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六十四、甲午战事及和约

德宗光绪二十年,夏六月,以日本兵袭踞朝鲜王宫,幽朝王,命总兵卫汝贵等率师赴援。是年四月间,朝鲜东学党作乱,驻朝通商委员袁世凯屡电北洋大臣李鸿章,请派兵助剿。鸿章派海军济远、扬威二舰赴仁川、汉城护商,并调直隶提督叶志超率淮勇千五百向牙山。未至而乱党悉平之。报至,时日本已派兵五千抵仁川,朝鲜大震,请中国先行撤兵,不允。与日本会商同时撤兵,日本则约中国协同干预朝鲜内政。相持久不决,鸿章与督署方日冀英、俄出为调处。北京、伦敦、圣彼得堡函电纷驰,英、俄亦托必为出力。迁徙经月,战备未具,及上月下旬,日兵陆续调赴朝鲜者已及万馀。既入朝京,使臣大乌圭介率之入宫,杀卫兵,困朝王。世凯亟电致鸿章,恳召回面商和战,志超亦电请撤兵回国,以戍军久役署,两受病为辞。鸿章先后为请于部署,皆不允,令世凯留朝,志超择地移扎,而命汝青统盛军马,步三千进平壤。提督马玉崑统毅军二千进毅州,分起由海道至大东沟登岸。饬志超移扎平壤。 日本海军迎击运兵船于丰岛,沈毁英商高升轮船,并掳操江运船,驻牙山际军亦败于成欢。先是,派赴朝鲜各兵,雇英商三轮船分运,而以滠远、广乙二兵轮卫之。为日人侦知,袭击于丰岛海面。济远管带方伯谦见敌近,惶恐匿铁甲最厚处,继而柁毁于炮。大副游击沈寿昌中炮殁,守备柯建章继之,又阵亡,黄承勋又继之,亦死。伯谦亟令高悬白旗,下悬日旗,驶归威海。英轮高升,遂被击沉,广乙受重伤自焚,管带守备杨建洛及弁兵死者七百馀。时驻牙山兵退回公州,统将叶志超沿途捏报胜仗,及至成欢,与敌遌,迎战败绩,复称连日歼毙倭兵五千馀人,得旨赏给这士银二万两,奖叙将弁数十人。 秋七月,与日本宣战,布告中外,并饬驻日公使汪凤藻下旗回国。 命叶志超总统驻扎平壤诸军。时马玉崑统毅军,卫汝贵统盛军,提督佐宝贵统奉军,副都统丰陞阿统奉天之盛军,皆由陆路渡鸭绿江至平壤。志超败趋公州后,亦绕王京北走达平壤,志超方以成欢之役铺张战绩,政府信之,遂拜总督之命。志超固解,因诈病请急,恳请回籍京医。朝旨不许。 八月,日本陆师攻平壤,叶志超等军败绩,记名提督左宝贵等死之,志超夜弃平壤北走。平壤为朝鲜要镇,城垣壮阔,绵延十馀里,诸军万七千齐集于此。将帅日置酒高会,而军士盗掠民妇之事时有所闻,以卫汝贵之盛军为尤甚。志超恇怯无能,惟依李鸿章函电之部署,筑垒城内外以自保。马玉崑率四营绕出江东为犄角势,卫汝贵、丰陞阿二军十八营驻城江南岸,左宝贵六营守北山城上,志超与聂士诚居城中。是月十二三四等日,日兵已逼近,互相挑战,操作相当。