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十二

○次韵何文缜题颜持约画水墨梅花二首

窗间光景晚来新,半幅溪藤万里春。从此不贪江路好,剩拚心力唤真真。

其二

夺得斜枝不放归,倚窗承月看熹微。墨池雪岭春俱好,付与诗人说是非。

○又六言

未央宫里红杏,羯鼓三声打开。大庾岭头梅萼,管城呼上屏来。

○题持约画轴

日落川更阔,烟生山欲浮。舟中有闲地,载我得同游。

○为陈介然题持约画

层层水落白滩生,万里征鸿小作程。日暮微风过荷叶,陂南陂北听秋声。

○寄题兖州孙大夫[先生自注:伯野之父。]绝尘亭二首

不读远游赋,放怀兹地宜。云山绕窗户,万态争纷披。世故日已远,风水方逶迤。倚杖夜来雨,东山烟散迟。人间许长史,不与此心期。

其二

境内纳浩荡,日暮生泬寥。竹声池边起,欲断还萧萧。丈人方微吟,万象各动摇。林间光景异,月出东山椒。门前谁剥啄,已逝不须邀。

○梅花两绝句

客行满山雪,香处是梅花。丁宁明月夜,认取影横斜。

其二

晓天青脉脉,玉面立疎篱。山中尔许树,独自费人诗。

○送善相僧超然归庐山

九迭峰前远法师,长安尘染坐禅衣。十年依旧双瞳碧,万里今持一笑归。鼠目向来吾自了,龟肠从与世相违。酒酣更欲烦公说,黄叶漫山锡杖飞。

○休日早起

昽昽窗影来,稍稍禽声集。开门知有雨,老树半身湿。剧谈了无味,远游非所急。蒲团着身宽,安取万户邑。开镜白云渡,卷帘秋光入。饱受今日闲,明朝复羁絷。

○夏夜

幽窗报夕霁,微月在屋橑。手中白羽扇,共此夜寥寥。六月天正碧,三更树微摇。缅怀山中景,兹夕感路遥。长啸送行云,可望不可招。夜阑林光发,白露濡青条。

○棋

长日无公事,闲围李远棋。傍观真一笑,互胜不移时。幸未逢重霸,何妨着献之。晴天散飞雹,惊动隔墙儿。

○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屐上十年蜡,未散腰脚顽。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颜。诗成卽画记,可益不可删。

○九日宜春苑午憩幕中听大光诵朱迪功诗

酒酣耳热不能歌,奈此一川黄菊何。卧听西风吹好句,老夫无恨幕生波。

○冬至二首

少年多意气,老去一分无。闭户了冬至,日长添数珠。北风不贷节,鸿雁天南驱。乌帽亦何幸,七日守屋庐。石炉深炷火,撩乱一榻书。只可自怡悦,不堪寄张扶。

其二

人生本是客,杜叟顾未知。今年我闻道,悲乐两脱遗。日色如昨日,未觉墉阴迟。不须行年记,异代寻吾诗。东家窈窕娘,融蜡幻梅枝。但恐负时节,那知有愁时。

○西省酴醿架上残雪可爱戏同王元忠席大光赋诗

酴醿花底当年事,夜雪模糊照酒阑。北省今朝枝上雪,还揩病眼作花看。

○对酒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怱怱燕子回。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后三日再赋

天生瘿木不须栽,说与儿童是酒杯。落日留霞知我醉,长风吹月送诗来。一官扰扰身增病,万事悠悠首独回。不奈长安小车得,睡乡深处作奔雷。

○将赴陈留寄心老

今日忽不乐,图书从纠纷。不见汝州师,但见西来云。长安岂无树,忆师堂前柳。世路九折多,游子百事丑。三年成一梦,梦破说梦中。来时西门雨,去日东门风。书到及师闲,为我点枯笔。画作谪官图,羸骖带寒日。他时取归路,千里作一程。饱吃残年饭,就师听竹声。

猜你喜欢
  卷七百五十五·彭定求
  黄霁宇·唐圭璋
  程大昌·唐圭璋
  徐臣·隋树森
  ●卷七·葛立方
  提要·周文璞
  秋之末日·闻一多
  卷一·陈师道
  巻一·袁表
  提要·佚名
  卷三百四十一·曹学佺
  道乡集补钞·管庭芬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一百六十四·陈廷敬
  卷十四·查慎行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春寒·闻一多

    春啊! 正似美人一般, 无妨瘦一点儿!

