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四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四

宋池州报恩光孝禅寺沙门法应 集元绍兴天衣万寿禅寺沙门普会续集

菩萨机缘

布袋和尚常在通衢。或问在此何为。师云。等个人来。曰来也。师曰。汝不是这个人。或解布袋。百物俱有。撒下曰。看看。又一一将起问人曰。这个唤作甚么。或袋内探果子与僧。僧拟接。师乃缩手曰。汝不是这个人。或见僧行过。乃拊背一下。僧回首。师曰。把一钱子来。有时倚袋终日憨睡。或起行市肆间。小儿哗逐之。或拄杖。或数珠。与儿戏。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遂放下布袋叉手而立。僧曰。祇此别更有在。师拈起布袋肩负而去。 颂曰。

弥勒既非。布袋不是。是非两忘。金生丽水。至宝满袋。贵买贱卖。若解商量。不劳三拜。诠了义注大乘。月里萤光日下灯。布袋枕头眠一觉。倚天山色碧层层。(野轩遵)。

拈起即行。放下便歇。瞌睡阿师。弄巧成拙。佛意祖意宁知。裙子褊衫百结。有时独立兮谁是知音。归去来兮一天明月。(佛慧泉)。

困来抱囊无语。傍观尽生疑虑。未免开献诸人。是甚闲家破具。莫讶衣裳破碎。入廛且无忌讳。横身要道等人。那个便知圈缋。(云峰悦)。

千般万样。有谁能会。瞌睡老僧。收拾满袋。心无诸受。触处三昧。巷尾街头。贵买贱卖。(圆通秀)。

都卢一个布袋。里面讨甚奇怪。困来且得枕头。携去亦无妨碍。有时闹市打开。多是自家买卖。(白云端)。

咄这憨皮袋。眉粗兼眼大。终日在街头。市行无买卖阿呵呵归去来。典钱还却债。(保宁勇)。

分身百亿混尘埃。气貌憨憨勿可猜。一袋挑擎随处去。千般撒下复拈来。人间天上相呈示。市尾街头睡觉回。等得个时还不是。至今犹是老黄梅。(佛国白)。

天不能盖。地不能载。包括乾坤。全归布袋。十字街头大打开。般般拈起随人爱。(灵源清)。

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全不顾。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稽首弥勒世尊。得与么宽肠大肚。(径山杲)。

【续收】接着一个半个。觅得三文两文。谁知破布袋里。许多弥勒世尊。(瞎堂远)。

拊背觅钱成漏逗。回头转脑昧真机。可怜闹市无人识。空手肩担布袋归。(佛照光)。

长汀汀上风颠子。曳杖回头等阿谁。向道那人元不在。汝须知有转身时。(天目礼)。

转得头来已是迟。恰如曾未转头时。一钱觅得无及处。犹自区区诳阿谁。(北磵简)。

逢人乞一文。袋里敌国富。不是下生迟。嫌佛不肯作。(环溪一)。

【增收】跋陁尊者。因生法师论众微聚曰。色众微无自性曰空。者云。只明得因中色空。未明得果上色空。法师问。如何是果上色空。者云。一微空故众微空。众微空故一微空。一微空中无众微。众微空中无一微 盐官云。因中色空。果上色空。总是梦中说梦。 颂曰。

灵光满目簇山河。幻境之中物像多。体妙已知缘不碍。执情还被境消磨。(双泉琼)。

色空空色色空空。阂却潼关路不通。劫火洞然毫末尽。青山依旧白云中。(天衣怀)。(二)。

东西南北。十万八千。空生罔措。火里生莲。

堂堂色里无空相。皎皎空中绝色形。直下色空无一二。色号元来不我名。(灵隐本)。

【增收】维摩居士示疾毗耶离城。自念寝疾于床。世尊大慈宁不垂愍。佛知其意。告文殊师利言。汝行诣维摩诘问疾。文殊白言世尊。彼上人者难为酬对。深达实相善说法要。辩才无滞智慧无碍。一切菩萨法式悉知。诸佛秘藏无不得入。降伏众魔游戏神通。其慧方便皆已得度。虽然当承佛圣旨诣彼问疾。 颂曰。

