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九 释木第十四

[疏]“释木第十四”。○释曰:《说文》云:“木,冒也。冒地而生,东方之行也。”《白虎通》云:“木,触也。阳气动跃,触地而出也。”种名虽多,木为?号。此篇析别,故云释木也。

?舀,山?夏。(今之山楸。○?舀,音叨。?夏,音贾。)

[疏]“?舀,山?夏”。○释曰:李巡云:“山?夏,一名?舀。”郭云:“今之山楸。”《诗·秦风》云:“终南何有,有条有梅。”陆机《疏》云:?舀,今山楸也,亦如下田楸耳。皮叶白,色亦白。材理好,宜为车板。能湿,又可为棺木。宜阳共北山多有之也。

栲,山樗。(栲似樗,色小白,生山中,因名云。亦类漆树。○樗,丑于切。)

[疏]“栲,山樗”。○释曰:舍人曰:“栲名山樗。”郭云:“栲似樗,色小白,生山中,因名云。亦类漆树。”俗语曰?熏樗,栲漆相似如一。《诗·唐风》云:“山有栲。”陆机《疏》云:“山樗与下田樗略无异,叶似差狭耳。吴人以其叶为茗。方俗无名此为樗者,似误也。今所云为栲者,叶如栎,木皮厚数寸,可为车辐,或谓之栲栎。许慎正以栲读为糗,今人言栲,失其声耳。”

柏,??。(《礼记》曰:“鬯臼以??。”○??,音菊。)

[疏]“柏,??”。○释曰:柏,一名??。○注“《礼记》曰:‘鬯臼以??。’”○释曰:上《杂记》文也。彼郑注云:“所以捣郁也。??,柏也。”是也。

髡,?困。(未详。)??,??。(白??也。树似白杨。○髡,音坤。?困,五门切。??,音?。??,音夷。)

[疏]“??,??”。○释曰:??,一名??。郭云:“白??也。树似白杨。”其材能湿。《礼记·檀弓》云“??棺”。郑注云:“所谓?卑棺也。”即引此文以证之,是也。

梅,?冉。(似杏,实酢。○?冉,而占切。)

[疏]“梅,?冉”。○释曰:孙炎云:“荆州曰梅,杨州曰?冉。”郭云:“似杏,实酢。”《诗·秦风·终南》云:“有条有梅。”陆机《疏》云:“梅树皮叶似豫樟叶,大如牛耳,一头尖,赤心,华赤黄,子青,不可食。?冉叶大,可三四叶一丛,木理细纟致于豫樟,子赤者,材坚;子白者,材脆。”是也。

?皮,<炎占>。(<炎占>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皮,音披。<炎占>,音衫。)

[疏]“?皮,<炎占>”。○释曰:?皮,一名<炎占>,俗作衫。郭云:“<炎占>似松,生江南,可以为船及棺材,作柱埋之不腐。”

?废,??。(柚属也。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食之少味。○?废,音废。??,音贾。)

[疏]“?废,??”。○释曰:?废,一名??。郭云:“柚属也。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食之少味。”

?丑,?意。(似棣,细叶。叶新生可饲牛,材中车?冈。关西呼?丑子,一名土??。○?丑,女九切。?意,音亿。)

[疏]“?丑,?意”。○释曰:?丑,一名?意。郭云:“似棣,细叶。叶新生可饲牛,材中车?冈,关西呼?丑子,一名土??。”《诗·唐风》云:“隰有?丑。”陆机《疏》云:“叶似杏而尖,白色,皮正赤。为木多曲少直,枝叶茂好,二月中叶疏,华如练而细,蕊正白。盖树今官园种之,正名曰万岁。既取名于亿万,其叶又好,故种之。共汲山下,人或谓之牛筋,或谓之?意。材可为弓弩?也。”

?,木瓜。(实如小瓜,酢可食。○?,音茂。)

[疏]“?,木瓜”。○释曰:木瓜,一名?。郭云:“实如小瓜,酢可食。”《诗·卫风》云“投我以木瓜”是也。

椋,即来。(今椋,材中车?冈。○椋,音良。)

[疏]“椋,即来”。○释曰:椋,一名即来。郭云:“今椋,材中车?冈。”《本草》唐本注云:“叶似柿,两叶相当。子细圆如牛李子,生青熟黑。其木坚重,煮汁赤色。《尔雅》云‘椋,即来’是也。”

?列,?而。(树似槲?而庳小,子如细栗,可食。今江东亦呼为?而栗。○?列,音列。?而,音而。)

[疏]“?列,?而”。○释曰:?列,一名?而。《诗·大雅·皇矣》云:“其灌其?列。”陆机《疏》云:“叶如榆也,木理坚韧而赤,可为车辕。”郭云:“树似槲?而庳小,子如细栗,可食。今江东亦呼为?而栗。”《礼记·内则》云“芝?而菱?贝”是也。

??,落。(可以为杯器素。○??,音镬。)

