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四年

(甲辰)四年清雍正二年

春正月

1月10日

○乙酉,尹慤不服而死。慤登武科,補武臣兼宣傳官。肅宗嘗御苑中閱武士,見慤風儀,目之曰:「彼髥者誰也?」遂不次擢用,官至總戎使、漢城府左尹。尙儉旣用事,慤被劾,竄三和府。及虎龍起誣獄,被逮羅織萬端,顧無以成其罪,酌處者七。輒爲臺官所沮、拷掠酷烈,無怖色,竟瘐死獄中,時年六十。英宗元年,雪其冤,因下敎曰:「尹慤至冤,又與他武臣有自別者。特贈兵曹判書,錄其子孫。」

1月11日

○丙戌,上御仁政門,受百官朝參。右議政李光佐,請以李眞儒兼成均館大司成,上從之。

1月28日

○癸卯,前贊善李喜朝卒于定州。喜朝字同甫,文貞公端相子也。少力學,師事宋文正公時烈,又從南溪朴世采遊,修明經術。及時烈安置巨濟府,喜朝隱居靈芝洞,著大歸說以見志。肅廟庚申,以薦拜書筵官,待以儒賢。及尹拯背師,喜朝乃錄時烈之論拯父子者,爲二編,使子亮臣,齎上之。由是拯黨嫉喜朝,欲甘心焉。上之元年,召喜朝爲世弟贊善、成均館祭酒,李眞儒力詆喜朝,初竄靈巖,旋移鐵山,喜朝至定州,卒於店舍,時年七十。前一日,白氣如虹,光芒燭地。英宗元年,復其官爵,贈左贊成,諡文簡。

二月

2月5日

○己酉,持平尹容論副提學李師尙:「平生行己,不出貪鄙二字。嶺藩歸來,幕裨被督於贓物之交付,湖臬未赴,邸吏先困於妖妾之求索。芻豢悅口,而牟利無恥之人,名登剡薦,利慾膠心,而市井駔儈之徒,肩磨門庭。聞其疏語,論金東弼、李眞洙事,或構誣,用意不美,遣辭詖僻,請削奪官爵。」

2月11日

○乙卯,淸使一等伯欽拜入京。

2月24日

○戊辰,崔錫恒死。英宗二十二年,弘文館副提學臣尹汲、司諫院司諫臣兪彦述、司憲府持平臣閔百祥、弘文館修撰臣黃景源、司諫院正言臣安允行啓曰:「誣獄之所以鍛錬者,自古史牒,未始有也。崔錫恒陳請勿書,與泰耉不究梁獄,無以異也。且代理命下之初,錫恒先入宣仁門,標信遽下,其表裏和應之跡,亦可見也。請故左議政崔錫恒追奪官爵。」上可之。其後復官,三十一年,又追奪錫恒官爵。其後復官,今上元年,復追奪錫恒官爵。

夏四月

4月6日

○己酉,持平李重觀申前啓,上從李時弼依律正法之請。時弼,醫官也。李光佐進曰:「時弼初以聖候,與醫官商確而出此言,此是好意。旣有好意,旋出惡言,無是理。且時弼聾,故不能聞他醫答辭,而反疑其不答,至有飼草牛後之說,而諸醫不諒,致有鞫問,但渠承款,故臺臣有此爭執。然時弼受刑遲晩之後,猶稱曖昧。臣問曖昧則何爲遲晩?渠曰:『向上豈敢發不道言?但不堪重刑,不得已遲晩。』故臣果請對陳達,崔錫恒亦上箚,傅之生議矣,今又允從臺啓。臣旣知時弼承款非實,而不能盡暴所蘊,非事君之義。願以臣言,下詢筵臣。」金一鏡力言其可誅,上皆不答。

