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节公业

第一 阄书合约字

第二 再分阄书合同字

第三 转典瓦店契字

第四 起耕典水田契银字

第五 杜卖尽根田契字

第六 阄书约字

第七 合约字

第八 阄书字

第九 遗嘱阄约字

第一○ 分业阄书合约字

第一一 阄书字

第一二 嘱付字

第一三 嘱分阄业合约字

第一四 合约字

第一五 分支阄约字

第一六 嘱咐分阄合约字

第一七 阄书字

第一八 卖断根契字

第一九 卖断根契字

第二○ 轮公阄书字

第二一 妥议永为香祀约字

第二二 永存香祀田厝山埔约字

第二三 阄约字

第二四 阄书字

第二五 抽出永远掌管合约字

第二六 起耕典山埔水田茶园杂物契字

第二七 继嗣约字

第二八 杜卖尽根山田茶欉契字

第二九 赠送字

第三○ 托付字

第三一 付托掌管埔园字

第三二 托孤字

第三三 抽出园契字

第三四 托孤字

第三五 合约字

第三六 阄书

第三七 阄书

第三八 谕示

第三九 阄书约字

第四○ 阄书

第四一 阄分字

第四二 阄书

四三 阄书

第四四 分膳养字

第四五 阄书字

第四六 阄书

第四七 嘱书付据约字

第四八 阄分约字

第四九 阄书合约字

第五○ 阄书

第五一 阄书

第五二 阄书字

第五三 对换店屋约字

第五四 合约字

第五五 合约字

第五六 典契字

第五七 胎借银字

第五八 过耕当田契字

第五九 杜卖尽根大租契字

第六○ 杜卖绝契字

第六一 阄书字

第六二 分业阄书字

第六三 阄书字

第六四 合同阄书字

第六五 阄书约字

第六六 阄书字

第六七 阄书字

第六八 合约字

第六九 阄书字

第七○ 嘱书字

第七一 甘愿归就田契字

第七二 典契字

第七三 卖尽杜绝契字

第七四 归就甘愿字

第七五 阄书字

第七六 书田约字

第一阄书合约字

同立阄书合约字人二房叔聪、长房侄重年、三房侄水龙叔侄等。窃谓水有源而流必分,木有本而枝所必折,旷观物类,静验人情,从古以来,断无合而不分之理。是以叔侄相议,思为分爨之计,邀请房亲族长到家酌议,先除起买陈老渡港埔园连旱田一段,每年园税银五十二大元;另抽起园税银四十大元存为公业,轮流祭祀;尚剩园税一十二大元,踏为长孙之额;又抽出现银一百大元,贴德同婚娶之费以外,概将祖父所有建置水田、山场、屋宇、财物、器具各件等项,一切在内,按作三大房均分,俱系至公无私,老幼均已乐从,当在于祖上面前拈阄为定。自此分开以后,各应份管业各宜勤俭,大振家声,子子孙孙亦不得争长竞短,致失和气之方也。口恐无凭,同立阄书合约字一样三纸,号曰福、禄、寿三字,各执一纸永远存照。

谨将条目开列于后:

一、批明:二房聪拈得福字,应得与林天德合买何明登等水田、山场并田寮合为一契。其田段山场东、西、南、北四至界址以及带纳钱粮、叛产租、大租、番租俱各载在前与林万分管约字内详明。其应份契卷亦有订明在约内,批明。此业契系是二房叔聪应得份额,批明,照。

一、批明:长房侄重年拈得禄字,应得与林天德合买郭朝试水田山场一大段,前与林万分管约内详明。其水田、山场、树木、茶欉、竹林、杂子俱皆重年、水龙对半均分,年应得山场在西南畔,东至大山顶仑脊分水为界,西至林万透上大山顶仑脊分水透落坑底为界,南至大仑顶仑脊分水为界,北至水龙小坑为界。又拈得水田一段,在西南畔,东至水龙田为界,西至坑沟为界,南至消沟林万田为界,北至消沟林万田为界。又应得松仔脚水田一段,东至坑沟为界,西至林万山崁为界,南至坑沟为界,北至松仔脚消沟为界。山田四至界址明白,年带纳钱粮正耗银八钱七分三厘三毫九丝六忽正,又带纳叛产租七石八斗七升六合,又带纳番租银六角六点六厘五分正,系是年应纳,不得推诿。又分得与林万分管约一纸,现手同单一纸,上手印契一纸,共三纸,付年收执掌管为照。

一、批明:抽起三重埔庄买陈老港埔园一段,每年园税银五十二大元,除起园税银四十大元存为公业,轮流祭祀,尚剩园税银一十二大元,踏为长孙之业,历年带纳钱粮番租俱将园税摊纳,不得推延。其契卷一宗系是交年收贮,倘若要用之日,取出公阅,批明,照。

一、批明:踏出现银一百大元,贴德同日后长成婚娶之费,系是年收存;倘若定亲要用,年自当取出,批明,照。

一、批明:水龙应得东北畔山场界内,抽出六千茶欉地付年栽种,三年以外,年要备出山税银五大元,付水龙支收。又抽出桂竹林一小仑,在西南畔大尖脚小仑分水立石为界,补年份额均平,批明,照。

一、批明:祖父承买林德善等水田、山场一段,现时典出林标,届限以满,或赎或尽,系是年、龙对半均分。又存留本宅厝一座,连竹围外厝后茅埔山茶欉,年应得右畔正身连护厝四间,水龙应得左畔正身连护厝四间,二房叔聪应得左右畔下山瓦厝四间,其茅埔山是年、龙对半均分,批明,照。

一、批明:水龙应得东北畔山场界内抽出桂竹林一小块,在北畔立石定界,付二房叔聪掌管,各不得糊混,批明,照。

一、批明:有公数取讨,系是年、龙对半均分,批明,照。

光绪二十四年三月日。

代书人承三

族长叔加禄、天赐

在场族亲拂叔

同立阄书合约字人二房叔聪

长房侄重年

三房侄水龙

第二再分阄书合同字

同立再分阄书合同字人郭维枢妻蔡氏、赵氏,偕男辅铎、奇才,孙甘棠,二房侄辅祈、辅汀,三房侄成家,四房侄光禧等,为再造章程,永垂久远事。缘氏先夫维枢自幼渡台,经营生理,建置产业,因念亲亲之谊,不忍自私,乃于光绪丁丑年,回唐设立阄书四本,将先后回唐自置房屋业产,配作四份,分与二房胞弟维■〈坚〉,三房胞侄成家,四房胞侄光禧及在唐长子辅铎四人各得一份。又别置在唐公业,俾四人轮收。复将埤城隆益枢记股内抽银一千元,注明维■〈坚〉之额,至戊寅年终,得利银二百元,连本银共一千二百元,内庚辰年维■〈坚〉身故,抽去本银六百元,余六百元仍附枢记股内。其在埤产业系己卯年维枢公回埤,设立阄书五本,为长男辅铎、次男安然、三男自在、三房侄成家、四房侄光禧等配作五份,每人分银一千五百元。惟安然、自在二人尚在幼读,加贴婚娶书费银各五百元,俱合在隆益枢记股内。又置公业七千五百元,每人各分一千五百元。余枢记所存公款五千七百元,系维枢公自己掌管。此盖先夫所立条规,法至良,意至美也。不意先夫去年谢世,二房侄辅祈、辅汀称伊无分在埤公业,又无加分银项。氏仰体先夫友于之志,不忍令去不均,爰集诸子侄议请公亲将二房所缺额数,就隆益枢记股内摊补均匀,并将公业契券检交诸子侄再立阄书六本,俾各执掌,着为定章。庶几一劳永逸,上以成先夫之雅谊,下以杜后日之纷争。自今以往,各人凭阄书管业,安分经营,不得异言生端,致乖和气。尔等务宜遵守,毋替斯言,是所深愿也。谨列条规于左:

一、长房长子辅铎,丁丑年阄分在唐业产价银二百七十八元,又分长孙光趁业估银二百二十六元,又己卯年阄分银一千五百元,附枢记股内,又分公业估银一千五百元。以上共分去银三千五百零四元正,此照。

一、长房次子安然已故,传孙甘棠承顶,己卯年阄分银一千五百元,又加贴婚娶书费银五百元,俱附枢记股内,又分公业估银一千五百元。以上共分去银三千五百元正,此照。

一、长房三子自在已故,先夫在日,再立一子奇才承顶,己卯年阄分银一千五百元,又加贴婚娶费银五百元,又加枢记股内,又分公业估银一千五百元。以上共分去银三千五百元正,此照。

一、二房维■〈坚〉已故,传两子辅祈、辅汀承顶。维■〈坚〉自咸丰十年,经与先夫分爨清楚。光绪丁丑年,先夫回唐,念同胞情谊,仍给阄分唐业二百七十九元,又给对天掞、天送借项二百元,贴二房侄婚娶。又另给单,对隆益枢记股内本银一千元,合戊寅年终得利二百元,内控庚辰年维■〈坚〉别世抽作丧费六百元余祗存六百元,附枢记股内批明。于此,以前银单不得执照。又己卯年给维■〈坚〉妻银二百元,兹复就枢记存款内抽出银一千八百元,以补二房无分在埤公业及无加分银项之数。又另给现银一百元。以上共分去银三千七百七十九元正,此照。 

一、三房维晃早世,子成家承顶,丁丑年阄分唐业二百八十一元六角,又己卯阄分银一千五百元,附枢记股内,又另分公业估银一千五百元。以上共分去银三千二百八十一元六角正,此照。

一、四房维扈幼殇,螟光禧承顶,丁丑年阄分唐业二百七十八元,又己卯年阄分银一千五百元,附枢记股内,又分公业估银一千五百元。以上共分去银三千二百七十八元正,此照。

一、长房在唐妻蔡氏,义贴赡老银八百元,附枢记股内,此照。

一、长房在埤妻赵氏,议贴赡老银八百元,附枢记股内,批照。

一、长房次媳李氏守节,议贴月费银三百元,附枢记股内,此照。

一、公议:枢记存银六百元,仍附枢记股内,得利即交赵氏为逐年祭祀应酬诸费,此照。

一、公议:就枢记存款内抽出银一千四百元,又抽出借项六百元,合共银二千元,贴回唐盖屋用,此照。

一、承己卯阄书,批明先夫买过顶横街店三座,带后大厝连起估银二千元,归甘棠、奇才两房掌管。

一、批明:唐埤二妻蔡氏、赵氏赡老银,将来百岁后,蔡氏之额归铎执掌,赵氏之额归甘棠、奇才掌管,此照。

以下尚在十一条批明,兹省略。右寿字号阄书交三房成家执掌。

光绪十年二月日。

长房长男辅铎

三男奇才

孙甘棠

同立阄书合同人郭维枢妻蔡氏、赵氏

二房侄辅祈、辅汀

三房侄成家

四房侄光禧

公亲卢尔德嘉

陈维新、刘荣懋、黎拱宸、吴焕

秉笔吴斗辰

第三转典瓦店契字

立转典瓦店契人郑宣箸,有承父遗下应得转典得阙士万瓦店一座,连天井过水,坐南向北,土名贯在锡口街下土地公前,东至郑家店为界,西至杜家店为界,南至后草厝为界,北至车路中为界,四至界址明白。内带楹桶、砖石、门窗、户扇等项在内,年配纳地基租银三钱正。今因乏银别置,愿将此瓦店转典于人,先尽问该亲人等不欲承受,外托中送就转典与郑载盛公出首承典,当日同中三面议定,载典出时价佛银六十二大元正。银即同中收讫;其瓦店连过水等项,随即同中踏明界址,付银典主前来掌管,收税纳租,不敢异言。保此瓦店系箸承父遗下应得转典之业,与兄弟该亲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为碍;如有不明,箸一力抵挡,不干典主之事。其店不拘年限,听前典主郑如圭备足契面银还,取赎原字,不得刁难。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立转典瓦店契一纸,并缴上手契四纸,典契一纸,合共六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收过转典契内佛面银六十二大元正完足,再照。

咸丰十年三月日。

代笔人郑本立

为中人郑大白

知见人郑三省

立转典瓦店契人郑宣箸

第四起耕典水田契银字

立起耕典水田契银字人周清大等,因先年有同成福公合伙明买周屋水田一所,坐贯大加蚋堡,土名锡口后五份埔庄。其四至,东至充公田为界,西至圳为界,南至成福公田为界,北至大孙田为界。又另大孙田一坵在内,带食永春陂水二分半正引圳到田,通流灌溉。经丈三分六厘三毫零二忽七微半,年配钱粮照应份完纳,又大租谷六成三斗正。今因乏银费用,愿将此水田尽行出典,先问房亲人等不欲承典,外托中引就向与林尊荣兄弟等出首承典,时同中三面议定值得起耕典价银一百八十六大元正。其银即日同中交收足讫;其田随即同中踏明界址,起耕交付典主招佃耕作,收租抵利,不敢异言。其田不拘年限,若要取赎,订于八月中秋前先送定银十二元正为凭,其余约至冬节前备足,一齐清还,赎回字契,不得刁难。保此业系是大承买之业,与别房人等无干在先,亦无挂借他人以及来历交加拖欠钱粮大租不明为碍等情;如有情弊,大自出首一力抵挡,不干典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同立起耕典水田银字一纸,并上手承买周屋印契连司单一纸,又合约二纸,又垦批一纸,共缴五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清大亲收过字内银一百八十六大元正足讫,再照。

光绪二十年葭月日。

再为中人周天生

代笔人周虎文

为中功兄周锡树

知见人功叔锡然

胞兄嫂林氏

立起耕典水田契银字人周清大

第五杜卖尽根田契字

立杜卖尽根田契字人武东堡柴头井庄詹阿和、詹阿光,侄阿忠、阿卑兄弟等,有承父遗下应份阄分水田一段,坵数不等,经丈一甲二分五厘正,址在林厝仔庄面前洋,年配纳业主大租粟一十石正。东至圳沟大路为界,西至本家田为界,南至萧、张家田为界,北至石头公田詹家、张家田为界,四至界址明白。今因乏银费用,叔侄相商,愿将此田出卖,先尽问房亲人等不欲承受,外托中向与旧社庄萧子玉、新五甲公首事萧莱芹等出首承买,当日三面议定时值出得尽根田价银三百三十三大元正。其银即日同中交收足讫;其田随即踏明界址,交付买主前去掌管,起佃招耕,收租纳课,永为子玉公蒸甞之业。保此田系阿光叔侄同等承父阄分应份之业,与别房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财物以及上手来历不明等情;如有此情,系阿光叔侄同出首抵挡,不干买主之事。此田自兹一卖终休,日后子孙不得言及取赎找洗滋事生端。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恐口无凭,同立杜卖尽根契一纸,并带上手契一纸,阄书一纸,共三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亲收过杜卖尽根契内佛面银三百三十三大元正完足,再照。

光绪四年六月日。

在场知见人胞叔娘南

为中人黄水祥

代笔人胞叔娘连

同立杜卖尽根田契字人詹阿和、詹阿光、侄卑

第六阄书约字

同立阄书约字人李门嫡母赖氏。窃氏产下四男:长曰龙、次曰凤、三曰进、四曰狮。又因夫庶妾产下二男,排列第五曰才生,嫡庶传下共六大房等。自尔父跨鹤东还,悉付尔母偕尔兄弟同爨合食,人饮天和,家敦古处,岂忍言分之事。缘光绪己亥年间,氏窃谓木大分枝,水盈分派,物且有然,况于人乎!虽九世同居,常聆张公遗训,无如生齿日众,家费浩繁,措理维艰,爰请公亲聚议分爨,各齐其家,以为光前裕后良策。即日将承尔父遗下所有租业,内先抽出嫡母、庶母养赡及长孙租之额,余租业水田、山埔、林地、厕池、菜园、厝宅、家器什物并债项、账条一切等项,按作六房均分,肥瘦配搭公平,同堂焚香告祖,序次拈阄,各照阄内掌管。但尔母尚在,仅将家业分定,令各房分爨,时尚未嘱立阄约。迨光绪丙租年间,氏经耋耄已臻,窃见人心不古,诚恐日后子孙恃强凌弱,酿成祸患,与其前模已定,不如设立阄约为凭。于是再请公亲,凭公议酌,加将前抽嫡庶养赡之额按作二款均分。尔嫡子四房该分嫡母之额,尔庶子二房该庶母之额,余仍照前程应份各管而行,凭阄拈定,万世庶遵,体乃祖创业维艰,切念父守成不易,愿尔等箕裘克绍,大振家声,其式易好无相尤可也。口恐无凭,爰立阄书六纸一样,以诗、书、易、礼、春秋为序,各执一纸,永远存照。

一、批:搭寮坑水田连山埔一段,小租二百一十石,年配大租六石四斗,水租一石六斗,带碛地银三百元,内抽出小租四石,付长孙周溪世掌,余拈得龙记、狮记、才记、天记四房均分。其龙记拈执现买印契一纸,又带上手契二纸。狮记拈执现买司单一纸,又带上手契二纸。才记拈执上手契三纸。天记拈执上手契并司单共四纸。凭公分配,各不得争长较短,声明,再照。

一、批:金包里万里加投太平湖水田连山埔一段,小租九十八石,年配大租五石六斗,口粮一石,带碛地银一百元。此段拈得凤记、进记两房对半均分。其凤记拈执买契连司单一纸,并上手契共三纸。进记拈执典契连司单一纸,并正垦一纸,共二纸。凭公分配,各不得争长较短,声明再照。

一、批:尔嫡子共四房,有承尔嫡母于乙亥年间抽出摆接大树窠水田连山园一段,小租四十四石,小税银六元,年配大租四石二斗三升三升六勺,带碛地银四十四元。又丁丑年应得芝兰番婆岭脚水田一段,小租四十五石,年配大租一石七斗,带碛地银五十元。以上二段,本作嫡母养赡之额,今作尔嫡子四房均分。龙记、凤记两房拈得大树窠水田一段对半均分;进记、狮记两房拈得番婆岭脚水田一段对半均分。其龙记拈执大树窠买契一纸;凤记拈执大树窠司单一纸,并上手契丈单共八纸;进记拈执番婆岭脚阄书二纸,分管约一纸;狮记拈执番婆岭脚买契一纸,找洗字一纸。其有嫡母赡银生放多少,宜作后日丧费。其丧费若有余,作尔四房均分;若不足,作尔四房摊出,声明,再照。

一、批:尔庶子共二房,有承尔庶母于乙亥年间抽出典吴朝阳水田小租三十二石,为庶母养赡之资,后典还银项,除开庶母丧费外,尚在银六百元,内抽一百元,交尔庶子生放,为庶母买择坟墓之需,余作庶子两房均分,批照。

一、批:石头溪水田一段,小租五十石,年配大租十二石二斗八升,水租二石九斗二升五合,带碛地银三十七元五角。此段洪水恒伤,历恃嫡子出首垦成,凭公酌议,该作五份均分。其庶子两房应得一份,小租十石抽作庶子两房轮公,余剩四十石,按作四份,作尔嫡子四房均分。其或碛地银及大租配纳生租多少,并作堡公费,概作五份均分,声明,再照。

一、批:东势角果宅山园一处,年贌山税银二十六元,配纳大租钱一千,带碛地银二十元。又典借庄合应得水田一半,小租九石,配大租一石,带碛地银三十元。此二处租税皆作六房轮流春秋祭祀,声明,再照。

一、批:摆接大树窠福星公并新庄山脚敏宽公二处所轮祭祀之租并园税、茶税在内,若我房轮及之年,仍作六分照序轮办,声明,再照。

一、批:光绪甲戌年间,有贌得樟仔湖茶山一处。时初开创,栽种无几,凭公踏作佛银一百二十元,作六份均分,龙记应得一份自管。惟凤记应得一份,又自己备出佛银二十元,承买天记一份之额。进记应得一份,又自己备出佛银四十元,承买狮记、才记二份之额。此皆尔兄弟甘愿和悦,各不得生端反悔,声明,再照。

一、批:本公厝凭中间分界,应得西畔大房间起,连护三廊郎一带。龙记拈得正座五间,尾二间,连过水一间,又配猪稠一间,系龙记永远居住。凤记拈得中护厝下山一间,连尾间一间,又透过水一间,又配后护厝第三间一间,凭牛母梁为限,系凤记永远居住。进记拈得中护厝顶山第三间连第四间,又连猪稠一间透过水一间,又配后护厝第二间一间,凭牛母梁为限,系进记永远居住。狮记拈得正座大房间二间,连巷路,又配上节过水单倒水一间,又配后护厝尾间一间,系狮记永远居住。才记拈正灶宇一间,连中护厝顶山二间,又配后护厝顶山粟仓一间,系才记永远居住。天记拈得前护厝顶山二间,连巷路在内,又配后护厝第四间一间,系天记永远居住。其余西厅透尾间共二间,并大厅应得一半,概议存公;倘各房或欲移居,不能出税他人,声明,再照。

一、批:本厝后山林埔地并厝前菜园,俱各凭公酌量作六房均分。但山园歪斜零碎,照前分各管立石为限,声明,再照。

一、批:自前年分爨之时,天生尚未婚配,踏出佛银一百一十元为完娶之资。进记有娶,但属幼抱,踏出佛银七十八元为房奁之资。狮记有娶,但缺裘裳,踏出佛银十二元为衣裳之资。才记有娶,亦属幼抱,踏出佛银五十元为房奁之资。长孙周溪亦未婚配,踏出婚配一百元为完娶之资。凭公明踏,各无言长语短,声明,再照。

一、批:尔六房兄弟等自承父以来,逐年出入账项一切,凭公会算扣除外,各房尚带欠债项一百八十四元四角八点,另立结簿六本,载明抵还之额,各执炳据,声明,再照。

一、批:尔各房应份田四至界址,凭公踏明,另立管定界约字,各执炳据。至各房各有配执契券,倘若要用之时,各宜取出公照,声明,再照。

光绪丙戌年十二月日。

代书人何庆熙

公亲人何长庚、潘盛清

在场见人母舅□□□

立阄书约字人嫡母赖氏同、男江龙、碰狮、观凤

才生、开进、天生

第七合约字

遵立合约字我兄弟等,长房鹏升、次房鹗升早殁,俱嫡出。先考在日,欲为鹗升立后,命鹏升以其次子曰伟嗣之。三房鹓升系林氏所抚同姓为子,兹鹏升及弟侄一堂怡怿,窃欲追家先正江州义门高风矣!而叔父以生齿日繁,糜费日盛,掌理维难,随即令鹏升等分爨,谓其与或生嫌隙而后分,何若及时早分,俾子孙不生嫌隙也。爰依叔父所命,将先考承先祖考遗下所给田业分拆,除踏并按配抵还借项外,其余经叔父准情酌理,配搭得宜,一切按作十一份分拆,长房应得四份,次房应得四份,三房应得三份,长孙另给。此系遵叔父命,经各乐从,日后各业各掌,不敢异言滋事。今欲有凭,同立约字三卷一样,各执一卷,每卷连皮五帙,永远存照。

