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四十一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少保内大臣文渊阁提举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教习庶吉士总管内务府大臣镶黄旗满洲都统步军统领管理户部三库奉宸苑清漪园等处总理工程处御茶膳房御药房太医院西洋堂事务军功加三级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十三级纪录二十一次臣英和经筵讲官太子太保礼部尚书上书房行走武英殿总裁管理国子监事务加六级随带加二级纪录四次臣汪廷珍等奉敕修
嘉庆四年。己未。三月。甲戌。谕内阁、向来宗室王公。及一品文武大臣。所用太监。并未定有额数。以致投充私宅太监。人数过多。宫内服役者。转不敷应用。不得不向各王公大臣家取进。而各王公家中。有太监少者。现用重价寻觅者亦有。皆朕所深知。自应分别定以成数。用符体制。嗣后亲王、准用七品首领一名。太监四十名。郡王、准用八品首领一名。太监三十名。贝勒、准用太监二十名。贝子、准用太监十名。入八分公、准用太监八名。一品以上文武大臣、准用太监四名。公主额驸、准用太监十名。民公、准用太监六名。其不入八分公、及二品以下。民爵侯以下、俱不准私用太监。经此次定额之后。如有不愿多役太监者。听其自便。亦不必拘于成额。傥有仍前任意滥用。致踰定额者。即以违制论。总之外宅各处太监之数。宁绌无赢。而宫内所需太监。此后亦不复再向外宅挑取。将此通行传知。一体遵照。并着现在王公大臣宅内太监名数。有浮于新定之额者。即交到内务府衙门。送进宫内当差。嗣后宗室王公等名下太监。着年终报明宗人府查核。一品文武大臣等名下太监。着年终报明都察院查核。俱各汇奏一次。着为例。
○谕军机大臣等、吉庆奏、前年黔省苗匪滋事。蔓延粤西。于协剿蒇事后。业将一切陋规革除。请令黔省查照章程办理等语。前此黔惩地方官。任听胥役头人等扰累。以致激成事端。所有相沿陋规。自应一律革除。着传谕吉庆。一面将前此所定章程。详悉具奏。一面移咨黔抚冯光熊、即查照革除陋规原定各事宜。一体实力妥办。俾苗疆悉臻宁谧。
○又谕、此时剿贼吃紧、两广距川较远。军机大臣、请于四川云贵等省。就近酌调。以符更换之数。所议甚是。惟朕闻向来绿营兵丁。有滇黔劲旅之语。而黔兵尤为趫健。况勒保前在贵州剿办狆苗。于该处将弁。较为熟习。更可期于应手。而道途又复捷近。此次更调之兵。莫若先尽贵州、就近调派。如尚有不敷。再于云南兵丁内酌量派调。但仍按两广兵丁额缺之数。亦不得任意多调也。将此谕令知之。
○命领侍卫内大臣苏凌阿、尚书德福、梁肯堂、都统观音保、隆兴、散秩大臣鄂勒毕图、德生、侍郎鄂岳、韩鑅、副都统隆安、周缉武、守护裕陵。
○户部奏请、新放塔尔巴哈台领队大臣伊江阿、应否食俸。得旨、嗣后派往新疆办事之侍卫等官。有弃瑕录用。自备资斧。世职仍留本身者。俱准支食所留世职半俸。伊江阿即照新例行。
○补行嘉庆元年大计。河南、卓异官十二员。不谨官一员。罢软官二员。年老官九员。有疾官一员。才力不及官二员。浮躁官一员。甘肃、卓异官八员。不谨官一员。罢软官一员。年老官三员。有疾官二员。才力不及官一员。分别议叙处分如例。
○乙亥。上诣观德殿几筵前供奠。
○祭先农之神。遣豫亲王裕丰行礼。
○谕内阁、永现年老有腿疾。乌里雅苏台地寒。所带官兵打围等事。想必不能妥办。永琨着来京、专理都统事务。其乌里雅苏台员缺。着绵佐补授。
○又谕、原任提督任承恩、系任举之子。伊兄任承绪、从前曾因救火被烧。而任承恩实系功臣之后。且又老年丧子。得病身故。殊为可悯。所有伊前在福建提督任内、自行认罚未完银一千一百六十一两八钱零。着加恩照嵇璜之例。全行宽免。
