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一

钦定四库全书

甬上耆旧诗卷一

监察御史胡文学编

吴越春秋称越地东至於鄞即所谓甬上也自後迁置不常一时人物与句章余姚各相引重今録其定为鄞人者四家以冠此集之首

文大夫种

字会鄞人【见吕览高氏注】越灭吴其谋居多见越絶诸书既以伏剑死越人哀之葬于重山一年其神去与子胥共出没江海间昼夜两至今浙水之潮前扬波者伍子胥後重水者大夫种里中王深寜先生论之曰世多谓大夫不能从五湖游谓不知几不知保身义也致身亦义也使种蠡俱逝国谁与守且蠡楚人可以去越大夫即越人婓婓迟迟不忍去父母之邦忠臣之志也斯可谓善论古人矣

越王句践五年入臣于吴羣臣送至浙水之上临水祖道大夫种前为祝其辞曰

皇天佑助前沉後扬祸为德根忧为福堂威人者灭服从者昌王离牵致其後无殃君臣生离感动上皇衆夫悲哀莫不感伤臣请薄脯酒行二觞

大王德夀无疆无极乾坤受灵神只辅翼我王厚之祉祜在侧德销百殃利受其福去彼吴庭来归越国越王既灭吴伯诸侯置酒文台羣臣为乐大夫种进祝酒其词曰

皇天助佑我王受福良臣集谋我王之德宗庙辅政鬼神承翼君不忘臣臣尽其力上天苍苍不可掩塞觞酒二升万福无极

我皇仁贤怀道抱德灭讐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恡羣邪杜塞君臣同和福夀千亿觞酒二升万岁难极

大里黄先生

鄞人【见会稽典録】秦博士遭时坑废儒术因与诸博士东园公绮里季夏甪里先生避世隐於商山汉高帝时遣人聘之四公不甘仰天叹而作歌谓之采芝歌高帝欲废太子留侯为画策礼请此四人共辅太子入见上四公年俱八十余须眉皓白故谓之四皓太子卒得不废事详留侯世家後黄公归老于鄞卒葬大隐山亦称黄墓乐府载琴集曰采芝操四皓所作也其词曰皓天嗟嗟深谷逶迤树木莫莫高山崔嵬岩居穴处以为幄茵??紫芝可以疗饥唐虞往矣吾当安归其词与崔鸿所载不同今并存之

采芝歌

漠漠高山深谷威迤??紫芝可以疗饥皇农邈远余将安归驷马高盖其忧甚大富贵而畏人不如贫贱而轻世

礼部尚书贺先生知章

字季真行九生小溪之响岩证圣初中进士超羣拔类科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历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一日并谢时称两命之荣又充皇太子侍读正授秘书监开元中从封东岳奏定仪注先生性放旷善谈笑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每醉辄属词笔不加点俱斐然可观为学士时每与人燕语好事者辄随笔钞记俱堪参咏天宝三载因病疏请度为道士放还乡里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使得侍养御制诗以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先生归後筑室四明之鹿亭樊榭时往来稽山卒年八十六葬于会稽肃宗以侍读之旧赠礼部尚书初神龙中先生与越中贺朝万齐融杨州张若虚邢巨湖州包融俱以吴越之士名扬上京人间往往传其文独先生最贵晩年李杜二公益相推重奉先生为宿老此所以名冠一代词人之首也自後称四明辄曰贺监旧山川盖诗人名重本朝未有过先生者

