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三十九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三十九

朱批官达奏摺

雍正五年四月十二日广东布政使【臣】官达谨

奏为奏

闻事窃【臣】至愚极陋叠荷

皇恩由包衣大拔置卿班复授粤东布政使恭承圣训谆谆又

恩赐摺奏准【臣】随事奏

闻自顾何修仰邀

皇上隆恩有加无已敢不夙夜匪懈励己率属恪尽职守仰报万一【臣】於三月二十二日抵广东省随将面奉

谕旨下与廵抚【臣】杨文乾跪听即日起程回京【臣】又将谕旨下与原任布政使今陞廵抚【臣】常赉跪听讫【臣】即

於是日恭设香案望

阙叩头谢

恩开印视事首以藩库钱粮为重当即下库盘查据陞任布政使【臣】常赉册开旧管新收项下银两除支发将军八旗督抚提镇协标营官兵马匹俸饷草

督【臣】阿克敦盘查

【览】题报其四柱内有未经报部欵目俟於

奏销案内开报合并声明次以仓谷为要查粤东通省共额贮谷一百六十二万四千六百三十七石零内除雍正四年分平粜存价未买碾支兵米未补并参追各案亏空谷石外尚实存仓谷一百一十万七千九百六十六石零钦蒙我

皇上轸念粤东去年八月水灾将被水之东莞等十一

县灾民

特谕赈给其余未报灾之州县亦因去年水大收成歉薄今春米谷腾贵各属详请平粜悉於应粜三谷内拨支散赈减粜除拨支过谷石不能预定俟赈粜毕日各府州县册报确数核明报销外其平粜谷价俱令解贮府库秋成领买还仓查雍正四年平粜未买碾支未补谷石系前抚【臣】杨文乾任内经手之事理应去年秋收买补因收成稍歉若井买恐致米价愈昂是以皆尚存价据【臣】管见统俟

皇上洪仁拨运粤西仓谷三十万石分贮粤东以备赈恤之用遵经委员前往领运除未运到谷六万一千八百石零委员现在粤西领运其已运到之谷经督抚臣会同分拨贮仓动支平粜统俟运足平粜毕日另详

於粤西谷内暂拨应用将所捐银两收存藩库秋成买谷还仓等因目今谷尚未用银亦未缴合并

奏明又钦奉

上谕闽粤小民只知种植果木图取末利不思稼穑为本种稻以蓄米粮着地方大员留心劝导钦此【臣】随遵奉刋示遍发晓谕务令遵行至於地方之利弊民风之淳漓与属员之贤否容【臣】次第采访得实

雨二十三日又雨二十六七日又得微雨闰三月二十六日以後时沛甘霖雨水调匀粤东州县可

所奏俱悉

同日又

奏为奏

闻事窃查粤东南海番禺二县系省会之地五方杂处当青黄不接之时不无乏食贫民经署抚【臣】常赉会同将军【臣】石礼哈等倡捐赈粥择於东门外教场之旁寛濶地面搭盖棚厰自四月初一日为始文武官员日到厰所监督初四日忽遇飓风大雨将箭亭吹倒有正黄旗协领申文贵正白旗协领董安国镶蓝旗协领柳滋洪署广州府知府胡恂理事同知王士铨番禺县知县唐祖武俱被压伤当有琼州府同知来铣因公到省亦在厰所被压受伤独重越时气尽并有在厰执事人役五名被伤身亡除收到同知关防详委琼州府知府宗思圣带理聼抚臣

题报外所有飓风吹倒箭亭压伤员役情由【臣】不敢隐讳理合据实奏

闻谨

此系亭柱久被虫蛀朽烂之所致耳类斯业经具题之事何必尔重复摺奏耶

雍正五年五月二十日广东布政使【臣】官达谨

奏为敬陈管见仰祈

睿鉴事窃照粤东地方自去年八月大水收成稍薄荷

蒙我

皇上保惠元元拨粤西谷三十万石运赴粤东分贮赈济并动本省粜三谷石减价平粜民赖全活目今四五两月雨水调和丰收可望时下米价每石卖银一两二三钱不等百粤亿万编民咸颂

皇上至诚格

天俾海疆得荷盈寜之庆也【臣】伏思广东额贮仓谷并广西运到之谷共计一百九十余万石内有雍正四年各州县平粜存价未买及本年赈给平粜并参追各案亏空谷石约计共五十余万石约存价银二十余万两贮在府库自应责令照数买谷还仓第本地产米有限目下尚未全收若令州县领价

