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二二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抄送永瑢等奏折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

二二三 翰林院典簿厅为抄送永瑢等奏折事致内阁典籍厅移会(附黏单)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七日

翰林院典簿厅为移会事。

照得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由内阁抄出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前事等因一折,相应抄录原奏黏连移送贵厅查核可也。须至移会者。计黏单一纸。

右移会内阁典籍厅。

附 黏单

多罗质郡王永瑢等奏遵旨将进士邵晋涵等准其散馆折

乾隆四十年正月初七日,谨奏,为奏明请旨事。

乾隆三十八年七月十一日奉上谕:前据办理四库全书馆总裁奏请将进士邵晋涵、周永年、余集、举人戴震、杨昌霖调取来京,同司校勘,业经降旨允行。但念伊等现无职任,自当予以登进之途,以示鼓励。着该总裁等留心试看年余,如果行走勤勉,实于办书有益,其进士出身者,准其与壬辰科庶吉士一体散馆;举人则准其与下科进士一体殿试,候朕酌夺,降旨录用。钦此。伏查进士邵晋涵等自上年到馆纂辑《永乐大典》内之五经散片及成部之□,迄今己一载有余,臣等留心试看,该进士等均属实力编排,行走勤慎。理合奏明,遵旨将进士邵晋涵、周永年、余集俱授为翰林院庶吉士,准其与壬辰科庶吉士一体散馆;举人戴震、杨昌霖作为进士,准其与乙未科进士一体殿试,以示鼓励。

再查原任中书徐步云前经缘事革职,发往伊犂,期满回京。上年九月内奉旨:徐步云系南巡召试考取,学问亦优,着加恩令在四库全书处以分纂效力行走。钦此。查该员分纂《永乐大典》内之子集二门,考订颇见细心,前又经奏明派在武英殿分校四库全书,所办各书亦俱能认真校勘,尚属勤勉。臣等谨据实奏闻,可否仍赏给内库中书原官补用之处,出自皇上天恩。如蒙俞允,该员自必倍加感激奋勉,于馆务亦为有益。伏祈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奉旨:依议。钦此。

(录自《办理四库全书档案》)

猜你喜欢
  颜回第十八·王肃
  第三十七回 迁漠北出帝泣穷途 镇河东藩王登大位·蔡东藩
  建文皇帝遗迹·佚名
  班马异同卷二十六·倪思
  卷二十三·王当
  卷二十一下·班固
  第九章 接受改造 九 劳动与乐观·溥仪
  文明·周绍良
  来俊臣传·欧阳修
  陆九渊传·脱脱
  刘钅奇传·脱脱
  李处温传·脱脱
  二二、孔子在陈绝粮考·钱穆
  卷十·佚名
  第一节 梁、唐盛衰·吕思勉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一出 听稗·孔尚任

    ◎崇祯癸未二月〖恋芳春〗(生儒扮上)孙楚楼边,莫愁湖上,又添几树垂杨。偏是江山胜处,酒卖斜阳,勾引游人醉赏,学金粉南朝模样。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鹧鸪天〕院静厨寒睡起迟,秣陵人老看花时;城连晓雨枯陵树,江带春潮坏殿

  • 卷十八 外戚恩泽侯表第六·班固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必兴灭继绝,修废举逸,然后天下归仁,四方之政行焉。传称武王克殷,追存贤圣,至乎不及下车。世代虽殊,其揆一也。高帝拨乱诛暴,庶事草创,日不暇给,然犹修祀六国,求聘四皓,过魏则宠无忌之墓,适赵则封乐毅之后。及其

  • 读礼通考引用书目·徐乾学

    仪礼注防周礼注防礼记注防周易注防尚书注防毛诗注防春秋左传注防春秋公羊传注防春秋谷梁传注防论语注防孝经注防孟子注防尔雅注防大戴礼记国语孔子家语朱子仪礼经传通解黄榦仪礼经传通解续杨复仪礼图敖继公仪礼集说汪

  • 卷之三百四十八·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上书房总师傅文渊阁领阁事翰林院掌院学士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国史馆总裁官武英殿大学士管理兵部事务加十三级纪录十四次臣贾桢稿本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保文渊阁领阁事武英殿总裁

  • 卷九十上·郝经

    <史部,别史类,郝氏续後汉书> 钦定四库全书 续後汉书卷九十上    元 郝经撰 録第八上 兵 兵道 兵制 兵之有书尚矣唐虞以来职在司马以为政典至周而後大备于是有司马法军志军?军势等书及战国

