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二十九

嘉礼十三

乡饮酒礼

总叙

乡饮酒之礼夏殷之世无所考周制五礼之目是为嘉礼之一凡礼之所纪冠婚丧祭皆自士以上乃得行之而乡饮酒之礼达于庶民因其聚会之际与之揖让升降使知尚贤尊长而兴敬让之道焉考之经传其说有三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宾礼礼之而与之饮酒一也党正国索鬼神而祭祀则以礼属民饮酒而正齿位二也州长春秋习射于序先行乡饮酒礼三也夫用之州党而亦谓之乡者先儒以为州党乡之属也或乡大夫入而观礼或乡大夫居此党内故亦以名之也其正齿位之说见于周官者一命齿于乡里再命齿于父族三命而不齿见於礼记者六十者坐五十者立侍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而仪礼乡饮酒之篇不着其文故先儒以为今之存者乃乡大夫之事而党正之礼亡矣汉制郡国十月行乡饮酒礼盖用正齿位之说魏晋以下间或行之其详不可得而闻李唐兼采二说宾兴贤能则以刺史或上佐为主其制皆仿于古而小损之有主宾介而无僎其乐则歌笙间合各一作而不备正齿位则行于冬季主用县令复降杀其礼无谋宾戒宾不设折俎易脯醢为葅醢其作乐如上赵宋淳化三年诏有司讲其礼命学士苏易简仿古乐章作鹿鸣南陔嘉鱼崇丘关雎鹊巢之诗凡三十四章後不果行政和中有司奏参酌古制於州军贡士之月以礼饮酒用知州军事或本州佐官为主提举学事司所在则提举为主上舍生当贡者与州之羣老为衆宾其登降之节与举酒作乐器用之类并参照辟雍宴贡士之仪绍兴十三年礼部奏修定仪制颁下郡国於科举之岁行于学校是日宾主先舍菜于先圣先师然後行礼并不作乐盖本用宾贤之说而已仕未仕者以齿序位于两廊则亦兼取党正之文至其登降之容献酬之节较之於唐尤简略焉十七年左迪功郎陈介言乞定郡国所行乡饮岁数乃命诸州三岁科举之年行之其愿每岁一行者亦从其便二十六年又命愿行于里社者听官不得预其可考者如此国朝受命戡定海内即诏有司稽古考文定为一代之制於是取仪礼及唐宋所行参酌损益为乡饮酒礼又采周官属民读法之旨於行礼之中一人升读律令县邑则岁一行之学校里社则季一行之里中盖本于正齿位之说而宾兴贤能春秋习射亦可通用焉

宾主介僎

仪礼主就先生而谋宾介注曰主谓诸侯之乡大夫也先生乡中之致仕者介处士之贤者诸公大夫入而观礼者为僎【诸公者大国有孤四命谓之公】

唐礼乡饮酒之礼刺史为主先召乡之致仕而有德者谋之贤者为宾其次为介又其次为衆宾与之行礼而宾兴之正齿位每年季冬行事县令为主乡之老人六十以上有德行者一人为宾次一人为介又其次为三宾又其次为衆宾

宋礼主州以郡守县以县令宾择乡里寄居年德高及致仕者为之僎州以通判县以丞或簿为之介以次长为之三宾以宾之次者为之司正以衆所推服者为之相及赞以士之熟于礼者为之

今拟见仪注

戒宾介

仪礼主戒宾宾拜辱主荅拜乃请宾宾礼辞许主再拜宾荅拜主退宾拜辱戒介亦如之

唐礼同仪礼   宋礼省 今拟省

设席位次

仪礼乃席宾主介衆宾之席皆不属焉注曰宾席牖前南面主席阼阶上西面介席西阶上东面席衆宾于宾席之西不属者不相续也皆独坐明其德各特也又曰立者东面北上若有北面者则东上主之赞者西面北上唐礼其日质明设宾席於楹间近北南向设主席于阼阶上西向设介席于西阶上东向设衆宾席三於宾席之西各南向皆不属又设堂下衆宾席于西阶西南肆北上设赞者位于东阶东西向北上正齿位同