咄这维摩老。悲生空懊恼。卧病毗耶城。全身太枯槁。七佛祖师来。一字俱屏扫。请问不二门。当时便靠倒。不靠倒。金毛师子无处讨。(雪窦显)。

佛病法病最难医。独有杂摩也大奇。文殊稽首赞居士。失却金毛师子儿。(天衣怀)。

毗耶城里维摩诘。知伊毕竟彻不彻。金毛师子未到来。一室屏除先漏泄。及乎回问不二门。推出一团无孔铁。刚被文殊下一槌。千年万载成凹凸。(大洪遂)。

冷坐毗耶城。百病一时发。不得文殊来。几乎无合杀。(径山杲)。

千人万人射一雁。个个手亲并眼辨。刮地西风雁影奇。可怜发尽弦中箭。猨臂将军仰面看。弓开秋月影团圆。飞星一点天边去。羽翼离披落眼前。(广鉴英)。

冤憎会苦。爱别离苦。钝置瞿昙。一场莽卤(咄)。(正堂辩)。

示疾毗耶方丈。文殊亦难近傍。看来无药可医。只是忌口为上。(淛翁琰)。

诈病从来不可医。文殊特为下针锥。事褫一喙长三尺。问着依前似鼓椎。(无准范)。

一个病维摩。无风自起波。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胡隐济)。

【增收】善财初诣娑罗林中参文殊。文殊指往南方胜乐国谒德云比丘。次第至弥勒楼阁所。归至普门城外。思惟伫立欲得奉觐文殊。文殊伸手过百十由旬。与摩其顶。即见微尘数知识。即受行其教 上蓝超因僧问。善财见文殊后。为甚么却往南方。师云。学凭入室。知乃通方。僧云。到苏摩城为甚么弥勒却遣见文殊。师云。道旷无涯。逢人不尽 投子青云。然道无迷悟。发证由师。不住圣凡庄严妙行。是以文殊遣去登须弥山。海岸逢师市廛礼友。或刀山淫舍罪杻王宫。或童女童男瞿夷圣后。弥勒弹指普贤亲瞻。再见文殊复有何事。信知通方知有。道旷无涯。不昧光踪。历穷尽妙。诸仁者还知。更有一人。为甚么善财不参。且道是甚么人。(良久云)满头白发离岩谷。半夜穿云过市廛。复颂曰。

