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卷二十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

晋表

晋主重贵降表

孙男臣重贵言顷者唐运告终中原失驭数穷否极天缺地倾先人有田一成有衆一旅兵连祸结力屈势孤翁皇帝救患摧刚兴利除害躬擐甲胄深入寇塲犯露蒙霜度鴈门之险驰风击电行中冀之诛黄钺一麾天下大定势凌宇宙义感神明功成不居遂兴晋祚则翁皇帝有大造於石氏也旋属天降鞠凶先君即世臣遵奉遗旨纂绍前基谅闇之初荒迷失次凡有军国重事皆委将相大臣至於擅继宗祧既非禀命轻发文字辄敢抗尊自起衅端果贻赫怒祸至神惑运尽天亡十万师徒望风束手亿兆黎庶延颈归心臣负义包羞贪生忍耻自贻颠覆上累祖宗偷度朝昏苟存视息翁皇帝若惠顾畴昔稍霁雷霆未赐灵诛不絶先祀则百口荷更生之德一门衔无报之恩虽所愿焉非敢望也臣与太后妻冯氏於郊野面缚俟命

晋太后降表

晋室皇太后新妇李氏妾言张彦泽傅住儿等至伏蒙皇帝阿翁降书安抚者妾伏念先帝顷在并汾适遭屯难危同累卵急若倒悬智勇俱穷朝夕不保皇帝阿翁发自冀北亲抵河东跋履山川踰越险阻立平巨孽遂定中原救石氏之覆亡立晋朝之社稷不幸先帝厌代嗣子承祧不能继好息民而反亏恩辜义兵戈屡动驷马难追戚实自贻咎将谁执今穹旻震怒中外携离上将牵牛六师解甲妾举宗负衅视景偷生惶惑之中抚问斯至明宣恩旨曲示含容慰谕丁宁神爽飞越岂谓已亡之命忽蒙更生之恩省罪之躬九死未报今遣孙男延煦延宝奉表请罪陈谢以闻

澶渊誓书

宋真宗誓书

维景德元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七日丙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於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於壠亩稼穑南北勿纵掻扰所有两地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陲质於天地神只告於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其殛之远具披陈专俟报复不宣

圣宗回宋誓书

维统和二十二年岁次甲辰十二月庚辰朔十二日辛卯大契丹皇帝谨致书於大宋皇帝阙下共议戢兵复论通好兼承惠顾特示誓书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无令停匿至於壠亩稼穑南北勿纵掻扰所有两地城池并可依旧存守淘濠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掘河道誓书之外各无所求必务协同庶存悠久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陲质於天地神只告於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国昭昭天鉴当其殛之某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告於天地誓之子孙苟渝此盟神明是殛专具谘述不宣

关南誓书

兴宗致宋书

维契丹重十年岁次壬午二月弟大契丹皇帝谨致书於兄大宋皇帝阙下粤自世修欢契时遣使轺封圻殊两国之名方册纪一家之美益欲洽於绵远顾将有以披陈切缘瓦桥关南是石晋所割迄至柴氏以代郭周兴一时之狂谋掠十县之故壤人神共怒庙社不延至於贵国祖先肇创基业寻与敝境继为善邻暨乎太宗绍登宝位於有征之地才定并汾以无名之师直抵燕蓟羽召精鋭御而获退遂致移镇国强兵开南北王府并内外诸军弥年有戌境之劳继日备渝盟之事始终反覆前後谙详尝切谘审专命将臣往平河右炎凉屡易胜负未闻兼李元昊於北朝久矣称臣累曾尚主克保君臣之道为甥舅之情设罪合致讨亦宜垂报适者郭稹既至杜防又回虽具音题而但虞诈谍已举残民之伐曾无忌器之嫌营筑长堤填塞隘路开决塘水添置边军既潜稔於猜嫌虑难敦於信睦倘或思久好共遣疑情曷若以晋阳旧附之区关南元割之县俱归我国用康黎人如此则益深兄弟之怀长守子孙之计缅维英晤深达悃悰适届春阳善绥冲裕

