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八国联军和辛丑条约
天下事无其力则已,有其力,是总要发泄掉,才得太平的。义和团之事,亦是其一例。
中国从海通以来,所吃外国人的亏,不为不多了。自然,朝野上下,都不免有忿忿之心。然而忿之而不得其道。这时候,大众的心理,以为:(一)外国人所强的,惟是枪炮。(二)外国人是可以拒绝,使他不来的。(三)而民间的心理,尤以为交涉的失败,由于官的惧怕洋人。倘使人民都能齐心,一哄而起,少数的客籍,到底敌不过多数的土著。(四)而平话、戏剧,怪诞不经的思想,又深入民间。(五)在旧时易于号召的,自然是忠君爱国之说。所以有扶清灭洋的口号;所以有练了神拳,能避枪炮之说;所以他们所崇奉的孙悟空、托塔李天王之类,无奇不有。这是义和团在民间心理上的起源。而自《天津条约》缔结,教禁解除以来,基督教的传布,深入民间,不肖的人民,就有藉教为护符,以鱼肉良懦,横行乡里的,尤使人民受切肤之痛。所以从教禁解除以来,教案即连绵不绝,而拳匪的排外、闹教,亦是其中重要的一因。注813
这是说民间心理。至于堂堂大臣,如何也会相信这种愚谬之说呢?这真百思而不得其解了。须知居于高位的人,并不一定是聪明才智的;而位高之后,习于骄奢怠惰,尤足使其才智减退。所以怪诞不经之事,历代的王公大人,迷信起来,和平民初无以异,况且当时的中朝大臣,还有几种复杂的心理。(一)端郡王载漪,是想他的儿子,早正大位的。(二)其余亲贵,也有人想居翊戴之功。注814(三)有一派极顽固的人,还是鸦片战争时代的旧思想,想把外国人一概排斥。如此,自然要以义和团为可信;或虽明知其不可信,而亦要想利用他了。
拳匪是起于山东的,本亦无甚大势力。而当时巡抚毓贤,加以奖励,其势遂渐盛。地方上教案时起。山东是德国人的势力范围,自然德人不能坐视,于是向总署交涉。政府无可如何,把他开缺,代以袁世凯。袁世凯知道拳匪是靠不住的,痛加剿办,其众遂流入直隶。直隶总督裕禄,是那拉后的心腹。其人是不懂事的,只知道仰承意旨。当时中央既有此顽固复杂的心理,自然要利用拳匪,裕禄自然也要加以奖励了。于是拳匪大盛于京、津之间。自地方绅民,以至朝贵,也有慑于势,不得不然;也有别有用心的,到处都迎奉他们,设坛练拳。于是戕(qiāng)教民,杀教士;焚教堂;拆铁路;毁电线;见洋货则毁;身御洋货的人,目为二毛子,则杀。京、津之间,交通为之断绝。其事在一九〇〇年夏间。
外国公使,纷纷责问。极端守旧顽固之人,固然不知所谓。略明事理,而有权的人,也开不得口。别有用心的人,又说外国人要如何,借此恐吓那拉后。遂至对各国同时宣战。注815其实这时候,英、美、德、奥、意、法、俄、日八国联军已到,大沽已失陷四日了。注816
其时驻守津、沽之间的为聂士成。因拳匪淫掠,痛加剿击。拳匪很恨他。联军攻其前,拳匪亦攻其后。士成战死。天津失陷。裕禄兵溃,自杀。巡阅长江大臣李秉衡,率兵北上勤王。兵溃,亦自杀。京城之中,其初命董福祥率甘军,合着拳匪去攻使馆。因有阴令缓攻的,所以使馆没有打破。而德国公使克林德、注817日本使馆书记杉山彬,都为乱民所戕。天津失陷。联军进逼通州,遂逼京城。德宗及太后出居庸关,走宣、大以达太原,旋闻联军有西进之说,再走西安。联军的兵锋,东至山海关,西南至保定而止。
这时候,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等,相约不奉伪命。派人和上海各国领事,订结保护东南,不与战事之约。战祸的范围,幸得缩小。而黑龙江将军寿山,举兵攻入俄境。于是俄人从阿穆尔和旅顺,两路出兵。阿穆尔的兵,分陷(一)墨尔根、齐齐哈尔;(二)哈尔滨、三姓;(三)珲(hún)春、宁古塔;合陷呼兰、吉林。旅顺的兵,(一)西陷锦州;(二)东陷牛庄、辽、沈;新民、安东;挟奉天将军增祺,以号令所属。东三省不啻全入俄人的掌握。
事势至此,无可如何。乃复派庆亲王奕劻(kuāng)和李鸿章为全权大臣,和各国议和。鸿章未能竣事而卒。代以王文韶。明年秋,和议成。与议的凡十一国。注818其条件是:
(一)派亲王大臣,赴德、日,表示惋惜之意。
(二)惩办首祸诸臣,开复被害诸臣原官。注819
(三)诸国人民遇害被虐城镇,停止考试五年。
(四)军火暨制造军火之物,禁止进口二年。注820
(五)赔款总数,海关银四百五十兆两,照市价易为金款,年息四厘,分三十九年偿还。注821
(六)划定使馆境界,界内由使馆管理,亦可自行防守。注822
(七)大沽及有碍京师至海口通路的各炮台,一律削平。
(八)许诸国驻兵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以保京师至海口的交通。
(九)许改订通商行船各条约。
后来通商条约改订的,有英、美、日、葡四国。(一)因赔款重了,许我加海关进口税至值百抽一二·五,出口税至七·五,而以裁厘为交换条件。注823(二)中国许修改矿务章程,招致外洋资财,注824及修改内河行轮章程。注825(三)中国厘定国币,外人应在中国境内遵用。注826(四)律例、审断及一切相关事宜,均臻妥善,则外人允弃其治外法权。注827(五)英允除药用外,禁烟进口。注828亦皆在此约中。又开商港多处。注829
