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之一百六十二

成化十三年二月庚午朔

○辛未升吏科右给事中赵侃为都给事中

○免云南各长官司及裁减州县官朝觐从总兵官黔国公沐琮等奏请也

○岷府南渭王音□立戈圼□奏先有旨迁目永州居住今经三年府第工作尚未就绪子女长成至无居室婚配事下工部以为罪在巡抚巡按三司等官奉行不至宜严立限期督并构完以俟迁移从之

○壬申宁府瑞昌王奠墠薨王惠王第二子也母夫人周氏永乐庚子生正统庚申封镇国将军景泰辛未进封瑞昌王至是薨年五十有八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恭僖

○宥都督佥事李曰□永罪曰□永初往西宁葬母还京道经狭西左布政使干璠馈以官银充路费后为巡按御史发璠罪因及之 上命曰□永具实回奏曰□永服罪故宥之

○癸酉总督漕运右副都御史李裕奏工部管河郎中郭昇杨恭职非风宪遇有犯法难于逮问乞照山东管河按察司副使陈善例升昇等在外宪职仍令管河事下工部覆奏以为陈善虽职风宪终是外官且所管地方止于山东其南北直隶则非所属宜循旧例以南北河道分委郭昇杨恭且请敕二道遇有犯法听从举奏庶事体归一而经久可行诏可令善还理司事

○甲戌直隶安庆府大雪既而雷电交作次日大雨江水暴涨

○减宁王奠培乐安王奠垒禄米初乐安王奏宁王惨酷贪淫不轨等事命太监罗祥驸马都尉石璟刑部侍郎杜铭锦衣卫指挥赵璟往勘多实惟不轨之事涉虚至是仍命皇亲文武大臣议拟各坐罪 上曰宁王所为不法屡降敕切责乃不思改过而所为益甚揆之 祖训本当削爵降为庶人但念宗支姑从宽典革去禄米一半乐安王所奏重情不实有平伦理革禄米三之一仍下敕切责及书报各王知之

○乙亥命奴儿干都指挥佥事佟昱子镇袭为指挥使支百户俸优给

○命肥河卫女直都督同知别里格子剌哈等一十三名各袭祖父职渚冬河卫女直指挥使哈的纳等六名各升一级

○丙子命守备凤阳宣城伯卫颍管南京后府事协同大教场练兵兼总操江

○丁丑释奠先师孔子遣左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刘珝行礼

○迤北虏酋满都鲁癿加思兰各遣使入贡命太监覃平指挥杨铭奉敕往大同会同镇守总兵等官译待来京仍敕各关镇及京营将臣整兵防护之

○福建建宁卫指挥同知杨华故少保荣之曾孙也与其父致仕指挥同知泰暴横乡里戕害人命为讎家所奏命刑部主事王应奎锦衣卫百户高崇往勘未报<曰华>潜至京营角□羊主于锦衣百户韦瑛家瑛绐<曰华>尽得其所投营角□羊情因倾取其赀执送西厂行事太监汪直词连及其叔父兵部主事仕伟姊夫礼部主事董序直令瑛夜入仕伟家搜捡财物拷讯惨毒刑及妇女由是京师淘淘然矣韦瑛本一市井无赖因投内官韦其姓者为家人从征延绥冒功升百户汪直昭德宫内使也年幼最得宠升御马监太监去岁九月因黑眚之异侯得权之诛命出外诇察物议初出布衣小帽时乘驴或骡往来京城内外人皆不之重至是得瑛执<曰华>以取信于 上且谤及诸大臣 上益委任之遂权宠赫奕都人侧目时惟吏部尚书尹旻好结中官为内助都御史王越因西征识瑛欲倚以济事皆密遣人预通情款云

○戊寅祭 太社 太稷

○遣顺天府官祭先农之神

○南京鹰扬卫军人陈僧儿妻朱氏一产三男一女令所司给赏分养如例

○夜月犯井宿

○己卯太监黄赐传奉 圣旨道录司闲住右玄义仰弥高升左至灵管事南京神乐观道士刘绍仙升右玄义

○开设四川万县僧会司

○更定辽东仓分开中成化十二年盐课福建运司盐十万引每引原拟米七斗今减为五斗河东运司盐五万引原拟五斗今减为四斗○庚辰赐故兴平安僖王妃吴氏并宫眷食米岁三十石兵部右侍郎马文升自辽东整饬兵备还具所阅兵马名数及城池驿站当修葺者以闻下所司知之

