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晋纪(干宝)

魏武帝为丞相,命高祖为文学掾,每与谋策划,多善。〈(干宝《晋纪》——《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注)〉第295页

魏国既建,高祖迁太子中庶子,与陈群、吴质、朱铄号曰“四友”。〈(干宝《晋纪》——《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注)〉第295页

魏武帝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始拟古皮弁,裁缣帛为白帢,以易旧服。干宝以为:缟素,凶丧之象,名之为帢,毁辱之言也。盖革代之后,劫杀之妖也。〈(干宝《晋纪》——《晋书·五行志》)〉

魏文帝即位,为丞相长史。〈(干宝《晋纪》——《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注)〉第295页

魏文帝之在广陵,吴人大骇,乃临江为疑城,自石头至于江乘,车以木为桢,衣以苇席,加采饰为焉,一夕而成。〈(原注:以上亦见《太平御览》192)〉魏人自江西望,甚惮之,遂退军。权令赵达孙之曰:“曹丕走矣!虽然,吴衰庚子岁。”权曰:“几何?”达屈指而计之曰:“五十八年。”权曰:“今日之忧,不暇及远,此子孙事也。”〈(干宝《晋纪》——《三国志》注47)〉第296页

天子还洛阳,帝镇许昌。及天子疾笃,帝与曹真、陈骑等见于崇华殿之南堂,并受顾命辅政。诏太子曰:“有间此三公者,慎勿疑之。”明帝即位,改封舞阳侯。〈(干宝《晋纪》——《初学记》9)〉

迁骠骑大将军。〈(干宝《晋纪》——《文选·干宝晋纪总论》注)〉第296页

新城太守孟达反,高祖亲征之,屠其城,斩达。〈(干宝《晋纪》——《文选·晋纪总论》注)〉第296页

达初入新城,登白云塞,叹曰:“刘封、申耽据金城千里而失之乎!”〈(干宝《晋纪》——《三国志》注3)〉第297页

吴武陵蛮叛。武陵,长沙郡夷盘瓠之后,杂处五服之内,凭土阻险,每常为猱杂鱼肉而归以祭盘瓠。俗称赤髓横裙子孙。〈(干宝《晋纪》——《御览》785)〉第297页

魏明帝青龙元年,正月甲申,青龙见郏之摩陂井中。干宝曰:“自明帝终魏世,青龙、黄龙见者,皆其主废兴之应也。魏土运,青木色,而不胜于金。黄得位,青失位之象也。青龙多见者,君德、国运相克伐也。故高贵乡公卒败于兵。案:刘向说:‘龙贵象而困井中,诸侯将有幽执之祸也。’魏世龙莫不在井,此居上者逼制之应。高贵乡公著潜龙诗,即其旨也。”〈(干宝《晋纪》——《晋书·五行志》)〉第297页

宣帝除九品,置大中正。〈(干宝《晋纪》——《通典》32引干宝称)〉第298页

景初二年春正月,诏太尉司马宣王率众讨辽东公孙渊。帝问宣王:“度渊将何计以待君?”宣王对曰:“渊弃城预走,上计也;据辽水拒大军,次计也;坐守襄平,此为成禽耳。”帝曰:“然则三者何出?”对曰:“唯明智能审量彼我,乃预有所割弃,此既非渊所及。”又谓:“今往,悬远不能持久,必先拒辽水,后守襄平也。”帝曰:“往还几日?”对曰:“往百日、攻百日、还百日,以六十日为修习,如此一年足矣。”〈(干宝《晋纪》——《三国志》注3)〉第298页

廷尉府中,雌鸡化为雄,不鸣不将。干宝曰:“是岁宣帝平辽东,百姓始有与能之义,此其象也。然晋三后并以人臣终,不鸣不将,又天意也。”〈(干宝《晋纪》——《晋书·五行志》)〉第299页

正始二年,吴将全琮寇芍陂,朱然、孙伦五万人围樊城,诸葛瑾、步骘寇柤中。琮已破走而樊围急。宣王曰:“柤中民夷十万隔在水南,流离无主,樊城被围,历月不解,此危事也。”请自讨之。议者咸言贼远围樊城,不可卒拔。挫于坚城之下,有自破之势,宜长策以御之。宣王曰:“《军志》有之:将能而御之,此为縻军;不能而御之,此为覆军。今〈(原补注:边城受敌而安坐庙堂)〉疆埸骚动,民心疑惑,是社稷之大忧也。”六月,乃督诸军南征,车驾送出津阳城门外。宣王以南方暑湿,不宜持久,使轻骑挑之,然不敢动,于是乃令诸军休息洗浣,简精锐、募先登、申号令,示必攻之势。然等闻之,乃夜遁。追至三州口,大杀获。〈(干宝《晋纪》——《三国志》注4)〉第299页

高祖与曹爽俱受遗辅政,爽横恣日甚,高祖乃奏事永宁宫,废爽以侯归第。〈(《文选·晋纪总论》注)〉第299页

时爽从天子谒陵,桓范出赴曹爽。宣王谓蒋济曰:“智囊往矣!”济曰:“范智则智矣,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干宝《晋纪》——《类聚》93、《三国志》注9、《御览》895)〉第300页