○又谕、据阿尔塔什第奏称、土尔扈特汁霍绍齐之祖母哈屯、闻大行太上皇帝大故。带同霍绍齐前来。恳将霍绍齐俸银二千五百两。送京交喇嘛等念经等语。此事断不可行。阿尔塔什第彼时并不阻止。且又具摺奏请。糊涂太不晓事。除申饬外。霍绍齐并伊祖母诚悃。实不可泯。着交阿尔塔什第。晓谕霍绍齐。并伊祖母哈屯。已将尔等诚意奏闻大皇帝。奉旨、从前尔等仰蒙太上皇帝恩施备至。今若准尔所请。远道运送银两念经。转恐不能仰体太上皇帝爱育尔等至意。此事断不可行。朕见尔等诚悃可嘉。深为恻然。想太上皇帝在天之灵。亦必垂鉴也。
○谕军机大臣等、此次明亮察探贼情。知张逆欲走豫省。即绕出贼前。追杀四十余里。将该匪截回。此系明亮等之功。至陈三掌柜一股。据称曾于正月闲剿散。原止二三百人。今经两月。又有千余人。此皆该处地方官不肯认真出力。致任贼匪往来奔窜。裹胁日多。明亮等应查明严参。诛一儆百。则前堵后剿。庶可克日成功。将此谕令知之。
○转礼部右侍郎罗国俊、为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初彭龄、为左侍郎。调礼部左侍郎曹城、为兵部右侍郎。以内阁学士钱樾、为礼部右侍郎。
○以户部尚书布彦达赉、兼镶红旗汉军都统。刑部左侍郎瑚图礼、兼镶白旗蒙古副都统。刑部右侍郎禄康、兼正红旗汉军副都统。调镶白旗蒙古副都统文宁、为镶黄旗汉军副都统。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张汉杰、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兼銮仪卫銮仪使。
○丙子。上诣寿皇殿行礼。
○定户关工关盈余额数。谕内阁、向来各关徵税。于正额之外。将盈余一项。比较上三届徵收最多年分。如有不敷。即着经徵之员赔补。以致司榷各员。藉端苛敛。而赔缴之项。仍未能如数完交。徒属有名无实。因思各关情形不同。所有盈余数目。自应酌中定制。以师核实而示体恤。已于户部所奏各关盈余银数清单内。经朕查照往年加多之数。分别核减。自此次定额之后。傥各关每年盈余。于新定之数再有短少。即行着落赔补。如于定数或有多余。亦即尽收尽解。其三年比较之例。着永行停止。至工部船料竹木等税。除渝关盈余向无定额、及由闸等关并无盈余外。其余亦经分别减定。嗣后即一律办理。毋庸再行比较。
○又谕、据勒保奏、官兵剿捕萧占国、张长更、两股贼众。全数歼获净尽一摺。此皆仰赖上苍默佑。皇考威灵。览奏曷胜钦慰。此二股贼匪。从前在白岩山。与林亮功合伙。林亮功枪毙后。即各自为首。到处焚掠滋扰。此次该逆匪等、由阆中折回。经额勒登保率领将弁兵丁。连次截剿。将贼众逼上谭家山。额勒登保等、复督率弁兵。乘夜抢上山梁。痛加剿戮。贼匪斩获殆尽。贼首萧占国、张长更、均经歼毙。此次打仗得胜情形。实为认真剿办。即如所奏杀贼实有六千余名。并声明临阵投首讯明释放外。其被胁之人。因其从逆抗拒。临时无从分别。并非滥及无辜。可见所奏、实非从前之虚报首功粉饰具奏者可比。额勒登保病势初愈。即奋勇带兵。转战直前。实属可嘉之至。前次惠龄。德楞泰。止擒获冉文俦一犯。而川北地方。尚有窜出余孽。未能剿净。曾经加恩赏给头等轻车都尉世职。今额勒登保剿除两股贼匪。歼尽无遗。厥功尤伟。额勒登保。着加恩赏给二等男爵世职。至勒保系经略大臣。此次剿贼着效。虽未亲在行闲。亦由其调度得宜。而于投出被胁良民。酌给银米。递籍安插。所办尤为妥协。着加恩赏。其打仗受伤之总兵衔穆克登布。着交部从优议叙。随同带兵出力之总兵朱射斗、杨遇春、参将刘瑞、游击喜明、防御全保、前锋安楚拉、蓝翎领催彦丕勒、委安讷音登额、倭楞泰、俱着交部议叙。阵亡之副将孙大猷、守备陈凡、丁洪、俱着交部议恤。此时各路领兵大小诸臣。经力加整顿之后。看来皆有起色。勒保身膺军务重任。惟当倍加感奋。即如伊弟永保、从前在钟祥纵贼。罪无可辞。经朕破格录用。复令署理陕西巡抚。所以施恩于伊兄弟者。原不过为国家公事。勒保等若能迅勉成功。则军营从前诸毙。不但一概从宽。仍可加之懋赏。傥伊等无福承受。则国宪具在。致朕不得不为已甚。亦由伊等自取。朕亦无所容心于其闲也。