一、批明:就买林铤大浪泵田抽出租谷四十石,以为公业,作三房永远轮流祭祀,照。

一、长孙酌分得买陈赐老八仙庄田契一宗,照。

一、长房分得郑有和沪尾庄仔内田契一宗,买陈绍献中港厝庄田契一宗,买邱进祖山仔脚田园契一宗,照。

一、次房分得游天生内沟庄田山契一宗,照。

一、三房分买得张五福沪尾大屯坑底田契一宗,买王辉煌沪尾林仔仑庄田契一宗,买陈长庚嗄唠别庄田契一宗,买林辉大浪泵瓦店契一宗,买何俊等沪尾庄田契一宗,照。

一、批明:抽起租八百一十石,按还借项银一万零五百元,或盈或减,悉归长房支理,不干别房之事,照。

同治十二年三月日。

在场公议知见姻戚黄觉民

胞叔父信记、田记

堂兄弟鷟升、鹊升、鸥升、鶱升

秉笔族兄玉华

知见第三房母林氏

长孙妇蔡氏

遵立合约字人长房鹏升

次房曰伟

三房鹓升

第八阄书字

同立阄书人新民、新碧,侄有益、清风等。窃思父母生我兄弟四人,长曰助、次曰英、三曰民、四曰碧。惟有次兄英,自幼昔日我母将英出嗣顶祖为孙,但民父弟兄三人阄书内,有承祖父田业在四十张,三房当日经以典过何家,后来民兄弟等同心协力,勤俭累积,于咸丰八年间,备银五百余元,将何家赎回契业,陆续再添买数段物业在芎蕉脚庄,稍致成家。奈皇天不恤,长、次兄不幸中道崩殂,伏思父母传生四子,但次兄英出嗣于顶祖为孙,四房之中尚缺一房。当日次兄英生下三男,长清风、次清厚、三清炎,值临终之时,思念木本水源,特佥次男厚复顶二房之额。后来兄弟叔侄等亦得敦睦友爱,和气劳力,再置田业及修筑屋宇,兹事浩大,但报知本而已,仰副先人之望,合食同居,大振家门之声久矣!后来子孙繁衍,诸事颇劳,今虽和合,久亦必分。是以爰邀族长公同酌议,就赎回祖田业及再置田业共二所,抽出租粟以为百世祀业,付四房轮流祭祀公费,其余所有田业房屋及家器什物等项,配搭明白,按作四房均分。公堂拈阄之后,凭国管业,不得混争生端滋事。惟愿房房克替堂构,以慰先灵于在天,大振干坤,以裕后于无既,则虽分产异爨,依然不忘手足之情。滋将择吉分爨,同立阄书四纸一样,各房各执一纸存照。

批明:内添「孙屋」共二字,存照。

谨将阄分田屋宇开列于左:

一、批明:二房拈得买过朱家水田一段,内抽出菜园一所,鱼池一口,四房为公,批照。

第一阄长房分得左畔内护厝带牛稠一所,大房一间。配南畔猪稠,与二房对半一间。又配二房额抽出草坪地一厝,配买过陈朝时水田一段,抽出合北畔水田一坵为公,又带抄封银三十七元零。配买过李回水田一段,与四房连段对半应得圳内二坵,东畔圳外一坵。带抄封银十元零六角四点。配竹围大厅后分金起,至二房护厝角水沟直透竹围定石为界。配稻埕大厅口左右护厝前滴水,与四房对半均分,直透至埤墘定石为界。西南畔菜园一坵,与二房对半。南畔中门楼,长、二房通行出入,批照。

第二阄次房分得南畔外护厝连过水深井,至长房护厝后滴水及牛稠一所。南畔猪稠与长房对半一间。又配过朱家田一段,带抄封银一百三十二元零。典过朱家水田一段,带抄封银四元五角。配竹围外护厝角透至长房竹定石起,至西畔埤墘定石为界。西南畔埤墘菜园一坵,与长房对半。南畔中门楼,长、二房通行出入。配稻埕南畔通长房护厝前角起,透至埤墘定石为界,批照。

第三阄三房分得北畔外护厝连过深井,至四房护厝后滴水,北畔中门楼,三、四房通行出入。配买过朝聘水田一段,带抄封银四十四元。配竹围东畔四房内护厝后滴水,透竹定石起,直透至北畔水沟定石为界,付四房抽出草坪地一所。配稻埕北畔四房护厝前角起,透至埤墘定石为界。西北畔菜园一坵,与四房对半均分,批照。

第四阄四房分得右畔内护厝一所,带大房一间。配北畔护厝二间,连厕池一间。配北畔三房额抽出草坪地一处。北畔中门楼,三、四房通行出入。配买过郑家水田一段,抽出竹围田二坵为公,带抄封银三十七元零。配买过李家水田一段,与长房连段对半应得过圳西畔一坵,透外圳一埒,带抄封银十元零六角四点。配竹围大厅后分金定石起,至内护厝后滴水,直透东畔竹定石为界。配三房护厝后水沟,透竹定石起,至西畔大门止为界。配稻埕大厅口左右护厝前滴水,与长房对半均分,至埤墘定石为界。西北畔菜园一坵,与三房对半均分,批照。

一、批明:大厅为公。抽出四房配买过郑家竹围田二坵为公。又抽出长房配买过陈家合田一坵为公。承祖父田业一段,买江家水田一段,共二段,配四房轮流祭祀,永远为公。西畔埕埤墘留牛路一条通行,水路、水沟通行,批照。

一、批明:三房贴出银一百大元正,批照。

一、批明:贴长孙银五十大元正,批照。

同治七年十一月日。

知见人族长光春

代笔人族长长锡

知见人族长润泽

在场人长嫂吕氏

二嫂林氏

同立回书人新民、新碧

长房侄有益、有祥

次房侄清厚

清风、清炎

第九遗嘱阄约字

立遗嘱阄约人李黄氏。窃谓燕翼贻谋,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令原至谊,世间最难得者弟兄,故母爱子之心无分长幼,而兄弟友于之理宜笃亲爱,居家大道不外是耳!吾夫李孝榜,蟾香公四子也,先娶王氏,生下男儿二;长曰秉渔,次曰秉钧。继娶陈氏,后娶黄氏,俱无生。然秉钧出嗣夫弟五种,与六房秉猷出嗣,同承五房家业,经已阄分立约炳据。因思秉渔、秉钧同气连技,实属亲至谊,与其各承家业,何若合一折衷,斯为手足是敦耳!况氏倦勤引老,思欲息肩之谋,预为措足之举。爰是邀请房亲族戚到家作证,将先夫从前阄分物业应得租额六十石,抽起十石以为氏养赡,又抽出五石付秉钧前去掌管,由是秉渔应得租额四十五石。此系同堂妥议,毫无私意。自今以后,各业各管,勿伤和气,克勤克俭,再造丕基,是尤氏之所厚望也。夫今欲有凭,立遗嘱约一样二纸,各执一纸,永远存照,并将条目开列于左:

计开:

一、南港庄承买陈成琦租额六十石,抽出十石以为氏养赡。百岁后,将此十石付两人轮流祭祀先考妣,批照。

一、秉渔应得南港庄承买陈成琦租额四十五石,日后若是增多减少以及钱粮大租,就六十石均摊。其契券承买陈成琦印契一纸,丈单一纸,上手契一纸,共三纸,交秉渔收存,批照。

一、秉钧应得南港庄承买陈成琦租额五石,日后若是增多减少以及钱粮大租,就六十石均摊。其契券承买陈成琦司单一纸,上手承买陈庆悦契一纸,共二纸,交秉钧收存,批照。

一、批明:先夫在日,承买陈长源大租谷三石五斗一升,付秉渔,秉钧对半均分。照其买契秉钧分收,司单秉渔分收,照。

一、批明:大租批条内添「五斗一升」四字,声明,再照。

光绪二十一年十月日。

代笔夫功侄孙法六

夫功侄弟荣

公见夫胞兄孝敏

次男秉钧

次男秉渔

立遗嘱阄约人李黄氏

第一○分业阄书合约字

立分业阄书合约字人母王氏,有生下六子:长玉盼、次玉庇、三玉清、四玉琛、五玉泰、六玉膑,俱婚娶成人。因夫别世,氏亦年老,窃欲兄弟式好无仇,慕九世同居之义;既翕和乐,效七佰共爨之风。第世事如棋,人心不古,又兼生齿日繁,田园见窄,欲其无生嫌隙于后,宜当分理预防于先。故邀请家长,爰将所创田园厝宅抽出养赡以外,并踏为出嗣子玉盼、玉泰二人之业,其余付与玉庇、玉琛、玉清,玉膑作四人均分,厝宅以及家器什物各作六人均分。此系至公无私,祷神拈阄为定,各宜安分照阄管业,不得日后争长竞短,致伤和气,则祖宗之烟祀可长享,实子孙之积善有余庆也。今欲有凭,立阄书一样六纸,每房各执一纸,永为子孙存照。

计开条目于左:

一、买陈光平书契田一所,自己踏为养赡,候氏过世以后,付玉庇、玉清、玉琛、玉膑四人为公业,轮流供奉祭祀。若天假我年数,其所收之粟或有积蓄,俱系四人之额。日后临终之时,棺椁衣衿并丧费诸费,四人该办理,批明,再照。

一、买尽大仑尾园,是夫兄弟建置,照夫兄弟依次轮流,历年供奉夫兄弟及祖先祭祀,批明,再照。

出嗣子玉盼分得应份之业:

一、尽买田一所,在武湾社边。批明:新厝左边房二间、倒水一间、厅一半,前后至竹为界。又带大宅内宅仔西边一块,批明,再照。

出嗣子玉盼分得应份之业:

一、大份内园一所。一、芎蕉脚湳底水田二段。

一、旧厝左边房二间、厅一半,并护厝边旷地界址为界,前至竹,后至界址为界,批明,再照。

玉庇应得份业:

一、园在溪头港仔一段,又溪头港仔边园一段,又秀朗典契银七十八元。

一、旧厝边东畔宅一段,又竹港边宅仔一块,又大宅内宅仔一块,又加贴盖厝佛银八十大元,又牛一只,批明,再照。

玉清应得份业:

一、六份里园南势坪一半,又份仔南势坪一半,又过港仔园一坵,又加秀朗典契银一百零二大元。又旧厝右边房二间、厅一半,并护厝边旷地界址为界,前至竹,后至界址为界。又后宅东畔宅仔一块,批明,再照。

玉琛应得份业:

一、崁脚里园一段,又芎蕉脚湳底水田二段,又加秀朗典契银五十八大元。又新厝右边房二间、厅一半,前后至竹为界。又后宅宅仔西畔一块,批明,再照。

玉膑应得份业:

一、六份里园北势一半,又份仔北势园一半,又后面埔园一坵,又秀朗典契银一百零二大元。又崁宅仔一段,又后宅仔西畔一块,又加贴盖厝银八十大元,批明,再照。

再批明:大仑尾园一块,付玉膑掌管;凡有公欠他人银项,膑自办理清还,再照。

再批明:玉盼其田带番租自己完纳,又兼宅仔厝地配纳大坪林番租谷七升半,六份七升半。玉泰应份田园带番租自己完纳,又兼宅仔厝地配纳番租谷七升半。玉庇应份田园亦自己完纳,又六份宅仔配纳番租谷一斗八升三合。玉清应份园六份一半,配纳番租谷八斗一升六合半,又兼六份宅仔及厝地配番租谷七升半,大坪林番租谷七升半。玉琛应份园崁脚园,配纳番租谷一石,又兼宅仔厝地配纳番租谷七升半,大坪林番租谷七升半。玉膑应份园六份一半,配纳番租谷八斗一升六合半,又兼宅仔及厝地配纳番租谷一斗半,大坪林番租谷七升半,批明,再照。

再批明:其陈光平大契,乃是氏踏为赡业,付玉庇收存,日后子孙不许典卖及借项,再照。

又批明:其周彦包宅契及合约字二纸,交玉盼收存,再照。

道光六年(丙戌)十月日。

代笔人房弟积善

说合人家长房叔士潘

士三

士岁

立阄书合约字人母王氏以下六子

玉盼、玉泰、玉庇、玉清、玉琛、玉膑

第一一阄书字

立阄书继母郑氏,先夫首婚得蔡氏,合余生子六人:长曰光宝、次曰光敢、三曰光安、四曰光续、五曰光因、六曰光略。因遭家不造,长子不幸殀没,四子出继夫兄,而蔡氏与先夫亦即相继陨落。当斯时也,长幼纷纷呱呱啼啼,亦云难矣!余踵入其门,虽未历多年,而一念先夫之血脉,觉有异母而无异养,夫是志之失而守之坚。兹幸次子、三子俱各完婚,四子虽然出继,亦为之婚娶明白,一家团圆和气,似可效公艺九世之同居,无庸分爨而各食。第生齿日繁,李衾难制,欲尔兄弟对床共好,翻惧家道未肥,昔许武部业以成孝廉,卜式分田亦昭惠爱,奚必沾沾然烟火一明,始足为雍和之风哉!爰请房亲族长佥议,先抽东势顶吉墓港田大小三坵,付出嗣子掌管,永为己业,以祀夫兄一支。又抽出朱晓陂墘大崎园一所,为余养赡之资。余俱折作五份均分,拈阄为定,各人各管,与四子无干。其夫兄遗业,乃系四子掌管,与长、次、三、五、六无干。所可恨者,长子无传而殀没,长妇相继而沦亡,然犹幸三子不忍同气失嗣,经拨出长孙振添承继,故其序虽去厥一,其分业仍然有五也。至五、六以及长孙尚未匹配,预约婚娶之时,将中圳园之业设成处置,各贴出佛银五十大元以为婚娶之资。此系房亲族长议举,至公至正,各无反悔,今欲有凭,立阄书五纸一样,各分执为照。

计开阄分田园条段开列于左:

长孙振添分出东势顶田大小二坵,次子光敢分出东势顶田大小四坵,三子光安出东势顶田大小二坵,五子光因分出营盘后中圳墘园一坵,六子光略分出五份陂仔下陂尾田二所。

又所抽朱晓陂墘大崎园一所,乃余生为养赡之资,死为殡敛之费。不敷者,五份均出;有余者,永为五份轮流祭祀之业,与出嗣子无干,不得异言,再照。

道光十八年正月日。

房亲宽裕、凤栖

族长光爱、天成

庄耆许宜兰

代书林登臣

立阄书人继母郑氏、长孙振添、次子光敢、三子光安、五子光因、六子光略

第一二嘱付字

闻尝粤稽张公艺九世同居,猗欤休哉,古风之隆也,而今人罕多觏也。然观于水之一源,常分为万派;木生本一轮,并发为千枝。物理固有如斯,于人何以异是。念余完娶陈氏,生育三子俱已冠婚;续娶庄氏,并无生养。欲迫古风而同居,难见田真之兄弟。兹当桑榆晚景之候,爰邀亲戚到家参议,将所创置田业预先抽起,以为祭祀轮流之费,另又踏耕牛二只,付长孙。系此牛及秧田,不要批明约后,其余产业及屋宇物件,分作三股,备立嘱咐,各令各执一纸承管,庶免后来争长竞短,伤却骨肉之情。既分以后,各宜凭阄遵谕,确守成规,和穆敦爱,慈孝相承,奕世克昌,虽难效古人而同居,无负吾言之至嘱,则父母其顺矣乎!所有条件开列于左:

计开:

一、祖父及老身养赡田,在倒廍一段。

一、庄氏养赡田,在东势顶一段。

干隆四十三年九月日。

知见人房亲兄垂宝

外戚女婿诸葛福官

立嘱咐人祖父庄有敬

代书人弟垂亮

一、次子阄份田在埤埒一段十坵,甲圳顶五坵,三阄五阄。

一、长孙阄份田在大份一段十坵。

一、三子阄份田在埤埒一段六阄十坵,申四阄八坵。

一、长孙耕牛二只,秧田一坵已经不要,批去银七十六元。

一、长子份不田大份,祖父开垦,无文契。

一、次子份下田三阄,祖父开垦,无文契,带秧田一坵。又另收成之日,踏起粟三十石及坛弟借去剑银十五元,俱拨付三女妆资。

一、三子份下田四阄六阄,祖父开垦,无文契。

再嘱庄氏百岁以后,令三子发儿生育二胎,拨与庄氏奉嗣。议将养赡田物业,付发儿掌管,以为祭祀之资,此项日后不得再议生事。葬祭俱归发儿抵挡,不得拖累长、次二房;倘日后发儿二胎儿孙不肯与庄氏继祀,将此田业轮流充公,批明,再照。

一、祖父养赡业田契二纸,粘司单及林氏养赡业田契一纸,粘司单并买陈竹,又典契陈南厝契共三纸,付评收存,不得擅自典当,批明各阄书后,再照。

第一三嘱分阄业合约字

立嘱分阄业合约字人李林氏,与先夫干赐抱养长子增益、次子旭日,经于前年仙逝,幸有男孙四人:长有力、次有发、三有福、四有连。亲生三子森匏。本愿花萼共敦,永眠大被;奈氏年踰六旬,不免有树大流远之思。但三子森匏系属亲生,已从先夫兄弟抽拨微业,另归掌管,亦是补血脉之亲。兹邀族房公亲议就承先所建议产、厝宅、家器、什物等项,先抽起养赡嫡孙之额,然后配搭得宜,踏作三份均分,俱各悦从。即日命当祖先炉前,焚香拈阄为定,有截长补短之处,无此盈彼绌之虞。拈得此阄,即受此业,不得异言变卦,俾令耕者耕,读者读,以光大其门闾焉!则为甚幸矣!特立嘱分阄业合约字一式三本,各执一本,永远为照。

批明:大公抽起借黄山水银一千大元,议踏为氏养赡之资。氏念次房孙有力尚幼,未婚娶,现将陈溪舍借项银二百一十元,至光绪十九年冬,再拨赡银三百大元,共五百一十元,付有力收入,以为婚娶之费。氏尚剩赡银七百大元,交三房森匏生放,任其办理酌用,日后或有余,或不足,不干长房、次房之事,声明,照。

批明:抽起买杜永恐、林成兴、森明、杜腰等达有庄田共五段,契三宗,丈单一张;及买李妈恭本洲头前埔园一段,契一宗,丈单一张,议踏为嫡孙后生应得之额,别房不能混争,声明,照。

批明:公议再将李林氏养爨,拨出佛银三百大元,付长房孙烟树收入,别房不能混争,声明,照。

批明:大约内议踏买游永高等大窠坑山田,为祖先祭祀之资;并买李长计等达有庄田,为胞伯昆玉烟祀之业。今再议准付与顶、次房兄弟共六人依次轮流,历年于勿替,声明,照。

批明:大厝二进、前后中厅,系大公厝崇奉神明祖先。后进左畔护厝,长房增益居住。前进左外护厝,次房孙有力等居住。前进左大房五间及内护厝连外护厝头一间,三房森匏居住。各房各居之所有必经之地,各留路通行。水井、厕池与顶、次房兄弟各通用,地基埤堀系公地。前后左右园若要再起盖造筑,开凿栽种,须各房相商妥当,不得任意冲伤。倘欲迁徙别处者,地基、竹围及厝,归居住者掌管,声明,照。

长房英记,即李增益,拈得第一阄,应得田租开列左后:

一、买李茄白等大八里坌蛤仔兰坑大牛稠田共二段,契一宗,丈单与清江分得份额买杨季怡等山田相连,要用之日,取出公看,照。

一、又买李茄白等大八里坌蛤仔兰坑田园合一段,契一宗,丈单与上相连,声明,照。

以上田租计共二条,现小租谷共四百二十石。

次房孙有力等拈得第二阄,应得田租开列于后:

一、买张锦焕等旧塭前上下田共二段,契一宗,丈单一张。

一、买李妈求等树林头田共一段,契一宗,丈单二张。

一、买李乌狡等本洲八份埔园一份,契一宗,丈单一张。

以上田园计共三条,现小租谷三百八十石,园税银共三十大元。

三房匏记拈得第三阄,应得田园开列于后:

一、买王所记嗅唠八仙庄田一段,契一宗,丈单一张。

以上田园计共八条,现小租谷三百八十石,园税银一百四十九大元(以下略)。

批明:大阄书一本及买大窠坑游永高,达有庄李长计,本洲郑江海、郑文霞等大公契共四宗,交森匏收存。大公厝地基契,与清红分得园契合一宗,即交清红收存,要用之日,宜各取出公看,不得刁难,声明,照。公厝地应分纳大租二斗,再照。

批明:踏公田租,如遇洪水崩坏,是年减小租者,不论何房轮得,须各房均开摊出,补额充足,付其收入,抑或别议亦可。若开田造礡诸费,各房亦各均开,不得异言,声明,照。

批明:森匏拈得前进左畔厝额,系新盖,宜备出佛银三十三元,付英记收入,又备出佛银八十三元,付有力兄弟收入,以补旧厝之额,声明,照。

批明:公厝地基所带大租,逐年应于某房轮得公租者,即归某房完纳执单,不得异言,声明,照。

批明:李林氏所踏赡银恐有不足,另将大窠公租逐年抽起二十石,以为物食之资,日后听其依次轮流,声明,照。

批明:长房孙烟树婚娶,大公经已费银五百二十元。次房孙有力未娶,经已前批踏银五百一十元。三房孙后生已踏嫡孙业,无踏婚娶之项,声明,照。

光绪十八年(壬辰)腊月日。

代笔人文夫

族房亲人踜夫、实其

知见人胞侄清江

在场人有力母翁氏

立嘱分阄业合约字人李林氏

次房孙有力、有发

有福、有连

三房男森匏

第一四合约字

同立合约字人叔侄元沛、柏权、其类、传寸等。窃思往哲遗风,荆庭可羡,兄弟既合,和乐其永好,还拟许武之爱弟、薛苞之善兄,终身由之,无二尔心,宁忍一旦分拆而处哉!第以几分形异枝同,本世代难保互生嫌隙,不无乖情,反为不睦,何必勉强。今我年将入耆,意在息肩,邀请尊长房亲,载议先祖父遗传物业水田山埔地,依古旧阄份内照阄各耕各管,不得纷更。今欲有凭,载新同立合约字四纸一样,叔侄各守一纸,永为子孙存照。

一、批明:一阄其类兄弟等承得祖父遗下田一所(以下略)。

一、批明:二阄西平田一段(以下略)。

一、批明:三阄柏权承得祖父遗下物业田连山埔地(以下略)。

一、批明:四阄元沛承得先父遗下分物业田连山一所(以下略)。

一、批明:岭脚田一段,东至下坑为界,西至好居田为界,南至坑为界,北至加珍山为界。此业存为胞伯观生公年节忌辰之资,付元沛兄弟等掌管,批明,再照。

一、批明:一阄界内抽出元沛公厝地一处,东至仑根仔为界,西至竖沟为界,南至竹围外莿仔为界,北至龙眼树为界。又抽出稻埕一个为公,再照。

一、批明:万顺藔田一段,租粟三石,其余股内伙计未有分拆,兄弟相议,存为公业祭祀之资,批明,再照。

一、批明:上手老约字及山批,元沛叔收存,批明,再照。

一、批明:干隆六十年,先祖父兄弟分约字四纸,一阄一纸被风雨损坏破碎,批明,再照。

一、批明:二阄界内抽出水圳上下二条,听四阄通流灌溉,批明,再照。

咸丰十一年十二月日。

代笔人元若

房亲人叔传监

知见人族叔好居

同立合约字人叔元沛、传寸、侄其类

第一五分支阄约字

立分支阄约字人林吕,缘氏夫前聘王氏,自少早逝。再聘郭氏,养一男,生一,长曰振成,次曰反生。碍因郭氏不幸先逝,又聘氏,亦养一男,名曰凤鸭。又娶周氏,幸生一男,名曰清祥。计四大房等。尝谓父作子述,古称盛世,风传万古,田氏同拜紫荆,名著千秋,宜乎百年合食,岂可一旦分爨!兹振成、反生年既长成,意欲各自耕商为活,爰是邀请房亲姻戚到家妥议,将氏承夫遗下薄业并家器、什物各等件,先抽踏以外,配搭公平,付儿作四份均分。祷神告祖,定界拈阄,立约为定。自分以后,各额照界各管,不许争长较短,致伤和气。俟来日各房若能再置物业,系是各人之厚福也。口恐无凭,立分支阄约字一样四本,编出忠、孝、廉、节四字号,付儿比房各执一本,永远存照。

