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〇八 绍兴县馆二

上边写的是关于绍兴县馆的外面情形,这里想来把会馆里面说明一下子。这虽如此,我对于里面的事或者比较外面知道得更少,也未可知,仰蕺堂是会馆里南边一部分,我尚且不曾走到过,何况是与我们无关的西北方面呢。去年夏天,鲁迅博物馆的干部来邀我同去,一看那里“补树书屋”的现状,以及所谓藤花馆是在哪里,结果是什么都没有看得。诚然是门庭院落依然如故,那圆洞门已经毁坏,槐树也不见了,补树书屋做了什么车间,狼藉不堪,没有能进去,至于西北一部分,更是住民杂乱,看见有人进来了,纷纷质问,是不是“房管局”的人,来干什么的?我们只得乘兴而来,却是扫兴而退了。不过现在所记的乃是四十多年前的绍兴县馆,在记忆中还是完全无损的,有去年夏天所见现状的对比,似乎过去一时的这影象更是着实实在,这里来纪录一回,或者不是多余的吧。

会馆在南半截胡同的北头路东,门面不大,有魏龙常所写的一块匾,文曰绍兴县馆。他是山阴县人,但生长在广西桂林,他能写魏碑,那块匾大概也是那一体,却是记不得了,只记署名魏㦽,这是他后来的改名。他在绍兴很有点名气,说是他能打拳,后来知道这种传说很普遍,高伯雨著《听雨楼杂笔》中有一篇《精于技击的诗人魏铁珊》,就是讲他的故事的。说他会“壁虎功”,即学壁虎爬墙壁,但是他却比那师父要高一着,便是他能“以背缘壁”而行,这就是在四脚有吸盘的壁虎也敬谢不敏了。幼时听见先君讲魏龙常的一件故事,说他能纵跳如飞,做秀才的时候曾在镇东阁上头挟妓饮酒,镇东阁在府横街的西头,与杀人的轩亭口遥遥相对,其北接近绍兴府的衙门,是差役聚集的地方。这事为他们所知道,自然认为讹诈的好机会,便有几个差人走上前去恐吓他,意在敲竹杠。魏龙常一声不响,只提起一个差人来,向窗外一扔,这镇东阁至少乃是同小城门一样的高,如一个摔到地上,一定粉身碎骨了。魏龙常却随即一跳,自己也纵身而下,在还未到地的时候,将差人一把抓住,以是没有跌死,但也吓的几乎昏过去了。故事是这么说,不过这里应当有一点订正,似乎应当说魏龙常抓住差人,和他一起从窗子上跳下,这才可能把差人吓了而没有摔死,因为若是先后跳窗便不能同时落地,他纵有内功,但不可能与这物理的定律争胜的。我是一个少信的唯物论者,但是平常很不愿意给人家扫兴,所以讲神异的传说的时候也竭诚静听,所谓“姑妄言之姑听之”是也,可是假如要收入我的文章里去,便不得不稍稍有所订正了,虽然上文所说的故事乃是我父亲对我们讲的。他本来也是无鬼论者,不过也是随便讲新奇的故事,没有注意到不合事理的情形,而且要找漏洞那么别的还有,魏龙常既是生长桂林,那么这在绍兴闹事也似乎可成为问题了。为了一块匾的事情,不料引起技击内功的议论来,这实在是节外生枝,可以结束了事。

现在我们来说会馆内部的情形吧。上边已经说及,我所能说的只是会馆里边的一部分,即是进门靠南的两个院子。藤花馆是在西北方面,但鲁迅于丙辰(一九一六)年五月搬往“补树书屋”了。日记里说:

“六日晴,下午以避喧移入补树书屋住。”这补树书屋便在会馆南边的两个院子的里进。一进大门的过厅,右手的门里就是第一进的一个大院子,北京房屋在城外的与城内构造大不相同,城里都是“四合房”,便是小型的宫殿式,城外却是南方式的,一个院子普通只是上下两排,这里就是这个样子。在大院子的东西方面,各有房屋一排,上边是正厅三间,南边留一条过道,下边大约四间,前面都有走廊,靠北一带也有廊,为的是雨天可以不走湿路。从南边过道进去,是为第二进的院子,路南的墙上有一个圆洞门,里边朝东四间房屋,在第二间中间开门,南首住房一间,北首两间相连。院中靠北墙是一间小屋,内有土炕,是预备给用人住的,往东靠大厅背后一条狭弄堂内是北方式的便所,即是蹲坑。因为这小屋突出在前面,所以正房北头那一间的窗门被挡住阳光,很是阴暗,鲁迅住时便索性不用,将隔扇的门关断,只使用迤南的三间。靠近圆洞门的东头有一株大槐树,这树极是平常,但是说来很有因缘,据说在多少年前有一位姨太太曾经在这里吊死了,可能就是这棵槐树上,在那时树已高大,妇女要上吊已经够不着了,但在几十年以前或者正是刚好吧。因此之故,会馆便特别有这一条规定,凡住户不得带家眷,这使得会馆里比较整齐清净,而对于鲁迅亦不无好处,因为保留下补树书屋,容得他搬来避喧,要不然怕是早已有人抢先住了去了。

猜你喜欢
  宋本纪中第二·李延寿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四·杨仲良
  第九回 斩谢躬收取邺中 毙贾强扬威河右·蔡东藩
  第五十九回 惩奸党唐主施刑 正乐悬周臣明律·蔡东藩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九十·佚名
  卷之六十二·佚名
  ●卷下·吴伟业
  一四○○ 广东巡抚郭世勋奏本年查无《通鉴纲目续编》情形折·佚名
  九二八 军机大臣等奏遵旨查《御批通鉴纲目》内《发明》等种书写格式片·佚名
  王克敬传·宋濂
  卷三十六·阿桂
  卷七十八·佚名
  卷十·宋敏求
  卷一百十三·佚名
  卷一百七十二·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鲍参军集卷一·鲍照

    赋游思赋云径兮海冲,上潮兮送风。秋水兮驾浦,凉烟兮冒虹。暮气起兮远岸黑,阳精灭兮天际红。波茫茫兮无底,山森森兮万重。平隰兮互岸,通川兮泻壑。仰尽兮天经,俯穷兮地络。望波际兮昙昙,眺云间兮灼灼。乃江南之断山,信海上之飞

  • 第九出 移寨·李渔

    〖北点绛唇〗(副净戎装,引众上)啸聚蛮乡,天生奇相,张飞样。劫善屠良,尽道魔星降。海上行来海上眠,海风吹得画皮玄;北人不识南蛮相,道是魔王下九天。自家闽州大盗刘香老的便是,原是漳州一名海户,只因相貌生得稀奇,又有千斤膂力,就在

  • 古诗镜卷一·陆时雍

    钦定四库全书古诗镜卷一明 陆时雍 编汉第一乐府古辞【诗□而约铙歌屈而壮乐府广而肆潦倒譶????纵横排荡快所欲言乃已 诗言情乐府极备景色】箜篌引【一曰公无渡河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

  • 卷二十四·郭知达

    钦定四库全书九家集注杜诗卷二十四 宋 郭知达 编近体诗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王新诞明珠】云里不闻双鴈过掌中贪见一珠新【赵云防稽典録曰虞同少有孝行为日南太守常有双鴈宿止防上幽明録张华言入九馆之人所见痴龙初

  • 序·房祺

    河汾诸老诗集序金源氏自兴定以後与元日寻干戈士生其间形之声诗类多感慨悲歌之语亦其时之使然也若太原元遗山值金亡不仕为河汾倡正学麻贻溪张石泉房白云陈子京子扬段克己成己曹兑斋诸老与遗山游从宦寓中一时雅合以诗鸣

  • 列传第二十四 陆机(孙拯 弟云 云弟耽 从父兄喜)·房玄龄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抗卒,领父兵为牙门将。年二十而吴灭,退居旧里,闭门勤学,积有十年。以孙氏在吴,而祖父世为将相,有大勋于江表,深慨孙

