答,自天文至数学二十卷,曾于亲旧见其稿本。然惟五行之学颇精,方伯黄学圃淑琬称其占验无不奇中,中亦有一则论词。略云:余与友人拈韵作词,因论词要务头上,用韵嘹亮,学者苦不知务头为

  • 第二折·康进之

    (宋江同吴学究、鲁智深领卒子上)(宋江诗云)旗帜无非人血染,灯油尽是脑浆熬。鸦嗛肝肺扎煞尾,狗咽骷髅拌搜毛。某乃宋江是也。因清明节令,放众头领下山踏青赏玩去了,今日可早三日光景也。在那聚义堂上,三通鼓罢,都要来齐。小

  • ●乙丑(同治四年)·林占梅

    往观音山祭扫,小憩佃人家篮舆随径曲,四顾爱晴妍;吠犬喧村舍,飞禽集墓田。岩阿穿汲井,竹杪散炊烟。偃蹇茅堂下,清哦意洒然。二月二十四日游登栖云岩、观音山诸胜依旧閒情物外心,除将静养辄登临;石羁涧水潺湲下,径入岩松婉转深。

  • 卷一百三十五·陈思

    钦定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卷一百三十五宋 陈 思 编元 陈世隆 补苕溪诗集下方欲相约为孔侯溪上之逰忽辱佳篇复次元韵山色溪烟淡墨成隔溪幽鸟自呼名未妨浊酒陪心赏更借清诗作眼明桃叶不闗今夕恨竹枝犹是古时声扁舟

  • 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四·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明诗卷一百十四七言絶句十四冯鼎爵春游和单狷庵韵红板桥头黄土墙紫藤千缕寄垂杨个中不是凡人境行到前溪有异香朝雉惊人掠岸飞樱桃初实杏梅肥落花莫谓无情物不傍游丝傍钓矶休唱前人懊恼歌欢时较少恨时

  • 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司马迁

    太史公曰:余每读虞书,至于君臣相敕,维是几安,而股肱不良,万事堕坏,未尝不流涕也。成王作颂,推己惩艾,悲彼家难,可不谓战战恐惧,善守善终哉?君子不为约则修德,满则弃礼,佚能思初,安能惟始,沐浴膏泽而歌咏勤苦,非大德谁能如斯!传曰“治定

  • 卷四百三十六·列传第一百九十五·儒林六·脱脱

        ◎儒林六   ○陈亮 郑樵 李道传   陈亮,字同父,婺州永康人。生而目光有芒,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论议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尝考古人用兵成败之迹,着《酌古论》。郡守周葵得之,相与论难,奇之,曰:"他日国士也。

  • 御定资政要览卷一·顺治

    大学士吕宫等恭纂君道章第一得道者必静静而寕可以为天下贞故至精无象而万物以成至圣无事而千官尽能茍有事则必有所不事此事所以隳也譬之为车者数官然后成夫治天下岂特为车哉众智众能之所持也苍颉作书后稷作稼伶伦作律

  • 名山藏卷之三十七·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分藩记二◆分藩记二高二十五子二○高二十五子二蜀王湘王代王肃上辽王庆王宁王岷王△蜀王蜀献王椿国成都母郭惠妃滁阳王女也王狥慧能文一目五行下辟西堂延揽名士李叔荆苏伯衡等商搉文

  • 第一一八札光绪七年八月二日一一三○九-一·佚名

    福建巡抚岑,禁止书差需索札太子少保、头品顶戴、兵部尚书、巡抚部院、一等轻车都尉岑为通行查禁事。照得本部院,奉命渡台,督办防务,不惟备御外侮,举凡害民之人,皆宜随时殄灭,以安民生。兹据经过地方绅民

  • 清穆宗实录选辑·佚名

    ●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辛酉)秋七月十七日(癸卯),文宗显皇帝宾天。三十日(丙辰),谕军机大臣等:『瑞昌、王有龄奏:「江西股匪阑八浙境,衢防吃紧,请饬庆端驻扎衢州督剿」;并据王履谦奏:「贼扰义乌,将犯绍兴,请饬庆端自行统兵或派员督队

  • 实知篇第七十八·王充

    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事,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则神矣。若蓍龟之知吉凶,蓍草称神,龟称灵矣。贤者才下不能及,智劣不能料,故谓之贤。夫名异则实殊,质同则称钧,以圣名论之,知圣人卓绝,与贤殊

  • 内篇·逍遥游第一·庄子

    [题解]《逍遥游》以义名篇。“逍遥”是悠然自得、自由自在的意思。“游”是邀游于自然界。《逍遥游》是一篇与惠施辩论的文章。庄子针对惠施的“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的命题和“执一不化”的观点,运

  •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十·澄观

    第三义理分齐中。疏文分二。先总明大意。后今显别教下。开章别释。前中分三。初结前生后。二总显深广。三结属所摄。今初两句。前句结前。谓前教摄中不别明摄者。以五教中第五圆教。指于此经义当已摄。况诸师立教。皆

  • 半农杂文·刘半农

    现代杂文集。刘半农著。北京星云堂书店1934年6月初版。收作者1915至1927年间创作的杂文及译作等45篇。其中《悼“快绝一世的徐树铮将军”》 一文,当时代售者害怕文字狱,出售时曾撕去。上海书店1983年8月据足本复印。

  • 洞玄灵宝六甲玉女上宫歌章·佚名

    洞玄灵宝六甲玉女上宫歌章,撰人不详。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赞颂类。内载六甲玉女上宫歌章六首,皆为五言韵语,乃道教科仪唱颂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