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折

(石府尹引张千上,诗云)三载为官卧治过,别无一事系心窝。唯余故友鸳鸯会,金线池头竟若何?老夫石好问,为兄弟韩辅臣、杜蕊娘,在金线池上着他两口儿成合。这早晚不见来回话,多咱是圆和了也。张千,抬放告牌出去。(韩辅臣上,云)门上的,与俺通报去,说韩辅臣是告状的,要见!(张千报科,韩辅臣做入见科,云)哥哥,拜揖。(石府尹云)兄弟,您两口儿完成了么?(韩辅臣云)若完成了时,这早晚正好睡哩,也不到你衙门里来了!那杜蕊娘只是不肯收留我,今日特来告他。(石府尹云)他委实不肯便罢了,教我怎生断理?(韩辅臣云)哥哥,你不肯断理,您兄弟唱喏。(做揖,石府尹不礼科,云)我不会唱喏那!(韩辅臣云)您兄弟下跪。(做跪,石府尹不礼科,云)我不会下跪那!(韩辅臣云)你再四的不肯断理,我只是死在你府堂上,教你做官不成。(做触阶,石府尹忙扯科,云)那个爱女娘的,似你这般放刁来!罢、罢、罢!我完成了你两口儿。张千,与我拿将杜蕊娘来者!(张千云)理会的。(唤科,云)杜蕊娘,衙门里有勾!(正旦上,云)哥哥,唤我做甚么?(张千云)你失误了官身,老爷在堂上好生着恼哩!(正旦云)可怎了也!(唱)

【双调】【新水令】忽传台旨到咱丽春园测道是除抹了舞裙歌扇。逢个节朔,遇个冬年,拿着这一盏儿茶钱,告哥哥可怜见。

(云)可早来到府门首也。哥哥,你与我做个肉屏风儿,等我偷觑咱。(张千云)这使的。(正旦做偷觑,内吆喝科,旦唱)

【沉醉东风】则道是喜孜孜设席肆筵,为甚的怒哄哄列杖擎鞭?好教我足未移心先战,一步步似毛里拖毡。本待要大着胆、挺着身、行靠前,百忙里仓惶倒偃。

(张千报科,云)禀爷,唤将杜蕊娘来了也!(石府尹云)拿将过来!(韩辅臣云)哥哥,你则狠着些!(石府尹云)我知道。(张千云)当面!(正旦云)妾身杜蕊娘来了也。(石府尹云)张千,准备下大棍子者!将枷来发到司房里责词去。(正旦云)可着谁人来救我那?(做回顾见科,云)兀的不是韩辅臣?俺不免揣着羞脸儿,哀告他去。(唱)

【沽美酒】使不着撒腼腆,仗那个替方便,俺只得忍耻耽羞求放免。(云)韩辅臣,你与我告一告儿!(韩辅臣云)谁着你失误官身,相公恼的很哩!(正旦唱)你与我搜寻出些巧言,去那官人行劝一劝。

(韩辅臣云)你今日也有用着我时节?只要你肯嫁我,方才与你告去。(正旦云)我嫁你便了!(唱)

【太平令】从今后我情愿实为姻眷,你只要早些儿替我周全。(韩辅臣云)我替你告便告去,倘相公不肯饶你,如何?(正旦唱)想当初罗帐里般般逞遍,今日个纸褙子又将咱欺骗,受了你万千作贱,那些儿体面?呀,谁似您浪短命随机应变。

(石府尹云)张千,将大棒子来者!(韩辅臣云)哥哥,看您兄弟薄面,饶恕杜蕊娘初犯罢!(石府尹云)张千,带过杜蕊娘来!(正旦跪科)(石府尹云)你在我衙门里供应多年,也算的个积年了,岂不知衙门法度?失误了官身,本该扣厅责打四十,问你一个不应罪名。既然韩解元在此替你哀告,这四十板便饶了,那不应的罪名却饶不的!(韩辅臣云)那杜蕊娘许嫁您兄弟了,只望哥哥一发连这公罪也饶了罢!(做跪科八石府尹忙扯起科,云)杜蕊娘,你肯嫁韩解元么?(正旦云)妾委实愿嫁韩辅臣。(石府尹云)既如此,老夫出花银百两,与你母亲做财礼,则今日准备花烛酒筵,嫁了韩解元者。

(韩辅臣云)多谢哥哥完成我这桩美事!(正旦云)多谢相公抬举!(唱)

【川拨棹】似这等好姻缘,人都道全在天。若是俺福过灾缠,空意惹情牵;间阻的山长水远,几时得人月圆?