○谕军机大臣等、福昌汪志伊参奏、负欠官项违限不还之县令、分别革职查办一摺。所办殊属过当。此案浦城县知县孙学曾、及已故知县王致礼、因赊欠皮张。立票载明不误库项。今逾限不清。自应按例办理。勒限令其完缴即如现在京中有户部员外郎库蒙额、亦系拖欠皮张官项。迟逾不交。不过革职监追。今该督抚等、辄委员分赴孙学曾王致礼任所抄估变抵。并各原籍查变完缴。如此张皇纷扰。设该员等亏缺仓库。又当作何治罪。前因内外问刑衙门。于定拟案件。习用虽但字样。曾经降旨饬禁。该督等早应接奉。乃此次仍沿故习。尤属深刻无谓。况此后发交变价官物。势必各怀观望。不敢认买矣。福昌、汪志伊、俱着传旨申饬。所有浦城县知县孙学曾、着革职。与已故知县王致礼之孙王元涛、一并监追。如限内完清。仍应按例办理。其查出各员财产。即着照数给还。亦毋庸咨查各该原籍。
○又谕、近因俄罗斯边界之人。闻大行太上皇帝大故。前来请示。曾降旨命佛尔卿额。即明白告知。今思本朝与俄罗斯通好。百有余年。且前此俄罗斯哈屯汗身故。新汗坐床时。曾经咨明库伦办事大臣。今大行太上皇帝大故。亦应行文谕知。今代蕴端多尔济、佛尔卿额、作就咨藳寄云。佛尔卿额接奉时、用蒙古文繙妥。照例铃盖红印。行知固毕尔纳托尔可也。将此谕令知之。
○丁丑。谕内阁、本日因领侍卫内大臣等、将派守裕陵人员。带领引见。内有头等侍卫富敏泰、前曾出兵。并见其头面显有伤痕数处。朕心恻然。当令军机大臣等、将其覆历缮写进呈。见其奋勉出力之处较多。况乾隆六十年经该旗带领引见。我皇考曾交军机处记名。遇有近省总兵缺出。即时题奏。乃和珅竟自隐匿。今若仍遵前旨。将富敏泰以总兵用。伊亦年老。转恐不服外省水土。着加恩先赏给副都统职衔。仍交军机大臣等、遇有副都统缺出。即时题奏。候朕酌量补放。以示奖恤劳臣之至意。
○又谕、昨据奇丰额、将从前在叶尔羌采取不堪用之大玉二块补送情节、咨报军机处。此项玉料初采得时。因瑕裂处颇多。奇丰额始另行寻采。将此二块酌量琢开。再为运送等情。请示和珅。乃和珅竟未请旨。私札奇丰额、令其补送。显系和珅有豫存肥己之见。昨已降旨。将从前运送之大玉二块停止运送。并赏赉出力回众矣。着速行谕令驻劄各回城大臣等、此二块玉料运至何处。即行掷放该处。所有经过地方运送之伯克回众等、仍照前赏赉。
○又谕、董椿奏、芦东商人江公源等呈称、目下川楚教匪。指日可除。惟安抚善后事宜。尚需繁费。长芦商人、情愿捐银六十六万两。山东商人、情愿捐银三十四万两。共捐银一百万两。稍抒忱悃等语。芦东鹾务。叠经豁免赏借。调剂多方。今该商众等、因受恩深重。报效情殷。长芦山东两处。请共捐银一百万两。固属踊跃急公。若却而弗受。无以申其忱悃。但现在川楚教匪。即日办竣。其善后等事。需费无多。且芦东商力。素称拮据。所请捐银一百万两。着各交十分之六。长芦准其捐银三十九万六千两。山东准其捐银二十万四千两。解交部库。仍着交部照例分别给予议叙。以示优奖。其董椿所奏、芦东商人前领两淮协济无利运本一百万两。请于癸亥年四月起。仍按十限解交内务府充公之处。亦着照所请行。寻据长芦盐政董椿、以该商等吁求全数赏收为请。得旨、不许渎请。朕言不再。藏富于商。国本有托。毋得再奏。
○谕军机大臣等、张映祥一股。因被官兵连次剿杀。分投奔窜。广厚以阶州山径分歧。现与吉兰泰由黑崖山小路截击。以期与富成两面夹攻。所办俱是。但究因兵力不多。是以未能痛加剿杀。此时明亮等、截剿张汉潮一股。正在跟踪紧蹑。务须加倍努。迅速肃清。一俟此股窜匪剿除。明亮不必即赴川省。应与恒瑞等、将陕境各股窜匪。先行剿净。再带胜兵。前赴甘省秦阶一带。帮同吉兰泰、富成等并力击剿。总须陕甘两省。全境廓清。再赴勒保军营。剿办川省各股贼匪。明亮、恒瑞、兴肇、能将陕甘境内之贼。全数扫除。即属伊三人之功。傥仍令蔓延。则责有攸归。亦惟伊三人是问。将此谕令知之。