4月24日

○丁卯,原任吏曹判書權尙游卒。尙游字有道,安東人也。登第事肅宗,入弘文館爲應敎,爲上言曰:「皇朝世宗皇帝,禁絶象山陸氏之學者,非不善也,而未有躬行之實,故不得爲堯、舜之君。其後白沙陳獻章、陽明王守仁之徒,相繼而起,而良知、良能之說,澶漫天下,寧不慨然?」因極陳朱、陸之辯。又言:「自尹鑴詆侮朱子,異言蜂起,有朴世堂者,著《思辯錄》,以斥朱子,甚可痛也。」肅宗乃燒《思辯錄》,命尙游,作爲辯,尙游條駁句析,義理明白。文簡公金昌協爲之歎曰:「有道學識不可及也。」尙游㾾直有材諝,由平安道觀察使,擢判戶曹,改吏曹兼守禦使。景宗元年,金一鏡陰結宦者朴尙儉,殺忠獻公金昌集、忠文公李頤命、忠翼公趙泰采、忠愍公李健命,宗國將亡,尙游憂憤不食。久之戒諸子,毋赴貢擧。已而以疾卒于家,年六十九。

○上自卽位以來,群臣論事章奏,輒留中不報,事過之後,還下政院。時以追報之議,斯文之訟,討逆之論,縉紳章甫,交公車。時議以爲上之一切報罷,反爲鎭定之道。至是,又以左副承旨洪重禹、右副承旨權以鎭、吏曹參判金一鏡、慶尙道進士李德標等三千六百十一人、京畿等五道儒生鄭夏復等三百三十人,尹俔等八百五十人、京居生員李箕重等一百五人、忠淸道幼學李夢寅等六百五人、京畿幼學權瑞鳳等一百五十二人,公山幼學洪龜瑞、連山幼學金泰源、司果金重熙、司勇蔡之洪、知敦寧洪致中、咸原府院君魚有龜、禮曹參判金一鏡、刑曹判書金一鏡、副提學李師尙、大司諫金東弼、戶曹參議金東弼、楊州幼學趙宗世、前府使魚有鳳等,獻納權益寬、正言李匡世、修撰宋眞明、戶曹參議權重經、刑曹判書趙泰億、及第朴弼正等,校理李承源、昌恩正權等,戶曹參判李眞儉、忠淸監司尹惠敎、吏曹判書李光佐、左參贊姜俔、校理李顯章、應敎尹淳、晋州幼學姜鳳儀、校理吳命新、尹游、修撰呂善長等,輔德李眞淳、京畿幼學金行進等六十二人,兼司書尹聖時、副應敎權益寬、副提學李眞儒、司諫柳弼垣、持平申致雲等,吏曹參議李眞望、副校理尹聖時、修撰李顯章、持平李普昱、司諫李濟、大司憲朴泰恒、大司諫李廷濟、副修撰李顯章、掌令宋宅相、司書金尙星、承旨李宜晩、獻納宋眞明、正言柳儼、正言尹恕敎、持平李春躋、副提學李師尙、獻納沈埈、檢閱曺命敎、司諫尹會、昌山君相等疏七十本,下政院。一鏡最初疏論頤命、昌集,宜遣使莅斬事。其略曰:

逆者,天下之極惡,而人類之窮凶。若其行凶肆惡,不一其謀,夜半懷刃,有若魯之鍾巫,食中置毒,有若漢之冀、顯,乘喪矯制,有若秦之斯、高,謀劃陰秘,情節凶慘。苟有一分人心,莫不欲戮殘魄斬朽骨於千載之下。雖然,斯、高未有冀、顯之惡,冀、顯未有鍾巫之犯。通萬古之逆,泝而計之,未有若今日逆黨之窮凶極惡者。今日國家,無法則已,若有法,頤命、昌集,安敢戴其頭而一日假息於天地之間也?衆證俱成,厥罪孔彰,旣無可問之端,何有可覈之情?急遣金吾郞,行到所遇之地,卽令莅斬,揆諸法理,允爲得當云。今國家草創,人心危懼,安知不逆望之外,復有劇賊,潛伏肘腹?逆魁至京,凶焰倐熾,不測陰謀,靡有所啓也哉?