日出升空高下用。昆仑源派入川流。春山云逗风无尽。雁去回南天地秋。

五十三人指路人。因循流落百余城。草鞋踏破成何事。争似归家罢问程。(铁山仁)。

茫茫梦里去游南。五十三参发指端。大士臂长衫袖短。善财脚瘦草鞋宽。(大川济)。

【增收】善财诣妙峰山参德云比丘。四维寻觅七日方见。在别峰上徐步经行。顶礼闻法入佛境界。得忆念诸佛普见法门。证发心住。 颂曰。

妙高峰顶寻知识。南北东西望何极。德云遥自别山来。珍重分身千百亿。(延庆忠)。

妙高峰顶草茸茸。步步相随不见踪。若谓别山亲觌面。片帆已过海门东。(别山智)。

澹烟幂幂草茸茸。七日徘徊信不通。一步竿头轻蹉脚。海门波卷白苹风。(棘田心)。

【增收】善财诣那罗素国。参毗目瞿沙仙人。无量仙人同音赞已。下床执手。佛剎现前。悟真净智。卷舒自在。得无胜幢法门。证童真住。 颂曰。

毗目仙人下宝床。摩头执手看殊祥。十方佛境同时现。万象森罗忽顿彰。无胜妙床腾瑞色。遮那文藏显灵光。却还本座求端的。转觉平生见处长。(佛国白)。

坦然古路勿迂疎。霁月凉风动十虚。毗目善财当日事。好如潘阆倒骑驴。(或庵体)。

【增收】善财诣佛会中。参普贤菩萨。见乘白象王处红莲座。一心亲近谘闻法要。智悲圆满行愿功成。即获佛德显同果海。得一切佛果微尘数三昧法门。 颂曰。

百一由旬摩顶归。片心思见普贤师。堂堂现在红莲座。落落分明白象儿。沙劫智悲方满日。微尘行愿正圆时。佛功德海重宣说。愁见波涛转渺弥。(佛国白)。

打鼓弄琵琶。还他一会家。木童能抚掌。石女解煎茶。云散天边月。春来树上华。善财参徧处。黑豆未生芽。(延庆忠)。

【增收】善财历百十城。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后到毗卢楼阁前曰。是解空无相无作之所住处(云云)。见楼阁门闭。善财暂时敛念曰。大慈大悲愿楼阁门开令我得入。寻时弥勒领诸眷属。至善财前。弹指一下。楼阁门开。善财得入。入已还闭。见百千万亿楼阁。一一楼阁有一弥勒。领诸眷属。并有一善财。面在前立。弥勒复弹指云。善男子起。法性如是。 颂曰。

妙意童真末后收。善财到此罢南游。豁然顿入毗卢藏。悔向他山见比丘。(张无尽)。

妙峰孤顶无知识。百十城游丧善财。楼阁若还弹指现。分明有眼不曾开。(或庵体)。

五十三人一缕穿。小儿虽小胆如天。茫茫烟水无重数。买得风光不用钱。(北磵简)。

问处分明答处端。还同双剑倚天寒。一从楼阁门开后。满面惭惶无处安。(淛翁琰)。

知识曾参五十三。精金百炼罢锤钳。回头万壑烟云散。午夜蟾光浸碧潭。(坦堂圆)。

南方经历几云烟。收得珍奇货满船。弹指便风帆到岸。一时翻作大光钱。(无准范)。

【增收】天台智者大师。在南岳诵法华经。至药王品曰。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於是悟法华三昧。获旋陁罗尼。见灵山一会俨然未散。 颂曰。

世尊三昧安详起。师悟药王精进时。灵鹫山中人未散。不因南岳有谁知。(杨无为)。

溪山尽处夕阳斜。溪上冬风雪满沙。便是江南旧行路。和烟隔水见梅华。(萝月莹)。

舍尽家财与己财。只将真法供如来。当初一路今何在。触目灵山翠作堆。(天目礼)。

好将真法供如来。花在幽岩险处开。一夜狂风吹欲尽。落英无数点苺苔。(虚堂愚)。

心迷念念法华转。心悟时时转法华。谁知百万灵山客。尽是天台眼里沙。(此山应)。

【增收】金陵志公和尚。或名宝公。令人传语南岳思大云。何不下山教化众生。一向目视云霄作么。思云。三世诸佛被我一口吞尽。何处更有众生可度。 颂曰。

一口吞尽三世佛。牙如剑树眼如铃。断弦不必鸾胶续。只要知音侧耳听。(虚堂愚)。

佛与众生一口吞。纤毫不立道方存。杖头日月才挑起。鼓动三千海岳昏。(尼闲林英)。

目视烟霄卧白云。不知山下有乾坤。从何更有众生度。三世如来一口吞。(本觉一)。

时清休唱太平歌。大冶红垆着一毛。试向其中撮灰烬。亘天红焰已周遭。(蒙庵岳)。

志公曰。终日拈香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玄沙曰。终日拈香择火。不知真个道场 玄觉征云。只如此二尊者语。还有亲疎也无 雪窦显云。一对无孔铁锤 圆悟勤云。终日拈香择火。不知拈香择火 天童觉云。奇怪八十翁翁出场屋。不是小儿戏。且道利害在甚么处。有智无智较三十里。 颂曰。

五蕴山头古佛堂。拈香择火好承当。何须向外求贤圣。终日无非是道场。(本觉一)。

大乘经偈

经首题[米-木+八]字 昔有僧问地藏琛和尚。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未审是甚么字。地藏曰。看取下注脚 又有问披云寂。师答以颂曰。