○调镶蓝旗汉军副都统明安、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以正蓝旗护军统领永来、为镶蓝旗汉军副都统。镶红旗汉军副都统扎郎阿、为正蓝旗护军统领。
○戊寅。上诣观德殿几筵前供奠。
○谕内阁、向例内外文职官员。三年一次京察。武职官员。五年一次军政。惟大门侍卫等、并无军政之例。此内岂无年老技艺平常之员。所有大门侍卫等、亦着入于军政之例。列于本旗武职官员之前考试。其侍卫人员内。傥有差使懒惰。不守本分者。该管大臣等、可随时查出酌量参奏。从前应行军政人员。俱按左右两翼。分为二处阅兵。未免耽延时日。嗣后左右两翼应行军政人员。分作四处阅看。着为例。
○添设贵州松桃直隶厅学。移驻铜仁府学训导一员。增文武学额各四名。廪生增生各二名。从巡抚冯光熊请也。
○己卯。谕内阁、朕之所以办理和珅者。原为其大奸大恶。罪状昭着。不可不立正刑诛。籍没资产。以昭炯戒。至其营私骫法。所积赃银。为数多寡。原所不计。然既经查办。自应尽数起出。岂得任其藏掩。致有不实不尽。但近闻步军统领衙门查审此案。该番役等多有向南城外铺家辗转追求。藉端讹诈。其实仍未查出隐寄一案。辇毂之下。商民辐凑。若因此致有牵连扰累。殊非政体。且于朕近日减免关税盈余。及宽免代赔银两之意。既属相背。而于办理和珅本意。亦失之甚远。此案非步军统领衙门、及慎刑司、所能办结。着将案内人犯。俱即送交刑部切实究讯。不可拖延牵累。
○又谕、前因巡视南漕给事中刘坤、将无关紧要之案。辄用五百里驰奏、殊骇听闻。是以交部严议。经吏部议以降一级调用。朕以该给事中若一经降调。恐此后不晓事体之员。遇有要务。转或拘泥。不敢由驿驰递。是以将刘坤施恩改为降二级留任。而其时刘坤又递到五百里奏摺。亦止系寻常事件。因甫经议处。不复再加饬谕。乃刘坤本日又有由五百里驰递之摺。所奏仍系照例办理漕运情形。且据兼署兵部尚书军机大臣那彦成奏称。昨日该给事中、因前次驿递奏摺未经接到。辄用六百里文书向兵部查讯。正拟会同本部具摺参奏等语。似此徒劳驿站。至再至三。是刘坤全不晓事。而且喜于多事。岂可尚留巡漕之任。刘坤、着仍照吏部前议降一级调用。不准抵销。即行彻回。其巡视南漕事务。候朕另行简员前往。
○谕军机大臣等、前因剿捕教匪。全在剿抚并用。叠经降旨训示。令勒保悉心筹办。今已阅多日。虽节次打仗。亦间有临阵投出者。究未闻风踊跃。争先来归。贼中党与。未全解散。自由勒保办理此事。不过誊黄张桂。出示招徕。附近地方百姓。虽已闻知。而被贼裹胁良民。仍随贼匪驱使。退避则惧为贼戕。投出又虑千法网。是以徘徊观望。仍前结聚。虽有招抚之空谈。总未能收解散之实效。其应作何广为宣谕、使贼中难民咸各闻知之处。勒保务须设法筹办。开示公信。俾其翕然乐从。不可以出示具文了事。傥有被胁民人。果能自相纠结。暗约多人。将贼首如冷添禄、徐添德、李全、高均德、张映祥、张汉潮等、缚献军门者。勒保即当优加奖励。指名具奏。不但免其从贼之罪。并当酌赏七八品顶带。以示鼓励而劝来者。切不可攘为己功。亦不可回护前过。致阻其去逆归顺之意。再此次教匪起事。始于达州。朕闻彼时有知州戴如煌。居官贪劣。以致激成事端。但戴如煌是否因老病无能。任听官亲幕友长随等从中扰害。抑系伊任意贪婪。自有实在劣迹。曾闻戴如煌、与川东道李宪宜、系属乡亲。为之详请告病。嗣经皇考察见规避情由。未曾允准。将戴如煌革职。仍留军营效力。此时戴如煌自必尚在川省。着勒保即将指出情节。向其切实讯问。此系前任英善。宜绵。任内之事。可无庸稍存袒护。