  • 两粤梦游记·马光

    吴县马光涑庵撰余幼不慧,长失学,偃蹇食贫,蹭蹬于名场者二十四载。己卯春,改赴北雍,为破釜沈舟之计;复以次场一字失格,摈于外闱,进退维谷,几不欲生。询之日者云:流年大运,即有发迹之日也。殊讶其妄。落魄无聊,适冯仲光过访相慰,语次

  • 卷四十六·黄训

    钦定四库全书名臣经济录卷四十六明 黄训 编刑部【论奏】论韩国公冤事【代虞部郎中 解缙王国用作】臣闻君亲无将春秋诛意臣子事嫌于不轨固天下之所共诛幽明之所同愤者也然于事嫌不轨之中辨析防微之际此祸防之所不测

  • 劝将 第二十一·王符

    太古之民,淳厚敦朴,上圣抚之,恬澹无为〔二〕,体道履德,简刑薄威,不杀不诛,而民自化,此德之上也。德稍弊薄〔三〕,邪心孳生,次圣继之,观民设教〔四〕,作〔五〕为诛赏,以威劝之,既作五兵,又为之宪,以正厉之〔六〕。诗云:“修尔舆马,弓矢戈

  • 卷五十四 孟子四·黎靖德

      ◎公孙丑下   △天时不如地利章   "孤虚",以方位言,如俗言向某方利,某方不利之类。"王相",指日时。集说。〔僩〕   孟子将朝王章   问:"'孟子将朝王',齐王托疾召孟子,孟子亦辞以疾,莫是以齐王不合托疾否?"曰:"未论

  • 朽木不可雕也·孔子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①也!于予与②何诛③?”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注释】 ①杇(Wu):指泥工抹墙的工具,也作动词用,指把墙面抹平。②

  • 原叙·李邦献

    夫入德之门,莫大乎知,知斯能至,知而不至者,有矣,未有不知,而能至者也。是以教虽多术,一言以蔽之,曰知。故有志于天下国家者,亦以致知为本。寓直敷文阁领天台祠事河内李公,知而至之者。昔获见之于夔峡,今三十年,公日以通显,分符将指

  • 卷六十二·道世

    △祭祠灾第六十九(此有三部)▲述意部第一窃闻金玉异珍,在人共宝;玄儒别义,遐迩同遵。岂必孔生自国,便欲师从;佛处远邦,有心捐弃。不胜事切,辄陈愚亮。是非之理,不敢自专。昔孔丘辞逝庙,千载之规模;释迦言往寺,万代之灵塔。欲使见形

  • 第五卷·佚名

    生死品之三◎又彼比丘。如是观察。云何众生。有种种色。种种形相。有种种道。种种依止。又彼观察。有种种心。种种依止。种种信解。有种种业。此如是等。种种诸色。种种形相种种诸道。种种依止。譬如黠慧善巧画师。若

  •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轮·佚名

      曩莫萨嚩怛他孽多南。唵尾补攞孽陛。么抳钵啰陛怛他多你捺舍宁摩抳摩抳苏钵啰陛尾么黎娑孽啰俨鼻[口*(隸-木+士)]吽吽入嚩攞入嚩攞没驮尾卢枳帝麌呬夜地瑟耻多孽陛娑缚诃  经云。此陀罗尼有大威德。佛由此成道

  • 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一名成道降魔得一切智)·佚名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维耶离国大树精舍。佛告贤者大目揵连。汝行请游三千大千世界比丘。为弟子行及菩萨行者使会。目连受教步须弥顶。以道神力周遍佛界声告使知。应时精舍有四十万比丘会

  • 卷十一·野竹福慧

    嘉兴大藏经 嵩山野竹禅师录嵩山野竹禅师语录卷十一鄂 州参同门人宗宏 录鄂 州龙光门人宗上 潞南州兜率门人宗坚 同编杂偈示愈书记初日当囱晓色青山满岫晴光悄然快活松下何必丹丘石旁示祥监院早夜勤勤不倦金陵老

  • 同异录·陆深

    二卷。明陆深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弘治进士。嘉靖(1522—1566)间,为太常卿兼侍读学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善文章,热心史学。著述繁富,有《南巡日录》、《北还记》、《淮封日记》、《古奇器录》、《史通会要》

  • 刘道荟晋起居注·黄奭

    一卷。清黄奭辑。刘道荟,又作道会,南朝宋北徐州主簿。《隋书·经籍志》载《晋起居注》三百一十七卷,《唐书·经籍志》著有三百二十卷。其书自武帝(司马炎)始至安帝(司马德宗)终,记两晋一百余年间诸帝言动行止之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