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五十五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五

洪武三年八月丁巳朔,遣官释奠于先师孔子,命来年曲阜庙庭官给牲币,俾衍圣公主祀事,岁以为常。

戊午,祭大社、大稷。

己未,大都督府同知康茂才卒于陕州。茂才字寿卿,蕲州人,能通经史大义,事母孝,有志事功。元季,盗起蕲州,茂才团结乡兵以御之,自长官累升宣慰司都元帅,屯兵和州之裕溪。岁乙未六月,上帅师渡江,将士家皆留和州,时茂才移戍采石水寨,上虑其兵扼江阻渡,数以兵加之,茂才力守。丙申二月,上遣将击破其水寨,茂才力不能支,走建康。及王师下建康,乃率所部余兵千人降。既至,免冠顿首,谢曰:“前日之战,各为其主。今日至此,死生惟命。”上壮其才勇,释之,使仍统所部兵。明年,授秦淮翼水军元帅,守龙湾,取马驮沙,却张士诚兵,获其楼船,上赐以名马、黄金。继从廖永安攻池州、枞阳,迁营田使,兼帐前总制亲兵、左副指挥使。岁己亥,攻皖城,获其舟舰。庚子,陈友谅兵陷姑孰,欲寇龙江,上命茂才诱之,比至,果败其兵,俘其将佐。辛丑,上率师亲征友谅,茂才将舟师以从,克安庆,破九江,遂攻蕲州,以至汉阳,复沿江而下,又败友谅八指挥,降士卒二万余人。上嘉之,赐以文绮、白金,迁亲兵副都指挥使。岁壬寅,复龙兴。明年,援安豊,又从上解龙兴围,大战于鄱阳湖,友谅败死。复从上征武昌,进金吾侍卫、亲军都护,从大将军徐达攻庐州,拔之。又援安豊,取湖南诸州,复赐币帛。岁乙巳,改神武卫指挥使,寻升大都督府副使,从大将军取泰州。是年冬,张士诚兵侵宜兴,上命茂才往援,士诚兵寻犯京口,上自将击之,士诚兵遁去,追至巫子门,击败其众,茂才皆与有功。从攻淮安马逻港,捣其小寨,平之。复从攻湖州,又破之。进逼姑苏,士诚悉其兵迎战于尹山桥,茂才梃戟奋战,歼其精兵,遂进与诸将合攻齐门,始苏平,遂下无锡,升同知大都督府事兼太子右率府事,进阶荣禄大夫。洪武元年,上命大将军经略中原,茂才从定齐鲁,复由黄河取汴下洛,驻师于陕州,给粮饷,造浮桥,以渡大军,遂领镇河中。茂才善抚绥,招徕绛、解诸州之人,屏弊潼关,秦人不敢东向,民立石颂其德。是年,复从大将军征定西,取兴元,诏还至陕州,以疾卒。赠推忠翊运宣力怀远功臣、光禄大夫、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柱国,追封蕲国公,谥武康。柩至龙江,上亲为文祭之,略曰:“朕惟在昔丙申之春,尔率众来归,朕观尔胸怀磊落,故释前采石连兵之忿,用为腹心,抚同骨肉。尔能体朕之意,效力前驱,今十五年矣。天下初定,方将计尔之功,颁尔之爵,以享太平之福,尔乃舍朕以逝,朕心之感为何如哉?”命葬之于幕府山。上思其功,命户部给米二百石,赐其家,又令仍给正禄,以报其功。

置信宝提举司,设提举一员,从五品。

庚申,上谕廷臣曰:“古昔帝王之治天下,必定礼制,以辨贵贱,明等威。是以汉高初兴,即有衣锦绣绮縠、操兵乘马之禁,历代皆然。近世风俗,相承流于僭侈,闾里之民,服食居处与公卿无异,而奴仆贱隶往往肆侈于乡曲,贵贱无等,僭礼败度,此元之失政也。中书其以房舍、服色等第,明立禁条,颁布中外,俾各有所守。”于是省部定议:“职官自一品至九品,房舍、车舆、器用、衣服各有等差。庶民房舍不过三间,不得用斗栱彩色;其男女衣服并不得用金绣、锦绮、纻丝、绫罗,止用 绢、素纱;首饰、钏镯不得用金玉珠翠,止用银;靴不得裁制花样、金线,装饰违者罪之。”