[疏]“??,落”。○释曰:??,一名落。某氏曰:可作杯圈,皮韧绕物不解。郭云:“可以为杯器素。”素,谓朴也。《小雅·大东》云:“无浸??薪。”郑笺云:“??,落,木名。”陆机《疏》云:“今榔榆也,其叶如榆,其皮坚韧,剥之长数尺,可为ㄌ索,又可为甑带,其材可为杯器。”是也。

柚,条。(似橙,实酢。生江南。)

[疏]“柚,条”。○释曰:柚,一名条。郭云:“似橙,实酢。生江南。”《禹贡》“杨州”云:“厥苞橘柚。”孔安国云:“小曰橘,大曰柚。”《吕氏春秋》云:“果之美者,有云梦之柚。”《本草》唐本注云:“柚皮厚味甘,不如橘皮味辛而苦。其肉亦如橘,有甘有酸,酸者名胡甘。今俗人或谓橙为柚,非也。”

时,英梅。(雀梅。)

[疏]“时,英梅”。○释曰:时,一名英梅。郭云“雀梅”。似梅而小者也。

?爰,柜?邛。(未详。或曰:?邛当为柳。柜?邛似柳,皮可煮作饮。○?爰,音袁。?邛,音?。)

[疏]“?爰,柜?邛”。○释曰:?爰,一名柜?邛。郭云:“未详。或曰:?邛当为柳。柜?邛似柳,皮可煮作饮。”以时验而知也。

栩,杼。(柞树。○栩,香羽切。杼,省汝切。)

[疏]“栩,杼”。○释曰:栩,一名杼。郭云“柞树”。《诗·唐风》云:“集于苞栩。”陆机《疏》云:“今柞栎也。徐州入谓栎为杼,或谓之为栩。其子为皂,或言皂斗。其壳为汁,可以染。皂,今京洛及河内言杼斗。谓栎为杼,五方通语也。

味,┚着。(《释草》已有此名,疑误重出。○┚,直之切。着,音储。){艹枢},┚。(今之剌榆。○{艹枢},音欧。┚,大结反。)

[疏]“{艹枢},┚”。○释曰:别二名也。郭云:“今之剌榆。”《诗·唐风》云:“山有枢。”陆机《疏》:“其针剌如柘,其叶如榆。瀹为茹,美滑于白榆也。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

杜,甘棠。(今之杜棠。)

[疏]“杜,甘棠”。○释曰:杜,一名甘棠。郭云“今之杜棠”。下云:“杜,赤棠。白者棠。”舍人曰:“杜,赤色名赤棠,白者亦名棠。”然则其白者名棠;其赤者为杜,为甘棠,为赤棠。《诗·召南》云:“蔽芾日棠。”《小雅》云:“有?大之杜。”传云:“杜,亦棠。”是也。

狄臧,槔。贡綦。(皆未详。)?九,{击木}梅。(?九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槔,音皋。綦,音其。?九,音求。{击木},音计。)

[疏]“?九,{击木}梅”。○释曰:?九,一名{击木}梅。郭云:“?九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

[A062]者聊。(未详。)魄,?奚[A168]。(魄,大木细叶,似檀。今河东多有之。齐人谚曰:‘上山斫檀,?奚[A168]先殚。’”○[A062],音纠。?奚,兮计切。[A168],许兮切。)

[疏]“魄,?奚[A168]”。○释曰:魄,一名?奚[A168]。郭云:“魄,大木细叶,似檀。今河东多有之。齐人谚曰:‘上山斫檀,?奚[A168]先殚。’”殚训尽也。

?┪,木桂。(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桂树叶似枇杷而大,白华,华而不着子,丛生岩岭,枝叶冬夏常青,间无杂木。○?┪,音寝。)

[疏]“?┪,木桂”。○释曰:?┪,一名木桂。郭云:“今南人呼桂厚皮者为木桂。桂树叶似枇杷而大,白华,华而不着子,丛生岩岭,枝叶冬夏常青,间无杂木。”案《本草》谓之“牡桂”者是也。

?仑,无疵。(?仑,?便属,似豫章。○?仑,音伦。)

[疏]“?仑,无疵”。○释曰:?仑,美木也。无疵病,因名之。郭云:“?仑,?便属,似豫章。”案,?便及豫章,皆南方大木之名也。

椐,?贵。(肿节可以为杖。○椐,音祛。?责,起愧切。)

[疏]“椐,?贵”。○释曰:别二名也。郭云:“肿节可以为杖。”《诗·大雅·皇矣》云:“其柽其椐。”陆机《疏》云:节中肿以扶老,今人以为马鞭及杖,恒农郡北山甚有之。

柽,河柳。(今河旁赤茎小杨。)

[疏]“柽,河柳”。○释曰:柽,一名河柳。郭云:“今河旁赤茎小杨。”陆机《疏》云:“生水旁,皮正赤如绛。一名雨师,枝叶似松。”

旄,泽柳。(生泽中者。)

[疏]“旄,泽柳”。○释曰:柳生泽中者,别名旄。郭云:“生泽中者。”