至十五日晚,敌以右翼队陷大同江左岸桥里之炮台,更渡江以冲平壤之正面而师团长本队为其后援以左翼队自羊角岛下渡大同江十六日在江岸与马队相遇剧战敌军死伤颇多炮台卒被陷时宝贵退守牡丹台鏖战甚力敌军连发开花炮宝贵负伤阵殁诸军遂大乱午后四时半许志超遍于城上悬白旗乞停战是夜全军纷纷宵遁敌要击于山隘枪炮环轰溃兵回旋不得出死者二千馀平壤遂陷事闻命四川提督宋庆总统诸军志超汝贵旋均违问 海军提督丁汝昌率全师与日本师船战于大东沟口外海面败绩先是六月之杪日本兵船击毁高升运船及广乙兵轮济远遁匿威海汝昌率全军在威海卫堵塞口门为自守计迨京外交章弹劾始佯遣偏师开出口外或三十里而止或五十里而止启碇出口阅五六小时即回轮飞电北洋大臣称某船巡逻至某处并无倭兵踪迹是月初旬北洋济师平壤以招商局轮船五艘载运总兵刘盛休铭军兵丁八营以海军全队十二艘翼之十七日安抵大东沟陆军既登岸十八日海军将返旅顺兵舰泊距口外十二海里之地至午刻遥见西南方有烟东来知日舰将至汝昌传令列阵作人字形镇远定远两舰为人字之首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广甲超勇扬威及水雷船张人字之两翼开战后平远广丙始来会敌舰十二艘驶近列阵作一字形鱼贯猛扑俄易而为太极阵裹人字于其中汝昌令诸舰先开炮以示威炮声未绝敌船麇至与人字阵末二舰逼近俄而圈入人字阵脚致远经远济远三艘皆挖出圈外致远管带提督衔记名总兵邓世昌亟语大副游击陈金揆曰敌舰惟吉野速率称最苟沈之足以夺其气遂开足汽机向吉野飞驶吉野趋避时敌以鱼雷快船攻定远致远驶出定远之前击沉之而日本之扶桑大舰飞驶来击致远弹雨纷飞致远力战逾三时之久船身已受重伤仍开机前驶欲撞扶桑与同沉未至中其鱼雷遂及溺世昌金揆同时落水舟中二百五十人皆覆没世昌被沉后遇救出水以阖船并命义不独生仍复奋掷自况死经远甫被日舰圈出火势陡发管带升用总兵林永升发炮以攻敌激水以救火仍复井井有条遥见一敌舰似已受伤即鼓轮追之敌放水雷相拒不及避亦炸沉水弁中弹脑裂阵亡同死者二百七十人而济远管带方伯谦即七月闲遇敌舰丰岛逃回旅顺者也是日甫交绥伯谦先挂本船已受重伤之旗以告主将遂驶退时扬威已搁浅济远撞之碎其舵叶扬威沉没管带叅将林履中及同殒者百五十馀人伯谦惊骇飞遁入旅顺口超勇亦沉管带叅将黄建勋及船中百五十馀人皆随船焚溺同没同时继济远驶逃者有广甲舰既遁出阵外祗防后追不顾前路至三山岛东搁礁管带为澄海营守备吴敬荣阵中自经远致远扬威超勇沉济远广甲逃馀如镇远定远来远靖远平远广丙受创甚已不能军日舰虽或受重伤或遭小损然未丧一艘而鸿章反奏称海军各舰于八月十八日在大东沟洋面与倭舰接仗力挫凶锋倭船伤重各将士奋勇出力请与奖叙者十馀人而斩伯谦于军死事诸人均优恤有差是役阵殁者尚有定远管炮洋将厄格路士余锡尔二人旋廷议以海陆军失利皆归咎于鸿章命拔去三眼花翎禠去黄马褂命宋庆帮办北洋军务御前侍卫承恩公桂祥(后父太后胞弟)统带马步各营至山海关一带驻扎 