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章 育婴院

 

 (慈幼院同。自三岁至五岁入焉,如不设慈幼院,则总归于育婴院可也)

  一、凡婴儿断乳后,产母出院,即移送入此院。

  一、此院看护者皆女子,以男子心粗性动而少有耐性,不若女子之静细慈和而有耐性也,其名曰保。凡女保皆由本人自愿,而由总医生选其德性慈祥、身体强健、资禀敏慧、有恒性而无倦心、有弄性而非方品者,乃许充选。盖孺子既离产母,则女保有代母之任,其责最大,人类所关,不可不重其选也。

  一、女保皆悬有女保字于冠服,见者不论贵贱,皆加敬礼,以其代为众母,非其子而抚之如子,人类所讬命,其事至仁,其行至难。盖数月之婴儿,体弱无知,事事皆待于女保,抱持、拥卧、哺食、矢溺、提携、嬉弄,无晨无夕;稍一不慎,即致疾病,竟夜哭啼,终日襁褓,劳苦尤甚。而长大或不能相识,不能知报,无所为而为之,其事尤难。孔子之为子报父母曰:“欲报之德,昊天罔报”,盖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也,故罔极之恩,不在一日之生而在三年之怀。然则保母劬劳,人类赖以育成,其有大公德于公众,岂可言哉!故宜有殊荣异礼以待之。

  一、育婴院择地之精,当与人本院同,或与人本院接近,尤易移送。若地狭难容二院,则可少次于人本院者。然不得在山谷狭隘倾压、粗石荦确、水土旱湿之地,又不得近市场、制造厂及污秽之处。

  一、育婴院结构,当择与婴儿最相宜之式,大约楼居少而草地多,务令爽垲而通风日,临池水以得清气,多植花木,多蓄鱼鸟,画图雏形之事物,皆用仁爱慈祥之事以养婴儿之仁心。凡争杀、偷盗、奸诈种种恶物,皆当屏除,无使入婴儿心目中,其为歌乐及教婴儿歌乐者亦然。

  一、本院凡弄儿之物,无不具备,务令养儿体,乐儿魂,开儿知识为主。

  一、管院事者皆以医生充之,由众公举,在选仁质最厚、养生学最明者。

  一、本院婴儿,早暮有医生诊视二次,其衣服若何而宜儿体,饮食如何而适儿度,嬉戏安息如何而合儿神,务令得宜以壮儿体,一切皆由医者节度而女保受命奉行。若几儿岁月无疾则得赏,几儿有疾则得罚。其女保不慎者罚女保。

  一、小儿有病,每日医生诊视三次,分别其轻重。其重者有常医视无次数,且归大医诊视,以康泰复愈,然后如常。

  一、婴儿数月以上者,一人专抚之;其两年以上者,或以一人而看护二三人,随时酌议。

  一、子能言时教以言,凡百物皆备,制雏形或为图画,俾其知识日增。

  一、婴儿能歌,则教仁慈爱物之旨以为歌,使之浸渍心耳中。

  一、婴儿入院后,人口官全集各院行定名礼,为婴儿立名。惟婴儿既经公养,人为全地之公物,非父母所得私有之,不过借父母以生之耳。公家有宝星以赏其胎产之劳,足偿之矣,既不必从太古之母性;不须父养,亦不必同后世之父姓也。且凡有姓则有所私亲,各私其亲,势必如广东各姓之互争而相战,此在太古人类自立则赖之,大同之时最忌别异,必当去之矣。

  一、知识稍开时,将世界有形各物,自国家至农工商务,皆为雏形,教之制作,则习惯若性。及其长也,贫而谋生,贵而监督,皆熟悉工艺,多能鄙事,行之自然矣。

  一、婴儿知识日开,感染不可不慎。故设院之地不可近戏院声伎之地,葬坟火化之旁,作厂、市场、车场哗嚣之所,以慎外感之染而保清明纯固之神。

  一、婴幼身体稚弱,不能当祁寒盛热,且魂体未定,感非时之气,既足以变人体肌,又足以夺人神魂。观印度、马来、非洲之人可见。故今冷带五十度、热带二十度以外,皆不设院。

  一、女保以二年满任,任满时,若公察看其仁慈尽职,婴儿健长,公赠以仁人慈保宝星,此宝星为第一等者。盖婴儿无母,即以女保代为母而育之,非其所生而爱抚如子,其功德大过于生母也。凡有此第一等仁人宝星出身者,足为仁爱之实据,凡有各上职即当推升。其慈幼院之女保,一年为期,则降生母宝星一等,以儿长易抚也。其有愿再任者,任满再赠仁人慈保宝星。凡仁人宝星愈多者,尊荣愈至,他职推选愈速。 

猜你喜欢
  叔向问人何若则荣晏子对以事君亲忠孝第二十六·晏婴
  景公问古者君民用国不危弱晏子对以文王第二十三·晏婴
  大雅·毛公
  张子语录中·张载
  论语集注考证卷六·金履祥
  春秋大全卷三十六·胡广
  卷十四·高士奇
  提要·朱熹
  卷九·严虞惇
  第十四章 16·辜鸿铭
  卷十五·惠士奇
  指月录卷之十四·瞿汝稷
  卷三·佚名
  菩萨本生鬘论卷第六·佚名
  北斗七星护摩法(复炽盛光法)·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续编卷一·况周颐

    ○姚令威忆王孙 姚令威《忆王孙》云:“毵毵杨柳绿初低。淡淡梨花开未齐。楼上情人听马嘶。忆郎归。细雨春风湿酒旗。”与温飞卿“送君闻马嘶”各有其妙,政可参看。 ○梅溪喜迁莺 “诗酒尚堪驱