宋礼主位于东南宾位于西北僎位于东北介位于西南三宾位于宾主介僎之後设郡寮之位东西相向其余仕与未仕者皆以齿序位于两廊又设席于堂下凡乡之仕与未仕者以齿序位又设主宾介僎三宾之次于庠序之乡

今拟见後仪注

陈器

仪礼尊两壶于房户间斯禁有玄酒在西设篚于禁南东肆加二勺于两壶【禁承尊之器也名禁者因为酒戒也斯禁禁切地无足者玄酒新水也篚承爵觯之篚也】设洗于阼阶东南南北以堂深【谓如堂深二丈则洗去堂下亦二丈】东西当东荣【荣屋翼也】水在洗西南肆

唐礼设两壶于宾席之东少北玄酒在西加勺羃置篚于壶南东肆实以爵觯正齿位同

宋礼先一日设尊罍爵洗各如奠谒先圣之仪

今拟见後仪注

舍菜

仪礼唐无之

宋礼其日质明主率宾介以下先舍菜于先圣先师今拟宾兴贤能饮酒则先一日行舍菜礼正齿位不用

立班

仪礼无文

唐礼宾介及衆宾至立于厅事大门之外东面北上执事者皆就位

宋礼宾主以下各就次候鸣鼔相者引宾介以下序立于庠门之外北面东上

今拟参酌别定立班之仪

迎宾

仪礼主一相迎于门外再拜宾宾荅拜拜介介荅拜揖衆宾主人揖先入宾厌介入门左介厌衆宾皆入门左北上【厌一涉切推手曰揖引手曰厌】

唐礼主迎宾于门外之左西面拜宾宾荅拜又西南面拜介介荅拜又西南面揖衆宾衆宾报揖主又揖宾宾报揖主乃先入门而右西面宾入门而左东面介及衆宾序入立于宾西南衆宾非三宾者皆北面东上【凡宾主揖拜周旋皆有赞相】正齿位云衆宾立于三宾之後余同

宋礼相者引主出【僎从】至于庠门外速宾及介主立于门左西向宾介进立于门右东向赞者进立于中唱曰主拜宾介以下皆答拜主揖宾介以下皆报揖主先入门右【僎从】宾揖介亦入门左介揖衆宾皆入门左赞先之相次之

今拟见仪注

序宾

仪礼主与宾三揖【将曲揖当阶揖当碑揖】至于阶三让主升宾升主阼阶上当楣北面再拜宾西阶上当楣北面答拜唐礼主将进揖当阶揖宾皆报揖至阶主曰请吾子升宾曰某敢辞主曰固请吾子升宾曰某敢固辞主曰终请吾子升宾曰某敢终辞主升自阼阶宾升自西阶当楣北面立

宋礼主与宾三揖皆赞者唱之至堂下升阶三让主先升阼阶【僎从】立?下宾趋升西阶【介从】三宾亦升自西阶并立楣下各南向司正亦升西阶立于西阶之上东向【教授升自东庑立于东阶西向郡僚分立两庑】衆宾东西相向立于堂下赞者唱曰宾主以下皆再拜

今拟见仪注

献宾

仪礼主坐取爵于篚降盥洗【已盥然後洗爵】升实爵宾之席前西面献宾宾西阶上拜主少退宾受爵以复位主阼阶上拜送爵宾少退荐脯醢宾升席自西方乃设折俎主於阼阶上立宾坐左执爵祭脯醢奠爵于荐西兴右手取肺郤左手执本坐弗缭右絶末以祭尚左手哜之兴加于俎坐挩手遂祭酒兴席末坐啐酒降席坐奠爵拜告旨执爵兴主阼阶上答拜宾西阶上北面坐卒爵兴唐礼无盥洗余同

宋礼主诣罍洗所洗觯至酒尊所酌酒实觯授执事者至宾席前西北向立执事者分立【直觯者立主人之左直脯醢者立主之右】次引宾自西阶趋就席主跪左执觯饮宾宾拜跪受爵饮釂主答拜执事者荐脯醢宾受讫主退就席立僎亦就席立