遣通事舍人巩哥锁南等往西域,招谕吐蕃。

济宁盗侯世雄作乱,攻滕、峄等县,官军讨平之。

辛酉,赐六安州民谷友明、英山县民洗龄白金、文绮,以其有捕斩山寇功也。

彰德府临漳、汤阴二县雨雹。

遣吕宗俊等招谕暹罗国。

占城国王阿答阿者遣其臣打班舍利等来贡方物。

高丽遣其三司使姜德赞上表,谢赐冕服,贡方物,并纳元所授金印。

癸亥,京师雨,大水。

乙丑,上命中书省臣赐崇礼侯买的里八剌及威顺王妃等家人薪米,量其家口多寡,通一岁之费,并以给之。

命赈聚宝门外军民被水者,户给米一石,漂房舍者倍之,溺死者户三石。

丙寅,置朔州卫。

故元高昌王和尚、岐王桑哥、朵儿只班以其所部来降。

戊辰,改应天府知府为府尹,秩正三品,赐银印,设府丞一人,治中一人,通判二人,以兰以权为府尹。以权,襄阳人,洪武元年授中书省照磨,同奉御马仲良使广西,招谕左、右两江诸洞,抚安边人。二年,还京师,授礼部员外郎。三年,遣赈济、衢、婺等五府饥民,改同知应天府事,寻升知府。至是,以监察御史郑沂言,改升府尹。

己巳,琼州海□以香货入京道,溺死。有司请验数,征其什一入官。上曰:“其人既不幸死,将谁征?”令同行者与鬻之,而归所货资于其家。

甲戌夜,有星大如杯,赤色,有光,起自天津北,行至天钩没。

丙子,以广西行省参政蔡仙为靖江王相,仍兼参政,提督广西卫。

丁丑,以永州卫指挥同知丁玉为广西行省参政,兼广西卫指挥使。

诏定诸王府教官职名。礼部奏:“宋太宗朝,凡教皇侄、皇孙,并以教授为名。今拟诸王府各置教授一员,秩正八品,以十二月为满。”从之。

礼部尚书陶凯等言:“古者,人君进膳,日举乐。今拟上御谨身殿早膳,侍卫、指挥使布列甲士两行,光禄卿服,率其属以黄纱罩所进膳由中道入,仪鸾使具服,率其属以黄盖覆之,以金盆罐随入,教坊司官奏乐,内使监率内使执香炉、香盒、唾盂、唾壶、拂子诸物侍左右。上御东西耳房及两庑进膳,则免乐。”上曰:“古之帝王功德隆盛,治洽生民,上下之间,熙然太和,虽日一举乐,未为过也。今天下虽定,人民未苏,北征将士,尚在暴露之中,此朕宵旰忧勤之不暇,岂可忘将士之劳而自为佚乐哉?俟大兵凯还,士卒无战伐之劳,人民罢转输之苦,然后以乐侑膳,未晚也。”

诏中书省申禁官民器服不得用黄色为饰,及彩画古先帝王、后妃、圣贤、人物、故事、日月、龙凤、狮子、麒麟、犀象之形如旧有者,限百日内毁之。

戊寅,遣使持诏往谕三佛齐、浡泥、真腊等国,赵述等使三佛齐,张敬之等使浡泥,郭徵等使真腊。

己卯,夕月于西郊,附祭周天星辰。三献礼,俱先诣夜明神位前,次诣星辰神位前,仪并同朝日。但夜明犊用白,星辰犊用纯帛,俱白色。其祝文,夜明曰:“惟神太阴所钟,承光于日,配阳之德丽于穹碧,维此秋夕,云敛气清,仰瞻素辉,神驭以升,夜明有坛,用伸报祭,惟神鉴临,万古不昧。”星辰曰:“维神罗列周天,耿耿其辉,既瞻月驭,众象以微,上之所躔,下必有应,爰遵古典,用伸报称,仲秋礼祀,设坛既崇,神其歆格,鉴此寸衷。”其乐,迎神奏《凝和》之曲,徹豆奏《寿和》之曲,送神奏《豫和》之曲,望燎奏《熙和》之曲。其乐章,迎神曰:“吉日良辰,祀典式陈,太阴夜明以及星辰,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格来歆。”余并同朝日。

