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四十
洪武十四年十一月壬午朔。
甲申,遣吉安侯陆亨镇成都。
黑气亘天。
赐国子生钞,人二锭、绵一斤。
丙戌,置马驿一十八,自岳州至辰州府凡一千八十一里,以六十里为一驿,岳州府三,巴陵县曰岳阳,曰临江,华容县曰华容;荆州府四,石首县曰通化,公安县曰民安,曰孱陵,曰孙黄;常德府八,澧州曰顺林,曰蔺江,曰清化,武陵县曰大龙,曰和豊,桃源县曰桃源,曰郑家,曰新店;辰州府沅陵县三,曰界亭,曰马底,曰辰阳。
丁亥,以凤阳府之徐州直隶六部,仍以豊、沛、萧、砀山四县属之,复以直隶嘉兴、湖州二府隶浙江。
戊子,敕宋国公冯胜曰:“闻有盗五百余人由黄陂县而西,杀掠居民,此必征南士卒畏避而逃者。夫不用军法,罪固当死,因而为盗者又甚焉,宜即遣兵于汝宁、南阳之地侦其出没,捕之。”
壬辰,核天下废寺田产,没入官。
甲午,置山西递运所一十二,大同府应州一,曰安银子;太原府五,曰雁门,曰九原,曰临汾,曰同成,曰盘陀;沁州一,曰权店;潞州二,曰固益,曰虒亭;泽州三,曰长平,曰太行,曰星轺。
夜,太阴犯填星。
乙未,调燕山左卫指挥佥事张敬、通州卫指挥佥事韩和、燕山前卫指挥佥事张龙俱为山海卫指挥佥事。
夜,有大星青白色,自上台东南行至轩辕没。
丙申,改河南神武卫为河南右护卫指挥使司。
戊戌,以河南卫指挥同知陆龄为指挥使,宣武卫指挥佥事杨虎为河南卫指挥同知。
己亥,复置大理寺及审刑司,以平理庶狱。大理寺卿一人,正五品;左、右少卿各一人,从五品;左、右寺丞各一人,正六品;其属左、右寺正各一人,正六品;左、右寺副各二人,从六品;左评事四人,右评事八人,正七品;胥吏六十二人。凡刑部、察院、五军、断事官直隶府、州、县罪囚,左寺理之;十二布政司,右寺理之。审刑司左、右审刑各一人,正六品;左、右详议各三人,正七品;司吏十人。凡大理寺所理之刑,审刑司复详谳之。
癸卯,故元遗民六十九人自纳儿崖来归于女真千户所,诏以衣粮给之,遣归复州。
甲辰,上诏吏部、兵部臣,谕之曰:“三代学者无所不习,故其成才,文武兼备;后世九流判立,士习始分,服逢掖者或不闲于武略,被甲胄者或不通于经术,兼之者其惟达材乎?三代而下,若诸葛孔明、羊祜、杜预、李靖辈,文武兼资,难概以一律。夫木直者可以中绳,曲者可以中矩。人有学问,则亦何事不可为也?今武臣子弟,朕尝命之讲学,其间岂无聪明贤智有志于学者?若概视为武人不用,则失之矣。卿等其审择用之。”
乙巳,浚扬州府官河,自扬子桥至黄泥滩,凡九千四百三十六丈。
苏州府民有上《治安六策》者,上览之,以示近臣曰:“此人有忠君爱国之心,但于理道未明耳。盖人主之心当以爱物为主,治国之道当以用贤为先,致治在得人,不专恃法。今此人首言用法,不知务矣。”
丙午,程乡县郡盗窃发,南雄侯赵庸遣潮州卫官军击败其众,擒贼首伪万户饶隆海等一百五十人,斩首四十余级。
丁未,赐国子生冬至节钱。
朵甘乌思藏灌顶国师答力麻已剌及都指挥使班竹儿藏卜等遣使,表贡方物。
平凉侯费聚率师趋普定。
江阴侯吴良卒。良初名国兴,后赐今名,凤阳定远县人,器貌雄伟,性刚直,与弟祯俱有勇力。元季,群雄并起,良兄弟委身从上,取滁州,克和阳,常为先驱,屡立战功。及渡江,取太平,定建业,破京口,下毗陵,良之功居多,遂为指挥使,镇江阴。时张士诚据姑苏,跨有淮东、浙右,地大物众,兵食富饶,而江阴正当东南要冲之地,士诚又多变诈,动以金帛啖诱将士。上谕良曰:“彼以其诈,我以其诚,尔为边将,慎守封疆,约束士卒,毋纳逋逃,毋逐小利,毋与争锋,惟保境安民而已。”良奉命惟谨,缮城池,远斥堠,利器械,严部伍,士卒无敢逃亡及出境生事者,士诚亦畏威,不敢犯其后。上亲将兵下江西,克湖广,平伪汉而无东顾之忧者,以良为之捍蔽也。洪武三年,大封功臣,赐号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阶荣禄大夫、都督府同知,封江阴侯,食禄二千五百石,赐鉄券。五年,广西右江诸洞蛮夷相讐杀,数盗边境,命良将兵讨之。良率兵深入,数月之间,尽平其地,俘获不可胜计。齐王受封青州,良董工营建宫室,留青州,二年得疾而卒,年五十八。讣闻,上为辍朝二日,赠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中军都督府右都督,追封江国公,谥襄烈。遣使迎丧还京,赐葬钟山之阴,子高袭爵。弟祯封靖海侯,先三年卒,追封海国公,子忠袭爵。