杨,蒲柳。(可以为箭。《左传》所谓“董泽之蒲”。)

[疏]“杨,蒲柳”。○释曰:杨,一名蒲柳。生泽中,可为箭?。○注“《左传》所谓‘董泽之蒲’”。○释曰:案《左传》宣十二年晋楚战于必,晋师败绩。“楚熊负羁囚知萦,知庄子以其族反之,厨武子御,下军之士多从之。每射,抽矢,?,纳诸厨子之房。厨子怒曰:‘非子之求,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杜注云:“董泽,泽名。河东闻喜县东北有黄池陂。既,尽也。”是其事也。

权,黄英。辅,小木。(权、辅,皆未详。)杜,赤棠。白者棠。(棠色异,异其名。)

[疏]“杜,赤棠。白者棠”。○释曰:郭云:“棠色异,异其名。”樊光云:“赤者为杜,白者为棠。”陆机《疏》云:赤棠“与白棠同耳。但子有赤白美恶。子白色为白棠、甘棠也,少酢滑美。赤棠,子涩而酢,无味。俗语云‘涩如杜’是也。赤棠木理韧,亦可以作弓?”。

诸虑,山{?木}。(今江东呼{?木}为藤,似葛而粗大。○{?木},音垒。)

[疏]“诸虑,山{?木}”。○释曰:诸虑,一名山{?木}。郭云:“今江东呼{?木}为藤,似葛而粗大。”

?,虎{?木}。(今虎豆,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剌。今江东呼为??。?,音涉。)

[疏]“?,虎{?木}”。○释曰:?,一名虎{?木}。郭云:“今虎豆,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剌。今江东呼为??。”或曰:葛类也。子如べ豆而叶大。

杞,枸机。(今枸杞也。○机,音计。)

[疏]“杞,枸机”。○杞,一名枸机。郭云:“今枸杞也。”《诗·小雅·四牡》云:“集于枸杞。”陆机《疏》云:“一名苦杞,一名地骨。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茎似莓子,秋熟正赤,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气耳。”

?元,鱼毒。(?元,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

[疏]“?元,鱼毒”。○释曰:?元,一名鱼毒。郭云:“?元,大木。子似栗,生南方,皮厚,汁赤,中藏卵果。”

?毁,大椒。(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毁。)

[疏]“?毁,大椒”。○释曰:?毁者,大椒之别名也。郭云:“今椒树丛生,实大者名为?毁。”《诗·唐风》云:“椒聊且。”陆机《疏》云:“椒树似茱萸,有针剌,叶坚而滑泽。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叶以为香。今成皋诸山间有椒,谓之竹叶椒,其树亦如蜀椒,少毒热不中合药也。可着饮食中,又用?鸡豚,最佳香。东海诸岛上亦有椒树,枝叶皆相似,子长而不圆,甚香。其味似橘皮,岛上獐鹿食此椒叶,其肉自然作椒橘香。”

?臾,鼠梓。(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臾,音庾。)

[疏]“?臾,鼠梓”。○释曰:李巡曰:“鼠梓,一名?臾。”郭云:“楸属也。今江东有虎梓。”《诗·小雅》云:“北山有?臾。”陆机《疏》云:“其树叶木理如楸,山楸之异者,今人谓之苦楸。”是也。

枫,??。(枫树似白杨,叶员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音辄。)

[疏]“枫,??”。○释曰:《说文》云:“枫,木。厚叶弱枝,善摇。一名??。”郭云:“枫树似白杨,叶员而岐,有脂而香,今之枫香是”也。案《本草》唐本注云:树高大,叶三角,商洛之间多有之。是也。又《山海南荒经》云:有宋山者,“木生山上,名曰枫木。枫木,蚩尤所弃其桎梏,是谓枫木”。注云即“今枫香树”也。

寓木,宛童。(寄生树,一名茑。○寓,鱼其切。)

[疏]“寓木,宛童”。○释曰:寓木,一名宛童。郭云:“寄生树,一名茑。”《诗·小雅·?弁》云:“茑与女萝。”陆机《疏》云:“茑,一名寄生。叶似当卢,子如覆盆,赤黑恬美。”是也。

无姑,其实夷。(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无夷。)

[疏]“无姑,其实夷”。○释曰:无姑,一名姑榆。其实名夷。郭云:“无姑,姑榆也。生山中。叶圆而厚,剥取皮合渍之,其味辛香,所谓无夷。”云“所谓”者,所谓《本草》无夷,一名无姑也。

栎,其实?求。(有?求汇自裹。○?求,音求。)

[疏]“栎,其实?求”。○释曰:栎,似樗之木也。?求,盛实之房也。孙炎曰:“栎实,橡也。”郭云:“有?求汇自裹。”《诗·秦风》云:“山有苞栎。”陆机《疏》云:“秦人谓柞栎为栎,河内人谓木蓼为栎,椒?杀之属也。其子房生为?求,木蓼子亦房生。”故说者或曰柞栎,或曰本蓼。机以为此秦诗也,宜从其方土之言柞栎是也。