谨将田园及典借条目开列于左:

一、批明:先抽起承买园一小段,内有起盖瓦屋一座,带竹围在内,址在芝兰堡,土名洲尾庄。此园及厝俱留存为公业,照。

一、批明:公厝门口公园一小段,每年贌田税银一十元,先抽起佛银三大元,交付振成收入,以为天叔祖烟祀之费。又先抽起佛银三大元,付反生收入,以为能叔祖烟祀之费。用其尚剩税银四大元,留存为历年祭扫坟墓之费,照。

一、批明:承典潘明日口粮谷一石六斗五升,时典佛银一十大元。此银及谷留存,以为历年祭扫坟墓之费,照。

一、批明:承典黄启泰口粮谷五石,时典价银二十五大元。此银及谷交付清祥取收,以为母亲王氏禋祀之费,照。

一、批明:家庚申借去佛银二十三元,每年利谷二石七斗六升。此银及谷交付红毛英取收,以为长孙之资,照。

一、批明:长房振成拈得二阄,应分得柑宅园一小段,址在洲尾庄西南角,东至凤鸣园,毗连竹围外沈家为界,南连竹围直透至公园界,北至清祥园毗连界,年配纳口粮大租四份,应纳一份。此园检交付反生掌管为己业,照。

一、批明:三房凤鸣拈得一阄,应分得柑宅园一段,址在洲尾庄东南角,东连竹围外至梁家毗连界,西至振成园比连界,南至公园比连界,北至反生园比连界,年配纳口粮大租四份,应纳一份。此园检交付凤鸣掌管为己业,照。

一、批明:四房清祥拈得四阄,应得柑宅园一小段,址在洲尾庄西北角,东至反生园比连界,西连竹园外至沈家比连界,南至沈振成园比连界,北至竹围外至李家比连界,年配纳口粮大租四份,应纳一份。此园检交付清祥掌管为己业,照。

一、批明:承买陈国观田园一小段,并带竹围茅屋一座,址在石碇堡,土名旧社后庄。此业俱各作四份均分,照。

一、批明:承典詹双美水田园一所,址在大加蚋堡,土名三重埔庄,时典价银计共一千九百大元正,现收佃人来无利碛地银二百七十大元,对扣还碛地银,尚剩实银一千六百三十大元。每年的贌小租谷一百一十石,先抽起租谷一十五石,付母亲吕氏取收,以为养赡之资。又抽起租一十五石,付反生取收,以为功勋之资。又抽起租谷五十二石四斗,以为抵还他人银利。其余剩小租谷二十七石六斗,作四份均收,照。

一、批明:詹双美借去佛银三百大元正,将庄佃大租每年三十三石八斗对抵纳银利谷,此银及谷作四份均分,照。

一、批明:承典家庆祷庄佃大租谷两平二十六石八斗八升,时典价银二百六十大元正。此银及谷作四份均分,照。

一、批明:家庆贺借去佛银一百零元,将庄佃大租谷一十四石四斗对抵纳银利谷。此银及谷作四份均分,对照。

一、批明:前每房应分得利额及利谷,俟来日取赎之日,各条须当照谷摊银,照额各自取领,不得生端,照。

一、批明:前有带借王红观来佛银三百大元,又带借杨祯祥来佛银二百大元,又带借家父伯来佛银二十大元:此三条计共银七百二十大元。其利谷对詹双美抽抵纳,其母银须当作四房均还,照。

一、批明:前作生理,有被他人缺去数项,此数归倚次房反生取讨,不干长、三、四房之事,照。

一、批明:若有公事,须当四大房同首公办,不得推诿,照。

一、批明:振成拈得二阄,收执承买新金司单一纸,又林意买林克明契一纸,又收存陈国买廖明印契一纸,合共三纸,照。

一、批明:反生拈得一阄,收执承买林新金印一纸,又收存陈国买廖彦明司单一纸,又廖钟毓买蓝揲契一纸,合共三纸,照。

一、批明:凤鸣拈得四阄,收执林天发买林汉司单一纸,又收存承买陈国印契一纸,又蓝杰买番斗仅垦契一纸,共四纸,照。

一、批明:清祥拈得三阄,收执林天发买林汉印契一纸,又林克明买番虱吻契一纸,又收存承买陈国司单一纸,共三纸,照。

一、批明:每房分收契券各自收贮,或要用之日,听便取出,不得刁难,照。

光绪十二年九月日。

代书人李以文

在场知见人族叔锦上、江立、士梅

堂叔祖士外

伯火旺

立分支阄约字人林吕氏

长房振成

次房生反

三房凤鸣

四房清祥

第一六嘱咐分阄合约字

立嘱咐分阄合约字苏门卢氏,因先年,夫来台,住在淡水内港八墩沟庄,生有三男:长男龙虬、次男光月、三男三晋。现氏所执掌物业,溯其源之所由来,因先夫有胞伯先年来台创买此业,并无男嗣生育,胞伯弃世,业付族亲掌管,后竟典质于人。及先夫来台之日,思及一本至亲,遂向前执掌,致互相结控。后凭公观处,备银赎回此业,乃归先夫执掌。夫妇商议:既承管,必继续胞伯宗支,愿将次男光月继嗣;胞伯之嗣续有赖,而先夫之得业有田。今先夫经已弃世,氏思虬、月、晋等兄弟乃系同胞,并无彼此之辨,但恐日后兄弟生端滋事,氏爰体先夫遗意,诏男等邀请姻戚房亲到家,嘱咐立约,踏明界址,氏抽出一坵,立先夫祀资及氏甘旨,日后付长男虬、三男晋子孙轮流掌管。又抽出一坵,立胞伯祀资,付次男光月日后子孙掌管。其余物业,俱付三男虬、月、晋等照份均分,拈阄为定,日后不许争长竞短。其垦批内系胞伯名字,嘱咐立约之日,并批明垦批内永远执照。兄弟合居同食,若再创置,不论何业,俱照三房均分;至分荆以后,则各买各管,不得混争。此系至公无私之嘱咐合约字四纸,各房各执一纸,其一纸付亲戚执证,永远存照。

一、批明:氏抽出先夫祀资,址在土地口大坵。抽出胞伯祀资,址在顶溪大坵。长男龙虬承分界址在土地公后至三角坵下二坵,系三男三晋份额内,至坡塍为界,山带旧烟园水流落为界。次男光月承分界址在本厝脚柑宅,至墓门口长坵田头为界,山带松脚湖两边水流落为界。三男三晋承分界址在土地公前连三角坵下深坵二坵,照其三男三晋,山带东势大仑口崁脚至石线水流落透坡为界,照。

一、批明:长男收业主垦契一纸,大契一纸。次男收番垦批一纸。三男收合约一纸,贴契一纸。共五纸,现氏执掌,日后付男等分收,子孙若要行用,即便取出,照。

一、批明:八嗹仑山一片,日后永为三大房公同牛埔地。本厝地一座上下左右地,晋为公业,照。

一、批明:日后三男等若有转移他处,物业付兄弟自耕自作,不许出立给佃批。内湖北势庄业主何宗泮有课业界地,内小地名田仔内八墩沟,东西四至,踏明界址明白。今有佃人苏克明官前来给批认佃,自备工力开垦田园,永为己业。年间所种五谷杂子,听业主一九五抽的,俟有此情察出,听业主察出究革,召招别佃,不得霸据生端。今欲有凭,立给佃批,永远存照。

业主

干隆四十七年二月日给。

第一七阄书字

同立阄书字人杨文显、杨文宗、杨文辉、杨文德等。窃闻九世同居,古风可慕;而生齿日繁,久合必分。显等兄弟四人;长文显、次文辉、三文宗、四文德。嘉庆二十一年间,父考在日,文宗被父怒责,逐出外方,无处寻觅。迨二十三年八月间,父故,显与文辉、文德泣血三年,克尽子道。服阕之日,即为文德婚娶,可谓孝友克敦矣!惟是派流亦大叶,必须各觅生涯,乃能大振丕基,以光先祖。第父考当时挂欠他人债项共银一千四百六十五大元之多,若不极为设法清还,将来利上加利,势愈积愈多,贻害不浅。不得已,于二十五年,商同二弟、四弟,即将父遗旧渔船变卖,并将书室一所出典于人,共得佛银一千三百一十元,以清债项外,仅存彰邑东螺保大租业一所,价银一千三百元;道衙口店屋一所;新街头店屋一所,并带店内家器;小北门鱼塭一所;澎船水利用银一百二十元。显等兄弟谨守家规,勤俭过日,历年所收出息除家用外。所剩无几。意欲各人分爨,而伫望三弟未得回家,不幸又逢祖父身故,破耗殆尽,且家计日增,几乎支持不住。显等无奈,于道光二年间,邀同族长杨万章,公亲张慎堂、纪若罗,议将彰邑大租留存祀业,轮流分收,周而复始。但三弟文宗音信莫通,存亡未卜,显等兄弟议欲踏出股额,而当时又无人代伊经理,欲作三股阄分,恐日后回家向嵎。再四思维,惟有将祀业一宗批明约内,如有回台,听其泡入轮流,以奉祭祀,其余作三股均分。是以将道口店屋一间,估值银三百六十元,配为一股,带还债项银一百二十元。新街头店屋一间,并带店内家器,估值银二百八十元,配为一股,代还债项银三十五元。鱼塭一所,估值银二百元,澎船水利用银一百二十元,配为一股。其厝屋二进公同居住。就于祖父每前凭阄拈定,道口店屋系显拈着之额,新街店屋文辉之额,鱼塭、水利文德之额。现有庶母洪氏在堂,因家业些少,无可踏出养赡银元,公议着年之人,每年贴出佛银六十元,以为家用。其舍妹近娘尚未出闺,亦议出贴佛银二百元,以充奁费。当时尚与庶母合食,议同值年者再加佛银二十四元,以为伙食费用。是以分定股额,各管各业,于兹四载。奈显等兄弟命途多乖,纔分一年余,道光三年,东螺租业将届收成,忽被洪水冲崩十分之四,是以二弟到庄议嘱上手赎回,只收契价银七百元。虽云减半,而现时此业已冲,崩坏无存,亦无不幸中之幸也。然业已崩,则赡无所出,二弟文辉先有用出一年公费计二百五十元,已将公银扣抵,尚存四百五十元。显念养赡收阙,愿将自己应得之额丝毫不取,现分二百五十元与庶母洪氏生息,以为家计,则逐年赡费六十元自可抹消,而百年之后,亦可无虑乏费。而先父在日,尚留小女婢一人,身价银一百零二元,亦付与庶母使唤。尚剩佛银二百元,付与二弟文辉、四弟文德均分,所有忌辰祭祀之年节诸公事,自当公同勉力支理承当,勿得推诿。诸事甫经定着,上年六月间,托天庇佑,幸得三弟文宗回台,显等兄弟欣喜异常。正在议欲摊出一股家业,以付文宗,尚未定议;九月间,适逢舍妹近娘染病甚危,其事乃延。不幸十一月间,近娘亦殁,将所置妆奁变卖治理外,尚存佛银一百五十元,显等议将此项付与三弟文宗为当日未分一股之额,显仍自己愿贴出佛银四十元,付与文宗婚娶;而文宗谓显格外加恩,喜不胜言。从此支派番衍,炽昌炽盛,子子孙孙,共照式好,于我兄弟实有厚望焉!爰再邀同族长杨万章,公亲石川流、纪若罗、郭逢年,就于显等祖宗神前,重立阄书一样四本,每人各执一本为照。

一、前后厅时常公用,家器对象当按额留存,不得妄取私用,此照。

一、祖先凡有忌辰,自当丰盛致祭,并有奉祀祖考,外戚祭祀亦不得废弛,此照。

道光五年二月日。

代书粘世清

公亲石川流、纪若罗、郭逢年

族长杨万章

知见庶母洪氏

同立阄书字人杨文显、文德、文辉、文宗

第一八卖断根契字

立卖断根契人陈向荣,有私置田园一段,坐址土名下埔心庄尾西势,大小坵数不计,原丈五分一毫正,东至吕灿宜园为界,西至车路为界,南至吕家始祖公园为界,北至港为界,四至明白。今因欲银使用,自情愿出卖,先送房亲叔侄兄弟人等不欲承受,托中转送吕宅始祖公蒸尝子孙吕定海、锦伯秉、仁利行等前来出首承买,当日众面言议出得值断根价员钱银八十三元正。即日立契,两相交付,其员钱银同中秤交亲收足讫;其田园同中踏过,即付承买人掌管,耕作收租,永远为业。其田园系向荣私置之田园,与兄弟叔侄等无干,并无典当他人,亦无拖欠业主租粟不明等情;如有不明等情,系向荣一力抵挡,不干他人之事。此田园系价极甲尽,一卖千休,永无取赎,日后不得异言生端。此系二比甘愿,两无迫勒,人心难信,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同立卖断根契一纸,并带缴连总契一纸,又带上手契一纸,共三纸,付执存照。

即日收过契内员钱银八十三元正完足,立批,再照。

干隆十八年二月日。

代笔人吕拔圣

知见人吕三汲

在见人陈茂勤

为中人吕君操

立卖断根契人陈向荣

第一九卖断根契字

立卖断根契人本房圣仪,有置田一段,坐址无影屋新埤尾,大小坵数不计,东至官宅田,西至埤尾,南至赖家田,北至韩田。又带厝面前车路墘园三坵,东西四至,上契明白。今欲银使用,先尽问兄弟不能承受,托中送本房十八子孙玉美、体贤众等来买,三面言议出得断根银六十四两五钱正。银亲收足讫;田园付为蒸尝永远耕收。此田无典欠他人,亦无欠大租;如有不明,圣仪一力抵挡,不干买人之事。此各甘愿,日后不得生端。一卖千休,永无取赎,立断根契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收过断根田银完足,再照。

干隆十年(乙丑)十一月日。

立断根契人圣仪

中人代笔圣取

第二○轮公阄书字

同立轮公阄书人郡城内吴将军祠街蔡成、蔡景、蔡干兄弟三人。窃谓兄弟虽亲,亦有分爨之日,兹我等兄弟三人,同承祖父遗存轮公之业,兄弟三人轮值,每人各轮值一年管业,将田园所收之利,为祖先年节忌辰祭坟诸费。兄弟同枝共本,骨肉至亲,各依轮值,不得乖违滋端。恐口无凭,合同立轮公阄书字三纸,各执一纸存照。

计开田园业产于左:

一、公田明典过凤邑二图里蔡盛、蔡熊、蔡文若、蔡怀等承祖父垦田大小二坵,受种乙分,在本社前,契内银十六元。

一、公田明典过凤邑二图里曾万全、曾老成等承祖父遗下应份田一坵,受种七厘五合,在竹仔脚,契内银十二元。

一、公田明典过乙甲社蔡斗明典之业田大小二坵,受种四分九厘六,在下甲庄后大埔沟污头,契内银五十六元。

一、公田明典凤邑二图里竹后庄曾念有承族弟味老田一坵,受种七厘五合,在竹仔脚,契内银十二元。

一、公田明典过凤邑二图里中藔社黄常承祖父园一坵,受种八分,在茄老屈交棋杆脚,契内银九十四元。

一、公田明买过郡城内三川台曾棋等承祖父应份田大小共四坵,受种五分,在下甲社后大埔内,契内银五十五元。

一、公园承父亲同系出与赎回园一坵,受种三分五厘,在竹后社棋杆脚,契内银四十元。

一、公园明买过郡城内黄镜记在做篾街承祖父应份园一坵,受种六分,在下甲社后。又田一所,受种二分五厘,在竹后土地顶。又蔡光辉红契内抽出田一所,受种二分五厘,在土地顶。大小合共七坵,契内银一百八十元。

一、公田明典过凤邑二图里竹后庄蔡朱承祖父应份田一坵一分,在土地顶,契内银十四元。

一、公园明买郡城内陈戆同侄妈余承祖父田一宗十坵,受种一甲二分,在下里社尾卑南。又田一宗四坵,受种五分,在大埔洋内。又田一宗七坵,受种八分,在下甲大埔洋内。又园一坵,受种五分,在下甲社后。又园一坵,受种三分,在下甲社后。契内银四百三十元。

一、公园承父亲应得之业园一坵,在竹后后壁园。又田一坵,在竹后社■〈艹〈束刂〉〉仔脚。

另均分:

一、批明:长房应得大房一间,灶下一间。批明:次房应得右房一间。批明:店口厅面,存在轮公。批明:三房应得右畔后房一间。批明:母亲年终,议将此现冬开费,轮值之人应于下冬收抵。批明:母亲年终,现冬之人至年终,应将契券交下冬之人收执。

光绪十九年七月日。

代书人吴隆记

公亲人族舅阮庆

母妗洪氏

同立轮公阄书字人蔡成、蔡景、蔡干

第二一妥议永为香祀约字

同立妥议永为香祀约字人长房郊匀、次房文征兄弟等,有共承祖父遗下菜园一所,坐落土名摆接堡二十八张、牛埔庄旧犁份;其界址东至小坑为界,西至山崁下为界,南至坑尾为界,北至贞记田为界,四至界址明白。兹因匀等同堂妥议,将此菜园一所变成水田,以为荣芳公香祀之需,按作长、次两房逐年次序轮流。自此立约以后,永为香祀,不得假公行私,以干阴灵罪咎。此系报本追远、敬祖尊宗之大义,务宜全始全终。口恐无凭,笔乃有据,同立妥议永为香祀约字一纸存照。

道光十二年十一月日。

筹议执笔人宗亲范邦

在场知见人宗亲范基

同立妥议永为香祀约字人范郊匀、范文征

第二二永存香祀田厝山埔约字

同立永存香祀田厝山埔约字人林福安、林妈■〈忄兴〉、林妈岱、林妈房等四大房,缘有共承祖父明买过林交公田厝一座,坐落东向西山埔。早田一所,址在摆接堡漳和庄,土名山脚,四至界址,东至仑顶简家分水为界,西至田墘消水沟为界,南至吴家厝滴水为界,北至林家竹围并厝字为界,四至界址明白。兹因安兄弟分居,将此业留存为公,中厅安祀聚祖,为四兄弟神位。爰是立约永存香祀,其旱田逐年贌的小租谷八石,又年配纳叛产租谷五石六斗三升一合正,扣除以外,尚剩小租谷二石三斗六升九合正,永远以为聚祖香烟祭祀之需,分作四大房轮流办理,不得争长竞短,私自肥己,致伤和气。此系敬祖尊宗之义,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同立永存香祀田厝山埔约字一纸,子孙永远存照。

一、批明:此业明买过林交承祖父自干隆年向林业主给出垦单并买契,因为被累失落,倘后日取出,不得堪用,声明,再照。

道光十五年十一月日。

代笔人李万福

场见族亲妈交

同立永存香祀田厝山埔约字人林福安、妈■〈忄兴〉、妈岱、妈房

第二三阄约字

同立阄约字人黄志严、黄志弄暨侄启北、启蟾等。窃闻九世同居,高风如昨,严等兄弟只身渡台,合力拮据,置有些少园业,岂欲一旦分拆。第二弟志接早年辞世,四弟志财亦经仙逝,又兼家务浩繁,严等恐贤愚不一,致伤和气。爰是佥议,邀族长将昔年所置物业,抽出承买王便官园一段,议存为公业,系四房子孙等轮流奉祀祖先香烟资用。又念志严、志弄二人年老,况所建之业实系二人艰辛粒积,因公议承买张万生园一段,付与志严、志弄为养赡之资。另抽出珪母子庄承买施家旱田一段,付严等接为长孙业,以表亲亲敬长之义。又抽出王璇圭园头一小坵,贴带三阄份内。又抽出王便官番仔园一坵,又带廖家横坵仔园一坵,补在四阄份内。其余一切园业、厝宅及家资对象等,俱各踏明界址,作四份均分,凭阄为定。此系至公无私,自约以后,各房人等以及日后子孙,不得争长竞短,共相和睦,股肱尔力,以致家道克振,名声远播,是所厚望也。今立阄约四纸一样,四房各执一纸存照。

谨将该业份业四至土名开列于左:

一阄志严分得郭家园南势一份,并廖家北势园一份,又王家园南势一份,年配纳大租谷二石二斗八升,照。

二阄志弄分得郭家园南势第二份一份,并廖家北势第二份一份,西势园第二份一份,又王家南势第二份一份,年配纳大租谷二石二斗八升,照。

三阄启北分得郭家园南势第三份一份,廖家北势园第三份一份,西势第三份一份,又汪家南势一份,年配纳大租谷二石二斗八升,照。

四阄启蟾分得郭家园南势第四份一份,并廖家北势第四份一份,西势第四份一份,又汪家北势园半份,又带番仔园一坵,补在四阄内。并廖家横坵仔一坵,补在四阄内。年配纳大租谷二石二斗八升,照。

一、批明:承买王璇珪园契并轮公业园契,入同志弄养赡园契,系一阄志严收贮。承买廖桃园契,系二阄志弄收贮。承买郭港园契,系三阄启北收贮。承典汪家园契,系四阄启蟾收贮。倘要用之时,齐同取出观看,各房子孙等不得刁难,照。

一、批明:高峰峙、高锺仰、顶仰胞、顶黄相同连单应纳充公全年租谷二升五合六勺正,实银一元二角,实照。

嘉庆二十四年二月日。

代书人宗侄特起

同知见人族长志佑、志柔、志郁

同立阄约字人黄志严、黄志弄

暨侄启北、启蟾

第二四阄书字

同立阄书字人陈兄弟观芳、书纯、秋风等。窃谓木大分枝,水浩别派,物情如此,况于人乎!陈兄弟等念同已久,惟恐贤愚不一,不如预立阄书,可为久远长谟。于是邀请房亲人等斟酌妥议,将祖父遗下买典田业摆接堡秀郎枧脚数处,并家资、器椇,屋宇物业等项,内议抽出中厅一间为公祠堂之屋,余一概配踏均平,按作三大房均分。是日祝祖拈阄为质,至公无私,各业各管,务宜安份守己,不得争长竞短,亦不得糊混侵占,永敦和气,克承祖武,以耀国闾,是所厚望也。自此分阄以后,增置田业千仓万箱,富贵荣华,皆是各房子孙之鸿福矣!口恐无凭,笔乃有证,特立阄书三纸一样,各执一纸,永远存贮,以富、贵、春三字为号。

谨将水田物业等项条款开列于左:

一、长房富字号,观芳等拈得二阄,应得厝前承张隆水田一处(以下略)。

一、次房贵字号,书纯等拈得一阄,应得大湖承陈登水田一处(以下略)。

一、三房春字号,秋风等拈得三阄,应得大湖承父田一处(以下略)。

一、批明:长孙观芳应得过圳承陈坤先抽水田一段,东至吴田为界,西至陈田为界,南至自己大房田为界,北至秋风田为界,议系为长孙之业,批照。

一、批明:承陈坤水田一处,议定配搭三大房。二段芳等历年配叛产银四大元一角四点正,头段纯等历年配纳叛产银一十一元九角三点,尾段风等历年配纳叛产银一十一元九角三点正,逐年三大房共纳叛产银二十八元正,割串为凭。陈坤水田一处,配水份一甲,分作四段,芳等水田并长孙田该纳水谷一石五斗九升零五合正,纯等水田该纳水谷二石二斗九升五合正,风等水田该纳水谷二石二斗九升五合正,亦割串为凭,声明,批照。