起复太常司卿唐铎为兵部尚书。
己酉,禁有司不得差遣学官。时松江府华亭县儒学教谕曹宗儒屡为府县遣差,宗儒以为言。上谕礼部臣曰:“教官训导,所以作餋生徒,为国储材。迩者,有司往往委以公务,使不得尽心教训,甚非所以崇儒重学之意,其禁止之。”
庚戌,福安县民作乱,福州中卫指挥佥事李惠等率兵讨之,贼聚众八千余人拒敌。时福州右卫指挥张春以兵来会,贼惧,遁入山谷。适延安侯唐胜宗总兵,征处州、平阳等处,闻贼遁,乃分遣将士追捕,获贼众二千五百余人,余党分散潜匿,惠等寻讨平之。
广州海寇曹真自称万户,苏文卿自称元帅,合山贼单志道、李子文、李平天,于湛菜、大步、小亨、鹿步、石滩、鉄场、清远、大罗山等处据险立寨,攻掠东筦、南海及肇庆、翁源诸县。南雄侯赵庸率步骑舟师一万五千余人,分道击之,进至鹿步,卒与贼遇,山深道阻,官军与战,多陷没者,贼亦伤死甚众。已而贼构大步车、茭塘诸蛮,急趋南雄侯舡,南雄侯以精锐与战,贼势少却。会广东参政阎钝、千户张惠率军民来援,遂并力击败之,贼乃弃资装器械水中,驾虚舟而遁。我军乘快舸追之,擒一千七百余人,获舡六百余艘,复遣指挥徐质等帅师攻鹿步、蓼涌、石滩、清远、雷乡诸寨,破之。转攻湛莱、小亨、泷水,又破之,擒贼二万余、贼属八千有奇,斩馘五千余,获兵器一万九千、舡一千二百、马牛九百,遂招降番禺等县民三千三百余户复业。
十二月辛亥朔。
壬子,以礼部郎中高信为本部试尚书,儒士张子源为试侍郎,张宗德为兵部试侍郎,贤良方正孟惟贤为广西左参政。
中军都督府佥事孙世卒。诏追封为富春侯,诰曰:“人臣能宣力效忠,佐兴大业,生则禄位以崇其身,殁则褒赠以显于后,所以报功,示不忘也。咨尔中军都督府佥都督孙世,以武勇之资,奋身行伍,渡江以来,勤事左右,历著战功,继从大将军征讨,与有劳焉。天下既定,升秩赏功,遂佥都府,方期克享安荣,而乃遽然长逝。追念曩昔,未尝有忘。是用赠尔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光禄大夫、柱国、同知中军都督府事,追封富春侯,谥忠勇,以慰尔于冥冥。呜呼!生为勇将,殁则侯封,功烈昭闻,垂于不朽,可无愧矣。尚其有知,服兹宠命。”世,庐州巢县人,少有勇力,从上渡江,以功累授河州、宝庆二卫指挥使,升中军都督府佥事。至是卒,年六十二。命辍朝二日,遣官致祭,赐葬钟山之阴。
乙卯,漳州府龙岩县民作乱,自立官属,侵掠龙溪县。命建宁左卫指挥佥事孙皓、泉州卫指挥佥事朱贞、漳州卫指挥佥事谢荣率兵讨平之。
置庄浪、西宁马驿四,庄浪卫二,曰在城,曰大通河;西宁卫二,曰在城,曰老鸦城。每驿给以河州茶马司所市马十匹,以兵士十一人收之,就屯田焉。
僧宗泐还自西域,俄力思军民元帅府、巴者万户府遣使随宗泐来朝,表贡方物。
丁巳,常德府言其地多虎,居民患之。上命选留守中、左、右三卫勇敢之士,凡百八十三人,从唐哈散往捕之。哈散,回回人,善捕虎。
命翰林院编脩、检讨、典籍、左春坊、左司直郎、正字、赞读、考驳、诸司奏启以闻,如平允则署其衔曰“翰林院兼平驳诸司文章事某官某列名”书之。
戊午,以欧阳伦为驸马都尉,尚第四皇女安庆公主。
辛酉,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率大军由辰沅趋贵州,进攻普定,克之。罗鬼、苗蛮、犵狫闻风而降,至普安,复攻下之,乃留兵戍守,进兵曲靖。
癸亥,复置四川纳溪盐马司。
乙丑,以右正言田友信试户部右侍郎。
