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七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七

土田志六

土田规制

屯户规制【谨案雍正二年以内务府余地并八旗入官地亩於覇州等处拨旗人首户试行井田故旧志立井田一目乾隆元年已停止井田改为屯户今敬遵新例标目而仍列井田规制於前识缘起焉】

雍正二年闰四月

谕曰朕交与怡亲王查户部余地内务府衙门余地拖欠钱粮人员所交地亩数目俱已查明具奏朕尽行览过尔等即照此办理但内有民地如何办理之处尔等议明具奏再行办理

六月怡亲王等覆奏臣等查得内务府余地共一千六百余顷拖欠钱粮人等所交地共二千六百余顷此二项地内挑选二百余顷作为井田行文八旗除官员子弟现在读书之人及有产业现可

当差并後顺藩下人等外将无产业满洲五十户蒙古十户汉军四十户共挑选一百户前往种地此拨去种地之人自十六岁以上六十岁以下各授田百亩周围八分为私田中间百亩为公田共力同养公田俟三年之後所种公田百亩之谷再行徵取将革职大员内诚实有年纪者拣选二员前往劝教管理三年之内果有成效着令议叙十月後农事既毕令打步围学习射箭伊等子侄内有好者令本佐领照常挑差如果行之有效再照此例派往一次庶无产旗人各得竭力以务本业而亦可服苦矣令户部挑选贤能司官会同该州县将拖欠钱粮人员所交之地查明收贮仍将地之腴?租价之实数查明分为等次造册报部再与种地人等压盖土房四百间设立村庄之处亦交与查地官员即将此项地内挑选设立算其人口分给每间给银十两共需银四千两仍将用过银数造册报部俟土房盖完之日将种地人等令其前往居住此耕种井田人每名给银五十两以为一年办买口粮牛种农具之用将此银即交与查地官员会同管理劝教二人公同监办若有余剩银两分与伊等以备来年种地之用将用过银两报部查核压盖土房办员农具合算共约需银一万四千两此二项地内除挑选井田地亩外仍有地四千余顷约计一年可得租银三万余两立此井田所需银两将户部银两支给再拖欠钱粮人等所交之地如何作价抵补拖欠钱粮之处俟查完地亩後再行议奏现在地内有典旗人地亩者有典买民人地亩者先经内务府奏称如典旗人地亩勒限三月准其取赎如逾限即行入官办理此内有典买民人地亩俱关系地方钱粮应交与地方官勒限三月令原业主取赎如逾限将此地交与该抚给与本地民人收取原价解交内广储司等语但典卖地亩之人俱系贫穷小民勒限则不能遽得银两取赎请暂停勒限使民人得银即在户部具呈验看原契照部原折价银交纳准其取赎未赎之前照例起租解部赎後止租再查户部余地俱系供应各处拨给备用之地仍令各处收赎备用如有拨给之处仍照旧拨给再作井田地亩内倘有旗民人等之地交杂其中者将就近存贮好地内照数换给如此八旗中无产业者各得产业以全生计均沾

圣主洪恩於无既矣奉

旨所议甚好照行

三年正月又奏新城县有地一百一十六顷零固安县有地一百二十五顷八十九亩零俱系拖欠钱粮人等所交及内务府所收之地亩查固安县地亩坵段虽属零星然皆附近村居且去京师甚近甚可分给种地人等耕种请将固安县所有一百二十五顷八十九亩零官地以十二顷五十亩为公田以一百顷为私田计得十二井五分其存剩一十三顷三十九亩零为种地之人室庐塲圃处所至压盖土房需银四千两令直隶縂督於雍正二年地丁钱粮内动支交地方官即行压盖务於二月内完工庶耕种不失农时一面预行挑选种地人等俟土房报完之日即给与口粮牛种农具等项银两拨往居住其管理之员俟八旗查送到日彚齐引