【七兄弟】早则是对面、并肩、绿窗前,从今后称了平生愿。一个向青灯黄卷赋诗篇,一个剪红绢翠锦学针线。

【梅花酒】忆分离自去年,争些儿打散文鸳,折破芳莲,咽断顽涎。为老母相间阻,使夫妻死缠绵,两下里正熬煎,谢公相肯矜怜。

【收江南】呀,不枉了“一春常费买花钱”,也免得佳人才子只孤眠。得官呵,相守赴临川,随着俺解元,再不索哭啼啼扶上贩茶船!

(韩辅臣同正旦拜谢科,云)哥哥请上,您兄弟拜谢。(石府尹答拜科,云)贤弟,恭喜你两口儿圆和了也!但这法堂上是断合的去处,不是你配合的去处。张千,近前来,听俺分付:你取我俸银二十两,付与教坊司色长,着他整备鼓乐,从衙门首迎送韩解元到杜蕊娘家去,摆设个大大筵席。但是他家亲眷,前日在金线池上劝成好事的,都请将来饮宴,与韩解元、杜蕊娘庆喜。宴毕之后,着来回话者。(词云)

韩解元云霄贵客,杜蕊娘花月妖姬。本一对天生连理,被虔婆故意凌欺。担阁的男游别郡,抛闪的女怨深闺。若不是黄堂上聊施巧计,怎能勾青楼里早遂佳期!

题目 韩解元轻负花月约 老虔婆故阻燕莺期

正名 石好问复任济南府 杜蕊娘智赏金线池

猜你喜欢
  卷八百一十八·彭定求
  晦庵·唐圭璋
  魏掞之·唐圭璋
  歴代诗话卷七·吴景旭
  第十九出 协计·周履靖
  补注杜诗跋·黄希
  地中海·徐志摩
  卷六·陈耀文
  三集卷七十三·乾隆
  卷三十二·乾隆
  卷二百九十一·陈廷敬
  卷四百五十三·佚名
  卷九十一·佚名
  卷五·蔡正孙
  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二首·林则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楔子·李文蔚

    (冲末扮宋江同外扮吴学究领偻儸上)(宋江诗云)幼小郓城为司吏,因杀阎婆遭迭配。宋江表字本公明,人号顺天呼保义。某姓宋名江,字公明,绰号顺天呼保义者也。曾为济州郓城县把笔悟史,因带酒杀了阎婆惜,一脚踢翻烛台,延烧了官房,被

  • 残春·徐志摩

    昨天我瓶子里斜插着的桃花 是朵朵媚笑在美人的腮边挂; 今儿它们全低了头,全变了相:—— 红的白的尸体倒悬在青条上。 窗外的风雨报告残春的运命, 丧钟似的音响在黑夜里叮咛: “你那生命的瓶子里的鲜花也 变了样:艳丽的尸体,

  • 第二回 孝妇重还·蒲松龄

    先有一个吟妇歌,歌曰: 终朝每日数他*(左口右岑),又遇着*(左口右岑)的比他狠,这一个*(左口右岑)的*(左口右岑)的紧,那一个*(左口右岑)的可才窘;上一个不*(左口右岑)你到允,只怕因着你*(左口右岑)他不肯。不说于氏受气而去,且说珊瑚听的吵闹,索

  • 庄宗纪一·薛居正

    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讳存勖,武皇帝之长子也。母曰贞简皇后曹氏,以唐光启元年岁在乙巳,冬十月二十二日癸亥,生帝于晋阳宫。妊时,曹后尝梦神人,黑衣拥扇,夹侍左右。载诞之辰,紫气出于窗户。及为婴儿,体貌奇特,沈厚不群,武皇特所钟爱