一、批明:圣王公田分得三十石,按作三大房均分,每房历年各收一十石正。又拳山堡买林贵松柏一所,亦作三大房均分,声明,批照。

一、批明:公厝边典陈屘水田一处,小租谷三十五石。又承五房水田二小段,小租谷一十石。又公厝边园一坵,税银五元。又■〈木旧〉仔林上六房小租谷三石六斗,议系作公为祭祀之资,分作三大房序次轮流,上承下接,不得进前推后,声明,批照。

一、批明:陈佑田带无利碛地银四十大元正,或欲耕之人上承下接,不得推诿刁难。至日后取赎之时,碛地银照算,余亦作三大房均分,批照。

再批明:陈天钟合约一纸,陈永华合约一纸,罗裕谨契一纸,陈国燕典契一纸,合共四纸,付长房观芳收执,日后要用时取出,不得刁难,批照。

再批明:陈天佑字一纸,罗魁声契一纸,陈启泉契一纸,六房阄书一纸,陈海契一纸,陈坤契一纸,合共六纸,付次房书纯收执。又存公司契林贵字一纸,陈光咸阄分一纸,陈仁乱字一纸,又典契一纸,陈文颙契一纸,陈有建合约一纸,陈赤牛一纸,陈老九字一纸,合共八纸收执,日后要用时同取出,不得刁难,批照。

再批明:陈天佑字一纸,陈燕国字一纸,五房阄书一纸,陈坤借字一纸,又找洗字一纸,合共五纸,付三房秋风收执,日后要用时取出,不得刁难,批照。

再批明:同堂议贴出银八十大元,付观秀取妻之资,又贴出银六十大元,付哙云取妻之资。贴出银十二大元,付戆唆取妻之资。其银俟下年冬收清,作三房摊出交清。批明:前有字据,挂账声明,同照日后取出不堪用,再照。

再批明:倘有买典字据,不论出名,再照。

光绪巳卯年十一月日。

知见人林承露、周振贤

在场人母亲林氏、黄氏、林氏

族长人叔祖有建

代书人林子从

同立阄书字人陈兄弟观芳、书纯、秋风

第二五抽出永远掌管合约字

同立抽出永远掌管合约字人蓁捷、许光彩等,缘捷有明买过许家房内人等大份田业一段,置在摆接堡秀朗庄,东西南北四至界址,载在契内注明。兹就契内抽出厝字连地基竹围一座,东至蔡家田为界,西至蔡家田为界,南至蔡家田为界,北至黄家田为界。又抽出东片竹围脚外菜园田一坵,留为历年香祀之需。又抽出祖坟风水四穴,横直任做方员。即日同中将抽出厝字连地基、竹围并菜园田一坵,及风水四穴,各面踏分明四至界址,仍交付光彩房内等永远掌管为业,永为香祀,后日二比子孙永不得言及长短,滋生事端。此系二比甘愿,各无迫勒反悔,口恐无凭,笔乃有据,同立抽出永远掌管合约字二纸一样,各执一纸为照。

道光(丙申)十六年十一月日。

代书人杨廷振

为中人蔡良

在场见人蔡成群、许养

同立抽出永远掌管合约字人蔡捷

许光彩

第二六起耕典山埔水田茶园杂物契字

立起耕典山埔、水田、茶园、杂物等项合约契字人郑门陈氏,有承祖父之业应得份下阄分山埔、水田、茶园、杂物等项,址在大加蚋堡,土名圳藔坑口南港仔旧庄,其东西南北四至界址并番口粮租谷,以及山税银并水源等项,俱各登载在合约内明白。今因乏银费用,愿将此山埔、水田、茶园、杂物等项尽行起耕,先问房亲人等不欲承典,外托中送与正冠公炉下众等相议出首承典,时值起耕与价银一百六十大元正。银、字即日同中交收足讫;其山埔、水田、茶园、杂物等项,亦即踏明,交付银主前去起耕招佃耕作,收租抵利。时三面议定山埔、水田不限年期,若要取赎之日,八月中先送定银十大元为凭,后至冬至前,备足一齐清还,取赎原字,两不得刁难。保此业系是郑门陈氏承祖父明买之业,与别房亲疏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不明为碍;如有此情,陈氏一力出首抵挡,不干典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今欲有凭,立起耕典山埔、水田、茶园、杂物等项契字一纸,并缴合约字一纸,并缴司单一纸,共三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亲收过字内银一百三十大元正完足,再照。

一、批明:郑门陈氏存在业价银三十大元,交与正冠公,每年该贴利息谷一石五斗,付焕收存,照。

一,批明:郑门陈氏抽起合约内山场茶园等项,付郑门陈氏耕作,以为金都祭祀,再批明,照。

再批明:公同言约郑门陈氏应得山场树木、竹,不许乱砍,声明,照。

光绪十年十一月日。

代笔人郑铳复

为中人郑拱照、郑宽柔

在场人胞兄新登

胞叔丽水

在场见人男清焕

立起耕典山埔水田茶园杂物契字人郑门陈氏

第二七继嗣约字

同立继嗣约字人蓝远芳,同堂弟妇尤氏、林氏等。芳父亲兄弟七人,阄分之时,长、次、三、四俱各去世,长、次、三各有立嗣,维四房未有后胤。议将沟漕底抽出水田三坵,东至大房田,西至六房田合石界,南至大房田,北至四房田为界,四至明白,年配纳番大租粟一斗正,阄约内批明留存,候四房立嗣之人掌管。兹因芳心思四伯父未有后裔,不忍坐视,是日与弟妇同房亲人等相议,将第二男名唤旺泉,与四伯父继嗣为孙,将此水田交付旺泉掌管,不能变卖,亦不得典借,永远为香灯祭祀。螽斯衍庆,瓜瓞绵绵。今欲有凭,同立继嗣约字一样三纸,各执一纸,永远存照。

光绪二十五年(即旧己亥)六月日。

代笔人谢长绵

为证人许江山

房亲人蓝丁教

堂弟妇人林氏、尤氏

同立继嗣约字人蓝远芳

第二八杜卖尽根山田茶欉契字

立杜卖尽根山田茶欉契字人林善庆,有承祖父遗下四房山田得一,先年有已向房侄归一。山田茶欉茅屋二段,毗连合一段,址在拳山保青潭坑载陂内稻仔园坑头。该山田东至刘家山崁为界,西至林公山为界,南至林家为界,北至仑顶分水为界,东西南北四至界址明白,年载纳番租口粮银二钱正。今因乏银费用,愿将此业变卖,先尽问亲疏人等各不欲承受,外托中引就与叶红虾官出首承买,即日同中议定山田茶欉杂物等项,时堪值银二百五十大元正。其银即日同中交庆亲收足讫;立即同中踏明山田四至界址,以及树木、竹林、茶欉、茅屋、果子、杂物等件,一概尽行悉付买主前去掌管,插种茶叶,开关水田,盖屋出贌他人,收租纳课,听其自裁,永远买主己业,不敢阻挡。保此山田茶欉系庆承父遗下归一己物业,与亲疏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并上手交加来历不明为碍;如有等情不明,庆一力抵挡,不干买主之事。此系仁义交关明买,愿买愿卖,价足业断,二比甘愿,各无反悔。自此一卖永断永休,四至界内寸土茶欉俱各无存留,倘日后子孙人等永不敢言及找洗贴赎生端滋事。立杜卖尽根山田契字一纸,并缴归就字一纸,又上手契二纸,又垦批二纸,合共六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场见,庆亲收过契面银二百五十大元正完足,再照。

并批明:内抽起坟墓四穴安葬在先,日后要修理,原地方不得偏左偏右。恐其它日,庆欲将坆骸拾起别处,原地付买主掌管,声明,照。

光绪十一年十一月日。

代笔人堂侄观木

为中人许开

在场人胞侄新兴、加进、永顺

立杜卖尽根契字人林善庆

并批明:此业系虾明买之业,惟念当初有苏林氏,相安多年,在家克勤克俭惟持之力,后因结成夫妇,养子功书长成,因苏家从前有些少微资,生息不起,无可置业,恐烟祀朱得尽赖。今虾与子相议,情愿拨出承买林善庆山场茶欉一段,抽存他日苏家永远祀业历年祭祀之费。恐将来苏家子孙不能变化,而叶家子孙不能争较,永存祀业,即日批在契后,以垂久远,而防后患之端。现业虾及林氏夫妇生前管收为奉养之资,他日终年,将业付苏家子孙收税,奉祀祖先,契系仍交叶家收存,其苏家不得强取变售。所有别业,概归叶家子孙掌管,与苏家无干。此系虾既存天良,所望后裔大振家声,自愿拨出,以后不敢翻异,合并声明,照。

代笔人观水再批

第二九赠送字

立赠送字业主南崁社土目掌顺。盖闻阴功为本,积德为先,缘有员仔汤店主原佃管宅,自开庄伊始,承买古佃胡敏益手内田业四坵及店地三间以来,迄今日久。兹有佃人褚夜,承典黄载之手,其业现在乃夜管耕。顺系该庄之主,念及管宅崇祀无依,视为成德之事,愿将递年冬季应纳大租银肆钱,付托耕佃承管之人以为春秋祭祀之费。顺系仁心积德,递年该社之主,冬季给单,付佃执照,耕者既托,仍将租银先后分为两季动用,于今之议,功莫大焉!今欲有凭,合立赠送字付照。

道光六年二月日立。

乐助南崁通社

在场李再兴

知见易成功

依口代笔苏振东

第三○托付字

立托付字人侄志昌,有自置物业一所,坐落土名八里坌堡魏厝坑庄。现属家事清淡,变卖田业大契内另有抽起山田一小段,东至厝前土地坛为界,西至陂塘为界,南至坑沟为界,北至厝后山顶分水为界,四至界址明白,并带厝地、竹林在内,历年配纳大租谷三斗正。今因家门不振,未传后嗣,并无胞侄可赖,不得已即日邀请房亲相议,情愿将抽起山田一小段为香丁踏明界址,当日立字托付记叔秉正掌管,倘昌百岁归后之日,将香丁田应收小租谷烦为奉祀,看顾坆墓,以为年节忌辰费用之资。保此业系是昌自置,与别人无干涉,倘有房亲人等藉端滋事,执字为凭,极力抵挡。此系仁义托付,并无反悔,口恐无凭,立托付字一纸,付执为照。

嘉庆十年八月日。

立托付字人侄志昌

代笔人魏顶贤

第三一付托掌管埔园字

立付托掌管埔园字人施东,自垦耕埔园一所,坐落新藔庄大坪顶,并带厝地基以及竹木等项在内,四至界址明白,每年配纳大租银二钱五分三厘正。兹因无男子掌管此业,又兼东前年有将此埔园有胎借过陈洋观佛银三十大元正,其银并无可还。窃思后日烟祀将至无传,不得已,爰是邀请外甥陈光万等到家相议,恳托代备银元送还陈洋观,赎回埔垦字。万即愿代备银元向陈洋观赎回埔垦字;东随即将埔园界址踏明,付托与外甥陈光万前来掌管,永远为业,历年耕种收利,并代施家春秋年节忌辰祭祀,日后施家亲疏人等不得争占。保此园系是东自己垦耕之业,与房亲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倘有来历不明,系东一力抵挡,不干受托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今欲有凭,文付托埔园字一纸,并付托垦批字一纸,共二纸,付执为照。

一、批明:外甥光万自备出佛银三十大元,向陈洋观赎回字据。东自思无男子掌管,邀请房亲庄耆当堂相议,随将埔园字据付托外甥陈光万永远为业,以为春秋祭祀,再照。

道光二十三年十一月日。

代笔人林振龙

庄耆钱士信、苏天章、林有力、林世宗、黄士粘、张士呈、许士旺

陈士钗、钱士醒

房亲人施开、施全

立付托掌管埔园字人施东

第三二托孤字

立托孤字宗兄陈庄,嗟呼人生短景,如白驹之过隙;世传奕代,留瓜瓞之绵绵。因庄父子来台为活,克勤克俭,创垂统犹可继也。不意天缘有限,血脉兹终,年既七十,岂有何赖,此天之亡我也。伤矣!无奈,邀请宗亲邻友参议,庄有已置山埔一所,价银十二大元正,每年配纳坑仔坑社番口粮大租银一钱正。其业址在大坪顶八里坌堡后湖庄,土名东势角。今碍病笃,日薄西山,气息罨罨,不得已,当场将业托孤于宗弟陈奇添掌管为业,代理庄父子一炉忌辰节祭,永远奉祀。倘尔受托,须当尽心竭力,嘱子咐孙,我世之后九泉之下亦能有感。且曰贤愚不一,贫富不同,诚恐来日变坏此业,违失香烟时,故集诸人毕至,此业丈字当天焚化,以防其坏。今吾其言虽穷,而汝之情不终,乃能子孙昌盛,遂意誉指传承。口恐无迹,今欲有凭,立托孤字一纸,付执永远为照。

批明:东至坑为界,西至横岸为界,南至陈家为界,北至张家为界,四至界址明白,声明,再照。

道光壬辰年十二月日。

依口代笔人林世德

知见人邻友苏居

股首张甲

在场人宗叔陈白先

立托孤字人宗兄陈庄

第三三抽出园契字

立抽出园契字人陈作,于道光二十二年,因作乏银需用,托中人将园卖过族兄陈冬,址在上洲头前厝前过堀,而作先抽出埔园一段,东至过堀嵌为界,西至张家园为界,南至卖过家冬兄园为界,北至大路为界,碍无立抽出园契字为据。迨后,作夫妻并无生育男女,又盟其子名隐得不肖,又兼愚蠢,及作年迈,恐来日祖宗禋祀无传,而作无奈,将所抽出之园托孤与外甥李际盛、族长陈他等。作不幸年余去世,其园每年贌出园税银八元,以奉作并祖先香位。迨至奉宪清丈,盛、他等虑无抽出园契字以给丈单,盛等鸠集该地绅董、总理、地保等,愿立妥保,再立抽出园契字一纸,永远存照。

批明:添「前字」而字,共二字,照。

光绪十五年五月日。

代笔人李劝臣

为中人陈成

知见堂叔祖并托孤人陈旺

族亲陈益

外甥李际盛

立抽出园契托孤字人陈他之侄陈龙

第三四托孤字

同立佥议托孤字房长林兴祖、林三老,房亲妙相、庭燎,姻亲郭祥晚、王桂官,暨庄耆许轻官等。窃闻同井庄邻,尚有扶持之至意;而一本枝叶,宁无保护之深心。房亲成宗本年弃世,尚存湖内旱田四坵,四至界址开列于左。今因遗下孤儿九英,四体不全,愚蠢无知,所有旱田四坵恐被灰消废坠烟祀。兴祖等邀同房亲,延请姻亲、庄耆到家从长计议,将此旱田及找银项存为年节烟祀,仍旧收管应用,不得擅行变卖。倘若九英不遵众议,意存盗卖,兴祖等闻众公革,决不宽贷;而兴祖等亦不得涉抗利己。致负所托。此系存业立记,各无异言,口恐无凭,立托孤字七纸一样,各执一纸为照。

一、批明:埤内小田二坵,东至林家田为界,西至许家田为界,南至埤为界,北至林家田为界。又坪仔头小田二坵,东至林家田为界,西至王家田为界,南至林家由为界,北至山为界。两处四至界址明白,再照。

一、批明:即日同中公议找洗十五大元,系王桂官留存,待癸卯年间,付托孤房长领去,代为一放,又照。

道光十七年十二月日。

秉笔侄庭陈

庄耆许轻官

姻亲郭祥晚、王桂官

房亲林庭燎

立公议托孤字房长林兴祖、林三老

道光癸卯年十二月十四日批明:议请房长林兴祖、林三老,房亲妙相、庭燎,姻亲郭祥晚,庄耆许轻官托孤人等公议,王桂官领出托母利银,庄耆领去作功课,日后不干王桂官之事,再照。

一、批明:林妙相失落托孤字一纸,再照。

第三五合约字

同立合约字人外甥柯溪,族侄标吟,堂侄德月、扶王、有道、扶助、扶动等,窃念异枝同派之思振兴烟祀,以为承祧继世之计事。缘我堂叔派揉、派晏兄弟二人,自来台克勤克俭,有自置开垦得田厝山场物业,址在青潭庄,土名稻仔园坑口田及山场一所,全年小租粟六石正。又稻仔园坑内田及山场一所,全年小租粟三石正。又火烧樟土崎头田及山场一所,全年小租粟四石五斗正。以上三处物业及荒地界址,俱各载在垦单合约内明白炳据。今因兄弟二人不幸仙逝,并无婚娶螟蛉儿孙,侄念及一本至亲无嗣,又不忍其烟祀无赖,爰是邀请内外亲戚公同妥议,将此三处物业出贌,全年小租粟十三石五斗正,内历年踏出小租粟八石五斗正,按作七人轮流祭祀开费之资。每年除纳山税祭祀以外,其余尚剩租粟,存积生放,以为立嗣儿孙娶妇之资。此系明约存为传嗣烟祀之业,自是以后,宜至公无私,各不得混侵变易,藉端生情滋事。庶瓜瓞绵绵,昌炽可赓于来日;支派济济,振兴更歌夫万代。恐口无凭,同立约字七纸一样,各执一纸为照。

再批明:其每年尚存租粟交付德月生放,以为立嗣儿孙娶妇之资。总立数簿一本,历年租粟银项务宜公同结算,登记在数,不得混侵。至儿孙成人之日,物业一切交付掌管,各不敢异言生端滋事,批照。

道光二十七年九月日。

秉笔族侄标协

知见房弟派兴

堂侄德月、扶王、有道、扶助、扶动

族侄标吟

同立合约字人外甥柯溪

再批明:其银项务宜公同出借,倘若生放不敷,亦宜会齐取讨,约内之人各不得侵借,批明。

再批明:其田务宜公同出贌,约内之人各不得私自耕作。至于荒地若有开筑成田,其租亦存积生放,批照。

再批明:垦单一纸,合约一纸,交付扶助收贮,日后要用之时,听便取出,不得刁难,批照。

第三六阄书

立阄书人父耀忠老身生有三子:长名巷、次名朗、三名厚。不幸厚未婚娶而亡,老身抱无涯之痛,而二兄亦悲伤不已,故为之虑,以图久远。巷即将己子追旺,朗亦将己子慎终,付厚过继承嗣。此则兄有爱弟之心,使弟得以瞑目于九泉,而老心亦得以稍慰。死者既无望矣,而生长亦难以长合,试思水分源而木分枝,况于人而曷有不分乎!于是爰请诸房长签议,将所有尽买绝业,除食赡充长以外,调配三份,均拈阄为定,阄分开列于后。其食赡候百岁后,序次轮流当祭,不许分拆。此则至公无私,日后不许异言生端,恐口无凭,立阄书三纸,各执为照。

三房业历季收成,作二分公分。

嘉庆二十一年八月日。

房长马超、日旁、植六、折拔、圻宾、植栽

男圻通、圻光

立阄书人父耀忠

赡业:(田园宅四段,契卷共二张,又三房一纸阄书,共交长房收贮)。

一、田一段二坵,在■〈石川〉缶沟,受种八分。一、田一段七坵,在崎仔头,受种一甲。一、园一段一坵,在洲仔内,受种二甲。一、宅一所,在旧庄竹巷口一围。

长孙业:

一、田一段,坵数不等,在北股破圳,受种一甲六分。一、田一段五坵,在西股中圳,受种八分。一、田一段三坵,在西股中圳,受种五分。一、田一段二坵,在西股横路下,受种五分。

一、田一段四坵,在南股草湖,受种七分,系典业。一、园一段一坵,在海丰股,受种五分,系典业。

长房业:

一、田一段十一坵,在新埤仔第十四埒,受种一甲。一、田租二段,在新埤仔,硬租谷十八石,带供谷六斗三升。

一、田一段三坵,在西股宅后,受种八分。一、田二段八坵,在西股镇平口,受种一甲五分。一、田一段七坵,在西股二甲九尾,受种一甲三分,契券与三房相连。

次房业:

一、田一段六坵,在西股镇平口,受种一甲八分。一、田一段六坵,在西股半路厝,受种一甲八分。一、田一段十一坵,在西股中股巷口,受种一甲八分。

三房业:(契卷对林儿买纸三段,交次房收贮。又过草地一纸,交长房收贮)。

一、田一段六坵,在过草地,受种一甲五分。一、田一段十坵,在西股二甲九头,受种一甲六分,与长房连契。

一、田一段十一坵,在北投破圳,受种二甲七分。一、田一段四坵,在北股公巷口,受种七分,与寅孙共契。

一、园一段三坵,在海丰股■〈艹〈束刂〉〉桐,受种二甲。一、田一段二坵,在南股草湖,受种三分。一、田一段一坵,在南股草湖,受种三分,系典业。一、园一段三坵,在海丰股坎仔等,受种五分。

自前年,三房契券交长、二房收;至道光二十七年十一月,交房长三贤、圻代。契卷六宗,送还三房子孙獭派同收掌管,批明。

第三七阄书

立阄书人何元通。窃以分艺九世同居日盛,家事浩繁,生有七子:长佳、次颜、三助、四全、五入、六炉、七铜。佳、入以早过世,子孙昌盛,难以同居。今且请将家长田甲之业,造阄作七份切分,内抽出田园三宗以为养赡之业,开费以后,轮为子孙日后亦不敢异言滋事。拈阄管业不得争长竞短,以致不和,各无反悔。恐口无凭,今欲有凭,立阄书一样七纸,各执存照。

道光十七年四月日。

代笔人堂侄得禄

公亲人涂薪

立阄书人元通

长房王氏

次房颜

三房助

四房全

五房三

六房炉

尾房铜

北势尾园五甲一分,坎仔顶园四分五厘,松仔脚厝后园一甲六分,计共三宗,以为养赡开费。

长房应份三阄长北畔园九分,又一阄田三分。

二房应份三阄北畔园一甲。

三房应份一阄田七分五厘,又三阄长园二分。

四房应份一阄田七分五厘,又三阄长园一分。

五房应份三阄中田八分,又二阄田四分五厘。

六房应份二阄中田一甲,又二阄尾甫墘田二分。

尾房应份三阄南畔一甲。

抽出二阄长园五分五厘,炉娶妻,与别房无干,批明。

抽出一阄长园六分五厘,铜娶妻,与别房无干,批明。

抽出北势尾园计共大小八坵,受种四分,以为长孙份额,永为己业,批明。

第三八谕示

余先人自龙蟠渡台,卜居嘉邑安溪藔庄,喜其山川秀媚,风俗淳厚,住于斯经营之,俭积创置厝宅田业,俾世世安居萃处食德服畴,为后世虑至深远也。余不能克迪光垂裕后世,但知和忍俭勤,建置一座房屋厝宅,结婚萧氏,幸生汝兄弟四人,今皆长成婚娶,传子及孙,不欲同居共处,效张公之遗风。然木有分枝,水有衍派,故于生齿之繁,欲为分派之计。爰请房亲集众诸子,同堂共谕,务宜永念同气连枝,毋缘细故,致失和气。今虽分居各爨,各宜经营克振家声。其厝宅、房屋、家器、杂物当作四份均分,但园一段二坵,现为养赡,后为祭祀之资,汝兄弟各宜遵谕均分掌管,不得混争。自后倘能各自勤俭经营,俾仓箱可庆,永垂燕翼,是则余之所望也。今欲有凭,合立谕字一样四纸,各房各执一纸存照。