又朕闻达州尚有吏目一员。尤为贪婪不职。但未记忆姓名。亦着勒保将该吏目系属何人。有何劣迹。是否仍在该处。有无被贼戕害之处。一并严查审办。再知县中赵华、方积、二员。素称能得民心。赵华前已据勒保奏明。仍留新宁署理县篆。方积升授酉阳州知州。该二员如果始终奋勉。实心任事。仍当据实保奏、量加鼓励。再前此惠龄擒获冉文俦。罗其清。此次勒保擒获萧占国、张长更、详阅摺内带兵出力之人。多系营员。而由京派出之健锐火器营官员兵丁。以打仗出力列名保奏者。寥寥无几。岂勒保等、以伊等由京派往之人。设遇伤亡。必须指名具奏、非如营员乡勇之止须咨部办理者可比。竟不令其身临前敌。若果存此见。何以励将士而肃戎行。但又不可因有此旨。即将伊等无论出力与否。竟成轮班保奏、以致冒滥功绩。傥伊等疲玩不前。亦不应姑容闲住也。将此谕令知之。
○又谕、奎舒奏、去岁抢劫达赖喇嘛商人牛只伤人之为首贼番那木喀、经该部落献出。审明即行正法、并将拏获抢劫蒙古五次之贼番堪布沙木、一并正法一摺。生番等胆敢各处抢劫。殊属目无法纪。奎舒审明正法示众。所办甚是。塔斯迪叶部落之众番。一见所遣番子喇嘛及熟番等执持谕帖。即知畏惧。将贼首那木喀。及所掳牛三百余只。先行献出。并恳将其余牛只陆续交出。尚属恭顺。俟将牛只全行献出时。亦可不必深究。以完此案。惟奎舒等所遣番子喇嘛。系属何名。熟番共有几人。并未声叙。着查明量加赏赐。以示鼓励。又另摺奏称。将审明引路偷窃青海喇嘛沙喇布吹木丕勒羊只之蒙古贼人班第。丹怎。或依律拟绞。或拟斩决。请旨办理。殊属错谬。班第。丹怎。听从绰霍尔班第之言。引路偷窃羊只。与造意行窃者大相悬殊。即依律载偷窃马匹至十匹以上之例拟绞。入于秋审情实。已足蔽辜。而奎舒奏称或拟斩决。请旨即行正法。则将来贼首绰霍尔班第擒获时。奎舒又如何定拟。奎舒乃特派办理该处事务之人。每事自应秉公断拟。如有不周之处。朕自降旨指示。似此易办之事。漫无定见。惮于费心。则各省所派大员。所为何事耶。奎舒、着传旨申饬。
○庚辰。谕内阁、据拉旺多尔济等奏称、土默特贝子朋素克琳沁、侍郎特克慎、所办戕害喇嘛卓哩克图身死一案。俱属错谬。复经审明分别定拟具奏等语。除将原摺交军机大臣、会同刑部、理藩院、议奏外。贝子朋素克琳沁、系该旗扎萨克。凡事自应悉心秉公经理。乃于此等关系七命之案。办理糊涂草率。殊属非是。本应照拉旺多尔济等所奏、即行革职。但念朋素克琳沁、系属蒙古。于此案内尚无贪婪情毙。朋素克琳沁、着格外加恩赏给四等台吉。令在该旗效力当差。特克慎。系钦差办理要案大员。乃随同税员西拉布。原审情节。拘泥犹豫。以致办理错谬。殊属无用。特克慎、即着革职。但念伊在理藩院行走多年。于蒙古事务。尚属谙悉。特克慎、着加恩赏给七品笔帖式。即由彼处自备资斧。前赴乌里雅苏台。跟随将军绵佐当差。效力赎罪。不准由京城经过。税员西拉布、着即革职。交该部照例定拟。朋素克琳沁、所遗土默特旗扎萨克印务。着协理台吉贡格宁布、暂行署理。其贝子员缺。着该院拣选应袭人员。带领引见。俟承袭后。再令办理扎萨克事务。
○又谕、刑部员外郎赓音、陈预、理藩院员外郎和琫额、随同侍郎特克慎、前赴三座塔审拟土默特旗台吉阿咱拉、谋杀胞伯卓哩克图身死一案。于特克慎固执己见之处。并不依违迎合。俾重案得以平反。俱着交部议叙。以本衙门应升之缺先行补用。于到京时仍着带领引见。
○谕军机大臣等、恒瑞覆奏、查明紫阳安康边界一带。中闲相去七八百里。无兵驻守一节。用兵之道。全在声势连络。庶首尾相应。今乃千里无兵。任贼游奕。皆由宜绵。秦承恩。在任时。一味畏葸退缩。毫无布置。以致将士无所遵循。贼匪日益纵肆。除总兵官信、已据参革外。游击邢承诰、守备尚其伦、即着恒瑞确切查明。据实严参示儆。再前因官兵在唐藏地方剿贼。游击苏维龙失利。不知下落。曾降旨饬查。昨据陆有仁面奏、苏维龙从前在该处驻守年余。击剿贼匪。屡有斩获。保障村堡。民赖安全。遂为贼匪所忿恨。此次在彼堵剿。实因兵勇数少。同时溃散。该游击犹复步行杀贼。迨力屈被伤。痛骂贼匪。致被截舌分尸。罹祸甚惨。经该处居民寻其胔骼。分盛埋掩。如果情形属实。则此等出力之员。自应优加旌奖。以慰忠魂而鼓士气。着恒瑞即行详悉查明覆奏、候朕施恩。
