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自序

史氏丹溪生憶甲申遺事而歎曰:嗟乎!自古殘忍之賊,亡甚獻忠;遭禍之烈,亦未如明季之蜀者也。蜀自獻藩啟封,世有令嗣,休養生息幾三百年;士民之庶、物力之饒,甲乎天下。其間雖經鄢藍播藺之亂,元氣猶存。故張逆一入,旋即敗歸,未大創也。崇禎十年,闖賊直犯成都,西北半壁,攻無堅城。十三年而獻又繼之,蜀始臲卼焉。原其故,文燦受紿於房、穀,其走挺矣;嗣昌督師於荊、襄,其毒流矣;捷春拒諫於石砫,其隘通矣;士奇遏糧於守軍,其遮撤矣。嗣是陷夔門,破梁萬,走榮貴,敗曾英,血染佛圖,囗穴重慶;瑞王君臣,駢首就戮。當是時,使蜀藩之志果於拒賊,監軍之餉得請即行,其能保有成都乎?不能也。腹心既潰而求全於首領,難矣!獨怪獻逆據蜀後,僭號稱帝,不思收拾人心,而處心積慮成乎其殺,匏奴死、雪鰍死、貫戲死、刳腹死、邊地死:士盡矣,及匠傭;男盡矣,及婦女;民盡矣、及僧道;人盡矣,及犬牛;物盡矣,及兵卒。又焚其殿,碎其砌,毀其屋,堙其井,平其城。二年之內,積骸如山,流血成川;而賊之逞毒,一日封刃,其心不樂也。由前言之,四方是維,天子是毗,誰司兵柄,萬死莫贖!由後言之,天方薦瘥,喪亂弘多,浩劫之來,自有宿也。故西充授首而後,多門之死,不可勝悼矣。夫考古之籍,推蜀之由,張儀之啟疆、公孫之躍馬、譙縱之迫脅、李特之流亂、劉闢之狂戇、王建之發跡、知祥之踵據、玉珍之草竊,爭城奪地,創霸圖王,而皆撫有蜀民,不敢荼毒。何獻之肆惡,一至此耶!貙虎嗜人,不識好惡;獸心野性,固與人殊也。論者謂獻逆僭號,蜀人不與;誅斬所置郡守牧令,蓄怨積怒,激而成兇。嗚呼!此正蜀人之所以死乎?余幼時固聞獻逆遺事,厥後博採群書,凡當時忠臣、烈士、節女、義夫可印證者,彙為「蜀碧」一編,以俟之後。是日也,慘然操觚,悲風四起,余壹不知心之所極,囗簌簌然而屢下也。壬戌八月朔五,丹溪生磬泉〔遵〕泗自敘。

★種種破敗、種種屠戮,數十年喪亂情事,括於一敘之中,故足為此書之弁;而文筆則挾嗔憤而含嗚咽矣(蔡修萊跋)!■

猜你喜欢
  志第十二 礼四之三·魏收
  卷二二一 唐紀三十七·司马光
  第九十一回 徐光启荐用客卿 袁崇焕入援畿辅·蔡东藩
  卷第一百二十七·胡三省
  卷四·舒赫德
  第三十回 封诸将项羽称霸 送汉王张良进谋·黄士衡
  明世宗肃皇帝实录卷三百七十四·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七十三·佚名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五·佚名
  卷之二十四·佚名
  卷之六百四十三·佚名
  何充传·房玄龄
  王思政传·令狐德棻
  晋纪三十一 安皇帝甲隆安元年(丁酉、397)·司马光
  卷七十五·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十七出 贴招·李渔

    (末持招子、糊、刷等物上)莫怪佳人计策多,只缘一事系心窝;是仇尽有消弭法,只有妒块填胸永不磨。——许平头为何道此几句?只因我家姐姐,怪那姓乔的女子,离间他的情人,故此设下奇计,把新郎拐骗过来。这也罢了,他还说气愤

  • 第四折·郑廷玉

    (净扮银匠上,云)自家是个银匠,打生活别生巧样。有人送来的银,半停把红铜掺上。自家是个银匠,清早晨开开这铺儿,看有甚么人来?(邦上,云)自家李虎的便是。自从昨日偷了十把银匙箸,将状元店里九只金钗换了。我如今没盘缠使用,我去

  • 西塘集补钞·吴之振

    郑侠次韵种道行衙赏莲花城中势利如聚蛙,聒聒鼓闹穷两衙。忽闻携樽命真赏,如见地涌金莲花。况兹危亭跨高爽,极目四顾穷天涯。红蕖缭绕已数亩,盛妆翠盖相撑拿。舆肩不换足已到,咫尺异彼穷幽遐。居之自可换凡骨,不必饮露餐朝霞