○壬午监察御史熊绣初巡按狭西会左布政干璠以官银馈苑马寺卿邵进士觉绣收库官鞫之欲重入璠罪璠遁赴京奏绣尝奉迎秦王府册命径行府东门因臣讥诘之遂构臣罪 上命官核实下刑部问拟璠进赎徒杖罪毕各除名绣赎杖还职 上不从令俱免赎璠进冠带闲住绣调外任为清豊县知县

○癸未命济阳卫带俸都指挥使黄钦子英代父原职为本卫指挥同知

○武安侯郑宏卒宏直隶合肥县人靖难功臣郑亨之曾孙正统十一年袭父能爵为武安侯奉敕出守辽东寻命掌南京后府事兼总理巡江兵至是卒遣官营葬事祭礼仪物如例子英嗣宏容貌魁硕勇敢自肆侈用无度惟薄不修舆论少之

○夜月食

○甲申遣户部尚书薛远祭京都太仓之神

○遣顺天府官祭宋丞相文天祥

○设广西永安州并立军堡拨军守御从总督都御史朱英等奏也

○丙戌旌表孝子卢雍等二人节妇张氏等四人并烈妇高氏雍应天府江宁县人任福建左参议父亡庐墓三年墓侧忽生灵芝十三本人异之刘政河南确山县人父母相继亡庐墓逾三年适岁旱惟周其墓田五六里有雨禾独茂人以为孝感所致各旌其门曰孝行张氏直隶博野县民王玉妻玉之子宁妻李氏宁之子继宗妻袁氏父子孙皆蚤亡三妇相继守节不嫁张氏寿九十李氏寿七十袁氏五十余皆贞洁无玷旌其门曰三节矫氏山西平遥县学生李华妻华亡母老子幼以死自誓不他适蓬首垢面更不修饰守节三十余年旌其门曰贞节高氏山西乐平县人工部右侍郎乔毅妾毅卒于京屡自缢辄为家人救角□羊之及扶柩还家竟缢死柩傍旌其门曰贞烈

○宥辽东总兵官都督同知欧信罪信以银假与部下舍人侯通□贩通因籴米输官仓数多不足遂纳贿仓官虚出通关事觉刑部参信违法 上命具实回奏至是信伏罪宥之

○丁亥赏湖广贵州东苗等处杀贼有功官军人等南京库绢五千二百余疋湖广布政司布三千七百四十余疋钞二十五万七百贯贵州布政司布六十余疋四川布政司布三百八十余疋钞十一万六千四百贯

○戊子 景皇帝忌辰遣驸马都尉蔡震祭陵寝

○中都留守司都指挥使冯庆初隶五军营操备以部下官军误班不至坐赎杖还职

○庚寅命修筑辽东锦义等处墙壕堑城堡墩台增筑尖山川凤凰山二堡从整饬边备兵部右侍郎马文升言也

○壬辰赐周府镇国将军子<土充>第四子名曰同錉子卤庶长子名曰同饩同釳嫡长子名曰安泏

○甲午代王成炼奏灵丘荣顺王长子仕<土臱>孝事父母日三问安无间风雨寒暑父亡哀毁顿绝水浆不入口者四日其孝可嘉乞旌异之以为宗室劝乃赐敕奖谕之曰闻尔父王存日有疾尔能躬侍汤药衣不角□羊带祈天保禳愿以身代及薨逝之后又能寝苫枕块朝夕哭踊跣足送殡哀毁弗辍致有物类感应之祥闻兹孝行良用嘉叹今特致书褒奖尔宜益秉初心用敦化本庶几宗室于尔视效岂不愈有光乎