?遂,萝。(今杨?遂也。实似梨而小,酢可食。○?遂,音遂。)

[疏]“?遂,萝”。○释曰:?遂,一名罗。郭云:“今杨?遂也。实似梨而小,酢可食。”《诗·秦风》云:“隰有树?遂。”陆机《疏》云:“?遂,一名赤萝,一名山梨也。今人谓之杨?遂,实如梨但小耳。一名鹿梨,一名鼠梨,今人亦种之。极有脆美者,亦如梨之美者。”

楔,荆桃。(今樱桃。)旄,冬桃。(子冬熟。)??桃,山桃。(实如桃而小,不解核。○楔,音戛。??,音斯。)

[疏]“楔,荆桃”至“山桃”。○释曰:别桃类也。楔,一名荆桃。郭云“今樱桃”。《广雅》云:“樱桃,含桃也。”《月令》仲夏云“羞以含桃”是也。桃子冬熟者名旄,生山中者名??桃。郭云:“实如桃而小,不解核。”

休,无实李。(一名赵李。)痤,?妾虑李。(今之麦李。)驳,赤李。(子赤。)

[疏]“休无”至“赤李”。○释曰:别李属也。李之无实者名休。郭云:“一名赵李。”痤,?妾虑李。郭云:“今之麦李。”与麦同熟,因名云。李之子赤者名驳。

枣,壶枣。(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要枣。(子细腰,今谓之鹿卢枣。○要,音腰。)?齐,白枣。(即今枣子白熟。)?贰,酸枣。(树小实酢。《孟子》曰:“养其?贰枣。”○?贰,音二。)杨彻,齐枣。(未详。)遵,羊枣。(实小而员,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矢枣。《孟子》曰:“曾?嗜羊枣。”)洗,大枣。(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煮,填枣。(未详。)蹶氵曳,苦枣。(子味苦。)?,无实枣。(不着子者。)还味,?念枣。(还味,短味。○洗,屑典切。填,音田。氵曳,音屑。还,音旋。?念,音稔。)

[疏]“枣壶”至“?念枣”。○释曰:别枣类也。云枣者,目诸枣也。壶枣者,枣形似壶也。郭云:“今江东呼枣大而锐上者为壶。壶犹瓠也。”边,大而腰细者名。边,腰枣。郭云:“子细腰,今谓之鹿卢枣。”枣子白熟者名挤。实小而味酢者名?贰枣。杨彻,齐枣。注“未详”。遵,一名羊枣。郭云:“实小而员,紫黑色,今俗呼之为羊天枣。”洗,最大之枣名也。郭云:“今河东猗氏县出大枣,子如鸡卵。”煮,填枣。注“未详”。蹶泄者,味苦之枣名也。?者,无实之枣名也。还味者,短味也,名?念枣。○注“《孟子》曰:‘养其?贰枣。’”○释曰:案《孟子》曰:人之于身也,“体有贵贱,有小大。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小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今有场师,舍其梧?贾,养其?贰枣,则为贱场师焉”。赵岐注云:“?贰枣,小枣,所谓酸枣。”是也。○注“《孟子》曰:‘曾?嗜羊枣。’”○释曰:《孟子》云:“曾?嗜羊枣,而曾子不忍食羊枣,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孟子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是其事。

榇,梧。(今梧桐。)

[疏]“榇,梧”。○释曰:榇,一名梧。郭云:“今梧桐。”《诗·大雅》云:“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是也。

朴,χ者。(朴属丛生者为χ。《诗》所谓“?或朴χ栎”。○朴,音卜。)

[疏]“朴,χ者”。○释曰:朴属χ缀皆木丛生之名也。郭云:“朴属丛生者为χ。”○注“《诗》所谓‘?或朴χ栎’”。○释曰:?或朴者,《诗·大雅》云“???或朴,薪之??之”是也。χ栎者,《秦风》云“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是也。

谓榇,采薪。采薪,即薪。(指解今樵薪。)

[疏]“谓榇”至“即薪”。○释曰:郭云“指解今樵薪”,一名榇,一名采薪,一名即薪。《公羊》谓之“薪采”。《左传》云“不樵树”。《史记》云:“樵苏后爨,师不宿饱。”注云:“樵,取薪。苏,取草。”皆谓取草木为薪也。

?炎,?速其。(?炎实似柰,赤可食。)

[疏]“?炎,?速其”。○释曰:?炎,一名?速其。郭云:“?炎实似柰,亦可食。”《山海经》云:“堂庭之山多?炎木。”注云“子似柰,而赤可食”是也。

刘,刘?弋。(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疏]“刘,刘?弋”。○释曰:刘,一名刘?弋,其子可食。郭云:“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

??,槐大叶而黑。(槐树叶大色黑者名为??。○??,苦回切。)

[疏]“??,槐大叶而黑”。○释曰:??、槐一也。大叶而黑名??,不尔者即名槐。郭云:“槐树叶大色黑者名为怀。”

