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重校序

按此一部四卷之书。其第四卷。国本与宋本则同。唯八纸耳。丹本大多至三十四纸。非唯多小不同。文义亦不相涉。又前第三卷。国本与宋本则同。丹本始终迥异者何耶。今进退捡校。宋本错乱失第三卷。妄引第四卷为第三卷。于第四卷。则傍引道士郭行真舍道归佛之文。十余段凡八纸。补为一卷。国本依宋故同错耳。今详此一部撰集之体。始自汉明帝。终至唐高宗。历纪帝代佛道论衡。而国本宋本之第三卷。凡七条事。即唐高宗时事也。今于第四卷八纸后。所莲写十条之事。是高祖大宗时事也。然则先后倒错。势必不然。理须正之。今依丹本。以高祖大宗时十事。为第三卷。高宗时七事为第四卷。而正焉。其郭行真舍道归佛之文。并附于尾云。守其序。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一十五·佚名
  地藏菩萨仪轨·佚名
  序·知玄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六·佚名
  金七十论卷中·佚名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第二义疏下·智旭
  卷四十一·彭绍升
  现果随录卷之一·戒显
  龙牙居遁禅师·惠洪
  成实论 第八卷·佚名
  卷第十九·佚名
  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佚名
  卷三十九(那连提耶舍译)·佚名
  卷第六·佚名
  卷第二·丈雪通醉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八十三·彭定求

        卷683_1 【幽窗(以下《香奁集》)】韩偓   刺绣非无暇,幽窗自鲜欢。手香江橘嫩,齿软越梅酸。   密约临行怯,私书欲报难。无凭谙鹊语,犹得暂心宽。   卷683_2 【江楼二首】韩偓   梦啼呜咽觉无语,杳杳微微望

  • 李玉·唐圭璋

      贺新郎   春情   篆缕销金鼎。醉沉沉、庭阴转午,画堂人静。芳草王孙知何处,惟有杨花糁径。渐玉枕、腾腾春醒。帘外残红春已透,镇无聊、殢酒厌厌病。云鬓乱,未忺整。   江南旧事休重省。遍天涯、寻消问息,断鸿难

  • ●卷三·袁嘉谷

    吾滇大观楼上有吕仙像,近日重修者毁之。余偶游而口占四句云:“鹤背仙犹谪,螺洲渔自眠。斜风送花舫,春水碧如天。”张月槎先生《留砚堂集》七十三卷,计七千余诗,几与剑南相埒。先生好弄狡狯,有与古人联句之一体,可谓

  • 翡冷翠的一夜·徐志摩

    你真的走了,明天?那我,那我,……你也不用管,迟早有那一天;你愿意记着我,就记着我,要不然趁早忘了这世界上有我,省得想起时空着恼,只当是一个梦,一个幻想;只当是前天我们见的残红,怯怜怜的在风前抖擞,一瓣,两瓣,落地,叫人踩

  • 血·刘半农

    耶稣钉死了,他的血,就和两个强盗的血,同在一块土上相见了。于是强盗的血说:“同伴,为什么人们称你为神圣的血?”耶稣的血说:“这是谁都知道的:我的主,替人们牺牲了。”“那么我们的主呢?”“你们的主,可是被人们牺牲了!”一九二〇

  • 御选宋诗卷五十六·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宋诗卷五十六七言律诗十二文天祥御赐琼林宴恭和诗【壬戌以秘书省官与宴】奉诏新弹入仕冠重来轩陛望天顔云呈五色符旂葢露立千官杂佩环燕席巧临牛女节鸾章光映璧奎间献诗陈雅愚臣事况见赓歌气象还敬和

  • ●卷九·刘一清

    ○丙子北狩 祈请使 左相吴坚(天台人)右相贾余庆(海州人)参政刘(重庆人)枢密文天祥 (吉州人)参政家铉翁(眉州人) 表献玺纳土官 监察御史杨应奎(庐州人)大宗丞赵岩秀(临安人) 日记官

  • 皇王大纪卷六·胡宏

    宋 胡宏 撰三王纪夏少康三载甲辰十三载甲寅二十三载甲子少康既长为仍牧正浇使椒之仍求少康少康奔有虞虞思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厚树恩徳隂结夏众抚纳旧官寒浞既得志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徳于民少康使女艾

  • ●序·缪荃孙

    历来方志,不载刑法,旧草有之,过为简略。分纂黄君,殚精于此,爰搜古今,凡在苏境,涉司法者,上溯正史,并及《实录》,下逮杂史。藩国兴狱,两汉最甚。吴楚之刑,反形已具。其他诸狱,不免枉诬。六代都此,赦令颇多。恤刑听讼,亦见注重,尝议访律

  • 第六章 28·辜鸿铭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辜讲有一次,孔子的一位学生(子贡)对孔子说:“如果一个人为了人民的利益做了很多好事,这些事情确实对于人民大众来说可能非常有益,那么

  • 僧教育之目的与程序·太虚

    ──二十年七月在北平柏林教理院讲── 本院自去年改组为世界佛学苑教理院以来,由台源、常惺诸法师担任其事,观一年间经过之成绩,颇堪告慰。唯太虚因应务各方,未能在院尽教导之责,对于台、常、各法师抱歉之至!现在在座虽

  • 佛说邪见经·佚名

    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闻如是。一时尊者阿难。在罗阅只城迦兰陀竹园。世尊般涅槃不久。于是有异邪命。是尊者阿难[髟/囪/心]角友。中食后行彷徉。而行至尊者阿难所。到已共尊者阿难面相慰劳。面相慰劳已却坐一面。彼邪命

  • 佛说分别经·佚名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晨朝整服。俨然而坐。佛语阿难。告诸比丘。皆寂静明听。今当为汝说人生受苦。阿难从坐起整衣服。为佛作礼。白佛言。愿乐欲闻。佛言。人有六恶以自侵欺。

  • 法华三昧忏仪·智顗

      隋 智顗撰法华三昧忏仪勘定元本序宋天竺寺传天台教观沙门遵式述圣教浸远文句舛错。由传者浮昧。若不校其同异。明示得失日增月甚遐丧真味。法华三昧仪者。天台大师瓦官亲笔。盖止观第三三昧所指别行。即其文也。

  • 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之中·非浊

    释子非浊集第一有人将读华严经以水盥掌所沾虫类生天感应(出经田及游记)执师子国沙门释迦弥多罗。此云能友。是第三果人也。麟德之初。来仪晨旦。情圣迹遍历名山及寺。至京师西大原寺。励诸僧转读花严经典。乃命译语问

  • 灵枢经脉翼·夏英

    针灸著作。明夏英编绘。三卷。英字时彦,古杭人。是书为阐述《灵枢经》十二经脉、任督二脉及其腧穴的专著。以为“《灵枢》之文,世古言深,中有错简易置,况无注释,后世不无失其真者”。于是悉取祖遗诸秘籍中有裨于《灵

  • 萨真人夜断碧桃花·佚名

    元杂剧剧本。简名《碧桃花》。无名氏撰。旦本。叙潮阳知县徐端、县丞张珪,俱是东京人。徐有2女,长名碧桃,次名玉兰。碧桃许字张珪子张道南。某日,道南有白鹦鹉飞入徐家花园,逾墙欲捕。适碧桃游园,2人相会。不料被徐端撞见,怒

  • 慧上菩萨问大善权经·佚名

    二卷,西晋竺法护译。大宝积经第三十八大乘方便会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