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四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大清会典卷四

吏部

文选清吏司

官制三

盛京官

盛京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侍郎各一人正二

品所属郎中员外郎主事品级与在

京部院同【堂司官均满员惟刑部有汉军堂主事一人蒙古主事二人汉司狱一人】户部属司三郎中二人员外郎五人主事四人堂主事二人笔帖式满二十一人汉军二人○银库掌关防监督一人副监督一人司库二人正七品○正副仓监督各一人○管官屯六品官二人

礼部属司二郎中二人员外郎四人堂主事一人笔帖式满十人○凤凰城迎送官三人正五品○助教四人○读祝官八人赞礼郎十有六人均正九品

兵部属司二郎中二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二人堂主事二人笔帖式十有二人○驿站正副监督各一人

刑部属司四郎中四人员外郎满六人蒙古二人主事四人堂主事满一人汉军一人笔帖式满二十四人蒙古二人汉军五人○赃罚库司库一人正七品○司狱汉一人从九品

工部属司二郎中二人员外郎四人主事二人堂主事二人笔帖式满十有六人汉军一人○银库司库二人正七品○制造库司匠一人从九品○管理琉璃窰官二人正六品

管理威远堡等六关口事务侍郎一人【以五部侍郎内一人兼理】所属威远堡英额门鹻厂汪清霭哈凤凰城守口官各一人笔帖式各一人

奉天府尹一人正三品丞一人正四品治中一人正五品理事通判满一人正六品所属经历一人从七品○辖京县一承德县知县一人正六品典史一人未入流司狱一人从九品巨流河廵检一人从九品○儒学教授一人正七品

盛京将军衙门主事一人笔帖式十有一人○牛庄开原辽阳锦州盖州寜远广寜义州等处仓官各一人○清河河庄口白土厂彰武台新台松岭法库明水塘寛邦九关台等处边门并中後所笔帖式各一人

吉林将军衙门主事一人助教一人笔帖式一人○寜古塔锦州驿站官各二人正七品○寜古塔仓官二人○白都讷拉林仓官各一人笔帖式各一人

黑龙江将军衙门主事三人笔帖式二人○黑龙江齐齐哈尔默尔根城等处驿站官各一人正七品○黑龙江齐齐哈尔默尔根城胡兰等处仓官各一人

熊岳锦州副都统衙门笔帖式各二人兴京辽阳复州义州岫岩金州开原凤凰城城守尉衙门笔帖式各一人

牛庄盖州防守尉衙门笔帖式各一人旅顺水师营广寜寜远协领衙门笔帖式各一人

各省驻防笔帖式【外省将军督抚等衙门笔帖式仍属京官具详於左其止给月廪不食禄者不载】

江寜杭州荆州西安凉州绥远城寜夏青州福州广州将军衙门天津水师营都统衙门笔帖式各三人直隶云南总督衙门笔帖式各一人陕甘总督四川总督衙门笔帖式各二人山西甘肃廵抚衙门笔帖式各二人陕西廵抚衙门笔帖式一人山海关京口副都统衙门笔帖式各三人庄浪热河乍浦右卫四川副都统衙门笔帖式各二人保定府沧州德州太原府开封府郑家庄城守尉衙门笔帖式各一人永平府三河县玉田县防守尉衙门笔帖式各一人独石口古北口冷口防守尉衙门笔帖式各二人喜峯口防守尉衙门笔帖式一人罗文峪防守尉衙门笔帖式二人张家口总管衙门笔帖式二人归化城和林格尔崑都仑托克托城萨拉齐清水河善岱协办同知笔帖式各一人

官制四

外官

直省设总督统辖文武诘治军民廵抚综理教养刑政承宣布政使司掌财赋提刑按察使司主刑名粮储驿传盐法兵备河库茶马屯田及守廵各道核官吏课农桑兴贤能砺风俗简军实固封守督抚挈其纲领司道布其教令以倡各府府有知府同知通判以倡州县州有知州同知判官县有知县有丞有主簿各治其土田户口赋税辞讼司学校者府曰教授州曰学正县曰教谕其贰皆曰训导修四术造士以倡四民共成治化司府首领州县杂职则有经历都事理问照磨检校知事司狱吏目典史驿丞廵检牐官仓库大使或司一事或任差委皆尊卑有纪小大相承以分猷効职阜成兆民