  •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中兴小纪卷三十八·熊克

    宋 熊克 撰绍兴二十八年【嵗在戊寅】春正月时令平江府改造牧马瓦屋而不降钱物上虑必致科扰庚午乃谕宰执据间架支钱付逐军自盖庶即可集如户部阙钱从内库支钱沈该等曰臣等仰见圣心爱民可谓切矣 言者论殿前司强刺人充

  • 一七三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将拣存书籍发还各家折·佚名

    一七三 直隶总督周元理奏遵旨将拣存书籍发还各家折乾隆三十九年七月三十日直隶总督臣周元理谨奏,为遵旨查奏事。窃于本年七月初十日,准办理四库全书处咨会:因外省采访遗书,公局有拣下不解之书,尚未给还,恐致官吏人等窃取抵

  •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二十八·阿桂

    五月辛丑桂林明亮鉄保汪腾龙奏言甲尔木一路畨占住两山路口二十二日夜间由山脚潜来偷刼营盘官兵预有准偹放鎗合击乘势追杀毙贼五六十名占得石卡六次查自约咱以至达乌绵长几及百里其自果洲那隆以及甲尔木一带山峦起伏数

  • ·剿破葭投老巢扑灭巨股彰化大肚溪以北一律肃清摺·丁曰健

    奏为剿破葭投老巢,扑灭巨股,彰化大肚溪以北一律肃清;恭摺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于淡水途次,谨将登岸后筹办情形,于九月十六日具摺奏;续行抵彰境,督饬水、陆官军断贼粮道,连获胜捷各情,又于十月十八日具奏各在案。

  • 唐纪七十六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上之下乾宁二年(乙卯、895)·司马光

    唐纪七十六 唐昭宗乾宁二年(乙卯,公元895年) [1]春,正月,辛酉,幽州军民数万以麾盖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审、刘仁恭将兵略定巡属。 [1]春季,正月,辛酉(初三),幽州的军队百姓几万人张起伞盖、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迎李克用

  • 卷二百七十九·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九世职表【二】镶黄旗满洲世职下骑都尉<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九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七十

  • 卷二十二·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二十二唐 长孙无忌等 撰鬬讼二【凢一十六条】九品以上殴议贵诸流内九品以上殴议贵者徒一年伤重及殴伤五品以上若五品以上殴伤议贵各加凢鬬伤二等疏义曰流

  • 礼记析疑卷四十二·方苞

    翰林院侍讲衔方苞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顔色顺辞令容体正顔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顔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

  • 卷八十九·顺治

    <子部,儒家类,御定孝经衍义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孝经衍义卷八十九卿大夫之孝德行唐房元龄当国夙夜勤彊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已有之明达吏治而縁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寛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

  • 卷第十八·晦翁悟明

    联灯会要卷第十八 住泉州崇福禅寺嗣祖比丘 悟明 集 南岳下第十七世 临安府住山宗杲禅师法嗣下 江州东林道颜禅师(凡十二) 蜀人也。久参圆悟。一日商确古今。师每当仁不让。悟喝云。你参禅。不求正悟。只管信口乱道

  • 司空表圣文集·司空图

    十卷。唐司空图撰。司空图字表圣,号知非子、忍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省)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诗人、诗歌理论家。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隐居中条山王官谷。综观一生,尽管徘徊于出处之间,但

  • 清风亭稿·童轩

    八卷。明童轩(1425—1498)撰。童轩,字士昂,鄱阳 (今属江西)人。景泰二年(1415)进士,授南京吏科给事中,历任寿昌知县、云南提学佥事。成化初,以右副都御史总制松潘军务,后又进南礼部尚书。著有 《梦要览》、《清风亭稿

  • 安士全书·周梦颜

    清朝周安士居士所著,包括“文昌帝君阴骘文广义节录”、“万善先资”、“欲海回狂”、“西归直指”四部。被号称中国净土宗十三祖的民国高僧印光大师称为“善世第一奇书”。全书共分四部,约60万字。本书被印光法师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