今拟见後仪注

宾酢主

仪礼宾降洗实爵酢主皆如主献宾之仪主卒爵坐奠爵于序端【序端东序之端也东西墙谓之序】

唐礼同

宋礼无

今拟见仪注

主酬宾

仪礼主实觯阼阶上北面坐祭遂饮卒觯兴降洗实觯宾之席前北面宾西阶上拜主少退卒拜进坐奠觯于荐西宾坐取觯北面坐奠觯于荐东【酬酒不举】主揖降宾降立于阶西【主人将与介为礼宾谦不敢居堂上】

唐礼同

宋礼无

今拟省

主献介

仪礼主以介揖让升拜如宾礼主乃坐取爵于东序端降洗实爵介之席前西南面献介介西阶上北面拜主少退介进北面受爵复位主介右北面拜送爵介少退主立于西阶东荐脯醢介升席自北方设折俎祭如宾礼不哜肺不啐酒不告旨自南方降席坐卒爵兴唐礼不降洗余同正齿位无折俎余同

宋礼无之

今拟见後仪注

献三宾

仪礼主西南面三拜衆宾衆宾皆答一拜主揖升坐取爵于西楹下降洗升实爵于西阶上献衆宾衆宾之长升拜受者三人主拜送坐祭立饮以爵授主降复位每一人献则荐诸其席

唐礼同

宋礼无之

今拟见仪注

献衆宾

仪礼衆宾献则不拜受爵坐祭立饮衆宾徧有脯醢主以爵降奠于篚

唐礼主实爵进于西阶上南面献堂下衆宾余同宋礼无之

今拟见仪注

升位

仪礼揖让升宾宾厌介升介厌衆宾升衆宾序升即席唐礼同

宋礼无

今拟自席末升位见仪注

僎入

仪礼宾若有僎者诸公大夫则旣一人举觯乃入主降阶宾介及衆宾皆降主迎于门内揖让升公升如宾礼大夫则如介礼席于宾东主献荐脯醢设折俎皆如宾礼唐礼无之

宋礼有僎而与仪礼不同

今拟特存此条以待致仕而有德行者

乐宾

仪礼工歌鹿鸣四牡皇皇者华卒歌笙入堂下磬南北面立乐南陔白华华黍乃间歌鱼丽笙由庚歌南有嘉鱼笙崇丘歌南山有台笙由仪乃合乐周南关雎葛覃卷耳召南鹊巢采蘩采苹

唐礼工歌鹿鸣卒歌笙入立于堂下北面奏南陔讫乃间歌南有嘉鱼笙崇丘乃合乐周南关雎召南鹊巢乐无工人则阙毋得奏不雅之曲

宋礼无之

今拟省

司正扬觯

仪礼主降阶作相为司正主升复席司正洗觯升自西阶实觯降自西阶阶间北面坐奠觯退共少立坐取觯不祭遂饮执觯兴盥洗北面坐奠觯于其所退立于觯南

唐礼同

宋礼赞者唱曰宾主以下皆执笏次引司正出位赞者曰请司正扬觯次引司正取觯诣洗所洗毕至席前跪而扬觯讫赞者曰请司正致词司正乃言曰古者於旅也语於是道古【云云】讫司正复位宾主以下复位今拟见仪注

旅酬

仪礼宾坐取俎西之觯【先一人举觯奠于俎西】阼阶上北面酬主主降席立于宾东宾坐奠觯遂拜执觯兴主答拜不祭立饮不洗实觯授主主西阶上酬介如宾酬主之礼介酬衆宾拜兴饮皆如上仪卒受者以觯降坐奠于篚唐礼同

宋礼主献宾之後即宾酬主主酬介介酬衆宾

今拟特省此条以从简便

读律

仪礼唐宋皆无之

今拟新增

无筭爵

仪礼衆宾皆降说屦揖让如初升坐乃羞【注曰朐胾醢也】无算爵无算乐

唐礼同正齿位无羞

宋礼宾主以下皆坐酒二行讫

今拟见仪注

宾出

仪礼宾出奏陔【注云陔陔夏也】主送于门外再拜

唐礼同

宋礼相者引主先兴复至阼阶楣下立【僎从】宾介复至西阶楣下立三宾亦复至西阶并南向【教授复立东阶西向司正复立西阶东向郡寮复立两庑】衆宾堂下东西相向主再拜宾介以下皆再拜讫宾介与衆宾先自西趋出主少立自东出宾立庠门外之右东向北上主立于门外之左西向【僎从】皆再拜逡巡而退

