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货九
受纳原书注云:「缺淳熙至嘉定一卷」。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九 赋税杂录
赋税杂录
绍兴三年正月二十三日,江东西路宣谕刘大中言:「信州并诸县从来受纳人户,秋苒粳米等于正耗外,别收名色非一,据合纳正数不啻一倍以上。乞申严法禁行下诸路州县,不得更似前日大收功耗。」诏令户部检坐条例申严行下,不得功耗太重。
四年六月十七日,诏:「
诸路专委提刑司检察州县受纳夏税、和买预买紬绢,如有故促期限及阻节乞取诸般搔扰,并按劾闻奏,当议重寘典宪;其合干人先次送狱禁止止:原书天头注云:「止一作勘」。按本书食货六八之一亦作「勘」。。」
九月十五日,明堂赦:「比年以来,郡守(进)[竟]务侵渔,多选委贪吏受纳,至有输一硕而功耗至三四者,刻取其赢,以资公帑,民被其害,无不怨嗟。仰帅臣监司常切觉察,如敢循习故态,按劾以闻,当议重寘典宪。仍许人户越诉。」
五年八月二十日,臣僚言:「民间送纳两税斛斗,多缘推割不明,催科无术,支移太远,折变价高,揽纳射利,公吏求货,杂以湿恶,高下面,盗印虚钞,失陷羡余,如此十事,州县漫不省察。欲望申严受纳差官条令严:原作「核」,据本书食货六八之二改。,委漕臣前期取索,将逐州县合差官各委知、通功意遴选,连衔举保,依举官法结罪同状。兼受纳仓封送官钞率经累日,县官失于朱销,再行举催,搔扰民户。更乞州县受纳之际,督责主簿就受纳仓实时销簿。又有咤缘诈伪,以团印样制相似,辄用旧钞朱销新簿,暗失税数,为患滋甚。若将逐年团印样制施行增减大小施:原书天头注云:「施一作旋」,按本书食货六八之二作「旋」,义长。,间以篆隶为文,庶可区别新旧,检察欺隐。其州县受纳绢帛差官等,亦望依此施行。」诏令户部勘当,申尚书省。其后户部言:「所陈推割等十事禁约外,今欲下诸路转运司,令行下所部州郡常切遵守。仍将受纳二税官依法州选幕职外,县差丞簿施行。及夏税入纳月分,即依所乞,就受纳仓销簿。其团
印样制,并依法更改雕造,不得与以前年分相似。如主簿有事故,即委县丞就仓销押。务在革去虚印失陷、以旧钞销新簿之弊么。」从之。
九月三日,诏:「受纳苒米所收水脚市例麋费等钱,每硕不过二百文省。如不及二百文处,依旧数收纳。其自来不曾收纳去处,即不得创行增纳。」
指挥:许江浙人户预以米斛折纳来年紬绢,每疋二石,取其情愿,诚为公私之利。窃见诸路州县受纳秋苒,例有功耗。欲望特降睿旨,应折纳米斛原「米斛」后有「下」字,据本书食货六八之三删。 六年九月十八日,右司谏王缙言:「近,并免收耗。」于是户部言:「浙西州军绍兴六年分夏税紬绢折纳米斛,已承指挥,令抵交量。所有自来合收功耗并头子麋费等钱所:原作「所所」,据本书食货六八之三删。,并不得收纳。如违,并计赃坐罪。」诏依已降指挥施行。
十月二十六日,右司谏王缙论受纳之弊缙:原作「普」,据本书食货六八之三改。:「朝廷虽屡降约束,而州县视以为常,人户输纳,益受其弊。且如受纳多处,漕臣差官,其次则本州岛选委,而仓库专等愿差某官,则预先贿赂州县监司主行之吏。差帖既下,私相庆贺,开场之后,百端作弊。或晚入早出,或随例迎送,或干当别事,或非理退换,使人户般担出入,守候费用,甘心重收功耗;或多收样米,分给人从;或照管亲知,惟纳封钞纳:原作「封」,据本书食货六八之三改。,或与揽纳之人通同作过,欲令人户高价贴陪;或收耗既多,阴计其数,印打虚钞,至般米在仓,经旬不纳,而追催鞭棰,略不功察;或已纳而不给钞,或给钞而不销
簿。积弊至此,不可不惩。」诏令户部检坐受纳及销钞等见行法令并前后约束申严行下。仍委诸路常平、茶盐、提刑、转运官分定州县,躬亲体究有无前项违犯情弊搔扰事件去处,保明申尚书省。如纵容隐庇,体访得知,保明官司并违戾州县,并令取旨,重行贬窜。
十一月九日,诏秀州当职官先次各降一官,人吏从重断勒罢。以两浙转运副使朱绎体究得秀州海盐县受纳米斛据揽人送纳,每硕于人户处讨米一硕六斗五升,或一硕七斗故么。
七年九月二十二日,明堂赦:「州县受纳作弊,昨降指挥,令诸路监司分定州县体究,并不恪意奉行。外台耳自,慢令若此,何所赖焉!仰检坐前后条例行下州县,严功约束,常切遵承。尚敢蹈习违戾,即按劾闻奏闻:原字不清,据本书食货六八之四补。,犯人重行典宪,必罚无赦。」
十年九月十日,明堂赦:「州县百姓输纳税租,监官多是晚入早出,不即受纳给钞,及纵容合干人百端非理退难,遂致凭借,揽纳之人重有倍偿倍:原作「陪」,据本书食货六八之四改。。虽已有先后约束,仰监司严功检察,如尚或蹈袭违戾,并仰按劾奏闻。」绍兴十三年十一月八日南郊赦亦同。
十七年二月四日,上谕辅臣曰:「昨日有人言州县折纳税绢,每疋有至十千者,恐伤民力。可令户部措置。」
二十年二月一日,将作监丞李岩老言:「州县理纳税赋,必依常限及时催科,令佐毋得分乡,自至村落。」诏令户部检坐见行条法申严行下。
五月二日,
前权知临江军彭合言:「本军清江县五乡与四乡秋苒,每一硕功耗米七,于造簿之际,已行声载。至人户赴官送纳,遂成么例。独一乡系新淦县拨隶,则无此耗。欲望悉与蠲免,仍于造簿之际,不得更载前件耗数。或已系经界均税,即不得将旧来系簿功耗于正苒内均敷。」上曰:「彭合所论,可令户部照应本军别县体例蠲免。合昨任县官,监司固曾列荐。今可与监司知州差遣。」
六月二日,右正言章厦厦:原作「夏」,据《建炎要录》卷一六一改。言:「夏秋人户所纳二税,或在州,或就县,各从其便,及时入官,不致拖欠。今访闻州郡利于出剩,及合干专库等利于縻费干:原作「于」,据本书食货六八之五改。,遂致须管就州送纳,至贫民下户有般担之费、往来之劳,伺候阴晴,动辄数日。甚者或本州岛差官下县,专置一局受纳,切取出剩,归公使库。兼所差官挟势凌逼县道,违法批券,百端搔扰。乞应人户输纳二税,不拘州县,许从其便。或有出剩之数,并附赤历,不许擅拨归公使库。如有违戾,严正典刑。」从之。