○浙江山阴县地忽涌泉如血高尺余

○乙未狭西西宁延寿寺番僧斡即尔等劄当等寺番僧相著等各来朝贡马驼赐彩叚绢钞等物有差

○湖广永顺宣慰使彭显英保靖州宣慰使彭仕垄两江口长官彭胜祖四川酉阳宣抚冉云以助讨苗贼及石全州等功各进散官一阶赐敕奖劳之

○戊戌赐太常寺卿林章父母诰命时章未满三载例不得请给上章言父母年老恐不能待所司不为行复上章趣之以在内阁书办特允之不为例

○设四川安宁宣抚司并怀远宣化二长官司以二司隶安宁属播州宣慰使司管辖从巡抚都御史张王□赞等议也

○巡抚四川右副都御史张王□赞奏湾溪夭坝干等处苗贼占据田寨抚谕不服成化十二年十一月督同都布按三司官及播州致仕宣慰使杨辉调兵进剿败之通计攻破山寨一十六斩首四百九十六抚出大小男妇九千八百三十七事下兵部尚书项忠等以为苗蛮听抚数多宜量为处分请降敕奖劳王□赞等务令招安苗众镇靖地方以绝后患从之

猜你喜欢
  列传第二 后妃下·欧阳修
  东都事略卷一百十八·王称
  卷六·商辂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一十一·佚名
  卷之一百四十五·佚名
  陈清端公续传·丁宗洛
  卷十六·萧常
  五六四 寄谕江西巡抚郝硕等查明刘峩刷卖《圣讳实录》一案·佚名
  卷之三十·祁韵士
  一六九 女子学院·周作人
  卷四十五 蜀书十五 邓张宗杨传第十五·陈寿
  司马悦传·魏收
  冯翊太妃郑氏传·李延寿
  卷一百五十一·佚名
  第七节 剿夷派崩溃·蒋廷黻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二十五·王琦

    钦定四库全书李太白集注卷二十五钱塘 王琦 撰古近体诗共九十首题随州紫阳先生壁【唐时随州又谓之汉东郡属山南东道紫阳先生见二十九卷汉东紫阳先生碑铭】神农好长生风俗久巳成复闻紫阳客早署丹台名喘息飡妙气步虚吟

  • 卷三十三·朱彝尊

    钦定四库全书明诗综卷三十三翰林院检讨朱彛尊编周 用【十首】用字行之吴江人治壬戌进士除行人授南给事中陞广东左参议迁浙江按察副使改山东歴福建按察使河南右布政使以副都御史抚南贑召还理院事陞吏部侍郎寻迁南京

  • 岳州作·张说

    水国生秋草,离居再及瓜。 山川临洞穴,风日望长沙。 物土南州异,关河北信赊。 日昏闻怪鸟,地热见修蛇。 远人梦归路,瘦马嘶去家。 正有江潭月,徘徊恋九华。

  • 明诗平论二集卷五·朱隗

    七古一王思任一首董其昌一首邹廸光一首曹学佺一首葛一龙四首李流芳四首程嘉燧一首钟 惺五首谭元春三首潘一桂一首尹 伸三首钱谦益三首陈函辉一首娄 坚一首张明弼二首黄景昉二首△王思任海线歌○海线歌余郎生事性不

  • 明武宗毅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十一·佚名

    正德十二年秋七月乙亥朔享 太庙会昌侯孙铭代行礼○升太常寺卿杨廷仪为工部右侍郎管理易州山厂○升山东按察司佥事许逵为江西副使○丙子改工部左侍郎俞琳为礼部左侍郎掌通政司事○改狭西布政司右参政刘安为狭西行太仆

  • 卷四十上 班彪列传第三十上·范晔

    (班彪) (自东都主人以下分为下卷)◆班彪传,班彪,字叔皮,扶风安陵人。祖父班况,成帝时做过越骑校尉。父亲班稚,哀帝时做过广平太守。班彪性格沉重,喜好古代文化。二十多岁时,正值更始败逃,京城附近大乱。当时,隗嚣带领众人在天水起

  • 元志传·李延寿

    元志是兰的儿子,字猛略。从小就精明强干,善辩,博览书史,颇有文才。他当洛阳令时,不避强权者,跟御史中尉李彪争路,两人一起见皇帝,当面分清是非。李彪说“:御史中尉因避太子的车马,停在路边谈论剑鼓的事,岂有洛阳令敢来和我抗衡?”

