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七、拳匪之乱及庚子和约

德宗光绪二十六年夏五月,因近畿一带拳匪滋事,命协办大学士刚毅、顺天府府尹赵舒翘驰赴良乡、涿州等处查看情形。义和拳本名梅花拳,又称金锺罩,为白莲教遣孽,始于嘉庆时。十七年三月,有诏逮捕,其后党日益多。自光绪中叶,弥满于山东之清平,冦定陶等地。上年毓贤为山东巡抚,因沂州教案,由驻京各国公使诉诸政府撤其任,憾之。是年二月,毓贤简放山西巡抚,遂胎书朝青,谓匪皆义民,且有神技可用。今国事日衰,由于民志未伸,若再杀拳民,无异自翦羽翼也。端王载漪因其子溥俊立为大阿哥,时讽各使入贺,不应,且有违言。愤甚,刚毅后党,夙有憾于帝,遂仇及外人,故皆深信毓贤言,欲利用拳匪以快其私愤。地方官希旨,不敢言剿,匪势愈猖。及袁世凯代毓贤为东抚,一意主剿,扑灭十馀巨股,东省宴然,馀党流入直隶。总督裕禄听其蔓延,于是公倡邪说,号召乡愚。其法以神为主,言神附其体即精武艺,不畏枪炮,每有人入坛,有所谓大师凡者为之焚符诵咒,而老祖师宣扬其神训焉。其神曰洪钧老祖、梨山圣母,其宗旨以扶清灭洋为名,凡洋人及教民,与为洋人服役,能洋语用洋货者,分别等差。有十毛之目,一落其手,必杀无赦,遂借此舞刀跳跃,劫杀焚掠。又有红灯照者,皆女子,与之相辅而行。当匪在涞水,戕杀督标副将杨福,又毁卢汉铁路、京津铁路电杆、京津至张家口电线,焚杀教民数百处,裕禄不为究办,且延匪目入见,待如上宾。乡里无流棍徒聚千百人,持义和拳三字名帖即可身入衙署,与总督分庭抗礼。匪中头目,如曹福田、张德成辑以文霸之王德成等,裕禄且公汇其名入奏报,加以改语为录用地步,政府亦优答之。及闻外人有责言,且将调兵入京,始命刚毅与舒翘前往查看,而谕旨仍良莠杂出。及拳民中多有游勇,会匪溷迹其间为词,盖终不以拳民为作乱之匪徒也。刚毅至涿州,拳匪勒令跪香,语多欺罔。刚毅令舒翘随同礼拜,舒翘心知其妄,然以刚毅故不敢立异,回京覆命言天降义和拳以灭洋人。请太后收集拳民为团练,即以端王统之,总管太监李莲英亦赞成其说,太后信之,密令召集入京,召见大师兄曹福田,奖其义勇。两宫由西苑迁入大内,自瀛秀门至西华门沿路排到,拳民护卫太后,赏银二千两,慰劳有加,于是争相信从。设坛建醮,栅场跆遍,香烟满城,结为黑雾。王公府第,大公主荣寿公主为恭王奕䜣女,太后抚为己女,邸在安定门大街大佛寺后身,皆招拳匪各数百人入居之,谓之保护满汉,各营卒亦居大半。都中数万,来去如蝗,大局遂不可收拾矣!

命端郡王载漪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礼部尚书启秀、工部左侍郎溥兴、内阁学士那桐均在部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上行走。载漪尝言:‘若使彼掌总署与外人交涉,必无困难之事发生。’那桐上封事,请政府远向各国宣战,勿待其援军之至。启秀预拟宣战谕旨,呈请盖玺。太后时难持重未发,而心善诸人所为,皆特派入总署。

甘肃提督董福祥入卫,至京,福祥本降匪,所部甘勇亦匪,素无纪律,既入京城,与匪合力攻毁教堂,焚掠街市。火势蔓延之地由大栅栏、珠宝市、粮食店、煤市街、煤市桥、观音寺、杨梅竹斜街、廊房、头条胡同、二条胡同、西河沿,延及前门外屠城,楼东西河包巷、前门桥,西及大街西一带四千馀家,同归于烬。翌日焚西单牌楼、讲画堂,延烧千馀家,东城一带洋货铺被匪纵火,又延烧四千馀家,火延城阙,烟焰三日不绝。