敕谕辽东都指挥使潘敬等曰:“前尔奏云高丽入贡如约,观卿处置甚合事宜。高丽奸臣李仁篡弑其主,臣民畏其党众而屈从之,今几年矣。曩者,中国之君以力服之者有焉,以德怀之者有焉,如高丽之奸顽,德不能怀,惟威之畏,故前人以力得之,其为生民之祸亦甚矣。虽有时而怀德,待之以礼,旋复诡诈窃发,背叛不常,累代兵征,盖以此也。今李仁虽云愿听约束,未知臣节,久将何如?卿与诸将其慎之。高丽贡献但一物有不如约,即却之境上,固守边防,毋被其诳。”
丙寅,以文学宋亮为福建布政使司左参政。
戊辰,以湖广试布政使徐铎为山东左布政使。铎先为户部尚书,以党逆事免。上惜其才,起为湖广布政使,受岳州府官请托,事觉当下狱,诏宥之,遂改山东左布政使,命给传以行。
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等师至曲靖,击败梁王将达里麻兵于白石江。先是,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王师下普定,遣司徒平章达里麻将精兵十余万屯曲靖,以备我师。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谓友德曰:“彼不意我师深入,若倍道疾趋,出其不意,破之必矣。上所谓出奇制胜者,此也。”友德是之,遂进师。未至曲靖数里,忽大雾四塞,冲雾而行,阻水而止,则已临白石江矣。顷之,雾霁,达里麻见之大惊,仓皇失措。友德即欲济师,英曰:“我军远来,形势既露,固利速战,然亟济恐为所扼。”乃整师临流,势若欲济,达里麻果拥精锐扼水上。英于是别遣数千人从下流潜渡,出其后,鸣金鼓,树旗帜。达里麻见之,急撒众以御,众乱,英乃拔剑,督师济江。达里麻却数里而陈,我师毕济。既陈,友德麾兵进战,矢石齐发,呼声动天地。战数合,英纵鉄骑捣其中坚,敌众披靡,遂大败,生擒达里麻,俘其众万计。友德悉抚而纵之,使各归其业。夷人见归者,皆喜慰,而军声益振。遂平曲靖,留兵镇其地。友德自率众数万捣乌撒,分遣左副将军蓝玉、右副将军沐英率师趋云南。
己巳,以监察御史靳奎为湖广左布政使,李彧为北平左布政使,贾麟为广东右布政使,右司直郎李兆为四川布政司右参议。
庚午,故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闻达里麻兵败被擒,度不能支,乃与其左丞达的、参政金驴遁入罗佐山。
辛未,赐国子学师生明年正旦、元宵节钱。
遣使赍敕,谕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曰:“内使罗信至,知将军调度有方,节制严整,普定诸蛮俱已摧奔,但未知此时事势何如。乌蒙、乌撒果降否?前恐蛮地无粮,符报将军令分军回卫,今知资粮于敌军,可不必回也。”
遣内臣赍敕谕乌蒙、乌撒诸酋长曰:“朕历览群书,见西南诸夷自古及今,莫不朝贡中国,以小事大,义所当然。朕受天命,为天下主,十有五年,而乌蒙、乌撒、东川、芒部、建昌诸处酋长犹桀骜不朝,朕已遣征南将军颍川侯、左副将军永昌侯、右副将军西平侯率大军往征,犹恐诸酋长未谅朕意,故复遣内臣往谕。如悔罪向义,当躬亲来朝,否则遣人入贡。摅尔诚款,朕当罢兵,以安黎庶,尔其省之。”
户部尚书徐辉犯罪下狱,论当死。上曰:“辉在官颇勤于事。”命减死论。
壬申,故元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既入罗佐山,其右丞驴儿自曲靖驰归,谓曰:“事急矣,将柰何?”于是把匝剌瓦尔密挈妻孥,与左丞达的及驴儿俱入普宁州忽纳砦,焚其龙衣,驱妻子赴滇池死,把匝剌瓦尔密遂与达的、驴儿夜入草舍中,俱自缢死。
癸酉,征南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右副将军西平侯沐英师至云南之板桥,元右丞观音保等出降。明日,驻师金马山,故梁王阉竖也先帖木儿以金宝来献,诸父老焚香迎拜。玉等整师入城,戒戢军士,秋毫无犯,吏民大悦。
甲戌,革善世、玄教二院。
乙亥,以前应天府尹班用吉为四川按察使。用吉,开封人,以儒士徵授临洮府同知,寻升陕西参政。三年,升刑部尚书。四年,左迁江西按察副使,寻改江西行省参政,坐事免。八年,召为应天府尹,至是转今官。