曹爽留车驾宿伊水南,伐木为鹿角寨。发屯田兵数千人以为卫。〈(干宝《晋纪》——《三国志》注9、《御览》337)〉第300页

有司奏黄门张当辞,并道爽反状,遂夷三族。〈(干宝《晋纪》——《文选·晋纪总论》注)〉第300页

蒋济以曹真之勋力,不宜绝祀,故以熙为后。济又病其言之失信于爽,发病卒。〈(干宝《晋纪》——《三国志》注9)〉第300页

高祖东袭太尉王凌于寿春。初,凌以魏主非明帝亲生,且不明也,谋更立楚王彪。凌闻军至面缚请降。高祖解缚,反服见之。宋之京都。〈(干宝《晋纪》——《文选·晋纪总论》注)〉第301页

王凌到项,见贾逵祠在水侧。凌呼曰:“贾梁道!王凌固忠于魏之社稷者,惟尔有神知之!”〈(干宝《晋纪》——《三国志》注28)〉

凌道饮药而死。〈(干宝《晋纪》——《文选·晋纪总论》注)〉第301页

宣王讨王凌〈(至洛阳穷治其事)〉,发〈(凌及)〉令狐愚冢〈(剖棺暴尸)〉。兖州武吏、东平马隆托为令狐愚客,以私财更殡葬,行服三年,种植松柏。一州之士愧之。〈(《御览》420、《三国志》注28)〉第301页

八月太傅有疾,梦王凌、贾逵为历,甚恶之,遂薨。〈(干宝《晋纪》——《三国志》注28)〉第302页

帝配享魏太祖庙,有奏诸功臣从享子,更以官为次,在荀、郭之上。〈(干宝《晋纪》——《御览》526)〉第302页

世宗景皇,高祖崩,以抚军大将军辅政。〈(干宝《晋纪》——《文选·晋纪总论》注)〉第302页

魏齐王嘉平四年五月,有二鱼集于武库屋上。干宝以为高贵乡公兵祸之应。〈(《晋书·五行志》)〉第302页

中书令李丰,推太常夏侯玄谋废大将军。世宗闻之,乃遣王羡迎丰。至,世宗责之。丰知祸及,遂放恶言,勇士以刀环筑腰杀之。玄夷三族。〈(干宝《晋纪》——《文选·晋纪总论》注,《御览》371)〉第303页

〔逮捕玄等,皆夷三族。〕初,丰之谋也,使告玄。玄答曰:“宜详之耳,不以闻也。”故及于难。〈(干宝《晋纪》——《世说·方正第五》注)〉第303页

〔毌丘俭、文钦起兵。〕扬州刺史文钦自曹爽死后,阴怀异志。乃矫太后令,罪状世宗。世宗自率中军讨之,钦败,得奔入吴。〈(干宝《晋纪》——《文选·晋纪总论》注)〉第303页

俭走死,诏夷三族。初,管辂过毌丘氏墓下,倚树衷吟,精神不乐。林木虽茂,无形可觉,碑诔虽美,无后可守。〈(干宝《晋纪》——《御览》57)〉第303页

毌丘俭之起也,大将军以问刘陶。陶答:“依违大将军。”怒曰:“卿平生与吾论天下事,至于今日而更不尽乎!”乃出为平原太守,又追杀之。〈(干宝《晋纪》——《三国志》注14)〉第304页

何曾字颖考,正元中为司隶校尉。时毋邱俭孙女适刘氏,以孕系廷尉,女母为武卫将军荀

猜你喜欢
  ● 卷四·王鹗
  卷一百六十三·杨士奇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一百七十五·佚名
  卷之三十二·佚名
  第一八牌示太岁(实则光绪)十七年十月十六日一一一○七-一四·佚名
  卷十六·郝经
  六六○ 寄谕各省督抚将志乘所载应禁诗文及著者事实书目概行删节·佚名
  三五○ 江西巡抚海成奏办理发还拣存书籍情形折·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三十五·阿桂
  卷八十五·张守节
  浙语五(东山散笔、墨庵补述)·查继佐
  卷十四 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范晔
  贾黯传·脱脱
  王衍·苏辙
  卷四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小畜集补钞·管庭芬

    宋诗钞补小畜集补钞王禹偁寄商州冯十八仲咸同年迁客秋来捧诏还,故人多怪鬓毛班。重为东掖垣中士,犹梦西晖亭下山。薄忆宦情皆是幻,老思身计不如闲。何时获约同归隐,水竹萧萧但掩关。移任长洲移任长洲县,舟中兴自馀。篷高犹

  • 卷三百五十·佚名

    <集部,总集类,御定全唐诗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三百五十柳宗元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登进士第应举宏辞授校书郎调蓝田尉贞元十九年为监察御史里行王叔文韦执谊用事尤奇待宗元擢尚书礼部员外郎会叔文败贬永州司马宗元

  • 李白诗鉴赏·佚名

    生平简介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县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中亚。李白即生于中亚的碎叶城(今苏联吉尔吉斯境内)。五岁时随其父迁居绵州彰明县(今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早年在蜀中就学漫游

