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第廿一

日本書紀卷第廿一 橘豐日天皇 用明天皇 泊瀬部天皇 崇峻天皇

橘豐日天皇。天國排開廣庭天皇第四子也。母曰堅塩媛。天皇信佛法尊神道★十四年秋八月。渟中倉太珠敷天皇崩。

九月甲寅朔戊午。天皇即天皇位。宮於磐余。名曰池邊雙槻宮。以蘇我馬子宿禰爲大臣。物部弓削守屋連爲大連。並如故。

壬申。詔曰。云々。』以酢香手姫皇女拜伊勢神宮奉日神祀。〈是皇女自此天皇時逮干炊屋姫天皇之世。奉日神神祀。自退葛城而薨。見炊屋姫天皇紀。或本云。卅七年間奉日神祀自退而薨。〉

元年春正月壬子朔。立穴穗部間人皇女爲皇后。是生四男。其一曰廐戸皇子。〈更名豐耳聰。聖徳。或名豐聰耳。法大王。或云法主王〉是皇子初居上宮。後移斑移斑鳩。於豐御食炊屋姫天皇世位居東宮。總攝萬機行天皇事。語見豐御食炊屋姫天皇紀。其二曰來目皇子。其三曰殖栗皇子。其四曰茨田皇子。立蘇我大臣稻目宿禰女石寸名爲嬪。是生田目皇子。〈更名豐浦皇子。〉葛城直磐村女廣子生一男。一女。男曰麻呂子皇子。此當麻公之先也。女曰酢香手姫皇女。歴三代以奉日神。

夏五月。穴穗部皇子欲奸炊屋姫皇后而自強入於殯宮。寵臣三輪君逆乃喚兵衛。重■宮門。拒而勿入。穴穗部皇子問曰。何人在此。兵衛答曰。三輪君逆在焉。七呼開門。遂不聽入。於是穴穗部皇子謂大臣與大連曰。逆頻無禮矣。於殯庭誄曰。不荒朝庭。淨如鏡面。臣治平奉仕。即是無禮。方今天皇子弟多在。兩大臣侍。誰得恣情專言奉仕又余觀殯内。拒不聽入。自呼開門七廻不應。願欲斬之。兩大臣曰。随命。於是穴穗部皇子陰謀王天下之事。而口詐在於殺逆君。遂與物部守屋大連率兵圍繞磐余池邊。逆君知之。隱於三諸之岳。是日夜半潜自山出。隱於後宮。〈謂炊屋姫皇后之別業。是名海石榴市宮。〉逆之同姓白堤與横山言逆君在處。穴穗部皇子即遣守屋大連〈或本云。穴穗部皇子與泊瀬部皇子相計而遣守屋大連。〉曰。汝應往討逆君并其二子。大連遂率兵去。蘇我馬子宿禰外聞斯計。詣皇子所。即逢門底。〈謂皇子家門也。〉將之大連所。時諌曰。王者不近刑人。不可自往。皇子不聽而行。馬子宿禰即便隨去。到於磐余〈行至於池邊也。〉而切諌之。皇子乃從諌止。於此處踞坐胡床待大連焉。大連良久而至。率衆報命曰。斬逆等訖。〈或本云。穴穗部皇子自行射殺。〉於是馬子宿禰惻然頽歎曰。天下之亂不久矣。大連聞而答曰。汝小臣之所不識也。〈此三輪君逆者譯語田天皇之所寵愛悉委内外之事焉。由是炊屋姫皇后與馬子宿禰倶發恨於穴穗部皇子也。〉●是年也太歳丙午。