总督正二品【加尚书衔从一品】直隶一人江南江西一人福建浙江一人湖北湖南一人陕甘一人广东广西一人四川一人云南贵州一人

漕运总督一人正二品【加尚书衔从一品】

河道总督正二品【加尚书衔从一品】山东河南一人江南一人直隶河道以总督兼理

廵抚从二品【加侍郎衔正二品】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直隶四川繋总督兼管】

学政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各带原衔品级】奉天学政以奉天府丞兼理福建台湾府学政以台湾道兼理

盐政长芦河东两淮各一人【由  特旨简用或都察院奏差各带原衔品级】福建两广以总督兼理两浙以廵抚兼理甘肃四川云南贵州均廵抚管理

织造江寜府苏州府杭州府各一人【均於内务府司官内

简用各带原衔品级】

廵察福建台湾满汉各一人【由都察院奏差各带原衔品级】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从二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经历从六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理问从六品直隶江苏江西浙江湖南陕西云南各一人○都事从七品河南福建各一人○照磨从八品山西福建浙江湖北甘肃四川广东各一人○库大使正八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仓大使从九品安徽一人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正三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经历正七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江西福建浙江湖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各一人○知事正八品江西一人○照磨正九品安徽福建浙江湖南甘肃广东贵州各一人○司狱从九品直隶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

粮储道江南二人山东河南江西福建浙江湖北湖南广东云南贵州各一人驿传盐法道江苏江西浙江湖北湖南陕西四川云南各一人盐法道福建一人河道直隶四人山东一人河南二人江苏三人分廵道直隶山西福建浙江陕西各四人山东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各三人河南安徽江西云南贵州各二人甘肃八人四川广东各五人均正四品○库大使从九品直隶山东江西福建湖北湖南云南各一人江苏三人○仓大使未入流陕西广东各一人

都转运盐使司运使从三品长芦山东河东两淮两广各一人○运同从四品长芦山东河东两广各一人○运副从五品两浙一人○运判从六品长芦山东两浙各一人两淮三人○监掣官正六品两淮仪所一人○盐课提举司提举正五品云南三人○盐课司大使正八品长芦十人山东十人两淮二十五人两浙三十二人陕西甘肃各一人四川九人广东十有三人云南十有一人○盐引批验所大使正八品长芦山东两淮各二人两浙四人两广一人○库大使正八品长芦山东河东两淮两广各一人○仓大使正八品河东三人○经历从七品长芦山东河东两淮两浙两广各一人○知事从八品长芦河东两淮两广各一人○廵检从九品两淮一人

知府从四品直隶山西河南湖南各九人奉天一人江苏安徽甘肃各八人江西贵州各十有三人浙江四川广西各十有一人山东福建湖北广东各十人陕西六人云南二十一人同知正五品【府或一二人或三四人分理督粮捕盗海防江防清军理事抚苗水利诸务量地置员事简之府不设】直隶二十四人奉天一人山东十有二人山西江西各十有一人河南广西各八人江苏二十二人安徽七人福建湖北甘肃四川广东各十人浙江十有五人湖南九人陕西贵州各六人云南十有三人○通判正六品【府或一二人或三四人管粮督捕水利理事诸务量地置员事简之府不设】直隶二十七人奉天二人山东河南各十有一人山西十有三人江苏十有八人安徽云南各八人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各十人福建广东贵州各七人浙江九人陕西四人甘肃广西各五人○经历正八品直隶山西福建湖南各九人奉天一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各十人河南江苏安徽甘肃各八人江西贵州各十有三人浙江四川各十有一人陕西四人云南十有七人○同知经历品级同湖南一人○卫经历从七品四川一人○知事正九品江苏四人浙江陕西各一人广西二人云南七人○照磨从九品江苏六人安徽湖北各三人江西十有二人河南福建贵州各一人浙江五人陕西四人○同知照磨品级同江西一人四川五人○司狱从九品直隶四人山东十人山西贵州各二人河南安徽四川各一人福建广东各九人浙江湖北广西各七人湖南云南各五人陕西三人○通判司狱品级同山西二人○茶马司大使正九品甘肃二人○宣课司大使从九品江苏二人○税课司大使从九品江苏二人浙江四人广东一人○仓大使从九品直隶三人山东山西福建各二人江苏一人广东六人○库大使未入流山西一人○茶引批验所大使未入流江苏一人○盐茶大使未入流四川一人○递运所大使未入流江苏一人○检校未入流江苏四人○长官司吏目未入流贵州四人