以字不是八不成。森罗万象此中明。直饶巧说千般妙。不是沤和不是经。

以八不成只目前。经中未识注中看。垂慈不为多知解。切要参玄达本源。(汾阳昭)。

以字不成八不是。拈起经题皆拟议。下头注脚任君看。却是入门先问讳。(佛印元)。

以字不是八不成。龙门风浪苦雷霆。多少游鱼迷去路。依前和雨落沧溟。(佛慧泉)。

我佛金言义海深。开遮唯要悟真心。首标妙在当头札。密使泥牛晓夜吟。(云居佑)。

拈起题摸不着。却看下头注脚。了知字义炳然。大藏潜通广略。(地藏恩)。

以字不成八字不是。法身睡着无遮闭。衲僧对面不知名。百万人前呼不起。(觉范洪)。

以字不成。八字不是。十方诸佛同参。三世如来共轨。庆喜多闻罔措。鹙子神通莫拟。若非金色头陁。焉能密传斯旨。(旻古佛)。

以字不是八字非。满琅函载绝毫厘。看经到此须开眼。玉轴分明两畔题。(罗汉南)。

经题满目孰知元。点画分明句义全。佐国欲知功力大。萧何元是汉朝贤。(疎山常)。

以字不是八不成。无言童子笑忻忻。优昙华现人间世。鼻孔通天嗅不闻。(开福宁)。

以字不成八字非。烁迦罗眼不能窥。一毛头上重拈出。忿怒那咤失却威。(径山杲)。

龙宫海藏不曾收。梵语唐言亦谩求。刚被祖师轻漏泄。当门齿缺乃因由。(灵岩因)。

【续收】鸟迹半露苍苔。科斗并游春水。若不信受奉行。未免即从座起。(石[(工*几)/石]明)。

不向经题识本真。纸堆讨甚法王身。未开梵夹承当去。免作循行数墨人。(绝岸湘)。

问你地藏知不知。下头注脚万千千。算沙入海徒疲倦。不若教他了目前。(横川珙)。

楞严经。佛告阿难。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颂曰。

全象全牛意不殊。从来作者共名模。如今要见瞿昙老。剎剎尘尘在半途。(雪窦显)。

堂堂露柱久怀胎。长下孩儿颇俊哉。未解语言先作赋。一操直取状元来。(白云端)。

老胡彻底老婆心。为阿难陀意转深。韩干马嘶芳草渡。戴嵩牛卧绿杨阴。(湛堂准)。

云收空阔天如水。月载姮娥四海流。惭愧牛郎痴爱叟。一心犹在鹊桥头。(佛心才)。

说离百非存轨则。言无一法尚筌罤。毗耶默默曾缄口。摩竭寥寥镇掩扉。(佛鉴懃)。

【续收】初学卖华日。娇羞掩齿牙。及至容颜老。脱然无可遮。却笑白云它自散。不知明月落谁家。(崇觉空)。

隔林彷佛闻机杼。知有人家在翠微。及至入门亲见了。元来只是小儿嬉。(简堂机)。

见时不见非见见。非见不见总非非。织女机梭撩乱掷。牧童鞭索恣胡挥。幽鸟一声惊宇宙。碧湾溪畔绿杨垂。(呆堂定)。

石润非玉。水丽非金。大禹决而西溯。卞和泣而陆沉。美兮渺兮。错古砻今。(虚堂愚)。

楞严经。佛谓阿难。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颂曰。

若能转物即如来。春暖山华处处开。自有一双穷相手。不曾容易舞三台。(白云端)。

若能转物即如来。处处门开见善财。花柳巷中呈舞戏。九衢乘醉卧楼台。(真如喆)。

毛吞巨海。芥纳须弥。乾坤大地。直下同归。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佛心才)。

若能转物。即同如来。咄哉瞿昙。诳呼痴呆。(径山杲)。

【续收】雨色和烟匝四维。眼皮未绽若为窥。等闲觑破金刚际。坦荡无因役路岐。(或庵体)。

他人住处我不住。他人行处我不行。不是与人难共处。大都缁素要分明。(此山应)。

楞岩经。佛谓阿难。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颂曰。

见不及处江山满目。不睹纤毫花红柳绿。白云起处本无心。江海滔滔岂盈缩。(海印信)。

拄杖头边无孔窍。大千沙界犹嫌小。毗婆尸佛早留心。直至而今不得妙。(鼓山珪)。

春至自开花。秋来还落叶。黄面老瞿昙。休摇三寸舌。(径山杲)。