甘军戕日本使馆书记官杉山彬于永定门外,时各国公使皆自危。俄使致书政府,言他国将借乱事图不利于中国,俄与中国亲睦二百馀年,义当告。总署匿不上闻,俄使请入见亦不许,至是各国派兵入卫。日本兵将入京,杉山彬至车站迎候,方出永定门即为董福祥之兵所戕,且裂其尸于道。

召巡阅长江水师大臣李秉衡来京。秉衡前以教案罢职,命至奉天查办事件,又命巡阅水师,至是命带兵入京。行至景州,所部道员陈泽霖助匪攻毁村落数处。抵京,太后召见宁寿宫,语移日,秉衡力主战,且言义民可用,当以兵法部勒之,并主张攻使馆,由翰林院安置地雷轰入。后董福祥如其计行,翰林院被焚而使馆仍无恙。

太后两次御殿,召对君臣。是日直督裕禄奏报,洋人力索大沽炮台,请政府即与宣战。太后怒甚,立即出仪鸾殿,召军机会议。载漪、启秀、那桐复进呈外交团照会一件,太后阅之益怒曰:‘彼族竟敢干预我家事,此能忍,孰不能忍!外人无礼至此,予誓必报之!’载漪因请攻使馆,大学士荣禄谏曰:‘兵交使在其间,围攻使馆之举决不可行。若如端王等所主张,则宗庙、社稷危矣。且杀数使臣,亦不足以颐扬国威。’太后叱之出,复遍询诸臣,皆主张决裂。太后入宫稍息,复御政殿召见王公、军机六部、九卿、科道、内务府大臣、各旗都统。宣帝至,太后厉声曰:‘皇帝自己承认,不克执掌政权,岂外人所以干预?今各使之照会,陵辱中国主权实甚矣!’又语诸汉大臣,当同心协力,以报国家。又言咸十年,英法联军出京时,设有一得力之军队,截而杀之,即可转败为胜。但到今日,予等报复时期至矣。并问帝意如何。帝迟疑久之,乃请太后听荣禄之言,勿攻使馆,护送各使至津。刑部尚书赵舒翘请明发上谕,灭除内地洋人,以绝外人间谍。吏部左侍郎许景澄进曰:‘中外缔约数十年,民教相攻之事,无岁无之。然不过赔款而已。惟攻杀外国使臣,必召兵端,各国协而谋我,何以御之?’太常寺卿袁昶曰:‘臣在总署供差有年,见外人皆和平讲理,不信有请太后归政之照会。据臣愚见,各国必不致干涉中国内政。’载漪大怒,斥袁昶为汉奸。太后命昶退,顾问户部尚书立山,对曰:‘拳菲乌合,其术多不效。’载漪愤然曰:‘用其心尔,奚问术乎?立山必与夷通,乃敢廷辨!’内阁学士联元曰:‘倘使臣不保,他日联军入城,恐有玉石俱焚之祸。’载漪怒斥之曰:‘联元方自使馆来,怀贰心,罪当诛!’太后亦怒,命立斩联元,左右力救之而止,自是无敢进言者。太后即命军机宣布开战之谕,传达各省。又言当先致祭太庙。派载勋、载澜为团练大臣,又限各使当夕离京,即著荣禄护送往津,既又谕各使照常安居。诸臣既退,载漪、载澜独留,载澜告太后曰:‘臣观义和团练习时,忽见玉皇降临,称奖拳民之忠勇。’太后亦谓唐武后当国时,玉皇亦曾降临云。英、俄、德、法、美、意、奥、日本八国攻大沽炮台,据之。时政府既助匪仇洋,英提督西摩尔统各国兵入京,至杨村被阻折回。北京使馆被围,天津兵匪亦攻租界。西摩尔面请于天津总兵罗荣光,让出南北炮台,由联军代守。