史家称唐中叶将相有功帝室惟邺侯郭汾阳先生之识邺侯李翰林之识郭汾阳此岂当时诗人所能及耶

开元十三年禅社首山祭地只乐章

迎神用顺和

至哉合柔德万物资以生常顺称厚载流谦通变盈圣心事能察增广陈厥诚黄只僾如在泰折俟咸亨

皇帝行用太和

肃我成命於昭黄只裘冕而祀陟降在斯五音克备八变聿施缉熙肆靖厥心匪离

登歌奠玉帛用肃和

黄只是祗我其夙夜寅畏诚洁匪皇寜舍礼以琮玉荐厥茅藉念兹降康胡寜克暇

迎俎用雍和

夙夜宥密不敢寜晏五齐既陈八音在县粢盛以洁房俎斯荐明德惟馨尚兹克徧

皇帝初献用夀和

惟以明发有怀载殷乐盈而返礼顺其禋立清以献荐欲是亲於穆不巳裒对斯臻

皇帝饮福用福和

穆穆天子告成岱宗大裘如濡执珽有顒乐以平志礼以和容上帝临我云胡肃邕

皇帝还宫用太和

昭昭有唐天畀万国列祖应命四宗顺则申锡无疆宗我同德曾孙继绪享神配极

送神用灵具醉【代顺和】

神具醉杳熙熙灵将往眇禗禗顾明德吐正辞烂遗光流祯祺

奉和御制春台望

青阳布王道玄览陶真性欣若天下春高逾域中圣神臯类观赏帝里如县镜缭绕八川浮迢嶤双阙映晓色徧昭阳晴云卷建章华枝的皪丹青树颢气氤氲金玉堂尚有灵蛇下鄜畤还徵瑞宝入陈仓自昔秦奢汉穷武後庭万余宫百数旗回五丈殿千门连绵南隥出西垣广画螓蛾夸窈窕罗生玳瑁象昆仑乃眷天情兴隐恤古来土木良非一荆临章观赵丛台何如尧堦将禹室层栏?窱下龙舆清管逶迤半绮疏一听南风引鸾舞长謡北极仰鹑居

望人家桃李花

山原夜雨度仙家朝发东园桃李花桃花红兮李花白照灼城隅复南陌南陌青楼十二重春风桃李为谁容弃置千金轻不顾踟蹰五马谢相逢徒言南国容华晩遂叹西家飘落远的皪长奉明光殿氤氲半入披香苑苑中珍木元自奇黄金作叶白银枝千年万岁不凋落还将桃李更相宜桃李从来露井傍成蹊结影矜艶阳莫道春花不可树会持仙实献君王

晓发

江臯闻曙钟轻栧理还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峯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送人之军中

常经絶脉塞复见断肠流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万里长城寄无贻故国忧

奉和圣制送张说廵边

荒境尽怀忠梯航巳自通九攻虽不战五月尚持戎遣戍徵周牒恢边重汉功选车命元宰授律取文雄胄出天弧上谋成帝幄中诏旗分夏物专讨锡唐弓帐宿伊川右钲传晋苑东饔人藉蕡实乐正理丝桐岐陌涵余雨离川照晩虹恭闻咏方叔千载舞皇风

奉和圣制集贤书院成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燕得谟字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题袁氏别业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回乡偶书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销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采莲曲

稽山罢雾欝嵯峩镜水无风也自波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答朝士

鈒镂银盘盛蛤蜊镜湖蓴菜乱如丝乡曲近来佳此味遮渠不道是吴儿

咏柳

碧玉妆来一树高万条垂下緑丝縧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吴商浩

耆旧诗前三十卷刻成巳在校讐万生允诚趋白余曰顷録四唐人诗及吴商浩仅载其名氏余不详至所録诗塞上篇末曰分明更想残宵梦故国依然在甬东然则商浩定为甬上人也当附録贺监後余因念宋史艺文志集部有鄞人诗九卷应是宋全盛时所辑岂端録其本朝人耶抑及唐以前耶但其诗得藏诸内府应自足传而今絶不可得正未知当时所列何人所録何等诗以吾里中先贤而茫茫千年前不见作者每念及此辄为废寝食後録方外耆旧诗至噩梦堂尊者徧觅诸方仅得三首适吾友明介禅师自吴中来云曾于梵舍值一僧出其槖中诗二册一为吴门释法杲雪山草一为甬上噩梦堂集且曰此法门二宝也可识之介公间为余言余闻之惊喜遂属介公他日若更相值当端钞梦堂诗而介公云亡并为一恸悲矣夫世间有奇文字每苦不得留即幸得留天地间而徒一二人爱护亦复何益使论衡未传彼中郎诚非俊物也余故为具述於此倘海内学士家有藏宋人选鄞诗九卷及方外诸公收得梦堂尊者集遥悯求者苦心不惜邮寄以全一方文献当十倍偿之他涉甬上诗文有在此集之外者俱同前例嗟乎浦江之人物可徵赤城之遗诗不坠故国人风忾然梦寐唯藏书家留意焉