见恭候

钦定奉

旨依议耕种之期已近压盖土房务期坚固不可草率即速行文

二月又奏井田管理之员据八旗都统咨送原任副都统保德等二十九员到部相应开列职名即带领引

见奉

旨此次着厄尔德黑连宵先去将此十人尔部记档再派往时此内派往

五年奉

上谕旗人枷号鞭责治罪革退官兵并无恒业在京闲住倚靠亲戚为生以致良善之人被累维艰而伊等无事闲游不能不生非为恶将此等之人查出令於京城附近直隶地方耕种井田作何安置之处王大臣等会议具奏遵

旨议定将八旗满洲蒙古内拖欠钱粮及为非犯法枷责治罪革退官兵皆并其妻子发往井田各该旗查明备造细册钤盖印信发与管理井田之官严行约束令其耕种不许出入京城伊等子孙内如有长大诚实弓马娴熟欲来京披甲当差者该管官保送来旗於挑选披甲时仍行挑选若挑选後为非犯法者将保送之官一体治罪发往井田之人

在彼处仍行怙恶不悛妄生事端者管理井田官即呈报该旗咨部加倍从重治罪廵察御史地方官员亦不时稽察若不守分饮酒生事等项地方官不申报该督或该督不咨行该地方被廵察御史察出将州县官并该督议处若御史不行查参将御史治罪再管理井田之员有事呈报各旗若无记识难以凭信交与该旗铸给管理井田关防但今?往之人皆系从前已经治罪不必照先去之人安置每户给三十亩五户共给牛三只购买牛具籽粒等物及每年口粮每户给银十五两交与管理井田官员於相宜地方筑建土堡酌量人口多寡苫盖土房俾其居住?往之人管理井田官员不能料理妥贴或约束不严致令生事扰害地方者将管理官员从重治罪嗣後每年一次查出?往再有开户之人犯法治罪退甲闲住不无妄生事端嗣後给与发往井田人内効力良善之人为佃丁不许擅卖令其出力

谕井田地方止有一人管理着於彼处再补放骁骑校四员领催八名料理事务俸饷陞转照在京骁骑校领催一体以为彼处之人出身之路若陞转後仍在彼处効力者即令其带衔在彼居住此二年在彼勤慎可用应补骁骑校之人着保送到部引见补放

乾隆元年四月和硕庄亲王等奏设立井田试行十年以来所有承种之一百八十户缘事咨回者已有九十余户循环顶补大都皆不能服田力穑之人行之未见成效但此时若尽行撤回则勤谨者转致失业若将不肖之户咨回更换势必增添工本徒费钱粮臣等酌议应令确察实力耕种安挿得所者改为屯户按亩完纳屯粮於附近州县仓内收贮备用其原设之领催改为屯长约束屯户聼该处防御管辖原设之骁骑校撤回该旗补

用不能力穑之户咨回本旗停其拨补原领田房交州县赁耕取租解部又雍正五年将过犯革退之旗人发往固安新城二县每户给地三十亩并给牛具耔种盖造土堡房屋令居住耕种当经各旗发过六十二名除病故迯亡外现今只存二十七户此二十七户亦应查明将实力耕种者改为屯户其中不肖之户亦令咨回本旗奉

旨依议

十一月又议覆管理井田事务甘国璧等条奏屯庄七欵

一井田每户原给田一百二十五亩以十二亩五分为公田十二亩五分为室庐塲圃一百亩为私田公田粮石原系尽收尽报今改为屯庄未便仍循公田旧例应交与户部核定科则行令该州县遵照徵收屯粮

一堡户原止给地三十亩俾其自种自食不交公粮今既改屯若令其按亩完粮未免拮据且现在此等户数亦属无多应聼其暂行照旧耕种一三堡旗人零星居住旗民杂处难於约束稽查应将各户原领房地交还州县即於咨回井户所遗房地内照数拨给