秋九月恭亲王奕䜣总理海军事务会同办理军务 九连城及安东县失守先是朝命宋庆率毅军自旅顺刘盛休率铭军自大连湾依克唐阿率镇边等军自黑龙江皆赴东边九连城时平壤诸军共二十馀营叶志超漫无布置节节溃退不前安州尚有马步八营亦弃置不顾竟退过鸭绿江始止鸭绿江为中国与朝鲜界江以北中国之九连城与江以南朝鲜之义州隔水相望时诸军驻鸭绿江以北者宋庆依克唐阿刘盛休合平壤败归各军约七十馀营除依克唐阿一军外皆秉宋庆节度九连城南倚鸭绿东枕叆河河东有虎山为险塞再东至安平河口逾河为苏甸为长甸其九连城以西为安东县再西则大东沟为鸭江口宋庆驻九连城聂士成守虎山刘盛休守江岸依克唐阿守安平河口长甸各隘丰伸阿聂桂林守安东诸城邑二十二日日本第一军集义州二十六日其枝队出东路鸭绿江上游从安平河口对岸徒涉而渡依军遽溃奔宽甸二十七日其大队从义州稍东与虎山相值对岸架浮桥渡江铭军先溃诸军继之宋庆遣军来争敌军已毕渡乃退保凤凰城二十八日日人入踞九连城别遣枝队陷安东丰伸阿聂桂林奔岫岩州其第二军由海道袭踞金州西之花园港进抵皮子窝逼旅顺诏宋庆回军赴援 冬十月日本兵陷凤凰城宋庆既退扼摩天岭日兵遂入踞凤凰城依克唐阿亦弃宽甸北走 以畿辅诸军云集命恭亲王奕䜣督办军务庆亲王奕劻帮办军务尚书翁同和协办大学士李鸿藻步军统领荣禄侍郎长麟会同商办 日本兵陷金州大连湾岫岩州旅顺日本兵既陷金州进陷大连湾复陷岫岩丰伸阿等奔析木城日兵踞大连湾十日始向旅顺旅顺船坞总办道员龚照屿及诸将不为守御计惟舣渔舟海曲备逃遁日兵既踞南关岭椅子山案子山松树山等炮台相继不守旅顺遂陷照屿及诸将杂乱军中或逃烟台或奔复州照屿寻拏问 提督聂士成复连山关宋庆既回援旅顺士成守摩天岭屡郤日兵击毙日将富兰三造至是收复连山关 十一月日本兵陷析木城遂陷海城旋又陷复州先是日兵迭扑析木城副都统丰仲阿记名提督聂桂林潜逃出城兵无主将遂溃 命侍郎张荫桓巡抚邵友濓往日本议和朝命荫桓至天津与李鸿章议和战事旋遣税司德璀琳赍鸿章致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书往日本日本郤之鸿章乃请派员会议至是派荫桓友濓往由美公使为介并聘美员福世德助订和约 十二月命两江总督刘坤一督办军务关内外防剿各军均归节制寻又命宋庆及湖南巡抚吴大澂帮辨军务日本兵陷盖平旋自山东落凤冈登陆陷荣城陷威海卫旁袭文登宁海皆陷之。