旨允照常平仓折半之例开捐监生一条令湖广广西江西各省生俊购买彼省谷石运赴粤东捐纳不许持银搀买粤东本地之米捐足赈数即行停止此诚至善之策但今尚未据有报捐署抚【臣】常赉现在咨部请示以【臣】管见可否请照常平仓捐贡加级封典赎罪之例听各处及本地生俊官民咸赴江西湖广粤西三省买谷运赴广东捐纳令粤东各府州县按照平粜未买谷数收捐并原存谷共足二百万石之数为期此例一开生俊踊跃报捐者衆本地米谷无官民并买之扰米价一贱民

同日又

奏为奏

闻事窃【臣】叨荷

皇恩不次简用犬马愚衷时切报称凡有关於

国计民生无不细心采访冀得确实见诸措施庶不

国体之事不得不为我

皇上密陈者缘廵抚【臣】杨文乾自雍正三年钦奉

行名曰十三行其实有四五十家杨文乾到任创立行头名色佥用六行六行之中又专用两行为

来番人到广听其自投行主养活数百余家商民称便自立六行之後凡番人交易非六行不能交货以致各行货积如山总无番人敢买延至冬末不能销售不得不减折价直卖与六行转售各商

奏伏乞

皇上睿览施行谨

尔此奏非出於有意陷害故无大过但尔被人欺诳矣向尔造言之人不过欲借尔之词以揺惑朕耳目之意杨文乾抚臣中之好者断不负朕洋行之事早有人奏闻已面问过杨文乾其中原委朕巳详悉即楼俨亦系一好员杨文乾实心任事招人怨望则有之其於待人接物之间欠谦和未免意气高傲所以同事者每多与之不协耳廵抚乃尔之上司当极加小心尽礼与之同心协力俟伊旋任共事一番尔自当知悉也慎毋听信离间之言与廵抚不和恐尔反自贻伊戚於伊抵任後如尔亲见有不妥处须以诚心竭力劝阻不可以巳往之流言存於胸中而生芥蔕致自悞已身之事也慎之

朱批谕旨卷三十九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三十三 文学·萧子显
  宋史纪事本末卷二十八·陈邦瞻
  春秋战国异辞卷二十·陈厚耀
  鸿猷录卷二·高岱
  卷之五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二十四·佚名
  双槐岁钞卷第二·黄瑜
  卷十一·郝经
  贺拔胜传·李延寿
  吐蕃传·欧阳修
  陆羽传·欧阳修
  王晏平传·欧阳修
  王善传·宋濂
  王通传·张廷玉
  王朴传·张廷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圣求词 全文·吕渭老

      ☆薄幸  青楼春晚。昼寂寂、梳匀又懒。乍听得、鸦啼莺弄,惹起新愁无限。记年时、偷掷春心,花间隔雾遥相见。便角枕题诗,宝钗贳酒,共醉青苔深院。  怎忘得、回廊下,携手处、花明月满。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

  • 第七回 二郎神地狱遣神鬼 商员外金桥哭别离·蒲松龄

    按下员外父子团圆,伺候对理不题。却说那新泰县老王,从得病回县,昼夜只害头疼。忽一日说:"二郎爷爷叫我审理去哩。"刨燥了噪子,就呜呼尚飨了。 [耍孩儿]两个鬼到衙门,套上了锁一根,造就此时命该尽。打诈的银钱拿不了去,止有无

  • 八集 四卷·钱德苍

    鸣凤记夏驿(净驿子随生上)【玩仙灯】铁面鱼头,骨鲠志难酬。叹神龙暂居涸薮,万里孤臣似风飘柳。只恐这手足皆疲,股肱非旧!一封朝奏九重城,夕贬宜山万里程。折指不忘匡济手,丹心还是股肱臣。睁怒目,切朱唇,常怀按剑上彤庭。有朝感

  • 前汉书续集卷中·佚名

    汉十一年三月初一日,驾征陈豨还朝,百姓香花远接,文武随驾入内。即日升殿,宣太后问韩信如何。吕后曰:“子童领圣旨,九月二十一日未央宫下,斩讫韩信也。”高皇有悔之心。高皇曰:“合等寡人回程,斩之未迟。”吕后奏曰:“我王去时,教

  • 第三八七佥禀同治九年十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一--二·佚名

    绅衿、乡耆等禀举族长陈宗器具佥禀竹南二保后垄街生员陈绍熙、乡耆〔陈〕仕乖、职员陈清〔凉〕、〔童生陈大宾〕、〔铺户成金号〕等,为佥举认充,恳给谕戳,以专责成事。切独力固所〔难支〕,〔众〕□□

