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109.王濬楼船破吴

司马昭灭了蜀汉之后,还没有来得及攻东吴,就病死了。他的儿子司马炎把挂名的魏元帝曹奂废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晋朝,这就是晋武帝。从公元265年到316年,晋朝的国都在洛阳,历史上把这个朝代称为西晋。

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唯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了。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是残暴出了名的。他大修宫殿,尽情享乐不算,还用剥脸皮、挖眼睛等惨无人道的刑罚镇压百姓,上上下下都把他恨透了。

公元279年,晋朝一些大臣认为时机成熟,劝说晋武帝消灭东吴。晋武帝就决定发兵二十多万,分几路进攻东吴国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市)。镇南大将军杜预打中路,向江陵进兵;安东将军王浑打东路,向横江(在今安徽省)进军;还有一路水军,由益州刺史王濬(jùn)率领,沿着大江,顺流向东进攻。

王濬是个有能耐的将军。他早就作了伐吴的准备,在益州督造大批战船。这种战船很大,能容纳两千多人。船上还造了城墙城楼,人站在上面,可以四面瞭望。所以也称作楼船。

为了不让东吴发觉,造船是秘密进行的。但是日子一久,难免有许多削下的碎木片掉在江里。木片顺水漂流,一直漂到东吴的地界。东吴有个太守吾彦,发现了这件事,连忙向吴主孙皓报告,说:“这些木片一定是晋军造船时劈下来的。晋军在上游造船,看来是要进攻东吴,我们要早作防守的准备。”

可是孙皓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我不去打他,他们还敢来侵犯我!”

吾彦没有办法,但是觉得不防备总不放心。他想出一个办法,在江面险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桩,钉上大铁链,把大江拦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安在水面下,好像无数的暗礁,使晋国水军没法通过。

过了年,打中路的杜预和打东路的王浑两路人马都节节胜利。只有王濬的水军,到了秭归,因为楼船被铁链和铁锥阻拦,不能前进。王濬也真有办法。他吩咐晋兵造了几十只很大的木筏,每个木筏上面放着一些草人,披上盔甲,手拿刀枪。他又派几个水性好的兵士带领这一队木筏随流而下。这些木筏碰到铁锥,那些铁锥的尖头就扎在木筏子底下,被木筏扫掉了。

还有那一条条拦在江面的铁链怎么办呢?王濬又在木筏上架着一个个很大的火炬。这些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点就着。他让这些装着大火炬的木筏驶在战船前面,遇到铁链,就烧起熊熊大火,时间一长,那些铁链铁锁都被烧断了。

王濬的水军扫除了水底下的铁锥和江面上的铁链,大队战船就顺利地打进东吴地界,很快就和杜预中路的大军会师。

由陆路进攻的杜预大军也取得大胜,攻下了江陵。有人主张暂时休整一下再打。杜预说:“现在我军军威大振,正像劈竹子一样,劈开了几节以后,下面的竹子,就可以迎刃而解,一劈到底了。”(“势如破竹”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他竭力支持王濬带领水军直扑东吴国都建业。

这时候,东路王浑率领的晋军也逼近了建业。孙皓派丞相张悌率领三万吴兵渡江去迎战,被晋军全部消灭。

王濬的楼船顺流东下,声势浩大。吴主孙皓这才着了慌,派将军张象带领水军一万人去抵抗。张象的将士一看,满江都是王濬的战船,无数面的旌旗迎风飘扬,连天空也给遮住了。东吴水军长期没有训练,看到晋军这个来势,吓得没有打就投降了。

有一个东吴将军陶濬,正在这时候去找孙皓。孙皓问他水军的消息。这个陶濬是个糊涂虫,他说:“益州下来的水军情况我知道,他们的船都小得很。陛下只要给我两万水兵,把大号的战船用上,准能够把晋军打败。”

孙皓马上封他为大将,把节杖交给他,叫他指挥水军。陶濬向将士下了命令,第二天一早就出发跟晋军作战。但是将士可不像陶濬那样糊涂,不愿送死。当天晚上,就逃得一干二净。

王濬的水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一帆风顺地到了建业。建业附近一百里江面,全是晋军的战船,王濬率领水军将士八万人上岸,在雷鸣般的鼓噪声中进了建业城。

孙皓到了山穷水尽的田地,只得自己脱下上衣,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一批东吴大臣,到王濬的军营前投降。这样,从曹丕称帝(公元220年)开始的三国分立时期宣告结束,晋朝统一了全国。

三国时期有许多生动的故事,民间也流传着不少传说。到了明朝初年,小说家罗贯中根据这一段时期的历史资料和民间话本,写成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对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历史人物作了艺术上的塑造。它是我国杰出的文学巨著之一。

猜你喜欢
  列传八·薛居正
  石匮书后集卷第八·张岱
  卷之二十·佚名
  ●海东逸史卷十六·佚名
  卷之一千三百九十九·佚名
  卷之九十一·佚名
  卷之二百七·佚名
  通志卷三十·郑樵
  五九三 军机大臣奏遵旨选得阿哥书房行走人员谢墉等五员阅看全书片·佚名
  卷七·吕中
  魏玄同传·刘昫
  魏汉津传·脱脱
  卷一百三十·宋敏求
  卷三十九·徐天麟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三十七·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姜个翁·唐圭璋

      个翁,清江(今江西省)人。   霓裳中序第一   春晚旅寓   园林罢组织。树树东风翠云滴。草满旧家行迹。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愁红半湿。煞憔悴、墙根堪惜。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   龟石。当年第一。也