塞上即事

身似星流迹似蓬玉关孤望杳蒙蒙寒沙万里平铺月晓角一声高卷风战士没边魂尚哭名王猎处火犹红分明更想残宵梦故国依然在甬东

长安春赠友人

繁华堪忆帝城春粉堞青楼势碍云花对玉鈎帘外发歌飘尘土陌边闻几多远客魂空断何处王孙酒自醺各有归程千万里东风时节恨离羣

宿山驿

文战何堪功未图又驱羸马指天衢露华凝夜渚莲尽月彩满轮山驿孤岐路辛勤终日有乡关音信隔年无好同范蠡扁舟兴高挂一帆归五湖

北邙山

北邙山草又青青今日销魂事可明緑酒醉来春未歇白杨风起柳初晴冈原旋葬松新长年代无人阙半平堪取金炉九还药不能随梦驻浮生

秋塘晓望

钟尽疎桐散曙鸦故山烟树隔天涯西风一夜秋塘晚零落几多红藕花

泊月

身逐烟波魂自惊木兰舟上一帆轻云中有寺在何处山底宿时闻磬声

水楼感事

高柳螿啼雨後秋年光空感泪如流满湖菱荇东归晩闲倚南轩尽日愁

甬上耆旧诗卷一

猜你喜欢
  卷一百五十·彭定求
  歴代诗话卷七十一·吴景旭
  卷十三·何汶
  ◆江南吟士倪道原(太初集)·顾嗣立
  第六回 传雁足新状元寄信·佚名
  第三十二出 哭像·洪昇
  序·钟嗣成
  卷一百二·徐世昌
  柴氏四隐集后序·柴望
  巻二十二·李攀龙
  卷二百六十四·陈思
  卷十·史简
  卷二十四·佚名
  卷一百三十四·陈元龙
  第六回 森罗殿鬼神齐拿问 安乐宫父子小团圆·蒲松龄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陆锡熊诗集·陆锡熊

    《舟中晓发》片帆带月宿寒烟,半夜潮生旅梦边。斗柄压秋低插地,云根抱雨远遮天。才分曙色催兰桨,又杂鸡声听马鞭。同是悠悠潮海客,短篷孤枕尚高眠。《读史》其一百川齐注海东头,使者河堤借箸筹。岂有宣房沈白马,但闻蜀水斗苍

  • 提要·邓深

    【臣】等谨案大隐居士集永乐大典原题邓绅伯集其散见各韵内者裒集排纂尚得二卷然原本不着其名亦不着时代诸家目录皆不载其书惟集中有逰罗正仲磬沼分韵诗题曰深得一字诸人集贫乐轩赏花分韵诗题曰深得把字则其名当为邓深

  • 人境庐诗草·卷五·黄遵宪

    ○八月十五夜太平洋舟中望月作歌茫茫东海波连天,天边大月光团圆,送人夜夜照船尾,今夕倍放清光妍。一舟而外无寸地,上者青天下黑水。登程见月四回明,归舟已历三千里。大千世界共此月,世人不共中秋节。泰西纪历二千年,祇作寻常

  • 默庵诗集卷之三·曹义

    五言律诗 五言排律 ◆五言律诗 送庄检讨存礼归省 送沈中书归觐松江 寄味道 送别 挽周检讨母 送武官之任 送南宁州判 送人归蜀 送人归省 忆高味道 送僧归淛 送县令致仕 送太学生陈珙南还 送人之池阳 送文令尹之贑县 送

  • 卷五十七·司马迁

    钦定四库全书 史记卷五十七 汉   太  史   令司马迁 撰宋中郎外兵曹参军裴 駰集解 唐国子博士弘文馆学士司马贞索隐 唐诸王侍读率府长史张守节正义 绦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绦侯周勃者沛人也其先卷人【集解