  • 六八 诚房之余·周作人

    诚房里大房子林,通称林大老爷,据说是颇有心计的人,但是我没有见到他过,只是听人说罢了。他有一子凤桐,字桐生,生于光绪丁丑(一八七七)年,在这以后不久子林太太去世,他将儿子送往岳家代为抚养,自己便飘然往河南去找在那里做官的亲

  • 密王朱友伦传·薛居正

    密王朱友伦,小时聪明颖悟,喜爱文笔,懂得音律。到长大后,爱好骑马射箭,有指挥治理的谋略,太祖常感到惊奇,说:“这是我家的千里驹啊。”年十九岁时,任宣武军军校。景福初年,兼任元从骑军都将,接着上奏朝廷任右武卫将军,逐渐让他参与

  • 五年·佚名

    (壬申)五年大明隆慶六年二月2月8日○乙未,處士曺植卒。植字楗仲,承文院判校彦亨之子也。自爲兒齒,容貌粹然,靜重若成人。及長,於書無不通,尤好左、柳文字,製作好奇高,不拘程式。因國學策士,獻藝有司,屢被高選,名動士林。一日讀書,得

  • 广至德章第十三·佚名

    【解读】这一章是说明“至德”的意义。【原文】子曰:“君子之教以孝(1),非家至而日见之也(2)。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3)。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4),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

  • 卷一 天子章第二·邢昺

    [疏]正义曰:前《开宗明义章》虽通贵贱,其迹未着,此故已下至于《庶人》,凡有五章,谓之五孝,各说行孝奉亲之事而立教焉。天子至尊,故标居其首。案《礼记·表记》云:“惟天子受命于天,故曰天子。”《白虎通》云:“王者父天母地,故曰

  • 揆度第七十八·管仲

    齐桓公问于管子曰:“自燧人以来,其大会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燧人以来,未有不以轻重为天下也。共工之王,水处什之七,陆处什之三,乘天势以隘制天下。至于黄帝之王,谨逃其爪牙,不利其器,烧山林,破增薮,焚沛泽,逐禽

  • 卷十三·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十三     宋 杨复 撰旣夕礼第十三【郑目録云士丧礼之下篇也先葬三日已夕哭时与葬间一日凡朝庙日请啓期必容焉此诸侯之下士一庙其上士二庙则旣夕哭先葬三日○疏

  • 礼记要义卷第十·魏了翁

    礼器一礼器名篇郑目録云名为礼器所以记礼使人成器之义此于别録属制度二礼有本有文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无本不立无文不行正义曰忠者内尽于心也信者外不欺于物也由尽于心故与物无怨外不欺物故

  • 释摩诃衍论 第十卷·龙树

    释摩诃衍论 第十卷龙树菩萨造姚秦三藏筏提摩多奉 诏译已说赞叹三昧功德门。次说两轮具阙益损门本曰。复次若人唯修于止。则心沉没。或起懈怠不乐众善。远离大悲。是故修观。修习观者。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

  • 雪關和尚語錄卷二·雪关智訚

    侍者傳善輯虎跑語錄崇禎丙子春,司理海岸黃公、中丞集生余公,洎武林眾縉紳居士,請師于虎跑定慧禪寺結制。開堂,師陞座拈香云:「此一瓣香,氤氳結而地天交泰,盤旋覆而海嶽春融,爇向爐中,端為祝延今上皇帝聖壽萬安,前星朗耀、后嶽齊

  • 新摘星录·沈从文

    小说。沈从文著。女主向往“诗与火”的生命,却无法拒绝“具体而庸俗”的物质爱情,长期陷于感情纠葛与内心矛盾,最终选择不能让她完全追逐浪漫却又能满足她虚荣心的“葫芦头”男子。爱情绝非“食色性也”。

  • 原李耳载·李中馥

    《原李耳载》是李中馥死后由玄孙李青房,搜集散作整理校核而成的。分上下两卷,上卷记人物、忠烈、孝廉、名臣、宿吏无所不包。下卷记各种神异传说,儒、释、道三教皆容。清人孙闳达读罢该书后说:“余读之如读异书,得未曾有,其

  • 佛说八无暇有暇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说八难处之有无者。有八无暇。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长寿天,五边地,六聋哑,七邪见,八无佛世。惟一有暇,可修道业,诫人勿致后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