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远东国际形势
远东非复中国的远东了,亦不是中国和一两国关系简单的远东,而成为世界六七强国龙争虎斗之场。
在十六世纪以前,亚洲东北方,还是个寂寞荒凉之境。乃自俄人东略以来,而亚洲的北部,忽而成为欧洲斯拉夫族的殖民地。俄人因在黑海、地中海为英、法等国所扼,转而欲求出海之口于太平洋。于是中国黑龙江以北之地割,而尼科来伊佛斯克,而海参崴,相继建立。再为进一步的侵略,则西伯利亚大铁道,横贯黑、吉二省;而又分支南下,旅顺、大连湾,亦成为俄国远东的军商港。
此等情势,自然和日本的北进政策,是不相容的。日本是个岛国,在从前旧式的世界,本可做个世外桃源。乃自帝国主义横行以来,而此世外桃源,亦不复能守其闭关独立之旧。不进则退,当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也是被人侵略的,这时候,就要转而侵略他人了。日本的政策,原分南进、北进两派。论气候和物产,自然南进较为相宜。但是南洋群岛,面积究竟有限;而且也早给帝国主义者所分据了。要想侵略他人,自然要伸足于大陆。如此,朝鲜半岛和中国的东三省,遂成为日、俄两国势力相遇之地。
在中日战前,竞争朝鲜的主角是中日。中日战后,中国的势力,完全打倒了。但是日本是战胜国,而俄合德、法干涉还辽,是战胜国的战胜国。其势焰已使人可惊,况且当时,日本在朝鲜的势力,很为弥漫。朝鲜人处于日本钤(qián)制之下,自然要想反抗。想反抗,自不得不借助于外力。于是俄国的势力,便乘机侵入了。当中日战时,日本即强迫朝鲜,订结攻守同盟。及中日战后,《马关条约》认朝鲜为自主之国。于是朝鲜改国号为韩,号称独立。然实权都在日人手中。日人所扶翼的是大院君。闵妃一派,自然要想反抗,自然要倚赖俄国。其结果,遂酿成一八九五年闵妃遇弑之变。这一次,大院君的入宫,挟着日本兵自随。而日本公使三浦梧楼,又以日使馆卫队继其后,各国舆论嚣然,都不直日本。日本不得已,把三浦梧楼召回,禁锢在广岛,而实未尝穷究其事,这就是所谓广岛疑狱。此等举动,适足以形日人手段的拙劣。其结果,反益促成韩国的亲俄。日人无可如何,只得吞声忍气,和俄国商量。一八九六年,两国因韩事订立协商。在韩的权利,殆处于平等的地位。到一八九八年,又订立第二次协商。俄人亦仅承认日人在韩国工商业上,有特殊的利益而已。对于东三省的利益,则丝毫不许日人分润。于是亚洲的东北角,潜伏着一个日俄冲突的危机。
不但如此,便中、西亚之间,也是危机潜伏。当十八世纪中叶,中国荡平天山南北路之时,正值英人加紧侵略印度之际。而俄国的侵略中亚,亦已于此时开始进行。注832三国的势力,恰成一三角式。不进则退,中国对于属部,始终以羁縻视之,而英、俄两国,却步步进取。于是巴达克山,夷为英之保护国。乾竺特名为两属,实际上我也无权过问了。注833而俄国亦服哈萨克,慑布鲁特,灭布哈尔,并基华,并取浩罕。注834三国间的隙地博罗尔,竟由英、俄两国,擅行派员,划定界线。注835我国最西的属部阿富汗,则由两国的争夺,而卒入于英人的势力范围。注836而两国的争点,遂集于西藏。蒙古支族布里雅特人,注837是多数住居在俄国的伊尔库次克和外贝加尔两省的,亦信喇嘛教。俄人乃利用其人入藏,以交结喇嘛。一八九九和一九〇〇两年,达赖和俄政府之间,竟尔互通使聘。中国还熟视无睹,英人看着,却眼中出火了。
在中国本部的利益,自然是列国所不肯放松的,而东北一片处女地,尤其是要想投资的人眼光之所集注。当《辛丑条约》业经订结,而东三省尚未交还时,俄人侵略的形势,最为可怕。日人于此,固然视为生死关头;便英人也不肯落后,法国在东洋,关系较浅,而其在欧洲,颇想拉拢俄国,所以较易附和俄人的主张。德国便不然了。他从占据胶州湾以后,对于东方,野心勃勃,断不容俄国人独强的。至于美国,在东方本没有什么深固的根柢,其利于维持均势,自更无待于言了。
所以当此时,颇有英、德、日、美诸国,联合以对付一个俄国之概。当庚子拳乱,俄人占据东三省时,英国方有事南非,自觉独力不足以制俄,乃和德国在伦敦订立《协约》,申明开放门户,保全领土之旨。此约经通知各国,求其同意。日、美、法、奥、意都复牒承认。独俄国主张限于英德的势力范围,不适用于东三省。德国因关系较浅,就承认了俄国的主张,惟英、日两国,反对最力。于是英人鉴于德国之不足恃,知道防御俄国,非在远东方面,有个关系较深切之国不可。而且印度和英国,关系太深了,亦非有一国助英防护,不足以壮声势。乃不惜破弃其名誉的孤立,而和日本订立同盟。此事在一九〇二年。而俄国亦联合法国。发表宣言,说:“因第三国侵略,或中国骚扰,致两国利益受侵犯时,两国得协力防卫。”这明是把俄、法同盟的效力,推广及于远东,以对抗英日同盟。日、俄两国的决裂,其形势已在目前了。但是以这时候的日本而和俄国开战,究竟还是件险事。所以在日人方面,还斤斤于满、韩交换之论。至一九〇四年,日本公使和俄国交涉,卒无效果,而战机就迫在眉睫了。
【注释】
注832 中国的荡平准部,事在一七五五年。英人占据加尔各答,事在一七五七年。俄人侵略中亚,则自一七三四年,在哈萨克地方,建筑炮台为始。
注833 巴达克山,以一八七七年,沦为英之保护国。乾竺特当光绪初年,薛福成和英国外交部商定选立头目之际,由中英两国,会同派员,还是两属之地。后来英人借口其本是克什米尔的属部,时时干涉其内政;又造了一条铁路,直贯其境,中国也就无从过问了。
注834 哈萨克是一八四〇年,全部为俄国所征服的。布鲁特亦相继降俄,布哈尔及基华,一八七三年均沦为俄之保护国。浩罕则于一八七六年,为俄所灭。
注835 事在一八九五年。
注836 阿富汗于一八七九年订约。承认嗣后宣战讲和,须得英人认许。至一九〇七年,英俄订结协约,而俄人承认阿富汗在俄国势力范围之外;其对俄政治界务等交涉,均由英国代办。
注837 Buryat。
猜你喜欢 卷三百七十·列传第一百二十九·脱脱 卷十五·张廷玉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六十六·佚名 卷之二百八十九·佚名 第三十二册 崇德元年十月·佚名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中卷十六·杜大珪 钦定古今储贰金鉴卷三·佚名 孙绍传·魏收 窦泰传·李延寿 杨朵儿只传·宋濂 华云龙传·张廷玉 卷二十九·彭百川 卷一百七十四·杨士奇 卷一百二十四·雍正 纲鉴易知录卷三九·吴楚材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