二年夏四月乙巳朔丙午。御新甞於磐余河上。▼是日天皇得病還入於宮。群臣侍焉。天皇詔群臣曰。朕思欲歸三寶。卿等議之。群臣入朝而議。物部守屋大連與中臣勝海連。違詔議曰。何背國神敬他神也。由來不識若斯事矣。蘇我馬子宿禰大臣曰。可隨詔而奉助。■生異計。於是皇弟皇子〈皇弟皇子者穴穗部皇子。即天皇庶弟。〉引豐國法師〈闕名也。〉入於内裏。物部守屋大連耶睨大怒。是時押坂部史毛屎急來密語大連曰。今群臣圖卿。復將斷路。大連聞之即退於阿都〈阿都大連之別業所在地名也。〉集聚人焉。中臣勝海連於家集衆隨助大連。遂作太子彦人皇子像與竹田皇子像厭之。俄而知事難濟。歸附彦人皇子於水派宮。〈水派。此云美麻多。〉舍人迹見赤梼伺勝海連自彦人皇子所退。拔刀而殺〈迹見姓也。赤梼名也。赤梼。此云伊知毘。〉大連從阿都家使物部八坂。大市造小坂。漆部造兄。謂馬子大臣曰。吾聞。群臣謀我。我故退焉。馬子大臣。乃使土師八嶋連於大伴毘羅夫連所。具述大連之語。由是毘羅夫連手執弓箭皮楯就槻曲家。不離晝夜守護大臣。〈槻曲家者。大臣家也。〉』天皇之瘡轉盛。將欲終時。鞍部多須奈〈司馬達等子也。〉進而奏曰。臣奉爲天皇出家脩道。又奉造丈六佛像及寺。天皇爲之悲慟。今南淵坂田寺木丈六佛像。挾侍菩薩是也。

癸丑。天皇崩干大殿。

秋七月甲戌朔甲午。葬干磐余池上陵。

泊瀬部天皇。天國排開廣庭天皇第十二子也。母曰小姉君。〈稻目宿禰女也。已見上文。〉

二年夏四月。橘豐日天皇崩。

五月。物部大連軍衆三度驚駭。大連元欲去餘皇子等。而立穴穗部皇子爲天皇。及至於今望因遊獵而謀替立。密使人於穴穗部皇子曰。願與皇子將馳獵於淡路。謀泄。

六月甲辰朔庚戌。蘇我馬子宿禰等奉炊屋姫尊。詔佐伯連丹經手。土師連磐村。的臣眞噛曰。汝等嚴兵。速往誅殺穴穗部皇子與宅部皇子。是日夜半。佐伯連丹經手等圍穴穗部皇子宮。於是衛士先登樓上。撃穴穗部皇肩。皇子落於樓下走入偏室。衞士等擧燭而誅。