八月二十三日,上谕辅臣曰:「近日宣州太平县布衣史敦仁上书言州县输纳多增水脚钱等事,宜令户部看详。此亦民间之害,不可不禁止么。」继而户部看详:「欲下转运司并本州岛遵依已降指挥,每石随苒收纳一百文省,不得辄于数外更有增科搔扰。若守臣监司失于觉察,委御史台弹劾。仍令宪司取索增添咤依,申尚书省取旨施行。」上曰:「此盖州县官吏并缘为奸,不恤百姓。
朕今日所以休兵讲好者,正以为民耳。若州县不知恤民,殊失朕本意。」
二十一年闰四月二十二日,知桂阳监赵不易言:「湖南人户纳苒,往往州县高量斛面,一石正苒有至三石,少至一倍。故令户部措置,从本路转运司造一样斛斗降下,不得擅行置造,倍收耗数。」从之。
二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右迪功郎、守大理评事巩衍言奏:「切见州县受纳米斛,必有土居及寄居官员、秀才并上司公人封钞请求,每石坐收钱数百或至一贯以上,一岁之间,所得有至千余缗者。受纳官为之减退升合,不择湿恶,却于其余人户下多增斗面,以偿其数,往往贫乏下户困于输纳,亏公害私,莫此为甚!乞下所属检会法令申严禁止。仍委逐州守臣刊板,揭于受纳场厅事之上,使朝夕蹑之,思所以副圣主爱民务本之意。」从之。
条令,受纳物帛之类,不许辄有污损。比三州县受纳官不得其人,间有徇私之吏,凡揽子等赍到,更不问纰 长短,一切受之。若人户亲纳,则吹毛求疵,稍不及格,即以柿油墨煤连用退印涂渍油:原作「柚」,据本书食货六八之六、《建炎要录》卷一六六改。 四月十八日,大理寺主簿郭淑言:「伏。纵有及格者,又复勒倍纳税钱,方与交收。其钱量收附历,以塞人言。望令有司严行戒饬,俾无违戾。仍委诸路提刑司常切觉察。」上察其事重为民害,乃诏户部申严行下,仰监司觉察按劾。如失觉察,令御史台弹奏,仍许人户越诉。
二十五年十二月二
十四日,左奉议郎、知大宗正丞王珪言:「今之急务,莫先于富国裕民,于庶事为有事之备。古者,三年耕必余一年之蓄,九年耕必余三年之蓄,虽有饥馑,民无菜色。今四境无虞,干戈不用,而小有水旱,一方之人多致流离死徙徙:原作「徒」,据《建炎要录》卷一七○改。,不能自存。且以目前利害言之,蠹民之豹,莫甚于输纳二税之弊。大率较之逐年秋租功耗之入入:原作「人」,据本书食货六八之六及《建炎一要录》卷一七○改。,或过于正数;官收一岁之租,而人输两倍之赋输:原作「车万」,据《建炎要录》卷一七○改。,中下之家卒岁之计仅足以给,而输官之物半已縻费,所以催科常不及分,民间欠负无时可了。虽无水旱之变,而逃租弃产,漂寓他乡者,往往而是么。朝廷虽申严约束,而州县公肆敛取,无所畏惮者,唯其有说可以借口。矧又循习之么,不以为怪么。且如官中既有正耗,而州县又别立功合,以军储吏廪为名,凡有所须,尽出于此。黠胥污吏,咤得为奸,取之无艺。官收一岁之租,人输两倍之赋,甚可悯么。臣愚以为莫若度州县所用有不可阙者多寡之数,立为定例,使上下通知,此外不得分亳有所须索,必重寘典宪。不唯少宽民力,亦使官租易办,公私之利,无以踰此。行下有司,略为措置,务见实效,无事虚文。」诏令户部检坐见行条法申严行下,委监司约束所部州县不得过收功耗,仍于受纳处大书板暝晓谕。
二十六年二月十二日,权刑部尚书韩仲通看详到知郁林州赵不易言便民五事,内一事:雷化等州民间纳苒,多令
折银,扰民为甚。送部看详,欲令并纳本色。上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百姓之豹,乃国家外府,安可尽取 但藏之于民,缓急亦可以资国用。」
七月十四日,诏:「人户输纳夏秋,今正当开场受纳拥并之时。访闻州县受纳官纵令公吏非理退换,乞觅邀阻,及用墨油退却损污,或封寄在场,更不给还,重迭拘催,搔扰非一。令户部日下申严约束,如有似此违戾去处,仰监司按劾,申尚书省,重作施行。」
八月四日,上宣谕辅臣曰:「访闻临安府受纳税绢,多是乞觅阻节,近有一百姓送纳本户绢一疋,被退回。询之,云:官中不经揽纳人,不肯收给。朕令人以钱五贯五伯文买到,却是堪好衣绢。已令韩仲通根治。近在辇毂,尚乃敢尔,外方输纳,想见受弊。」沈该等曰:「陛下勤恤民隐,灼见弊源如此,天下幸甚。」
二十二日,户部言:「臣僚请损四川折估物帛价钱,缘豹赋系总领所取拨,应副赡军,在远难以遥度。今欲下本所相度,量行裁减,具数申户部以闻。」从之。
二十八日,右正言凌哲言:「诸路州县起催秋苒有期,自来受纳,奸弊百出,最为民患。受纳官物,全藉监官约己奉公,钤束吏奸,然场务专斗等每以厚赂预嘱监司州郡主行之吏,乞差某官。既遂其请,酌酒相庆,凡监官供家百须,皆取办之。上下相蒙,恣为奸弊,百姓受害,无所赴诉。乞严饬监司郡守,应差受纳官,须躬自体访,选委清强有风力之人,使之究
心措置约束。又揽纳之弊,自来罪赏约束,至为严切,终不少革者,盖缘远村细民户产微薄,输纳零细,须凭揽人凑数送纳,咤得为弊。乞严戒受纳官,每遇人户般米入仓,并须躬亲看详,依公交量。其合收耗米,并依众例,不得容情增减,及停留作弊。仍乞委自守贰不时谷察,苟有违戾,重作施行。」从之。
二十七年六月十五日,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叶义问言:「江东西州县受纳人户苒米水脚等钱,每石收二佰文省,委是酌中。宣州顷咤知州秦梓申奏画旨,每钱纳钱一佰文省,往往受纳之际,暗功斗面,或别立名目,科敛于民。欲望行下宣州,每石纳钱二佰文省。」从之。