谨将各房均分应份房屋间地份界,逐一列明于左,存照。

一、长房应得南畔大房间,带伸手及拖坪,共四间。其间地至前面伸手壁齐,至陈家宅为界。

一、次房应得北畔大房间,带伸手及拖坪,共四间。其间地至前面伸手壁齐,至陈家宅为界。

一、三房应得南畔第五间,带伸手后拖坪,共二间。其间地与房长为界,至陈家为界。

一、四房应得北畔第五间,带茅厝三间,共四间。其间地与二房为界;其茅草厝三间,现二亲居住,后付与房掌管。

一、约:四面篱笆,各房公围坚固,不得推诿,批明,再照。

一、约竹:欉前以阄分各人照额掌管,不得混争,批明,再照。

同治元年二月日。

父同胞叔收光选、升车

庭谕:长房春英

次房德从

三房俊杰

四房钦仰

代笔人苏赞其

第三九阄书约字

同立阄书约字人叶其华、叶其祯、叶其盛等。窃谓木有本而分枝,水有源而分派,人之兄弟亦然。虽则友则恭,形同雁序,而尔昌尔炽,庆衍螽斯,当夫由子及孙之日,不无絜长较短之心,则欲效张公九世同居,而势有所不能。祯等因奉母命,再四思维,慎终于始,欲图久远之计,惟将先父在日所置业产,迄母亲手或置或弃,而今现有存者一齐录明,除预筹母亲等养赡并以留存为后来永远轮公外,同请族长公亲秉公设法,佥议作三房均分。其长房祯所出叶承植明系长孙,将现存业产内抽出契面银约有百元外者,作为长孙份额。而五房盛此际尚未授室,就公款内所出息者,以明年春为限,措备时银三百大元,贴盛抵用完婚费项。至三房者已自幼出嗣,理却不应予分家产,因母敦天性,念其均是子也,纔于去年完娶,越至今岁,即庆弄璋,不幸近日仙逝,且其子也妻也又沦没久矣,则忍辰等事终恐废弛,明议将现存产业内,按有一宗厝、一宗园,而契面银约逾半千数百,以备该房祀业。但此业现尚乏嗣可承,议将该款交母亲等暂行管理,不干各房之事,俟异日母亲等为之螟蛉,以续其香祀,幸而各房有亲子肯出过继更妙。总是公业一款,惟祯等三人,合谓之三房,均可轮值,而顶三房者不得与焉!此系三房俱各甘愿,爰是设立阄书一样三本,各房亲自花押,各执一本,永远为凭,后来各无反悔。从此除前不究,启后无缺,行见吉人天相,则吾兄弟之所厚望也已,此照。

谨将现存田园、店屋一尽录明:

一、买过嘉城内苏信记,即苏周氏承黄漳等水田三段,经丈九分五厘,契一宗共二纸,契价银二百零四元,现暂抵母亲等养赡之资,后来订为三房轮流公业。

一、买过杜求长园一所,坐落永康上中里,土名石头坑,契一宗共七纸,契价银一百二十元,现归长孙份额。

一、买过潘掽店屋一座,址在禾藔港街,契一宗共八纸,契价银二百九十元,现在母亲处,后为续三房香祀者之业。

一、典过黄标记园一所,坐落依仁里,土名中洲过埤仔洋兴园,契一宗共九纸,契价银二百八十元,现存在母亲处,后为续三房香祀者之业。

一、典过王朝阳田园三宗,坐落依仁里,土名一甲仔社尾,契一宗共十纸,典价银五十元。

以上田园计契九宗,每年贌佃应税银六十八元四角,公估准为成阄额数。此系第一阄,骈作福字号。

一、买过萧敦洋园一坵,坐落永康里,土名过坑,契一宗共八纸,契价银二百元。

一、典过陈添园三坵,坐落永康下里,土名营树脚社后,契一宗共六纸,契价银二百七十元。

以上园契二宗,每年贌佃应该税银五十七元,公估准为成阄额数。此系第二阄,骈作禄字号。

一、典过翁福星园一坵。又飞沙园,坐落永康下里,土名许厝甲社前。又石头坑廍坑。契一宗共十二纸,契价银三百七十元。

一、典过陈添园二坵,坐落永康下里,土名营树脚,契一宗共五纸,契价银二百元。

一、典过黄雹园二坵,坐落永康下里,土名营树脚,契一宗共四纸,契价银四十元。

以上园三宗,每年贌佃应税银五十九元,公估准为成阄额数。此系第三阄,骈作寿字号。

一、买过颜自然等店屋二座二间,址在禾寮港街,契一宗共七纸,契价银五十二元。此宗公议配在福字号阄内。

一、买过篮永莲瓦厝二座二间,址在磁仔巷口,契一宗共十一纸,契价银四百元此宗公议配在禄字号阄内。

一、典过颜自然等瓦厝一座二进,址在鞋街,契一宗共十纸,契价银三百六十元。此宗公议配在寿字号阄内。

一、赡老一款,原以备母亲等三人养身之具也,亦正为后来轮公业、理公事起见,幸而萓当福泽绵长,各房断不敢论及轮流值公之举。统公司有忌辰年节及应完钱粮等,一尽归在母亲身上料理;万一不幸母亲谢世,将该款开费丧事之外,尽行值公者挨次轮流。凡公司一应事务,值公者亦仍然率由旧章。虽然母亲而外,尚有吕母、林母,应必有无常于一旦,即将公业停止,以抵丧费。就是该年,不论值何房,自当将是年公业款内所收成者,一切面交理丧事者支去抵用;该值是年者等,待下年份收补,庶各房可无克亏之虞。二母之中不拘何母在先,先者既如是,后者亦如是,各房不得临时翻异也。

一、载明:四房不幸早夭,并无按款以为祀业,故忌辰等事,该附公司支理。凡我三房人等后来如有轮公业、理公事,此件断不可置之度外,无论亲同一气在幽冥,谅有鉴之而默佑也矣。

一、议公款以内,日后或有增建业产,务将该契据逐一再录在各国书之内,俾得以公见闻,庭后来子孙免有糊混之弊。

一、福字、禄字两号所该园业,一尽住在永康下里,故完供时并为一串。当此之际业可分,而串不可拆,理合预先声明:不管是何两房拈此两号,凡所该钱粮银项,当即对半平开,遇有完纳之期,各自先行措备足数,不得推诿。至其串票,直自该两房挨次收执是也。

一、长房祯亲拈得禄字号,立将该阄所有契据,给交长房执掌。

一、次房华亲拈得福字号,立将该阄所有契据,给交次房执掌。

一、五房盛亲拈得寿字号,立将该阄所有契据,给交五房执掌。

光绪二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二日。

族长叶式礼

公亲邱学瀛

知见母亲吕氏、吴氏

林氏

代书人邱陵

同立阄书约字人叶其华、叶其祯、叶其盛

第四○阄书

同立阄书人长房张辜氏、次男光夸、次房张瑞麟、三房侄光爵、四房侄孙栋隆、四房侄上任。窃维一源之水,其流有分;一本之木,其枝有别;凡物如是,人亦皆然。兹借欠账项,前议将先祖父兄建置大宗田园,约停收租纳说,明白清还欠项,经已还完。爰即相商,邀请家长公亲公同分配均平,设阄拈定,并立阄书四纸同一样,分执承掌,俾后世子子孙孙永守勿坠,是分而无异于合也。今将再分拈定田园再列于左。

计开:

一、长房阄分应得松仔脚王荫田一宗,配正供六石(以下略)。

一、次房阄分应得高建埤仔田一宗,配正供三十石(以下略)。

一、三房阄分应得檨仔糊田一宗,配正供十七石六斗六升三合(以下略)。

一、四房阄分应得吴布湖田一宗,配正供十八石(以下略)。

一、议:祖母养赡刘已湖田一宗(中略),俟祖母百年以后,俱议订公祭祀外,余作公项生息,以为子孙发达谒祖乡会之费,合并声明。

一、买过关帝庙前洋林唠、林蕊等田一所,受种三分五厘,年配林管户名课粟三石,以作店地之需。现建造瓦店一座二间,历年所收店税俱为养赡之资,俟百年以后,一并作公轮流,批明,再照。

一、议:子弟侄读书应用瓦磘一宗并田一宗,每年税银二十八元,配正供十石零六斗二升。户名张兴记,杞舍田园一宗,每年税银十三元,配正供二石;瓦磘边杨杞田一小宗。每年作分纳分税粟十三石,配正供五石五斗。磁磘一条,配正供四斗五升,批明,照。

一、议:书轩一座三间,议作公厝,以备宾客往来住宿之处,此不可分。其下园溪边埔仔墘果树,一并作公轮流,批明,照。

咸丰七年十一月日。

王先务、汪莅观、高廷泰

族长张克明

代为阄书生员吴际清

同立阄书人长房张辜氏

次男光夸

次房张瑞麟

三房侄光爵

侄孙栋隆

四房侄上任

第四一阄分字

立阄分字人简黄氏。窃谓张公九世同居,陈氏百人合食,千古高风,于今遗烈矣!氏传三房子孙;长连兴、次连金、三连茹。本期豫大宏图,讵忍一旦分居各食;但因树大分枝,水盛分流,家务浩繁,难以合理,不得已而为分爨之计。于是爰请公亲族长,将氏承夫遗下田园、屋宇、家物、器具,除扣抵还债项并存公以外,其余配搭作三房均分,录明于后,拈阄执掌。自分以后,惟愿各宜克勤克俭,大振家声,无怠无荒,恢宏先绪,切勿争长竞短,致伤和气,是所厚望焉!今欲有凭,合立阄书一样三纸,付与各房执照。

一、批明:此纸阄书系长房连兴应份,批明,存照。

同治七年九月日。

代笔郭长清

在场胞叔敦楚

公亲母舅黄光全、薛汝常

族长简信奎、简登房

立阄分字人简黄氏

长男连兴

次男连金

三男连茹

一、批明:抽出顶简开仰田一甲二分,抵还韩水娘借项。又抽出顶简助生田一甲二分,抵还妈喜官谷项。当堂议定,批明,存照。

一、批明:抽出顶林反田址堀尾洋七分,抵还江恭仁借项。又抽出三块厝田二宗,以抵圣公缘金。同堂议定,批明,存照。

一、批明:抽出店一座并家器按银二百元,又后龙仔洋田借项六十四元,抵还母舅黄光全并秋榜之账。同堂议定,批明,存照。以上三批,同堂议定变卖抵还;倘有不敷,三房宜摊垫足;若有余剩者,三房均分,不得推委,批明,存照。

一、批明:抽出顶赖礼田一甲五分,顶林金兴田七分五厘,并店内被街庄所欠之账,同堂议定,付连兴收讨转变,抵还笨港账项,并入呈以及锦成号、义昌号、仁和堂账项;倘有余剩以及不敷,与连茹、连金二人无干。此系同堂议定,不得反复异言,批明,存照。

一、批明:抽出下林头洋田七分五厘,又王生、顺兴大租实谷七石,麟角收二年,以为长孙之额,以后存为祖公香祀之资,照三房轮流,周而复始,不得强占,批明,存照。

一、再批明:抽出祠堂前田八分,以为长孙麟角应份之额。其祠堂前田一甲二分,北势仔洋田八分,又店尾一座,以上三款,为母亲养赡,批明,存照。

一、批明:仑仔埔头田一宗,丈三申,连金、连兴、连茹各应分得一甲,不得糊混,批明,照。

一、批明:光绪七年正月间,再请族长公亲到家,将母亲建置物业配阄分折,其长房应分仑仔埔田一甲二分,带借银十元;次房应分仑仔埔田九分;三房应分自在田九分,批明,存照。

一、批明:瓦厝一座十间,长房应分得西畔土垄间一间,连西畔二间,护厝尾一间,圹地一所,就挑崎为界,批明,存照。

一、批明:次房应分得中厅东畔一间,西畔二间,圹地一所,就崎为界,批明,存照。

一、批明:三房应分得东畔连三间圹地一所,就挑崎为界,批明,存照。

一、批明:中厅存为公厅,不得糊混,批明,存照。

一、再批明:大厅后厝半间,大厅前圹地一所并行,俱存为公司,日后三房照序轮流,不得恃强争占,批照。

一、批明:其三甲之田作三份,长房应得头份,路边二坵付二份开水路沟;次房应得二份;三房应得三份,批照。

一、批明:母亲养赡之田及店一座,日后母亲百岁后,除开丧费明白,所有留存一概存公,作三房轮流,批照。

第四二阄书

立阄书人父杨玉真,娶妻施、郑氏,生下十位男儿:长曰成、次曰明、三曰飘、四曰元、五曰用、六曰海、七曰和、人曰泰、九曰罕、十曰党。同气连枝,因心则友,予亦顾之而色喜,本欲效夫九世同居,第生齿繁滋,费用浩大,节制未免维艰。以其欲全和气于百忍,不若各备诚心于一勤,是用敬请公亲族长戚属,爰将祖父及自己所置田园、厝宅、牛只、杂物等项配搭均平,除抽出公业、赡业及嫡孙业外,分为十房,苦乐均分,嗣后子孙各佃□田,各掌己业,收税纳租,母得此混彼杂。此系至公无私,惟愿汝等勤心立志,建功立业,光前裕后,显祖荣宗,不特汝父母预有荣施,即汝祖父实受厚报矣!勉旃。今欲有凭,立阄书一样十纸,各执一纸,永为后照。

计开:

一、抽出承祖父明买过后沟尾前宅西坪台坪存公,交付老身执掌,公道分发,批明,照。

一、抽出承祖父明买过后沟尾前宅东坪一坪,踏付嫡孙永力执掌,永为己业,批明,照。

一、抽出厝前明买张家大坵园北坪一坪,年纳定租谷八石九斗一升,踏付老身夫妇养赡之资及百岁后之费;抑或有余,理应存公,分为十房,序次轮流,批照。

一、抽出厝前明买张家大坵园南坪一坪,年纳定租谷八石九斗一分,贌付长房、次房、三房、四既、五房耕作,先耕后税。每年至十二月间,长房、次房、三房、四房、五房等应给出税银三十元,交付老身收存,以为细男等娶妻资费,每人议定佛银五十元,不得增加减少,照。至于细男等齐娶妻之后,此园实时归公,分为十房,序次轮流,批明,照。

一、长男、次男、三男、四男、五男等分得明买龚家苗田一所,又分得明买林家苗田一所,共二所,带租二八抽的。其东西四至坐址、坵声,俱各登载上手契内明白,照。

一、六男、七男、八男、九男、十男等分得承祖父明买后沟尾苗田一所,年带租二八抽的。又分得明买后沟尾庄后宅一所,年纳定租谷六斗。东西四至坐址、坵声,载明在上手契内,批照。

嘉庆二十三年十二月日。

立阄书人父亲杨玉真

男光成、光明、光飘、光元、光用、光海、光和

光泰、光罕、光党

嫡孙永力

知见人后妻郑氏

公亲人施诵观、李殽观

族长杨作观

代笔人龚廷宾

第四三阄书

同立阄书人兄弟必滔、必兰等。窃慕九世同居之风,岂宜一旦分拆!第以生齿日众,家事难支,与其同居生嫌隙,何如久爨为安然。爰是兄弟商议,邀请族房亲将祖父遗下园宅、器物、本厝间,着一配搭均分,神前拈阄为定,凡兹开载明白,俱系至公无私。既分之后,各宜守分,照阄管业,毋得纷更。其所有从前出典物业园底,日后兄弟务须公贴公赎,不得自私贴赎。如祀业及祖上忌辰,依次值当,不得推诿。今恐无凭,同立阄书一样二纸,每房各执一纸,永为存照。

今将公踏祀业以及每房所拈阄额园业总目开列于左:

一、中庄仔西势三尖园一坵,税银九元,踏起以公妈各忌之资,我兄弟轮流支理,不得推诿。

一、过圳园一坵,税银十六大元,踏起以为标叔公夫妻二忌辰之资,我兄弟二人轮流支理,不得推诿。此园系是承买世分、世裕,契面银一百五十元,受子七分,年带业主糖租银一元四角,又带饷银一钱二分。

一、承祖阄分过圳横路下园一坵,受种一甲二分,年带业主糖租二百零一觔,配车饷银二元,现时每年约定税银三十二元,踏起以为母亲生时养赡之资,百岁后祭祀父母轮流之业。

一、长房必滔拈得百五陵园西畔一半,受子四分半,年带大租糖八十二觔半,又带饷银一钱正。

又拈得过圳园东畔半坵,受子四分,年带租银二大元。

一、二房必兰拈得百五陵园东畔一半,受种四分半,年带大租糖八十二觔半,又带饷一钱正。

又拈得过圳园西畔半坵,受种四分,年带租银二大元。

道光十六年元月日。

亲叔世忧

伯世树

叔世敬

见证亲弟必炼

弟必甫

兄必国

秉笔弟必清

同立阄书人兄必滔

弟必兰

第四四分膳养字

同立分膳养字人仁寿里茄苳坑庄次房述记、长房洋记、三房子淡然、妻蔡氏等,有承先父前所存养膳业物借项,本欲作三房轮流,但思后日子孙众多,恐致相争,爰请公亲族长将前阄书内所存养膳物业及借项,除前开先父丧费以外,其余作三房均分,焚香告祖,拈阄为定。各房自当照阄掌管,经营致富,日后子孙各守其业额,不得争长较短,生端滋事。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同立分养膳字三纸一样,每房各执一纸为照。

谨将各房所分业物借项悉列于左:

长房应得阄额:

一、买过和恺堂典宝路张堎园十一堎。一、胎借刘串、刘别银二十七元,湖底田二坵起耕抵利,带完钱粮。

一、买过谢昌嫂田宝园东七堎。一、分借康火狮银四十元,每年应纳利糖二十六觔。一、胎借刘养银二十五元,社脚田三坵起耕抵利,带完钱粮。

一、买谢昌嫂典宝前牛路沙坝园一埒四坵。一、分现银十四元九角三占七。一、分完钱粮并前年阄分合完刘洋户名钱粮。一、分完钱粮一两一钱一分一厘。又分完钱粮二钱零九厘。又分钱粮二钱五分三厘。

次房应得阄额:

一、买过和恺堂大墓后短堎二十九堎。一、分借康火师银四十元,每年纳利息糖二百十七觔。一、买过谢昌嫂典宝路西平园八堎。一、买谢昌嫂典宝前东平田三坵,一坵在巷口。

一、买过刘真沟仔底园一坵。一、胎借刘饷银一十五元,每年纳粟二石。一、胎借林试银五十四元,典宝路下应公前园起耕抵利,带完钱粮。

一、分完钱粮并前年阄分合完刘洋户名钱粮。一、分完钱粮七钱零四厘。一、分完钱粮八钱九分五厘。一、分现银十四元九角三占七。

三房应得阄额:

一、买过和恺堂松仔脚园十六堎。一、买过谢昌嫂典宝路园中堎。一、买过刘登埤仔底田一坵,带完钱种。一、买过谢昌嫂典宝前西平田二坵。一、分康火狮借银四十元,每年利息糖二百六觔。一、分完钱粮,并前年阄分合完刘洋户名钱粮。一、分完钱粮七钱二分五厘。一、分完钱粮八钱一分二厘。一、分现银十四元九角三占七。

一、批明:买过谢昌嫂牛路下塭仔脚田,今■〈土本〉作盐坪,日后成业,作三房均分,存公。

一、批明:堂兄宽前年借去六八银三十四元,作三房均分,存公。

一、批明:火狮欠利息糖五百十六觔,作三房均分。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清历四月日。

族长人堂兄宽

公亲人刘德庆

代书人李和鸣

同立分膳养字人长房述记

次房洋记

三房子淡然

妻蔡氏

第四五阄书字

同立阄书字人长房侄时清、时逢,次房献裕等。窃谓九世同居,公艺之遗风未泯;枯荆复茂,田真之盛事犹存。自古先人创业,无不欲子孙世守相承勿替已焉!而亦知骨肉虽亲,岂无硬软之敌;手足齐长,恒多搏跃之碍。是固燃箕致诮,缝布贻讥,即欲合而生■〈目比〉睨者,何若分而各敦和睦也。我等自念祖父创业维难,纵不能学公艺、田真之盛,而继志述事,亦祗笃恭孝友,以祈相依罔懈;然特恐枝荣叶茂,生齿日多,终来难以分拆。爰请公亲族长,将祖父遗下器业,除抽出养赡长孙祀业以及抵还人债外,所有租业、店屋、器皿、家物等件,一切作两房酌例均分,凭阄拈定,并无厚此薄彼,尔长我短之弊。自此阄分之后,各分各管,纵日后各房子孙繁盛,家资万亿,亦不得再为翻异,争长竞短,致伤和气。事定之日,则就所分各段条列于后,并立阄书一样二本,长次各执一本,永远存照。

今开:

一、继母养赡买的韩甘雨田一段,在大排竹洋浚仔底,新丈下田零一厘六毫二丝,年纳韩大租谷七石七斗,年收小租谷四十石,以俾母亲颐养一生,不许两房私自变卖,此照。候百年后,或作公,或均分,又照。

一、长房庆分得买吴白田一宗,应分一半,分作二段,大小共十六坵,新丈下下则田四甲四分三厘八毫九丝,年纳粮银八两三钱八分八厘五毫,址在乌树林大圳墘北畔社仔湖,即乌过沟洋及埤脚,年收小租谷六十五石二斗(以下略)。

一、次房应分得买吴白田在乌树林大圳北畔社仔湖,即乌过沟洋鸭藔前大小共十五坵(以下略)。

一、长房大孙时清应分得买过林情田,在本叶庄西势洋,新丈下园一甲六分九厘三毫六丝,年纳粮银二两一分八厘八毫,小租谷二十六石满(以下略)。

一、公司记业应存,以配祖宗油香祭祀,长次轮流办理,所有应酬捐缘题诸费,则归值公之人开发,不得拖累别房。

今开:

一、买得韩甘雨田在大排竹庄后东北势桥头洋,新丈下下田六分六厘五毫二丝,年纳韩大租谷二石二斗,年收小租谷一十四石(以下略)。

一、存零星小宅地税、地租以及旷地、竹木、果子亦应归值公之人轮流管收,不许他房混收,此照。

一、已典去他人之业,填立两本账簿,长次各执一本留存,公款俟后或找或赎,两房共议均分,此照。

一、有欠他人欠项者,已踏出三百余石抵还人债;如是不敷,则就两房均摊,此照。

一、有被他人欠项者,则两房协力同讨收入,作两房均分,不许私自暗讨,以肥己有,此照。

一、当堂公议:将公司踏出小租一百石,以还胞嫂沈氏银项,被胞兄在日开费。

今开:

一、买过吴陶舍田一宗,址在乌树林过沟洋,新丈下田一甲二分零三毫,年纳粮银二两五钱零二厘九毫六丝,年收小租谷二十四石满(以下略)。

一、祀业将首年轮长房,次年轮次房,批明,存照。

光绪十九年端月日。

公亲人生员林迸凡

族长吴志员、吴宽仲

代书人施必得

同立阄书字人长房侄时清、时逢

次房相续静乡大孙时清

第四六阄书

同立阄书人观音里考潭庄杜老、杜前、杜长。窃谓张公九世同居,陈氏七百共食,我兄弟非不欲效之。然而往而必复者,天地之化;合而必分者,人事之常。故与其同居则众力互相推诿,孰若分食则独力无容旁贷也。爰是邀请族长公亲将先人遗置田园、厝宅及家中器具,分作三份,建立三阄,在神前每人拈定阄额。自今以后,务须照阄掌管,不得恃强混占,再生后悔。爰将各房应得田园、厝宅造址开列于左:

其田一宗在马头堀,大小共十二坵,先抽出西南畔四坵,典与本庄吴裁,将银作母亲丧费;其余八坵,作三份均分。其典吴裁之田,若后日三人能摊银往讨,则为公业;若一人备银往讨,则为自己之业,不得阻挡刁难,此照。

一、长房前生应得北畔大坵田一坵,年纳大租一石。其应得厝额在东畔内护堎顶头一间,其中央一间与三房作公厅,此照。

一、二房老生应得东畔田一坵并中央一坵,共二坵,年纳大租一石。又得倒房田三坵,在南势埔角沟墘。其应得厝额在西畔外护堎三间,此照。

一、三房长生应用东畔埒头相连五坵,年纳大租二石二斗半。其应得厝额在东畔内护堎下头一间并过水圹地,其中央一间与长房作公厅,此照。

其所有犁耙、锄头、田器俱无分定,可以公用,不得偏占,此照。

咸丰三年三月日。

族长监生杜文德

公亲并代书廪生□□□

同立阄书人杜老、杜前、杜长

第四七嘱书付据约字

立嘱书付据约人陈洵泉等。窃闻处世良图,善创不如善守;治家上策,有合亦必有分,比比然也。予化育府君之长子也,娶妻刘氏,而生尔兄弟三人:长江流、次江中、三江王,俱皆长大婚冠,咸有孙枝,予也花甲盈周矣!适承母嘱,命予与弟妇分炊,因思九世遗风已难复睹,故即我伯婶各食之日,转而为尔兄弟分居之谋,将予一切所承应得份下物业,先行抽起大孙,其余概作三份均分,各为己额。从今以后,务须克勤克俭,克昌厥后之基业,毋怠毋荒,毋负我先之创垂,则能扩而充之,推而广之,岂非予与尔兄弟之所深幸也哉!口恐无凭,立嘱书付据约三纸,每人各执一纸存照,并将公私条目及各章程开列于左:

一、平顶土地公坑山私下所种之茶欉,顶房已经付予前去掌管,抵还予欠债项,今亦存付予栽培出利还债外,可为养赡之资,照。

一、前阄约内所抽起承买陈黄等之田业,在东势庄内,抽起田一坵,年带大租粟二斗,今亦仍付长房江流收掌,以昭优嫡之典,照。

计开:

江中拈得份下应得承买陈黄等之田业,址在东势庄。其界址大段田,东至顶三房田,西至江王及朴慈田,南至江流田,北至朴慈田。又圳西秧田,东至大圳,西至顶三房田,南至江王田,北至李家田。又车田,东至圳仔,西至李家路,南至江流田,北至朴慈田。又带竹围、圹地在外护下山,连铳共间厝之额,配外护下山厝二间、下过水厝半间,以右畔门竖与朴慈毗连为界,应贴出厝银二十元,配执老上手杨元兴司单一纸,照。

再批明:不论大公小公,有租无租,当照房份轮流,以齿为序。至于水路、牛路,如有必经之路,宜付通流通行;而厅口埕配居内护人管理,深井仔归住外护人执掌。其粟埕从东算起,第三段江流额,第四段江王额,第五段江中额;他若田厝既作三份均分,则钱粮家税亦应作三份摊出。唯正厅半间、铳柜一个、埒尾田仔一坵,上世既为公,尔等亦宜为公,声明,照。

再批明:内涂改「食、后、将」三字,添注「至」一字,照。

再批明:上约所载与顶三房合连丈单,交在我房。今将丈单及上手阄约一切交江王收存;倘若要用,听其取出公看,照。

大岁戊戌年十二月日。

代笔人李并春

公见功弟黄睦、洵水

胞叔钟万

在场三男江王

次男江中

长男江流

立嘱书付据约人陈洵泉

第四八阄分约字

立阄分约字人张郑氏,先年夫在日,有生育四个男儿:长名永仰、次名永异、三名永猜、四名胆智。不幸而夫早世,长男永仰亦逝,仅生下一人男儿名建沛。窃惟九世同居,张氏之百忍,氏每欲效前哲遗风,俾儿孙世世无分之计,第恐生齿日繁而互生嫌隙,难免不无分计。爰是邀请房亲到家相议,将所承祖父遗下及儿身置者物业,一尽作四份均分,拈阄为定,使世世子孙分业无分心,日后不得争长竞短,致失和气。恐口无凭,今欲有凭,立阄分约字四纸一样,各执一纸存照。

谨将所有条规开列于左:

一、批明:其永异拈得第一阄,应份田一坵,址在菜园脚。又埒头第二坵田一坵。胆智拈得第二阄,应得埒头第一坵田一坵,后日不得移反移覆,声明,照。

一、批明:其永猜拈得第三阄,建沛拈得第四阄,二人应份同得埒尾田三坵,配门口埤角大小田二坵,后日欲分耕,二人对半均分,声明,照。

一、批明:其曲尺水田埔园二段,一阄、二阄应份得水头一埒,三阄、四阄应分得水尾一埒,后日分耕,亦作四份均分,再照。

一、批明:其曲尺山场结内未有分明及大坑山场未有开垦,系是公业,欲栽种竹木果子,须通知行事。或有私耕山田,各耕各管,后日子孙不得争竞,照。

二、批明:其曲尺一结水田埔园一埒,系是建沛长孙物业,私己掌管,诸胞叔不得争执。至城仔内厝前茶园,付建沛永远耕作。茶园地基为公物,日后不得私自变卖;厝宅地基亦系公物,后日欲翻盖,分左分右,须公同相议,共成其事,不得异言生端,声明,照。

一、批明:其曲尺蕃垦批一纸,十股内分约一纸,有向他人胎借,后日赎回,系□收贮,要用之日,听便取出,不得刁难。至在家上手阄约一纸,系永猜收贮,要用之日,亦当取出,不得刁难,声明,照。

道光二十三年二月日。

代笔人房侄永明

场见人房亲光友

光庙

侄永回

孙建沛

知见人男胆智、永猜

永异

立阄分约字人张郑氏

再批明:其溪后园一埒,系作公业,日后作四份均分。历年小租系母亲以为养赡之资,年配官租随带完纳,声明,照。

第四九阄书合约字

同立阄书合约人四会、治平等,念会兄弟同胞共乳,窃慕姜被之谊,本应同心和气,岂可乖情分拆;但生齿日繁,世事如棋,遂与分爨之举。于是爰请房亲将先父阄分应得厝宅、旱田、竹围、菜园,及家器、杂物等项,俱各对半均分,凭阄拈定,开载明白。所有欠负账目当面拨明,登记账簿,各人清还,凡诸各项等物业,各宜照阄管掌。此系至公无私,自兹以后,各宜安分照阄管掌,不得混争,致伤和气。合立阄书合约二纸一样,各执一纸,存照。

一、阄田在粟庭边大坵一坵,系治平拈定,付其掌管。其小涸水三分得一,年配官租粟七斗正,照。

二、阄田在苎仔脚田一坵,配厝地仔旱田一坵,小涸水三分得一,年配官租谷七斗,系四会拈得掌管,照。

再批明:厝地仔下旱田一坵,年配大租谷五斗,以为历年轮流祭祀之费,照。

再批明:其厝地左边春脚过水,未有起盖,配右边大房,议付四会为厨房。其右边春脚出税,以为历年厅中香火之资;倘或崩坏,付治平自己掌管,照。

嘉庆二十二年二月日。

代笔人房兄永隽

知见人房叔祖先忠

胞叔延排、延搬

同立阄书合约人四会、治平

第五○阄书

同立阄书人次房朝来、三房富暨长房胞侄有德等,有共承祖父阄分应份得园业厝地一段,于同治十三年,经已各爨,朝来等亦将园业并厝地、竹木、果子、家器、杂物俱各开作三份均分矣!余悬至今,阄书未立,尤恐日后子孙反生嫌隙,爰是兄弟侄公妥议,敦请公亲族戚人等,将前均分产业、竹木、果子、杂物俱各照三份均分,其租声亦照三份摊完,各诸载明。此实凭神拈阄为定,各宜依阄掌管,毋得纷更,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同立阄书一样三纸,各执一纸永远存照。

一、长房胞侄有德应得厝前园西畔股一股,四角头俱有立石为界。又得埤底西畔股一股,四角头俱有立石为界。又得匏仔园溪埔园北畔股一股,连溪埔在内。又得龙眼三欉,在巷口下底坵仔南畔园头。又得龙眼一列,在等北畔园头,东至公檨为界,西至三房大欉龙眼树为界。又得大竹二抱,在巷口下底坵仔南畔园头。又得麻竹半抱,在自己园头,与次房比连北畔半抱。又得大厝南畔头一头,共二间,照。

一、次房阔应得厝前园中股一股,四角头俱有立石为界。又得埤底园中股一股,四角头俱有立石为界。又得匏仔园中股一股。又得龙眼三欉,在巷口下底坵仔园南畔头。又得龙眼一列,在等北畔园头,东至园岸头,西至公欉与长房立石为界。又得大竹一抱,在埤岸下。又得麻竹半抱,在长房园头南畔抱半抱。又得大厝北畔头一头,并伸手共四间,照。

一、三房富应得厝前园东畔股一股,四角俱有立石为界。又得埤底东畔股一股,四角头俱有立石为界。又得匏仔园菜园坵一坵。又得匏仔园溪埔园南畔股一股。又得龙眼一株,在巷口下底坵仔园南畔头,东至长房龙眼为界,西至溪。又得龙眼一欉,另在巷口。又得大竹一抱,在埤岸下。又得麻竹一抱,在崁干,与次房比连。又得南畔护厝一座,照。

一、批明:埤辨口大竹一抱,溪埔大竹巷口檨仔三欉,厝前程干龙眼一欉,一切存公。而荒埔山棚,一概存公,照。

再批明:阔即朝来之别名,照。

再批明:此业大契交在顶长房煌收存,照。

光绪九年二月日。

公亲人杨腾

代书人蔡立时

立阄书人次房朝来

长房胞侄有德

三房富

第五一阄书

同立阄书人林厥槛、林金丽。窃以九世同居,古人虽则可训,而同胞其蒂斯世,孰肯推恩,则以其久合而构怨,何如一分而预防于始也。夫树大分枝,亦其萌芽向荣之意;而人心如面,少年谁无自负之怀。但分爨之各成虽便,奈公务之瓜葛尤多,况乎贤愚不一,难保成败无常,所当恪守成规以固本源焉!爰是邀请家房族长,将全盘家业按配龙虎二房均分,各成家业。此系凭公酌议,对神参香,凭国拈定,并非牵涉私意,致失天良。自分以后,但见簪缨兢秀,庆棣萼之联菲;兰柱频芬,衍书香于勿替。谨将全盘业数开列于左,是为序。

一、承祖父阄分买詹鸣科水田一段,址在中庄外山仔脚,土名大园,经丈五分五厘,作对半均分,长房应份得二分七厘五毫,次房应份得二分七厘五毫。

一、长房又分得二叔父店一座二进,址在本街头上帝庙边第二间,坐东向西。又湖底麻竹、桂竹一所。

一、次房又分得水底蔡庄田园一宗,内带果子、杂物。又九仔湾柿仔脚尾麻竹一所。

一、公厝后槟榔菁一所,存公轮流。

光绪六年八月日。

代笔人胞叔邦渊

在场知见胞叔邦智

同立阄书林厥槛、林金丽

第五二阄书字

同立阄书字人林尧、林舜、林恩、林忠。窃惟木生枝,水溢分派,理所必然。我等兄弟均承祖父遗业,俱各完娶成人;但因家事浩繁,难效九世之风。爰请族房乡耆酌议阄分,凡属祖父遗下产业,除养赡外,分配祝告先祖拈阄分定,俾后来各管各业,毋致纷争。今欲有凭,同立阄书四纸,各执为照。伏愿瓜衍瓞绵,炽昌勿替;竹苞松茂,相好罔极。凡分定之业,开载于后:

计开:

沟仔墘园一坵,明丈一甲,作四分阄分,长房应分得第二段,二房应分得第三段,三房应分得第四段,四房应分得第一段。五申尾园一坵,明丈一甲二分,作四分阄分,长房应得第四段,二房应得第一段,三房应得第二段,四房应得第三段。管事埔园一坵,明丈二甲四分,现被水冲,未得阄分,留为公业公耕。

溪洲园一坵,亦被水冲,仍作公园公耕。

顶溪洲园一坵四分,配为长孙之业。

又五甲尾园一坵,明丈二甲九分,配为老母养赡之业。

崎濑仔园一坵,明丈一甲二分,北势溪墘园一坵,共二坵,俱配为轮流祭祀之业。

其厝地以及房屋,俱照四分阄分。

长房应配官糖六十五觔,租粟四斗;另配典林平官糖二十二觔,租粟一斗三升七合。

二房应配官糖六十五觔,租粟四斗;另配典林平官糖二十二觔,租粟一斗三升七合。

三房应配官糖六十五觔,租粟四斗;另配典林平官糖二十二觔,租粟一斗三升七合。

四房应配官糖六十五觔,租粟四斗;另配典林平官糖二十二觔,租粟一斗三升七合。

长孙应配官糖六觔,租粟三升。

赡园应配官糖一百二十觔,租粟六升。

祀业应配业主租银一十大元;另配官糖六觔,租粟三升。

干隆三十八年正月日。

立阄书人母亲陈氏

三房恩

长房尧

二房舜

四房忠

族亲林汉

林侍

林造

乡耆蔡珍

第五三对换店屋约字

立对换店屋约字人蔡星崖、蔡履和,侄振坤、肇基等,有承祖遗下祀业店屋一座五进,并后落回向一小进;店前覆顺亭,坐落城外顶南河街,从城边算起第七座,年带纳西定上坊蔡顺裁户名厝饷五间。此店前四进原税与石鼎美号为货栈,后一进连回向一小进,系崖自己居住。因道光二十八年三月间,连遭两次回禄,前四进并覆顺亭被烧毁折,只有空地仅存,崖居住后落一进及回向一小进而已。该店左右与原税户鼎美号自己店屋畔连,今鼎美欲归一起盖,将他承买陈家外宫后街店一座三进,托中向崖等对换,面议贴崖等佛银四百元,又贴道光三十年店税一百元,又贴咸丰元年店税佛一百元,共佛六百元。崖等兄弟叔侄相议,忝属久年税户,愿甘同立约字对换。其应贴佛银四百元,又坐店税佛银二百元,即日同中收讫;其外宫后街店三进各带楼,美亦立纣字并缴上手,付崖等执掌。其店现开张荣源号,店税将咸丰二年起,亦对付交崖等掌收,将南河店一座自已居住,随即搬空,及被烧店地计五进并店后回向一小座,及店前覆顺亭地一所至港墘,俱各对交鼎美号前去永远掌管,以为己业,任听拆卸起盖店屋,不敢异言。从此一换终休,日后不敢再言翻异,别生事端。保此南河店果崖等承祖遗下留存祀业,与他人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来历交加不明为碍;如有不明等情,崖等自出首抵挡,不干鼎美之事。此系两愿,并非抑勒,口恐无凭,合立对换店屋约字一纸,并缴承上手契一宗四纸,共五纸,一并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收过鼎姜号来现贴佛银六百元完足,再照。

咸丰元年九月日。

书字(履和自笔)

为中人张远观、杨神求

同立对换店屋约字人蔡星崖、履和、振坤

肇基

第五四合约字

同立合约字人陈五福,同胞侄锡元、锡良、锡得、锡恭四房,合五大房等,同承父祖遗下山埔田园一所,坐贯雾里薜内湖庄过溪,土名待老坑。前年已垦成田者,经已立约分管明白;续后再垦之田,永远存为公田,不许变卖。约内之人自垦者,永远耕作,言约每年贴纳小租粟一石八斗正;早晚二季对半摊纳,不得增多减少。外人在界内所垦之田,依时约租。约前已经栽植茶树及桂竹者,存为公山。又叔侄念及锡元四体有亏,不能耕作,公抽出蜂巢坑山斜脚垦成及未垦共田一小段,踏明界址,付元永远收租,为日食之资。其余未垦之田及山场,踏明界址,作五份均分,拈阄为定,不得争长竞短,致伤和气。此系叔侄兄弟同族亲姻戚议定,至公无私,各无反悔,今欲有凭,同立合约字五纸一样,各执一纸存照。

批明;约内之人垦新田租额,锡良、锡盛该小租粟一石正;锡恭兄弟侄该小租粟八斗正,再照。

再批明:崩山桂竹林一所,出贌高培贤,限耕二十年,言约每年贴纳山税银三大元正,再照。

再批明:茶税山立约限年,至限满之日,每年每担新春茶贴山税银二钱五分正,再照。

再批明:锡良、锡盛小租粟一石,良应纳粟四斗,盛应纳粟六斗,再照。

道光七年(丁亥)二月日。

同立合约字人陈五福、锡元、锡良、锡得、锡恭

再批明:历年所收公租粟、公山税银,交五福收存,或出借或公用,出入数俱登记在簿,再照。

第五五合约字

同立合约字人长房文贵、次房三茂、三房肇基等,念先祖创业艰辛,本为子孙长久之计;但木生枝而益茂,水分派而长流,欲除后患于未来,须盖衍子于既往。今据先人与何周沈合股开辟锡口庄,嗣后分户张国珍,历年大租谷并田园、厝宅、竹围等项,前经分拆明白,各自收掌。因戊申年间洪水滔天,合约字俱已漂没无存,但恐后来子孙无字炳据,生出祸端,爰是三大房等相议,请出亲戚人等再立约字,其田园、厝宅、竹围等项,仍旧三份均分执掌;其大租除公借债项外,亦作三份均分执掌。即将应得田业等项,批明列左,日后子孙俱不得争长竞短滋事。口恐无凭,同立合约字三纸一样,各执为照。

一、批明:田园、厝宅内抽存中厅一间,同祀祖先神明。水田六坵,门口埤一口,以为公业,三大房轮年收掌。如中厅埤岸损坏,合同修理,再照。

一、批明:田业等项除出以外,三份均分,四至毗连,照旧执掌,不得混界,再照。

至于历年应纳大租谷,系是自己三份均得,免纳完单。其它佃大租,兹概批归次房管理矣!批照。

一、批明:承买公聪印契连司单一纸,存在二房收贮;倘要用之日,听从取出,再照。

一、批明:公项积欠甚多,长房、三房愿归应份大租,付次房永远归掌,抵还新旧公项,次房自当一力抵理,不干长房、三房之事,再照。

一、批明:次房竹围系是自己栽种,长房、三房俱不敢争较,再照。

一、批明:分爨已久,三大房中有自置私业者,别房不得与之争较,再照。

咸丰六年五月日。

(永秀并笔)

族亲世昌、发谋

在场姻戚詹维新、郑德和

同立合约字张肇基、张三茂、张文贵

第五六典契字

同立典契字人仑仔顶庄张抱、张化二人等,同有承祖父置买祭祀公业,愿将大契抽出田二坵、园一坵,过丈受种一分三厘八毫八丝、一分二厘七毫六丝、一分二厘六毫七丝,计共三分九厘三毫一丝,址在过溪洋,年纳国课钱粮银六钱五分四厘六毫正。今因乏银要用,先尽问房亲叔兄弟侄不能承受,外托中引就向与顶仑仔庄王头官出头承典,三面言约着下时价六八重佛银五十六大元正。其银即日同中见交收足讫;其田园随即踏明界址,交付银主前去掌管耕作,收成纳课抵利。限约十二年终月满,听典主满足契面银赎回原契,银主不得刁难;如至期无银可赎,仍付原旧银主再掌管耕作,收成纳课抵利,不敢阻挡多言生端滋事。保此田园果系是抱、化等同承祖父明买物额,与别房亲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财物为碍以及交加来历不明等情;如有不明,抱、化二人同出头抵挡,不干银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同立典契字一纸,合共二纸,付银主收执,以为永远存照。

即日同中见收过契面银五十六大元完足,再照。

嘉庆十八年月日。

知见人张仔有

为中人张仔谟

代书人谢日新

同立典契字人张抱、张化

第五七胎借银字

立胎借银字人凤山里后厝庄长、二、三房张铁、张■〈口留〉、张添等,有承祖父张品、张安老遗下公业应得份田一段,受种一甲三分,坐落土名在凤山里后座厝社面前洋,大小租连共七坵,并带水泉堀一口,树木在内,灌溉此田,年纳施府租粟九石六斗二升。其田东至沟,西至林宅田,南至吕宅田,北至大路,四至明白为界。今因乏银费用,愿将此业胎借,先问房亲人等无力可借,托中引就向与本城内埔厅口郭立成出首承借六八银一百二十大元正。其银随即同中交讫;其田立即对佃交付银主收租抵利。全年议纳利息粟二十四石正,不论丰歉之年,利息不敢拖欠;如有拖欠利息,愿将此田听银主起耕掌管,铁等不敢异言出首阻挡。其历年应完租粟,铁等自当照旧完纳,将租单交付银主收存,不得异言生端。不拘年月,听借主备银,原契赎回,不得刁难。保此田系是铁等承祖父明买应得物业,与房亲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以及租项交加来历不明为碍;如有不明,铁等自当出首一力抵挡,不干银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有借有还,各无反悔,口恐无凭,同立胎借字一纸,并上下手契七纸,共八纸,丈单、租单各二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收过胎借六八银一百二十大元完足,再照。

一、批明:双冬定纳利粟一十八石,大冬纳利粟六石,合共二十四石,不能减少。二比两愿,批明,再照。

光绪二十一年二月日。

知见人张梁氏

为中人洪天赐嫂

代书人吴永安

立胎借字人三房张添

长房张铁

二房张■〈口留〉

第五八过耕当田契字

同立过耕当田契字人,双溪口庄下祠堂派八世祖敬字公裔孙功运、意兰、帝宗、世权,暨众房等,有承祖上遗下尝业数处,因先前叔侄互较,和科派公项帮贴,以致尝业典出三段。其一段坐落土名在头份仔大坽田二分五厘正,年纳本境福德爷租银一元正。其田东至溪,西至圳沟,南至本家田,北至本家坽仔田为界,四至界址明白。今因本年十月间,叔侄争较,经请本家琼选先生、友樵师爷二位到祠婉劝和睦,以存烟祀,议将此田赎归,再行出典与观音娘会首事越幼、风瑞出首将香祀承典,三面议定时值契价银一百大元正。其银即日交收足讫,付众以赎庄尾园并潭墘仔田共二段,以为祀业;此一段随即踏明界址,付与银主掌管招耕,收税纳租。不拘年限,如众有银取赎,应作祀田,银主不得刁难。此系众房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合立典契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收过契面银一百大元正六八完足,再照。