庚辰,海南盗陈志仁、林公望等攻陷凌水等县,官军讨捕之,斩公望等,余党遁去。

辛巳,上得兴元捷奏,谓中书省臣曰:“明昇竖子,所谓‘自作孽,不可逭’者也。”

壬午,遣官祭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等神。

癸未,礼部尚书崔亮奏:“古者,天子宗庙四时之祭,皆用孟月。夫孟月者,四时之首,因时之变,致其孝思,故备三牲、黍、稷及品物以祭。至于仲季之月,不过荐新而已。今太庙祭享已尝用孟月之制,后改春用清明,夏用端午,秋用七月望日,冬用冬至,既与古制不同,况冬至之日既行郊祀,又复庙享,难以兼举。今宜仍用四时孟月,及岁除凡五祭,其清明等节,各备时物荐享。”从之。

定亲王从享,功臣配享仪。从享,以皇伯考寿春王、皇伯妣寿春王夫人刘氏、皇兄南昌王、皇兄霍丘王、皇嫂霍丘王夫人翟氏、皇兄下蔡王、皇兄安豊王、皇嫂安豊王夫人赵氏、皇兄蒙城王、皇兄盱眙王、皇兄临淮王、皇嫂临淮王夫人刘氏、皇侄宝应王、皇侄六安王、皇侄来安王、皇侄都梁王、皇侄英山王、皇侄山阳王、皇侄昭信王凡一十九位,春孟月于仁祖庙东庑,夏、秋、冬孟月及岁除于德祖庙东庑,各设牌位,西向。其配享功臣,常遇春以下凡八位,春孟月于仁祖庙西庑,秋孟月于德祖庙西庑,各设位,东向。亲王位总用帛二、白色,牛、羊、豕各一,登、铏各三,笾、豆各十二,簠、簋各二,酒尊三、酒注二、祝一。功臣位各用帛一、白色,羊、豕各一,笾、豆各二,笾实枣、栗,豆实菁葅、鹿醢,共用酒尊二、酒注二、祝一。其分献礼,初献:俟皇帝行初献礼时,献官各诣盥洗所盥手,执事者奉帛立于酒尊所。献官各诣酒尊所,司尊者举幂酌酒,执事者各以爵受酒,献官各诣亲王、功臣神位前献。亲王则跪,搢笏、奠帛、献爵、出笏,读祝官取祝跪读讫,献官复位。献功臣,则立,奠帛、献爵不跪,读祝官取祝立读讫,献官复位。亚献:候殿上斟酒,两庑执事者各于神位前斟酒,亲王位献官行再拜礼,功臣位献官不拜。终献:礼同亚献。其四庙正祭祝文,孟春特享曰:“时维孟春,礼严祭祀,谨以牲醴庶品,用伸追慕之情。”孟夏、孟秋、孟冬合享,祝文同。但特享则四庙各用祝一,合享则共用祝一。岁暮合享曰:“时当岁暮,明旦新正,谨率群臣以牲醴庶品恭诣太庙,用伸追慕之情。”其亲王从享祝文,孟春曰:“兹惟孟春,恭享太庙,谨以牲醴庶品敬修祀事。”孟夏、孟秋、孟冬,祝文同。岁暮曰:“时当岁暮,明旦新正,恭享太庙,谨以牲醴庶品恭修祀事。”其功臣配享祝文,孟春曰:“朕以孟春,严奉庙享,追念忠烈,辅我开基,爰用牲醴,陈于庙庭,英灵如生,尚其与享。”孟秋祝文同。