荣光不允,遂开战。相持竟日,卒至不守。召各省兵入援。征集勤王军之命下,鹿传霖、锡良等遥应之,而南方督抚皆不奉诏。江都刘坤一疏言:‘苟御外侮,则臣当立即北上。若屠戮使馆中孤立之数洋人,则不愿以堂堂中国之兵队,而为此等举动也。’疏入,谕旨言南北相倚,不可歧贰,又引《左传》唇亡齿寒以为言。东抚袁世凯亦极言朝廷纵乱民,至举国以听之,譬若奉骄子,祸不忍言矣。召两广总督李鸿章来京。鸿章不即行,但疏恳敕护使馆,请无信邪术以保国。懿旨责具不应作一面语,同时由袁世凯转到福建,将军善联、总督许应骙等,请保卫使臣各折片。亦降严旨有曰:‘和之一字,万不可存于胸中,倘该将军等误会朝旨,海疆万一有失,惟各将军等是问云。’德国驻京公使克林德被戕。先日,载漪等函约克使赴总署会议,是晨,克使行至东单牌楼,为载漪所统神虎营兵满人安海所枪杀。先是,政府出示悬赏,杀一洋人者赏银五十两,杀一女洋人者赏银四十两,杀一洋孩者赏银三十两。乱兵希赏,至有此变。载漪当令以克使首级枭示东安门,因袁昶力争而止,昶棺殓之。下诏与各国宣战,自是匪类亦炽,首祸诸人,叫嚣堕突。九卿科道,纷纷条陈攻馆之策,尚书启秀言:五台僧普济有神兵十万,请召普济会歼逆夷。知府曾廉、编修王龙文请用决水灌城之法,引玉泉山水灌馆,必尽淹毙之。学士彭青藜、御史刘家谟请诏义民所至,按户搜杀,以绝乱源。御史彭述谓义和拳咒炮不燃,其御至神,无畏夷兵。徐道焜言洪均老祖已命五龙守海口,夷船当尽没。陈嘉言云得关壮穆帛书,言夷当自灭。编修箫荣爵言夷狄无君父二千馀年,天将假手义民尽灭之,时不可失。郎中左绍佐请戮郭嵩焘、丁日昌之尸以谢天下。主事万东鉴谓曾国藩办天津教案所杀十六人,请议恤。时上书言神怪似此者以百数。廷臣附和既众,载漪遂令拳匪烧顺治门法国教堂。甘勇纵火翰林院,冀以延烧使馆,太后皆立宫中高石之上观之。甘勇当获一洋人,献庄邸,刑讯至三小时之久。呼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三十 志一百五·赵尔巽
  卷六·毕沅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二十·李心传
  大明英宗睿皇帝宝训卷之二·李贤
  序·李贤
  第五十卷 孝义 三·缪荃孙
  一四八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拟派肄业贡生校录《永乐大典》应刊书籍并再添摆板供事折·佚名
  金坛狱案·佚名
  卷十四·高士奇
  世家卷第四十三 高丽史四十三·郑麟趾
  赵汝愚传·脱脱
  闗中奏议巻八·杨一清
  一五四、再论鲁谱歧点·钱穆
  卷六十二·佚名
  元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赵希明·唐圭璋