守宫槐,叶昼聂宵炕。(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聂,音辄。炕,吁郎切。)

[疏]“守宫”至“宵炕”。○释曰:此亦槐也。聂,合也。炕,张也。言其叶昼合夜开者,别名守宫槐。郭云:“槐叶昼日聂合而夜炕布者名为守宫槐。”

槐,小叶曰?夏。(槐当为楸。楸细叶者为?夏。)大而?,楸;(老乃皮粗?者为楸。)小而?,?夏。(小而皮粗?者为?夏。《左传》曰“使择美?夏”。)

[疏]“槐小”至“??夏”。○释曰:别楸?夏之异也。楸之小叶者名?夏。樊光云:“大者,老也,?,措皮也,谓树老而皮粗?者为楸。小,少也,树小而皮粗?者为?夏。”○注“《左传》曰:‘使择美?夏。’”○释曰:案襄二年:“夏,齐姜薨。初,穆姜使择美?夏,以自为榇与颂琴,季文子取以葬。”是其事也。

椅,梓。(即楸。○椅,于寄切。)

[疏]“椅,梓”。○释曰:别二名也。郭云:“即楸”。《诗·?风》云:“椅桐梓漆。”陆机《疏》云:“梓者,楸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梓实桐皮曰椅。则大类同而小别也。”

?夷,赤?У。白者?У。(赤?У,树叶细而岐锐,皮理错戾,好丛生山中,中为车?冈。白?У,叶员而岐,为大木。○?У,山厄切。)

[疏]“?夷,赤白。白者?У”。○释曰:?У,赤者名?夷,白者名白?У。某氏曰:其色虽异,为名即同。郭云:“赤?У,树叶细而岐锐,皮理错戾,好丛生山中,中为车?冈。白?У,叶员而岐,为大木”也。《诗·小雅》云:“隰有杞夷。”陆机《疏》云:“?У叶如柞,皮薄而白。其木理赤者为赤?У,一名?夷,白者为?У。其木皆坚韧,今人以为车毂。”

终,牛棘。(即马棘也。其剌粗而长。)

[疏]“终,牛棘”。○释曰:终,一名牛棘。郭云:“即马棘也。其剌粗而长。”谓棘之针剌粗长者,因名牛棘、马棘也。

灌木,丛木。(《诗》曰:“集于灌木。”)

[疏]“灌木,丛木”。○释曰:灌木者,即丛生之木也。下云“木族生为灌”,郭云“族,丛”也。是灌木为丛木也。《诗·周南》云“黄鸟于飞,集于灌木”是也。

<疒鬼>木,苻娄。(谓木病?亻区瘿肿无枝条。○<疒鬼>,胡罪切。)

[疏]“<疒鬼>木,苻娄”。○释曰:某氏云《诗》云:“譬彼<疒鬼>木,疾用无枝。”苻娄,?亻区内疾<疒鬼>磊,故疾用无枝。郭云:“谓木病?亻区瘿肿无枝条。”舍人“苻娄”属下句,独为异也。

ナ,蔼。(树实繁茂?蔼。)

[疏]“ナ,蔼”。○释曰:ナ,亦树实名,又名蔼。郭云:“树实繁茂?蔼。”

χ,遒木,魁<疒鬼>。(谓树木丛生,根枝节目盘结?鬼磊。○遒,徂由切。)

[疏]“χ,遒木,魁<疒鬼>”。○释曰:木丛攒迫而生者名χ、遒木。魁<疒鬼>,读若?鬼磊,谓根节盘结处也。郭云:“谓树本丛生,根枝节目盘结?鬼磊。”

?或,白?妥。(?妥,小木,丛生有剌,实如耳?,紫赤可啖。○?或,音域。?妥,人隹切。)

[疏]“?或,白?妥”。○释曰:?或,一名白?妥。郭云:“?妥,小木丛生有剌,实如耳?,紫赤可啖。”《诗·大雅》云:“???或朴。”陆机云:“《三苍》说?或即柞也。其材理全白无赤心者为白?妥。直理易破,可为椟车辐,又可为矛戟矜。今人谓之白?求,或曰白柘。此二说不同,未知孰是。”

梨,山?离。(即今梨树。○?离,音离。)

[疏]“梨,山?离”。○释曰:梨生山中者名?离。郭云:“即今梨树。”言其在山之名则曰?离,人植之曰梨。

桑辨有葚,栀。(辨,半也。○辨,音片。)

[疏]“桑辨有葚,栀”。○释曰:《说文》云:“葚,桑实也。”郭云:“辨,半也。”舍人曰:“桑树一半有葚,半无葚为栀。”

女桑,?夷桑。(今俗呼桑树小而条长者为女桑树。)

[疏]“女桑,?夷桑”。○释曰:女桑,一名?夷桑。郭云:“今俗呼桑树小而条长者为女桑树。”《诗·豳风·七月》云“猗彼女桑”是也。

榆,白?。(?榆先生叶,却着荚,皮色白。)