今拟见仪注

县邑饮酒读律仪注

立宾主介僎

每冬季行事县令为主以乡之老人年六十以上有德行者一人为宾其次一人为介又其次为三宾又其次为衆宾乡人尝为大夫士而致仕者或寄居之士大夫年德可尊礼者一人为僎【如无则以县丞主簿为之无则阙】以衆所推服者一人为司正赞礼一人及赞引者皆择士之容貌详缓习礼仪者之【宾主各有赞引】读律一人使能者

陈席设位次【席谓坐席位谓立位次谓更衣服之所】

设宾席于堂北两楹之间少西南面【冠礼醮于客位今世亦指此处为客位】主席于阼阶上西面【在东楹之东少北】介席于西阶上东面【在西楹之西少北】僎席于宾东南面【谓两楹之间少东世俗谓此处为主位】三宾席于宾西南面【与宾共为一列】皆专席不属衆宾六十以上者席于西序东面北上【堂东西墙谓之序】若宾多则又设席于西阶上北面东上僚佐席于东序西面北上【僚佐谓县丞以下若丞为僎则主簿典史居此】

设衆宾五十以下者位于堂下西阶之西当序东面北上若宾多则又设位于西阶之南北面东上【凡立位皆设席而不坐至无筭爵乃坐】司正及读律者位于堂下阼阶之南北面西上【按仪礼司正位于两阶之间北面而脯醢荐于其位今荐脯醢皆设卓案与古异故改位于此】设主之赞者位于阼阶之东西面北上【礼主之赞者西面北上无筭爵然後与注曰赞者谓主之属佐主彻鼏沃盥设荐俎者】

设主及僚佐以下次于东廊宾介及衆宾次于庠门之外僎次亦在门外

陈器

设酒尊于堂上东南隅加勺羃用葛巾爵洗于阼阶下东南篚一于洗西实以爵觯盥洗在爵洗东设卓案于堂上下席位前【按仪礼徧有脯醢皆荐于其位则立者亦当有之但古者席地而坐故荐于地上今难从】陈豆于其上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堂下者二豆主人豆如宾之数【若九十者为宾六豆则主人亦六豆其余悉皆仿此】皆实以葅醢【宾兴贤能则用脯醢】设奠爵卓案于东序端及西楹南各一

舍菜

若宾兴贤能则前一日舍菜于先圣先师如常仪正齿位则省

立班

其日质明主及宾介以下各就次执事者省视器馔毕诣主次前告具乃命鼔人鸣鼔赞引导主及僚佐以下出次【主及僚佐朝服余深衣】主立于阼阶下西面僚佐序立于主之後皆西面北上司正及读律者北面西上赞礼进立于东阶之西近堂亷宾之赞引导宾以下盛服出次序立于庠门外之右介居宾南三宾居介南衆宾居三宾之後皆东面北上【僎仍居次不出】

迎宾

班定赞引唱主迎宾赞引进主之左曰请迎宾乃导主出庠门外西面立【僚佐不出】赞引唱揖主揖宾以下皆揖赞引唱肃宾主揖宾宾报揖赞引导主先入门左西面立宾之赞引唱揖宾揖介介揖衆宾序行入门右皆东面立如门外之序

序宾

主揖宾遂行当阶再揖将及阶又揖宾皆报揖皆赞引唱之至阶主阼阶下西面即初位宾西阶下东面介居宾南三宾居介南衆宾居三宾南俱东面北上

献宾

赞礼唱主以宾升赞引进主之左曰请延宾主与宾三让主先升阼阶宾升西阶俱当楣下北面立赞礼唱献宾赞引进于主之右曰请酌酒导主降自阼阶诣盥洗位次诣爵洗位洗爵拭爵以爵授执事者升诣尊所执事者举羃主执爵酌酒以爵授执事者【并如释奠仪】至宾席前执爵者以爵授主主西北面献宾赞引导宾自西阶趋就席末东南面受爵主揖送爵宾报揖卒爵以爵授执事者【谓宾之执事者盖将酢于主也】主退立于阼阶上北面宾退立于西阶上北面如初升

