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九十二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二

洪武二十一年秋七月癸酉朔,享太庙。

追赠故金山侯濮英为乐浪公。诰曰:“丈夫生天地间,知事君之大义,立志愈坚,故能临难舍生取义,名垂千载,耿耿不磨。尔都督濮英,以果勇之资,为国将臣,昔命从征朔漠,方观成功,何期失机,偶中彼计,然抗节尽忠,凛然不可夺,若斯之为,古今有数耳。呜呼!舍生就死,立大节于当时,忠义动天地,芳名垂不朽,真可谓烈丈夫矣。朕嘉尔志,悼念不忘,特越侯爵,追封尔为乐浪公。尔其有知,服兹宠命。”

徵中都副留守致仕李懋等赴京。

甲戌,宁都卫镇抚彭祥禽获大笄山妖贼伪招讨周三官等三十一人,械送京师。

丙子,敕广西都指挥使司:“凡百夷战象之夫,悉放还,其驯象卫军士令于南宁屯种,见获之象,则令占城象奴送至京。”先是,置驯象卫,使专捕象。及西平侯沐英破百夷,获其人,亦送本卫役之,至是始罢遣。

戊寅,大将军永昌侯蓝玉遣人送虏主次子地保奴及后妃、公主等至京,地保奴及后妃献金印、金牌,赐钞二百锭,命有司给第宅廪饩,俾就居京师。既而有言玉私元主妃事,上怒曰:“玉无礼如此,岂大将军所为哉?”元主妃闻之惶惧,因自尽,地保奴由是有怨言。上闻之曰:“朕初以元世祖君主中国,时有恩及民,不可无嗣,尝与儒臣议欲封地保奴,以尽待亡国之礼,彼乃如此,岂可以久居内地?”于是遣至护送往居琉球,仍厚遗资遣之。

己卯,给赐淮安等卫鞑靼军士钞有差。

庚辰夜,太阴犯房宿、荧惑,退犯垒壁阵。有星大如鸡子,青白色,有光,尾迹长丈余,自东南云中,西南行至云中没。

辛巳江夏侯周德兴还乡,赐黄金二百两、白金二千两、钞千锭、文绮三十疋。

安庆侯仇成卒。成,和州含山县人。岁乙未,从军,以功拔光万户,继升元帅。庚子,授秦淮翼元帅府副元帅。乙巳,授宿卫镇抚。丙午,升横海卫指挥同知。吴元年,擢指挥使。洪武三年,升大都督府佥事。五年,北征沙漠,还京,以事降永平卫指挥使。九年,调镇武卫。十二年,又调留守右卫。七月,复为大都督府佥事。及论功行赏,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封安庆侯,食禄一千五百石。至是卒,追封皖国公,谥庄襄。诰曰:“德懋懋官,功懋懋赏,此古圣王之定制也。所以汉高立国,悉侯诸将;唐有天下,遍封功臣。而褒赠之典,历代尤重焉。曩者,元政不纲,群雄角立,尔安庆侯仇成,从朕渡江以来,夙夜勤劳,身先士卒,尝能以弱制强,以少克众,及彭蠡之战,尤有巨功,是以朕遵古制,用锡侯爵,以报尔,有年于兹矣。今者,以疾而逝,朕甚感伤,然尔为将臣而能善始善终,使伟绩荣名著在方册,可谓肩于古人,流芳千载者矣。朕昔与尔有誓,生封侯,死封公,今特追封尔为皖国公,谥庄襄。尔其有知,服兹宠命。”

壬午,给赐高邮卫鞑靼军士千七百九十人钞八千八百锭。

甲申,置北平行都指挥使司于大宁。

故元詹事院同知脱因帖木儿与枢密院知院托台谋叛,托台发其事,命大将军永昌侯蓝玉逮问之,戮之于蓟州。脱因帖木儿者,王保保之弟也,以其同知詹事院,故人又称之为“詹同”云。

丙戌,颁赐天下武臣《大诰》,令其子弟诵习。上谓兵部左侍郎沈溍等曰:“曩因武臣有违法厉军者,朕尝著《大诰》,昭示训戒,格其非心,开其善道。今思其子孙世袭其职,若不知教,他日承袭,抚驭军士,或蹈覆辙,必至害军,不治则法不行,治之又非保全功臣之意。盖导人以善行,如示之以大路;训人以善言,如济之以舟楫。尔兵部其申谕之,俾咸诵习遵守,毋怠。”