  • 黄子澄传·张廷玉

    黄子澄,名..,以字行世,分宜人。洪武十八年(1385)会试第一。由编修进升为修撰,在东宫伴读,屡升至太常寺卿。惠帝为皇太孙时,曾坐在东角门对黄子澄说“:诸王位尊辈高,拥有重兵,且多不法,怎么办呢?”黄子澄回答说:“诸王的护卫兵,只足

  • 平江汉颂·童承叙

    宋濂天命 皇上为亿兆生民主旌麾所向悉臣悉庭初以军旅之师兴濠泗间遂抚淮南平江东攻浙东西下之版图所入方数千里定都江左发政施仁戴白之叟垂髫之童涵泳至化皥皥熙熙如承平时于时陈友谅据有江汉之地僣居大号贼杀其主修

  • 张仪以秦相魏·佚名

    【提要】 机警过人的张仪也经常有危在旦夕的时候。这次幸得富有谋略、能言善变的雍沮的举手之劳,才化解了危机。 【原文】 张子仪以秦相魏,齐、楚怒而欲攻魏。雍沮谓张子曰:“魏之所以相公者,以公相则国家安,而百姓无患。

  • 晋纪三十九 安皇帝壬义熙十一年(乙卯、415)·司马光

    晋纪三十九 晋安帝义熙十一年(乙卯,公元415年) [1]春,正月,丙辰,魏主嗣还平城。 [1]春季,正月,丙辰(初二),北魏国主拓跋嗣回到平城。 [2]太尉裕收司马休之次子文宝、兄子文祖,并赐死;发兵击之。诏加裕黄钺,领荆州刺史。庚午,大赦。 [

  • 卷八 仲虺之诰第二·孔颖达

    汤归自夏,至于大坰,自三朡而还。大坰,地名。○夏,亥雅反。坰,故萤反,徐,钦萤反,又古萤反。仲虺作诰。为汤左相,奚仲之后。○虺,许鬼反。诰,故报反。相,息亮反。奚,弦鸡反。[疏]“汤归”至“作诰”○正义曰:汤归自伐夏,至于大坰之地,其

  • 卷一百五十七·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一百五十七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礼记注疏第四十五存旧礼记正义卷第五十四【宋板】大敛布绞缩者三【丧大记】考异古本注或荐之下谓布精麤下亦盖天子之士下共有也字释文识又音式不同正误不

  • 第十 谋篇 5·王诩

    【原文】故圣人之道一陰一,愚人之道一陽一①。智者事易,而不智者事难。以此观之,亡不可以为存,而危不可以为安②。然而无为而贵智矣。智用于众人之所不能知,而能用于众人之所不能见。既用,见可,择事而为之,所以自为也。见不可

  • 贤劫经卷第三·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持品第九  佛告喜王菩萨。何谓闻持度无极有六事。见众穷厄不能自济。若宣法施。伏已致宝使众人闻。是曰布施。常以德本众善之行。既自身行复劝他人。若闻不持致大财富。是曰持戒。若闻善

  • 卷二十·聂先

    续指月录卷二十六祖下三十五世曹洞宗北京大觉慈舟方念禅师别号清凉。唐县人。族姓杨。年十岁。矢愿出家。投金台广德大慈老宿披剃。自念生死事大。受具参方。初游讲席。博探性相宗旨。於暹礼二法师座下。为唱导之师。

  • 大溈五峰學禪師語錄·如学

    大沩密印寺住持孙智海重刻僧問:「如何是關中境?」師云:「案上凝塵三尺厚,庭中芳艸幾生花。」「如何是境中人?」師云:「相逢不遇真師子,閒我憨憨枕石頭?」「如何是人中意?」師便打。徐喬谷居士問:「俱胝豎指,意旨如何?」師云:「火宅

  • 永乐大典书目考·郝庆柏

    研讨永乐大典之风近时始盛如袁氏同礼之永乐大典现存卷目表赵氏万里之永乐大典内辑出之佚书目其最着也据袁氏所考见存大典约三百册五百余卷而搜求未得之帙尚不与焉赵氏所考辑出之书亦无虑五百种并为着其版刻供人搜求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