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七、多尔衮摄政及诸王内讧

明思宗崇祯十六年,秋八月,清世祖袭帝位,以明年为顺治元年。帝时甫六岁,诸王贝勒集议以郑亲王哈朗、睿亲王金尔衮辅政。二王皆帝叔父也。 冬十月,豫郡王多铎以谋夺大学士范文程妻,事觉,审讯得实,罚银一千两,夺十五牛录。肃亲王豪格坐知情不举发,罚银三十两。多铎为多尔衮同母弟,多尔衮无子,以其子多尔博为嗣,故敢恃势怙恶如此。豪格为帝兄,多尔衮素忌之,故借事苛罚以泄私愤。 十二月,罢诸王贝勒等办事院判事务,并谕都察院嗣后王贝勒等归该衙门稽察,有事应纠参者,须据实奏闻。时多尔衮欲独专盛权,凡王贝勒等管理部务,概行停止。

世祖顺治元年,春正月,郑亲王济尔哈朗集内三院六部、都察院、理潘院堂官,谕曰:“嗣后凡各衙门办理事务,或有应白于辅政王者、或有记注者皆先启知睿亲王,档子书名亦宜先书睿亲王名。”多尔衮不愿济尔哈朗预政,济尔哈朗谨让之,故有此谕。 二月豫郡王多铎以擅入户部衙门,按籍集视八旗女子,下部核实,罚银五百两。夏四月,固山额真、河洛会等讦告肃亲王豪格言词悖妄,讯实,废为庶人。豪格以多尔衮心怀篡逆,目击不平,形于词色。河洛会党附多尔衮,乃以首告。多尔衮指为诽谤,即幽之,寻释,废为庶人。俄穆克图、杨善、伊成格、罗硕等坐附豪格为乱,不行出首,俱弃市,河洛会、潭泰、图赖、索尼等举发有功,各赏银马、鞍辔,并籍俄穆克图等家产给与之,多尔衮寻帅师经略中原。 五月,摄政睿亲王多尔衮师至燕京,入朝阳门,内监以故明卤簿、御辇陈皇城外,启请乘辇。多尔衮曰:“予法周公辅冲主,不当乘辇。”众曰:“周公曾负扆摄国事,今王宜乘辇。”曰:“予来定天下,不可不从众意”乃陈卤簿、乘辇入武英殿,升御座受贺。 秋九月,帝至京师。 冬十月,加封多尔衮为皇叔父摄政王,命礼部建碑纪绩。齐尔哈朗为信义辅政叔王,复豪格肃亲王爵。英郡王阿济格、豫郡王多铎俱晋亲王,馀俱受赐有差。

二年,秋八月,降英亲王阿济格为郡王。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兄也,于追捕流贼回京时诓报李自成身死,且不候旨班师,又出征时胁令巡抚,释免逮问道负,及越境过鄂尔多斯土默特地方,索取马匹,至是议罪,降为郡王,仍责令追剿流冦。 冬十月,加封和硕豫亲王多铎为和硕德豫亲王。 十二月,皇叔父摄政王多尔衮召集诸王、贝勒、贝子、公、大臣等,遣人传语曰:“今观诸王大臣,但知诏媚于予一人,未见有尊崇皇上者,予岂能容此?昔太宗升遐,嗣君未立,英王、豫王跪请予即尊位,予曾以死固辞,遂奉皇上缵承大统。似此危疑之时,且知其不可,今乃欲以此相尝试乎?嗣后有尽忠皇上者,予重之爱之,否则祖宗法典具在,决不尔宥也!”时诸王贝勒皆以为然,惟豫王多铎默然不答。

