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二 秉德唐古辩谋逆

〔乌达等附〕

熙宗皇统七年冬十一月乙亥,兵部尚书秉德进三角羊。擢为参知政事。秉德,本名伊逊,宗翰子也。初为西南招讨使,改汴京留守。丁母忧,起复。至是由兵部尚书,拜参政。

八年夏四月辛丑,遣秉德与乌凌阿富勒呼等廉察官吏,使还,拜平章政事。

九年秋八月庚申,廷议徙辽阳、渤海之民于燕南,秉德及左司郎中萨哈主其事。侍从高寿星等当选,诉于后,后怒,白帝,帝怒议者,杖秉德,杀萨哈。

九月戊戌,以秉德为尚书左丞相兼中书令。

时熙宗在位久,悼后干政,而继嗣未立,帝无聊,不平,屡杀宗室,箠辱大臣。秉德怀忿,乃与唐古辩、乌达等谋废立。乌达告海陵,海陵因与秉德谋弑帝。遂于是年十二月九日,与唐古辩、乌达、呼图、额勒楚克、大兴国、李老僧、海陵妹夫塔斯弑帝于寝殿。秉德意未有所属,呼图奉海陵坐,因罗拜,呼万岁,杀曹国王宗敏、左丞相宗贤。海陵立,以秉德为左丞相兼侍中,左副元帅,封萧王,赐铁券,赏赍有加。

海陵天德二年春正月乙巳,出秉德领行台尚书省事,因乌达谮之也。时秉德方在告,限十日发行。会海陵欲除太宗诸子,并除秉德,以秉德首谋废立,及弑熙宗不即劝进,衔之。乌达因言秉德与宗本谋反有状,曰:“昨会宗本家,海州刺史子忠言其貌类赵太祖,秉德笑受其言。且谓历数有归。其妻尝指斥主上,语皆不顺。”遣使就行台杀之。秉德以口语致怨,既死,并杀其弟图哩、嘉哩、及宗翰子孙、死者三十余人,宗翰之后遂绝。

世宗立,追复秉德官爵,赠仪同。诏以明安、穆昆还萨哈曾孙佛门,遣使改葬,家产给近亲奉祠。

是时与秉德首谋废立者曰唐古辩。

熙宗皇统八年夏六月乙卯,以都点检唐古辩为尚书左丞。唐古辩,本名翁鄂罗,尚熙宗女代国公主,为驸马都尉。至是由参政拜左丞。

秋七月戊寅,以左丞唐古辩奉职不谨,杖之。

九月,唐古辩罢。

九年春二月甲寅,会宁牧唐古辩复为尚书左丞。

冬十二月丁巳,唐古辩与秉德等弑熙宗。

初,秉德等谋废立,而乌达以语海陵,海陵谓辩曰:“若行大事,谁可立者?”辩曰:“无乃胙王常胜乎?”问其次,曰:“邓王子阿林。”海陵曰:“阿林属疏,安得立?”辩曰:“公岂有意耶?”海陵曰:“若不得已,舍我其谁?”遂旦夕相与密谋。护卫塔斯疑之,告悼后,后语熙宗,熙宗怒,责之,逆谋益甚。十二月九日,海陵、秉德等会辩家。至夜,辩等以刀藏衣下,随入宫,门者以辩驸马,不疑,皆纳之。遂弑熙宗,立海陵,辩为尚书右丞相兼中书令,封王,赐钱绢及铁券,进左丞相。

辩为海陵谋逆,海陵深忌其忮忍。尝与观太祖画像,谓其眼相似,彼此均色动。寻用父,重国,官东平尹,夺职,复起防御使。大定间,以政绩闻,终横海军节度使。

同党乌达,熙宗时官大理卿。当秉德谋废立,乌达知之,告海陵,遂与俱弑熙宗。海陵立,为平章政事,封许国王。

乌达妻唐古氏淫佚,尝与海陵通,又私其家奴阎乞儿,秉德面斥之,遂诬奏秉德欲立葛王。海陵出秉德,遂杀之。以秉德世袭明安穆昆并家产授乌达,进司空、左丞相兼侍中。寻以事出为节度使,使其妻唐古氏杀之,而纳为贵妃。

子,乌达布终同知大兴尹。

大兴国事熙宗为寝殿实达尔,权近侍局直长,最见亲信,未尝去左右。海陵生日,熙宗使兴国赐珍玩,悼后亦以物附赐,事闻,杖兴国一百。海陵因使李老僧说兴国举大事,欣然许之,乃约期起事。兴国取符钥开门,矫诏召海陵等入。熙宗尝置佩刀御榻上,兴国先取投榻下,乱作,熙宗索佩刀不得,遂被弑。海陵即位,以为广宁尹,赐与如其党。寻改崇义军节度使,赐名邦基。大定间诏磔于思陵之侧。