黑云亘天。

夜,太阴犯垒壁阵。

丁亥,赐镇南卫军士四千二百一十八人绢各二疋。

己丑,诏天下武臣虽已致仕而年未六十者,依原卫所升等署事,以半禄给之。

庚寅,以故元降将阿速为大宁前卫指挥佥事,沙不丁为大宁后卫指挥佥事,仍领所部将校,应授千户者赴京铨用。阿速等时居北平,故召用之。

壬辰,青州诸郡耆民百二十六人诣阙谢赈济恩,人赐钞五锭。

甲午,免徐州萧、沛等四县军民今年夏税。

增置山海卫至辽东,松亭关至大宁,凡十七驿,命太仆寺选淮马给之,驿五十匹。

丙申,旌表徽州府休宁县民朱原卿妻李氏、黄仲瑾妻吴氏贞节。

太白昼见。

丁酉,遣使赍敕谕征南将军頴国公傅友德等曰:“东川、芒部诸夷种类虽异,而其始皆出于罗罗,厥后子姓蕃衍,各立疆场,乃异其名曰东川、乌撒、乌蒙、芒部、禄肇、水西,无事则互起争端,有事则相为救援。若唐时阁罗凤亡居大理,唐兵追捕,道经芒部诸境,群蛮外称归顺,内实狙诈,聚集凶丑,据险设伏,唐将不备,遂堕其计,以致丧师,几二十万,皆因将帅过信无谋故也。近称东川诸蛮不叛者号为循良,固未可逆诈,然须预加防闲,严整师旅,使彼不得肆其奸谋,然后贼可破也。”又曰:“今令诸夷执送东川蛮人,恐此令既出,蛮人诡谋亦由此生,将假此辈为名,侦伺我军,当愈加严慎,不可托以腹心。盖蛮夷平日夫妇无伦,乱如群犬,虽父子不相保,其言岂可信哉?今欲降伏之,其地山势险峻,道路崎岖,林箐深邃,其人与猿猱无异,大军一至窜入林薮,猝难捕获,宜且驻兵屯种,待以岁月,然后可图也。”

赐故元降将孛罗帖木儿钞二十锭、文绮衣一袭。

戊戌,上以太阴荧惑犯垒壁阵,复遣使谕征南诸将曰:“征讨蛮夷,当加严慎,今征东川,其乌撒、芒部诸蛮外虽服从,中藏狙诈,倘或托以心腹,将有不测之变。龙海之蛮奸诡尤甚,水西恐与贼阴谋,皆须防闲,有备无患,切宜慎之。”

庚子,潼关卫指挥佥事马骙有罪,有司论削职戍边。骙至龙江,上念其功,命释其罪,升金吾卫指挥使。及入谢,复升为广东都指挥使。

辛丑,海西侯纳哈出卒。纳哈出性嗜烧酒,饮常过度,当盛夏时,每以水沃身,因得疾。上命医疗之而愈,常戒其饮。至是,从征南将军頴国公傅友德等往征云南,饮酒如初,行至武昌,疾复作,卒于舟中。上闻而悯之,诏归其柩于京师,葬都城南门外。

是月,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其臣不剌机伯剌拍弟等贡伽南木香。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二·志第三·历下·脱脱
  第七十五回 入虏庭苏武抗节 出朔漠李陵败降·蔡东藩
  路史卷六·罗泌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百四十八·佚名
  卷之四百六十八·佚名
  卷之三百五十一·佚名
  卷之一千八十·佚名
  第一四九详光绪十四年四月一一三二三—六·佚名
  ●续吴先贤赞卷之十三·刘凤
  列传卷第三十一 高丽史一百十八·郑麟趾
  卷四十八·班固
  ·克复彰城斗六并攻克山路抗庄拟即移师赴嘉搜捕到郡接印摺·丁曰健
  周镗传·宋濂
  五三、吴起为魏将拔秦五城考·钱穆
  卷五十三·赵汝愚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西楼记目录·袁于令

    第一齣 标目第二齣 觅缘第三齣 砥志第四齣 检课第五齣 倦游第六齣 私契第七齣 衔恚第八齣 病晤第九齣 庭谮第十齣 阍忤第十一齣 鸇逐第十二齣 缄误第十三齣 疑谜第十四齣 空泊第十五齣 计赚第十六齣 

  • 石屏词·戴复古

    大江西上曲大江西上,郁孤台八境,人间图画。地涌千峰摇翠浪,两派玉虹如泻。弹压江山,品题风月,四海今王谢。风流人物,扣公一世雄也。一片忧国丹心,弹丝吹笛,未必能陶写。西北风尘方澒洞,宰相闲归绿野。月斧争鸣,风斤运巧,不用修亭

  • ●卷十二·陈康祺

    ◎遣官祭告岳渎康熙丙子正月,天子为元元祈福,遣大臣分行祭告。二十七日,上御保和殿,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盖乔岳翕河之茂典,本朝第一次举行也。凡四海、五镇、五岳、四渎、阙里、长白山、帝王陵共五十九处

  • 卷之一千三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一二二四 杭州织造额尔登布奏传谕陆费墀赔办并阅看文澜阁书籍情形折·佚名

    一二二四 杭州织造额尔登布奏传谕陆费墀赔办并阅看文澜阁书籍情形折乾隆五十二年七月初三日杭州织造臣额尔登布跪奏,为钦奉上谕事。乾隆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一日接准大学士和珅传谕内开,本年六月十三日奉上谕:昨因文津等阁