○又谕、昨据原任江南提督陈大用、呈请叩谒梓宫。朕因思在藩邸时。曾闻陈大用盘获洋盗一案。彼时苏凌阿署两江总督。以诬良为盗定拟。遂置杨天相于重辟。而和珅与苏凌阿因系姻亲。为之护庇。致成冤狱。因命军机王大臣询问陈大用、据称从前巡获闽船张茅等十二人。查有令字旗、竹盔、铁炮、火药、铅子等件。俱系违禁之物。又与浙省吉庆来咨。所获洋盗相符。是以交地方官审办。伊等如何定拟。亦不敢过问等语。所言似属有因。但究系一面之词。现在同案内之把总林朝相、外委沈春发、俱在苏州监禁。无难查讯得实。况从前苏凌阿审办此案时。费淳尚在云南。与伊毫无干涉。而此时和珅业经伏法。苏凌阿亦已休致。即承审之员。亦不过迎合上司意旨。附会成狱。将来亦祇须予以应得处分。费淳俱无所用其回护。至陈大用此次进京。专为叩谒梓宫。并非欲陈诉冤。现在既经询出此案情节。自当彻底查究。着传谕费淳、即检查原案。秉公研讯。据实具奏后。即将林朝相、沈春发、二人一并送京备问。
○旌表守正捐躯山西太平县民王三儿妻董氏。守正被戕四川眉州民妇段氏。
○辛巳。上诣观德殿几筵前供奠。
○祭先蚕之神。遣王福晋行礼。
○壬午。谕内阁、四阿哥履端郡王永城、向在上书房。友于肫笃。且学问才艺俱优。设非夭逝。皇孝早已加封亲王矣。兹着追赠亲王。七阿哥悼敏皇子永琮、系孝贤纯皇后所生。着追赠哲亲王。十二阿哥永璂、着追赠贝勒。一切应行典礼。交该部查例具奏。
○礼部以会试中额请。得旨、满洲取中六名。蒙古取中二名。汉军取中三名。直隶取中二十二名。奉天取中一名。山东取中十五名。山西取中十一名。河南取中十一名。陕甘取中九名。江苏取中十八名。安徽取中十三名。浙江取中二十二名。江西取中十八名。湖北取中九名。湖南取中七名。福建取中十一名。庚东取中十名。广西取中三名。四川取中六名。贵州取中五名。云南取中七名。
○癸未。谕内阁、据勒保奏、官兵剿捕冷添禄一股贼匪首伙全行扫荡一摺。仰赖上苍默佑。皇考威灵。将此股贼匪首伙全行扫荡。览奏曷胜钦感。冷添禄一股贼匪。上年自祖师观窜出后。又复致处奔匿。日久稽诛。今勒保因额勒登保。剿灭萧占国等股贼匪完竣后。即知会额勒登保带领胜兵。乘势剿捕。得以迅就荡平。勒保调度得宜。能得人心。以致将弁等、皆知感恩报效。实不负经略大臣之任。深堪嘉奖。至额勒登保。前于病势初愈后。即将萧占国、张长更、两股贼匪。全行办竣。兹于途次一闻冷添禄在岳池地方游奕之信。即由闲道督兵。连日冒雨遄行。赶抵贼剿。出其不意。痛加剿杀。冷添禄中箭身毙。额勒登保、又复乘胜将余匪扑灭净尽。旬日之内。歼除三股贼匪。实为奋勇可嘉。不愧认真出力之大将。前已加恩赏给二等男爵世职。着再晋加一等男爵。其从前恩赏银一万两未经完缴者。免其着追。其随额勒登保打仗之吉林索伦满洲绿营兵丁。着勒保查明。普赏一月钱粮。以示鼓励。勒保另摺所保之军营出力各员内。如护军参领格布舍。系萨克丹布之子。鸟枪最为精熟。朕所深知。今经勒保于单内首先列入。足见其所保公当。已另降谕旨。俱照所请加恩矣。从前各路带兵大员。祇图擒拏首逆。仍任余匪窜逸。以致一股甫平。复起另股。迄无竣事之期。今于旬日之内。连办三股贼匪。不留余孽。从此剿净一股。即肃清一处。可望成功。朕伫盼捷音踵至也。