  • 致梁实秋·闻一多

    实秋:《红烛》寄来了。因为这次的《红烛》不是从前的《红烛》了,所以又得劳你作第二次的序。我想这必是你所乐为的。放寒假后,情思大变,连于五昼夜作《红豆》五十首。现经删削,并旧作一首,共存四十二首为《红豆之什》。此与

  • 杂传第三十二·欧阳修

    ○刘知俊刘知俊,字希贤,徐州沛人也。少事时溥,溥与梁相攻,知俊与其麾下二千人降梁,太祖以为左开道指挥使。知俊姿貌雄杰,能被甲上马,轮剑入敌,勇出诸将。当是时,刘开道名重军中。历海、怀、郑三州刺史,从破青州,以功表匡国军节度

  • 卷一百九十三 表三十三·赵尔巽

      ◎部院大臣年表八下   表略

  • 读礼通考卷七十·徐乾学

    丧仪节三十三国恤五南宋大丧通仪下【附辽金二代仪】南郊请諡 请諡于南郊先是太常寺已依例集諡号于尚书省侍従台谏两省官监察御史以上赴尚书省集諡郎官以上书諡考功拟諡诏恭依諡号既定翰林学士撰諡议諡议既定摄太傅上

  • 卷之一百六十六·佚名

    洪武十七年冬十月乙丑朔享太庙○丙寅册广武卫指挥佥事李杰女为淑妃册曰妃嫔之立所以助皇后奉宗庙理内治也非淑德贤行曷膺兹选朕自后崩之后欲得贤淑之女助朕奉祀宗庙乃卜诸功臣之家惟尔李氏最贞特册尔为淑妃助朕以奉宗

  • 大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二百十·佚名

    弘治十七年四月壬辰朔孟夏享 太庙乐设而不作○遣内官祭司灶之神○升河南布政司右布政使庞泮为广西左布政使○甲午给秦府故辅国将军诚漻夫人高氏餋赡米岁五十石靖江王府故辅国中尉规煐妻张氏米岁三十石○升狭西按察司

  • 钦定续通志卷五百三十 循吏传一·纪昀

    循吏传(臣)等谨按循吏之名例沿史汉义居悃愊无华奉职循理兴教化劝农桑弭盗贼而巳是以前汉止取文翁等六人而若赵张三王之 能于其职尹翁归之击断鲍宣之不畏强御不与焉至如韩延寿之闭合自责兴起礼让亦不与焉去取之闲例綦严

  • 敬乡录卷五·吴师道

    元 吴师道 辑王师心字与道金华人政和八年进士初为海州沭阳县尉败剧贼宋江境上诏改承奉郎绍兴以后敭歴中外金人来归侵疆楼炤使陜西辟为干办公事又尝充假金国生辰使屡典大郡歴江西湖北浙东福建安抚使皆有治绩在袁州时

  • 史记集解序·裴骃

    班固有言曰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捂亦其所涉猎者广博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已勤矣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

  • 十国春秋卷二十·吴任臣

    捡讨呉任臣撰南唐六列传徐知证徐知谔徐游徐知证义祖第五子也事呉歴州刺史至节度使烈祖封拜徐氏与李氏同知证初封江王改魏王徐氏诸子知证最为长年及元宗之世尤见优礼内宴輙用家人礼起舞拜跪为寿知证亦以叔父自处无所让

  • 寇彦卿传·薛居正

    寇彦卿,字俊臣,大梁人,祖父寇..,父亲寇裔,都是宣武军牙校。太祖镇守汴州时,因为寇彦卿为将门子弟,便提拔他在自己身边。成年后,被选为通赞官。太祖任元帅时,寇彦卿补任元帅府押牙,兼任四镇通赞官行首兼右长直都指挥使,太祖接连上

  • 提要·胡世宁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六 胡端敏奏议      诏令奏议类二【奏议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胡端敏奏议十卷明胡世宁撰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事迹具明史本传世宁为推官时屡折岐藩之势为主

  • 卷十八·卫湜

    <经部,礼类,礼记之属,礼记集说>  钦定四库全书礼记集说卷十八     宋 卫湜 撰司寇惠子之丧子游为之麻衰牡麻絰文子辞曰子辱与弥牟之弟游又辱为之服敢辞子游曰礼也文子退反哭子游趋而就诸臣之位文子又辞曰子

  • 卷五·道世

    ○六道灾第四(此有六部)△第一诸天部(此别四部)▲述意部第一夫论天报,识复丰华。服玩光新,身形轻妙。而自在天上更是魔王,无想定中翻为外道。四空之顶,邪执不轻,六欲之间,迷惑殊重。不能受持《般若》,供养《涅槃》。憍慢转增,我人

  • 华严经探玄记卷第七·法藏

    如来升兜率天一切宝殿品第十九自下明第五会。四门同上释名中。会名者。约处名兜率天会。约主名金刚幢会。约法名十回向会。品名者。如来明佛法界身。升是赴机起用。兜率是所赴之所。三义题名。又赴此喜足天者表世间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