【续收】色空明暗本无因。见见由来亦误人。见不及时犹未瞥。那知殃祟是家亲。(遁庵演)。

没弦琴上无私曲。一曲弹来转辘轳。断崖流水少知音。六六不成三十六。(妙峰善)。

瘦藤拄到风烟上。乞与游人眼界宽。不知眼界宽多少。白鸟去尽青天还。(朴翁铦)。

雨洗淡红桃萼嫩。风摇浅碧柳丝轻。白云影里怪石露。绿水光中古木清。(潜庵光)。

隔墙见角便骑牛。骑入红尘闹市游。游徧归来栏里卧。三更半夜失踪由。(雪庵瑾)。

【增收】楞严经。七处征心。 颂曰。

七处征心心不遂。懵懂阿难不瞥地。直饶征得见无心。也是泥中洗土块。(西余端)。

七处征心欵便成。推穷寻逐按分明。都缘家贼难防备。拨乱乾坤见太平。(卍庵颜)。

吹糠着米。翻成特地。不因一事。不长一智。(北磵简)。

七处征他天外天。毫光直射阿难肩。瞿昙忒杀怜儿切。逼得鲇鱼上竹竿。(绝岸湘)。

【增收】楞严经。八还辨见。(颂曰)。

八还之教垂来久。自古宗师各分剖。直饶还得不还时。也是鰕跳不出斗。(西余端)。

明暗色空不可还。不可还者绝跻攀。夹截虚空成畔岸。一重水隔一重山。(卍庵颜)。

色空明暗。各不相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北磵简)。

还还还后更无还。一个闲人天地间。昨夜大虫遭虎咬。皮毛落尽体元斑。(绝岸湘)。

【增收】楞严经。阿难大众。获本妙心。 颂曰。

东西南北捉虚空。海角天涯信不通。力尽神疲无处觅。万年松在祝融峰。(卍庵颜)。

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是玉也大奇。只恐不是玉。(北磵简)。

【增收】楞严经。观世音菩萨。成三十二应身。获十四无畏法。 颂曰。

良哉观世音。旋闻与声脱。犬吠驴鸣休未休。世出世间活鱍鱍。(瞎堂远)。

三十二应不思议。十四无畏如流水。男子身中入定时。女子身中从定起。(卍庵颜)。

趂队选圆通。无端立下风。当时供死欵。错说在闻中。(北磵简)。

【增收】楞严经。妙性圆明离诸名相。 颂曰。

一钱为本万钱利。富不足而贫有余。换骨夺胎些子药。输他潘阆倒骑驴。(卍庵颜)。

金盘不可动。辘辘转难住。停待良久间。圆明湛如露。(北磵简)。

【增收】楞严经。诸可还者自然非汝。不汝还者非汝而谁。 颂曰。

日暖风和景更奇。华华草草露全机。荼[菧-氐+(林/纟)]一阵香风起。引得游峰到处飞。(心闻贲)。

千山鸟飞灭。万里人迹绝。扁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肯堂充)。

不汝还者复是谁。残红流在钓鱼矶。日斜风定无人扫。燕子衔将水际飞。(天目礼)。

【增收】楞严经。六解一亡。 颂曰。

根尘缚脱本同源。一处休复六用捐。手把一条红断贯。娘生鼻孔一时穿。(卍庵颜)。

六用无功信不通。一时分付与春风。篆烟一缕闲清昼。百鸟不来花自红。(北磵简)。

结解非殊。存亡无据。试问本来宗。当初谁缚汝。

【增收】楞严经。阿难大众复白佛言。若此妙明真净妙心本来徧圆。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动含灵。本元真如。即是如来成佛真体。佛体真实。云何复有地狱饿鬼畜生。 颂曰。

双剑峰前古寺基。天尊元是一牟尼。时难只得同香火。莫听闲人说是非。(卍庵颜)。

三蛇九鼠。一亩之地。竿木随身。逢场作戏。(北磵简)。

【增收】楞严经。佛言阿难。此等众生不识本心。受此轮回。经无量劫。不得真净。皆由随顺杀盗淫故。反此三种。又则出生无杀盗淫。有名鬼伦。无名天趣。有无相倾起轮回性。 颂曰。

七处精研一妄心。更随三业杀盗淫。身心不是闲家具。前箭犹轻后箭深。(卍庵颜)。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北磵简)。