○谕军机大臣等、此次教匪蔓延日久。裹胁日多。不得不议剿抚兼施之法。但必将首恶逆党。痛加歼戮。使之知所震慑。方足坚其畏罪迁善之心。今勒保奏称。祇应抚其胁从。其意以剿办为重。所见甚是。其所需更换山东兵丁。降旨令岳起照数挑派。迅赴军营。惟在勒保察度情形。随时酌办。朕亦不悬揣遥制也。又据称打仗情形。将贼众全数逼至河沿。痛加歼戮。及扑河淹毙者不计其数。在将士等奋勇争先。自不得不乘胜痛剿。但邪匪逼胁良民。人数众多。以致临阵被歼。玉石俱焚。难分顺逆。阅之弥觉恻然。勒保身膺重任。惟当仰体朕心。视国事如家事。昨复降旨将永保长子英志、赏给蓝翎侍卫。次子英华、赏给亲军校。系朕格外施恩。勒保、永保、兄弟二人。应如何良心发现。迅勉成功也。将此谕令知之。
○以扫荡贼匪冷添禄功。赏护军参领格布舍、副都统衔。佐领德林保、骁骑校绰布通阿、前锋全保、领催哲勒格讷依、彦丕勒、参将穆克登布、游击喜明、把总梁扬光、巴图鲁名号。佐领阿郎阿、骁骑校乌图依、游击张明德、都司王兆梦、守备刘健标、周官、郑振贵、花翎。领催伊勒彰阿等、蓝翎。
○旌表守正被戕湖南醴陵县民刘祖贵聘媳张氏。
○免河南被贼滋扰之邓、唐、新野、桐柏、淅川、内乡、泌阳、裕、叶、南召、舞阳、西平、遂平、确山、信阳、罗山、光山、鲁山、嵩、卢氏、二十州县、新旧额赋。
○甲申。上诣观德殿几筵前供奠。
○乙酉。谕内阁、淑嘉皇贵妃一族。着台入正黄旗满洲旗分。庆恭皇贵妃之侄陆松龄、着赏给骑都尉。
○又谕、御史玉庆奏、请将盛京各部司员等、一体赏给双俸等语。所奏殊属非是。国家设官分职。皆有常制。遇有行庆施惠之事。皆应恩出自上。岂臣下所容渎奏、乃前日龚骖文。既有宗学总管副管等官。于常例外加倍给俸之请。而该御史今复有此奏、宁不思诏糈制禄之典。皆系通计岁入定赋。及百官大小职分。酌中立制。其多寡厚薄。俱有一定等差。且行之已百余年。内中应食单俸官员。并非自今伊始。即近因陵寝各员俸入不敷。给予双俸。亦系以银库司员所得养廉过优。匀出增给。乃朕曲加体恤。特旨施恩。原不得援以为例。若俱似此纷纷陈恳。市惠沽名。轻议变更成法。成何政体。龚骖文、玉庆、俱着传旨申饬。
○谕军机大臣等、广厚奏、痛剿贼匪、分路追剿情形。所办甚好。近日川省萧占国、冷添禄等股窜匪。业经先后剿净。朕所虑者。正在甘省。今据广厚奏贼匪张映祥等、或分或合。经官兵追剿。歼贼一千余人。生擒一百八十六人。并将贼目张世龙击毙。剿散贼匪。由山后奔窜。览奏深为欣慰。此皆系广厚、吉兰泰、二人之功。广厚、着加恩赏戴花翎。吉兰泰、着加恩赏给伊青阿巴图鲁名号。并赏戴花翎。以示嘉奖。此股贼匪。势已穷蹙。广厚、吉兰泰、当乘胜进击。速行剿净后。即前赴富成一路夹击。一经剿竣。甘境即可肃清。至贼匪现在奔窜地方。系在巩昌一带。相距陕境不远。并着恒瑞察看情形。派拨弁兵。豫行堵截。毋任甘省窜匪。乘闲阑入陕境为要。将此谕令知之。
○丙戌。谕内阁、原任兵部尚书刘峨、前在直隶总督任内。有认罚养廉银两。究与地方关系仓库款项不同。所有未完银一万二千两。着加恩全行宽免。
○谕军机大臣等、松筠因剿洗贼匪。陈其所见。具奏前来。松筠所见甚是。与朕前降谕旨吻合。朕甚嘉焉。计此时松筠自已由藏起程。令即直赴陕西恒瑞一路先行接印。暂且不必赴甘。松筠到时。张汉潮、张映祥、二股贼匪。傥尚未剿净。即同明亮、恒瑞、商同迎击。若已剿净。所有安民善后事宜。必须留心妥办。现今松筠尚未接奉朕前所降谕旨。即能如此熟计具奏、可见并非迎合。伊到陕省。得见前旨。必更畅惬也。再摺内又称。请此照甘省回案。将此次教匪剿净后。其余党类。遍行晓谕、宽免其罪。以安百姓之心一节。所见亦属甚善。将来便中寄谕勒保知之。
○予故户部尚书沈初祭葬。谥文恪。
○丁亥。上诣观德殿几筵前供奠。