直隶州知州从五品直隶陕西各六人山西十人河南湖南各四人江苏甘肃广东各三人安徽五人江西广西各一人福建二人四川十有九人○州同从六品直隶江苏安徽四川各三人福建陕西甘肃各二人河南湖南广东各一人○州判从七品直隶五人山西四人河南湖南甘肃各三人江苏陕西广东各二人安徽江西广西各一人四川七人○吏目从九品直隶陕西各六人山西十人河南湖南各四人江苏甘肃广东各三人安徽五人江西一人福建广西各二人四川九人○税课司大使未入流江苏一人

知州从五品直隶十有六人奉天安徽各四人山东四川各十有一人山西河南各六人江苏湖南各三人江西浙江各一人湖北甘肃各八人陕西五人广东七人广西十有五人云南三十一人贵州十有四人○州同从六品直隶江苏湖北云南各三人山东九人广西十有三人河南江西湖南甘肃四川各一人安徽四人陕西贵州各二人○州判从七品直隶十有七人奉天安徽江西浙江广东各一人山东广西各六人河南湖北各五人江苏甘肃贵州各三人湖南四川各二人云南四人○吏目从九品直隶十有八人奉天安徽各四人山东四川各十有一人山西河南各六人江苏湖南各三人江西浙江各一人湖北甘肃各八人陕西五人广东七人广西二十三人云南三十一人贵州十有四人○税课司大使未入流山东一人○仓大使未入流山东二人○库大使未入流直隶一人

知县正七品直隶一百十有八人奉天府七人山东九十六人山西八十九人河南九十九人江苏六十一人安徽五十一人江西浙江各七十六人福建六十二人湖北六十人湖南六十四人陕西七十三人甘肃四十四人四川一百十有二人广东八十人广西四十七人云南三十三人贵州三十四人○县丞正八品直隶三十六人山东三十五人山西三人河南三十三人江苏江西各四十八人安徽十有七人福建二十九人浙江四十五人湖北二十一人湖南十有三人陕西广东各十有九人甘肃五人四川十有八人广西六人云南三人贵州八人○主簿正九品直隶二十二人山东十有三人河南十有四人江苏四十人安徽五人浙江十有一人湖北甘肃广东各一人○典史未入流直隶一百十有八人奉天七人山东九十六人山西八十九人河南九十九人江苏六十一人安徽五十一人江西浙江各七十六人福建六十二人湖北六十人湖南六十四人陕西七十三人甘肃四十四人四川一百十有二人广东八十人广西四十七人云南三十三人贵州三十四人○税课司大使未入流河南一人江苏二人浙江三人○仓大使未入流直隶一人○河泊所未入流广东二人

廵检从九品直隶四十六人奉天六人山东三十人山西四十四人河南十有七人江苏九十九人安徽六十二人江西九十二人福建湖北各七十四人浙江三十九人湖南五十七人陕西十有一人甘肃二人四川二十六人广东一百四十八人广西六十三人云南二十五人贵州八人