【增收】楞严经。佛告阿难。无令心魔自起深孽。 颂曰。

瞿昙彻底老婆心。见明色发理难任。入乡随俗那伽定。佛魔到此尽平沉。(卍庵颜)。

挽弓须挽强。用锵须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北磵简)。

【增收】楞严经。佛言富楼那。如汝所言。清净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汝常不闻如来宣说。性觉妙明本觉明妙(详在本经)。 颂曰。

清净本然徧法界。山河大地即皆现。性觉必明认影明。眼耳便随声色转。(卍庵颜)。

弥满清净。中不容他。山河大地。万象森罗。(北磵简)。

【增收】楞严经。若能推者即是汝心。则是认贼为子修山主云。若能推者不是汝心。则是认贼为子。 颂曰。

如今推也。是子是贼。买帽相头。食鱼去骨。(天童觉)。

【增收】楞严经。跋陀婆罗入浴忽悟水因。 颂曰。

了事衲僧消一个。长连床上展脚卧。梦中曾说悟圆通。香水洗来蓦面唾。(雪窦显)。

超诸现量。即悟水因。体明无垢。孰云洗尘。得无所有。了无相身。成佛子住。妙触常存。(大沩智)。

洗尘触体两空寂。妙证密圆超见思。白璧无瑕空受玷。圆通会里受涂糊。(涂毒策)。

【增收】楞严经。当知虚空生汝心内。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汝等一人发真归元。此十方空皆悉消殒。 颂曰。

一人发真归元。十方虚空消殒。试问杨岐栗蓬。何似云门胡饼。(尼无着总)。

瞌睡茫茫困思来。吃椀浓茶眼便开。四海五湖王化里。更无一物是尘埃。(朴翁铦)。

禅宗颂古联珠通集卷第四

猜你喜欢
  卷之四·佚名
  卷第二十七·道宣
  卷十·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卷第五十一·澄观
  道行经贡高品第二十一·佚名
  佛说须摩提菩萨经(晋竺法护译)·佚名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十六·玄奘
  吹万禅师语录卷二十·吹万广真
  十地经论 第七卷·佚名
  卷八·佚名
  摄大乘论释 第五卷·无性
  佛说圣观自在菩萨梵赞·佚名
  卷第五·道宣
  海外读书杂记·胡适
  卷第九·志磐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王益·唐圭璋

      益字舜良,临川人,王安石之父。淳化四年(993)生。大中祥符八年(1015)进士。任蜀之新繁令,官至都官员外郎。宝元元年(1038)卒,年四十六。   诉衷情   烧残绛蜡泪成痕。街鼓报黄昏。碧云又阻来信,廊上月侵门。   愁永夜,拂

  • 自序·刘半农

    我今将我十年以来所作所译诗歌删存若干首,按时期先后编为一集,即用第一首诗第一二两字定名为“扬鞭”。我不是个诗人。诗人两字,原不过是作诗的人的意思。但既然成了一个名词,就不免带着些“职业的”

  • 卷三十一·曹庭栋

    钦定四库全书宋百家诗存卷三十一嘉善曹庭栋编雪篷诗藳姚镛字希声一字敬庵号雪篷剡溪人嘉定间举进士为吉州判官以平寇论功不数年擢守章贡尝令画工貎巳像骑牛于防谷间郡人赵东野题句云骑牛无笠又无蓑防陇横冈到处过暖日

  • 哈代八十六岁诞日自述·徐志摩

    好的,世界,你没有骗我, 你没有冤我, 你说怎么来是怎么来, 你的信用倒真是不坏。 打我是个孩子我常躺 在青草地里对着天望, 说实话我从不曾希冀 人生有多么艳丽。 打头儿你说,你常在说, 你说了又说, 你在那云天里,山林间, 散播你

  • 卷三百九·列传第六十八·脱脱

        王延德 常延信 程德玄 王延德 魏震 张质 杨允恭 秦羲 谢德权阎日新 靳怀德   王延德,开封东明人。曾祖芝,濮阳令。祖璋,相州录事参军。父温。晋末契丹内寇,温率乡豪捍蔽境内,里人德之。宣祖掌畿甸兵,与温