○谕内阁、刑部将比照大逆缘坐之发遣军流人犯。查明事由。分别开单进呈。朕详加披阅。内书词狂悖案内。比照大逆缘坐之陈长受、陈长幅、二犯。系逆犯陈道铃之侄。露斯一犯。系逆犯僧明学之徒。沈大缙一犯。系逆犯沈大绶之弟。沈荣昇、沈荣箕、沈荣旃、沈荣同、四犯。系逆犯沈大绶之侄。郭玉扬、郭玉开、郭玉彩、三犯。系逆犯郭大至之弟。刘元幅一犯。系逆犯刘文德之伯。丁士贤、丁士麟、二犯。系逆犯丁文彬之侄。刘马一犯。系逆犯刘德照之侄。刘德明一犯。系逆犯刘德照之弟。魏壂一犯。系逆犯魏塾之弟。赵琯一犯。系逆犯赵九如之史。赵元娃一犯。系逆犯赵九如之侄。李科秀、李甲秀、李登秀、三犯。系逆犯李连秀之弟兄。俱非若正犯子孙、例应缘坐者可比。着同查出大逆案内干连人犯崔敬之等、及诬告叛逆案内缘坐人犯项大保等、一体加恩释回。以示法外施仁至意。其各单内所开妇女各名口。业经发给功臣之家为奴。若即令概行放出。转恐无所依倚。着交刑部存记。俟释回各犯或有情愿领回者。报明办理。听从其便。至另片内所奏、进递逆呈案内金从善之子侄。编造伪稿案内、刘时达之孙。着书毁谤案内、吕留良之缘坐犯属。及在配所生子孙。并干连族户。情罪俱为重。大部议不准宽免。所奏是。着照议办理。
○以通政使司副使阿隆阿、为光禄寺卿。
○以工部侍郎童凤三、为实录馆副总裁官。
○戊子。旌表守正捐躯山东蒲台县民杨文贵妻赵氏。
○是月。直隶总督胡季堂覆奏田麦情形。得旨、民为邦本。我君臣孜孜宵旰。全为斯民。稍不敬谨可乎。愿汝时存此志。勉之。
○新授湖广总督倭什布具摺谢恩。并报起程赴楚。得旨、汝之声名颇优。景安畏葸无能。而伊之操守尚可。莅任后当力加振作。以堵为剿。察访贪官污吏。如胡齐仑。常丹葵等、严参重处几人。则小民怨气自纾。地方必能平静。而自川省回楚遗民。当辨明良莠。细心妥办。受降如受敌。慎密为之。
○署闽浙总督富昌覆奏、革任知府金城。平日居官尚好。得旨、信人最难。知人尤难。总宜秉公虚心。勤访时询。而又处以无我。思过半矣。汝等大吏宜勉之。
○署山东巡抚岳起奏、前年曹汛大工例价不敷之项。摊扣东省各官养廉。请按年坐扣十分之三。仍令领回十分之七。得旨。自应如此办理。若令通省枵腹从事。则小民之骚扰勒索。不可问矣。朕所以不即察办仓库者。正为此耳。财散民聚。洵不易之理。
○又片奏、密查东省各州县官亏。约有七十余万。其中情节。微有不同。或冲途差务。供应浩繁。或驿站口分。例价不敷。或前官已故。交代难清。或穷苦小缺。疲于捐垫者有之。或狃于积习。应酬馈送。私囊无措。因而挪用者亦有之。至若人多心计。缺本素丰。虽一体逢迎。而仓库齐全者。亦复不乏。故有亏空者不尽劣员。无亏空者亦不尽能吏。总之大吏不能洁己率属。费用奢靡。取给无度。上司既有欲不刚。属员遂有恃无恐。种种毙端。皆由于此。今惟有接限勒令完交。而吏治官方。亦力加整肃。以冀起色。得旨、徐徐办理。自有成效。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培养元气。胜于仓库实贮。奚啻万倍。至于大吏洁己率属。各员裁草陋规。皆为善政。以此弥补足矣。捐廉罚银等事。朕必不为。朕非晏坐深宫不知菽麦之主。汝其勉慎为之。
○两广总督吉庆奏、广东采挖黎地石碌铜斤。试办一年。额已短缺。且该处滨临洋海。多人煎采。恐致滋生事端。似应亟行停止。其省局鼓铸。仍请运用滇铜。得旨。所办甚妥。所见极是。仍用滇铜。不必开采。
○贵州巡抚冯光熊奏、川省军营调补缺额战兵。
○分别派拨驰赴。得旨、兵既出境。须防苗民滋扰。总宜镇静弹压。若有科敛苗民之州县。若累苗民之胥役。必严参示儆。自消苗患。断不可姑息了事。慎勉为之。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五 天文三·沈约 本纪第十八 武宗 宣宗·刘昫 卷八·本纪第八·仁宗·张廷玉 卷九·浦起龙 國朝獻徵錄卷之六十·焦竑 东都事略卷二十七·王称 卷第四十五·徐鼒 卷之七十七·佚名 卷之五十九·佚名 钦定续通志卷四百五十八 列传二百五十八·纪昀 敬乡录卷二·吴师道 卷三十四·司马迁 二〇四 拾遗辰·周作人 东平王元略传·李延寿 卷十六 礼十一(军礼 )·龙文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