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十一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一

郊社考

祀日月

辽太祖天赞三年九月拜日於蹛林

穆宗应历二年十一月日南至始用旧制行拜日礼圣宗统和元年十二月千龄节祭日月

四年十一月祭日月为驸马都尉勤德祈福

开泰二年四月拜日

四年六月七月七年二月四月并拜日如礼

拜日仪

皇帝升露台设褥向日再拜上香门使通合使或副应拜臣僚殿左右阶陪位再拜皇帝升座奏牓讫北班起居毕时相以下通名再拜不出班奏圣躬万福又再拜各只候宣徽以下横班同诸司合门北面先奏事余同教坊与臣僚同

【臣】等谨按辽志冬至朝贺臣僚班齐皇帝皇后拜日臣僚陪位再拜乃升殿受贺帝后同拜与常仪异惟至日行之又每岁十二月辰日出猎皇帝皇后焚香拜日毕乃设围行柴册礼亦拜日详见柴册仪

金太宗天会四年正月朔始朝日於乾元殿而後受贺熙宗天眷二年定朔望朝日仪

皇帝服靴袍百官常服有司设炉案御褥位於所御殿前陛上设百官褥位於殿门外皆向日宣徽使奏导皇帝至位南向再拜上香又再拜各门皆相应赞殿门外臣僚陪拜如常仪

世宗大定十五年复月朔拜日礼

拜日礼自大定二年以无典故而罢至是言事者谓今正旦并万春节宜令有司定拜日之礼有司援据汉唐春分朝日升烟奠玉如圜丘之仪又按唐开元礼南向设大明神位天子北向皆无南向拜日之制今已奉勅以月朔拜日宜遵古制殿前东向拜诏姑从南向其日先引臣僚於殿门外立陪位立殿前班露台左右皇帝於露台香案拜如前仪

十八年拜日於仁政殿始行东向之仪

皇帝出殿东向设位宣徽使赞拜皇帝再拜上香讫又再拜臣僚并陪拜依班次起居如常仪

章宗明昌五年三月初定日月常祀

朝日坛曰大明在中都施仁门外之东南当阙之卯地门壝之制皆同方丘夕月坛曰夜明在彰义门外之西北当阙酉地掘地污之为坛其中以春分朝日於东郊秋分夕月於西郊斋戒陈设省牲器奠玉币进熟并如大祀之仪朝日玉用青璧夕月用白璧币皆如玉之色牲各用羊一豕一有司摄三献司徒行事

宣宗贞佑元年闰九月朔拜日於仁政殿

自是每月吉以为常

元世祖至元十六年十二月祀太阳

二十五年正月祭日於司天台

三十一年五月【时成宗已即位】祭太阳於司天台

武宗至大三年十月诏行朝日夕月礼

时议行南北郊及朝日夕月典礼有旨所用仪物令有司速备其後仅举南郊北郊及日月皆不行【详郊祀门】

明太祖洪武三年正月定朝日夕月礼

元年定郊祀礼以日月从至是议专祀乃建朝日坛於城东门外高八尺夕月坛於城西门外高六尺俱方广四丈两壝壝各二十五步燎坛方八尺高一丈开上南出户方三尺神位以松栢为之长二尺五寸广五寸趺高五寸朱质金书朝日以春分日夕月以秋分日星辰则祔祭於月坛

李善长等朝日夕月议曰按周礼大宗伯以实柴祀日月星辰玉人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礼记曰王宫祭日也夜明祭月也祭日於坛祭月於坎以别幽明以制上下考古者祀日月其礼有六郊特牲曰郊之祭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一也玉藻曰朝日於东门之外祭义曰祭日於东郊祭月於西郊二也大宗伯肆类於四郊兆日於东郊兆月於西郊三也月令孟冬祈来年於天宗天宗日月之类四也觐礼拜日於东门之外及祀方明礼日於南门之外礼月於北门之外五也雪霜风雨之不时则禜日月六也说者谓因郊?而祀之者非正祀也类禜而祀之与觐诸侯而礼之者非常祀也惟春分朝之於东门之外秋分夕之於西门之外者祀之正与常者也盖天地至尊故用其始而祭以二至日月次天地春分阳气方永秋分阴气向长故祭以二分为得阴阳之义也若其次则大次小次重帟重案其牲体则实柴其服则玄冕玄端其圭之缫藉则大采小采礼之之玉则一圭邸璧祀之之乐则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凡见於周礼者如此秦祭八神六曰月主七曰日主雍又有日月庙汉郊太乙朝日夕月改周法常以郊泰畤质明出行宫东向揖日西向揖月又於殿下东西拜日月宣帝於神山祠日莱山祠月魏明帝始朝日东郊夕月西郊唐以二分日朝日夕月於国城东西宋代因之升为大祀元於郊坛以日月从祀其二分朝日夕月皇庆中议建立而未行今既以日月从祀於郊坛当稽古正祭之礼各设坛专祀为宜

