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佛说七佛经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 诏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有大苾刍众,持钵食时诣迦里梨道场,共坐思惟:“过去世时有何佛出现,族姓寿量其义云何?”如是思已,互相推问而不能知。

尔时,世尊知此苾刍思惟是事,即从座起,诣迦里梨道场,结跏趺坐。时诸苾刍,头面礼足住立一面,合掌恭敬一心瞻仰。

世尊问曰:“汝诸苾刍,于意云何?”苾刍答言:“我等思惟,过去世中有何佛出世?族姓寿量皆不能知。”佛告诸苾刍:“汝等乐闻。”苾刍答言:“今正是时,愿为宣说。”

佛言:“汝等谛听,我今说之。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三十一劫,有尸弃佛,毗舍浮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于贤劫中第六劫,有俱留孙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第七劫,有俱那含牟尼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第八劫,有迦叶波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第九劫,我释迦牟尼佛,出世间,应、正等觉。复次过去劫中,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宣说尸罗清净戒律,成就智慧最上之行。

“复次贤劫中,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波佛,亦说清净律仪及禅定解脱之法;我所说法,亦复如是。汝诸苾刍!过去毗婆尸佛,刹帝利姓,发净信心,而求出家,成正觉道。尸弃佛、毗舍浮佛,亦刹帝利姓。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婆罗门姓。我生净饭王宫,刹帝利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

“我说过去世,  九十一劫中,

 时有毗婆尸,  出现于世间。

 三十一劫中,  尸弃、毗舍浮,

 如是正等觉,  皆姓刹帝利。

 俱留孙如来,  婆罗门之姓,

 俱那含、迦叶,  其姓亦复然。

 我处阎浮提,  而为净饭子,

 虽证佛菩提,  亦姓刹帝利。”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应、正等觉所有族号,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憍陈族。俱留孙佛、俱那含牟尼佛、迦叶波佛,迦叶族。释迦如来,瞿昙族。”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尸弃、毗舍浮,

 如是彼三佛,  悉是憍陈族。

 俱留孙如来、  俱那含、迦叶,

 如是彼三佛,  悉是迦叶族。

 我处阎浮界,  生于净饭宫,

 出家证菩提,  是彼瞿昙族。”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应、正等觉寿量长短。毗婆尸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八万岁。尸弃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七万岁。毗舍浮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六万岁。俱留孙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四万岁。俱那含牟尼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三万岁。迦叶波佛、应、正等觉,出现世间,寿二万岁。我化五浊众生,寿百岁故。”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尸弃、毗舍浮、

 俱留孙世尊、  俱那含、迦叶,

 如是出世时,  各自人寿量,

 八万、次七万、  六万及四万、

 三万至二万,  如是释迦佛,

 而出于五浊,  人寿一百岁。”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父母、国城种种名字。毗婆尸佛,父名满度摩王,母名满度摩,帝城亦名满度摩。尸弃如来,父名阿噜拏王,母同名阿噜拏,城名阿噜嚩帝。毗舍浮如来,父名稣钵啰底都王,母名钵啰婆嚩底,城名阿努钵么。俱留孙佛,父名野倪也那多,母名尾舍佉,王名刹谟刹摩,城名刹摩。俱那含牟尼佛,父名野倪也那睹,母名乌多啰,王名输部,城名输婆嚩帝。迦叶如来,父名稣没啰贺摩,母名没啰贺摩虞钵多,王名讫里计,城名波罗奈。我今应、正等觉,父名净饭王,母名谟诃摩耶,城名迦毗罗。”

尔时,世尊重说颂曰:

“毗婆尸如来,  彼佛本生处,

 满度摩为父,  满度摩帝母,

 所都大城郭,  亦名满度摩,

 时丰国富盛,  人民恒快乐。

 尸弃佛世尊,  阿噜拏王父,

 阿噜拏嚩帝,  是佛母之名,

 所居城同号,  阿噜拏嚩帝,

 人民甚炽盛,  大富常安隐。

 毗舍浮如来,  父王及母名,

 稣钵啰帝都,  钵啰婆嚩帝,

 所都之国城,  名阿努波摩,

 其世亦安隐,  一切无灾害。

 俱留孙世尊,  彼父所立名,

 野倪也那多,  尾舍佉为母,

 刹谟刹摩王,  都彼刹摩城,

 时彼诸众生,  崇重于贤善。

 俱那含牟尼,  野倪也那睹,

 而是父之名,  母号乌多啰,

 国王名输部,  输婆嚩帝城,

 纵广多严饰,  有情无诸恼。

 迦叶波佛父,  稣没啰贺摩,

 母立没啰贺,  摩虞钵多名,

 讫里计国王,  都波罗奈城,

 其中诸众生,  昼夜常安隐。

 我今所生处,  净饭王为父,

 摩诃摩耶母,  城名迦毗罗。

 如是正等觉,  七佛诸如来,

 父母及国城,  分别名如是。”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众言:“汝等谛听!我今复说七佛如来声闻弟子。毗婆尸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欠拏底写,声闻中第一。尸弃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部三婆嚩,声闻中第一。毗舍浮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野输多啰,声闻中第一。俱留孙如来、应、正等觉大智弟子,名散

猜你喜欢
  卷五·佚名
  卷第十三(弥沙塞)·佚名
  第三品 譬喻法品·佚名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序·佚名
  三法度论卷上·佚名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中·道宣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全文·佚名
  佛说一切如来金刚三业最上秘密大教王经卷第六·佚名
  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卷第五十五·澄观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太虚
  旧杂譬喻经·佚名
  杂宝藏经卷第一·佚名
  第十 别伽陀集·佚名
  佛国禅师文殊指南图赞·惟白
  目录·佚名

热门推荐
  卷三十·胡文学
  巻十四·顾瑛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随机推荐

  • 卷之二·王羲之

    方回帖愔字郗方 回见前方回遂举为侍中,不知卒行,不云相意未许,尔者为佳,比得其书,云“山海间,民逃亡,殊异,永嘉乃以五百户去,深可忧、深可忧,此间不乃至此足下郡内,云”何粮迟,日广远,孔此不弊不已。“又方回遂举

  • 伊川击壤集卷之五·邵雍

    后园即事三首 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邵子53岁)太平身老复何忧?景爱家园自在游。几树绿杨阴乍合,数声幽鸟语方休。竹侵旧径高低迸,水满春渠左右流。借问主人何以乐?答云殊不异封侯。天养疏慵自有方,洛城分得水云乡。不闻世上风

  • 第三十五出 飮药·陆采

    【山坡羊】〔旦手捧甁酒诏书上〕恨悠悠盼不到的故里。冷淸淸守不彻的宫宇。杳冥冥望不见的长安。高渺渺上不得的黄金陛。白日低。浮云又重蔽。天高怎诉胸中意。千古伤心。一腔寃气。〔哭介合〕亲闱。黄泉无见期。夫

  • 卷十九·徐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録卷十九王季友季友河南人按豫章图经云酆城人家贫卖履博极羣书李勉引为賔客甚敬之善为诗杜甫诗云酆城客子王季友是也殷璠云季友诗爱奇务险逺出常情之外然而白首裋褐良可悲夫古体诗杂诗采山仍采

  • 列传第三十 辛术 元文遥 赵彦深·李百药

    辛术,字怀哲,少明敏,有识度。解褐司空冑曹参军,与仆射高隆之共典营构邺都宫室,术有思理,百工克济。再迁尚书右丞。出为清河太守,政有能名。追授□州长史,遭父忧去职。清河父老数百人诣阙请立碑颂德。文襄嗣事,与尚书左丞宋游道

  • 卷七十二·谷应泰

      ○崇祯治乱   熹宗天启七年八月,上不豫。时魏忠贤张甚,中外危栗。上召   信王入见,谕以“吾弟当为尧舜之君”。信王惶恐不敢当,但云:“陛下为此言,臣应万死。”信王出,上崩。忠贤自出请王入,王危甚,袖食物以入,不敢食大