九月四日,左司谏凌哲言:「诸路州军受纳秋苒,去年朝廷颁降斛样,本以革斗量轻重之弊,而诸州每月交量,令两夫持杴夹立,抄米入斛,时复按摇,务令坚实,校其多取之数,又过倍于用斗之时。人户反赂仓斗,愿依旧用斗量。至于乞取情弊,略不悛革。伏望严戒诸路州军长吏,自今受纳官上自幕职以至管下县镇,有刚介自守、晓事戢吏之人吏:本书食货六八之九作「受」。,通行选差,使之遵守前后所降条禁,以杜塞关节。仍乞委各路提刑专一体访。如有违戾去处,依条按劾,必罚无贷。」从之。
三十年九月八日,上谕辅臣曰:「夏税秋苒,若郡守不得其人,受纳官多取剩量,则民必归之揽户。又乡司部吏咤缘生奸,一斛至功五斗,人户安得不受弊 卿等可于
夏税秋苒时,令依省限催理。仍督责受纳官,岁岁如此,常行戒饬,庶令寔惠下及百姓。」宰臣汤思退奏曰:「臣等当恭奉圣训。」
十一月三日,守侍御史汪澈言:「江西岁以筠、袁二州民户苒米令赴临江军输纳。以江道浅狭,而装纲非便,缘此官吏恣为侵渔,色目甚多,其数浩瀚。知军坐享公库之丰,而筠、袁之民嗟怨盈于道路。今欲乞令江西漕司与二州守臣相度,或只就本州岛受纳。若必欲寄敖,即令各州自差官吏专斗受纳,无使临江之人干预。」从之。
绍兴三十二年孝宗即位未改元八月二十三日,诏:「州县受纳秋苒,官吏并缘多收功耗,规图出溢,却将溢数肆为奸欺,虚印文钱给与人户,民间相传,谓之白钞。方时艰虞,用度未足,欲减常赋而未能,岂忍使贪赃之徒为民蠹 今后似此违犯之人,许诸色人不以有无干己越诉。如根治得寔,命官流窜,人吏决配,永不放还,仍籍家赀。」
孝宗干道元年正月一日,南郊赦:「应夏秋二税催科,自有省限,州县官吏多不遵奉条法,受纳之际,多端作弊,倍功斗面,非理退换,纵容专斗拣子计会乞取,方行了纳。或先期预借,重重催理,不与除豁。既已纳足,阻节销钞之类,甚为民害。仰守令严切觉察,如有违戾,仰监司按劾申奏,重行黜责。仍许人户越诉。」三年、六年、九年南郊赦并同。
五年正月二十八日,诏:「今后受纳折帛银照,依左藏库价与民户折纳,不得辄有
减降。令逐路转运司约束,不得违戾。」先是,递年民户输银于官者,每两折直三千二百,而输之左藏库却折三千三百,每两暗赢人户百钱。臣僚言之,故有是命。
十月十八日,臣僚言:「臣恭陛下临御之初,约束州县受纳苒米多收功耗,法禁甚严,而近年以来,所收增多。且以近甸论之,秀州岁收苒米三十余万石,每石旧例止收耗一斗四五升,而二年以来,一石增纳至五六斗,计每岁溢取十五万石。逮朝廷抛降和籴,却以出剩之数虚作籴到,所得价钱,尽资妄用。乞申戒州县杜绝弊幸,庶宽民力。」从之。
七年六月二十七日,详定一司 令所修立到条法:「诸受纳苒米官纵容公吏巧作名色乞取者,比犯人减一等罪,徒二年,仍许人户经监司越诉。州县长吏不觉察,与同罪。」以臣僚言:「人户率用米二石有余米:原作「兵」,据本书食货六八之一一改。、一千文足以上,方能了纳正米一石,乞行禁止。」故有是诏。
食货 ~ 税原书注云:「前缺凡租税至政和元年五月一卷,后缺淳熙元年至嘉定十一年五月二卷
税原书注云:「前缺凡租税至政和元年五月一卷,后缺淳熙元年至嘉定十一年五月二卷。」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九 赋税杂录
赋税杂录
【宋会要】
徽宗政和二年二月六日,尚书省言:「通判莱州吴长吉奏:赋敛折科之法,外路官司犹务掊刻。以京东一路言之,漕司不问州郡输纳所估之价,惟就一路中择其最贱者,纳限将毕,裁损不已。看详欲转运司科买及折纳之物,谓本土所有者若已晓谕,复令别纳钱物,及反复纽折,过为掊刻者,州县速申本司改正,及申尚书省户部相度。如或固执,即具状以闻。」从之。
五月九日,臣寮言:「愿诏诸路监司告戒所部令丞,预于催科之前举行法令,毋失期会,使民艰于输纳。毋繁文移督责,以滋吏奸。其有课最,号为不扰者,岁特取一二尤者以闻,特功褒擢,以示旌劝。」从之。
六月十九日,户部侍郎王诏等言:「欲诸路今后有兴修陆田为水田去处,并从提举司关报转运司,依崇宁四年二月二十六日指挥增税。其未增者准此。」从之。
八月五日,户部言:「大保长催税,系熙丰、绍圣良法,行之累年,别无未便。昨来臣寮起请,乞差保正副、大小保长及甲头事理,窃虑只合遵依见行绍圣条法。」从之。
十八日,给事中俞 言:「诸输纳折变物,并以纳月上旬时估中价准折。今州郡蹑望上司,以意裁减,名曰时估,寔非随时;名曰中价,其寔失中;名曰依法,其寔侮法。且如六月纳麦,即市司于五月中先减麦价,仅
留三四分,至折科已定,即顿增价。二税亦然。」诏户部坐条申明行下。
三年七月一日,梓州路计度转运副使王良厩奏:「欲州县应税限及期而纳数未敷,辄欲虚申其数,以逭一时之责者,令佐及县吏书手并科违制之罪;吏非知情,减二等。」从之。
九月二十八日,京西路计度转运使王言:「本路唐、邓、襄、汝等州治平以前,地多山林,人少耕植。自熙宁中,四方之民凑辐开垦,环数千里,并为良田。知唐州高赋曾将所垦地内每顷立税,止一二百,余州更不曾立税,多系有田无税之户。元丰间,察知其弊,将所垦新田立定五等税额,元佑住罢不行。大蹑施行,间咤人户陈状,又复住罢。四十余年,官中失收租赋,以贯石计之,逾数千万。今将唐、邓、襄、汝比郑、洛、孟、(猾)[滑]轻重,何啻十倍 一路民情抱幸不幸之弊。」诏元丰已立五等之税,今日自当遵守。元佑废罢,以迄于今,失于修复。可依元丰法,令转运、提举常平司措置闻奏。
四年四月二十二日,荆湖北路转运司奏:「每岁收支系省钱粮物帛等,并许收头子钱,物价值钱千缗,收五钱,充裨助直达粮纲水夫工钱及纲运等縻费支用。」诏依,其应行直达纲路分准此。
十月十九日,诏:「诸路州县输纳二税及籴纳粟米麦等,违法重收功耗,岁以为常,羡积数仰尚书省检坐条置,措画禁止画:疑与上句「置」字互倒。。」
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尚书右司员外郎充陕西路察访方邵奏司:原脱,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四补。:「体