[疏]“榆,白?”。○释曰:榆之皮色白名白?。郭云:“?榆先生叶,却着荚,皮色白。”《诗·陈风》云“东门之?”是也。

唐棣,?多。(似白杨,江东呼夫?多。○?多,音移。)

[疏]“唐棣,?多”。○释曰:舍人曰:“唐棣,一名?多。”郭云:“似白杨,江东呼夫?多。”《诗·召南》云:“唐棣之华。”陆机《疏》云:“奥李也,一名雀梅,亦曰车下李。所在山皆有。其华或白,或赤。六月中熟,大如李子,可食。”

常棣,棣。(今山中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

[疏]“常棣,棣”。○释曰:舍人曰:“常棣,一名棣。”郭云:“今山中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诗·小雅》云:“常棣之华。”陆机《疏》云:“许慎曰‘白棣树也’。如李而小,子如樱桃,正白,今官园种之。又有赤棣树亦似白棣,叶如剌榆叶而微圆,子正赤,如郁李而小,五月始熟。自关西、天水、陇西多有之。”

?贾,苦荼。(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Η,蜀人名之苦荼。)

[疏]“?贾,苦荼”。○释曰:?贾,一名苦荼。郭云:“树小似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Η,蜀人名之苦荼。”

?朴,心。(槲?别名。)

[疏]“?朴,心”。○释曰:孙炎曰:“朴?,一名心。”某氏曰:朴?,槲?也。有心能湿,江河间以作柱,是朴?为木名也。故郭云:“槲?别名。”《诗·召南》云:“林有朴?。”此作?朴,文虽倒,其实一也。或者传写误。

荣,桐木。(即梧桐。)

[疏]“荣,桐木”。○释曰:桐木,一名荣。郭云:“即梧桐。”与上“榇、梧”一也。

栈木,干木。(??木也。江东呼木<角各>。)

[疏]“栈木,干木”。○释曰:栈木,一名干木。郭云:“??木也。江东呼木<角各>。”

?桑,山桑。(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

[疏]“?桑,山桑”。○释曰:山桑,一名?桑。郭云:“似桑。材中作弓及车辕。”《冬官·考工记》云弓人取?“柘为上,?桑次之”是也。

木自?,?申。(?,踣。)立死,?甾。(不?顿。)?者,翳。(树荫翳覆地者。《诗》云:“其?甾其翳。”)木相磨,?执。(树枝相切磨。)?昔,?。(谓木皮甲错。)梢,梢棹。(谓木无枝柯,梢棹长而杀者。○?申,音伸。翳,侧吏切。?昔,音错。?,音舄。梢,音朔。棹,音浊。)

[疏]“木自?”至“梢,梢棹”。○释曰:此别死、顿、相磨、皮甲抽擢之异名也。云“木”者,?在下之称也。自?踣者名?申,立死不?顿者名?甾,枝叶蔽荫覆地者名翳,木两枝相切磨者名?执,木皮甲粗错者名?昔,亦名?。木无枝柯,长而杀者名梢,一名梢棹。《小尔雅》曰:“拔根曰棹。”○注“《诗》云:‘其?甾其翳。’”○释曰:《诗·大雅·皇矣》篇文也。毛传云:“木立死曰?,自毙为翳。”说者引李巡曰:“以死害生曰?。”毙,死也。然则以立死之木妨他木长生,为木之害,故曰?也。自毙者,生木自倒,枝叶覆地为阴翳,故曰翳也。《尔雅》直云毙者,《诗》传以其非人毙之,故曰自毙。其文与此不同者,所见本异也。

枞,松叶柏身。(今大庙梁材用此木。《尸子》所谓“松柏之鼠,不知堂密之有美枞”。○枞,七容切。)桧,柏叶松身。(《诗》曰:“桧楫松舟。”)

[疏]“枞松”至“松身”。○释曰:此辨枞、桧之异名也。松叶柏身者名枞,柏叶松身者名桧。○注“今大”至“美枞”。○释曰:云“今大庙梁材用此木”者,以时验而言也。注“《尸子》所谓”已下者,《绰子》篇文也。○注“《诗》曰:‘桧楫松舟。’”○释曰:《诗·?风·竹竿》篇文也。毛传云“楫所以擢舟是”也。

句如羽,乔。(树枝曲卷似鸟毛羽。)下句曰[A062],上句曰乔。如木楸曰乔,(楸树性上竦。)如竹箭曰苞,(条竹性丛生。)如松柏曰茂,(枝叶婆娑。)如槐曰茂。(言扶疏茂盛。)

[疏]“句如”至“如槐曰茂”。○释曰:此别木之曲直、丛生、茂盛之异名也。句,曲也。树枝曲卷似鸟毛羽,名乔。树枝下垂而曲,名[A062]。《诗·周南》云“南有つ木”是也。本枝上竦而曲卷者,亦名乔。如木楸上竦者,亦曰乔。郭云:“楸树性上竦。”《诗·周南》云“南有乔木”是也。凡木如竹箭丛生者,曰苞。《禹贡》曰“草木渐包”是也。凡木枝叶婆娑者,曰茂。《诗·小雅》云“如松柏之茂”是也。枝叶扶疏茂盛如槐者,亦曰茂。