图克坦额埒楚克,会宁人,徙懿州。父巴噶,官兴中尹,与宗幹世为姻家。皇统末,与布萨呼图俱为护卫十人长。海陵告以逆谋,许以女妻其子,遂与布萨呼图直禁中,约期入宫。至寝殿,额埒楚克先进刃,呼图继之,熙宗仆,海陵复刃之,血溅其面及衣。海陵立,累官太原尹,封王。其子珠苏尔尚荣国公主和尼,为驸马都尉。额埒楚克后坐谋反,诛,并杀其妻,命其子焚尸投骨水中。父巴噶,后历官工部尚书、济南尹,卒。

布萨呼图改名思恭,上京人。本微贱,宗幹常周恤之。十二月九日直宿,海陵因之入宫。至寝殿,熙宗闻步履声,咄之,众皆却,呼图曰:“事至此,不进得乎?”乃相与排闼入。既弑熙宗,秉德尚未有所属,呼图因奉海陵坐,众前称万岁,并使杀曹国王宗敏。累官右丞相、太尉、枢密使,封王,后使讨契丹萨巴,不克,族灭之。

图克坦贞,本名塔斯,赠司徒博勒和子也。其妻为海陵同母女弟,亦与逆谋。历官都点检,封王,迁枢密副使,擢御史大夫、左监军,从侵宋。大定间改太原尹。后伏诛,及其妻与二子慎思、实禄,而宥其诸孙。其女为章宗母,章宗立,尊为皇太后,追赠贞等有差。

李老僧,旧为将军司书吏,与大兴国有亲,素相厚。海陵将举事,使老僧结兴国。逆谋成,海陵立,迁同知广宁尹。使察韩王亨罪,意迟回,黜为易州刺史。后赐名惟忠,改延安府同知。大定初,坐与兵部尚书克实谋反,诛。

又有高怀贞者,由令史累迁礼部侍郎。海陵以近属,为宰相,专威福柄,遂成弑逆之计,皆怀贞辈小人怂恿导之。大定二年,放归田里,后起为定国军节度使。

猜你喜欢
  卷四百九十二·列传第二百五十一·外国八·脱脱
  卷九十八·毕沅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四十四·杨仲良
  东都事略卷九十二·王称
  卷之一百十六·佚名
  第十六册 天聪三年正月至七月·佚名
  风倒梧桐记卷二·何是非
  卷七十四 魏相丙吉传 第四十四·班固
  志第五 礼仪中(原文)·范晔
  程元振传·刘昫
  卷四上·沈枢
  卷二百七十四·佚名
  卷二十一·佚名
  选举二九·徐松
  ●目录·刘衡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李绅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绅( 772-846),字公垂,润州无锡(今江苏无锡市)人。元和元年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宰相,后出任淮南节度使。他和白居易、元稹等人交往密切,在元、白提倡“新乐府”之前,就首创新乐府二十首,今失传,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 卷一百四十 慶曆三年(癸未,1043)·李焘

      起仁宗慶曆三年三月盡是年四月   三月戊辰朔,詔刑部、大理寺,以前後所斷獄及定奪公事編為例。王子融傳:判大理寺,建言:「法寺讞疑獄,前此猥多,艱於討閱,乃取輕重可為準者,類次為斷例。」當即是此事也。子融前月已除待制

  • ·酌带精勇督饬剿捕查办善后事宜摺·丁曰健

    奏为彰化余匪续获未净,现在定期酌带精勇先往督饬剿捕,并办理善后事宜,俾绝根株而固疆圉;恭摺由驿四百里驰陈,仰祈圣监事。窃臣前因会擒首逆后,沿途搜捕余匪,并赴郡到任日期,当经具摺奏报;旋奉督抚臣行知,钦奉上谕:&

  • 十国春秋卷八十·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吴越四忠献王世家忠献王名佐【五代史宋史作佐表忠观碑作仁佐】字祐文穆王第六子母许氏以宝正三年七月二十六日己巳生佐于功臣堂初孝献世子居监抚文穆王治其府于城北将俾居之一日世子与佐戏采于青

  • 南宫奏稿巻一·夏言

    明 夏言 撰一斟酌临雍旧典乞赐宸断疏仪制清吏司案呈先该本部题为议幸学以兴教化以全文治事奉圣防先师祀典既正朕当躬谒依拟于嘉靖十二年三月内幸学一应事宜都准行临期你部里具仪来看钦此钦遵续该本部拟题照得驾幸太