二月朝日於东郊

初定为上祀後改中祀

八月夕月於西郊祔祭周天星辰

七年二月朝日卜日

以丁酉春分日食改己亥行礼

二十一年三月罢朝日夕月

帝以大明夜明已从祀郊坛乃罢专祭

世宗嘉靖九年五月建朝日夕月坛

初帝问辅臣张璁曰大报天而主日配以月大明坛当与夜明坛异且日月照临其功甚大今太岁等神岁有二祭而日月星辰止一从祭义所不安璁对以国初正祭之礼载在旧典今朝日夕月不复举行盖缺典也宜讲求以复礼制遂与两郊并复建朝日坛於朝阳门外二里许东向为制一成高五尺九寸方广五丈坛面用红琉璃四出陛各九级俱白石壝周七十五丈高八尺一寸棂星门六正西三门外为燎炉瘗池西南为具服殿东北为神库神厨宰牲亭灯库钟楼北为遣官房缭以周垣前方後圆西北为天门各三北天门外西北为礼神坊西天门外迤南为百官斋宿房护坛地一百亩建夕月坛於阜成门外之南二里许东向为制一成高四尺六寸方广四丈坛面用白琉璃四出陛各六级亦白石壝周二十四丈高八尺棂星门六正东三门外为瘗池东北为具服殿南门外为神库西南为宰牲亭神厨祭器库北门外为钟楼遣官房外为方垣东北天门各三东天门外北为礼神坊护坛地三十六亩朝日无从祀夕月仍以五星二十八宿周天星辰为一坛南向祔焉祭日春分时以寅迎日出也祭月秋分时以亥迎月出也

十年二月祀大明於朝日坛

祭用太牢奠玉礼三献乐七奏舞八佾

八月祀夜明於夕月坛

牲玉献舞如朝日仪乐九奏

世宗实録曰嘉靖九年定郊坛礼朝日夕月等坛玉爵各用其方之色因诏求红黄二玉不得暂用红玛瑙水晶仍极意购求终不获回回馆通事撒文秀者言二玉产阿丹去吐鲁番西南二千里其地两山对峙自为雌雄有时自鸣乞依宣德时下番时例往求可获部臣以遣官非例止责陕西抚按於边地访求

十一年四月诏定间岁朝日三岁夕月则亲祀

二月朝日帝以疾遣官代祀至是礼部尚书夏言请朝日夕月岁遣大臣行礼不必亲祀帝命朝日间岁一亲祀以甲丙戊庚壬年夕月三岁一亲祀以丑辰未戌年余年遣大臣摄之朝日遣文臣夕月遣武臣着为令八月夕月制应亲祀帝以东郊未举仍命武定侯郭勋摄

【臣】等谨按日月分年亲祀定於嘉靖十一年详见世宗实録礼志乃云隆庆元年礼部定议误也郊祀诸礼咸定於世宗其後旷而不举穆宗即位用遗诏议羣祀兴罢礼官特举前朝典章而申议之耳非创制於隆庆初元年也又隆庆三年礼部上朝日仪言正祭遇风雨则设小次於坛前驾就小次行礼其升降奠献俱以太常寺执事官代制可是亦仿郊坛之制施之朝日耳

