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五出 闻讣

【临江仙】〔老旦〕孩儿夫壻在京畿。何事鱼雁全稀。〔小旦〕望穷云树路参差。精神长恍惚。心事乱如丝。

〔老旦〕孩儿。自你爹爹取你两个哥哥到京。杳无音信回来。好生挂念。〔小旦〕母亲。正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好事近】〔老旦〕正好乐期颐。又値边衅烽起。金牌屡诏。催逼得父子班师。思之。此去望京城。消息何不寄。顿令人暗掷金钱。问卜并没端的。

【前腔】〔小旦〕多应是加官受赏拜丹墀。因此上无暇修书。何须忧忠。不久定有归期。重开绮席。那其间骨肉仍欢会。感皇恩宠锡无穷。端不负汗马功绩。

【太平令】〔丑上〕不惮驱驰。特把凶闻报与知。将军父子皆倾逝。说着伊泪偷垂。

【前腔】〔二旦〕为甚因依。惊得我娘儿心战栗。〔丑〕不须哽咽听咨启。请登程及早去收尸。

〔老旦〕为何。〔丑〕吿夫人小姐知道。秦桧蒙蔽朝廷。连发十二道金牌。取老将军回京。不容朝见。竟发大理寺收监。〔老旦〕旣如此。缘何老将军手札。复取两个小将军去。〔丑〕老将军恐小将军有变。特地取去。一同勘问。〔老旦〕那时老相公招也不招。〔丑〕自不曾招。忽于腊八之夜。在风波亭上。将老将军父子三人一齐都吊死了。〔老旦小旦〕死了。兀的不痛杀我也。〔倒介丑介老旦〕

【香柳娘】痛骨肉夭亡。家无依倚。奔丧千里身怎惜。把行囊整束。把行囊整束。只得苦奔驰。骸骨怎抛弃。〔合〕恨奸臣太毒。恨奸臣太毒。排陷忠良。负屈何时报取。

【前腔】〔小旦〕劝娘行起程。劝娘行起程。离闺门前去。天涯父子一灵无倚。把骸骨葬埋。把骸骨葬埋。我便死有何辞。肝肠痛欲碎。

〔合老旦〕张保。你去分付院子。叫下船只。我亲到杭州。收拾尸骸。〔丑〕领钧旨。〔下老旦小旦〕

【哭相思】诬陷忠良身屈死。却交谗佞恣为非。若然天理无私曲。这段寃仇必报之。〔下〕

猜你喜欢
  卷五百六十·彭定求
  卷二百四十七·彭定求
  ●卷六·潘德舆
  卷一·梁章钜
  ●卷五·陈衍
  武林隐·隋树森
  廿一史弹词注卷之五·杨慎
  卷二十八·黄希
  不再是我的乖乖·徐志摩
  卷5 ·佚名
  卷二十三·曹庭栋
  卷三百六十六·陈廷敬
  卷二百九十八·佚名
  卷三十四·佚名
  六娘死继春自缢·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田中行·唐圭璋

      中行,北宋人。有田中行集,不传。   失调名   为谁和泪倚阑干。   风入松   一宵风雨送春归。绿暗红稀。画楼尽日凭阑意,与谁同捻花枝。门外蔷薇开也,枝头梅子酸时。   玉人应是数归期。翠敛愁眉。塞鸿不到

  • 第二折·宫天挺

    【越调】【斗鹌鹑】我把这蔓笠做交游,簑衣为伴侣,这蔓笠避了些冷雾寒烟,簑衣遮了些斜风细雨。看红鸳戏波面千层,喜白鹭顶风丝一缕。白日坐一襟芳草裀,晚来宿中间茅苫屋。想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紫花儿】您道我

  • 曹文贞公诗集卷八·曹伯启

    (元)曹伯启 撰○七言絶句题白御史画马卷玉面骐驎金络头虎文龙翼气横秋乗时欲骋追风足制在奚官不自由题双骥并枥图龙种权竒匀骨肉筒耳铃眸籋云足为君一饱死邉庭不作驽骀空廏粟过白沟河久听人间说白沟两朝曽此界中州而今

  • ● 卷三·王鹗

     設四隅譏察官  庚寅,設四隅譏察官,秩視隨朝從八品,以左右司員外郎王某統領之。初左右司官敷奏擬前郎中王大濟除授,上皆不許。久之,始授西上閤門使。一日,郎中移剌克忠奉使出,獨員外郎王某從,上謂某曰:「朕所以疏大濟者,汝知