三年,夏四月,多尔衮谕内阁:嗣后诸王大臣差遣在外,凡有启奏,具本御前。予处启本,着永行停止。

四年,春正月,罚辅政郑亲王济尔哈朗银二十两,以王殿台基逾制,及擅用铜狮龟鹤也。 秋七月,多尔衮谕内大臣、各部尚书等曰:“前大臣等,佥以和硕德豫亲王为予季弟,故犹豫未果。然予恭摄大政,简贤屈不肖,国之巨典,乌容詹顾。兹尔等可偕诸王定议,以闻众佥为然,议上。”于是多尔衮进多铎而诫之曰:“汝继子辅政,益加勤勉,斯名誉非小矣。”翌日,帝御太和殿,册封多铎为辅政叔德豫亲王,多尔衮寻谕内院、都察院、理潘院等衙门曰:前令辅政德豫亲王、和硕亲王共听政务,今和硕郑亲王已经停罢,止令辅政德豫亲王与闻。凡各部院事务有亲理者,有应辅政德豫亲王代理者,开列具奏。

五年春三月,降郑亲王为多罗郡王,贝子屯齐、尚善、齐哈及公扎哈纳、富喇塔、努赛等讦告郑王济尔哈朗当太宗崩时,欲立肃王豪格为君,以帝为太子。词连诸人,齐集质讯。经王大臣等议上,郑王、肃王俱论死。得旨,郑王革去亲王爵,降为多罗郡王,馀得罪者凡数十人。肃亲王免死,后以失察兵官冒功事拟死。得旨,如此处分,诚为不忍,不准行。多尔衮心忌豪格,必欲除之,使诸王内大臣等反复奏争,乃命幽繋之。时豪格新自四川立大功,回未久也,寻毙于狱,间者哀之。 冬十一月,覃思大赦,加皇叔父摄政王为皇父摄政王,凡进呈本章旨意,俱书皇父摄政王。

六年,春二月,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统兵征大同。 三月,多尔衮师入寇家寨,间辅政豫亲王多铎出痘,即日旋师,至居庸关得讣。是日暮,驰入京城。 夏六月,多尔衮复征大同,谕内三院及部院等衙门官,曰:“予帅师西行,不日言旋,尔等宜各勤执掌。”又谕谭泰、河洛会、冷僧机、刚林、范文程曰:“各部院事务,令尔等裁决,其军国大事,由英亲王等公同商议。可缓者,著候予还,不可缓者,即行启知。” 秋七月,多尔衮至阿鲁席巴尔台,罢大同之行,猎而还。冬十月,多尔衮帅师征喀尔哈部二楚虎尔,帝亲送之。 十一月,多尔衮军至喀吞布勒克,闻元妃有疾,乃旋师。 十二月,多尔衮元妃博尔济锦氏卒。

七年,春正月,多尔衮以玉宝追封其妃博尔济锦氏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旋纳肃亲王豪格福晋博尔济锦氏为妃。 夏五月,多尔衮率诸王大臣出猎于山海关。 秋七月,多尔衮谕工部,于边外筑城,为夏日避暑之地。一日,贝子锡翰等诣多尔衮王府视疾,多尔衮忿曰:“顷子罹此莫大之忧,体不复快。上虽人主,念些大故,亦宜循家人礼,一为临幸。若谓上方幼冲,尔等皆亲近大臣也。”又曰:“尔等毋以予主擅请临幸。”顷之驾至,多尔衮让翰等曰:“尔等故达子令,擅请驾临,其意以上至,即可借以释尔罪乎?”言讫,向翰等跪且拜,至是下翰等鞠讯,降翰为集国公,又以一等精奇尼哈番鳌拜目睹翰等罪状,不即执讯,降为一等阿思哈番,馀降黜有差。 冬十一月,多尔衮以有疾不乐,率诸王、贝勒、贝子、公等及八旗固山、额真、官兵猎于边外。 十二月,多尔衮卒于喀喇城,年三十有九,诏臣民易服举丧。议悉用皇帝礼。寻命王府所有信符,收贮内库。又命吏部取赏功册进大内。

八年,春正月,祔多尔衮主于太庙,追尊为义皇帝,庙号成宗。英亲王阿济格有罪,赐自尽,其党议罪正法者数人。 二月,谕户、工二部停止边外筑城工程,寻有旨,宣布多尔衮罪状,撤去庙享,其母、妻封典悉行追夺,籍没家产,停其嗣子多尔博袭爵,其弟豫亲王多铎降为郡王,大学士刚林、祁充格具以阿附置重典,范文程从宽革职,河洛会、英拜、罗什博尔惠、谭泰、巩阿岱、锡翰、席讷布库、冷僧机俱先后伏诛,拜尹图以年老免死,禁锢狱中。