乙酉,中书省臣言:“在京军储仓二十处,收粮六百余万石,每仓设官三员,请增设京畿漕运司官,专督其事。”从之。

诏太常司凡宫悬乐户,令户部月赐米以赡之。

上谕中书省臣曰:“往者,四方争斗,民不得其死多矣,中原草莽,遗骸遍野,朕闻之测然于心,宜遣人循历水陆,悉收瘗之。”中书省臣进曰:“陛下仁及朽骨,圣王之善政也。”上曰:“先王之世,人得以餋生送死者,上得其道,下无夭阏。元季政荒,民困干戈,加以饥馑相寻,故死亡者众。朕荷天命,为亿兆主,顾兹失所者,岂忍使之暴露哉?”

是月,京师及各行省开乡试。自初九日始试初场,复三日试第二场,又三日试第三场。京师直隶府州贡额百人,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北平、福建、江西、浙江、湖广各四十人,广西、广东各二十五人。若人材众多之处,不拘额数,或不能及数者,亦从之。考试之法,大略损益前代之制,初场四书疑问、本经义及四书义各一道,第二场论一道,第三场策一道。中式者后十日复以五事试之,曰:骑、射、书、筭、律,骑观其驰驱便捷,射观其中之多寡,书通于六义,筭通于九法,律观其决断。

改设彭城、济阳、济州三卫于北平。

胡军火尚失兰歹等至大盐池,杀守御官齐拜舍等,庆阳千户孟德率兵击败之,获其参政梁咬住等。

猜你喜欢
  卷二百七十五·列传第三十四·脱脱
  ●卷第二十三·胡三省
  纲目续麟卷十三·张自勋
  卷之二十五·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四百九十二·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三十六·佚名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二百九十七·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五十七·佚名
  ◎“法币”与“外汇”·恽逸群
  第二章 我的童年 三 母子之间·溥仪
  李矩传·房玄龄
  达奚武传·李延寿
  韦元甫传·刘昫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八十一·佚名
  我的自传·梁漱溟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补遗 卷四·袁枚

      余不信孔子删《诗》之说,而又不料茅鹿门之选八大家,至今奉为定例也。尝有句云:“诗亡原只存三百,文古何曾止八家?”   二   张古香太守之诗,余已摘入《诗话》矣。其子玉阶孝廉,诗笔清于乃翁。《花残》云:“花残一树

  • ◆刘主簿将孙·顾嗣立

    将孙字尚友,别号养吾,辰翁子。少质鲁,长而颖悟过人,为文较辰翁愈奇崛。皇庆癸丑,荐授光泽 【一作「将乐」。】 主簿,草庐先生吴澄题其集曰:国初庐陵刘会孟氏突兀而起,一时气焰震耀远迩,乡人尊之。其子尚友,式克嗣响。会孟諔诡变

  • ●卷一·李调元

    ○太白遗词“河汉女,玉炼颜。云往往在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环。”吴虎臣云:“此太白遣词,有得于石刻而无其腔,刘无言倚其声歌之,音极清雅。”见词综。按:此腔即桂展秋也。○{录}&Lambd

  • 楔子·佚名

    (鬼谷子领道童上,诗云)暑往寒来春复秋,夕阳西下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贫道鬼谷子是也。自从庞涓到于魏国,受了武阴君之职。他举荐孙子下山,共同为官。贫道观其气色,此一去必有灾难。如今设下坛场,缚起个草

  • 卷三百五十九·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三百五十九葵花类四言古蜀葵          【宋】顔延之井维降精岷络升灵物微气丽卉草之生喻艳众葩冠冕羣英类麻能直方葵不倾五言古蜀葵          【宋】司马光白若

  • 卷一百六·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一百六井类五言古双桐生空井       【梁】简文帝季月双桐井新枝杂旧株晩叶藏栖鳯朝花拂曙乌还看西子照银牀系辘轳麟趾殿咏新井     【北周】宗 懔当为醴泉出先令浪井开

  • 卷一百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一百十二贺知章贺知章字季真会稽永兴人少以文词知名擢进士累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後转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知