六月辛亥。誅宅部皇子。〈宅部皇子。桧隈天皇之子。上女王之父也。未詳。〉善穴穗部皇子。故誅。

甲子。善信阿尼等謂大臣曰。出家之途以戒爲本。願向百濟學受戒法。

是月。百濟調使來朝。大臣謂使人曰。率此尼等將渡汝國令學戒法。了時發遣。使人答曰。臣等歸蕃先道國王。而後發遣。亦不遲也。

秋七月。蘇我馬子宿禰大臣勸諸皇子與群臣。謀滅物部守屋大連。泊瀬部皇子。竹田皇子。廐戸皇子。難波皇子。春日皇子。蘇我馬子宿禰大臣。紀男麻呂宿禰。巨勢臣比良夫。膳臣賀施夫。葛城臣烏那羅。倶率軍旅進討大連。大伴連噛。阿倍臣人。平群臣神手。坂本臣糠手。春日臣。〈闕名字。〉倶率軍兵從志紀郡到澁河家。大連親率子弟與奴軍。築稻城而戰。於是大連昇衣揩朴枝間臨射如雨。其軍強盛。填家溢野。皇子等軍與群臣衆怯弱恐怖。三廻却還。是時廐戸皇子束髮於額。〈古俗年少兒年十五六間。束髮於額。十七八間。分爲角子。今亦爲之。〉而隨軍後。自忖度口。將無見敗。非願難成。乃■取白膠木。疾作四天皇像。置於頂髮。而發誓言。〈白膠木。此云農利泥。〉今若使我勝敵。必當奉爲護世四王起立寺塔。蘇我馬子大臣又發誓言。凡諸天王大神王等助衛於我。使獲利益。願當奉爲諸天與大神王。起立寺塔流通三寶。誓已嚴種種兵而進討伐。爰有迹見首赤梼。射墮大連於枝下。而誅大連并其子等。由是。大連之軍忽然自敗。合軍悉被皀衣。馳獵廣瀬勾原而散之。是役大連兒息與眷屬。或有逃匿葦原改姓換名者。或有逃亡不知所向者。時人相謂曰。蘇我大臣之妻。是物部守屋大連之妹也。大臣妄用妻計而殺大連矣。』平亂之後。於攝津國造四天王寺。分大連奴半與宅。爲大寺奴田庄。以田一萬頃賜迹見首赤梼。蘇我大臣亦依本願於飛鳥地起法興寺。』物部守屋大連資人捕鳥部萬〈萬。名也。〉將一百人守難波宅。而聞大連滅。騎馬夜逃向茅渟縣有眞香邑。仍過婦宅而遂匿山。朝庭議曰。萬懷逆。故隱此山中。早須滅族。可不怠歟。萬衣裳幣垢。形色憔悴。持弓帶釼。獨自出來。有司遣數百衛士圍萬。萬即驚匿篁聚。以繩繋竹。引動令他惑己所入。衛士等被詐指搖竹馳言。萬在此。萬即發箭一無不中。衛士等恐不敢近。萬便弛弓挾腋。向山走去。衛士等即夾河追射。皆不能中。於是有一衛士。疾馳先萬。而伏河側。擬射中膝。萬即拔箭。張弓發箭。伏地而號曰。萬爲天皇之楯將効其勇。而不推問。翻致逼迫於此窮矣。可共語者來。願聞殺虜之際。衛士等競馳射萬。萬便拂捍飛矢。殺卅餘人。仍以持釼三截其弓。還屈其釼投河水裏。別以刀子刺頚死焉。河内國司。以萬死状牒上朝庭。朝庭下苻稱。斬之八段散梟八國。河内國司即依苻旨。臨斬梟。時雷鳴大雨。爰有萬養白犬。俯仰廻吠於其屍側。遂噛擧頭收置古冢。横臥枕側飢死於前。河内國司尤異其犬。牒上朝庭。朝庭哀不忍聽。下苻稱曰。此犬世所希聞。可觀於後。須使萬族作墓而葬。由是萬族雙起墓於有眞香邑。葬萬與犬焉。』河内國言。於餌香川原有被斬人。計將數百。頭身既爛。姓宇難知。但以衣色收取其身者。爰有櫻井田部連膽渟所養之犬。噛續身頭伏側固守。使收已至。乃起行之。

八月癸卯朔甲辰。》炊屋姫尊與群臣勸進天皇。即天皇之位。以蘇我馬子宿禰爲大臣如故。卿大夫之位亦如故。

是月。宮於倉梯。

元年春三月。立大伴糠手連女小手子爲妃。是生蜂子與錦代皇女。

是歳。百濟國遣使并僧惠總。令斤。惠寔等。獻佛舍利。百濟國遣恩率首信。徳率益文。那率福富味身等進調。并獻佛舍利。僧聆照律師。令威。惠衆。惠宿。道嚴。令開等。寺工太良未太。文賈古子。鑪盤博士將徳白昧淳。瓦博士麻奈文奴。陽貴文陵貴文。昔麻帝彌。畫工白加。蘇我馬子宿禰請百濟僧等。問受戒之法。以善信尼等付百濟國使恩率首信等。發遣學問。』壤飛鳥衣縫造祖樹葉之家。始作法興寺。此地名飛鳥眞神原。亦名飛鳥苫田。●是年也太歳戊申。

二年秋七月壬辰朔。遣近江臣滿於東山道使觀蝦夷國境遣完人臣鴈於東海道使觀東方濱海諸國境遣阿倍臣於北陸道使觀越等諸國境。

三年春三月。學問尼善信等。自百濟還住櫻井寺。

冬十月。入山取寺材。

是歳。度尼大伴狭手彦連女善徳。大伴狛夫人。新羅媛善妙。百濟媛妙光。又漢人善聰。善通。妙徳。法定。照善。智聰。善智惠。善光等。鞍部司馬達等子多須奈。同時出家。名曰徳齊法師。

四年夏四月壬子朔甲子。葬譯語田天皇於磯長陵是其妣皇后所葬之陵也。

秋八月庚戌朔。天皇詔群臣曰。朕思欲建任那。卿等何如。羣臣奏言。可建任那官家。皆同陛下所詔。

冬十一月己卯朔壬午。差紀男麻呂宿禰。巨勢巨比良夫。狹臣。大伴囓連。葛城烏奈良臣。爲大將軍率氏氏臣連爲裨將部隊。領二萬餘軍。出居筑紫。遣吉士金於新羅。遣吉士木蓮子於任那。問任那事。

