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十四

钦定四库全书

左传纪事本末巻十四

詹事府詹事高士竒撰

城筑搜狩【因事别见者不更载】

隐公元年夏四月费伯帅师城郎不书非公命也新作南门不书亦非公命也 七年夏城中丘书不时也九年夏城郎书不时也 桓公十六年冬城向书时也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非都也凡邑有宗庙先君之

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 二十九年春新作延廏书不时也凡马日中而出日中而入 冬十二月城诸及防书时也凡土功龙见而毕务戒事也火见而致用水昏正而栽日至而毕 僖公二十年春新作南门书不时也凡启塞从时 文公十二年城诸及郓书时也 宣公八年城平阳书时也 成公九年城中城书时也 十八年筑鹿囿书不时也 襄公十三年冬城防书事时也于是将早城臧武仲请俟毕农事礼也昭公九年冬筑郎囿书时也季平子欲其速成也叔孙昭子曰诗曰经始勿亟庻民子来焉用速成其以勦民也无囿犹可无民其可乎 定公十五年冬城漆书不时告也【以上城筑】 桓公四年春正月公狩于郎书时礼也六年秋大阅简车马也 昭公八年秋大搜于红自

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以上搜狩】

【臣】士竒曰千仭之山跛羊能陵之以其迤也数仞之墙虽有贲育猝莫能越以其峻也城以保民奈之何其可废哉顾城本为民防患于未然而使之疲于工筑弃本业而起愁叹则未然之患犹纾而目前之困已剧矣况登丘之呼亦足动众梁伯之好适以资敌无城犹可无民将谁与国乎是以先王之爱城常不如爱民力一岁之中用民不过三日而又必以农隙之时使之手足寛然得以縁南亩仰事俯育两无所憾而后本固邦宁也春秋凡用民无论时之合否皆书重民力也鲁之城中丘城郎皆以盛夏兴役而延廏之新又当大无之后其为草菅民命全莫省忧昭昭简策若夫襄十三年城防昭九年筑郎囿皆在隆冬于时合矣而当时一欲早城一欲速成而臧武仲与叔孙昭子独能为民请命不亦仁人之心乎然用民必书而费伯城郎不书新作南门不书左氏求其说而不得则皆曰非公命也窃谓不然隐公之始年犹未失政安有非公命而擅兴大众以城者至作南门近在国都而公弗知隐其充耳乎圣人削之当自有故不可求矣若乃春搜夏苖秋狝冬狩先王所以寓军政于四时之田而作其果敢之气使之娴于歩伐止齐谙于鼓铎铙镯而蓄其威怒也然必有常时有定所如鲁狩大野而郎则非所搜为春事而红则非时并非所且以红之搜考之是时公室衰微鲁国兵权半归季氏自根牟至于商卫革车千乘扫境内以为此役季实主之于昭公何与违天时易地利悍然直行其意之所欲以为凡可以非礼动民即用以犯上作乱而莫敢忤有如此搜矣故先儒以此为季氏履霜之渐也吁城筑民力所系搜狩军政所关力当留余于下政当操之自上其可不加之意哉

左传纪事本末巻十四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五十七 胡颖 徐度 杜棱 周铁武 程灵洗 沈恪 陆子隆 钱道戢 骆文牙 孙瑒 徐世谱 周敷 荀朗 周炅 鲁悉达 萧摩诃 任忠 樊毅·李延寿
  卷八十七 大中祥符九年(丙辰,1016)·李焘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十二·李心传
  卷之五 南都甲乙纪(续)·计六奇
  卷十一 孝宗·王夫之
  卷之三百四十六·佚名
  四四八 寄谕山东巡抚郝硕卽由川驰赴江西新任并差人将革抚海成送京·佚名
  志卷第十九 高丽史六十五·郑麟趾
  卷九十·张守节
  三六 管轮堂·周作人
  卷九十五 西南夷两粤朝鲜传 第六十五·班固
  陶潜传·沈约
  陈子龙、夏允彝传·张廷玉
  卷二·允禄
  卷八十一·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彭止·唐圭璋

      止字应期,自号漫者,崇安人。有刻鹄集,不传。   满庭芳   寿平交五十   月闰清秋,时逢诞节,画堂瑞气多多。遥瞻南极,瑞彩照盘坡。好是年才五十,身当贵、福比山河。无些事,方裙短揭,时复自高歌。   欢娱,当此际,香燃宝

  • 卷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卷十五壮游【大厯元年秋防州作梦弼曰此篇叙壮年经游之迹按唐书公少贫不自振客游吴越还以进士举不中第遂游齐赵间凡八九年复归京师】往者十四五岀游翰墨场斯文崔魏徒【公自注崔郑州尚魏

  • 卷十一·韩淲

    钦定四库全书 涧泉集卷十一      宋 韩淲 撰七言律诗 径山【二十一日比年寺火独遗国一和尚塔院及明月池耳他皆再建者】 明月池头国一禅残僧依旧占三椽薰风正緑门前树积水都清涧下川坐断千峯因底事身轻百刼本