  • 列传第二十 徐陵子俭 份仪弟孝克·姚思廉

    徐陵,字孝穆,东海郯人也。祖超之,齐郁林太守,梁员外散骑常侍。父摛,梁戎昭将军、太子左卫率,赠侍中、太子詹事,谥贞子。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而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焉。时宝志上人者,世称其有道,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之,宝志手摩其

  • 列传第五十八·李延寿

    韩褒 赵肃 子轨 张轨 李彦 郭彦 梁昕 皇甫璠 子诞 辛庆之 族子昂 王子直 杜杲 吕思礼 徐招 檀翥 孟信 宗懔 刘璠 子祥兄子行本 柳遐 子庄韩褒,字弘业,颍川颍阳人也。祖环,魏平凉郡守、安定郡公。父演,恆州刺史。褒少有志

  • 卷五·佚名

      商誓解第四十三   王若曰:“告尔伊旧何父□□□□几耿肃执,乃殷之旧官人序文□□□□,及太史比、小史昔,及百官里居献民□□□来尹师之敬诸戒疾听朕言,用胥生蠲尹王曰:嗟尔众,予言,若敢顾天命,予来致上帝之威命,明罚。今

  • 第十节 望北平·老舍

    抗战胜利了,我进了一次城。按我的心意,“文协”既是抗敌协会,理当以抗战始,以胜利终。进城,我想结束结束会务,宣布解散。朋友们可是一致的不肯使它关门。他们都愿意把“抗敌”取销,成为永久的文艺协会。于是,大家开始筹备改组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六十·佚名

     万历十三年四月壬寅朔 上亲享 太庙是日太常寺卿沉人种赞福胙及还宫折旋失度 上遣中使至阁传谕诘之时人种已推闽抚几欲停推阁臣解之乃已○丙午大雩○丁未东虏哈不慎寇边初哈酋以窃犯辽东革抚赏至是见诸酋领赏艳之

  •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万历四年十二月己未朔命礼部官祈雪○庚申 上御文华殿讲读举御袍示辅臣曰此袍何色居正以青对 上曰紫也服久而渝耳居正曰此色既易渝愿少制 世宗皇帝服不尚华靡苐取其宜久者而用之每御一袍非敝甚不更故其享国久长未必

  • 卷之五十一·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太保兼太子太傅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二等伯加四级臣马齐光禄大夫经筵日讲官起居注少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仍兼管吏部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加二级又加一级臣张廷玉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子

  • 李彪传·李延寿

    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这是孝文帝赐给的名字。家庭贫寒,从小失去父亲,饱受贫困折磨。然而却胸怀大志,好学不倦。最初,受学于长乐的监伯阳,伯阳十分称赞他。后来与渔阳的高悦、北平的阳尼等人想一起隐居名山,没有实行。高悦的

  • 卷四十二·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圣祖仁皇帝圣训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 仁皇帝圣训卷四十二积贮康熙十七年戊午二月庚戌上谕户部积贮系国家大计年来各路兵马需用粮饷浩繁在外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九·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 洪武三年十二月丙辰朔。 戊午,宥松江盗钱鹤皋余党。初,鹤皋作乱伏诛,其党诛连不已。至是,复逮至百五十四人,法皆当死。上曰:“贼首既诛,此胁从者。”俱贷其死,谪戍兰州。 中书省臣言:“西北诸虏

  • 续孟子卷下·林慎思

      咸丘蒙八  咸丘蒙问曰吾闻诸仲尼立身扬名以显父母孝之终也舜瞽叟有不父之名何也孟子曰瞽叟不父天显之也天生大孝于舜使化天下之人也故不生于帝裔而生于庶人不事于常父而事于瞽叟生帝裔则身先贵也身先贵则何以育

  • 卷十二·黄道周

    钦定四库全书榕坛问业卷十二明 黄道周 撰秋仲之二日为榕坛正防吕而德兄弟为政衣冠之集四十八人谒夫子及晦翁毕分札敷坐某举杨贞复云人心本虗才一着物便不得其正不正便不在不在时虽视听饮食亦不复知即云知视听饮食亦

  • 九经辨字渎防卷八·沈炳震

    归安沈炳震撰先儒异读周礼【周礼仪礼异读皆据郑注其出于释文贾疏者各标识之】嫔 【天官宰】二曰嫔贡 嫔故书作賔先郑賔贡皮帛之属后郑嫔贡丝枲 【秋官大行人】其贡嫔物 故书嫔作频先郑云嫔物妇人所为后郑谓丝枲

  • 大学章句序·朱熹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

  • 卷第五十三·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五十三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不善纳息第一之八有结在欲界彼结非堕欲界。谓缠所缠欲界没起色界中有。欲界没生色界者。通异生及圣者。彼色界中有在欲界起法应如是。死

  • 水浒忠义志传·施耐庵

    简本《水浒传》,二十五卷,一百十五回。施耐庵编辑,明崇祯刘兴我刊本。全称《鼎镌全像水浒忠义志传》。此本是现存简本水浒中较完整的版本,但年代上并不算太早(然而,早期的要么是残本,要么比较不完善)。此本可以暂时作为简本水

  • 明佛法根本碑·智慧轮

    密教著述。唐智慧轮撰。一卷。今本与《示教指归》合为一卷(上、下篇)。其中主张佛之根本为毗卢遮那,法之根本为真言陀罗尼,并讲趣入密教之道,宣扬和判释密教为佛法根本的思想。见载于日本《大正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