  • 张友仁·唐圭璋

      友仁字仲父,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官永州郡丞。   水调歌   金石萃编云:郡丞晋陵张友仁仲父,以   绍定庚寅二月十六日游澹岩,赋水调歌   石屋势平旷,峭壁几巉岩。妙哉天造地设,谁复谓神剜。畴昔涪翁题品,曾说人寰稀

  • ◆王少监士元(拙庵集)·顾嗣立

    士元,字□□,临汾人。登延佑二年张起岩榜进士第,知吉州,历官风宪,迁国子司业,以崇文少监致仕。自号具川道人,所著有《拙庵集》。 绛州居园池和偰世玉韵 登德风亭和偰世玉韵 晋源山谷 题县令王从仕新建公宅 吉州道中三首 过司

  • ◆吴文正公澄 【亦作澄。】·顾嗣立

    澄字幼清,晚称伯清,抚州崇仁人。生三岁,授诗成诵。五岁,日记千余言。弱冠领乡荐,避地布水谷,纂次诸经,修正大、小《戴记》。至元二十三年,侍御史程巨夫奉诏求贤江南。征至京师,以母老辞归。大德初,起应奉翰林文字,除江西儒学副提

  • 张炎词作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张炎(1248-1319)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张俊六世孙寓居临安(今浙江杭州)。宋亡时,年二十九,家产籍没,至以卖卜为生。至元二十七年(1290),曾北游大都,次年春后南归。晚年落魄纵游于金陵、苏杭一带。卒于元延祐四年后,年

  • 大事记续编卷三十·王祎

    晋孝宗穆皇帝永和六年 【赵帝石祗永宁元年 凉张重华建兴三十八年代高祖皇帝建国十三年 燕景昭皇帝元平三年 魏帝冉闵永兴元年】春正月赵冉闵更其国号曰衞改元青龙赵汝隂王琨等讨之大败闰二月闵弑其主鉴尽灭石氏自

  • 卷二百四十九·杨士奇

    永乐二十年夏五月丁巳朔○己未下令各营将士军行之(队)[际]不许离队伍十丈违者并所领头目皆斩牧放马骡亦不许远离本营违者如之○是日礼部言南京留守中卫军人罗住儿妻尹氏一产三男 皇太子令循例给赐米钞○广东广州

  • 卷之二百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一二二一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出遗失四库全书有印底本缘由折·佚名

    一二二一 质郡王永瑢等奏查出遗失四库全书有印底本缘由折乾隆五十二年六月二十九日臣永瑢、臣阿桂谨奏:窃臣等奉旨清查四库全书底本,业将派员查办缘由,恭折具奏。【真按:纂修四库全书档案所遗漏的档案】数日以来,据各该提

  • 纲鉴易知录卷五二·吴楚材

    唐纪代宗皇帝纲 癸卯,代宗皇帝广德元年,春正月,以刘晏同平章事,度支等使如故。纲 流来瑱于播州,杀之。目 初,来瑱在襄阳,程元振有所请托,不从。及为相,元振谮瑱言涉不顺,与贼合谋。坐削官爵,流播州,赐死。由是藩镇皆切齿于元振

  • 志氏姓 第三十五·王符

    昔者圣王观象于乾坤,考度于神明,探命历之去就,省群臣之德业,而赐姓命氏,因彰德功〔二〕。传称民〔三〕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千世能听其官者,而物赐之姓,是谓百姓。姓有彻品十〔四〕,于王谓之千品〔五〕。昔尧赐契姓子,赐弃姓姬;赐

  • 卷二十·胡广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大全卷二十明 胡广等 撰杂记下第二十一【严陵方氏曰此篇固以所记不一为杂然有生必有死人道之正也死於外则变矣有乐必有忧人情之常也重有忧则变矣变而不一而杂谓之杂者又在乎此故上篇诸侯行而死於馆

  • 卷四·佚名

    <经部,诗类,毛诗李黄集解钦定四库全书毛诗集解卷四    宋 李樗黄櫄 撰何彼襛【如容反】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於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雝之德也何彼襛矣唐棣【徒帝反】之华曷不肃雝王姬

  • 卷二十六·王天与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纂传卷二十六   元 王天与 撰微子之命第十       周书成王既黜殷命杀武庚命防子啓代殷后作微子之命【吕氏曰黜殷命杀武庚皆周公东征时事序言成王者发周公尊王之意见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汉

  • 文公·文公四年·左丘明

    【经】四年春,公至自晋。夏,逆妇姜于齐。狄侵齐。秋,楚人灭江。晋侯伐秦。卫侯使宁俞来聘。冬十有一月壬寅,夫人风氏薨。【传】四年春,晋人归孔达于卫,以为卫之良也,故免之。夏,卫侯如晋拜。曹伯如晋,会正。逆妇姜于齐,卿不行,非

  • 卷三十一·佚名

    释初品中十八空【经】&ldquo;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欲住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相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当学

  • 佛说瑜伽大教王经卷第四·佚名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明教大师臣法贤奉 诏译  印相大供养仪品第六  尔时世尊大遍照金刚如来。告金刚手菩萨言。汝今谛听当为汝说三金刚大智所生秘密印相法。若持诵者依法结印。能灭一切罪业。复

  • 无名高地有了名·老舍

    报告文学。老舍著。作于1954年。收于《老舍文集》第7卷。1953年10月,作者随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慰问,接着在志愿军某军继续体验生活五个多月,写下了这篇长达22章十数万言的报告文学。为了迫使美军接受停战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