祝,州木。髦,柔英。(皆未详。)槐棘丑乔,(枝皆翘竦。)桑柳丑条,(阿那垂条。)椒?杀丑{艹求},({艹求}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艹求}。{艹求}、?杀似茱萸而小,赤色。○?杀,音杀。)桃李丑核。(子中有核人。)

[疏]“槐棘”至“丑核”。○释曰:此辨木之枝条、子实形状之异。丑,类也。乔,高也。槐棘之类,枝皆乔竦。桑柳之类,皆阿那垂条。{艹求}者,实之房也。椒、?杀之类,实皆有{艹求}汇自裹。李巡曰:“?杀,茱萸也。”茱萸皆有房,故曰{艹求}。{艹求},实也。郭云:“{艹求}萸子聚生成房貌。今江东亦呼{艹求}。?杀似茱萸而小,赤色。”桃李之类,皆子中有核人。《曲礼》云:“其有核者,怀其核。”

瓜曰华之,桃曰胆之,枣李曰?之,??曰钻之。(皆啖食治择之名。??似梨而酢涩,见《礼记》。○华,胡化切。?,音帝。钻,子官切。)

[疏]“瓜曰”至“钻之”。○释曰:此辨啖食治择瓜果之名也。云“瓜曰华之”者,此为国君削瓜之礼也。华,谓半破也。降于天子,故破而不四析也。亦横断之而巾以?也。云“桃曰胆之”者,桃多毛,拭治去毛,令色青滑如胆也。或曰:胆,谓苦桃有苦如胆者,择去之。云“枣李曰?之”者,谓治枣李,皆去其?。?者,柢也。云“??曰钻之”者,恐有虫,故一一钻看其虫孔也。○注“皆啖”至“《礼记》”。○释曰:云“??似梨而酢涩”者,案郑注《礼记·内则》云“?且梨之不臧者,今之所谓??子者”是也。云“见《礼记》”者,案《曲礼》云:“为天子削瓜者副之,巾以?。为国君者华之,巾以?。”又《内则》云:“枣曰新之,栗曰撰之,桃曰胆之,?且梨曰钻之。”郑注云:“皆治择之名也。”文虽小异,大意则同。

小枝上缭为乔。(谓细枝翘缭上句者,名为乔木。○缭,音了。)

[疏]“小枝上缭为乔”。○释曰:此即“上句曰乔”,嫌不了,故重出之。言小枝上竦翘缭者,名为乔木也。

无枝为檄。(檄棹直上。○檄,音亦。)

[疏]“无枝为檄”。○释曰:此即上文“梢,梢棹”也。檄即棹也。谓木无枝,檄棹直上,长而杀者也。

木族生为灌。(族,丛。)

[疏]“木族生为灌”。○释曰:族,丛也。木丛生者为灌,即上“灌木,丛木”也。

猜你喜欢
  景公问伐鲁晏子对以不若修政待其乱第三·晏婴
  致读者诸君·李宗吾
  四书经疑贯通卷一·王充耘
  卷二十一·佚名
  卷十七·孙瑴
  卷二百十四·秦蕙田
  序·李光地
  卷六·吕祖谦
  卷十·顾镇
  卷六(惟净译)·佚名
  卷五百六十·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四十一·佚名
  中阿含经卷第二十四·佚名
  菩萨本缘经卷中·佚名
  卷八·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汪宗臣·唐圭璋

      宗臣字公辅,号紫岩,婺源人。嘉熙三年(1239)生。咸淳二年(1266),中亚选,入元不仕。至顺元年(1330)卒,年九十二。   满江红   春雨   检点春光,阴雨过、三分之一。从头数、元宵灯夕,都无晴日。不碍郊原肥草绿,但漫丘壑沉云

  • 甲集第十七·钱谦益

    钱博士宰六十首【拟古】出门万里别,行行远防边。相望各天末,北斗日夜躔。四运秋复春,不见君子还。燕车北其辙,越马南其辕。目远心愈近,怅望徒悬悬。黄云暗关塞,路险不见天。式微夫如何,日月忽已迁。愿言

  • 卷145 ·佚名

    孔武仲 晁无咎张文潜同校名臣事迹因赠 画省深沉天上居,道貌日与尘客疏。 天公恐我太寂寞,更遗两仙同校书。 名臣已去骑箕尾,尚有规模在新史。 浩然初若泛沧溟,目眩形劳安得止。 兴亡治乱略可知,两

  • 钱珝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钱珝( xǔ许 ),字瑞文 ,吴兴( 今浙江吴兴县 )人 。钱起曾孙 。唐僖宗乾符六年(879)举进士,累迁尚书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由宰相王抟举荐 ,擢为知制诰 ,又升任中书舍人。兴化三年(900),王抟被贬,钱珝亦受牵连而被贬官,出为抚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十七·佚名