二十一年春正月,日本兵陷刘公岛,海军全队被掳。海军自大东沟战败后,兵舰留旅顺修整。及旅顺危,移驻威海。上年十一月杪,镇远触礁受伤,管带总兵林泰增自杀。威海南帮炮台既陷,丁汝昌毁北帮各台,陆地惟刘公岛尚存。日人以南帮炮台攻澳内诸舰,并以鱼雷艇入口狙击,定远中雷,凿沉来远,威远、靖远等亦相继沉,鱼雷艇十二艘驶出口遁,全数被掳。岛内兵哗噪丐生路。诸洋将提督衔德人汉纳根、叅将德人哈卜门、游击英人戴乐尔、德人阿璧成、美人马吉芬,亦请姑许乞降。总兵刘步蟾自缢死,汝昌与刘公岛守将总兵张文宣均仰药死,营务处道员牛昶炳召诸将及洋员议作降,草署以海军提督印,悬白旗,诣日本军降。于是海军舰队大小二十三艘悉为日有。日本以康济(中国小兵船)船载汝昌诸榇还烟台,而纵水陆将士居民西渡。是役同死者尚有总兵杨用霖都司黄祖莲。 命大学士直隶总督一等肃毅伯李鸿章与日本议和约张荫桓邵友濓抵日本广岛(时日皇移驻于此)日本亦令其内阁总理大臣一等伯伊藤博文外务大臣一等子陆奥宗光来会议及互校敕书因有请旨语博文等谓委任之权不完全拒绝会议送荫桓等回国而语美使谓中国诚派有位望隆重大员畀以全权仍可随时开议乃改派鸿章以前驻日使臣李经方(鸿章子)为叅赞仍以美员福世德从 二月日本兵陷营口初四川提督宋庆奉天将军依克唐阿吉林将军长顺等屡攻海城不利朝命布政使魏光焘按察使陈湜道员李光久等募军北援湖南巡抚吴大澂帮办刘坤一军驻山海关正月出关抵田庄台逼海城而军是月初屡次进攻不利敌兵遂自海城来犯依克唐阿长顺御之不利遂以援辽为名率兵东去牛庄势益孤敌兵来袭光焘光久督军力战卒以不敌牛庄虽失两军杀伤相当敌军见湘军人人敢死亦不复再过雷池一步宋庆闻牛庄失守率军回救田庄台未至敌乘虚袭踞营口而大澂夜奔石山站田庄台亦不守自是辽阳锦州声援阻绝 东边道张锡銮克复宽甸长甸及香炉沟先是朝命聂士成入援畿疆以陈湜代守摩天岭时凤凰城敌兵甚少锡銮新授东边道统定边军进逼宽甸屡战皆捷连复宽甸长甸香炉沟等地 日本兵陷澎湖日本海军攻澎湖妈祖宫守台兵击郤之旋敌兵由文良港登陆守将知府朱上泮等遁台湾澎湖遂失 日本暴客刺李鸿章于马关鸿章中枪伤颧鸿章抵马关与日本伊藤博文陆舆宗光会议于春帆楼博文语鸿章曰与中堂别来十年中国毫无改变成法以至于此同为抱歉及开议鸿章请先停战博文要以大沽天津山海关为质议遂不谐乃更议暂搁停战之议即便议和博文曰既若尔则当将停战之节略撤回以后不许再为提及彼此磋磨仍未决鸿章是日自会所归途中突遇刺客小山丰太郎以枪击鸿章中左颧弹子深入左目下一晕几绝日官闻警来问状者络绎不绝博文宗光亦躬诣慰问诚恳谢罪忧形于色日皇及举国臣民同深震悼宗光且私语鸿章之子经方曰中堂身受重伤幸未致命中堂不幸中国国家之大幸此后和款必易商办中日战事将从此止矣时警闻播欧美皆大哗日人恐乃允奉天直隶山东停战以二十五日为限凡订约六款 三月李鸿章与日本伊藤博文等在马关议定和约十一款另约三款成博文等将所拟和约底稿交出综其大纲分四款一朝鲜自主二让地三兵费四通商权利鸿章以第一朝鲜自主外馀皆极力驳议拟请赔兵费一万万两割奉天之安东宽甸凤凰城岫岩及澎湖列岛通商一如各国成例时鸿章创已愈复至春帆楼刻意磋商毫无让步博文交末次约稿语鸿章曰此次但允不允两言而决其稿视初次所拟于割地减去宽甸赔款减至二万万两要减子口税及内地釐税亦删去鸿章复数与瓣论博文坚不肯让惟有声明若能于三年内还清偿款则一律免息及威海卫驻兵费减去一半耳是晚博文送到哀的美敦书(战书)以示决绝鸿章不得已遂定议当光绪十一年正月博文来天津议约也时法人和局己就鸿章骄甚以为虎狼之法尚且帖耳就范蕞尔日本其何能为傲然以临博文博文耻之后博文于张荫桓等请和之时私谓随员伍廷芳(与博文前在美国同学)曰前在天津见李中堂之尊严至今思之犹悸葢得意时泄宿憾之言也故此次博文谋报复之意气不稍减于鸿章当年鸿章忍受约遂成所谓马关条约者也其最要则一中国认朝鲜为自主之国二中国让予日本奉天南边等地澎湖列岛台湾全岛暨附属台湾各岛屿三两国派员公同划定疆界四中国给日本军费二万万两分作八次交清五日本准中国让与地方人民退去界外及两国派员至台湾交接地方六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及日轮得从宜昌至重庆从上海驶进吴淞及运河以及苏州杭州并许日人在内地购货得暂租栈房存货任便从事工商业制造七撤回中国境内之日本军队八日本暂行驻军威海卫将来赔款交清通商行船约章批准确定关税抵押办法之后日军始行撤回九两国交还俘虏又战役中关涉日本军务之华人一律免罪十本约拟准互换日起按兵息战十一本约批准后定于本年四月十四日在烟台互换其另约一暂驻威海之日军不得过一旅团由中国每年贴交军费库平银五十万两二刘公岛及威海卫口湾沿岸在五日本里以内地方为日军驻扎之所华军不得逼近或扎据三日本驻军之处地方政务仍归华官管理关涉军事上之犯罪归日本军官审断办理 夏四月俄德法三国阻日本割据辽东地日本退还辽东增索兵费三千万两予之中日战事之前政府屡求调停于英俄日人使使来告曰东方之事愿我东方两国自了之无为使他国参于其闲时政府蓄愤已甚益嗾欧人以力胁日本而英人以前北洋辞退海军教练官琅咸理之