一、批明:上手大契不知存在何房,一时莫能寻出,日后如有取出,不得滋事,此照。

一、批明:此田若赎契之年,四月荳交接,不得拖延,此照。

一、批明:此田近溪倘若崩陷,必须备足契银取赎,不得因崩不赎,合应此照。

光绪三年(丁丑)十月日。

代笔人族长维宸

为中族长达青

场见房长吉品

同立过耕当田契字人张帝宗、张功运、张意兰、张世权

一、批明:中金花红银二元,日后赎之日,将银送还银主,无利息,批明,为照。

第五九杜卖尽根大租契字

立杜卖尽根大租契人盐水港街赵相泉、长房孙妈生、三房族长由成、五房由新、次房孙丹心、四房国富、六房孙光选等,有承祖遗下鹿仔草保半天厝等庄草地一所,原系六房轮收公业。前道光四年间,因公费乏用,就应收租额,抽出王慎齐等后开各佃满斗租谷计共一百零三石七斗四升五合一勺,存为每年祭祀等费。配纳陈健挺户下正供谷一十石正,其余一切租额,概出典与苏振惠掌收;所有应完供课饷、升款及采买顶项,亦概归苏振惠完纳。当经呈请县主出示监收,并苏家呈请出示谕佃完纳各在案,迄今有年,历管无异。今相泉等因积欠正供,无力完纳,爰再六房公议,愿将此留存祭祀租谷一百零三石七斗四升五合一勺一尽出卖,以完供饷课项。先尽问亲房人等不能承受,外托中引就卖与前沟尾庄王慎斋馆出首承买,三面言议着下时价佛银四百一十九元正。其银即日同中交收足讫;其大租各佃即对明交银主前去掌管;应完陈健挺户下正供谷一十石,归银主前去完纳,永为己业,不得阻挡。保此大租果系相泉等承祖遗下抽存物业,与别房叔侄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以及积欠上年正供谷交加来历不明等情;如有此情,相泉等子孙自当出首抵挡,不干银主之事。此系两愿,各无抑勒反悔异言。一卖千休,日后子孙不得言及找赎等事。所有上手大契,带缴在苏振惠典契内,无从分拆。今欲有凭,六房立杜卖绝尽根契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收过契内佛银四百一十九元正完足,再照。

禀契后批明收银二十元,共银四百三十九元,合禀明电核。

道光十年十一月日。

为中人苏五等

知见赵相泉公记

代书人赵伯瑜

立杜绝卖尽根大租契人长房孙妈生

次房赵丹心

三房族长由成

四房国富

五房赵由新

六房光选

计开佃名:

王慎斋年该租谷三十六石六斗八升八合。又顶陈光却年该租谷七石。又顶杨神、杨公年该租谷七石二斗六升,王瀛斋年该租谷五石五斗四升五合,主福年该租谷七石八斗四升八合,蔡节年该定租谷四石六斗。又顶邱广文年该租谷八斗。又顶蔡老年该租谷四石八斗七升五合。又顶协、秀年该租谷五石八斗七升七合六勺,王贤嫂年该租谷一十石五升二合五勺,张轩年该租谷三石九斗八升一合,林得丰年该租谷八石零一升八合。

再批明:长房赵妈生等,前于道光元年,出典王宅大租契内尚有吕捷一佃,年应纳满斗大租谷五石二斗五升二合三勺四撮,今一并赎回,杜卖王慎齐管收,着下时价佛面银二十元正,即日同中收讫完足,合批明,再照。

第六○杜卖绝契字

立杜卖绝契人凤邑维新里大社庄苏球琳,于道光十一年十一月间,琳同兄弟等奉母命,将父所遗等业凭阄均分外,另抽公业一十三宗,以为轮流祭祀资用,各房阄书均载炳据。后因球琳应份业内之原买过苏学海园一坵八分,该园堪葬祖坟,于是七房公议,以祭祀公业之原买过郑绵围仔内庄田七坵计七分对换,各照契掌管收租纳课,各对换明白。球乏银应用,愿将应份郑绵围仔内社前田七坵计七分,带埤水一口三分,应得一份灌溉,年纳苏拔萃户名供谷一石六斗六升六合,东至林宅田,西至林宅田,南至圳沟,北至本宅田照界,并带围仔内庄埤水出卖。先尽问房亲人等不承受,外托中引就卖与城内吴绵记出头承买,三面言议值时价银一百二十大元。其银即日同中收讫;立将该田并带埤水,照界交付银主掌管,收租纳课。球一卖千休,永断葛藤。保此田系球应得之业,并无来历不明及重张典挂等情;如有不明,球自出头抵挡,不干银主之事。其上手契因盗被失,不能缴连,后日检出,不堪行用。此系俱各甘愿,合立杜卖绝契一纸,付契为照。

即日同中收过契价银一百二十大元完足,再照。

道光二十八年二月日。

知见人母马氏

为中人苏秋雨

代书人(自笔)

立杜卖绝契人苏球琳

第六一阄书字

同立阄书人张干、张坤二房,长房干已弃世,传下长男名廉叔侄二房。窃以礼详祭义,诗列蒸尝,上自天子,下及庶人,莫不以此为重;是故王者藉田必亲耕,卿士圭田必特赐,祀事之大,由来旧矣!我叔有鉴于此,因存公田一甲三分三厘一丝,以为永远祭扫之资,祖考罔极之深恩,庶几得报于万一焉!今因公事纷纷,难以独理,爰是叔侄相议,共请族长公亲当祖考炉前,将此厝地基并西势洋田一段,分作二房管理。此系我叔侄同盟合约,以垂永远之计;名虽分,而实仍合,愿世世子孙永遵勿忘可矣!言必有据,合立阄书二纸同一样,各房执一纸存照。

开列:

一、批明:二房拈得二阄,应得后底厝一所,再照。

一、批明:二房拈得二阄,应得西北田一坵,西至谢家田为界,北至沟为界。连东畔田二坵,东至刘家田为界,北至刘家田为界,南至本家田为界。又另南势田一坵,东、北、南至刘家田为界,西至本家田为界。又配沟墘竹木数欉,再照。

一、批明:年纳刘大租粟六石九斗五升六合,再照。

咸丰四年十一月日。

公亲人张水营

族长人张丹笑、张晏官

代笔人曾鸿

同立阄书人张坤

侄阿廉 

第六二分业阄书字

同立分业阄书字人观音下里蛇仔形庄兄弟杨朝发、杨天德等。窃慕往古同居之风,岂宜一旦分拆而处;兄弟故乐其永好,世代难免无乖情。第念树长分枝,水流分派,是以兄弟和同邀请公亲族长,将祖父遗传田园、厝宅、财器品搭均分,祷神分阄为定,开载明白,俱系至公无私,各宜照阄掌管,勿得争长竞短,以失兄弟和气之情。今恐无凭,同立阄书一样二纸,各执一纸,永为存照。

计开:

长房田:一、买过郑家田一宗四坵,址在湖底洋。又买过郑家田一宗八坵,址在湖仔内。又开垦公田一宗,址在湖仔内。又顶本家田二坵,址在面前洋。又顶本家田一宗一坵,土名三分仔。又带后壁山树林、果子、竹欉,批明,存照。

长孙田园:一、买过洪家田一宗六坵,址在门口洋。又买过林家园一宗两所。一、八堎又十堎,址俱在潭底洋,批明,存照。

次房田:一、买过黄家田一所,址在山猪巷。开垦公田一所,址在新埤内。又带山林树木。又买过刘家田一宗六坵,址在湖底洋。又买过刘家田一宗二坵,址在面前洋。又买过陈家田一宗,址在样仔林洋。又买本家田一宗一坵,在门口洋,批明,存照。

大公田园:一、买过郑家园一宗,址在湾仔内车路墘。又买过林家园一宗,址在潭底庄后。又买过林家田园四坵,园坵在潭底,田址在赤山仔庄洋。又买过大湾田园一宗四坵。又园一坵,在赤山仔社头。

其公田、公园现年收成存贮,以为四妹成人开费,开明以后,依次轮流,批明,存照。

光绪二十三年六月日。

为公亲人杨子卿

知见人堂叔

同立阄书字人兄弟杨朝发、杨天德

第六三阄书字

命立阄书人父光赫。窃惟木大分枝,源远分泉,理势然也。赫有四男:长云从、次云程、三云伍、四云彩。长子云从早世,遗孙传生,思世情有产业而致子孙不和,以失亲爱,皆由分发之不先者也。兹予行年将近六旬,重染大病,始终难起,所有父祖遗业并续置,除抽出蒸尝外,■〈勹外云内〉配四股均分,各宜凛遵,无违吾训。但念长孙传生年尚幼稚,暂付云程训诲,务使视侄犹子。三男云伍亦属童稚,暂付副室曾氏教督,当如己出。谨将予命,延请族亲编「文、行、忠、信」字号四本,立阄书四本共一样,祝告祖先神前,拈阄以明公心,以杜后兢。自分以后,虽有分爨,宜无分心;惟祈克绍箕裘,无坠先业,俾予得以瞑目,是所深幸也,慎其勉之。

计开:

一、头桥庄田底、园底并大租在内,留为祀业公费之资,作四股交轮,内抽出租粟四十石,充入大公。

一、府郡住宅公厝中落前晋挂护厝左边,交付云程、传生照顾居住;右边交云伍、曾氏照顾居住。

一、府郡夫人妈庙边菜园一所,给长孙传生以为主鬯之资。

一、长孙传生一股阄业,会同族亲,暂付云程代理,不得泯没其业;长成为之婚娶,即将阄业送还自理。传生亦不得向云程取讨代收长短租息,标明为照。

一、三男云伍一股阄业,会同族亲,暂付庶母曾氏代理,不得泯没其业;长成为之婚娶,即将阄业内送还自理。云伍亦不得向庶母取讨代收长短租息,标明为照。

一、涂楼公馆作四股均分,收贮租粟。

一、四股内田业蔗分园文契难以分配,分作四股收存,互相查照。

一、阄轮内产业文契,会同族亲,交付庶母曾氏收执,历年租息暂付云程承当管理。应酬事务,俟弟侄长成,照股轮当。

一、两女未适,会同公亲,历年就阄轮业内抽出多寡银两,付为赠嫁之资。

一、买陈仁英瓦厝,留为书馆。

一、长孙传生阄内该征供粟一十九石四斗四升,配饷银一两七钱二分。一、次房云程阄内该征供粟一十九石四斗四升,配饷银一两七钱二分。一、三房云伍阄内该征供粟一十九石四斗四升,配饷银一两七钱二分。一、四房云彩阄内该征供粟一十九石四斗四升,配饷银一两七钱二分。

今将祖先神前拈定阄簿,填注名字,遵行,照。

长房传生拈得「信」字号,次房云程拈得「行」字号,三房云伍拈得「文」字号,四房云彩拈得「忠」字号。

干隆三十五年十月日。

公亲叶有盛、吴维新、载天禄

族长作楫

辉焰、绍长、振场、学圣

代书人族房萧辉焰

命立阄书人父萧光赫

副室曾氏

男云程、云伍、云彩

孙传生

第六四合同阄书字

同立合同阄书字人长族、次寝、参掌等,有承祖父遗下,兄弟合力同耕无异。盖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族等兄弟三人议欲各人分居,开火另食,以为日后创造之基,成家之富。于是公请族长在祖先位上,议定将田园踏作三份均分,拈阄配明,各人各执阄分掌管,阄分批明叙后。又抽出王田社脚上园一所,为祖先祭祀之公业,作长、次、三房轮流,上承下接,耕种收成,祭祀完课。又议三房掌尚未完婚,约将公业本年二月起,至二十年二月止,交掌耕种收成二年,为完娶之费,并完正供。期永长、次、三房轮流为祭祀,完纳无异,日后子子孙孙不得异言生端,滋事异志。此系三面言定甘愿,各无反悔,慨宜兄以宜弟,亦既翕而既和卜云,其吉终焉!元藏于是,同立合同阄书三纸,各人各执一纸为照。

一、后壁田三坵,作三份:长房抽二份,应份中央额配租一石五斗正。二房抽一份,应份西畔额配租一石五斗正。三房抽三阄,应份东畔额配租四斗六升正。■〈勹外云内〉丁各人各配租完明。

一、潭埔园一所,作三份:长房抽一阄,东畔额配租二斗正。二房抽三阄,西畔额配租二斗正。三房抽二阄,中央额配租二斗正。■〈勹外云内〉丁各人各配完纳照明。

道光十八年三月日。

族长报叔

代书洪成

同立合同阄书人长房族

次房寝

三房掌

第六五阄书约字

同立阄书约字人刘沧海、刘神岳、刘三才,慨自共被分荆古风不再,同居九世,杳矣无闻,则树大者枝分,流多者派别,此分爨之所由起也。岳等兄弟三人均为欣其公所出,气原一脉,谊切同胞,惟是神岳自幼出继胞伯父拔元公为嗣,所有与腾蛟兄阄分田业,仍归先父欣其公掌理,合食已久,原无尔我之分。分居议成,必酌匀润之益,共请施长公亲公同酌议,将岳所有阄分田业,并先父欣其公所有遗下田业,议从一体均分。于是田园虽肥硗不齐,屋宇虽美恶有别,一经公人酌配,自见均平。自此克俭克勤,思千箱而加万箱之富,则恭则友传十世,再贻百世之休。爰将阄分田业列左:

谨将神岳阄分春字田园,逐一开列于左:

一、承蔡尔谦果毅后庄西北势田一宗,丈嘉字二万五千九百九十三,下下则田二甲五分七厘一毫五丝四忽四微,园七分一厘五毫六丝。小租谷七十石。

一、承毛所好水漆林庄后田一宗,丈嘉字四千五百五十七号,下下则田二甲八分七厘一毫六丝(以下略)。

此二宗抵还三才缺项。

一、批:抽承庄万滥尾洋田二所,小租谷四十二石。

一、批:抽承詹恩田尾庄田二所,小租谷六十石。

此二宗议归神岳低还本公司前借邱协利母银四百元,又借陈万盛母银一百元,并利银亦归完纳,批照。

一、批:抽出公司承吴送业内税银三十六元,每年以为先祖母洪氏外家祀费,再照。

一、批:各阄分内田园及贴还各欠项等业,如有带本公司大租者,俱免完纳,再照。

一、批:本公司尚有拖欠诸人借项及交关未完尾数,今议将存公产业停收抵还,继则修理东畔外护厝一座。如借项清还明白,护厝修理完竣,然后照序轮收,各无异言。

光绪(丁酉)二十三年四月日。

族长人刘焜煌(渊甫)

公亲代书欧阳文

同立阄书人刘沧海、刘神岳、刘三才

第六六阄书字

同立阄书人兄弟尚邦、尚朋。尝闻九世同居,张氏之芳徽堪羡;大被同眠,姜家之和气足称。斯以知兄弟孔怀,孰不以和为贵,长久与居之为美哉!顾木茂则分枝,水深则别流,理所宜然,势所必至,诚非之所能强耳!思吾父平生恪守前业,勤俭自持,储粟积金,讵敢自矜丰原,而置产创业亦既绰有可观。第恐后来萧墙滋衅,或难保其式好如始;与其贻竞于后,孰若均分于前。矧事务冗繁,难以合理,奉父命分爨。为此置酒,经得房亲外戚,悉将父亲所置田业并家伙物件,俱作二份,凭公拈阄均分,各依阄分管业,毋得日后争长竞短,致伤和气,亦不得异言生端滋事。人心难信,恐口无凭,时立阄书二纸,各执一纸,永远存照。

一、批明:长房尚邦应份分得七分仔田一段,配纳大租谷契内载明。又分得下湳田一段,配糖租一百二十五觔。又分得山脚田,配纳大租谷一石二斗三升。此三段,踏付邦掌管,永为己业。

一、批明:次房尚朋应份分得一甲,田二段,配纳大租谷契内载明。又分得屋前田一段,配大租一石三斗三升。此三段,踏付朋掌管,永为己业。

尚邦份下逐年冬成,抽出谷三十四石;尚朋份下逐年冬成,抽出谷四十石。二人共抽出谷七十四石,抵还前年父亲欠人借项利息;若是不敷者,将大小公业田租谷抵足额,其有余谷作二人轮流祭扫之需。

道光七年十一月日。

在场人族叔锡勤

执笔人堂兄尚达

知见人堂兄尚敏

立阄书人兄弟尚邦、尚朋

第六七阄书字

同立阄书人长房绳祖、次房炊盛、三房竹叶等。窃谓九世同居,遗风足慕,碍因现际家事浩繁,难以合理,不得已为分爨之计。遂继母庄氏与绳祖等同堂商议,爰请公亲家长,以将祖父遗下田园厝间并家需物业逐一点明,就中酌议,除贴降服男并踏长孙及存公业以外,其余摊作三房均分,拈阄为定,其阄分段额列后。此系至公无私,祖等与继母庄氏俱皆甘愿,各无抑勒反悔,口恐无凭,合同立阄书三纸一样,各执一纸,永远存照。

同治十年二月日。

为公亲人母舅吴有余

家长胞叔启记、启茂

在场继母庄氏

同立阄书人长房绳祖

次房炊盛

三房竹叶

一、抽踏存公祀业买简■〈歹曾〉容拾埒田一甲二分,内抽出小租粟十二石五斗,年带纳吴大租粟三石零八升。又买张天富外店仔三角坵园一坵,税银十元,年带纳王大租粟三石三斗。又买简玢郎莆顶桱寮园一坵,税银四元,年带纳王大租粟八斗。又顶林头江士阵胎借银五十元,利粟六石。又议此公业永远轮流香祀,不得典卖,不得出借,批明,照。

一、抽长孙业买■〈歹曾〉容十埒田一甲二分,内抽出小租粟十四石四斗,年带纳吴大租粟三石四斗,批明,照。

一、批明;竹竿过继顶六房启舜为次嗣,今当公亲家长等同堂议踏简■〈歹曾〉容十埒田一甲二分,在大圳墘内,抽出小租粟十五石一斗,年带纳吴大租粟三石六斗,付与竹竿执掌,永为己业,批明,照。

一、长房阄分物业条段(以下略)。

一、次房阄分物业条段(以下略)。

一、三房阄分物业条段(以下略)。

一、批明:祖等念及继母庄氏年已渐老,诚恐衣食不继,则将存公租额渐支出粟十一石,付他养赡。庄氏身后,此谷十一石仍归存为公业,照阄轮流,不得违约,批明,再照。

一、批明:有将明典赖诞林仔前庄洋田一宗,己巳年二月出借银六十元。又有买简伯枝四条圳田一甲二分,同治十年十二月出典价银二百元;如各房或有备银取赎者,可为己业,批明,再照。

一、批明:光绪四年,抽出简钦,即天标,田园共一宗,向与房兄绳好胎借出佛银四十二元正,再照。

第六八合约字

同立合约字人长房周仁记、次房义记、三房礼记、四房智记、五房信记等。窃我等五大房子孙叨沐祖德,蒸尝收关;然其昔遗田业,今已变尽,祗存祖屋前后及右畔城堤脚田地、埤埔而已,年虽出息无几,聊可藉堂上祖先逐年香火之费。爰是公同议将所存田地埤埔,年收租谷各房轮流,自长至五,周而复始,向佃支收。除虔备香火之需外,倘有盈余多少,登记在账,期年一会,俟能成数出借生息,以垂久远,庶我族众均有公益焉!合同立合约字一样五纸,各房各执一纸,永远存照,而杜侵鱼,并设轮流记账公簿一本,以昭后览。

批明:祖屋埕前菜园一埒,分作五份,各房栽种,合登明,照。

批明:埤南大埤业已截卖张玉臣掌管,其价银除公同修理屋工料及还借款外,尚剩几多,已照五份均分,各房支清矣!合登明,照。

批明:公屋竹园禁止私伐;如敢故违,闻众公罚,不饶吞,登明,照。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正月日。

代书宗亲苏仪廷

场见族长周成和

同立合约字人长房周仁记(即佛佑)

次房义记(即太平)

三房礼记(即进贵)

四房智记(即维泽)

五房信记(即新扶)

第六九阄书字

立阄书字长房连乞、次房连贵、三房连英、四房连正,言念碍于次房连贵况于枉古尚未有继嗣。窃闻张公九世同居之风成而可慕,然茂树必有生枝,兄弟必能分爨,古今传之于今,吾人能不望风怀想,亦不能安忍一旦而分爨乎!爰是邀请家房姻戚公同妥议,将承祖父遗下大租粟本厝公租、鸡笼头店税地基及牛椆港公租、土宠间租粟、沓田公租、北势湖园税一概在内,付父亲、母亲逐年抽为日食之资,缴完正供社租,并及公妈年节祭扫费用,其雷公陂田段以及家器物业所有欠债项,俱各按作三大房均分支还。此系公同妥议,拈阄为定,各管各业,不得争长竞短,以失和气。惟祈螽斯衍庆,鳞趾呈祥。口恐无凭,今欲有凭,立阄书字三纸一样,各执一纸,付执为照。

批明:父亲、母亲逐年应收大租粟抽的并本厝公租,年该应纳正供社租口粮;其余剩者,珍夫妻日食;如百年已后,留存公尝之资,各房照序轮流祭扫,周而复始。如是值年之人,至期将图记、租簿、正供单、社租单交过下值年之人收照,各房不得擅行变卖,亦不得争收,再照。

批明:父亲、母亲逐年应收鸡笼牛椆港公租、沓田公租、土笼间租、北势湖园税、鸡笼店税地基,逐年自收夫妻日食及年节祭扫之费,各房永远不得异言生端数目之事。此系父母百年以后,将此六段日后按作三大房均分,各房亦不得争较混收,再照。

批明:长房长孙忠义应得竹围外园田二段,东至小圳为界,西至竹围外公田为界,南至公竹围脚为界,北至大路为界,再照。

批明:长房连乞应得雷公陂田一段(以下略)。

批明:三房连英应得雷公埤一段(以下略)。

批明:四房连正应得雷公田一段(以下略)。

批明:次房违贵应得租业是三房均分,日后不拘何房有男儿过继,无论先后,对父亲给出养育佛银一十二大元,各房不得争较,批明,再照。

批明:如是有承高曾祖之公尝,如是值年之际,须要三大房当同到佃公收公费,其余剩者照三大房均分,批明,再照。

一、批明:雷公陂田契据全宗共八纸,现尚未分执,暂交三房连英收存;倘要用时,取出公照,不得推诿,俟后日分拆时各分各执,批照。邱静山手批

一、批明:抽出北势湖大坵园,于光绪十一年十一月,经归就与堂侄益辉掌管,批照。邱静山手批同治五年十二月日。

代笔族叔祖庆云

知见堂伯五子

兄俊哲

母舅人尤成家

在场父亲国珍

母亲尤氏

立阄书字何连英、何连乞、何连正

一、批明:沓田公租谷七石正,又鸡笼店税地基抽出作三大房均分,照。

一、批明:承公租谷九石六斗正,按作三大房轮流耕作,周而复始,各不得拖过期限,声明,照。

一、批明:前有正身茅屋计共五间,中间抽出为公厅,左右尚剩四间,连正侄忠义应得,又右畔瓦屋一概连英应得,别房不得混占,照。

一、批明:北势湖园若有人掘土者,税银历年母亲收为养赡之资,声明,照。

一、批明:土笼间租七石,有向尤成家借其佛银五十一大元正,利息逐月加二行;若要赎回之时,母利按作三大房均摊,或不均摊齐足,不能相争此业,照。

一、批明:土笼间尚有找洗字一纸,系是连英收存,后日行用,不得刁难,照。

光绪十年十月日。

再调处表兄林华衮

堂兄振英

族叔福全

代书益辉

第七○嘱书字

立嘱书字人母亲李张氏,有承前林氏螟一子,名曰维孝。氏同先夫生二子:曰维继、曰维德。窃念九世同居,张家休风尚在;百年合食,郑氏懿范犹存,氏岂不欲尔等效古人之法乎!然而木大分枝,水流分派,理固然也;况生齿日繁,合食维艰。爰是邀请房亲公同妥议,截长补短,先抽起养老婚资以及充长而外,田园、房屋、杂物等件俱作三份均分,祀告祖先,拈阄为凭。自今以后,各业各管,不得藉端滋事,致伤和气。惟愿尔等守己经营,倘能创业垂统,克振家声,以显耀门闾,增荣家族,是所厚望也。此系氏及族亲等当堂妥议,至公无私,口恐无凭,惟书可据,立嘱书字一式三纸,各房各执一纸,永远存照。