  • 卷第二百六十 唐紀七十六·司马光

      起旃蒙單閼(乙卯),盡柔兆執徐(丙辰),凡二年。   昭宗聖穆景文孝皇帝乾寧二年(乙卯、八九五年)   春,正月,辛酉,幽州軍民數萬以麾蓋歌鼓迎李克用入府舍;克用命李存審、劉仁恭將兵略定巡屬。   癸未,朱全忠遣其將朱友恭圍

  • 平定三逆方略卷十四·佚名

    卷十四   康熙十四年四月己丑朔,命总兵官张和善率所部兵还真定。上谕兵部曰:曩者一有贼警,即遣真定官兵赴楚防守已阅年余,备极劳苦。今武昌见有满洲蒙古及抚标城守水师兵,可令真定总兵官张和善率所部仍回原汛。   乙未

  •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九·佚名

    天启六年三月甲辰朔 孝肃皇后忌辰 奉先殿行祭礼遣武清伯赵祖芳祭 裕陵○命右军都督府佥书南和伯方一元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督察工程崔呈秀锍釒言宁远解围而觉华屠焚其时赵率教守前屯镇遏西虏满桂左辅等疮痍委顿

  • 卷之六百四十九·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领侍卫内大臣稽察钦奉上谕事件处管理吏部理藩院事务正黄旗满洲都统世袭骑都尉军功加七级随带加一级寻常加二级军功纪录一次臣庆桂总裁官经筵讲官太子太傅文华殿

  • 第七一保结状光绪九年十月一一二一一-六·佚名

    业户曾国兴,保结皂总头役倪源具保结状本城业户曾国兴,今当大老爷台前,保得倪源一名,蒙准赏充皂总一缺,所有三班红白契、钱粮、正供等款,宜当竭力催缴,不敢玩误等情。如有此情,惟兴是问。合具保结状是实。

  • 卷七十八·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七十八宋 赵汝愚 编儒学门学校上上真宗请申明太学议  孙 何臣闻书称教胄有虞庠辟雍之文易载宾王有乡举里选之制皆所以导王化育官材牢笼英雄陶冶风俗必见推於太学方获誉於公朝从古洎今斯

  • 第六节 隋末之乱(上)·吕思勉

    隋末丧乱,盖起于征辽之役。《纪》于大业七年(611年)书云:“辽东战士及馈运者,填咽于道,昼夜不绝,苦役者始为群盗。”盖时虽暴政亟行,究以此役,骚动为尤大也。帝殊不悛,徒恃严刑。《刑法志》云:“穷人无告,聚为盗贼,帝乃更立严刑,敕

  • 卷十四·曾巩

    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父:史,字子正,母梦许真人令吞五色珠而生史。史有文辞,初仕江南,归朝,再举进士,登甲科。所至不修谨获谴。官至职方员外郎、直史馆,卒,有杂编六百九十馀卷,自为文百卷,谓之《仙洞集》。黄目,淳化中,登进士第

  • 卷十二 十二之二·孔颖达

    《十月之交》,大夫刺幽王也。当为刺厉王。作《诂训传》时移其篇第,因改之耳。《节》刺师尹不平,乱靡有定。此篇讥皇父擅恣,日月告凶。《正月》恶褒姒灭周。此篇疾艳妻煽方处。又幽王时,司徒乃郑桓公友,非此篇之所云番也。是

  • 卷十二·王志长

    <经部,礼类,周礼之属,周礼注疏删翼钦定四库全书周礼注疏删翼卷十二明 王志长 撰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以佐王建保邦国注建立也立天神地示人鬼之礼者谓祀之祭之享之礼吉礼是也疏上单言邦据王言也以佐王

  • 第五篇 偶寄闲情(上)·丰子恺

    吃瓜子从前听人说:中国人人人具有三种博士的资格:拿筷子博士、吹煤头纸博士、吃瓜子博士。拿筷子,吹煤头纸,吃瓜子,的确是中国人独得的技术。其纯熟深造,想起了可以使人吃惊。这里精通拿筷子法的人,有了一双筷,可抵刀锯叉瓢一

  • 付嘱品第十·释法海

    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

  • 卷第二十七·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十七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五分之四威仪法佛在舍卫城。尔时有一婆罗门出家好净过常。自恶大小便用利厕草割伤其肉。血污衣服及僧卧具。诸比丘种种呵责。汝尚自恶大小便。云何能看诸比丘病。以是

  • 卷第四十一·霁仑超永

    五灯全书卷第四十一京都圣感禅寺住持(臣)僧 (超永) 编辑京都古华严寺住持(臣)僧 (超揆) 较阅 进呈临济宗南岳下十一世石霜圆禅师法嗣袁州杨歧方会禅师郡之宜春冷氏子。少警敏。及冠不事笔砚。窜名商税务掌课最。

  • 历朝华严经持验纪·佚名

    荆溪周克复重朗纂男周石校吴郡陈济生皇士参南天竺国。大名德比丘。号龙树菩萨。出梵志种。大豪贵家。始生时在树下。由龙成道。因以为号。襁褓时。诵四韦陀。有四万偈。皆即照了。弱冠擅名诸国。天文星纬及余道术。无

  • 梅村居士拟寒山诗序·中峰明本

    梅村居士拟寒山诗序寒山诗非诗也无意于诗而似诗故谓之寒山诗梅村居士拟寒山诗若千首警醒世迷发明大道声响意为无非似寒山者以无意于寒山故能似寒山也居士素工诗老而逾妙笥中稿计不下数千篇为李为杜为王为孟为陶为谢

  • 三报论·慧远

    全一卷。又作释三报论。东晋庐山慧远(334~416)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二册弘明集卷五。孝武帝太元十九年(394)顷,戴逵撰释疑论,怀疑佛教因果报应说;慧远乃作三报论,为世俗解惑。谓业报即善恶行为之果报,依受报时间之先后,可分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