猜你喜欢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五十三·佚名
  崇陵传信录·恽毓鼎
  一○七 两江总督高晋奏续购遗书开单呈览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四十八·阿桂
  卷二十九·温达
  虔南语(东山敢记、沈墨庵补述)·查继佐
  郭贤传·令狐德棻
  亦黑迷失传·宋濂
  陈于陛传·张廷玉
  卷九十二·佚名
  五四 惨淡经营之后·邹韬奋
  卷八十五·佚名
  癸、琐相移谋购案·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二十四·佚名
  十二年(上)·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八·丁绍仪

    【杂歌谣辞】【歌辞】【渔阳民为张堪歌】〖《后汉书》曰:张堪。光武时为渔阳太守。捕击奸猾。赏罚必信。吏民皆乐为用。乃於狐奴开稻田八千馀顷。劝民耕种。以致殷富。百姓歌之。〗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

  • 王维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王维(701—761 ), 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九岁知属辞,十九岁应京兆府试点了头名,二十一岁(开元九年)中进士。任大乐丞。但不久即因伶人越规表演黄狮子舞被贬为济州(在今山东境内) 司功参军。宰相张九龄执政时,王

  • 第九十一回 悔罪乞和两宫返跸 撤戍违约二国鏖兵·蔡东藩

      却说两宫西狩,京城已自失守,日本兵先从东直门攻入,占领北城,各国兵亦随进京城,城内居民,纷纷逃窜。土匪趁势劫掠,典当数百家,一时俱尽,这北城先经日兵占据,严守规律,禁止骚扰,居民叨他庇护,大日本顺民旗,遍悬门外。可为一叹。

  • 名山藏卷之七十六·何乔远

    晋江何乔远譔臣林记(嘉靖臣五)◆臣林记(嘉靖臣五)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冯恩杨名周怡罗洪先唐顺之赵时春○罗洪先罗洪先字达夫吉水人父循自工部主事历武选郎中累山东副使弃官归循之为武选郎中也刘瑾政用

  • 卷之三百二十五·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第二十六章 在常德(二)·冯玉祥

    我们刚到常德,即把常德的娼妓驱逐净尽。随后又和薛子良着手办理禁毒的事。那时统计,常德居民打吗啡针的占百分之五,许多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因此变成肌肤溃烂、奄奄待毙的废人。我看着这种现象,心痛难言。但一时又想不出有