一改屯人户嗣後身故有子者自应顶补倘遇无子寡妇情愿守节并无亲属可依者留地四十亩养赡即令本屯人代种完粮俟伊身後仍将地亩交官召种

一井田原拨霸州固安永清新城四州县之地今议改屯庄令防御管辖而现在防御止有霸州一员固安一员应将附近霸州者令霸州防御管辖附近固安者令固安防御管辖

一井田各庄向设乡长一名专供督率农务交粮并稽查逃盗赌博等事今改屯庄请仍留供役如果能勤慎遇屯长缺出准其拔补

一骁骑校在外耕种多年一旦撤回未有可补之缺该员呈称难以度日应准其暂留种地俟有缺补放之日即令回京将地亩交还州县奉

旨依议

三年户部覆准从前井田每户每年交谷十二石五斗收贮县仓今改为屯田是并无公田私田之分应照亩输粮每亩徵屯粮一斗既不失

皇上爱养旗人之至意复与原设井田良法亦不相悖所有霸州之狄家庄等四处共地三十六顷二十五亩固安之蛮子营等五处共地六十四顷十一亩零永清之乔家营等三处共地二十七顷五十亩新城之庄西宫井二邨共地二十七顷十二亩零以乾隆二年为始令各州县会同防守尉於秋收後照数徵收并照口外热河八旗地亩之例造入地粮册内报部查核奉

旨依议

十一年六月奉

上谕直隶通省今年应徵地丁钱粮已加恩全行蠲免固安霸州二防守尉所辖应徵屯粮例不在蠲免之内但朕念耕种井田之旗户按亩输谷在县交纳与民田正赋纳银者相同着将固安霸州二防守尉本年应徵屯粮谷石一体加恩蠲免该部即行文该督知之

十七年三月户部议覆直隶总督方观承疏称霸州固安永清新城四州县共查出屯户私立年限租约三百三十五张长租地二十七顷四亩有零租市钱二千五百一十千文又银三两谷三百余石甚属不合查屯庄地亩给与无业旗人耕种输租原为旗人立经久之业自应力勤耕作永安生计乃不肖屯户等擅将所种额地私立坐租之名违例长租实与私典无异若非严行惩创无以儆戒将来应如该督所议将长租地二十七顷四亩有零全行撤出召种输租其各屯长屯户得过长租钱文银两谷石并令勒限追出入官屯长纳宁屯户张桂民人刘全忠等均应照律分别治罪但事犯在乾隆十四年四月初九日

恩诏以前应予援免

又议屯长额种地亩之外复有认种空分地亩因屯户退出地亩有违欠者据屯长呈明代种带销其无违欠者亦准认种交租前督臣高斌酌议令屯长代种既可以带销旧欠又可以裕其生计讵意不肖屯长因认种地多遂尔长租私典以致积欠累累今既彻底查清自应将屯长认种地亩概行撤出召民承种输租

又议节年旧欠科则谷及代种带销谷又节年旧欠带完银及旧欠认种空分地租银均应酌定年限带徵查屯户所种额地仅交科谷旧欠尚少其撤剩地亩岁获租粮尽可带销应将所欠科谷无分多寡均以三年带完至屯长认种额地及空分地亩兼交银谷节年积欠较多存剩地亩及所食钱粮不敷坐扣应再行查核如为数不多三五年内可以带完者银则於钱粮内按季坐扣谷则於所种地内分年带交倘所欠银谷过多约计年限不能带完者即将该屯长革退严行治罪至防守尉有管辖之责既狥情任其贪多揽种其私行立约长租又毫无觉察以致连年积欠无完应即着落防守尉名下赔补如既定分年之後复不按限清完以致逃亡拖欠者应将未完之项亦着落经催不力之防守尉按数赔补

又议未完借领捐备谷二千余石及借米八十三石各屯户前欠未清续借自宜撙节乃并不计及该户能完与否遽行申部请借移交地方官放给竟致一人名下拖欠多至数十余石其狥庇滥借咎实难辞据该督声明乾隆九年