其外章疏,或干恩或辭職,或較爭是非,皆瑣瑣無足記也。

4月29日

○壬申,以李肇爲吏曹判書,柳鳳輝爲兵曹判書。

4月30日

○癸酉,掌令朴長潤啓言:「先王誌文,不可使凶逆所撰,埋諸幽宮之側。請亟命削去頤賊所製誌文,更令薦紳中文學之士,撰次以進。」上從之,旋以事體重大,命勿改撰。長潤此請,抑何意也?若蒙允許,則改撰之後,將何以處之耶?此英廟所以嚴處而不宥者歟?

閏四月

閏4月4日

○辛巳,三司請對,爭論金姓宮人事。承旨沈珙言:「昨日三司入侍,論宮人事,上敎有旣死之語,史官謄諸草冊。臣則病聾不詳聞,三司之臣,亦不能詳知。王言所關甚重,若下敎果如史官所聞,則請誅旣骨之人,無是理矣。」上曰:「勿煩。」執義金始㷜曰:「今承勿煩之敎,臣等知史官誤聞矣。」史官遂刪上敎中旣死二字於策。時,上淵默,群臣奏事,罕酬答。玉音或低微,諸臣往往聽瑩,與史官記事違錯。今珙之陳稟,固直,而勿煩之答,亦非明白之敎,則筵臣不以更請,直改已錄之史草,其亦無嚴矣。

五月

5月1日

○朔癸卯,上進宴于王大妃殿。

5月13日

○乙卯,持平李匡德上疏言:「閔鎭遠罪名雖重,仁顯王后同氣,只有鎭遠一人。府夫人遠離憂傷,宜宥釋鎭遠,使之歸見。」諫院啓言:「鎭遠情理,雖可矜念,臺閣言議,當主義斷。今匡德,身爲執法之官,遽進宥罪之請,公議所在,不可無規,請遞差。」從之。

秋七月

7月1日

○朔壬寅,左承旨朴乃貞、修撰洪廷相等言:「災異荐疊,陰雨地震,乃刑法不伸,陰氣太盛之致。請速允三司之啓,以答天譴。」上不答。

八月

8月2日

○壬申,上有疾彌留,又有寒熱之候,進柴陳湯。上自在東宮,積憂畏,遂成難狀之疾,歷歲沈痼,火熱上升,有時昏迷。連服局方所進牛黃六一散、滾痰丸等下利之劑,猶未效。士人李公胤,性狂妄,業醫有名,而其術大抵以峻利爲主。壬寅後,薦入藥房侍疾,公胤自言:「以桃仁升氣湯數服,大蕩滌之,上疾可立愈」,試之無驗。公胤猶恣睢自衒,更議柴平湯,以大黃、枳實推盪之材爲君藥。自癸卯以後,至今春連進百數十貼。上雖體膚外旺,而脾胃內虛,厭膳日久,遂發寒熱之症。李光佐不能覺公胤之妄,反以大妃疾愈,歸議藥功於公胤,至請論賞。