其俄国,当奕劻、李鸿章与各国议和时,借口东三省事件与中国有特别关系,当另议。于是以驻俄公使杨儒为全权大臣,和俄国外交部商议。俄人要求甚烈。日、英、美、德、奥、意等,均警告中国,不得和俄人订立密约,交涉遂停顿。各国和约大致议定后,乃由李鸿章和俄人磋议。一九〇二年,奕劻、王文韶和俄使订立《交收东三省条约》。俄人许分三期撤兵。注830第一期如约撤退,第二期则不但不撤,反要求别订新约,且续调海陆军。一九〇三年六月,俄人合阿穆尔、关东,设极东大都督府,以亚历塞夫为总督。注831九月,俄兵复占奉天。而日、俄二国,作战于我国境内的活剧,就不可免了。
【注释】
注813 参看第二十四章。
注814 当时欲行废立,既惧外人反对;国内舆情,又不允洽;计惟有于乱中取事。当秩序全失之时,德宗已废,溥儁已立;事定之后,本国人虽反对,亦无可如何。至对于外人,则无论怎样割地、赔款,丧失国权,都非所恤。这是当时载漪等人所愿出的拥立溥儁的代价。其立心之不可问如此。说他迷信拳匪,还是浅测他的。见恽(yùn)毓鼎《崇陵传信录》。
注815 诏云:“朕今涕泪以告宗庙,慨慷以誓师徒。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彼尚诈谋,我恃天理。彼凭悍力,我恃人心。无论我国忠信甲胄,礼义干橹,人人敢死;即土地广有二十余省,人民多至四百余兆,何难翦彼凶焰,张国之威。”
注816 宣战上谕,在庚子五月二十五日,大沽失陷在二十一日。
注817 Ketteler。
注818 德、奥、比、西、美、法、英、意、日、荷、俄。
注819 首祸诸臣: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发往新疆,永远监禁。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赐自尽。山西巡抚毓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正法。协办大学士,礼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均已身故,追夺原官。被害诸臣: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联元,太常寺卿袁昶,均与各国宣战时,为载漪等所杀。
注820 诸国如谓应续禁,亦可展限。
注821 一九〇二至一九四〇年。以(一)新关;(二)通商口岸常关,均归新关管理;(三)盐政各进项为担保。
注822 中国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诸国得常留兵队,分保使馆。
注823 《英约》第八款,《美约》第七款,《葡约》第十三款。
注824 《英约》第九款,《美约》第七款,《葡约》第十三款。
注825 《英约》第十款,《美约》第十二款,《葡约》第五款。修改章程,作为《中英商约》附件,《日约》同。
注826 《英约》第二款,《美约》第十二款,《葡约》第十一款,《日约》第七款,言中国改定度量衡之事。
注827 《英约》第十款,《美约》第十五款,《日约》第十一款,《葡约》第十六款。
注828 惟须有约各国,应允照行,方可照办。中国亦禁本国铺户制炼。见《英约》第十一款,《美约》第十六款,《葡约》第十二款。
注829 《英约》开长沙、万县、安庆、惠州、江门,除江门外,裁厘加税不施行,不得索开。其白土口、罗定、都城,许停轮上下客货,容奇、马宁、九江、古劳、永安、后沥、禄步、悦城、陆都、封川十处,许停轮上下搭客。《美约》开奉天、安东。《日约》开北京、长沙、奉天、安东。《葡约》许自澳门往来“一八九七年《英缅约》专款,一九〇二年《中英商约》十款西江上下客货及搭客之处”。
注830 以六个月为一期。第一期,自庚子年九月十五起,撤盛京西南段至辽河之兵。第二期撤盛京其余各段及吉林之兵。第三期撤黑龙江之兵。将军会同俄官订定俄兵未退前三省驻兵之数,及其驻扎之地,不得增添。撤退后如有增减,随时知照俄人。俄人交还山海关、营口、新民屯各路,中国不许他人占据,并不得借他国兵护路。
注831 Alexeiff。
猜你喜欢 卷七十 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班固 志第十一 天文中·范晔 卷三百三十一·列传第九十·脱脱 卷二十八·毕沅 卷二十七 昭宗·王夫之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十二)·陈寅恪 卷之一百四十一·佚名 明穆宗庄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四·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九十一 列传九十一·纪昀 钦定续通志卷二百五十五 列传五十五·纪昀 六七五 护陕西巡抚尚安奏覆查办省志及各府州县志书情形折·佚名 卷之六十七·祁韵士 耿南仲传·脱脱 卷二十四·彭百川 卷二百六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