  • 平定三逆方略卷三·佚名

    卷三   康熙十三年二月乙未朔,宣谕长沙官吏。时贼势逼近湖南,长沙人心摇惑,上命吏、兵二部传谕长沙诸处文武各官:逆贼吴三桂虚声恫喝,以致巡抚卢震弃地潜逃,已行拿究。湖南文武各官仍能保乂百姓、固守地方,允称尽职;事平之

  • ●卷九·徐锡麟

    雍正六年十月二十九日,恭遇万寿令节。滇南省城五色庆云捧日,经辰巳午三时,至十一月朔,绚烂倍常,呈现两日,实从古未有之祥。总督鄂尔泰奏报,奉旨:“朕每遇此嘉祥,不敢丝毫庆幸。惟倍加敬畏,况此实卿忠义所感,而献于朕寿日者

  • 清波别志卷三·周煇

    宋 周煇 撰陵一日顾谓辅臣曰梁从政自河州至言黄河水极清泚不与中国比前书所谓黄河之水浅可涉盖不诬也然河之本源未见出处禹贡但言导河积石至于龙门不言导河自积石以此知出积石者特其下流耳王安石等曰按西域传河有两

  • 唐序·彭孙贻

    靖海志四卷,彭孙贻撰。孙贻字羿仁,海盐人,明太常节愍公观民仲子。入清后,杜门奉母,耿介孝行,闻于乡里,时人私谥曰《孝介先生》。其湖西纪事、虔台逸史,近人张菊生印行;彭氏旧闻录暨太仆行略,涵芬楼印行。此系海盐黄氏传钞未刻之

  • 魏纪五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青龙三年(乙卯、235)·司马光

    魏纪五 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 [1]春,正月,戊子,以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1]春季,正月,戊子(初八),任命大将军司马懿为太尉。 [2]丁巳,皇太后郭氏殂。帝数问甄后死状于太后,由是太后以忧殂。 [2]丁己(疑误),皇太后郭氏去世。

  • 三十一年(下)·佚名

    秋七月7月1日○朔甲申,上在貞陵洞行宮。○陳奏使崔天健、書狀官慶暹拜辭。奏本曰:朝鮮國王謹奏爲,大兵旣集,撫臣被參,群情疑貳,事機將失,懇乞聖明,洞察實狀,亟回乾斷,策礪鎭定,以畢征討事。據經理都察院伺候陪臣韓應寅啓稱,本院自

  • 卷五十三·朱熹

    <子部,儒家类,御纂朱子全书>钦定四库全书御纂朱子全书卷五十三道统二程子明道当初想眀得煞容易便无那渣滓只一再见濓溪当时又不似而今有许多言语出来不是他天资高见得易如何便眀得德眀问遗书中载眀道语便自然洒落眀快

  • 学佛的成果·太虚

    ──二十二年九月在武昌菩提精舍讲───菩提精舍已第四学期了,从第一期到这第四期,能够继续修学下去,也很难得。如人走路,已竟走上了路,必有到家的日子。修学也是一样,并非学得一点皮毛就生满足心,必需精进勇猛,发长久心,才能

  • 观经序分义卷第二·善导

    沙门善导集记  从此以下就文料简。略作五门明义。一从如是我闻下至五苦所逼云何见极乐世界已来明其序分二从日观初句佛告韦提汝及众生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明正宗分。三从说是语时下至诸天发心已来正明得益分。四从阿难

  • 双溪醉隐集·耶律铸

    元代诗文别集。6卷。耶律铸撰。《双溪醉隐集》原本久佚,明人钱溥在《内阁书目》中仅注为19册,卷数不详。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自《永乐大典》中辑出耶律铸诗若干篇,分题为《双溪醉隐集》的《前集》、《新集》、《续

  • 观音经持验记·周克复

    凡二卷。清代周克复作于顺治十六年(1659)。又称观世音持验记、观音持验记、观世音经咒持验记。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四册。作者广搜诸书,采撷自晋代至清顺治时,所有僧俗有关观音信仰之灵验一一八件,汇集编纂而成。范围包括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