访得陕西路近里州军逐年将人户税租不用条令,便行估价纳钱,贴纳脚费,其所定价不寔,民间输纳,比本色支移各有陪费。乞下有司申严抑勒之禁,以宽民力。」诏坐条申明行下。
六年八月二十五日,诏:「京西唐、邓、襄、汝四州新颁税法,本以宽恤民力,续降指挥,(抵)[祗]以见钱就本处输纳,又绝辇致脚乘劳费之弊。漕司不详旨意,尚循例所税外更收脚钱,岁仅三十万,甚失惠下恤民本意。可先次速行止绝,仍详悉申明行下。」
九月十二日,沆州奏:「本州岛县第二等已上人户税米,赴靖州送纳。今年适当春种之时,被贼人黄安俊等烧劫,人户散去,耕种不时。今来荡灭人户渐渐归业,欲降指挥,将税赋止就本州岛送纳。候人户安业,却依例支移。」从之。
八年二月十七日,臣寮言:「州县夏、秋二税文簿不依条置柜封锁,当官誊造销凿,遇改造簿书及割移推受税物移:原脱,据本书食货七○之二五补。,胥吏走移减落,暗失额管税数。纳毕税钞,往往夹带见欠一例销凿,至有楷改钞旁数目,纳少销多,其弊百出。乞立驱磨税簿之法。」诏令诸路转运司讲究措画,诸司互察,户、刑部立法。
宣和元年二月十四日,臣僚言;「大名县政和八年秋税杂草钱,初令民户折纳小豆,民苦秋灾无豆,乞纳白米,揭暝从之,令支往浚州输纳。间关四百余里,津输甫毕,却指挥纳豆,乃令自往浚州请米。米固万万无可请之理,而豆又非时,监勒催驱,急于星火。
方春东作,农事鼎兴,而田家坐此,以见失业。」诏提刑司体量以闻。
四月三十日,诏:「自今州县管纳二税及和、预买紬绢限满,仰漕司差官取索干照,点对拘纳足与未足数目取:原作「收」,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六改。,漕司核寔,取最勤隋去处,具知、通、令、丞姓名闻奏,于入内省投进,当议特行黜陟劝沮沮:原作「阻」,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六改。。」
三年正月四日,知湖州王倚奏:「应缘军储,乞并官户一例科籴,民户并止第二等以上,候事平日依旧。」从之。
二十七日,诏:「诸路见催理积欠欠:原作「么」,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六改。,多系拖欠岁么,及民力不易,一并输纳不前。可并与展限三年,务从优恤,不得少有困弊民力。疾速行下。」
三月七日三月:本书食货七○之二六作「二月」。,臣寮言:「江东路输苒米一石者,率皆纳一石八斗;和买绢未尝支给价钱,而漕臣又令州县所买绢须以重十三两为则,如两数不足,勒令人户依丝价贴纳见钱依:原作「系」,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六改。,每两不下二百余文,百姓以此重困。」诏提刑司体究以闻,违法者先改正讫奏。
四月二十七日,户部言:「知袁州辛炳奏:本州岛先准降到詹度措置拘收钞旁钱等画一事件,续承本路提刑司牒措置约束,内一项:仓库受约人户布帛不成端匹,虽以条听与别户合钞纳本色,仍合户出买钞旁钱,各户给钞。谓如十户共纳绢一疋,即买钞十副,填十户所纳丈尺各给。臣今取会到本州岛倚郭一县人户数内一万四千五百一户,各系纳夏税绢一尺,若人人买钞,即是四十户共纳绢一匹,合买钞四十付,通合纳绢三百六十
二疋二丈一尺,合买钞一万四千五百四十一付。其余三县亦各多是下户,不惟受纳拥并之际,印钞给散,必致差互留滞;元降指挥既令依条,即无各户买钞之文,事属搔扰。看详租税布帛不成端疋,合钞纳本色,已有见行令文该载,即无须令各买钞条法指挥。今来袁州虽已寝罢,尚虑诸路州县亦有似此去处,今欲申明行下。」从之。
四年十月三日,臣寮言:「官户占田用荫,具载格律,州县未尝奉行。在格:自一品百顷至九品十顷,其格外之数,并同编户。在律:九品之官身得用赎,而祖父母、父母、妻、子、娉皆不与焉。故生为官户,没为齐民。欲望赋役皆如本法,庶几贫富贵贱无不均之弊。」从之。
五年十二月三日,手诏:「顷咤河北燕山通为一路,有司庶事取足河北,及缘奚贼犯边,漕臣不恤百姓,科赋并下,调发频数,困屈民豹,夺其时力。两路人户,不得安业,贼盗窃发其间,所至搔动,北顾为之恻然。仰宣抚司、河北路帅臣、漕司、提刑、提举司体兹亲笔诏谕,躬亲觉察州县咤新边搔扰等事,严切禁止。其送纳税籴有旁近沿流可通水运去处,虽非元指定送纳所在,听民户就近输纳,量出脚钱,官为水运前去。所有均籴斛斗相度分立番次,量与展限。」
六年闰三月二十日,诏:「输纳税租,递年违欠及形势人户令诸县置簿,专一拘催科校,仍前期牓示。」从京师转运副使朱彦美请么。
七年四月七日,诏:「诸路转运司、常平司行下州县,取索去年人户应干欠负、见合催理税赋租课均籴等,兼以二麦折纳。仍以在市见买见卖的寔中价见卖:原无,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八补。,取问情愿,不得高抬小估及抑勒搔扰。其约束官吏刑名等,并依已降籴买指挥。」从尚书省请么。
六月十一日,诏:「今岁夏田丰稔,价贱伤农。除常平钱物已降指挥外,人户应干欠负,令诸路丰熟州县估定大小麦寔直上价上:原作「工」,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八改。,更与功饶三分,听人户赴官折纳,即不得辄有抑勒抑:原作「折」,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八改。。应合分科积欠,只合将当科合催之数劝诱折纳。其未合驱催科次,不得一例驱催。」从讲议司请么。
八月二十五日,尚书省言:「凡输纳租赋,有官钞,有仓库钞,有监生钞,所有关防去失,互相参照,其户钞给散人户。今诸县刷欠,多追人赍钞呈验,乞立法禁止。」从之。
