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卢贲传

卢贲字子征,涿郡范陽人。

父亲卢光,北周国的开府、燕郡公。

卢贲略略读了点书,对音律颇有所知。

北周武帝时,卢贲袭爵为燕郡公,食邑一千九百户。

后来历任鲁陽太守、太子小爆尹、仪同三司。

平定北齐有功,增加食邑四百户,转任司武上士。

当时隋高祖为大司武,卢贲知道高祖是非常人物,与他深深地交结。

周宣帝继位后,加授卢贲开府。

高祖刚受宣帝托付总理朝政时,群情还不一致。

高祖就把卢贲引到自己身边。

高祖将到东宫去,文武百官都不知他的去向。

高祖悄悄地让卢贲部署人马,然后召来百官,对他们说:“想求富贵的,就跟我来。”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想跟着去,有的想离开。

卢贲率兵赶到,大臣都不敢动。

高祖出崇陽门,到了东宫,东宫守门的卫士不让进去。

卢贲晓谕他们,仍不行。

卢贲张目呵斥,卫士才让开。

继而高祖才得进东宫。

卢贲总是守卫在高祖身边。

后高祖问他,他说:“周朝的气数已完了,天人之望,实归于明公您。

望早点应天顺民。

天给您,您不要,就会反受其咎。”高祖深以为然。

高祖受禅后,命卢贲清点宫中,主管守卫。

卢贲于是上奏,更改周代的旗帜,另取好名。

其青龙旗、驺虞旗、朱雀旗、玄武旗、千秋旗、万岁旗等旗名,都是卢贲取的名。

不久授他散骑常侍,兼任太子左庶子、左领军、右将军。

当时高赹、苏威共掌朝政,卢贲心里很不服气。

柱国刘日方当时被疏远猜忌,卢贲因此劝上柱国元谐、李询、华州刺史张宾等人,谋划废了高赹、苏威,五个人共同辅佐朝政。

又因晋王杨广是皇上的爱子,谋划废立太子。

又私下里对皇太子说:“卢贲想拜谒殿下,又怕皇上谴责,请明白我的区区之心。”计谋泄露,皇上穷追此事。

刘日方等人把罪过全推在张宾、卢贲身上。

大臣们上疏要处死这两个人。

皇上因他们是创业登基前的朋友,不忍心杀他们,把他们都削职为民。

张宾不久就死了。

一年多后,卢贲恢复爵位,任检校太常卿。

卢贲因古乐宫悬七八,损益不同,历代的通儒,又没个一致的说法,于是上表说:“殷商人以前,通行用五音。

周武王灭商,得到鹑火、天驷之应,其音于是用七种。

汉代,又加上应钟,所以十六枚而在一..。

郑玄注《周礼》,以二八十六为..。

这样,那么七音、八音的意义,由来很久远了啊。

但世有沿革,取舍不同。

到了北周武帝,又改为用七音,以林钟为宫。

那音乐,是治天下的根本,所以移风易俗,没有比音乐更好的。

因此吴公子季札观乐而辨别兴亡。

那么,音乐是动天地、感鬼神的。

情发于心中,变为声音,治乱就会相应表现出来。

北周武帝以林钟为宫,大概是周代将亡的征兆。

而且林钟是黄钟派生的。

黄钟是君,而在臣之下,明明是大隋得天下的征兆。

又,陰是臣,而居君位,更显出我隋皇帝登基的吉祥。

这实在是冥冥之中的事与人事相符,与一般的人事无关。

伏请陛下治理天下,道逾前王,功成作乐,比以前更加灿烂。

我听说,五帝不相沿袭音乐,三王不相沿袭礼仪,这大概是因为要随时改制,而不失雅正之道。”皇上最后听了他的,就改七音为八音,以黄钟为宫。

有诏令卢贲与仪同杨庆和删定北周、北齐音律。

不久,授卢贲为郢州刺史,继而转任虢州刺史。

后任怀州刺史,挖沁水东流,名叫“利民渠”。

又流入温县,名叫“温润渠”,以灌溉盐碱地,百姓靠渠得利。

几年后,转任齐州刺史。

百姓闹饥荒,粮价猛涨。

卢贲不让别人卖粮,但自己却去卖,因此被削职为民。

后来,卢贲随皇上到东都洛陽。

皇上闲谈时对卢贲说:“我刚当大司马的时候,你对我推心置腹。

