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苻坚

苻坚、王猛,君臣相得,以成伯功。虽齐桓、管仲,不能过也。猛之将死也,坚问以后事。猛曰:“晋虽僻处吴越,然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勿以晋为图。鲜卑羌虏,我之仇雠,终为人患,宜渐除之,以宁社稷。”言终而死。坚不能用,卒大举伐晋,败于淝上,归未及国,而慕容垂叛之,既反国而姚苌叛之,地分身死,终毙于二人之手。故后世皆多猛之贤,而咎坚之不明。吾尝论之,坚虽有伯者之略,而怀无厌之心,以天下不一为深耻,虽灭燕定蜀,并秦、凉,下四域,而其贪未已,兵革岁克,而不知惧也。晋虽微弱,谢安、桓冲为之将相,君臣相安,民未患晋,而欲以力取之,稽之天道,论之人情,虽内无垂、苌之衅,而坚之败,必不免矣。然坚以夷狄之余,而有帝王之度,其灭慕容、姚苌,收二姓之子弟,录其才能而官使之,布满中外,凡其旧臣无不疑者。若以世俗言之,则以渐除之,如猛之计得矣;若以帝王之事言之,则坚之意,未必过也。《大雅》之称文王曰:“殷之子孙,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祼将于京。厥作祼将,常服黼冔。”文王用人,其广如此,而坚何尤焉!德虽不若文王,而窃慕焉,顾其所以处之何如耳。文、武既没,周公、成王之际,殷之遗孽,犹与管、蔡间周之隙,曰:“予复反鄙我周邦。”故周公既克殷,改封微子于宋,而迁其顽民于洛邑,保厘东郊,作《多士》而抚宁之,所以虑其变者至矣。至君陈毕公,皆迭居成周,而董师之,故康王之命毕公曰:“周公毖殷顽民,迁于洛邑,密迩王室,式化厥训。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四方无虞,予一人以宁。然犹曰:“邦之安危,惟兹殷士。”由此观之,文王之用殷人,岂苟然而已哉!今坚畜养豺虎于其腹心,而贪功务胜,不顾其后,宜其毙于垂、苌也哉!使坚信猛之策,南结邻好,戢兵保境,与民休息,虽有垂、苌百人,安能动之。文王虽未可觊,然亦非王猛之所及矣。

猜你喜欢
  卷二·吴兢
  引用书目·王国维
  春秋战国异辞凡例·陈厚耀
  续明纪事本末卷之七·倪在田
  卷一百二十·杨士奇
  卷之二百八十七·佚名
  一○七九 浙江学政窦光鼐奏谢全书告竣恩准纪录二次折·佚名
  一七二 大学士舒赫德等题议将与遗失《永乐大典》有关之提调收掌官罚俸本·佚名
  通鉴纪事本末卷四上·袁枢
  史记集解卷一百二十五·裴骃
  卷三十一·司马迁
  一〇八 绍兴县馆二·周作人
  卷八·马文升
  卷二十九·佚名
  卷二十九·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论韵第七·王骥德

      韵书之夥也,作辞赋骚选则用古韵,有通韵,有叶韵,有转注;作近体则用今韵,始沈约《类谱》,今裁于唐而为《礼部韵略》;作曲,则用元周德清《中原音韵》。古乐府悉系古韵;宋词尚沿用诗韵,入金未能尽变;至元人谱曲,用韵始严。德清生最

  • 卷五 茕斋歌诗五十六首·李白

    李太白全集 卷五茕斋歌诗五十六首 乐府三 ○ 白马篇 龙马花雪毛,金鞍五陵豪。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 斗鸡事万乘,轩盖一何高?弓摧南山虎,手接太行猱。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杀人如剪草,剧孟同游遨。 发愤去函谷,从军向

  • 卷八十四·吴之振

    钦定四库全书宋诗钞卷八十四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编赵师秀清苑斋诗钞赵师秀字紫芝四灵之中唯师秀尝登科改官然亦不显四灵尤尚五言律体紫芝之言曰一篇幸止有四十字更增一字吾末如之何矣其精苦如此哀山民忆君初病时仓皇造

  • 第三十九出 渡过溪洲·佚名

    【金钱花】(净丑扮舡)新做渡船(舡)走如风<蜂>,纸船(舡)须用铁艄公(铁稍工),纸船(舡)须用铁艄公(铁稍工)。兄弟过船(舡)不放空,莫说我,只船(舡)是浪荡,一日有千万人。(生旦贴上)三人走到赤水溪边,三人走到赤水溪边,未知过溪着若钱?未

  • 第八十四回 召周郎东吴主战 破曹军赤壁鏖兵·蔡东藩

      却说刘备奔走途中,幸有张飞断后,始得脱难。及见赵云救回甘氏母子,又闻糜夫人伤亡,禁不住百感交萦,潸然泪下。到了张飞驰至,报称毁桥拒敌,备失声道:“桥梁不断,曹军尚恐有伏,未敢追来,今已拆去,彼料我胆怯,必然追我,不如速走罢!