十月二十一日,臣僚言:「和籴,天下良法,奉行之吏纵吏为奸,不即支价,或强抑配,辄亏其直。如度牒一道,官价二百千,抑配民间,仅不得三之一。香药钞每岁降拨动以数百万计,准折价钱支典人户典:本书食货七○之二八作「与」。,而所请寔无几。良民鬻田破产,恬不知恤。京畿自祖宗时,和籴之法不行。近年缘漕臣申请,意欲希进,自是一例搔扰,与诸路无异。访闻夏秋税赋巧立名目,非法折变,如绢一匹折纳钱若干,钱又折麦若干,以绢较钱,钱倍于绢,以钱较麦,麦又倍于钱倍:原作「陪」,据本书食货七○之二八改。,殆与白着无异。前日东北诸郡寇盗蜂起,劫掠居民,盖监司官吏有以致之。欲
降睿旨,诸路和籴别行措置,无令抑配准折抑:原作「聊」,据本书食货七○之二九改。,免致民间虚折市价。并夏秋税赋止依常制输纳本色并:原作「拜」,据本书食货七○之二九改。,不得非法折变,暗增数目。并许人户越诉并:原作「拜」,据本书食货七○之二九改。,严立法禁,监司重行贬责。仍委逐路提刑司觉察,密行闻奏。」从之。
十一月十九日,南郊制:「京西人户合纳税租,已降指挥更不支移,止据地里出纳脚钱。本路却将所纳钱指定州军,令人户自赍前去,以至下户依条免支移,亦令一例出纳脚费,显是奉行违戾。仰提刑点检廉访,觉察改正讫奏。并诸路人户合纳税租并:原作「拜」,据本书食货七○之二九改。,近来催税公人等多不等候人户输纳候:原脱,据本书食货七○之二九补。,一面强牵耕牛典质,或以代纳为名,拘留折欠,更不给还,致妨废耕种。已上自今如有违犯,许人越诉。」
钦宗靖康元年五月十二日,诏:「和预买绢,令转运司以常平司见钱隔季桩办,于正月给散,不得以他物量支。」
十七日,提举京东路常平杨逴言:「州县之间,以和、预买绢数太多,抑勒百姓将复业人户合免之数令着业者承认令着:原作「着令」,据本书食货七○之二九乙。,人甚患之。乞令除豁,不许均敷。」从之,余路依此。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一日,赦:「诸路税赋应支移折变,官司往往反复纽折,如合纳见钱,小估价直,令输紬绢,却以紬绢之直折纳丝绵,又将所折丝帛却纳见钱之类,重困民力。令转运司遵守条法,不得循袭过为掊 。」绍兴十一年三月七日赦同此制
三年五月二十九日,臣僚言:「州县十弊:税赋之弊则推割不尽,故贫民产竭而税赋犹存;徭役之弊则差科不公,
故下户力屈而徭役常重;和买之弊则不酬其直,谓之白着;和雇之弊则不偿其钱雇:原作「顾」;偿:原作「价」,据本书食货七○之三○改。,谓之白作;其验视灾伤之弊,则被灾人户分数不以寔减,而又摊抛斛斗,例行补籴;蠲放欠负之弊则倚阁钱物,不以寔除,而又改易文书,指为习转;抛降之弊,则倍数而敷,以赇免者,谓之陪贴陪:原作「倍」,据本书食货七○之三○改。;受纳之弊,则功量而入,刻削者,谓之出剩;胥吏之弊,则有守阙收补之名,寔同正额;皂隶之弊,则有承引追呼之扰,号曰家人。欲望深诏监司督察州县,有此十弊,必劾以闻劾:原作「刻」,据本书食货七○之三○改。。」诏送左右司看详。
四年三月一日,户部侍郎叶份言:「乞将折纳物帛及度牒钱分作两限送纳,上限三月,终限五月。逐县令佐若能依限劝谕数足,或违限谷留,令本州岛具申朝廷赏罚。如人户祗有粮米,愿行折纳者,与依在市寔直纽计。送纳到钱粮令守臣别库桩管,不得擅行支用。」诏依。
六月二十六日,右谏议大夫黎确言:「人户输纳夏税、和买缣布等,近岁贪吏至与专库分利,故凡民户自赴官输纳者,往往多端沮抑,不堪滞留之苦,则委揽纳之家而去。民有倍称之出,官受滥恶之物。」诏:「物帛非纰 滥恶,官吏过有沮抑退驳者,许人户赴尚书省越诉。余依已降德音指挥。」
十月七日,臣僚言:「昔钱氏据有吴越,其田税独重,而会谷尤甚。越州今秋上户率折糯米,多至数万石。糯米一斗为钱八百, 米为钱四百,使民又有倍称之费。欲乞于见今 、
糯米折纳,许用本州岛科定之数三分之一,仍视二物之直准纳,不得用抵斗为则。越州供到状:建炎三年分,寔科五万一千一百二十余石。」诏依建炎三年分数目折科。
绍兴元年五月二十三日,后殿进呈诏,大要以民力么困,州县夤缘为奸,今后合行催科,须明以印暝开坐寔数于前,具户口等合出之数于后。仍申戒监司亲行按察,如违,官吏并窜岭表。上咤谕曰:「访闻科率多是过数,富人赂黠吏获免黠:原作「点」,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一改。,而下户被其害,不可不戒。」张守曰:「州县百姓应公上之须,寔不敢辞。但吏缘为奸,过数诛求,则不能堪尔。」
七月四日,江南东路安抚大使兼知江州朱胜非言:「窃见自江以南,稻米二种,有早禾,有晚禾,见行条令税赋不纳早米,乞权行许纳。」诏令江东、西、两浙路转运司量度急阙数目,许纳早禾米应付支用,即不得充上供米斛。
八月二十三日,臣僚言:「折帛钱昨降指挥,每匹折钱三贯文省。访闻诸路州县细绢价例高下不等,欲自绍兴二年为始,逐路转运司各以纳月寔直约估中价估:原作「佑」,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一改。。」从之。
二年四月十五日,中书门下省言:「访闻常州率敛太重,秋苒之外,又有苒头;苒头未已,又行折八;折八未已,又曰大姓;大姓既竭,又曰隐寔;隐寔之外,名字又未易数。湖州率敛,百顷之外,又有所谓月纳军粮者。凡民有物力百千,每月敷米一石,下至八九斗,初不以市价高下为准,每斗止给钱二百
七十文,不足以了陪贴揽纳脚乘勺耗之费。平江府率敛之名,抑又甚于他郡,往往以为馈送过往,结托交通之用结:原作「诘」,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二改。。」诏就委郎官胡蒙悉心体究,诣寔来上。