  • 卷一百五十六·毕沅

      ◎宋纪一百五十六 ∷起重光作噩正月,尽阏逢困敦三月,凡三年有奇。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嘉泰元年金泰和元年   春,正月,戊午,申严福建科盐之禁。   壬戌,谢深甫等荐士二十有五人,诏

  • ◎宅怪·李定夷

    厦门禾山下八保某乡黄姓,建筑新屋,一座两进,护房两行。黄仅一妻两子女暨女俾佣媪,计六七人。屋既落成,即移居后进,其前进暂作厨房及婢媪宿舍所,养牲畜亦在前进。其厅堂常于夜间闻多人行走声、哭声、笑声。婢媪从房内隙中窥之

  • 懿宗本纪·刘昫

    懿宗,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名叫李氵崔,是宣宗的长子,母亲为元昭皇太后晁氏。懿宗于大和七年(833)十一月十四日出生于藩王府邸。会昌六年(846)十月被封为郓王。懿宗本名李温,大中十三年(859)八月七日,宣布宣宗的遗诏,被立

  • 卷三十九·郑玉

    钦定四库全书 春秋阙疑卷三十九    元 郑玉 撰 二十有八年春王三月葬曹悼公 公如晋次于乾侯 公如晋将如乾侯子家子曰有求于人而即其安人孰矜之其造于竟弗听使请逆于晋晋人曰天祸鲁国君淹恤在外君亦不使一个辱

  • 卷一百五十三·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五十三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二十六昏礼周礼地官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注判半也得耦为

  • 小宛·佚名

    --忧国忧民亦英雄【原文】宛彼鸣鸠①,翰飞戾天②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③,有怀二人④人之齐圣⑤,饮酒温克(6)。彼昏不知,壹醉日富(7)。各敬尔仪,天命不又(8)。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9),蜾蠃负之

  • 卷八十二(曹魏三藏法师康僧铠译)·佚名

    △郁伽长者会第十九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陀林中。给孤穷精舍。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五千人。弥勒菩萨。文殊师利菩萨。断正道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如是等而为上首。尔时世尊,与於无量百千大众

  • 卷一·佚名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祇阇崛山。与大比丘众六万二千人俱。菩萨摩诃萨七万二千。众所知识。皆从十方世界来集。得陀罗尼无碍辩才。进入念慧惭愧具足。其志坚固犹如金刚。善修成就一切佛法。志意清净成就具足。自不忘

  •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玄奘

    瑜伽师地论卷第八十六摄事分中契经事行择摄第一之二复次嗢拖南曰想行愚相眼胜利九智无痴与胜进我见差别三相行法总等品三后广于诸行中修无常想行有五种。谓由无常性。无恒性。非久住性。不可保性。变

  • 菩提道次第略论卷第四·宗喀巴

    戊三上士修心之道次第分三,已初明发心为入大乘之门,己二此心如何发起,己三发心已学行之法。 今初如是流转之过患,从种种门中长时修习,则见于此三有如陷火坑,为欲解脱惑苦,证得涅槃,意怀热恼,由是修学三学,从生死中而得解脱焉。

  • 略释对于佛教──毕竟空──之疑义·太虚

    世有欲维持世道人心,而施行佛教三世因果、六道苦趣之说,冀人心之悔罪修福止恶行善者。逮研究而得其结论,则一切皆空;不惟家国身世之种种事物胥无存在之价值,且并其三世流转、六趣轮回之命根我体而亦空之;更进取空间、时间、

  • 卷第六十二·佚名

    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经尔时,文殊师利菩萨劝诸比丘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渐次南行,经历人间,至福城东,住庄严幢娑罗林中往昔诸佛曾所止住教化众生大塔庙处,亦是世尊于往昔时修菩萨行能舍无量难舍之处;是故,此林名称普闻无量

  • 滴天髓阐微·任铁樵

    《滴天髓阐微》为命理之学,由来久矣。古之言命者,简而赅,故庖牺曰正命,仲尼曰天命,老聃曰复命,类皆以得之于天,赋之于人者,正其性、循其理、以安其命而已。滴天髓一书,相传为京图撰,刘诚意注,取通神、六亲为两大纲,自天道至贞元,凡

  • 周易玩辞·项安世

    十六卷,宋项世安著。书成于嘉泰二年(1202年)。本书专门阐释《周易》象辞。南宋庆元年间,项安世谪居江陵,杜门不出,专攻四书五经,写成《周易玩辞》一书。此书不沿旧说,独辟蹊径,专门从《周易》的象与辞入手解释《易》

  • 菩提道灯论·阿底峡

    又称《菩提道炬论》。古印度阿底峡(Atisa,982~1054)集龙树、世亲、佛陀跋陀罗等各家学说而作。阿底峡为古印度僧人,佛教学者,生于萨护罗(今孟加拉国达卡地区),精于印度五明之术(声明、工技明、医方明、因明、内明),曾出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