恩诏所有借出籽种口粮等项查明实在无力完缴者准予豁免今前项未完原借米麦谷石是否实系无力完缴应令该督详细查明取结具题其余未完原借捐备谷石应如该督所请均分作三年带完如限满不能催完即着落防守尉名下赔补又议此项屯粮向系地方官经徵按年彚入另案奏销防守尉虽有管辖之名并无协催之实查屯户以防守尉为专管民人以州县为专管理事厅则旗民统辖应将屯户额徵科谷责令防守尉经徵其退出召民承种地亩应令地方官经徵统以各理事厅为督催每年另册奏报如有未完与地粮一例处分

又议理事同知既有分任督催之责如有关屯户钱粮地亩事件理应分同稽查该防守尉不得径行申部并令嗣後防守尉一面径移道司核详咨部一面移明理事厅查核转报

又议旗人地亩久经严禁不许私行典卖今固安霸州等处屯长擅将所种旗地私立坐租之名租与民人耕种实与私典无异该防守尉等漫无觉察殊属不合应将原任固安县防守尉海明原任霸州防守尉孙塔均应照例各罚俸一年事在

恩诏以前应予寛免奉

旨依议

以上屯户规制

钦定八旗通志卷六十七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三 列传二百八十·赵尔巽
  卷第二百四十五 唐紀六十一·司马光
  卷八十九·国朝·蒋一葵
  卷之三百三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四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五十九·佚名
  ◎戴笠二三事·恽逸群
  二百六十五 内务府奏曹(兆页)送来缎疋如数收讫摺·佚名
  三五二 谕内阁明人刘宗周等书集只须删改无庸销毁·佚名
  绎史卷八十七下·马骕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二·佚名
  锦里耆旧传卷二·句延庆
  七七 翻译小说上·周作人
  赵郡王元干传·李延寿
  钱粮例·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谭菀醍醐卷四·杨慎

    查字考说文查浮木也今作槎非槎音诧邪斫也国语山不槎蘖是也今世混用莫知其非畧证数条于此王子年拾遗记尧时巨查浮西海上十二年一周天名贯月查一曰挂星查道藏歌诗扶桑不为查王勃诗澁路拥崩查又送行序云夜查之客犹对仙家

  • 第二十五出 闻讣·姚茂良

    【临江仙】〔老旦〕孩儿夫壻在京畿。何事鱼雁全稀。〔小旦〕望穷云树路参差。精神长恍惚。心事乱如丝。〔老旦〕孩儿。自你爹爹取你两个哥哥到京。杳无音信回来。好生挂念。〔小旦〕母亲。正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

  • 第三折·郑廷玉

    (龙神领鬼力上,诗云)长江浩浩显威灵,风浪孤舟谁敢行?直待险时才救护,方知暗里有神明。吾乃汉江龙神是也,掌管着万里长江。有楚昭公弟兄妻子四口儿,明日到此,驾着渔船一只,过江逃难。明日正是四耗九丑之日,合起大风,眼见得都该淹

  •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佚名

    隆庆六年五月○乙酉○朔○户科右给事中栗在庭言顷者漕臣以运船漂溺过多请改折五十余万石且乞岁折百万石以为常此为一时权宜之术则可非百世经久之计也盖每岁漕粮四百万石除转饷诸镇及漂流挂欠灾伤改折殆且百万其纳京过

  • 卷之七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五十一册 天命八年五月·佚名

    第五十一册 天命八年五月初三日晨,汗召集诸贝勒大臣曰:&ldquo;闻额尔德尼曾言以忠效死。倘哈达之格格将雅荪之妻曾馈送东珠二十馀颗之事如实告知诸贝勒,而尔等诸贝勒亦确已闻之,则我之枉谬也。获他国之人,亦当视为友人而