宾酢主

赞礼唱宾酢主赞引进宾之左曰请酌酒导宾降自西阶执爵者从诣盥洗位爵洗位升自西阶诣尊所酌酒并如前仪至主席前执爵者以爵授宾宾东南面酢主赞引导主趋就席末西北面受爵宾揖送爵主报揖卒爵宾退立于席末【宾之席也酢事毕退立于席末主将与介为礼也】主乃以爵奠于东序端卓上复阼阶上北面立【主退复阼阶而不就席末者将有事也】

献介

赞礼唱主延介赞引进曰请延介导主降自阼阶西南面揖介至阶一让主遂升介升西阶并当楣下北面立赞礼唱主献介赞引进曰请酌酒导主诣东序端取所奠爵授执事者诣尊所酌酒以爵授执事者如前至介席前执爵者以爵授主主西南面献介赞引导介自西阶上趋就席末北面受爵主乃揖送爵介报揖卒爵以爵授主退立于席末【介之席也】主以爵奠于西楹南退阼阶上北面如初【将与三宾为礼也】

献三宾

赞礼唱主献三宾赞引导主降阼阶西南面三揖衆宾衆宾皆报一揖主升取西楹南所奠爵酌酒如前进西阶上南面献衆宾之长赞引导衆宾之长一人升西阶上北面受爵主揖送爵宾长报揖卒爵以爵授主宾长就席立于席末【三宾之席也】次导宾长之次者一人升受爵如前又次一人亦如之主乃以爵授执事者少退西面立

献衆宾

赞礼唱献衆宾执事者酌酒授主主复进西阶上南面献衆宾衆宾六十以上者每一人升西阶上受爵卒爵退就西序之席立于席末升者毕主以爵授执事者下奠于篚堂下者不献主退就席末坐

升位

赞礼唱衆宾皆升位主乃自席末先升席宾介以下皆自席末升席堂下者皆就位引僚佐升自东庑就席堂上者坐堂下者立

僎入【无僎则去此条升位後僎始入者仪礼注云不干主宾正礼也】

赞礼唱僎入赞引导僎出次【僎朝服致仕者服深衣亦从便】入门左主降自阼阶迎于门内【宾介降自西阶下三宾不降】主与僎揖让升主升阼阶僎升西阶当楣北面立【宾介皆升立西阶东面北上】赞礼唱主献僎赞引进曰请酌酒导主降洗爵诣尊所酌酒如宾仪至僎席前东北面献僎赞引导僎自西阶上趋就席末东西南面受爵主揖送爵僎报揖卒爵以爵授主主以授执事者下奠于篚主及宾升各升席

扬觯

赞礼唱司正扬觯赞引导司正出位诣盥洗位盥手帨手次诣爵洗位取觯于篚洗觯拭觯升自西阶诣尊所酌酒进两楹之间北面立赞者唱在坐者皆起宾主以下皆起拱立司正乃举觯而言曰恭惟朝廷率由旧章敦崇礼教举行乡饮非为饮食凡我长幼各相劝勖为臣竭忠为子竭孝内穆於闺门外顺于乡党无或废坠以忝所生言毕揖宾主以下皆揖司正遂饮卒爵复饮以爵授执事者降自西阶复位宾主以下复坐

读律【若宾兴贤能不用此】

赞礼唱读律执事者设律案於堂上两楹之间次引读律者出位诣盥洗所盥手帨手讫乃升自西阶执律者以律从至案前北面立执律者以律置案上立于案旁西面在坐者皆起读律者揖宾主以下皆揖复坐乃展律详缓读之毕在坐者又起读律者揖宾主以下皆揖读律者降自西阶复位执律者以律从如初

无筭爵

赞礼唱爵行无算於是堂下者皆坐执事者行酒酒三行或五行食三品或五品徧及主之赞者皆与

宾出

赞礼唱礼毕主兴降自阼阶宾以下降自西阶僚佐降自东庑堂上衆宾以序俱出至门外主门左西面僚佐以下列主之後宾门右东面介居宾南三宾居介南衆宾居後赞引唱揖宾主以下皆揖退

里社饮酒读律仪

立宾位

里长为主以乡之老人六十以上有德习礼者一人为宾次一人为介又次为衆宾读律一人使能者

陈设

设宾席于堂之西北南面设主席于东南西面介席于堂之西南东面衆宾六十以上者席于两序东西相向六十以下者席于堂下亦东西相向五十以下者席于堂下亦东西相向各设卓案于席前豆用葅醢设读律于东楹下西面【如教官讲书之位】