  • 卷七·陈燕翼

    钦定廷试贡士十二名为萃士。敕于发榜之后,首辅会同礼部礼科公选年青质美者一十二名,令将祖训及大明会典分类分部,定日熟习。着翰林院编简一员,提调教习。三年后,仍将所习者分条钦考,以熟记有识者,立赐同进士出身,破格授以翰林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一·佚名

    万历四十二年六月壬午朔乙酉大学士叶向高言臣受圣母厚恩 皇上命以题主大礼敢不匍匐扶携供役礼成之日望乞速放臣归其诸切要时政望 皇上留神蚤发高采之拘留同知人情惶惶朝不谋夕如使有意外之虞则地方之患愈深采之罪愈

  • 皇甫绩传·魏徵

    皇甫绩字功明,安定朝那人。 祖父皇甫穆,魏国的陇东太守。 父亲皇甫道,北周的湖州刺史、雍州都督。 皇甫绩三岁就成了孤儿,为外祖父韦孝宽所养育。 他曾与诸位表兄下棋,韦孝宽因他懒于学业,对他很严,但可怜他是孤儿,年纪又小,特

  • 卷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明 俞汝楫 编仪制司朝贺国初朝贺等仪多仍前代之旧後乃斟酌繁简定为中制以颁示天下具见诸司职掌至嘉靖间稍加更定今备列之首仪注次乐章而附沿革事例於後正旦冬至百官朝贺仪洪武二十六年定凡

  • 卷二百九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九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灾祥东汉光武以二千石长吏多不胜任有纎微之过者必见斥罢交易纷扰百姓不宁六年有日食之异父城侯朱浮上疏曰臣闻日者衆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百三十四·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戊辰朔,福建泉州府地震。 辛未,诏免河南府祥符、阳武、封丘三县水灾田租。时三县之田连三岁为河水暴决浸没,有司不以言。上闻之,即遣官核实,免其租,且切责三县官吏坐视民

  • 邝来荫·周诒春

    邝来荫 字棠仲。年三十岁。生于马来半岛。本籍住址。广东南海县汀浦村。已婚。女一。初毕业于马来半岛之维多利亚学校。任职该校。宣统元年。自费游美。入纽约大学。习商业。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是年回国。民国三

  • 知之、好之、与乐之·孔子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知道它的人不如喜好它的人,喜好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读解】 无论是学习还是进德修业等等,这都是三种不同的境界:知道--喜好—一乐在其

  • 卷四·陈经

    <经部,书类,陈氏尚书详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详解卷四宋 陈经 撰陶谟此篇其初乃因禹之问答其后皆陶之所陈谋之一定可以为万世帝王之法故名之以陶谟其大要则以知人安民为主而知人安民之本又在惠迪厥德葢德之不迪

  • 卷八·胡广

    <经部,书类,书传大全钦定四库全书书传大全卷八明 胡广等 撰召诰左传曰武王克商迁九鼎于洛邑史记载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山名】北望岳鄙【太行山下都鄙之地】顾詹有河粤詹洛伊毋逺天室营周居于洛邑而后去则宅洛者武王

  • 第12章&nbsp;内则·戴圣

    天子命令家宰,对万民百姓降下教令。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在鸡叫头遍时就都洗手漱口,然后梳头,用淄帛束发作髻,插上发答,用一条丝带束住发根而垂其末于髻后,戴上假发作的刘海,戴上帽子,系好帽带,穿上玄端,系上蔽膝,系上大带,把笋插入带

  • 机感茶毗品第三·佚名

    尔时拘尸城内一切男女悲泣流泪。不知茶毗法则云何。问阿难言:如来涅槃如何法则以茶毗。尔时帝释具陈上事而以答言:如佛所说依轮王法。尔时拘尸城内一切人民。悲泣泪■入城中。即作金棺七宝庄严。即办微妙无价白氎千张。

  • 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佚名

    经名:太上说转轮五道宿命因缘经。撰人不详,似出於唐代。假托太上老君为左玄真人等说宿命因缘。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太上老君说各种报应,劝人广种福田。

  • 归庐谈往录·徐宗亮

    安徽桐城徐宗亮著。光绪十二年刻本,《近代中国史料丛刊》据以著录。成于光绪十二年(1886)。系作者见闻杂录,凡六十三则。卷一皆清军将领胡林翼、左宗棠、李鸿章等用兵、任人、行政逸事。卷二记慈禧太后杀肃顺、官场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