驿丞未入流直隶十有三人山西陕西各九人河南湖北各八人江西贵州各二人浙江四人湖南十有五人四川三人

牐官未入流直隶一人山东二十八人江苏十有三人

教授正七品直隶河南湖北湖南各九人奉天一人山东山西福建甘肃广东各十人江苏安徽各八人浙江广西各十有一人江西贵州各十有三人陕西六人四川十有二人云南二十二人

学正正八品直隶二十二人奉天四人山东陕西甘肃各十有一人山西广西各十有六人河南广东各十人江苏六人安徽九人江西福建各二人浙江一人湖北湖南各七人四川八人云南三十一人贵州十有四人

教谕正八品直隶一百十有五人奉天二人山东九十一人山西六十二人河南九十九人江苏四十六人安徽四十九人江西七十五人福建五十八人浙江七十六人湖北五十四人湖南五十七人陕西四十三人甘肃二十人四川八十六人广东七十三人广西四十二人云南二十八人贵州三十三人

训导从八品直隶一百四十人奉天五人山东百有十人山西九十六人河南一百有五人江苏五十九人安徽六十六人江西九十一人福建七十二人浙江八十八人湖北七十人湖南七十七人陕西八十四人甘肃五十三人四川一百二十二人广东九十四人广西六十四人云南七十五人贵州六十人

钦定大清会典卷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四十八·刘昫
  列传第一百八 毕崔刘陆郑硃韩·欧阳修
  卷一百八十一 表二十一·赵尔巽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十一·杨士奇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九十四·佚名
  卷之四百七十二·佚名
  卷之七百十六·佚名
  卷之三百三十五·佚名
  七○三 谕孙士毅着赏给翰林院编修并进呈书籍与纪昀等一同列名·佚名
  幼主纪·李延寿
  秦琼传·欧阳修
  义宗耶律倍传·脱脱
  ●卷三外篇·何孟春
  卷一百五·佚名
  礼六一·徐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百六十七·彭定求

        卷267_1 【梦后吟】顾况   醉中还有梦,身外已无心。明镜唯知老,青山何处深。   卷267_2 【题灵山寺(战鸟)】顾况   觉地本随身,灵山重结因。如何战鸟佛,不化捕鱼人。   卷267_3 【题元阳观旧读书房赠李

  • 兰臯集序·吴锡畴

    曩见冯深居言旧客海寜之渔亭枚举吟社起自竹洲之客汪柳塘以下二十余人一时雅集不减山阴余生晚学后仅及事竹坡吕公其序竹洲诸孙兰臯君之诗实目击之私窃谓曰此客亹亹逼人俛仰三十年忧患来归依然倦翼故林之喜吴君袖新吟过

  • 雍熈乐府卷之十八·郭勋

    杂曲朝天子二十关㱕●汪元亨作新诗吟兴浓香醪量洪好花挿乌纱重百年世事苦匆匆莫把眉头縦鸥鹭新盟云山清兴逺红尘俗事冗假石崇运通使范丹命穷总一枕南柯梦长歌咏楚词细赓和杜诗闲临写羲之字乱云堆●结茅茨无意居朝市珠

  • 卷二二三 唐紀三十九·司马光

      起昭陽單閼(癸卯)七月,盡旃蒙大荒落(乙巳)十月,凡二年有奇。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廣德元年(癸卯,公元七六三年)   秋,七月,壬寅,羣臣上尊號曰寶應元聖文武孝皇帝。壬子,赦天下,改元。諸將討史朝義者進官階、加爵邑有差。冊回

  • ●卷二·赵翼

    ○汉书移置史记文《汉书》武帝以前纪传多用《史记》原文,惟移换之法别见翦裁。如鸿门之会,沛公危急,赖项伯、张良、樊哙等得免。彭城之败,汉王道逢孝惠、鲁元,载以俱行。陈平间楚使,去范增。鸿沟解兵,张良、陈平劝汉王追楚。