  • 卷七十一·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七十一明 俞汝楫 编科试备考试法初行科举成式洪武十七年三月戊戌朔命礼部颁行科举成式凡三年大比子午卯酉年乡试辰戍丑未年会试举人不拘额数从实充贡乡试八月初九日第一塲试四书义三道每道二

  • 卷十二下·沈枢

    钦定四库全书 通监总类卷十二下    宋 沈枢 撰勤王门 汉沮授劝袁绍迎献帝 兴平二年是时长安城空四十余日强者四散羸者相食二三年间关中无复人迹沮授说袁绍曰将军累叶台辅世济忠义今朝廷播越宗庙残毁观诸州郡虽

  • 二、孔子为委吏乘田考·钱穆

    孟子曰:“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史记 孔子世家》作“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畜息蕃。”司职者,毛大可《四书改错》云:“《周礼》牛人有职人,主刍

  • ●皇朝通典卷四十二·佚名

    禮二 ○禮二 吉二 △吉二 雩祀 朝日 夕月 天神 地祇 風師 雨師等祠 ·雩祀 (臣)等謹按古者龍見而雩以為百穀祈膏雨是孟夏之雩乃每歲常行之典至遇旱而禱則為大雲我朝列聖相承旰食宵衣勤求民瘼凡遇水旱躬詣圜丘祈禱即

  • 卷六十二·宋敏求

    钦定四库全书唐大诏令集卷六十二宋 宋敏求 编大臣册国公册高士亷改封申国公文册李积改封英国公文册程知节改封卢国公文册侯君集改封陈国公文册段志玄改封褒国公文册羣臣册张允恭鄯州都督文册唐临吏部尚书文册段宝玄

  • 同治九年五月初四日·曾国藩

    早饭后诊脉一谈。清理文件,阅《国朝文录》。小睡半时。巳刻,黄静轩来久谈,劝我静坐凝神,以目光内视丹田,因举四语要决曰:但凝空心,不凝住心;但灭动心,不灭照心。又称二语曰:未死先学死,有生即杀生。有生谓委念初生,杀生谓立予铲除

  • 路敏行·周诒春

    路敏行 字季讷。年二十八岁。生于江苏宜兴。本籍住址。江苏宜兴县署后。未婚。初学于常州溪山小学。苏州铁路学堂。苏州英文专修馆。及上海南洋公学。宣统二年。以官费游美。入威斯康心大学。习农业。宣统三年。入理

  • 卷五十一·胡广

    <子部,儒家类,性理大全书钦定四库全书性理大全书卷五十一学九教人程子曰君子之敎人或引之或拒之各因其所亏者成之而已孟子之不受曹交以交未尝知道固在我而不在人也故使归而求之 语学者以所见未到之理不惟所闻不深彻

  • 大阳延禅师·惠洪

    禅师名警玄。祥符中。避国讳易为警延。江夏张氏子也。其先盖金陵人。仲父为沙门。号智通。住持金陵崇孝寺。延往依以为师。年十九。为大僧。听圆觉了义经。问讲者。何名圆觉。讲者曰。圆以圆融有漏为义。觉以觉尽无余

  • 杂阿含经卷第四·佚名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八八)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年少婆罗门名郁多罗。来诣佛所。与世尊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常如法行乞。持用供养父母。令得乐离苦。世尊。我作如

  • 佛一百八名赞·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归命一切智  一切世间师  牟尼大法王  一百八名号  无边功德海  具足众吉祥  能灭诸有情  罪业诸烦恼  我今归命礼  一切大吉祥 

  • 历朝华严经持验纪·佚名

    荆溪周克复重朗纂男周石校吴郡陈济生皇士参南天竺国。大名德比丘。号龙树菩萨。出梵志种。大豪贵家。始生时在树下。由龙成道。因以为号。襁褓时。诵四韦陀。有四万偈。皆即照了。弱冠擅名诸国。天文星纬及余道术。无

  • 德育古鉴·史洁珵

    本书由清代史玉涵先生所辑,系中华伦理道德教育的重要经典,为后人广为传诵。本书经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校订后,成为中心师生必修之德育教材。书中以翔实的历史故事,从孝顺、和睦、慈教、宽下、劝化、救济、交财、奢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