五年冬十月癸酉朔丙子。有獻山猪。天皇指猪詔曰。何時如斷此猪之頚。斷朕所嫌之人。多設兵仗有異於常。

壬午。蘇我馬子宿禰聞天皇所詔。恐嫌於己招聚儻者謀弑天皇。

是月。起大法興寺佛堂與歩廊。

十一月癸卯朔乙巳。馬子宿禰詐於羣臣曰。今日進東國之調。乃使東漢直駒弑于天皇。〈或本云。東漢直駒東漢直磐井子也。〉▼是日。葬天皇于倉梯岡陵。〈或本云。大伴嬪小手子恨寵之衰。使人於蘇我馬子宿禰曰。頃者有獻山猪。天皇指猪而詔曰。如斷猪頚何時斷朕思人。且於内裏。大作兵仗。於是馬子宿禰聽而驚之。〉

丁未。遣騨使於筑紫將軍所曰。依於内亂莫怠外事。

是月。東漢直駒偸隱蘇我娘嬪河上娘爲妻。〈河上娘。蘇我馬子宿禰女也。〉馬子宿禰忽不知河上娘爲駒所偸。而謂死去。駒奸嬪事顯。爲大臣所殺。

猜你喜欢
  卷第二百八·胡三省
  御题许嵩建康实録·许嵩
  卷二十一·沈德符
  第二十一回 司马晋五十年五胡大乱·黄士衡
  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二·佚名
  明孝宗敬皇帝实录卷之一百五·佚名
  卷之八十六·佚名
  雍正实录卷之九十六·佚名
  第二十八册 天命六年十一月·佚名
  一二○四 军机大臣和珅等为校勘文津阁全书匠役不敷事致武英殿总裁函·佚名
  卷十三·高士奇
  卷一百二十四·张守节
  张桓传·宋濂
  王珍传·宋濂
  十九年·佚名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梅花道人吴镇(梅花庵稿)·顾嗣立

    镇字仲珪,嘉兴人。性高介,书仿杨凝式,画出关荆董巨。每画山水竹石,辄题诗其上,时人号为三绝。与黄公望、倪瓒、王蒙有画苑四大家之目。少与兄元璋师事毘陵柳天骥,得其性命之学,尤邃先天易,言禨祥多中。垂帘卖卜,隐于武塘。所居

  • 卷221 ·佚名

    陆游 江楼 急雨洗残瘴,江边闲倚楼。 日依平野没,水带断槎流。 捣纸荒村晚,呼牛古巷秋。 腐儒忧国意,此际入搔头。 【卷31】 陆游 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作 世言九州外,复有大九州。 此言

  • 御选金诗卷十·康熙

    钦定四库全书御选金诗卷十五言律诗二王磵谢竹堂先生见过学稼古寺侧结庐高柳隂音书故交絶岁月杜门深新雪添衰鬓寒灰没壮心西州贤别驾连日肯相寻次友人秋日雨后韵洺州秋雨后幽胜可供闲白首留他县归心绕故山野泉来竹底危

  • 卷七十二·志第二十五·律历五·脱脱

        ◎律历五   ○步日躔   周天分:三百八十六万八千六十五、秒二。   周天度:三百六十五度。   岁差:一百二十五、秒二。   乘法:三十二。   除法:四百八十七。   秒法:一百。   求每日盈缩定

  • 第二十回 宴鸿门张樊保驾 焚秦宫关陕成墟·蔡东藩

      却说项羽有个叔父,叫做项伯,为楚左尹。他在秦朝时候,因怒杀人,自知不免死罪,逃往下邳,幸亏遇着张良,与他同病相怜,引同居处,方得避祸。嗣是记念旧恩,常欲图报,时正在项羽营中,闻知范增计策,不免为张良担忧。暗思沛公被攻,与我

  • 第四章 河东君过访半野堂及其前后之关系(四)·陈寅恪

    河东君与汪然明尺牍第贰伍通云:率尔出关,奄焉逾月。先生以无累之神,应触热之客,清淳之語,良非虚饰,而弟影杯弥固,风檄鲜功,乃至服饵清英,泳游宗极,只溢滞淫靡,间恬遏地,(寅恪案:“溢”疑当作“益”。“淫