我当丞相后,你常在我身边。

我与你可以说是老朋友了。

你若没有过错,地位当与高赹相同。

因你与叛逆交好,因此废了你。

但我念你往日的交情,又恢复你当州牧的地位,你怎么不思报效,到了这种地步?我不忍心杀你,这是枉法行私罢了。”卢贲拜伏谢罪,有诏恢复原职。

几天后,与皇上交谈时,有违皇上旨意。

他又自叙功绩,口出怨言。

皇上大怒,对群臣们说:“我将给卢贲一个州,我看他不能再重用了!”后来,皇太子为他说:“这些人都有佐命开国之功,虽然他们品性轻薄,但的确不能抛弃他们。”皇上说:“我抑屈他,是想保他的性命。

没有刘日方、郑译和卢贲、柳裘、皇甫绩等人,那么我就不会到今天这个样子。

但这些人都是反复无常的家伙。

在周宣帝时,他们凭着无赖而得宠。

到宣帝病重时,颜之仪等人请求用宗室的王爷辅政,这些人行诈,宣帝才让我辅政。

我想治天下,他们又想捣乱。

所以刘日方谋反于前,郑译为巫惑于后。

像卢贲这些家伙,心里总是不满的。

用他们吧,他们又不谦逊;不用吧,又会招来他们的怨恨。

是他们难得让人信任,不是我抛弃他们。

众人见了这些,也许有人私下议论,说我对不起功臣,其实不然。”苏威进言说:“汉光武帝欲保全功臣,都用列侯之位而让他们入朝。

皇上仁爱,再用此法来安顿他们吧。”皇上说:“行。”于是废卢贲于家。

卢贲这年去世,时年五十四岁。

猜你喜欢
  列传第九十七·刘昫
  司天考第一·欧阳修
  卷三十二·志第十三·礼五·脱脱
  外篇 杂说中第八·刘知几
  名山藏卷之二十六·何乔远
  第二编 张荫麟、缪凤林、李源澄、吕思勉讲秦汉史·王国维
  卷之二百十九·佚名
  ●第二卷 刑案(下)·缪荃孙
  卷六·宇文懋昭
  刘腾传·李延寿
  卷之二十八  正統臨戎錄(明)楊銘 撰·邓士龙
  卷三十七 布萨揆侵宋更盟·李有棠
  卷二百八十二·佚名
  九年·佚名
  總序·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臧懋循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元)乔孟符撰●李太白匹配金钱记杂剧目录第一折 〔音释〕第二折 〔音释〕第三折 〔音释〕第四折 〔音释〕题目 韩飞卿醉赶柳眉儿 正名 李太白匹配金钱记第一折〔冲末扮王府尹领张千上〕〔诗

  • 卷四十五·志第二十一·地理六·张廷玉

        ◎地理六   ○福建 广东 广西   福建《禹贡》扬州之域。元置福建道宣慰使司,属江浙行中书省。至正十六年正月改宣慰司为行中书省。太祖吴元年十二月平陈友定。洪武二年五月仍置福建等处行中书省。

  • 资治通鉴后编卷四·徐乾学

    宋纪四【起阏逢困敦正月尽桑兆摄提格十二月凡二年】太祖啓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徳圣功至明大孝皇帝干徳二年春正月辛巳大雨雪震雹 甲申帝以选人食贫者众诏吏部流内铨听四时参选仍命翰林学士承防陶糓等与本司官重详定循资

  • 卷之二百二十二·佚名

    成化十七年十二月辛丑朔上视郊祀牲山西寿阳县城南山崩声如牛吼○壬寅太监覃昌传奉 圣旨改锦衣卫百户何瑾为尚宝司司丞瑾随太监陈善引进群小纳赂求官而已因得厚利又获转职也○沈府唐山王幼墧薨王康王第八子也母妃韩氏

  • ●海东逸史卷三·佚名

    家人传妃某氏,王为世子时所纳。崇祯十五年,北兵破兖州,兄鲁王以派自缢死。王被执,诡称鲁王牧儿。见北兵掠王邸,眦忽流泪,怪之,旁有人曰:「此鲁藩之弟也」。北兵刃之,三击不中,骇曰:「汝有大福,我不汝害。前有一少女子甚丽,知是汝妻