  • 卷二百四十五 列传三十二·赵尔巽

      刚林祁充格 冯铨孙之獬、李若琳 陈名夏 陈之遴 刘正宗张缙彦   刚林,瓜尔佳氏,字公茂,满洲正黄旗人,世居苏完。初来归,隶正蓝旗,属郡王阿达礼。授笔帖式,掌翻译汉文。天聪八年,以汉文应试,中式举人,命直文馆。崇德元年,授

  • 本書輯佚校注引用書目和簡稱·多人

      東觀漢記 簡稱姚本 清姚之駰輯 柏筠書屋後漢書補逸本東觀漢記 簡稱聚珍本 清乾隆四庫全書館館臣輯 武英殿聚珍本易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尚書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詩 中華書局出版十三經注疏本

  • 卷第一百三十六·胡三省

    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朝散大夫右谏议大夫充集贤殿修撰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六百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奉敕编集后学天台胡三省音注齐纪二〔起阏逢困敦(甲子),尽屠维大荒落(己巳),凡

  • 象纬纪·张瀚

    天道高远难窥,儒者之书,或经见,或不传,然种种备于星数家,可按策而知。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唐孔氏云:“积阳之热气生火,火气之精为日。”《易说卦》曰:“坎为水、为月。月,水之精也。”《淮南子》云:“日中有乌,月中有兔。”其说

  • 一百三十三 苏州织造李煦奏江苏地方官员情形及设法补完库欠摺·佚名

    康熙五十年六月十三日 臣李煦跪奏: 窃臣家人赍回摺子,随叩头开读,奉御批:知道了。前者所奏学院之事并巡抚如何了?钦此钦遵。 臣伏查学臣张元臣,先因常州府江阴县学生员钱伦告承差陈文瑞,遂将钱伦责打。后因士子喧哗,不进考试,

  • 通志卷七十九上·郑樵

    宋 右 廸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宗室传第二后汉四王三侯齐武王縯【北海静王兴敬王睦】赵孝王良 城阳防王祉泗水王歙 安成孝侯赐 成武孝侯顺 顺阳怀侯嘉光武十王东海恭王彊 沛献王辅 楚王英 济南安王康

  • 安颉传·李延寿

    安原的弟弟安颉,聪明善辩而多有谋略,很有父亲的风范。明元帝初年,担任内侍长,皇帝让他考察和举荐百官,纠正和弹劾奸佞之徒,不要有什么避讳。安颉曾经向皇帝报告父亲的私下不可告人的事情,皇帝认为他忠于国家,特别亲近和宠信他

  • 二年·佚名

    (乙丑)二年清同治四年春正月===1月1日===〈高宗太皇帝實錄卷之二〉初一日,丁酉。詣眞殿,行茶禮。詣孝文殿,行晝茶禮。大王大妃敎曰:「今當月正元日,乃聖主御極之第二年也。予有誕告在廷之諭矣。蓋聞聖人之訓:『道之以政,不如道

  • 尚書古文疏證較閱姓氏·阎若璩

    大興黃叔璥玉圃 建德沈 琨寧遠奉天高士鑰景萊 維揚馬曰璐半查山左曹 涵巨源 新安程荀龍桐江武陵王連璧孔庭 陽曲張耀先思孝紹興羅 綸靜章 儀徵蕭 理貫夫淮安吳 泰方嶽 新安孫士勉侶安奉天蕭 欽時亮 新安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十·佚名

    东晋天竺三藏佛陀跋陀罗译  念七佛品第十  佛告阿难。若有众生观像心成。次当复观过去七佛像。观七佛者当勤精进。昼夜六时勤行六法。端坐正受当乐少语。除读诵经广演法教。终不宣说无义之语。常念诸佛心心相续。

  • 密庵集·谢肃

    八卷。明谢肃撰。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 安宅陀罗尼咒经·佚名

    全一卷。译者佚名。收于大正藏第十九册。本经内容叙述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时,大光、无量光二位菩萨奉众花国最胜灯王如来之命,来至娑婆世界,授安宅陀罗尼咒,谓此咒多所饶益。佛对阿难说应受持供养此经咒。又本经之同本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