  • 樊逊传·李百药

    樊逊,字孝谦,河东北猗氏人。祖琰,父衡,均是平民。不过,衡极讲孝道,父死,负土成坟,种植柏树几十亩,还早晚各在墓前大哭一次。逊少学问,常被兄仲戏谑。因此他责备自己说:“名义上是人的弟弟,享受安逸舒适,难道没有惭愧吗?”想同兄一道

  • 鹿善继传·张廷玉

    鹿善继,字伯顺,定兴人。他的爷爷久征是万历年间进士,担任息县知县。当时朝廷传令丈量田地,各地都要把田地分为上中下三等予以登记、汇报,息县却把田地都当作下等汇报,久征说:“丈量田地应该是为了解除百姓的贫困,怎么能反倒用

  • 孙镗传·张廷玉

    孙镗,字振远,东胜州人。承袭济阳卫指挥同知之职。由于朱勇的推荐,他升为代理指挥使。正统末年,孙镗被提拔为指挥佥事,充任左参将,跟随总兵官徐恭平定叶宗留。在金华打败义军后,又在乌龙岭将其击败。英宗被俘后,景帝召回孙镗,越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一·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一 洪武二十一年六月癸卯朔,水西宣慰使霭晖、贵州宣慰使宋斌等遣使来贡马,赐钞有差。 晡,暴风,雷震洪武门兽吻。 甲辰,信国公汤和还乡,赐敕谕之曰:“天地之意,将康兆民,间生英材,潜居草野,当前代

  • 第九章 20·辜鸿铭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辜讲孔子评价同一位学生(颜回),说:“哎,他死了!我亲眼看见他不断进步,但从来没看到他在前进的中途退却过。”

  • 书传会选序·刘三吾

    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当大德圣人在天子位之日举议礼制度考文之典谓六经莫古于书帝王治天下之大法莫僃于书今所存者仅五十八篇诸儒训注又各异同至宋九蔡氏本其师朱子之命作为集传发明殆尽矣然其书成于朱子既殁之

  • 十住毗婆沙論卷第八·欧阳竟无

      龍樹菩薩造   姚秦三藏法師鳩摩羅什譯   共行品第十八   問曰.汝言當說在家出家菩薩共行法今可說之。答曰.忍辱.法施.法忍.思惟.不曲法.   尊重法.不障法.供養法.信解.修空.不貪嫉.隨所法行.燈明施.伎樂

  • 般若灯论释 第十五卷·清辨

    般若灯论释 第十五卷偈本龙树菩萨 释论分别明菩萨大唐中印度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观涅槃品第二十五释曰。今此品者。亦为遮空所对治。令解涅槃无自体义故说鞞婆沙人言。彼先言。若一切非空。则无有起灭。此谓无

  • 钤山堂集·严嵩

    诗文别集。四十卷,其中诗十六卷。明严嵩撰。严嵩为明中叶权奸,其贪贿误国、陷害忠良为世人所疾,故其诗文不为世人所重。其集最早编于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最初为三十二卷,后陆续增刻,有三十五卷本、三十六卷本、四十

  • 老学庵笔记·陆游

    笔记。 南宋陆游(1125—1210)撰。十卷。游有《陆放翁全集》已著录。陆游晚年书室称老学庵,故名。此编以平时所录趣闻为正续篇,陈振孙称其书“所记见闻,殊有可观”。《宋史·艺文志》入杂史类,《文献通考》入“小说家

  • 入定不定印经·佚名

    一卷,唐义净译。妙吉祥问菩萨之退行不退行。佛言:有五种之行:一羊车行,二象车行,三日月神力行,四声闻神力行,五如来神力行。前二种有退,名为不定。后三种不退,名为入定。即入定与不定之法印也。

  • 阿吒婆呴鬼神大将上佛陀罗尼经·佚名

    一卷,失译。与幻师咒缘起同,而说咒人,及咒,皆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