序宾

其日质明宾介及衆宾皆至门外主出迎东向揖宾宾以下西向报揖主先入门而右宾入门而左【介与衆宾从】至阶主升西阶上东面宾介于东阶上西面衆宾六十以上者皆自东阶升分为两班东西相向北上【居西者立主之後居东者立宾介後】五十以下者立堂下亦分两班东西相向北上主与宾皆揖各就席坐执事者行酒酒一行止

读律

执事者设卓案于东楹读律席前次引读律者正衣冠升席展律于案详缓读之毕起立拱手坐者皆起立拱手读律者扬言曰恭惟国家宪章先王明刑弼教期协于中爰用古礼为民读律凡我长幼尚敬共夙夜毋干彞宪以忝祖父言讫歛律降席复位【位在堂下衆宾之列】宾主复坐酒三行止

宾出

主先兴宾介以下皆兴序立如初升堂下者亦如之宾主皆揖主送于门外揖退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九>

<史部,政书类,仪制之属,明集礼,卷二十九>

明集礼卷二十九

 

猜你喜欢
  一行传第二十二·欧阳修
  卷三 武帝·王夫之
  卷第二百五十五·胡三省
  卷二十·凌雪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二百三十四·佚名
  第八编 梁启超、孟森、吕思勉讲清史·王国维
  卷之一百三十九·佚名
  第一卷 名宦 一·缪荃孙
  后集卷一·宋名臣言行录
  御制执中成宪序·佚名
  唐史论断目录·孙甫
  甲申传信录卷三·钱士馨
  读例存疑卷十九·薛允升
  卷五十一·佚名
  同治五年四月十六日·曾国藩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陈彦章妻·唐圭璋

      氏,嘉熙时兴化人。   沁园春   记得爷爷,说与奴奴,陈郎俊哉。笑世人无眼,老夫得法,官人易聘,国土难媒。印信乘龙,夤绿叶凤,选似扬鞭选得来。果然是,西雍人物,京样官坯。   郑郎上马三杯。莫把离愁恼别怀。那孤灯只砚,

  • 卷二百三十五·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五贾至贾至字幼邻洛阳人父曾开元初掌制诰至擢明经第为单父尉拜起居舍人知制诰父子继美帝常称之肃宗擢为中书舍人坐小法贬岳州司马宝应初召复故官除尚书左丞大历初封信都县伯迁京兆尹

  • 世宗纪一·薛居正

    世宗睿武孝文皇帝,讳荣,太祖之养子,盖圣穆皇后之侄也。本姓柴氏,父守礼,太子少保致仕。 《隆平集》:柴翁者,尝独居室,人以为司冥事。一日,笑不止,妻问其故,不答。翁嗜饮,妻醉之以酒,乃曰:“上帝有命,郭郎为天子。”考柴翁即守礼之父,

  • 盛遇纪·张瀚

    国家以科第取士,士亦以科第取荣,自乡举、会试以暨廷对,皆以首擢为奇遇。而仕宦至宰辅,高年廑圣眷,此尤人情之至荣,今昔之希觏也。吾浙商文毅公辂三试居首,位臻宰辅,后致政居家者十年,而圣眷优渥。我明二百余年以来,一人而已。至

  •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四十二·佚名

    正统三年五月甲申朔○乙酉建太仓于京城之东北○监察御史郑颙奏张家湾宣课司崇文门分司每遇商货贩到积至数多方差内官锦衣卫官抽盘不无停滞损坏张家湾宜专委内官抽分崇文门宜令本门收钞内官兼管其顺天府都税司并塌房课

  • 卷十二·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录卷十二穆溪地方伊尔根觉罗氏阿尔塔什     齐玛塔萨穆察      噶哈以上俱有传龎古善      西特库硕色       三覃傅达理      爱叶随以上俱附载叶赫地

