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广至德章第十三

【解读】

这一章是说明“至德”的意义。

【原文】

子曰:“君子之教以孝(1),非家至而日见之也(2)。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3)。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教以臣(4),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诗》(5)云:‘恺悌(6)君子,民之父母。’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7)?”

【译文】

孔子说:“君子教孝道,不用每天挨家挨户上门去教。对自己的父母尽到孝道,就是教天下为人子的尊敬他的父母;对自己的兄长尽到悌道,就是教天下为人弟的尊敬他的兄长;对自己的臣子教以做臣子之道,就是教天下为人臣子的尊敬他的君主。《诗经·大雅·泂酌》中说:‘温和而又平易近人的君子,就如天下人的父母。’若没有至高之德,有谁能顺乎百姓到如此广大的程度呢?”

【注释】

(1)君子之教以孝:君子,由下文看,此处君子指天子。教以孝,以孝行教,指用孝道去教化民众。

(2)非家至而日见之也:非,不是。家至,到家,即一家一户都亲自拜访。日见之,每天都见他,即每天都当面指教为人子者如何行孝。

(3)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所以,表示原因。教育天下人尊敬为人父者的方法,除了前章说,天子要尊敬自己的父母以作出表率外,另一种方法就是敬老。古代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汉书·高帝纪》:“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乡一人。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五更,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魏书·尉元传》:“卿以七十之龄,可充五更之选。”

(4)教以臣:臣,此处指作为臣下的品德和行为要求,即忠诚与敬仰。教以臣,指天子以如何作臣的道理教化臣下,其具体方法是在祭天和祭祖时作出为臣的榜样。

(5)诗:下引诗句,见《诗经·大雅·泂酌》。据说,此诗是西周时召康公为了戒勉周康王所作。

(6)恺悌:和善安详、平易近人的样子。

(7)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孰,谁、何。顺民,适合民心、顺应民意,指顺应万民都有的孝敬父母的本心。

猜你喜欢
  卫将军文子第六十·戴德
  刺复第十·桓宽
  卷九十五·陈祥道
  不同层次的人际关系·孔子
  卷二十四·黄伦
  卷十二·吕本中
  明伦第二·朱熹
  卷之十一·张居正
  卷十二(惟净译)·佚名
  卷一百四·佚名
  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全文·佚名
  普陀洛迦新志卷五·王亨彦
  佛说不自守意经·佚名
  与陈静涛居士书(三十通)·太虚
  现代人生对于佛学之需要·太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十三·董康

      ○珠衲記   一名衣珠。未知何人所作。曾經湯顯祖批改。   略云。成都趙旭。探劉氏祖姑。不爲禮。其女孫湘雲。令婢荷珠贈旭物。荷因與旭私。旭嘗買鯉魚放生。乃小龍也。龍神爲旭攝湘至夷陵。與王母爲女。付

  • 第二十五出至第三十六出·柯丹邱

    第二十五出 发水 [末上]温州棠树绿阴浓,今佐闲优镇国东。海甸圻墙千里外,蓬莱官赐五云中。春回画省苗阴合,雨过青林荔子红。莫倚凡情宫内重,回来方岳拜三公。吾乃钱安抚衙里亲随。我本官前任是温州府太守,今蒙圣恩除授福建

  • 第九折 就逮·李玉

    [外扮中军上]九重地飞严旨,五夜俄然赐赭衣。自家毛老爷一个内中军便是。只为吏部周老爷,忤骂厂爷,又与嘉善魏宦联姻,斥辱校尉。报入东厂,厂爷大怒,就把周老爷名字,嵌入周起元一案,坐赃三千,严旨提问。缇骑已到苏州了。俺老爷奉

  • 卷101 ·佚名

    高似孙 九怀 浙水府 越山兮青青,江波兮喷薄。 万里兮长风,引惊澜兮去之。 夫君兮以渊为期,水何为兮劳苦。 越山兮升云,江水兮未平。 举酒兮讯君,将与余兮心倾。 若有人兮飐云旗,舞神鱼兮踏文

  • 节孝集补钞·管庭芬

    节孝集补钞徐积淮之水示门人马存淮之水,淮之水。春风吹,春风洗。青於蓝,绿染指。鱼不来,鸥不起。潋潋艳艳天尽头,只见孤帆不见舟。斜阳欲落未落处,尽是人间今古愁。今古愁可奈何,莫使骚人闻棹歌。吾曹自是浩歌客,笑声酒面春风