    卷三十七   康熙十七年四月庚午朔,调副都统雅塔里率兵赴福建。漳州安塘笔帖式报:副都统伯穆赫林、海澄公黄芳世等师次湾腰树,为贼所冲;平和失陷,贼逼潮州而营。上谕:大将军康亲王兵既分援诸路、蒙古兵复撤回,闽中兵力似属

  • 燕闲录·陆深

    杜诗:&ldquo;风吹沧江树,雨洗石壁来。&rdquo;自是以实字作虚字用。树,树立之树。晦翁以为误字,欲更为&ldquo;去&rdquo;,对&ldquo;来&rdquo;字,恐未然。东坡有美堂诗云:&ldquo;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rdquo;祖此,但长

  • 卷八十二·国朝·蒋一葵

    【章皇帝】 〔长歌短章,下笔即就,每遇南宫试,辄自草程式文。曰:“我不当会元及第耶!”其绘事亦入神品。〕 宣庙为皇太孙日,端午节,成祖驾幸东苑观击球射柳,听文武群臣、四夷朝使及在京耆老聚观。自皇太

  • 世家卷第三十 高丽史三十·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忠烈王三。○(乙酉)十一年春正月丙子元遣吏部郞中撒刺儿来诏复以安童为右丞相。癸未东宁府千户崔坦等来享王。乙酉王与公主世子猎于平州

  • 陈伯之传·李延寿

    陈伯之,是济陰睢陵人。十三四岁时,喜欢戴一顶獭皮帽子,带着刺刀,等邻村稻熟时,便去偷割。有一次被田主人发现了,呵责他说:“小子别动!”陈伯之说:“所幸您家稻谷很多,取一担算得了什么?”田主准备去抓他。他拔出刀来赶上前去,说:“

  • 卷五十八(哀公六年,尽十一年)·孔颖达

    【经】六年,春,城邾瑕。(无传。备晋也。任城亢父县北有邾娄城。○瑕音遐。任音壬。亢,苦浪反,又音刚。父音甫。)晋赵鞅帅师伐鲜虞。吴伐陈。夏,齐国夏及高张来奔。(二子阿君,废长立少。既受命,又不能全,书名,罪之也。○长,丁丈反。

  • 景公为长庲欲美之晏子谏第六·晏婴

    景公为长庲庲,舍也,将欲美之,有风雨作。公与晏子入坐饮酒,致堂上之乐,酒酣,晏子作歌曰:“穗乎不得获,秋风至兮殚零落。风雨之拂杀也,太上之靡弊也。”歌终,顾而流涕,张躬而舞。公就晏子而止之曰:“今日夫子为赐而诫于寡人,是寡人之

  • 卷十六·程端学

    <经部,春秋类,春秋本义钦定四库全书春秋本义卷十六    元 程端学 撰宣公【名倭或作接文公庶子子赤庶兄襄仲杀嫡而立之】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谷梁曰继故而言即位与闻乎故也戴氏曰鲁之桓宣皆

  • 卷三十八·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三十八礼二论考礼纲领天叙有典自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五庸哉这个典礼自是天理之当然欠他一豪不得添他一豪不得惟是圣人之心与天合一故行出这礼无一不与

  • 卷七·道世

    △第六地狱部(此别八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地狱幽酸,特为痛切。刀林耸日,剑岭参天,沸镬腾波,炎炉起焰;铁城昼掩,铜柱夜然。如此之中,罪人遍满。周慞困苦,悲号叫唤。牛头恶眼,狱卒凶牙。长叉拄肋,肝心碓捣,猛火逼身,肌肤净荆或复舂头捣

  • 卷九·佚名

    △善业道品第六之二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远离瞋恚。一切众生常所爱重。其心清净离诸垢秽。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轮转五趣没生死河。因瞋恚故。造身语意诸恶业障诸烦恼障诸有情障一切法障诸无明障。自

  • 一切经音义卷第二十八·唐慧琳

        大唐翻经沙门慧琳续补  音普曜经八卷 玄  正法花经十卷 玄  无量义经一卷 琳  法花三昧经一卷 琳  萨昙分陀利经一卷 琳  法花后译添品经七卷 琳  维摩诘所说经三卷 玄  维摩诘经二卷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六·法藏

    佛升夜摩天宫自在品第十五初释名者有二。先会名约处名夜摩天会约法名十行会。准释可知。二品名者。佛是化主。依体起用。赴机云升。应感何处。所谓夜摩。夜摩者若具云苏夜摩。苏者此云善也。夜摩此云时也。谓此天无日

  •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卷上·圆照

    甲戌岁西明寺翻经临坛沙门圆照集上四朝应制。所翻经论。及念诵法。并修疏记碑表录集等。总三百四十三卷。并目录三百四十五卷。一百九十三卷经论及念诵法。六十四卷经论疏义。八十六卷贞元新集古今制令碑表记(并目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