  • 史记集解卷十八·裴骃

    宋 裴骃 撰史记十八髙祖功臣矦年表第六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庙定社稷曰勲以言曰劳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积日曰阅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应劭曰封爵之誓国家欲使功臣传祚无穷带衣带也厉砥石也河当何

  • 味腴室读书日记 光绪十二年丙戌·恽毓鼎

    十月初二日七弟生日。读《通鉴》第二百十卷唐睿宗景云元年至玄宗开元元年。司马承祯对睿宗曰:“国犹身也,顺物自然,而心无所私,则天下理矣。”语甚粹。晋陵尉杨相如时政疏有云:“人主莫不好忠正而恶佞邪,然

  • 第八章 殷内镇和莱比锡大学·林语堂

    在殷内镇,我们过的日子很快乐。殷内镇是歌德的故乡。是个小型的大学城,和海德堡一样,是个颇有古风遗俗的市镇。这个小镇的活动以在俱乐部里的学生为主,还有他们的女房东,学生的郊游,出去看决斗等事。他们的功课就是皮肤上的

  • 刘勰传·姚思廉

    刘勰字彦和,东莞莒县人。祖父名灵真,是宋朝司空刘秀之的弟弟。父亲名尚,曾任越骑校尉。刘勰幼年时父亲便早死,成为孤儿,专心勤奋好学,家境贫困没有结婚,在定林寺里跟着和尚僧..一起居住生活了十几年,因而对佛教的学说和经义的

  • 卷一百·赵汝愚

    钦定四库全书宋名臣奏议卷一百宋 赵汝愚 编刑赏门赦宥上仁宗乞郊禋更不行赦  龎 籍臣窃见南郊礼毕行赦且礼行於郊而劝赏赐赦者古之人无有也三王之世岁亲祀昊天上帝於圜丘又祀感生帝於泰坛汉朝有甘泉五畤之祭绵代

  • 卷五十九·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五十九职官考诸行宫官属宋高宗绍兴四年十月以孟庾为行宫留守【互见留守司门臣】等谨按马端临考不载行宫官属而留守门内有云武林建业并建行宫参知政事孟庾为留守从权措置百司事务即是年事

  • 四书经疑贯通卷七·王充耘

    元 王充耘 撰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又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所言若不同何欤首章以下文专言道而不言性教后章但言性教而不及道何欤首章原性道教之名义自义理上言后章论性教之异同自人品上分故之

  • 七众律仪不得逾越 (注一)·太虚

    ──十六年夏初在福州青年般若社讲──来闽不数日,于涌泉、怡山风光多已领略,历承诸山长老及佛化徒众热烈欢迎,甚为感谢!尤以在兹白塔寺,已经三数次和洽欢舞之大会,风味精彩,各各不同。如第一次功德林男众之欢迎,及次日女众之

  • 增壹阿含经卷第三十一·佚名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力品第三十八之一(一)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六凡常之力。云何为六。小儿以啼为力。欲有所说。要当先啼。女人以嗔恚为力。依嗔恚已。然后所说。沙门

  • 高龙芭·梅里美

    《高龙芭》是著名法国作家梅里美最杰出的小说之一,是《梅里美中短篇小说全集》除《马铁奥大义灭亲》外另一篇描写科西嘉人性格的作品。《高龙芭》展示了在十九世纪文学中一个不多见的女性形象,她感情炽裂、豪爽正直,蔑视

  • 清微丹诀·佚名

    清微丹诀,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应为元代清微派道士所作。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本书言清微派内丹修炼法。分为四章,即〈清微隐真合道章〉、〈入室功夫章〉、〈临坛召合章〉、〈发用章〉。末附内炼符图

  • 球阳·佚名

    《球阳》是琉球国三部官修编年史之一,由汉文写成。其名称“球阳”是对琉球的美称。《球阳》全称《球阳记事》,在第二尚氏王朝时期简称《记事》,《球阳》是琉球处分之后的通称。1743年(乾隆八年),唐通事郑秉哲(伊佐川亲方佑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