  • 卷四百二十·列传第一百七十九·脱脱

        王伯大 郑寀 应亻繇 徐清叟 李曾伯 王野 蔡抗 张磻 马天骥朱熠 饶虎臣 戴庆炣 皮龙荣 沈炎   王伯大,字幼学,福州人。嘉定七年进士。历官主管户部架阁,迁国子正、知临江军,岁饥,振荒有法。迁国子监丞、知

  • ●卷七。恩叙二·梁章钜

    乾隆四十五年二月十五日本处奏:内阁中书汪日章,在军机处行走五年,颇为勤慎,现在派出随营办事,亦能奋勉。恳将该员赏给臣福隆安所管之兵部,在额外主事上行走,俟有缺出,奏请补用。奉旨:知道了。二十四日本处奏:军机处满洲学习中书

  • 卷之二百九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卷二百三十四·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三十四明 杨士奇等 撰征伐宋孝宗隆兴二年张浚上言曰臣伏奉今月十八日午时亲笔处分臣已恭禀圣训王之望等言泗州利害所当讲明今欲且令谨守俟

  • 卷六十七·陈祥道

    欽定四庫全書禮書卷六十七宋 陳祥道 撰<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七><經部,禮類,通禮之屬,禮書,卷六十七><經部,

  • 仪礼识误卷三·张淳

    宋 张淳 释文误字庿 谓祢注云父庙也按监本庙作庿【士冠礼】由 蝓注云又音虫按监本虫作由【士冠礼】与 使者注云后使者举使皆同后经注无举使字此举当作与【士昬礼 案今释文作后使者及注皆同攷篇内单言使不读所

  • 卷之一·张居正

    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臣张居正等谨案虞书虞,是帝舜有天下之号。这书共有五篇,都是虞舜时史官所作,以记当时之事者,故总谓之虞书。尧典尧,是唐尧。典,是典籍。这第一篇典籍,载唐尧的事,所以谓之尧典。【原文】曰

  • 卷二百四十六·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十五善现,一切智智清净故身界清净。身界清净故精进波罗蜜多清净。何以故?若一切智智清净若身界清净。若精进波罗蜜多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一切智智清净故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一·宗喀巴

    宗喀巴大师造 大勇法师译讲智湛居士笔录 法尊译补 严定恭校 尘空治润,敬礼于诸至尊正士具大悲者足下堪忍刹中自在主补处慈尊法中王善逝智父妙吉祥龙树无著佛所记深观广行两大宗传承诸师我皈命为欲易入深广道再以略

  • 覆彭宣传部长电·太虚

    南京宣传部彭部长勋鉴:衮衮还都,喁喁望治!长才揽辔,作喉舌于邦家;儒者登坛,播丝纶于南朔。将见德声含咏,仁风飘十地之雄;相期道化,惠露洒三天之渥!昔居山野,曾挹霁光,谨布贺忱!维祈睿察!太虚叩啸。(见海刊二十七卷八期)

  • 瑜伽师地论略纂卷第十二(论本第四十四五六七八九五十)·窥基

    基撰此品第三学持之第十五品也。能如是学中之第九品也。性菩提分。唯三十七。但能证菩提。名菩提分。此中十五门。皆是此中广明。名菩提分品 问曰何以供养品后明耶。前供养品。摄修方便。修成今道之行差别。名菩提分

  • 秋星阁诗话·李沂

    清代诗论著作。1卷。李沂著。书前有张潮的《小引》一篇。全书收诗话6则,类似以初学者为对象的唐、宋“诗格”著作。李沂论诗标举性灵,更要求以审慎、谨严的态度学诗。“八字诀”条倡多读、多讲、多作、多改。“勤虚心

  • 中庸指归·黎立武

    一卷,宋黎立武著。宋黎立武撰。立武字以常,新喻(今江西新喻)人。咸淳进士,官至军器少监、国子司业。宋亡,不仕,闲居三十年而终。宋代《中庸》之学传自程颐。程颐卒后,弟子各述师说,分门别户。游酢、杨时之说为朱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