十四年二月祀大明於朝日坛

先是太常寺言朝日坛间岁一亲祀例以甲丙戊庚壬年今岁请遣官行礼帝曰大明乃羣神首祀去岁朕阙躬祭今岁一行後如例

熹宗天启六年二月祀大明於朝日坛

愍帝崇祯十三年二月祀大明於朝日坛

朝日仪【洪武三年定】

先期皇帝致斋三日散斋一日陪祭执事官同先祭一日皇帝服皮弁服诣坛省牲诣神厨视鼎镬涤溉陈设牲用赤犊一羊一豕一玉用圭璧五寸币亦用赤色设太尊着尊山罍各二在坛上东南隅北面象尊壶尊山罍各二在坛下实以醴齐盎齐清酒其明水玄酒各实於上尊笾豆各十簠簋各二所实与社稷同登三实以太羮鉶三实以和羮至日清晨驾至大次太常卿奏中严皇帝服衮冕太常卿奏外办皇帝入就位赞礼唱迎神协律郎举麾奏熙和之曲赞礼唱请行礼太常卿奏有司谨具请行事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赞礼唱奠玉帛皇帝诣盥洗位太常卿奏前期斋戒今晨奉祭加其清洁以对神明皇帝搢圭盥帨出圭升坛太常卿奏曰神明在上整肃威仪升自午陛协律郎举麾奏保和之曲皇帝诣大明神位前跪搢圭上香奠玉帛出圭再拜复位赞礼唱进俎皇帝诣神位前搢圭奠俎出圭复位赞礼唱行初献礼皇帝诣爵洗位搢圭涤爵拭爵以爵授执爵官出圭诣酒尊所搢圭执爵受酒以爵授执爵官出圭协律郎举麾奏安和之曲武功之舞皇帝诣神位前跪搢圭上香祭酒奠爵出圭读祝官取祝跪读讫皇帝俯伏兴再拜复位亚献奏中和之曲终献奏肃和之曲舞俱用文德之舞仪并同初献赞礼唱饮福受胙皇帝升坛诣饮福位再拜跪搢圭奉爵官酌福酒跪进太常卿赞曰惟此殽羞神之所与赐以福庆亿兆同沾皇帝受爵祭酒饮福酒以爵授执事者置於坫奉胙官奉胙跪进皇帝受胙以授执事者出圭俯伏兴再拜在位官皆再拜复位赞礼唱彻豆协律郎举麾乐奏凝和之曲掌祭官诣神位前彻豆赞礼唱送神皇帝再拜在位官皆再拜读祝官取祝奉币官奉币掌祭官取馔及爵诣燎所赞礼唱望燎协律郎举麾奏豫和之曲皇帝诣望燎位半燎太常卿奏礼毕

夕月仪【洪武三年定】

犊用白星辰犊用纯帛俱白色夜明星辰各祝文一三献俱先诣夜明位次诣星辰位迎神乐奏凝和之曲送神奏豫和之曲望燎奏熙和之曲余仪与朝日同

朝日仪【嘉靖九年定】

前期三日太常寺奏祭祀如常仪谕百官致斋二日前期二日太常寺卿同光禄寺卿奏省牲如常仪前期一日皇帝亲填祝版於文华殿【红楮版朱书如遇遣官之岁则中书官代填】遂告於庙【遣官则否】陈设大明神位西向犊羊豕各一登鉶各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玉爵三红瓷酒盏三十酒尊三红玛瑙玉一帛一红色篚一祝案一祭日锦衣卫备随朝驾皇帝常服乘舆由东长安门出至坛北门入至具服殿具祭服出导引官导皇帝由左门入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内赞奏就位皇帝就拜位典仪唱迎神乐奏熙和之曲乐止内赞奏四拜传赞百官同典仪唱奠玉帛乐奏凝和之曲内赞奏升坛导皇帝至大明神位前奏跪奏搢圭司香官捧香跪进於皇帝左内赞奏上香皇帝三上香讫捧玉帛官以玉帛跪进於皇帝右皇帝受玉帛奠讫奏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乐奏寿和之曲内赞奏升坛导皇帝至神位前奏搢圭捧爵官以爵跪进於皇帝右皇帝受爵内赞奏献爵皇帝献讫奏出圭诣读祝位奏跪传赞百官皆跪乐暂止赞读祝读祝官跪读毕乐复作奏俯伏兴平身传赞百官同奏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乐奏时和之曲仪同初献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乐奏保和之曲仪同亚献乐止太常卿进立於坛前之右唱赐福胙内赞奏诣饮福位导皇帝至饮福位光禄官捧福酒跪进於皇帝右内赞奏跪奏搢圭奏饮福酒皇帝饮讫光禄官捧福胙跪进於皇帝右内赞奏受胙皇帝受讫奏出圭俯伏兴平身奏复位皇帝复位奏两拜传赞百官同典仪唱彻馔乐奏安和之曲执事官彻馔讫乐止典仪唱送神乐奏昭和之曲内赞奏四拜皇帝四拜兴平身传赞百官同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燎位乐作内赞奏礼毕乐止导引官导皇帝至具服殿易祭服升辇还参拜於庙毕还宫