  • 卷三十二·张廷玉

    钦定四库全书 御定资治通监纲目三编卷三十二 【起辛酉明熹宗天启元年尽癸亥明熹宗天启三年】凡三年 熹宗哲皇帝天启元年春二月辽阳有数日并出【甲午日日交晕左右有珥白虹弥天】 闰二月孙如游罢

  • 雍正实录卷之八十二·佚名

      监修总裁官光禄大夫经筵讲官太保议政大臣保和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总理兵部事三等伯加十五级臣鄂尔泰总裁官光禄大夫经  筵日讲官起居注太保兼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仍兼管吏部尚书翰林院掌院事三等伯

  • 第三章 紫禁城内外 九 整顿内务府·溥仪

    我遣散太监的举动,大受社会舆论的称赞和鼓励。在庄师傅的进一步指引下,我接着把“励一精一图治”的目标又转到内务府方面。 关于内务府,我想先抄一段内务府一位故人写给我的材料: 内务府人多不读书 内务府人多不知书,且

  • 卷十六·杨士奇

    <史部,诏令奏议类,奏议之属,历代名臣奏议>钦定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卷十六明 杨士奇等 撰郊庙陈文皇帝天嘉中大中大夫太常卿许亨奏曰昔梁武帝云天数五地数五五行之气天地俱有故南北郊内并祭五祀臣按周礼以血祭社稷

  • 128.刘裕摆却月阵·林汉达

    晋安帝复位后,刘裕掌握了东晋大权。刘裕本来是个出身贫苦的小军官,在士族中没有什么地位。他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决定发动北伐。公元409年,刘裕从建康出发,先出兵包围了南燕(十六国之一)的国都广固(今山东益都西北)。南燕的国

  • 杨荫杭·周诒春

    杨荫杭 字补塘。年三十九岁。生于江苏无锡县。初毕业日本早稻田大学。光緖三十四年。游美。入本薛文尼大学。宣统元年。得法学硕士学位。宣统二年回国。任京师高等检察厅厅长。现时住址。北京顺治门内东斜街二十五号

  • 常欢喜品第三十·佚名

    菩萨爱乐为众生,修治佛刹清净行。恒行精进波罗蜜,无如微尘心退倦。大智菩萨俱胝劫,久修苦行为菩提。不离精进波罗蜜,无懈怠心终得证。从初发心为菩提,乃至得获寂静证。恒於昼夜行精进,大智菩萨应如是,有言能破於须弥,方证无上

  • 佛说须真天子经卷第四·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颂偈品第九  须真天子复问文殊师利童子。云何菩萨得持权慧自在所入随俗教化。尔时文殊师利便为天子歌颂偈言。  心于欲无所著  常志求无上道  意所习眼悉见  以是故智慧相  令一

  • 小逻辑·黑格尔

    德国黑格尔著。《哲学全书》的第一部分。有时称为《哲学全书本逻辑学》(或称《小逻辑》),以示有别于他的两厚册的《逻辑学》(或称《大逻辑》)。该书原是黑格尔发给学生的讲课提纲。包括正文和说明两部分。黑格尔去世

  • 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佚名

    七元真诀语驱疫秘经,撰人不详。约出于南北朝末或隋唐。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此经乃太帝君告七元真入。内载《七元真炁紫府神章》(符箓四十八枚),又称「真券灵文」。据称书写佩带此符。可驱除魔秽,延年益算。

  • 茅山下·丘东平

    丘东平著。作于1941年。写新四军一支部队在茅山下的斗争生活。他们不仅要和日寇汉奸作战,还要和顽固势力作斗争;同时在革命队伍内部也存在矛盾。郭元龙是工农出身的参谋长,夏伯阳式的指挥员,作战勇猛,处事果断,但傲视知识

  • 贞观政要·吴兢

    10卷。唐吴兢撰。约成书于唐玄宗开元十七年(729),另说成于开元末天宝初或开元八年。吴兢(670~749),汴州浚义(今河南开封市)人。本书是一部政书,汇集了唐初的政治言论,实际上是对唐太宗君臣治国经验的全面总结。在当时有十

  • 尚史·李锴

    一○七卷。清李锴撰。李锴字铁君,镶白旗汉军,自署襄平,即盛京辽阳州地人,大概为其祖籍所在。康熙中,邹平人马骕作《绎史》,采摭百家杂说,上起鸿荒,下迄秦代,仿袁枢纪事本末之体,各立标题以类编次,凡所引证悉录原文,虽若不相属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