  • 卞昆冈 第一幕·陆小曼

    布景卞昆冈家,台右露一角,檐头铺松茅绽出成阴。门前一大枣树,阴下置有木桌及条凳。台后一木栅,有门。遥望见草原及远山景色。院内杂置白石小佛像及其他生物石像。阿明年八岁,神态至活泼,眉目尤秀丽,穿青布短褂。幕起时阿明正

  • 卷九 元帝纪 第九·班固

    (汉元帝刘奭)【原文】孝元皇帝,宣帝太子也。母曰共哀许皇后,宣帝微时生民间。年二岁,宣帝即位。八岁,立为太子。壮大,柔仁好儒。见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绳下,大臣杨恽、盖宽饶等坐刺讥辞语为罪而诛,尝侍燕从容言:“陛下持刑太

  • 赵晖传·薛居正

    赵晖,字重光,澶州人。成年后凭骁勇果敢应征入伍,开始时归于后唐庄宗帐下,与后梁军队经历一百多场战斗,因功升任马直军使。同光年间,跟从魏王李继岌攻打川蜀,魏王命赵晖分兵统帅部下戍守南蛮边域。唐明宗即位后,召回,授任禁军指

  • 卷十九 聘礼第八·郑玄

    [疏]“聘礼第八”。○郑《目录》云:“大问曰聘。诸侯相于久无事,使卿相问之礼。小聘使大夫。”《周礼》曰:“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殷相聘也,世相朝也。”于五礼属宾礼。《大戴》第十四,《小戴》第十五,《别录》第八。○释曰:郑

  • 卷六·韩婴

    比干谏而死。箕子曰:“知不用而言,愚也,杀身以彰君之恶,不忠也。二者不可,然且为之,不祥莫大焉。”遂解发佯狂而去。君子闻之,曰:“劳矣!箕子!尽其精神,竭其忠爱,见比干之事,免其身,仁知之至。”诗曰: “人亦有言,靡哲不愚。” 齐桓公

  • 卷一百三十六 历代三·黎靖德

      因论三国形势,曰:"曹操合下便知据河北可以为取天下之资。既被袁绍先说了,他又不成出他下,故为大言以诳之。胡致堂说史臣后来代为文辞以欺后世,看来只是一时无说了,大言耳。此著被袁绍先下了,后来崎岖万状,寻得个献帝来,为

  • 卷四百五十二·佚名

    △第二分习近品第五十九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修行如是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诸菩萨摩诃萨云何习近空。云何入空三摩地。云何习近无相。云何入无相三摩地。云何习近无愿。云何入无愿三摩地。云何习近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

  • 毕竟品第八十三·佚名

    於是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毕竟耶为不毕竟。佛报言:菩萨摩诃萨为毕竟不为不毕竟。世尊,为毕竟何乘。报言:不毕竟於二乘毕竟於佛乘。世尊,毕竟佛乘者,是初发意菩萨耶。是十住菩萨耶。佛报言:初发意菩萨亦毕竟。阿

  • 卷第九十四·李通玄

    大方广佛新华严经合论卷第九十四 唐于阗国三藏沙门实叉难陀译经 唐太原方山长者李通玄造论 唐福州开元寺沙门志宁厘经合论 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七 【论】第六阎浮提畔海幢比丘主正心住。 【经】尔时善财童子一心正念

  • 五代史补·陶岳

    杂史著作。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作《五代补录》。北宋陶岳撰。5卷。岳以薛居正《旧五代史》多阙略,乃网罗散失,多取五代十国遗事,于大中祥符五年(1012)成书。凡107事,今本载梁21事,后唐、后晋、后汉各20事,后周23事,共104事,

  • 读例存疑·薛允升

    清薛允升著。54卷。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翰茂斋刊本。清朝立法,律与例并行。律文自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后,相沿未改。后世各朝多编修例条,与律共同发生效力。各朝编例数目繁多。薛允升长期供职刑部,精熟律例

  • 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经·佚名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说毗俱胝菩萨一百八名之咒。持者得生于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