  • 卷七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七十二礼部三十一大宴乐二永乐间定殿内侑食乐乐器麾一      箫四笙四      笛四埙二      箎二排箫二     琴四编钟一     编磬一

  • 卷六·林之奇

    <经部,书类,尚书全解钦定四库全书尚书全解卷六宋 林之奇 撰益稷        虞书伏生之书以舜典合扵尧典益稷合于皐陶谟至孔安国案壁中科斗书始厘而为二观舜典慎徽五典而下正与尧典帝曰钦哉之文相接益稷帝曰来

  • 卷二十·孔颖达

    <经部,诗类,毛诗注疏钦定四库全书毛诗注疏卷二十汉郑氏笺 唐陆德明音义 孔頴达防小雅 【谷风之什】序谷风刺幽王也天下俗薄朋友道絶焉疏【正义曰作谷风诗者刺幽王也以人虽父生师教湏朋友以成然则朋友之交乃是人行

  • 卷十二·范处义

    钦定四库全书 诗补传卷十二     宋 范处义 撰 国风 陈 陈帝舜之胄有虞阏父者为周武王陶正岂以河滨之故习欤武王封阏父之子妫满於陈都宛丘之侧与宋杞以备三恪妻以元女大姬封域在禹贡豫州之东大姬无子好巫觋祷

  • 卷一百七十五·秦蕙田

    <经部,礼类,通礼之属,五礼通考钦定四库全书五礼通考卷一百七十五刑部尚书秦蕙田撰嘉礼四十八学礼辽史圣宗本纪统和六年诏开贡举兴宗本纪重熙五年十月御元和殿以日射三十六熊赋幸燕诗试进士于廷赐冯立赵徽四十九人进士

  • 答穆藕初问(十则)·太虚

    问一:事业不能废止,斯不能不受诸种业缘束縳,吾人如何乃可解脱业缘,避去烦恼而修养身心乎?答一:世界事业是人类应做的职务,衣食问题,胥惟是赖。所以吾人必得各尽世务,不能以欲去业縳故遂因噎废食,并此应干的本分也废止起来,这层是

  • 分别功德论卷第一·佚名

    失译人名附后汉录  建初偈所说曰。迦叶思惟正法本者。谓思惟经法言教甚多。何以知之。迦叶即以比较明其多少。较法从十驴始。云十驴力不如一凡骆驼力。十凡骆驼力不如一凡象力。十凡象不如一细脚象力。十细脚象不如

  • 佛说灭除五逆罪大陀罗尼经·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尔时世尊告阿难言。有大陀罗尼具大威力功德无量。能灭众生五逆重罪。若复有人闻是陀罗尼。发至诚心尽此身命。常能顶戴受持读诵。是人所获功德。如持千佛无异。即

  • 卷第八十二·佚名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八十二五百大阿罗汉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结蕴第二中十门纳息第四之十二问此四无量加行云何。答缘七有情而起加行。七有情者。谓分欲界一切有情为怨亲。中三品差别。怨亲二品。复各分三谓下

  • 卷八·佚名

    嘉兴大藏经 古雪哲禅师语录古雪哲禅师语录卷八嗣法门人传我等编住建宁府黄岩寺语录陈如珄居士等迎归天历忉利寺。请上堂。僧问。忉利移来在历台。九旬妙法一言该。二亲已展千秋孝。始信宗门有杰才。如何是一言。师云

  • 卷一·水鉴慧海

    天王水鉴海和尚住金粟语录卷一嗣法门人原澄原上等编上堂康熙十五年十一月武林方伯李士桢请师住嘉兴金粟广慧禅寺属嘉兴郡守卢崇兴海盐邑公张素仁绅衿查培继张惟赤彭孙遹吴甫及郑亮张协张 徐升贞蔡行馨张幼节等赍启至

  • 第二品 目真邻陀品·佚名

    一如是我闻。尔时,世尊初成正觉,住优楼比螺尼连禅河畔目真邻陀树下。尔时,世尊结跏趺坐,继续坐享七日间解脱乐。时,非时云起,七日之间,大雨续降,寒风袭来。目真邻陀龙王,由自栖出,来至佛处,以身七层绕世尊,镰首张立,[后于佛顶而思惟

  • 初寮词·王安中

    一卷。宋王安中 (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 (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等。对王安中之为人,历史上多有微词者,然其才华富艳,亦不可掩。宋人黄升所撰《花庵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