      希明,宗室,燕王德昭九世孙。嘉定元年(1208),处州守。   霜天晓角   空山木落。月淡阑干角。相与羊裘披上,方知道、宦情薄。   老来须自觉。酒尊行处乐。疑到碧湾无路,滩声小、橹声薄。

  • 诗本音卷五·顾炎武

    昆山顾炎武撰小雅呦呦鹿鸣【十二庚】食野之苹【十二庚】我有嘉賔鼓瑟吹笙【十二庚】吹笙鼓簧【十一唐】承筐是将【十阳】人之好我示我周行【户郎反 苹字从平笙字从生徧考三代秦汉之书凡鸣平生字无入阳唐韵者知此章自

  • 班彪列传第三十·范晔

    班彪 子固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也。祖况,成帝时为越骑校尉。父稚,哀帝时为广平太守。彪性沈重好古。年二十余,更始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嚣问彪曰:「往者周亡,战国并争,天下分裂,数世然后定。意者从横之

  • 志第二十二 职官一·刘昫

    高祖发迹太原,官名称位,皆依隋旧。及登极之初,未遑改作,随时署置 ,务从省便。武德七年定令: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尚书、门下、中书、秘书、殿中、内侍为六省。次御史台;次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

  • 第七十三回 讨成德中使无功 策魏博名相定议·蔡东藩

      却说王承宗自为留后,无非是积习相沿,看人榜样。最近的就是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师道即李纳庶子,李纳死,长子师古袭职,师古死,判官高沐等,奉师古异母弟师道为节度副使,杜黄裳时尚为相,请设官分治,免致后虑。宪宗因夏蜀迭乱,不宜

  • 春秋战国异辞卷三·陈厚耀

    鲁史鲁世家【节文】周公旦武王弟也佐武王破殷封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武王既崩成王少在襁褓之中周公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徳也周公卒子伯禽固已前受封是为

  • 卷之一千四百八十四·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附录一·陶希圣

    ◎日汪密约全文△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日签订⒈以日满支建设东亚新秩序为烟幕,置中国于日本奴役之下。⒉以善邻修好为甘饵,实行政治侵略的野心。⒊以经济提携为手段,实现搜刮资源的企图。⒋以共同防卫为幌子,到达华北驻兵的

  • 黎景熙传·李延寿

    黎景熙字季明,河间莫阝人。少年时因孝顺而闻名于世。曾祖黎嶷,北魏太武帝时,因军功赠爵容城县男,后为燕君郡太守。祖父黎镇、父亲黎琼都世袭封爵。  黎季明小时候喜欢读书,生性记忆力强,有默默记忆的才能,而没有应酬对答之

  • 王寿传·宋濂

    王寿字仁卿,涿郡新城人。自幼聪颖好学,年长通晓蒙古文字,任中书省属官。由于朝臣举荐,在宫中侍奉裕宗,自至元十九年(1282)授兵部员外郎,二十二年、二十四年两次任吏部郎中。至元二十九年授大司农丞,但未到任。元贞二年(1296)

  • 五年·佚名

    (庚午)五年大明正德五年春正月1月1日○戊午朔,臺諫啓曰:「臣等以言官,累日論事,上猶不從,不可就職。義當辭去,然此事大關,故敢啓。今日乃元朝也,無臺諫受賀,甚妨事體。」大司憲洪淑獨啓曰:「永文不合判書,朝廷所知,鄭光世、邊脩等事

  • 卷四·黄道周

    <子部,儒家类,榕坛问业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四明 黄道周 撰甲戌八月朔二日乙夘为秋仲正防之期某又以省家入郡于时在防者五十三人自愧寡陋藏匿不深拟先一日为撤臯比奉诸长者请诸乡里先正左右辟咡至期未有至者而秋

  • 春秋诸国统纪序·齐履谦

    读三百五篇之诗曰有美有刺也读二百四十二年之春秋曰有襃有贬也盖夫子既殁而序诗传春秋者固已云然则非秦汉以后之儒创为是説也説经而迷于是也千年矣逮自朱子诗传出人始知诗之不为美刺作若春秋之不为襃贬作则朱子无论著

  • 卷二十三·吕祖谦

    钦定四库全书増修东莱书说卷二十三  宋 时澜 撰洛诰第十五      周书太甲复亳而伊尹告归成王卜洛而周公告归盖伊尹周公处大臣之变者也巳事而亟去所以明吾心而严万世之防也然周公不得遂其去何也伊尹之时国无

  • 庄公·庄公二十五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五年春,陈侯使女叔来聘。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伯姬归于杞。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冬,公子友如陈。【传】二十五年春,陈女叔来聘,始结陈好也。嘉之,故不名。夏六月辛未,朔

  • 卷第一百五十四·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五十四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根蕴第六中等心纳息第四之四契经中说住灭定者。不为火所烧。水所漂。毒所中。刃所害。他所杀。问何故住灭定者有如是胜利。尊者世友作如是说。

  • 第二基地·阿西莫夫

    《第二基地》(Second Foundation),是美国科幻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出版于1953年的科幻小说中篇集,“基地三部曲”的第三部。本书讲述了在骡攻占基地之后,骡和第一基地的遗民寻找“谜”一般的第二基地的传奇事迹,共由两个中

  • 诱惑·松本清张

    松本清张著,年轻貌美、风流多情的三沙子,是银座大厦酒巴间的女老板。从前,她曾当过某酒巴间的女招待。三年前独自在银座开设了一间小酒巴。尽管小,若没有别人的资助,这间小酒巴她也是开不成的。究竟资助者是谁?传说她当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