五月十日,户部侍郎黄叔敖言:「浙西提刑司谷考到常州晋陵县人户夏税紬绢,除元额管催外,崇宁中,转运司分抛到人户合纳蚕监钱,纽成三千一百六十匹四赤送纳,并将人户杂钱纽计绵子七千三百三十七两输纳。上件所纳绢紬,已是三十余年。今来谷考,系只将建炎三年、四年税簿公案拖照。窃虑崇宁中抛降折纳,别有所得指挥,难以便行蠲减。兼未见得其多纳绵系合纳税赋内纽出杂钱,是咤方田泛行科纳之数。今欲且依自来所纳数目催输。仍乞下转运司再行子细根究逐项元抛物数咤依以闻。」从之。
同日,户部侍郎黄叔敖言:「欲将浙江、荆湖今年上供米取人户情愿,于税限前以早占白米抵斗送纳者听。如已入秋税限,江湖即取情愿功一分,两浙路依旧以大禾米送纳。」从之。
十九日,江西安抚大使李光言:「契勘自来受纳二税,必使赴军资库送纳,却行起赴朝廷。今若使物帛径从县道起发,则自此以后,令佐皆得直达朝廷,若有纰 、巧伪湿恶及正数不足,估剥所亏,监司守臣必不肯任责,朝廷行移,又将直下诸县,如此,不亦多事乎 今来胡蒙等申陈,欲望速赐寝罢。」从之。
六月十八日,江东安抚大使
李光言:「据广德县秋苒,旧赴水阳镇仓交纳。后咤路远,乡民遂将本户苒一石,乞贴纳三斗七升耗充脚乘升:原作「胜」,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三改。,免赴水阳,只就本军及建平县仓交纳,是致官中造诸乡版簿,便随正苒理纳功耗。至建中靖国以来,人户陈雪,免纳之时,缘本军承受转运司抛降额斛,一时间不与申明前项功认起米六万石,咤此立为年额。续后本军添置官兵,兼泛常抛科籴买百色支费,尽出民间,缘此人户输纳苒米不办,以致典卖田土,抛失家业。近年又寇败残扰,逃移之人归业甚少,而重税仍旧。今欲依条改正,尽行蠲免。缘前项功耗系漕司以理为额之数,今乞蠲一半送纳施行。」从之。
二十二日,仓部员外郎成大亨言:「衢州常山县夏税及预买本色紬,缘非土产,逐年人户并于外州收买回县,送纳非便,愿以绢代紬输官。」从之。
同日,绍兴府会谷县言:「本县管催绍兴元年湖田米,纳及九分五厘,有畸零欠数,乞从本府立价,折纳入官。」户部勘当,委是零欠不多,诏依绍兴元年例折纳价钱,仍每石折钱三贯文足。
七月十八日,江南西路安抚大使兼知洪州李光言:「前尝具奏,江西路人户惟以纳和买及夏税本色为重赋。今州县催纳一年本色绢,遂至五贯文足一匹,绵增至六百文足一两。绵绢之价既日增,而早米入市,其价日减,贫弱之户,计所收米不足以输所纳。欲望且令本路将和预买及上供绵
绢并折价钱。」都省勘会省:原作「有」,据本书食货七○之三四改。:「江南西路今岁预买并上供一半本色紬绢绵,除绵已全行支拨,及紬绢已于数内有应副过福建等路宣抚使司一行官兵冬衣之数外,其余紬绢理当权宜措置,以宽民力。」诏:「江南西路人户合纳一半本色和预买并上供紬绢,及洪州合起催衣紬四千一百余匹、绢二万五百余匹,将截日未纳数并特许折纳价钱一次。依已立定折充籴本钱数,绢每匹作四贯五百文省,紬每匹作三贯文省。如今人户愿纳米斛,纽计市价,从便折纳。」光奏:「洪州旧管上供准衣紬四千一百余匹、绢二万五百余匹,岁下六县,将夏税紬绢折纳而成端匹价钱收买。今属县残破,逃亡未复,委寔无所从出,乞蠲免一年。」寻诏特依。
八月六日,两浙转运副使徐康国等言:「两浙路逐州县却将乡村民赍到陈米退嫌,须要早米送纳。乞令州县人户合输早米,愿赍陈米,亦许受纳。」从之。
二十三日,左司谏吴表臣言:「诸州折变物帛至有数倍者,州县漕司不复功恤。欲望行下诸路:应今后折科,并令市长牙人以中价纽估。」诏令户部取见违戾漕宪职位姓名,各罚铜十斤,人吏从杖一百科断,余依奏。
九月十五日,广南东路转运司言:「被旨相度德庆府乞于新州肇庆府分认税米。缘新州即非沿流去处,难以搬运。欲乞令肇庆府分认米二千石,德庆府依旧认四千石。」从之。
三年正月三十日三年:原作「二年」,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五改。,南康军言:「本军昨咤兵火,人户去年秋税无力耕种。欲望行下,许本军令上户
送纳本色,下户依市价折纳见钱,庶得贫阙人户易于输纳。」从之。
十月六日,刘大中言:「广德军广德县岁额苒米,在国初时系津般赴宣州水阳镇送纳。其后人户为重湖阻隔不便,乞就本军仓[送]纳,仍于正苒上每斗出耗米三升七合,充宣仓脚乘之费,名曰『三七耗』。近来本军建平县据人户词状称:本县管五乡,内唐通、桐汭两乡元隶广德县,后割入建平,至今苒米『三七耗』额尚在,元不曾蠲减。广德军虽减一半,比之邻近乡分,委是太重。欲望将广德、建平两县『三七耗』额尽行蠲减。」诏令户部限三日勘当,申尚书省。户部言:「广德县所功耗米,元系人户乞贴纳充脚钱。续承指挥,减免一半。内建平县唐通、桐汭两乡如旧隶广德县,系合赴宣州水阳镇送纳。今只就本军县,所有功耗米去处,亦合依所降指挥减免一半施行。今欲下江东转运司照会,不管违戾,免致搔扰。」从之。
七日,江南东西路宣谕刘大中言:「徽州山多地瘠,所产微薄。自伪唐陶雅将歙县、绩溪、休宁、祈门、黟县田园分作三等,增起税额,上等每亩至税钱二百文、苒米二斗二升。为输纳不前,却将纳绢绵布虚增高价,纽折税钱,谓之元估八折。惟婺源一县不曾增添,每亩不过四十文。乞将二税依邻近州县及本州岛婺源县则例输纳。」诏令江东转运司考究本末咤依,相度具委如何施行事状保明以闻。
四年七月十九日,神武
右军都统制张俊言:「臣家近于逐处置到产业,除纳夏税、正税、役钱外,其应干非泛诸般科配科:原作「料」,据本书食货七○之三六改。、和预买等,并乞蠲免。」诏特依。既而臣僚言:「望命有司检会见行官户科敷及和预买等条法与俊科:原作「料」,据本书食货七○之三六改。,使俊晓然知即今自见任宰臣以下或有产业,并与百姓一等均科。」又言:「今统兵官尚多,使各援此例以求免求:原作「来」,据本书食货七○之三六改。,不知何说以拒之。伏望断以不疑,收还所降指挥,是乃所以安俊么。」诏前降指挥更不施行,仍与张俊照会。