○夜,上寒熱猝劇,藥房都提調李光佐等,入診於大造殿寢室。翌朝議進升陽散火湯。

8月6日

○丙子,上移御干昌慶宮環翠亭。

8月7日

○丁丑,上又有泄瀉候,藥房入診。都提調李光佐,以守禦使金一鏡,遭臺啓,納符出郊外,久留不還,事體未安,請推考一鏡,催促上來,上從之。

8月8日

○戊寅,上疾寒熱不止,藥房議進柴胡白虎湯。三提調始直宿本院。

8月16日

○丙戌,上疾寢膳日減,小便漸短。藥房議進柴苓湯。

8月19日

○己丑,進六君子湯。始慮上候虛憊也。

8月20日

○庚寅,夜,上胸腸絞痛。翌日,諸醫以上昨日進蟹醬,繼進生柿,是醫家所忌,請進豆豉湯及藿香正氣湯。

8月22日

○壬辰,上腹痛泄瀉益甚,進黃芩湯。

○上泄候不止,昏困特甚。藥房入診,停湯藥,連進人蔘粟米飮。

8月24日

○甲午,上候昏困益甚,脈低無力。四更進蔘茶,藥房移直廚院。上自有疾以來,諸臣問聖候,上輒有酬答,至是,玉音漸微。都提調李光佐、提調李肇,勸進粥飮,皆不答。王世弟起而請之,上始擧首進米飮。李公胤揚言:「蔘茶,不可用。若進桂枝麻黃湯二貼,瀉泄可立止。」遂煎入進服。酉刻,醫官入診退言,症候比朝益危急。諸臣疾趨入熙仁門,李光佐等入侍。上倚內侍,眼深視瞋。光佐問候,上不答。王世弟泣曰:「急用蔘、附。」光佐進蔘茶。上眼視稍定,鼻梁復溫。二更,上氣息復微,光佐進蔘茶,上已不能飮,醫官以匙灌之。光佐請祈禱廟社,王世弟曰:「祈禱雖過時,宜速擧行。」祭官未及受香,而上屬纊。光佐令史官,書上大漸字,周視外庭。

8月25日

○乙未,丑刻,上昇遐于環翠亭。內侍乘屋復,乃擧哀。

九月

9月3日

○癸卯,上諡號曰德文翼武純仁宣孝。諡法,綏柔士民曰德,道德博聞曰文,思慮深遠曰翼,保大定功曰武,中正精粹曰純,施仁服義曰仁,聖善周聞曰宣,慈惠愛敬曰孝。廟號曰景宗。諡法,耆思大慮曰景。殿號曰敬思,陵號曰懿陵。

十二月

12月16日

○乙酉,十六日乙酉,葬于懿陵。

〈景宗德文翼武純仁宣孝大王修正實錄卷之五

猜你喜欢
  卷一百七十九·毕沅
  ●卷二百五十·徐梦莘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十八·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百二十七·佚名
  卷之三百二·佚名
  附錄·郑晓
  中兴小纪卷四十·熊克
  卷五十三·佚名
  卷二十七中之下·班固
  宇文化及传·魏徵
  司马楚之传·李延寿
  贾纬传·欧阳修
  胡惟庸传·张廷玉
  卷九十一·佚名
  卷六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五百五十二·彭定求

        卷552_1 【塞下曲】丁棱   北风鸣晚角,雨雪塞云低。烽举战军动,天寒征马嘶。   出营红旆展,过碛暗沙迷。诸将年皆老,何时罢鼓鼙。   卷552_2 【和主司王起(一作和主司王仆射答华州周侍郎贺放榜作)】丁棱  

  • 第四折·关汉卿

    (鲁肃上,云)欢来不似今朝,喜来那逢今日?小官鲁子敬是也。我使黄文持书去请关公,欣喜许今日赴会,荆襄地合归还俺江东。英雄甲士已暗藏壁衣之后,令人江上相候,见船到便来报我知道。(正末关公引周仓上,云)周仓,将到那里也?(周云)来到大江

  • 序·陈岩

    九华池阳胜境也山有九峯若兄弟班列古以九子名之唐李太白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峯天河挂緑水秀出九芙蓉之句及来是邦与髙霁軰聨句云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由是九华之名彰彰于世得非地以山川重山川以人重与范至能云余生东

  • 卷四百十七·曹学佺

    钦定四库全书 石仓历代诗选卷四百十七 明 曹学佺 编 明诗次集五十一 文洪 对菊 蓐收肃霜威草木咸凋瘁睠兹东篱丛孤芳可人意迎风散奇芬浥露含幽思吾生抱孤僻兹焉独云契醉诵离骚经闲咏柴桑句外慕苟不羁萧然有真味 三

  • 御选元诗卷七十八·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元诗卷七十八七言絶句十一玛鲁八月既望访古鼎上人时庭桂盛开因赋絶句以 赠桂花隂下坐谈空况在清虚玉府中海上满庭秋一色天香和露滴西风春晓香雾空蒙落月低六街官马散银蹏芙蓉帐底梦初醒卧聴栗留花外