  • 第四二六谕光绪四年十二月初四日一二二一九--三·佚名

    台北府正堂陈,对新埔街庄总理范文华给发谕戳赏戴花翎、署理台北府正堂陈为给发谕戳奉公事。本年拾月二十八日,据竹北二保新埔街庄监生苏黎照。暨绅耆、铺户等禀称:「新埔街庄地广民稠,事务繁杂,前二总

  • 一○九九 谕纪昀平日校勘各书尚属认真姑从宽改为革职留任等情·佚名

    一○九九 谕纪昀平日校勘各书尚属认真姑从宽改为革职留任等情乾隆五十年四月二十三日乾隆五十年四月二十三日奉旨:此案纪昀本系腐儒,于刑名素非谙习,且目系短视,未能详悉,【真按:纪昀之为人.纪昀有近视.清高宗对纪昀的评价

  • 卷一百七十四之三·雍正

    <史部,诏令奏议类,诏令之属,世宗宪皇帝朱批谕旨>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七十四之三 朱批李卫奏摺 雍正五年正月十七日浙江巡抚【臣】李卫谨 奏为奏 闻冬月雨水情形事钦惟我 皇上圣德感召至诚格 天举行耕耤嘉谷

  • 提要·陈深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五读春秋编          春秋类提要【臣】等谨按读春秋编十二卷宋陈深撰深字子微平江人尝题所居曰清全斋因以为号朱彜尊经义考载卢态苏州志称深生于宋宋亡笃志古学闭门着书

  • 僖公·僖公二十四年·左丘明

    【经】二十有四年春王正月。夏,狄伐郑。秋七月。冬,天王出居于郑。晋侯夷吾卒。【传】二十四年春,王正月,秦伯纳之,不书,不告入也。及河,子犯以璧授公子,曰:「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臣之罪甚多矣。臣犹知之,而况君乎?请由此亡。」

  • 卷五·佚名

    △净戒波罗蜜多品第六尔时佛薄伽梵。於大众中作师子吼。广说布施波罗蜜多已,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圣世尊已说修大乘者兴大悲心。行布施波罗蜜多。以何方便而能圆满净戒波罗蜜多。何名净戒防何过失。云

  • 复长沙赵省长等电·太虚

    长沙赵省长、宝生和尚、王师长均鉴:电悉,讲经修法,为国祈福,理当应召,惟滞晋留京,事缘未了;更须急赴宁波天童寺之约,故拟祈转请道阶法师至湘以成胜举!太虚叩微。(海刊六卷五期)

  • 第一 心生起品·佚名

    第一 善心欲缠八大心第一心一云何是善法耶?喜俱行智相应而以色为所缘;若以声为所缘,若以香、味、触、法为行缘,若依彼等令欲缠善心生起之时,其时有触、受、想、思、心,有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有信根、进根、念根、定根

  • 庸斋集·赵汝腾

    诗文别集。南宋赵汝腾(?—1261)撰。六卷。汝腾字茂实,号庸斋,福州(今属福建)人。宝庆进士,历迁籍田令,召试职馆,授秘书省正字,累官礼部尚书,兼给事中,终官翰林学士承旨。此集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收诗凡二百二十一

  • 老乞大·佚名

    《老乞大》是古代王氏高丽和李朝时期人们学习汉语广泛使用的会话教材,在过去的数百年间,该书经过了汉语原文和谚文的多次修订,是考察汉语变化的珍贵的文献资料。乞大一词即契丹的音转,又作乞塔、起炭或吉代,语出蒙古对汉人

  • 顺宗实录·韩愈

    亦称《唐顺宗实录》。唐韩愈撰,共5卷,收入《韩昌黎集》外集。实录是我国中古时期出现的编年体史书,它以封建帝王为中心,是由起居注和日历发展而来的。起居注是皇帝的言行录,始于汉武帝。实录的最早撰修者为南北朝梁时

  • 大唐内典录·道宣

    凡十卷。略称内典录。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编。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八七部八四七六卷。系参考历代三宝纪、法经录、仁寿录等,撷长补短,检讨一切经之内容与目录而成。麟德元年(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