  • 卷二百三十二·列传第一百二十·张廷玉

        魏允贞 王国 余懋衡 李三才   魏允贞,字懋忠,南乐人。万历五年进士。授荆州推官。大学士张居正归葬,群吏趋事恐后,允贞独不赴,且抶其奴。治行最,征授御史。吏部尚书梁梦龙罢。允贞言:“铨衡任重。往者会推

  •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十·李心传

    宋 李心传 撰建炎元年冬十月丁巳朔上登舟幸淮甸翌日发南京戊午隆祐太后至扬州初太后过高邮闻叛兵焚镇江乃遣兵扼瓜洲渡及是入城驻于州治名州之正衙曰车驾巡幸驻跸之门庚申诏诸路官司及寄居待次官或非王命备补之人以勤

  •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十六·倪在田

    东南殉节佥都御史左懋第闻将遣使臣,自以母丧在北,请行;陈洪范、马绍瑜副之。行次北京,以衰绖入;或讶之,曰:『国丧也;且有母丧』。又争待使臣礼,乃馆之鸿胪寺。刚林责朝见;曰:『未谒梓宫,不敢见』。时刚林犹未悉中朝事,洪承畴教之;懋

  •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七·佚名

     嘉靖二十七年六月甲辰朔赠故少保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杨一清太保谥文襄○以提督东厂太监麦福缉获功荫其弟祥为锦衣卫百户并厂卫官校各升职一级刑科给事中李万实言福荣宠已极督捕乃其本职不宜以微功冒受录

  • 卷之一百五十七·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第十六卷 铜山丰县沛县萧县砀山邳州宿迁睢宁·缪荃孙

    铜 山经 部诗传 汉·刘 交校施孟梁邱经易经解周易系辞义 刘 向校尚书大传八十一篇校欧阳大小夏侯三家经 刘 向五行传十一卷书稽疑一卷 刘 向校小戴礼四十九篇琴颂七篇 刘 向春秋古经

  • 曹冕·周诒春

    曹冕 字敬修。年三十七岁。生于广州。已婚。子二女二。初学于广州西学斋及京师大学堂。光緖三十四年。以官费游美。入华盛顿大学。习教育及政治学。民国元年。得学士学位。为世界会会员。民国二年。回国。任广东高等

  • 十二年(下)·佚名

    八月8月1日○甲辰朔,御朝講。侍講官李淸曰:「人君憂樂,不可獨也,〈史臣曰:」樂則不可獨,憂不可獨歟?「〉當與民同之。桀、紂瓊宮、瑤臺之樂,可謂極矣,而下民嗷嗷,以至於亡;文王如傷之憂,可謂至矣,而下民欣欣,周業以興。如此者,人君所

  • 序·江永

    乡党圗考序国家列圣相承尊崇经学诸经众説是非去取皆有钦定既颁易书诗春秋复纂仪礼周礼礼记且重镌十三经注疏流布海内广厉学宫志古之士餍饫其中如酌江河随量有获可不谓厚幸欤经籍包络三才制度名物特其间一支一节四子

  • 续高僧传卷第二十五下·道宣

      释法琳。姓陈氏。颖川人。远祖随宦寓居襄阳。少出家。游猎儒释博综词义。金陵楚郢从道问津。自文苑才林靡不寻造。而意存纲梗不营浮绮。野栖木食于青溪等山。昼则承诲佛经。夜则吟览俗典。故于内外词旨经纬遗文。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卷第七·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尔时有二梵天子。住自梵界而作是念。今南赡部洲有佛世尊。于乌噜尾罗池侧尼连河边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彼佛世尊而于树下结跏趺坐。于七昼夜入于火界。时二梵

  • 杂毒海卷七·性音

      京都柏林嗣祖沙门 性音 重编题号古帆昔年到岸曾收卷。今日因风又展开。若要随他那边去。不妨洗脚上船来(淐庵)。古镜从来夜叉菩萨面。当台一照没踪由。就中磨灭不得处。黄鹤楼前鹦鹉洲(灵叟源)。古樵空劫已前无

  • 西晋文纪·梅鼎祚

    二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西晋相传四叶,为时不多。何晏、王弼等人主张 “援老入儒”,君主无为而治,遂至于南渡偏安。然观此编一代之文,则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