  • 卷第五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汉纪四十八〔起强圉协洽(丁未),尽重光大渊献(辛

  • 自序·彭遵泗

    史氏丹溪生憶甲申遺事而歎曰:嗟乎!自古殘忍之賊,亡甚獻忠;遭禍之烈,亦未如明季之蜀者也。蜀自獻藩啟封,世有令嗣,休養生息幾三百年;士民之庶、物力之饒,甲乎天下。其間雖經鄢藍播藺之亂,元氣猶存。故張逆一入,旋即敗歸,未大創也。

  • 世家卷第二十三 高丽史二十三·郑麟趾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高宗二。○(辛卯)十八年夏四月旱。五月丙戌朔以久旱赦中外罪囚。戊子再雩。六月丙辰朔王如奉恩寺。秋八月丙子幸王轮寺。壬午蒙古元帅撒

  • 十国春秋卷七十五·吴任臣

    检讨呉任臣撰楚九列传李令侯元亮王仝邵岳李令江南人也故唐时累任大邑假秩至评事世乱年老无复宦情筑室于广陵法云寺西为终焉之计常梦束草加首口衔一刀两手各持一刀入水而行意甚异之未几孙儒陷广陵儒将李琼屯兵法云寺恒

  • 58.白登被围·林汉达

    自从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打败匈奴以后,北方平静了十几年。到秦灭亡之后,中原发生了楚汉相争,匈奴就趁机一步一步向南打过来。汉高祖的时候,匈奴的冒顿单于(mò dú chán yú,冒顿是人名,单于是匈奴王)带领了四十万人马包围了韩

  • 卷一百二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明会典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一百二十一兵部十六驿传三递运所诸司职掌凡递运所设置船只不等如六百料者每只水夫十三名五百料者每只水夫十二名四百料者每只水夫十一名三百料者每只水夫十名其

  • 礼乐·张载

    &ldquo;礼反其所自生,乐乐其所自成&rdquo;。礼别异不忘本,而后能推本为之节文;乐统同,乐吾分而已。礼天生自有分别,人须推原其自然,故言&ldquo;反其所自生&rdquo;;乐则得其所乐即是乐也,更何所待!是&ldquo;乐其所自成&rdq

  • 姓氏·吕祖谦

    吕氏家塾读诗记姓氏毛氏【苌】郑氏【康成】孔氏【安国】陆氏【玑】何氏【休】杜氏【预】郭氏【璞】韦氏【昭】韩氏【愈】明道程氏伊川程氏横渠张氏成都范氏荣阳吕氏蓝田吕氏上蔡谢氏山杨氏庐陵欧阳氏眉山苏氏眉山苏

  • 书传卷十·苏轼

    宋 苏轼 撰周书洪范第六武王胜殷杀受立武庚以箕子归作洪范洪范大法也武王杀受立武庚非所以问洪范者而孔子于此言之明武王之得箕子盖师而不臣也箕子之言曰殷其沦丧我罔为臣仆殷亡则箕子无复仕之道以此表正万世为君臣

  • 卷一·许谦

    钦定四库全书诗集传名物钞卷一    元 许谦 撰纲领○大序孔颖逹疏嗟叹和续之也谓发言之後咨嗟叹息为声以和其言而继续之也和胡卧反【後凡孔颖逹疏虽引他书但云疏若今自引它经而下连疏字则它书之疏也余所引书皆放

  •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朱棣

      须菩提。若有人以满无量阿僧祗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者。持于此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其福胜彼。   【法常满如来解曰】缘此经根本。以破相为宗。了空为义。迷性布

  • 第五卷·知礼

    金光明经文句记 第五卷宋四明沙门知礼述二从尔时下大段正宗分二。初总示文义二。初示经文起尽。忏悔赞叹空品三品全。及此寿量半品。同是正说。二凡三下辨三章大义二。初叙他师二。初正明他义三。初叙初师。二

  • 矩山存稿·徐经孙

    宋代诗文别集。5卷。徐经孙著。《四库全书总目》称其文章“往往直抒胸臆。不复以研炼为长,然其理明辞达,亦殊有汪洋浩瀚之致。至于奏疏诸篇,或指陈时弊,或弹劾权奸,皆敷陈剀切,辞旨凛然”。如《劾董宋臣疏》,对宋理宗

  • 红楼复梦·陈少海

    长篇小说。清陈少海撰,陈诗雯校订。一百回。原署“小和山樵南阳氏撰,武陵女史月文氏校订”。作者以字行、南阳人,号香月、红羽、小和山樵、品华仙史。校订者系其妹,字月文,号武陵女史。此编为《红楼梦》续书之一。故事接高

  • 三礼图·刘绩

    四卷。明刘绩撰。绩字用熙,号芦泉,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弘治三年(1490)进士,官至镇江府知府。为《礼》作图,始于后汉阮谌,之后有郑玄、夏侯伏朗、张镒、梁正及隋文帝开皇年敕撰之礼图,宋聂崇义又集此六家而成《三礼图集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