所分条目开列于左:

一、批明:大公公业归氏执掌,庄中出捐小事,一概氏支理;倘有不测大公事,次、长、三房照份均摊,声明,照。

一、批明:抽起承买李士丙烟墩堂前菜围仔份由园山埔,带契一宗,以为维继、维德婚娶之资及氏老赡;百岁后有余不足,均系维继、维德抵挡,与维孝无干,声明,照。

一、批明:抽起大牛稠份小租谷二十石,以为维继长孙之额,声明,照。

一、长房维孝拈得承买李士丙八里岔蛤仔兰坑新田带契一宗,界址照契承管,钱粮大租照纳,声明,照。

一、次房维继拈得承买李妈求、李士丙八里岔大牛稠份田带契一宗,抽出一十石,贴维德内份租额,界址照契承管,钱粮大租照纳,声明,照。

一、三房维德拈得承买李士丙、李见力八里岔内份田带契一宗,又维继大牛稠份应贴小租谷一十石,界址照契承管,钱粮大租照纳,声明。

大岁丙申年十二月日。

代书族弟云雷

族亲回春、实其

在场亲伯增益

胞伯清红、清江

立嘱书字人母亲李张氏

次房维继

长房维孝

三房维德

第七一甘愿归就田契字

同立甘愿归就田契字人长房陈乞、三房陈梓、四房陈闽等,有共承祖父明买吴锡老水田一段,址数不计,并带厝地一段,坐落土名北投庄。其田东至竹围路脚,西至陈玉麟田,南至路,北至车路各为界,四至界址明白。其田寮地厝宅并稻埕、菜园、杂物等项,东至公司小巷边菜园为界,西至田,南至小沟,北至车路四至各为界,年配纳大租粟七石二斗,并带溪圳水通流灌溉,均载大契内明白。此田本系四房公业,因道光二十八年间,尽卖与陈悦记承买为业,时二房金标并无花押。至同治元年十一月,标自备田价银二百五十大元,向陈悦记赎回承管数年。本年间,梓等三房出首争较,致控公庭,蒙厅宪向传集讯明;此业既经二房标自己赎回,今欲较归公业,自应照份摊出价银,付标收还。即断令长乞、三梓、四闽等备缴佛银一百八十七元并契,当堂交标收执,按年轮租田仍归标永耕,不准资卖,将契朱批为据。奈乞等近时家运不顺,挂借甚多,不能坐候轮收,愿将此田归就与二房标买为私业。爰托族亲及公亲等恳劝二房标备出长、三、四房应份田价,付乞等收回。幸标听从备顶,即日乞,梓、闽等同族亲公亲三面收来各份田价佛银共二百二十大元完足,并立归就契字两交清楚。自此收租纳课,以及贌佃耕作,永归二房标掌管承为己业,与乞、梓、闽等三房毫无干涉,日后子孙亦不敢言及贴赎或藉端觊觎求借诸事。恐口无凭,合立甘愿就田契字一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族亲公亲三面收来长、三、四房田价佛银二百二十大元完足,再照。

同治十二年十二月日。

公亲陈树升、休绍唐、高士潭

族亲金九、水源

秉笔族亲际清

知见侄孙生

乞母亲林氏

梓母亲庄氏

立甘愿归就田契字人长房乞

三房梓

四房闽

第七二典契字

立典契字人凤邑长治里一甲庄王球,有明买过堂侄王贬等课田一所,大小共三坵,受种四分,年配户名张小阵课粟一石二斗五升正。坐在本里内一甲社后,土名大圳脚,东至本家田,西至本家田,南至萧家田,北至大圳沟。又明买过施伊下则田一所,大小共四坵,受种九分,年配户名王赞课粟一石零三合正。坐在本里内一甲社尾,东至王、李二家田,西至王家田,南至王家田,北至王家田。此二段田坵段坐址四至,俱各明白为界。今因乏银完课,先问尽房亲叔兄弟侄不承受,外托中引就典与仁和里竹篙厝社刘振记出头承典,三面言议时价佛银四百元正。其银即日同中交讫;其二段课田随即付与银主前去掌管起耕,招佃耕作,收成纳课,不敢异言生端滋事。限至十年终,听典主备足契面银赎回原契,不得刁难;如至期无银取赎,仍付银主再执掌管,亦不敢阻挡。保此田果系是球明买之业,与别房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为碍以及来历交加不明等情;如有不明,球自出头抵挡,不干银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各无反悔,口恐无凭,今欲有凭,立典契一纸,并带上手契四纸,共五纸,送执为照。

即日同中现收过契面佛银四百元完足,再照。

道光二十二年正月日。

知见人男生光

为中人盼光

代书人(自笔)

立典契字人王球

此系祀业,上流下接,不得抽匿契券,擅行典借;如敢故意私行典借,各房概不坐账,同堂批明,存照。

第七三卖尽杜绝契字

立卖尽杜绝契人凤邑文贤里茄萣仔庄施伊老,有自置下则田一所,大小共四坵,受种九分,年带户名王赞课粟一石零八分。东至王亦至李二宅田,西至王亦至林二宅,南至王宅田,北至王田,四至明白为界。今因乏银费用,先问房叔兄弟侄人等不承受,外托中引就卖尽与长治里一图一甲社王佛球出头承买,三面言议时价佛头银一百九十大元。其银即日同中交讫;其田随付银主掌管,招佃耕作,纳课分收,永为己业。一卖千休,日后子孙不敢异言生端。保此田课系是伊自置之物业,与房亲人等无干,亦无重张典挂他人为碍以及交加来历不明等情;如有此情,伊自出头抵挡,不干银主之事。此系二比甘愿,日后各无反悔,恐口无凭,今欲有凭,立卖尽杜绝契一纸,并带上手契一纸,共二纸,付执为照。

即日同中收过契面银一百九十大元完足,再照。

道光十五年三月日。

代书人郭继列

为中人钟董

知见人强

裕、容、瑞、语、钏、七

立卖尽杜绝契人施伊老

第七四归就甘愿字

立归就甘愿字人张水山、张阿样,有承先祖父开辟遗下荒山公业一段,址在龟仑岭脚搭寮坑,东至萧家竹围为界,南至仑及水为界,西至罗家为界,北至坑沟为界,四至明白,年纳龟仑社租银五分。此业前向欧粟官借过银九元五角,催讨甚急,各房议定,将此业归就二房侄张盛手内;而张盛即日备出银九元五角,清还欧粟官,赎回公业,踏明界址,指交张盛前去掌管,任从招佃开辟成业。言约坆墓诸事以及忌辰之费,系张盛巡视料理。日后此段公业价值百倍,与别房亲疏人等无涉,亦无重张典挂他人财物及来历交加不明为碍;如有不明等情,水山、阿样等出首抵挡,不干二房侄张盛之事。保此业系水山、阿样承祖父开辟遗下荒山公业,邀集族亲当堂文字情愿归就,各无迫勒反悔,口恐无凭,合立归就甘愿字一纸,又带胎借银字一纸,共二纸,付执永远为照。

即日水山、阿样当堂收过张盛来银九元五角,以还欧粟借项足讫,再照。

同治元年十一月日。

代笔人叶悄然

在场知见族亲人屘

叔祖张阿扬

四叔祖张阿雍

立归就甘愿字人张水山、张阿样

第七五阄书字

立阄书人韩门郭氏,自适笃齐公,见其生平为人孝友诚实,继志述事,知公必昌后也。公产六嗣:长高泽、次高翔、三高瑞、皆前□方安人出;四高珠,侧室花氏出;五高凤、六高麟、自氏出也。公乙已登仙箓,迄今九载,泽等董率家政,不失父风;事氏甚竭其力,无异所生母;无论财帛出入,各寓均平。每届氏诞,务必张灯结彩,高歌肆筵,使阖郡缙绅跻堂晋爵,□□道可谓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无如近年以来,年情不顺,各处田土□少□□□计有百余□,氏睹此费大食繁,而欲尽萃于泽等支持,殊觉肩重,与其合之而统一人之维艰,不若分之而付各人之勤俭。爰命泽等延请家长三房胞叔熙文公同酌议,凡亨记所有台泽田园、店屋、厝宅,统计价银六万四千二百八十两零九钱五分二厘,抽出七千八百三十七两四钱八分八厘,以为亨记存公;抽出三千二百零九两零四分,抵还各欠款并小宗入主费用;抽出一千六百三十九两二钱,为氏养赡,抽出四百四十一两,为侧室花氏养赡,二者百年后开费外,仍归配享;抽出一千八百四十两,为高麟既两妹完婚妆费;抽出三百九十五两二钱,为高瑞续弦;抽出三千四百八十四两六钱,为长孙之租;抽出三千四百一十五两四钱为书田,鼓励世世孙子读书入泮者,付其收租执掌,若捐贡或居官则无考试之需,而有仕进之路,此业仍付入泮者掌之,文全武半。尚存银四万二千零一十九两二钱四厘,作六分均分,阄为六簿,标曰:「礼、乐、射、御、书、数」,一礼记、二乐记、三射记、四御记、五书记、六数记。其四房御记同其生母花氏在台,众不就寡,系氏代拈阄。此分外所有余剩不及声明之产业,并年久欠数者,尽行归公。长约幼平,嫡庶无异,是泽等听受氏命,岂特氏愉悦,即笃斋公亦应含笑于九原也。自分之后,但愿各房生丁发甲,永峙父风于勿替,绵瓞衍瓜,共跨祖德以悠长矣!合立阄书一样六纸,阄簿六本,分执为照。

干隆五十八年八月日。

家长三房胞叔熙文

代书庄学海

立阄书人韩门郭氏、长房高泽、次房高翔、三房高瑞、四房高珠、五房高凤

六房高麟

计阅:

一、存公亨记产业番银七千八百三十七两四钱八分八厘,年收租息利息,以为坟茔庙宇春祀秋尝及公事应用。逐年收入开除,另设一簿,照房轮值,周而复始。

一、还资隆项下贴次房番银一千六百七十七两。

一、还钱家数项贴长房番银八百九十四两四钱正。

一、拨还韩藉观数项贴次房番银三百七十七两七钱二分。

一、笃齐公入主再拨祀田番银二百五十九两九钱二分。

一、继母郭安人养赡产业番银一千六百三十九两二钱。

一、庶母花氏养赡产业番银四百四十一两正。

一、六房高麟未娶,两妹未笄,议贴完婚妆费产业银合共一千八百四十两正。

一、三房高瑞议贴续弦番银三百九十五两二钱。

一、长孙议贴产业番银三千四百八十四两六钱。

一、书田产业番银三千四百一十五两四钱。

一、长房阄得「礼」记产业番银六千八百五十三两一钱七分六厘。

一、次房阄得「乐」记产业番银七千零四十一两五钱二分八厘。

一、三房阄得「射」记产业番银六千九百七十七两三钱二分八厘。

一、四房阄得「御」记产业番银七千零五十五两二钱四分。

一、五房阄得「书」记产业番银七千二百一十五两四钱。

一、六房阄得「数」记产业番银六千八百七十七两三钱五分二厘。

第七六书田约字

同立书田约字人元记派下长、次、三房韩长文、韩曰文、韩熙文等。窃谓读书可以高门第,功名可以显祖宗;然世每有子弟颇知立志读书,而功名不克以远到,仅囿于庠生、廪生、贡生者,其故何欤?期许非不远大,或阻于盘川之乏费,未由出门而图功;学业非不精勤,或苦于家计之多难,即谓观光而虚愿,此志量不得不局于小成,功名不得不安于小就,而门第所由渐致其衰微,祖宗所以不增其光宠者,岂后人不能迪其前光乎!亦先人不善贻厥孙谋耳!故古人于建立祀田、公田、义田而外,又有创置书田一法。夫祀田所以崇报本,义田所以恤宗支,公田所以需公费,而书田所以鼓励孙子于有成,使之上可佐圣朝,下可耀门闾者也。文等兄弟三人,长曰亨记,次曰利记,三曰贞记,当先严在日,既置有仁德北里等数宗田园,立作义田,以为友德公兄弟五房耕作,依次轮值,俾得各安其业。又置有大埔林等处公馆共十万余金,立作元记大公,凡元记份下子孙无论成名不成名,皆可依次轮收,支理族中公务。又置有广储东里一带田业,内荫风水一穴,命百岁后营葬在此,并将该业配作祀田,以为祭扫之资。但于书田一款,屡欲创建而卒不果。今先君逝矣,我兄弟谓欲继其志,述其事,爰将在日所踏赡养四万余金,兹计除该丧费外,只剩有大槺榔堡、大坵田保等处大小租谷及二八抽的糖觔两店地水埤各项租业,计有一万零五百金,佥议将此立作书田,馆号「捷记」,欲其联捷甲第,以承先志,以励后昆。自取进生员起,文武一体,历年每名准分一份,收作乡试诸费;举人则准分两份,收作会试诸费;进士则准分三份,收作殿试诸费;其余捐纳军功暨监生、佾生非正途功名,虽至出仕,皆不得与分;即如支派虽同,而入他籍进他学者,均不准混冒。此所以重正途之科甲而黜异路之功名者也。谨将所立条约胪列于左,愿尔子孙奋发读书,有志上进,世守勿替,其永遵高曾之矩矱,以无负我国家菁莪造士、棫朴作人之至意云尔。合立条约一样三纸,付执为照。

一、条:乾隆四十七年,韩宁顺买过吴家郑愧文兄弟承祖赡业,诸邑土名荷包屿,朱晓埤,应收大租谷六百余石,年完郑允盛户下正供谷一十石,芝麻二十石,车饷银一十一两二钱,■〈勹外云内〉丁银五两八钱四分五厘,契面银三千大元。郑愧文兄弟契二纸,吴家约字契一纸。

一、条:乾隆四十八年三月,韩宁顺买过陈君强承祖应份,并与兄弟陈君锡应份陈行烈、陈行熙两户业,坐落大槺榔保、荷苞屿、桥仔头庄,分为内外股,带公馆、地基、竹围、树木、旷地、潭堀,年完陈行熙户下供谷一百五十六石七斗六升,廍饷银二十五两二钱,■〈勹外云内〉丁银三两六钱七分八厘,契面银三千大元。契一纸,借字条目一纸。

一、条:乾隆四十九年十二月,韩宁顺买过陈君锡承祖开垦阄分,并与兄弟陈君强应份陈行烈、陈行熙佃户庄业,坐落土名诸邑大槺榔保、荷苞屿、桥仔头馆等庄,分为内外股,内带公馆、地基、竹围、树木、旷地、潭堀,年完陈行烈户下供谷一百五十五石五斗六升八合,廍饷银一十六两五钱七分,■〈勹外云内〉丁银三两零二分;又完陈肇基户下供谷四石一斗,■〈勹外云内〉丁银八分,契面银三千六百大元。又杜卖契二纸,并缴前胎借单一纸,共三纸,又佃簿一本。

一、条:干隆五十一年,韩宁丰典过新埤庄洪奕智本庄前洋水田一甲六分,契面银三百大元。

一、条:干隆五十七年二月,韩大德典过陈健缘承祖遗下大槺榔庄洋田一所,契面银六百大元,并缴契三纸,带阄书一本。

一、约:文武生员能乡试者,每名每年准分一份,收作乡试之费。自取进之年起收,至没世之年止,历年亲族中生员名数多寡,多则多份均分,寡则寡份均分,不得恃强贪取,此照。

一约:文武举人初中之时,将书田停分一年,与该举人收作覆试及会试之费,以后则与生员公分;唯举人每年准分二份,仍收至没世之年止,均不得恃强贪取,此照。

一、约:文武进士能殿试者,初中之时,将书田停分二年,与该进士收取作朝考及殿试之费,以后则与生员、举人公分;唯进士每年准分三份,仍收至没世之年止,均不得恃强贪取,此照。

一、约:该「捷记」书田原为鼓舞族中生员乡试及会试、殿试而设,为子孙者当知「捷记」之义,立志读书,联捷科甲;如不能乡会者,一切军功捐纳及监生、佾生并冒籍越考虽至出仕,亦不得与分,此照。

一、批明:该馆业契俱无注立书田字样,倘族中有不肖人等将此业契盗出胎借典卖,或与为私相授受,或从旁诱惑,藉端营霸,欲断吾数世书香者,一体灭绝,横死道路,尔子孙有志者,自当执此约字,出首禀官究追。至所胎借典卖之银,应就盗契出借出卖之人是问,不得累及他人,此照。

嘉庆二年二月日。

代书人韩有才

同立书田约字人韩长文、韩曰文、韩熙文

猜你喜欢
  列传第一 神武娄后 文襄元后 文宣李后 孝昭元后 武成胡后 后主斛律后 胡后 穆后·李百药
  卷一百七十·列传第六十七·柯劭忞
  东汉会要卷二十九·徐天麟
  卷一百七十八·杨士奇
  二三三 军机大臣奏将三宝解到应毁书籍开单进呈片·佚名
  平定两金川方略卷一百四·阿桂
  卷二十五·傅恒
  第43章 决心不守法·冯玉祥
  崔浩传·魏收
  元徽传·李延寿
  裴光庭传·欧阳修
  耶律陈家奴传·脱脱
  卷三百四·杨士奇
  卷二百六十六·佚名
  122.桓温北伐·林汉达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六百六十九·彭定求

        卷669_1 【城南偶题】章碣   谁家朱阁道边开,竹拂栏干满壁苔。野水不知何处去,   游人却是等闲来。南山气耸分红树,北阙风高隔紫苔。   可惜登临好光景,五门须听鼓声回。   卷669_2 【赠边将】章碣  

  • 榖城山馆集卷四·于慎行

    (明)于慎行 撰○七言古诗【唐体乐府附】长安道东出灞陵桥回望长安道烟花万户暖风轻罗绮千门明月晓汉家宫阙郁岧嶤碧阁珠楼倚绛霄丞相衣冠苍玉佩将军甲第赤栏桥平明内殿承颜色日晏朝回行紫陌夹道金覊赭汗流盈门绣辖朱尘

  • 第二十一出 修本(仙吕入双调江阳韵)·丁耀亢

    【缑山月】(生冠带上)东武鲁诸邦,政简棠阴广。皇恩频简在,又使丹心壮。我杨椒山因为谏沮马市,谪贬狄道县典史。不料圣恩眷注,起用诸城知县。到官两月,又升南京户部主事。如此之速,正苦瞻天无路。谁料未到南都,又

  • 钟声·闻一多

    钟声报得这样急—— 时间之海底记水标哦! 是记涨呢,还是记落呢!—— 是报过去底添长呢? 还是报未来底消缩呢?

  • 卷二百六十八·陈廷敬

    钦定四库全书御定佩文斋咏物诗选卷二百六十八芋类七言律谢姜寛送芋子      【明】费 宏芋魁相送满筠笼应念冰盘苜蓿空此日蹲鸱真损惠当年黄独漫哀穷蒸时不厌葫芦烂煨处还思榾柮红自是菜根滋味好万钱谁复羡王公

  • 卷十八·赵一·佚名

    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知伯从韩、魏兵以攻赵,围晋阳而水之,城下不沉者三板。郄疵谓知伯曰:“韩、魏之君必反矣。”知伯曰:“何以知之?”郄疵曰:“以其人事知之。夫从韩、魏之兵而攻赵,赵亡,难必及韩、魏矣。今约胜赵而三分其地。

  • 卷九十四·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礼部志稿卷九十四明 俞汝楫 编盛典备考尊孔子修文庙别采材洪熙元年浙江台州府言比文庙及学并按察分司廨宇因海风倾塌欲重建之而频年水旱民力不逮见有没入官屋请撤为之上谕工部臣曰庙祀先师何惜於此而取

  • 卷一·徐一夔

    钦定四库全书 明集礼卷一 吉礼第一 祀天 总叙 天子之礼莫大于事天故有虞夏商皆郊天配祖所从来尚矣周官大司乐冬至日祀天於地上之圜丘大宗伯以禋祀祀昊天上帝孝经曰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所以重报本反始之义而其礼则贵诚

  • 卷二百五十二·佚名

    <史部,政书类,军政之属,钦定八旗通志>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八旗通志卷二百五十二人物志一百三十二列女传十二八旗满洲列女传十镶黄旗满洲笔帖式富珠礼之继妻罗察氏镶黄旗满洲领催格尔敏之妻黄佳氏镶黄旗满洲护军林福之妻

  • 第二节 武后得政代唐·吕思勉

    武后,并州文水人。今山西文水县。父士彟。大业末,为鹰扬府队正。唐兵起,从平京城。贞观中,累迁工部尚书、荆州都督。荆州见第二章第三节。后年十四,太宗闻其美容止,召入宫,立为才人。太宗崩,为尼,居感业寺。高宗于寺见之,复召入

  • 卷八十二·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明会典卷八十二礼部四十一祭祀三祭社稷【春秋仲月上戊日】国初太社太稷异坛同壝祭太社以后土勾龙氏配祭太稷以后稷氏配每献礼先诣太社及配位坛前献毕方诣太稷及配位坛前行礼洪武十年改建社稷坛于午门外之

  • 为政篇第二·钱穆

    (一)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为政以德:德,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故谓之德胜。为政者当以己之德性为本,所谓以人治人。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北辰,即北极星,古人谓是天之中心。所,犹位。拱音共

  • 励士第六·吴起

    励士,就是鼓励将士立功。全篇是讲述论功行赏,崇礼有功,以勉励全体将士,从而使全军争相建功。38、武候问曰:&ldquo;严刑明赏,足以胜乎?&rdquo;起对曰:&ldquo;严明之事,臣不能悉。虽然,非所恃也。夫发号布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

  • 卷一百八十七·佚名

    △初分难信解品第三十四之六复次善现,我清净即内空清净。内空清净即我清净。何以故?是我清净与内空清净。无二无二分无别无断故。我清净即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

  • 卷二十二·佚名

    △坚固义品第二十七尔时尊者舍利子,谓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行坚固义。须菩提言:如是如是,舍利子,菩萨摩诃萨行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者是行坚固义尔时有欲界千天子众作如是念。菩萨摩诃萨为阿

  • 自在王菩萨经卷下·佚名

    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自在王。何谓菩萨摩诃萨谛智。求声闻者。以谛法证声闻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求辟支佛者。以谛法证辟支佛解脱。菩萨得此谛而不证解脱。是名自在。谛智者。苦谛虚妄知见。云何知见

  • 佛升忉利天为母说法经卷上·佚名

        西晋月氏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一时。佛游于忉利天上昼度树下无垢白石。愍哀其母度脱之故。正夏三月与大比丘众俱。比丘八千皆阿罗汉。诸漏已尽得大神足。威曜无极生死悉断。无复尘垢弃捐重担。所作已办。

  • 卷第二十二(弥沙塞)·佚名

    五分律卷第二十二(弥沙塞)宋罽宾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第三分之七药法佛在王舍城。尔时诸比丘得秋时病。佛行房见作是念。世人以酥油蜜石蜜为药。我今当听诸比丘服。以是事集比丘僧告言。从今听诸病比丘服四种药酥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