  • 大明光宗贞皇帝实录卷之一·佚名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讳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第一子也母曰 孝靖皇太后王氏先是万历十年壬午 太后以四月册封恭妃八月十一日 上诞生万历二十九年十月立为 皇太子性孝

  • 涌幢小品卷之二·朱国祯

    庙号太祖庙号与汉祖同。故今尊称曰太祖。曰高皇帝。则得矣。 【 太字是庙号。高字是谥号。】 近见刻国朝一书。曰我高祖皇帝。其于汉祖。亦曰汉高祖。不知原是太祖。非高祖也。亦当有辨。国号国号上加大字。始于胡元

  • 八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等编纂片·佚名

    八九九 军机大臣奏遵旨查明《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等编纂片乾隆四十七年七月十九日遵旨查得本日恭进《四库全书表》,系大理寺卿陆锡熊、编修吴省兰公同编纂,复经侍郎纪昀敬谨改定进呈。谨奏。(军机处上谕档)

  • 平定金川方略卷六·来保

    三月丁亥上命军机大臣等传谕班第曰据班第奏称先由成都起程往川西一路查看粮台前至军营再由军营前往川南一带勘视粮路朕思办理粮饷固属紧要自应及时筹办但军营弁兵多半更易现在正值军兴恐张广泗一人有不能兼顾之虑班第

  • 卷十·高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左传纪事本末卷十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鲁陪臣交叛【南蒯 阳虎上侯犯 公孙宿下】襄公七年南遗为费宰叔仲昭伯为隧正欲善季氏而求媚于南遗谓遗请城费吾多与而役故季氏城费【发明】季氏城费所以自封也讵知为

  • 卷三百十八·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八明 杨士奇等 撰弭盗宋英宗治平元年知谏院司马光论除盗劄子曰臣窃闻降勅下京东京西灾伤州军如人户委是家贫偷盗斛斗因而盗财者与减等断

  • 北洋海军章程第八·佚名

    工需杂费 一、天津海防支应局专管北洋海军俸饷、工需及北洋各海口陆军兵饷并各局、各学堂、船坞、库厂薪粮经费暨一切工程修制、采办价值收支报销事宜,应用员弁、司事、书役人等薪工等费,历年在津防练军月饷项下开支,并

  • 元年·佚名

    (庚戌)元年清道光三十年春正月1月1日○甲午,日有食之。○詣眞殿展拜。1月2日○乙未,前掌令姜繼遇上疏,批曰:「十條所陳,予將嘉納矣。」○以李嘉愚爲議政府右參贊,鄭夏應爲全羅道兵馬節度使,李肇淵爲全羅左道水軍節度使。○義州

  • 提要·吴如愚

      臣等谨案《凖斋杂说》二卷。宋吴如愚撰。如愚字子发,钱塘人。少以父任补承信郎,监福州连江商税。再调常熟,解职归。嘉熙二年,以丞相乔行简奏荐,改授承信郎,差充秘阁校勘。三疏辞免,特转秉义郎与祠。其仕履见於《馆阁续录

  • 卷十·赜藏主

      ○汾阳(善)昭禅师语录师太原俞氏子。剃发受具。杖策游方。所至少留。随机叩发。历参知识七十一员。后到首山问:“百丈卷席意旨如何?”山曰:“龙袖拂开全体现。”曰:“师意如何?”山曰:“象王行处绝狐晨。”师于言下大悟。

  • 人豹·江户川乱步

    公司职员神谷芳雄如同交上了恶运,他相识的美丽女友一个接一个被劫持、奸杀、困惑中,他请私家侦探明智小五郎帮助,于是,小五郎及其妻子也被卷入了一声可怕的是非斗争之中……

  • 东洲集·崔桐

    诗文别集。明崔桐(号东洲)著。二十卷,续集十一卷。卷首有嘉靖二十九年(1550)曹金序。卷一至卷九为诗,卷一○为词,卷一一至卷二○为文。续集卷一至卷六为诗,卷七至卷一○为文、卷一一为杂著。卷末有嘉靖三十四年(1555)

  • 中本起经·佚名

    凡二卷。东汉昙果、康孟详合译(一说康孟详译)。收于大正藏第四册。记述释迦成道后教化之事迹。计有转法轮品、现变品、化迦叶品、度瓶沙王品、舍利弗大目揵连来学品、还至父国品、须达品、本起该容品、瞿昙弥来作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