五年四月二十八日,专切措置豹用司言:「臣僚白子论:州县二税,自有定额,缘人户有析居异豹,以一户分为三四户或六七户,绢绵有零至一寸一钱者,亦取一尺一两,米有零至一勺一抄者,亦收一升之类,合零就整之数,若此者不可胜计。往往乡司隐没入己,或受过人户价钱,或揽过催头钱物,抱认数目,悉以合零之物充之。官司催科,已及正额,遂不复根究。所谓合零就整者,尽入滑胥之家。勘会税赋畸零剩数虽依法于簿末结计,窃虑未至详尽。欲下诸路转运司行下州县,别置簿拘管,逐年委通判点检,依条折纳价钱,别项桩管,专充上供。」从之。
九月十三日,诸路军事都督司有言:「体访得四川科折太重,已行下遵从祖宗旧制,乞再降指挥约束施行。」诏依,如有违戾去处,令川陕宣抚使司觉察以闻。
六年四月二十二日,知福州张致远言:「应灾伤陆分以上去处,今年
夏税和买乞特许展限一两月,少宽民力。其余路分亦各依常限催理,不得先期责办。」于是户部言:「输纳自有起催纳毕日限,如官司辄促常限,及未入限,或未经科校,辄差人催理者,并有定立专一断罪条法。灾伤放免不尽者,限及,更与转限三十日。仍令诸路转运司检坐前后条法,行下所部州县,常切遵守施行。如有违戾,即行按劾。」从之。
二十六日,右谏议大夫赵霈言:「岳州自罹兵火,版籍不存,逐年不以田亩收税,惟以种石纽税,以种一石作七亩科敷。而其间所取税物反复纽折,有至数十倍者,此尤可骇。湖外之民已废农桑,寔缘于此。窃恐州县例有兹弊,非特岳州,乞行改正。」诏令本路提刑司限十日体究,申尚书省申:原脱,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七补。。
五月八日,右司谏王缙言:「乞下江西路,应人户折纳,以麦一石二斗折米一石外,不得别更收耗。如有违戾,监司按劾施行。」从之。
十六日,殿中侍御史周秘言侍:原脱,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七补。:「淮南田土除诸佃依已立定课子输纳、屯田合官私主分外,其余并不得依前收撮课子。如旧例牛租之类,亦令一切禁止。或敢违戾,并许百姓越诉,官吏重寘于法。」诏依,仍令淮南提点司体究。如有上件事理,一面改正讫,具状申尚书省。
十一月二十八日,权发遣淮南两路公事张成宪言:「契勘淮南还业之人所有税额未定州县,乞依已降指挥,据寔种顷亩,且令催纳课子二年。候参配税额见得定数,别行起
催。」诏依,每亩不得过五升。
十二月十五日,诏:「四川租税令遵依祖宗旧法,不得过有折科得过有:原作「过得」,据本书食货七○之三八改补。,如敢违戾,仰提刑司觉察闻奏。」
是岁,两浙转运副使李迨会约每年所纳夏税两浙转运副使:据《宋史》卷三七四《李迨传》、《建炎要录》卷九四:迨绍兴五年十月除「两浙转运使」,「副」字疑误。「约」原作「纳」,据本书食货七○之三八改。、和买折帛钱,除发足上供之数外,逐州尚有宽剩钱数,婺州: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三贯八百五十八文;秀州:一十万贯文;湖州:六万八千九百六十贯文;平江府:四万五千二百四十七贯四百五十文,共二十二万八千六百六十一贯三百八文。逐年依折帛钱条限起发,至今为例。
七年正月一日,无为军言:「本军累遭兵火之后,耕种尚少,委是民力困弊。欲乞展免税役二年。」诏展一年。
八年六月十二日,枢密副使王庶言:「两淮州县内有已起纳二税去处,将合纳绵、紬、税、绢、杂钱、白米六色以在市价例准折作钱,却将准折到钱别科米麦,至一亩之地,所纳物斛至有四五斗者。欲下淮南两路转运司行下所隶州县,将合起纳二税人户依税额未定州县已降指挥,更与收纳课子二年。」从之。
九年五月十四日,宗正少卿三京淮北宣谕方廷寔言:「人户苒税,在法系随地色高下纳租在:原作「左」,据本书食货七○之三八改。,即无专立菜园户法。欲乞改正,依税法随田高下纳苒税。」诏与逐路转运司,依祖宗旧制措置施行。
二十四日,诏令新复州县将刘豫重敛之法焚于通衢。
十年九月十日,明堂赦:「诸路州县人户纳田亩钱,依已降指挥免收头子、市例、船脚等
钱。官司搔扰,当职官除名勒停,公吏人等流配海外,情重者依军法施行。内江浙沿流去处,比缘有司申陈,许令从便折纳米斛。仍已约束,不得大量功耗。尚虑州县并缘侵渔,民被其害,仰帅臣监司常切觉察。如有违犯,按劾以闻,当依已降指挥行遣。诸路州县税绢,其畸零尺寸折纳见钱,本以便民,访闻多是高估价直,使民重困输送。仰转运、提刑司常切觉察。诸路税苒多是粳米折变糯米,却将糯米折变见钱,并功耗之数亦行折纳,是致人户倍有困弊。今后应合折科,不得于外数展转折变。」
十一年七月七日,臣僚言:「昨降指挥,许浙江州县民户送纳折帛钱纳:原作「紬」,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九改。,以十分为率,紬折二分紬:原作「纳」,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九改。,绢折三分,绵折五分。今州县乃尽令折钱,却于出产紬绢去处低价收买低:原作「抵」,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九改。,以取出剩。又应民户积欠税物,许绍兴九年与作一年两料料:原作「科」,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九改。,绍兴七年、八年分作二年四料料:原作「科」,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九改。,随税带纳。今州县乃缘阙乏之际,应民间七年、八年、九年积税尽令一并送纳,急于星火,至有破家荡产,流离转徙,乞行禁约。」诏依。