十年,秋八月,废后博尔济锦氏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以后乃多尔衮于帝幼冲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故也。

编者曰:初多尔衮与郑王同受遗诏辅政,欲专大权,日夜谋去郑王。郑王为人谨愿,遇事逊让,多尔衮意尤不满,然以与诸王、贝勒盟誓在先,不敢背众肆行。及统兵入关,定国开基,以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权势益增,党附日众。援引同母北豫王为辅政叔王,停止郑王听政,又素忌肃王,因使其党贝子屯齐等,诬告郑王定策时,归心肃王,密谋推戴,几陷肃王于大辟。其后肃王不得其死,复夺其妃,诸王等始闪然内愤,群为侧目矣。多尔衮又自以元辅懿亲,倚势骄据,出入宫禁,逆迹外昭,君臣之间不复更存形迹。凡有批拟,即用皇父摄政王之旨,又收信符入其府中。死时恩礼尚厚,未几其近持苏克萨哈、詹岱、穆济伦等,首告其私制帝服,藏匿御用珠宝,指为潜图不轨之证。诏下廷议,郑巽、端重、敬谨诸王合词证成其狱,以致得罪,此固由于多尔衮摄政有年,专擅日久,蓄养群奸。谗构骨肉,诸王恶而畏之,隐忍不敢发言,故于其身后,群起而攻之,以构成此大狱也。郑王亦叔父也,假令多尔衮能如王之存心克让,善远权势,以道事君,同心辅政,及身克保宗藩,后裔长延带碾,岂不懿欤?惜乎器小,见不及此也。

猜你喜欢
  卷八十二 王商史丹傅喜传第五十二·班固
  载记第二十 李特 李流·房玄龄
  卷七十三·列传第十一·脱脱
  卷四·吴兢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八十七·杨仲良
  第三十四回 镇湘中谯王举义 失石头元帝惊心·蔡东藩
  卷之十一·佚名
  卷之三百十八·佚名
  尚史卷九十七·李锴
  第三一三清单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八日)一二一○四--二·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七下·袁枢
  临川靖惠王萧宏传·李延寿
  王老志传·脱脱
  毛吉传·张廷玉
  大明太祖高皇帝实录卷一百·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三十九回 求赦诏入梦贤妃·陈端生

    第三十九回求赦诏入梦贤妃陈寅恪评:再生缘一书之主角为孟丽君,故孟丽君之性格,即端生平日理想所寄托,遂于不自觉中极力描绘,遂成为己身之对镜写真也。观再生缘第十卷第三九回述皇甫少华迎娶刘燕玉一节云:“皇甫家忠孝王的

  • ●四喜记目录·谢谠

    第一齣 家门始终第二齣 大宋毕姻第三齣 诗礼趋庭第四齣 琼英入宫第五齣 花亭佳偶第六齣 风月靑楼第七齣 久旱祈神第八齣 喜逢甘雨第九齣 竹桥渡蚁第十齣 天佑阴功第十一齣 鸾俦赏夏第十二齣 椿庭庆寿第十

  • 第一出 标目·许自昌

    【玉楼春】〔末上〕东城渐觉风光好。皱縠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云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常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问答照常〕【满庭芳】义士公明。轻财任侠。由来豪杰倾

  • 第三折·郑光祖

    (白敏中上,诗云)万籁无声自寂寥,一轮明月上花梢。庭阶伫立痴心望,盼杀娥下九霄。小生白敏中,感蒙小姐不弃,许我今宵赴约。这早晚还不见来,小娘子,你若不来呵,我这病觑天远入地近,眼见的无那活的人也!(看天科,云)日头可也还早哩,我且看