  • 唐六臣传第二十三·欧阳修

    甚哉,白马之祸,悲夫,可为流涕者矣!然士之生死,岂其一身之事哉?初,唐天祐三年,梁王欲以嬖吏张廷范为太常卿,唐宰相裴枢以谓太常卿唐常以清流为之,廷范乃梁客将,不可。梁王由此大怒,曰:“吾常语裴枢纯厚不陷浮薄,今亦为此邪!”是岁四月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九十六·佚名

    天顺二年冬十月乙卯朔享 太庙○遣中官祭司井之神○以下元节遣官祭 长陵 献陵 景陵○锦衣卫官校差出者取财扰民内阁臣李贤言于 上曰今天下百姓颇安惟有一害 上曰何害贤曰锦衣卫官校是也因备述其故且曰今后被告者非有谋

  • 卷十四·佚名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四 【起丁巳周景王元年 止辛巳周景王二十有五年】凡二十五年 表例说 见第八卷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事年表,卷十四> <史部,别史类,御定历代纪

  • 两汉笔记卷八·钱时

    宋 钱时 撰光武淮阳王更始二年秋萧王击铜马于鄡铜马食尽夜遁萧王追击于馆陶大破之受降未尽而髙湖重连从东南来与铜马余众合萧王复与大战于蒲阳悉破降之封其渠帅为列侯诸将未能信贼降者亦不自安王知其意敇令降者各归

  •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一百八十七人物志六十七大臣传五十三【蒙古正白旗下 旺扎尔 纳穆扎尔 梦麟 蒙古正红旗 恩格图 衮楚克固英 蒙古镶白旗 绰拜 阿尔沙瑚 沙理布 蒙古镶红旗 弼喇什 阿敏道】旺扎

  • 先进第十一·朱熹

     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凡二十五①章。胡氏曰:“此篇记闵子骞言行者四,而其一直称闵子,疑闵氏门人所记也。”  ①“五”原“七”,据清仿宋大字本及正文改。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先进后进,犹言前辈

  • 遇不遇第二十四·佚名

    贤有常质,遇有常分。贤不贤,性也,遇不遇,命也。性见于人,故贤愚可定;命在于天,则否泰难期。命运应遇,危不必祸,愚不必穷;命运不遇,安不必福,贤不必达。故患齐而死生殊,德同而荣辱异者,遇不遇也。春日丽天,而隐者不照;秋霜被地,而蔽者不

  • 常语笔存·汤斌

    人皆可以为尧舜要体察我之可为尧舜者何在识得工夫自不容已问喜怒哀乐未发曰当于人欲净尽时验之既而曰先儒教人看未发前气象正是教人下手作工夫最亲切处问岳生鸢飞鱼跃如何是子思子吃紧为人处答曰鸢鱼上下皆道之机也吾

  • 提要·王昭禹

    钦定四库全书     经部四周礼详解      礼类一【周礼之属】提要【臣】等谨案周礼详解四十卷宋王昭禹撰陈振孙书録解题曰昭禹未详何等人近世为举子业者多用之其学皆宗王氏新説王与之作周礼订义类编姓氏世次

  •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一卷·一行

    大毗卢遮那成佛经疏 第一卷沙门一行阿阇梨记入真言门住心品第一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者。梵音毗卢遮那者。是日之别名。即除暗遍明之义也。然世间日则有方分。若照其外不能及内。明在一边不至一边。又唯在昼

  • 墨西哥人·杰克·伦敦

    杰克·伦敦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13年。这篇小说作于1911年,作品描写一个流落在美国的十八岁的墨西哥革命者,为了祖国的革命事业,不惜贡献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心血。利威拉是烈士的后代,他长期忍饥受冻,做着最平凡的工作,却

  • 灵棋经·东方朔

    古代占验术书。二卷,旧题汉东方朔撰。或以为出自黄石公,黄石公以授张良,后东方朔传其术;又有题汉淮南王刘安所撰者,“其说纷纭不一,大抵皆术士依托之词”(《四库全书总目》)。《隋书·经籍志》有《十二灵棋卜经》一卷

  • 子华子·子华子

    二卷。旧本题晋人程本 (约前380—前320)撰。关于程本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为简略。据 《吕氏春秋·贵生篇》记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厘,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于韩又远,奈何愁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