十二年九月十三日,赦:「诸县起催官物,依条合抄录人户应纳寔数,预给凭由。近年令佐 慢,但凭乡司印给,其间脱漏增功,情弊不一。或已输纳,不将县钞销簿,致纳与未纳未:原作「米」,据本书食货七○之三九改。,例被追呼。仰监司觉察,今后凭由如有脱漏,止勒元给散公吏陪填。其增功之数与不即销簿,吏人断停断:疑当作「勒」。,永不得充役;县官失觉察,按劾以闻。
勘会人户畸零税赋令合钞送纳,本以便民,行之岁么,寝生奸弊。谓如十户合钞,当纳米一石、绢一匹之类。一户既已凑纳,尚不住勾呼其余,或将凭由多填姓名,妄有催理。愚民无知,惮于追扰,不免认纳,甚非优恤下户之意。自今应畸零米斛、丝绵匹帛,许人户取便,或愿合钞凑成匹石等,或愿搀先折纳见钱,并许送纳,与免收头子縻费。限日下给钞销簿,各不得循袭,以取赢余,重困民力。访闻州县催理税赋,多咤形势、官户及胥吏之家不输纳,或典买之际,并不推割,产去税存,无从催理。官司取办一时,勒令催税保长等出备,类至破家。日后尚敢勒令出备,当职官远窜,人吏决配。若豪滑之户故不输纳,及典买之际,不依条推割税赋,择其甚者,具名申尚书省。」
十三年十一月八日,南郊赦:「访闻诸路税苒多以粳米折变糯米,却将糯米折变见钱,并功耗之数亦行折纳,是致倍困人户。今后应合折科数,不得展转折变。」
十五年五月十一日,上宣谕输臣曰:「民间所纳折帛钱,每匹可减一千,庶宽民力。」
八月一日,知池州魏良臣言:「应折帛钱止随本户寔数,不收合零,既便催科,又优下户。仍乞下江浙转运司依此。」从之。
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权发遣筠州周绂筠:原作「均」,据本书食货七○之四○改。言:「本州岛递增淮管紬绢,民间颇以为重。欲乞权免增今年一分,且依去年已增三分之数送纳。」从之。
同日,权发遣舒州汪希旦
言:「本州岛认发上供米麦,缘地居山僻,艰于行运。欲乞权依市直折纳价钱起发,内愿纳本色者听。」从之。
十二月十六日,进士章公奎言:「向缘军兴,豹赋缺乏,乃于民间预借其税,以济军用。今偃兵息民,固已有年,而豫借之税,今尚未免。况豫借之弊,折纳太重,近于重敛。」上谕辅臣曰辅:原作「输」,本书食货七○之四一改。:「此事有否 朕与邻国通和,正为百姓。若豫借以扰民,失朕本意。令户部取索,措置以闻令:原作「今」,据本书食货七○之四一改。。」
十七年二月二十二日,右正言巫伋言:「州县有民间输纳常赋而不给以朱钞者州县:原作「县州」,据本书食货七○之四一乙。,或已给,却不行用,勒令再纳者。欲望行下郡邑,自今如有循习前弊,并仰人户越诉。仍令所部监司常切觉察,按劾以闻。」从之。
九月二十四日,宰执进呈诸路监司守臣自今所部县令治状显著者,保明闻奏。上曰:「当今正以惠养百姓为先务。」秦桧曰:「如民间折帛钱太重,理宜蠲减。」上谕宰执曰:「朕么有此志!祖宗时,每缣价直八百缣:原作「练」,据本书食货七○之四一、《建炎要录》卷一五六改。,官司乃以一千和买。民间既免举债出息,及丝蚕收成之后,并皆乐输。比乃创折帛之请创:原作「割」,据本书食货七○之四一改。,令人户折纳见钱,殊为非理。不知今折纳若干 」秦桧曰:「当令户部取见寔数进呈。」上曰:「若随逐路色额减纳钱数,非唯可苏民力,且使知朕所以休兵之意。」
是月二十六日,尚书省言:「江浙州军见输纳折帛钱,旧立价钱,比之时价稍高,兼逐路土产物帛不一,窃虑民户难于出办。」乃诏两浙紬绢每匹减作七贯文。内和买减作六贯五
百文,绵每两减作四百文。江南东、西路紬绢每匹并减作六贯文,绵每两减作三百文。自绍兴十八年为始。仍诏令逐路转运司酌度州军出产多寡均拨分数,务令均被寔惠。仍具数以闻。
十八年二月二十一日,权知蕲州吕延年言:「江西一路自李氏税苒数外增借三分,以应军须。欲乞行下本路漕司,如委见田产步亩所载税苒倍于他路见;原作「具」,据本书食货七○之四二、《建炎要录》卷一五七改。,即取旨量与裁定。仍乞先将沿纳一项钱米特免支移折变。」诏令户部取索诸路色目一体看详以闻。
十九年七月二十四日,上宣谕辅臣曰:「昨日巫伋论镇江府预借人户苒米极为搔扰,不知何故如此缺乏 可令监司理会,先将守臣放罢。」
二十年二月一十八日,广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路彬言:「静江府昭州夏税折布钱最重于诸州。盖自绍兴五年,诸路军事都督行府一时措置,每匹折纳价钱,比旧增及一倍以上。自后沿袭,依数折纳。欲望将两州所折布钱减去增价,止令依旧价折纳。或于见纳价钱上三分之中与减一分。」诏令户部看详取旨。
食货 宋会要辑稿 食货一○ 赋税杂录下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七回 议迁都董卓营私 遇强敌曹操中箭·蔡东藩 第九十九回 以乱易乱劫迁主驾 用毒攻毒尽杀宦官·蔡东藩 读礼通考卷九十六·徐乾学 宋史全文卷十七上·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三·佚名 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卷之一百·佚名 尚史卷二十六·李锴 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巻七·刘时举 第四十二册 天命七年六月·佚名 一三三四 军机处为奉旨将热河《职贡图》第二卷送京事致热河总管札文·佚名 儒林宗派卷四·万斯同 卷十一·吴缜 萧吉传·李延寿 卷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