  • 七言巻六十六·洪迈

    七言十离诗上浙东元相公 薛书记犬离主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着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笔离手越管宣毫始称情红笺纸上撒花琼都縁用久锋头尽不得羲之手里擎马离厩雪耳红毛浅碧蹄追风曾到日东西为惊玉貌郎君

  • 跋·庞元英

    文昌杂録跋余自壬戊五月入省至乙丑八月罢每有所闻见私用编録岁月寖久不觉滋多官在仪曹粗记故事今杂为六卷名曰文昌杂録或有谬误览者为校正焉南安龎元英题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八)·陈寅恪

    ◎第二期牧斋未见河东君之前,经过朱子暇汪然明姚叔祥及惠香诸人先后之介绍,机缘成熟,于是崇祯十三年庚辰十有一月,杜兰香蕚绿华之河东君遂翩然来降于张硕羊权之牧斋家矣。今读东山酬和集,其惊才绝艳,匪独前此类似之作品如干

  • 卷之八十·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傅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工部事务翰林院掌院学士随带加二级寻常加四级臣曹振镛总裁官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管理刑部事务加五级臣戴均元经筵日讲起居注官

  •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上卷十三·杜大珪

    (宋)杜大珪 编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勲之碑赵雄上纉祚之十五年威行德孚丕冐海隅出日罔不畏服罔不愿为臣妾上益励精行健冀大有为闻鼓鼙而思勲臣于昕夕不忘乃二月甲午制曰韩世忠感会风云功冠诸将可特赐谥忠武盖太师

  • 卷一百六十三·杨士奇

    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一百六十三明 杨士奇等 撰选举晋大夫祁奚老晋君【悼公】问曰孰可使嗣祁奚对曰解狐可君曰非子之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讐也晋遂举解狐後又问孰可为国尉祁奚对曰午也可君曰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

  • 卷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大清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寛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圣训卷三圣德二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四月辛丑上谕太医院朕硏究经史之余披阅诸子百家至黄帝素问内经诸篇观其义藴实有恻隐之心民生疾苦无不洞瞩其

  • 卷二十六·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世宗宪皇帝上谕内阁卷二十六雍正二年十一月上谕十八道初二日奉上谕王贝勒公等悉有一定品制国家大典攸关不可稍有踰越亦不可过爲贬损各按品制遵行乃合於理如或有意贬损亦属违法朕前爲贝勒时并无僭越之处後

  • 公孟第四十八·墨子

    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谓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此君子之所

  • 卷三十四·黄伦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精义卷三十四    宋 黄伦 撰唐叔得禾异畆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周公既得命禾旅天子之命作嘉禾无垢曰想成王闻唐叔之言知禾之所以为瑞者自周公盛德所致也所以亲遣唐叔归此禾于周

  • 总叙·佚名

    国家有六类职业,百工是其中之一。有的人安坐而谋虑治国之道;有的人起来执行治国之道;有的人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加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需的器物;有的人使四方珍异的物品流通以供人们购取;有的人勤力耕耘土地而使

  •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一卷·佚名

    佛说立世阿毗昙论 第一卷陈西印度三藏真谛译地动品第一如佛婆伽婆。及阿罗汉说。如是我闻。一时佛世尊住舍卫大城。毗舍佉优婆夷鹿子母精舍。莲花重阁。与大比丘众。一切阿罗汉。诸漏已尽。逮得己利。尽诸有结

  • 读诗私记·李先芳

    五卷。明李先芳撰。先芳字伯承,号北山,监利(今属湖北省)人。寄籍濮州(今属山东省)。嘉靖二十八年(1547)进士,官至尚宝司少卿。着有《读诗私记》、《江右诗稿》、《李氏山房诗选》等。是书成于隆庆四年(1570),所释大抵多从

  • 毛诗类释·顾栋高

    二十一卷,清顾栋高著。此书成于乾隆壬申年(1752年)。序文、案语都称臣,可能是进呈皇帝的著述。分二十一类,在《序》中叙及自得的内容:如于《释地理》类,提出邶、鄘、卫是三个地名,而不是三个国家的名称;于《释山》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