命广东都指挥使杨贵署留守左卫事。
丙子,以四川施州卫隶湖广都司。
延安侯唐胜宗率兵讨衢、处、温山寇,擒首贼吴达三、叶丁香及其党三千三百余人、家属一千五百余人,斩首二百八十级,余寇遂平。
征南左副将军永昌侯蓝玉遣景川侯曹震、定远侯王弼、宣德侯金朝兴率兵二万三千,分道进取临安诸路。
戊寅,宣德侯金朝兴兵至江川,故元右丞五补台降。
庚辰,享太庙。
是月,甘露降于钟山,百官进表贺。
城普定。
城乌撒。初,大军破曲靖,征南将军颍川侯傅友德自率师循格孤山而南以通,永宁之兵遂捣乌撒诸蛮。时元右丞实卜闻都督胡海洋等兵进自永宁,乃聚兵赤水河以拒之。及闻大军继至,皆遁去。友德令诸军筑城,版锸方具,蛮寇复大集,友德屯兵山冈,持重以待之。诸将欲战,友德故弗许,士卒无不奋勇,思致死力。友德度其可用,下令曰:“我军深入,有进无退,彼既遁而复合,心必不一,并力剿之,破之必矣。若使彼据险自固,未易克也。”我军既陈,有芒部土酋率众援之,实卜合势,迎战我军,鼓噪趋之。战十余合,其酋长多中槊坠马死,我军势益奋,蛮众力不能支,大溃,斩首三千级,获马六百匹,实卜率余众遁。遂城乌撒,得七星关以通毕节,又克可渡河。于是东川、乌蒙、芒部诸蛮震詟,皆望风降附。
太常司卿吕本卒。本,凤阳寿州人,仕元为元帅府都事,其后来归。岁丙午,为中书掾史。吴元年,授湖广行省照磨。洪武三年,升中书省右司郎中。四年,改左司郎中。五年,升刑部侍郎,寻进吏部尚书。六年,除太常司卿。七年,以事左迁北平按察司佥事,寻召还授礼部尚书。未几,出为两浙都转运盐使。十二年,复授太常司卿。至是,以疾卒,赐葬钟山之阴。本无子,其女皇太子妃。
革京畿都漕运司。
是岁,计天下人户一千六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二,口五千九百八十七万三千三百五。直隶应天、松江、常州、池州、庐州、安庆、淮安、凤阳、徽州、太平、镇江、扬州、苏州、宁国十四府,徐州、和州、广德州、滁州四州,计户一百九十三万五千四十六,口一千二十四万一千二;浙江布政使司户二百一十五万四百一十二,口一千五十五万二百三十八;山西布政使司户五十九万六千二百四十,口四百三万四百五十四;陕西布政使司户二十八万五千三百五十五,口二百一十五万五千一;河南布政使司户三十一万四千七百八十五,口一百八十九万一千八十七;广西布政使司户二十一万二百六十七,口一百四十六万三千一百三十九;山东布政使司户七十五万二千三百六十五,口五百一十九万六千七百一十五;北平布政使司户三十三万八千五百一十七,口一百八十九万三千四百三;四川布政使司户二十一万四千九百,口一百四十六万四千五百一十五;江西布政使司户一百五十五万三千九百二十四,口八百九十八万二千四百八十一;湖广布政使司户七十八万五千五百四十九,口四百五十九万三千七十;广东布政使司户七十万五千六百三十三,口三百一十七万一千九百五十;福建布政使司户八十一万一千三百六十九,口三百八十四万二百五十。
天下官、民田计三百六十六万七千七百一十五顷四十九亩,岁徵麦、米、豆、谷二千六百一十万五千二百五十一石,钱、钞二十二万二千三十六贯,丝绵、棉花、蓝靛一百三万六百二十九斤。
兵部奏茶、盐、银、布易马之数:秦、河二州以茶易一百八十一疋,纳溪、白渡二盐马司以盐布易二百匹,洮州卫以盐易一百三十五匹,庆远裕民司以银盐易一百八十一匹,凡得马六百九十七匹。
猜你喜欢 提要·乾隆 卷二·金履祥 卷一百·国朝·蒋一葵 卷之四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九·佚名 卷之二百四十二·佚名 二百六十九 江宁织造曹(兆页)奏报江南米价摺·佚名 第十卷 宋·缪荃孙 刘怀珍传·萧子显 司马皇后传·令狐德棻 卢损传·薛居正 李东阳传·张廷玉 钦定南廵盛典巻三十四·高晋 卷05·吴缜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