  • 伊洛渊源录卷三·朱熹

    宋 朱子 撰明道先生书行状后游 酢先生道徳之髙致经纶之逺图进退之大节伊川季先生与门人髙弟既论其实矣酢复何言谨拾其遗事备采録云先生生而有妙质闻道甚早年逾冠明诚夫子张子厚友而师之子厚少时自喜其才谓提骑卒数

  • 第二十五章 在常德(一)·冯玉祥

    我们的队伍从武穴开拔,先驻石首。附近有曾尚武一支兵,因为响应南军,弄得饷源断绝,官兵们在民间不免做些抢劫的事,变成流寇相似。我在武穴通电主和,曾尚武就派人和我接洽,要求我把他们收编。我到石首,即答允他的要求,改编为一营

  • 掌禹锡传·脱脱

    掌禹锡,字唐卿,许州郾城人。考取进士,任道州司理参军。参加修身立言书法的考核被评为第一名,改任大理寺丞,积功升任尚书屯田员外郎、并州通判。后被提升为庐州刺史,还未赴任,丁度又推荐他做了侍御史,他上疏请求严防西羌。当时

  • 卷十二·长孙无忌

    <史部,政书类,法令之属,唐律疏义  钦定四库全书唐律疏义卷十二唐 长孙无忌等 撰户婚上【凡一十四条】疏义曰户婚律者汉相萧何承秦六篇律后加廐兴户三篇为九章之律迄至后周皆名户律北斋以婚事附之名为婚户律隋开皇

  • 卷五十·程公说

    <经部,春秋类,春秋分记钦定四库全书春秋分记卷五十     宋 程公说 撰内鲁第四襄公襄公【諡灋因事有功曰襄】【名午成公太子定姒所生在位三十一年薨】经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无传公年四歳】仲孙蔑防晋栾黡宋华

  • 卷五·杨复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图钦定四库全书仪礼图卷五      宋 杨复 撰郷射礼第五【郑目录云州长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之礼谓之乡者州郷之属郷大夫或在焉不改其礼○疏曰周礼五州为郷是州属郷也云不改其礼者虽

  • 第二篇 如烟往事(中)·丰子恺

    儿女回想四个月以前,我犹似押送囚犯,突然地把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从上海的租寓中拖出,载上火车,送回乡间,关进低小的平屋中。自己仍回到上海的租界中,独居了四个月。这举动究竟出于什么旨意,本于什么计划,现在回想起来,连自己也

  • 卷十九·赞宁

    ◎感通篇第六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八人)○唐嵩岳破灶堕传释破灶堕者,不知何许人也。天后之世,参事嵩岳安禅师,号老安是欤?通彻禅法,逍遥弗羁,恒理求而不见其前,别涂取而莫趋其后。尝遇巫氏能与人醮灶祓禳,若汉武之世李少君,以祠

  • 卷第二·佚名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二尊者众贤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辩本事品第二之二如上所言。色等五蕴名有为法。色蕴者何。颂曰。色者唯五根  五境及无表论曰。此中色言显色蕴义。五根谓眼耳鼻舌身。五境谓色声香味触。眼等

  • 卷第一·永觉元贤

    永觉和尚广录卷第一 嗣法弟子 道霈 重编 住福州鼓山涌泉禅寺语录 开戒示众。灵山一片老婆心。掇出虚空要卖人。观音傍见微微笑。波离出众便当承。分明祇是无风浪。带水拖泥古至今。此中若有仙陀客。不向如来行处行

  • 云庄集·刘爚

    宋代诗文别集20卷。刘爚著。《宋史》本传称作者曾有《奏议》、《史稿》、《经筵故事》、《东宫诗解》、《礼记解》、《讲堂故事》及《云庄外稿》等著作。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李为其集作序称,另外还有《云庄续稿》及

  • 了本生死经·佚名

    全一卷。吴·支谦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本经之同本异译经有佛说稻秆经、慈氏菩萨所说大乘缘生稻秆喻经、大乘舍黎娑担摩经、佛说大乘稻秆经等。出三藏记集卷六所载道安撰之了本生死经序,谓本经为佛陀初转法轮时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