  • 读例存疑卷四十六·薛允升

    刑律之二十二捕亡之二徒流人逃稽留囚徒徒流人逃:凡徒流、迁徙、充军、囚人(已到配所,于所)役限内而逃者,一日笞五十,毎三日加一等,罪止杖一百,仍发配所。其徒囚照依原犯该徒年分从新拘役,役过月日,并不准理。○若(官司)起发已经断

  • 卷一百八·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八兵部三职方清吏司诸司职掌郎中员外郎主事之职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堠之政城隍一【谓城池也】国初设太平等翼元帅府以统诸道兵设总制亲兵都指挥使司及都

  • 卷九 释木第十四·邢昺

    [疏]“释木第十四”。○释曰:《说文》云:“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也。”《白虎通》云:“木,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种名虽多,木为?号。此篇析别,故云释木也。?舀,山?夏。(今之山楸。○?舀,音叨。?夏,音贾。)[疏]“?舀,山

  • 二  修身·墨子

    君子战虽有陈(2),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求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

  • 卷三十·盛世佐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三十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既夕礼第十三之二公赗纁束马两注曰公国君也赗所以助主人送葬也两马士制也春秋传曰宋景曹卒鲁季康子使冉求赗之以马曰其可以称旌繁乎疏曰两马士制也者制谓士在家常乘之

  • 应酬译文·洪应明

    个人操守志向要有主见,没有主见,遇事就成了墙头草,似此怎能成得了顶天立地的社会脊柱!具体办事要会圆通机变,没有圆通机变,做事就会障碍重重,似此怎能做扭转乾坤的大事!品德高尚的文人学士接触社会,对于他人不可轻易表露喜怒

  • 灵峰宗论总目录·智旭

    灵峰宗论总目录卷 首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序说灵峰蕅益大师自传【八不道人传】【附记】灵峰始日大师私谥窃议第一卷:卷一之一卷一之二卷一之三卷一之四【愿文一】【愿文二】【愿文三】【愿文四】第二卷

  • 在首都佛学会答问·太虚

    陈秉良问:出生菩提心经,何以检阅藏经目录无有?答:此经在藏经中列方等部;再者、此经译本原有“佛说”二字,后为印者略去。徐心明问:自他变换发菩提心,意义云何?答:发菩提心修法,有二种:一、由己心转移,如目莲救母之心,先将为己心除去

  • 转移风气运动的原则·太虚

    ──三十三年三月在重庆太寓作──风气应包括学术、思想、积习、时尚等,而转移之际以文化思潮为主动。然转移又容易扶得东来西又倒,如重古轻今,重今轻古,重中轻外,重外轻中,重利轻义,重义轻利,重雅轻俗,重俗轻雅等。中国过去与

  • 无心论一卷·佚名

      释菩提达摩制夫至理无言。要假言而显理。大道无相为接粗而见形。今且假立二人共谈无心之论矣 弟子问和尚曰。有心无心 答曰。无心 问曰。既云无心。谁能见闻觉知。谁知无心 答曰。还是无心既见闻觉知。还是无

  • 絜斋集·袁燮

    南宋哲学家袁燮的著作汇编。因学者称袁燮为絜斋先生,故名。此书包括了袁燮的主要著述和他的主要思想。在此书中,袁燮将陆九渊既视作道德本源又视作知觉主体的“本心”着重引向伦理道德方面,说“人之本心万善咸具,乍见

  • 眼科奇书·佚名

    《眼科奇书》又叫《眼科宜书》,系清代渝州李氏家传秘本,相传为仙人所授(真实著者不详) 。是书论目病机着眼于风寒,治疗目病力主发散,确与一般眼科专书有异。该书为清代眼科专著,自流传以来一直以奇方奇效著称,颇受临床

  • 回忆鲁迅先生·萧红

    萧红撰。载1939年10月14日、16日至20日新加坡《星洲日报·晨星副刊》,原名《鲁迅先生生活散记》,后增补充实为《回忆鲁迅先生》,于1940年7月由生活书店出版。作者从自己的亲身接触中,通过点点滴滴的琐事,忆述了鲁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