夕月仪【嘉靖九年定】

前期二日太常寺奏祭祀如常仪谕百官致斋二日前期一日太常卿同光禄卿奏省牲如常仪是日皇帝亲填祝版於文华殿【白楮版墨书如遇遣官之岁则中书官代填】遂告於庙【遣官则否】陈设夜明神位东向犊羊豕各一登鉶各一簠簋各二笾豆各十金爵三白瓷酒盏三十酒尊三玉用白璧一帛一白色篚一祝案一从位一坛南向笾豆各十帛十【青红黄各一白六黑一】祭日锦衣卫备随朝驾申时皇帝常服乘舆由西长安门出至坛北门入至具服殿具皮弁服出导引官导皇帝由中门入典仪唱乐舞生就位执事官各司其事内赞奏就位皇帝就拜位典仪唱迎神乐奏凝和之曲乐止内赞奏两拜传赞百官同典仪唱奠玉帛乐作内赞奏升坛导皇帝至夜明神位前奏跪奏搢圭司香官捧香跪进於皇帝左内赞奏上香皇帝三上香讫捧玉帛官以玉帛跪进於皇帝左内赞奏献玉帛皇帝受玉帛奠讫奏出圭复位乐止典仪唱行初献礼乐奏寿和之曲内赞奏升坛导皇帝至神位前奏搢圭捧爵官以爵跪进於皇帝右皇帝受爵内赞奏献爵皇帝献讫奏出圭诣读祝位奏跪传赞百官皆跪乐暂止赞读祝读祝官跪读祝毕乐复作奏俯伏兴平身传赞百官同奏复位皇帝复位乐止典仪唱行亚献礼乐奏豫和之曲仪同初献不读祝乐止典仪唱行终献礼乐奏康和之曲仪同亚献乐止太常卿进立於坛前之右唱答福胙内赞奏诣饮福位导皇帝至饮福位奏跪奏搢圭光禄卿捧福酒跪进於皇帝左内赞奏饮福酒皇帝饮讫光禄官捧福胙跪进於皇帝左内赞奏受胙皇帝受胙奏出圭俯伏兴平身奏复位皇帝复位奏两拜传赞百官同典仪唱彻馔乐奏安和之曲执事官彻馔讫乐止典仪唱送神乐奏保和之曲内赞奏两拜传赞百官同乐止典仪唱读祝官捧祝进帛官捧帛掌祭官捧馔各诣瘗位乐作内赞奏礼毕乐止导引官导皇帝入具服殿易常服升舆还参拜於庙毕还宫

分献仪【附】

初献读祝分献官朝上跪至俯伏兴平身赞引引献官由北陛上至从神位前赞搢笏上香献帛献爵讫赞出笏复位亚终献皇帝复位赞引引献官至神位前赞搢笏献爵出笏复位

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七十一

猜你喜欢
  本纪第二十 昭宗 哀帝·刘昫
  ●奉天靖难记四·佚名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七·倪在田
  第十七回 汉光武复中兴一十三帝·黄士衡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八十二·佚名
  第三一九札光绪二十年十二月十五日一二一○四--八·佚名
  续后汉书新注序·郝经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二十二·杜大珪
  志卷第二 高丽史四十八·郑麟趾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司马迁
  穆宗本纪·刘昫
  田悦传·欧阳修
  崔統传·欧阳修
  三四、计然乃范蠡著书篇名非人名辨·钱穆
  卷五·纪昀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王同祖·唐圭璋

      同祖字与之,号花洲,金华人。嘉熙元年(1237),朝散郎、大理寺主簿。淳祐中,建康府通判,添差沿江制置司。有学诗初稿。   阮郎归   一帘疏雨细于尘。春寒愁杀人。桐花庭守近清明。新烟浮旧城。   寻蝶梦,怯莺声。柳丝

  • ◆范经历梈(德机集)·顾嗣立

    梈字亨父,一字德机,临江清江人。家贫早孤,刻苦为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辞家北游,卖卜燕市。荐为左卫教授,迁翰林院编修官。出为岭海廉访司照磨,历转江西湖东,选充翰林应奉,改闽海道知事,移疾归。徙家新喻百丈山,天历二年,授湖南

  • 卷二·徐世昌

    清高宗弘历高宗纯皇帝,世宗宪皇帝第四子。在位六十年,建元乾隆。内禅尊为太上皇帝。葬裕陵。有《乐善堂全集》、《御制诗》初集、二集、三集、四集、五集、余集。翠云砚歌(松花江之涯有石,质坚色绿,磨而为

  • 三少帝纪第四·陈寿

    齐王讳芳,字兰卿。明帝无子,养王及秦王询;宫省事祕,莫有知其所由来者。魏氏春秋曰:或云任城王楷子。青龙三年,立为齐王。景初三年正月丁亥朔,帝甚病,乃立为皇太子。是日,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后曰皇太后。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宣