  • 六朝通鉴博议卷五·李焘

    (宋)李焘 撰桓冲伐秦无功而还宁康三年桓冲自求出外诏以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军自京口迁镇姑孰旣而苻坚冦凉州冲遣宣城内史朱序豫州刺史桓伊率众向寿阳淮阳太守刘波泛舟淮泗乗虚致讨以救凉乃表曰氐贼自并东胡类实

  • 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六·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元史语解卷十六人名德珠 【卷三十作德住因无解义但改字面】伊克埒塔【卜】台 【甚顺适也卷三十作亦怯列台卜荅】尚嘉努 【卷三十一作尚家奴因无解义但改字面】赛罕巴图【尔 赛罕好也巴图尔勇也卷

  • 钦宗纪·脱脱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名桓,徽宗皇帝的长子,母亲是恭显皇后王氏。元符三年(1100)四月十三日,生于坤宁殿。开始名..,封为韩国公,次年六月进封京兆郡王。崇宁元年(1102)二月初九,改名为火亘,十一月初六,又改名桓。大观二年(1108)

  • 郑善夫传·张廷玉

    郑善夫,字继之,闽县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由于父母相继逝世,于正德六年(1511)才出任户部主事,负责征收浒墅关税,以清廉有节操而闻名。太监刘瑾虽诛,但一些受皇帝宠爱的人仍旧当道。善夫愤慨之下,告假还乡。筑草堂于金鳌

  • 温纯传·张廷玉

    温纯,字景文,三原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的进士。由寿光知县征召为户科给事中。隆庆三年(1569),穆宗已除丧服,仍不与大臣接触。温纯请求皇帝遵循祖制,垂询群臣,亲自批阅奏章,皇帝答复知道了。他调任兵科都给事中。倭寇攻陷了

  • 弇山堂别集卷五十九·王世贞

    (明)王世贞 撰○卿贰表工部左右侍郎张允文不知何许人由荐举洪武元年任杨翼安直隶灵璧人由举人才元年任二年出为河间知府朱守仁直隶徐州人元末入仕三年任唐宗鲁浙江建德人由通经秀才四年任本年以疾归王虎不知何许人由举

  •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七十三·佚名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 洪武五年三月戊申朔,应天府言:“运输官物,悉役在京之民,其力甚劳。”上谕省臣曰:“京师之民,自开国以来,皆其供亿劳费,倍于外郡。今天下太平正当休养之,岂可重扰耶?凡有差役,宜悉免之。” 己酉,上以

  • 卷之八·佚名

    刘子卷之八播州录事参军袁孝政注辩施第三十七夫山阜非为乌植林,林茂而乌自栖之;江湖非为鱼凿潭,潭深而鱼自归之;处世非为人积财,财积而人自依之,非其所招,势使然也。怀璧之子,未必能惠,而人竞亲者,有惠人之资也;被褐之士,性能轻财

  • 卷六十六 易二·黎靖德

      ◎纲领上之下   △卜筮   易本为卜筮而作。古人淳质,初无文义,故画卦爻以"开物成务"。故曰:"夫易,何为而作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此易之大意如此。〔谟〕   古人淳质,遇事无许多商量,既欲如此,又欲

  • 解厄学·晏殊

    藏锋卷一厄者,人之本也。锋者,厄之厉也。厄欲减,才莫显。上求贤,毕其功而志易。下求荣,成其事而意满。不知戒惕,上下难容也。仁者不逐其名,仁贵焉。明者不恋其位,明弃焉。勇者不争其锋,勇敛焉。生之惟艰,何足道哉?隐智卷二用智者

  • 桓公·桓公十二年·左丘明

    【经】十有二年春正月。夏六月壬寅,公会杞侯、莒子盟于曲池。秋七月丁亥,公会宋公、燕人盟于谷丘。八月壬辰,陈侯跃卒。公会宋公于虚。冬十有一月,公会宋公于龟。丙戌,公会郑伯,盟于武父。丙戌,卫侯晋卒。十有二月,及郑师伐宋

  • 本社对于今年佛诞纪念会之宣言·太虚

    比年来佛教、佛学、佛法、佛化之声浪,弥漫洋溢于全国,全世界僧俗朝野之间,真有一日千里之概!故本年佛诞二九五○之纪念,各处纷纷开纪念会,气势蓬勃,亦较之民二之佛诞二九四○纪念,迥然不同。此固是极可喜之现象。而且本月刊发

  • 历代赋汇·陈元龙

    赋总集。清陈元龙辑。一百八十四卷。元龙字广陵,号乾斋,浙江海宁人。康熙进士,授编修,累擢广东巡抚,在粤有治河政绩。后授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元龙工诗,有《爱日堂诗》二十七卷,又辑有类书《格致镜原》。奉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