  • 卷二百四十四·列传第三·宗室一·脱脱

        ◎宗室一   ○魏王廷美 燕王德昭 秦王德芳   昔周之初兴,大封建宗室,及其东迁,晋、郑有同奖之功。然其衰也,干弱而枝强。后世于是有矫其失者,而封建不复古矣。宋承唐制,宗王襁褓即裂土而爵之。然名存实

  • ●卷十五·邵博

      王勃《滕王阁记》“落霞孤鹜”之句,一时之人共称之,欧阳公以为类俳,可鄙也。然“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乐极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亦记其意义甚远。盖勃文中子之孙,世尚其学,一时之人不识耳。   东坡《报江季恭书》云:

  • 卷之九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雀屏新例(视金莲五字何如)·李定夷

    湖南某女校校长某女士,北京女子师范毕业。游历长江一带,曾充浙江湖北各女校教员。丽质多才,择婿过酷,以故年逾花信,尚赋В梅。近在长沙,由其戚某介绍聘长某校校务。某君随其戚往谒,见女士秀外慧中,名不虚传。茗谈之余,其戚偶及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五十六 文苑传三·纪昀

    文苑传唐 【三】○唐三李华【翰 观】 孟浩然王【昌龄 崔颢】 刘太真邵说子邵唐次【扶 持 彦谦】 崔元翰 于公异 李益卢纶吉【中孚 韩翃 钱起 司空曙 苗发 崔峒 耿湋 夏侯审 李端】欧阳詹【 秬】 李

  • 郦范传·魏收

    郦范,字世则,小名记祖,范陽涿鹿人。祖父郦绍,曾任慕容宝的濮陽太守。太祖平定中山以后,以其郡归降于魏,被授任为兖州监军。郦范之父郦嵩,任天水太守。郦范于世祖在位时在东宫任事。高宗即位以后,追记他在先朝的旧功,赐予爵位为

  • 李邦宁传·宋濂

    李邦宁字叔固,钱塘人。初名保宁,宋时一小太监。及宋朝灭亡,便随瀛国公见世祖,留在内廷供职。为人机敏,很合帝意。帝令他学蒙古语及诸蕃语,能较快通解,于是更得到信任,授御学库提点,升章佩少监,迁礼部尚书,提点太医生事。成宗即位

  • 尚书句解卷一·朱祖义

    元 朱祖义 撰尧典第一【尧书谓之典孔氏曰五典言常道也是以典训常盖谓一书之中所载皆尧之常行也尧典于篇次实居第一然篇次之数非孔子之旧乃安国所定何以知之孔子所作书序舜典之后有汨作一篇九共九篇槀饫一篇其十一篇

  • 彻视品第十八·佚名

    佛告族姓子。如来至真。以净天眼过於凡俗。皆见众生生者死者微妙瑕秽善恶祸福好颜鬼姿趣安趣苦。如其众生所兴祸福报应之果。如其本末悉知斯实。其人如是,身行恶口言恶心念毒害。谤毁贤圣坠于邪见。以此邪见所行事业。

  • 应日本关系中华民国之五团体欢迎会致词·太虚

    ──十四年十一月在日本帝国俱乐部讲──鄙人七年前曾到贵国一次,当时见全国所充满者,皆是物质的文明。前次之震灾,虽然物质奇巧的反感,然亦为同业所招之报应。为冀免将来的灾危,觉有施行佛化之必要,遂有东方精神文化复活之

  •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三十六·佚名

    罽賓國三藏般若奉 詔譯  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  爾時彌勒菩薩復告善財童子。言善男子。譬如有人得無畏藥。離五恐怖。何等為五。所謂火不能燒。毒不能中。刀不能傷。水不能漂。煙不能熏。菩薩摩訶薩。亦復

  • 卷第四·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四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二之四已说同分及彼同分。十八界中几见所断。几修所断。几非所断。颂曰。十五唯修断  后三界通三不染非六生  色定非见断论曰。言十五者。谓十色

  • 爾瞻尊禪師語錄卷下·尔瞻达尊

    侍者本虔記錄拈古舉:「洞山价禪師因請泰首座喫茶次乃問:『有一物,上拄天、下拄地,黑似漆,常在動用中,動用中收不得。你道過在甚處?』座云:『過在動用中。』山乃令掇卻果桌。」師拈云:「洞山老人秪有殺人刀,且無活人劍。何不當時

  • 合作的被告·松本清张

    此案看来很简单……一个秋天的晚上,六十二岁的放债者,在家里被一个二十八岁的年轻人敲扁了脑壳致死。凶手偷了一只银箱逃掉了。银箱里有二十二张债据。凶手从中偷走五张后,把银箱丢在附近的池塘里。被谋杀的放债者住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