宋朝回书

维庆历二年岁次甲午四月大宋皇帝谨致书於契丹皇帝阙下昔我烈考章圣皇帝保有基图惠养黎庶与契丹昭圣皇帝弭兵讲好通聘着盟肆余纂承共遵谟训边民安堵垂四十年兹者专致使臣特贻缄问且以瓦桥旧地晋阳古封援石氏之割城述周朝之复境系於异代安及本朝粤自景德之初始敦邻保之信凡诸细故咸怀寛容况太宗皇帝亲驾并郊匪图燕壤当时贵国亟发援兵既交石岭之锋遂举蓟门之役义非反覆理有因缘元昊赐姓称藩禀朔受禄忽谋狂僭俶扰边陲曏议讨除已尝闻达杜防郭稹传导备详及此西征岂云无报聘轺旁午屡闻嫉恶之谈庆问交驰未谕联亲之故忽窥异论良用惘然谓将轸於在原反致讥於忌器复云营筑堤埭开决陂塘昨缘霖潦之余失为愆溢之患既非疏导当稍善防岂藴猜嫌以亏信睦至於备塞隘路閲习兵夫盖边臣谨职之常乃乡兵充籍之旧在於贵境宁撤戍兵皆一示以坦夷何两形於疑阻顾惟欢契方保悠久遽兴请地之言殊非载书之约信辞至悉灵鉴孔昭两地不得相侵缘边各守疆界二书之外一无所求期在久要弗违先志谅惟聪达自应感恩甫属清和妙臻戬谷

兴宗回宋誓书

维重熙十一年岁次癸未八月壬申朔二十九日庚子弟契丹皇帝谨致书於兄大宋皇帝阙下来书云谨按景德元年十二月七日章圣皇帝与昭圣皇帝誓曰共遵诚信?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备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疋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臣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搬送至雄州交割沿边州军各守疆界两地人户不得交侵或有盗贼逋逃彼此勿令停匿至於陇亩稼穑南北勿纵骚扰所有两朝城池并各依旧存守修葺濠寨一切如常即不得创筑城隍开决河道誓书之外一无所求各务协心庶同悠久自此保安黎献谨守封疆质於天地神只告於宗庙社稷子孙共守传之无穷有渝此盟不克享祀昭昭天鉴当其殛之昭圣皇帝复答云孤虽不才敢遵此约谨尚告於天地誓之子孙神明具知呜呼此盟可改後嗣何述切以两朝修睦三纪於此边鄙用宁干戈载偃追怀先约炳若日月今绵禩已深敦好如故关南县邑本朝传守惧难依从别纳金帛之仪用代赋税之物每年增绢一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搬至雄州白沟交割两界塘淀已前开决者并依旧例自今已後不得添展其堤堰水口逐时决泄壅塞量差兵夫取便修叠疏导非时霖潦别至大段涨溢并不在关报之限南朝河北沿边北朝自古北口以南沿边军民除见管数目依常教閲无故不得大段添进兵马如有事故添屯即令逐州军移牒关报两界所属之处其自来乘例更替及本路移易不在关报之限两界逃走作过诸色人并依先朝誓书外更不得如自前停留容纵恭惟二圣威灵在天顾兹纂承各当遵奉共循大体无介小嫌且夫守约为信善邻为义二者缺一罔以守国皇天厚地实闻此盟文藏宗庙副在有司余并依景德统和两朝誓书愿此後必敦大信苟有食言必如前誓

议割地界书

道宗遣泛使林牙兴复军节度使萧禧如宋言代北对境有界地请遣使分画其後宋割弃地五百里以分水岭为界时宋神宗熙宁七年也

道宗求地界书

维咸雍十年岁次甲寅三月大辽皇帝谨致书於大宋皇帝阙下切以累朝而下讲好以来互守成规务敦夙契虽境分二国克保於难知而义若一家共思於悠永事如闻於违越理须至於披陈其蔚应朔三州土田一带疆土只自早岁曾遣使人止於旧封俾安铺舍庶南北永标於定限往来悉絶於奸徒洎览举申辄有侵扰於全属当朝地分或营修壁垒或存止居舍皆是守边之冗员不顾睦邻之大体妄图功赏深越封陲今属省巡遂令按视备究端实谅难寝停至缕细之缘由分白之事理已具闻达尽令拆移既未见从故宜伸报据侵入当界事理所起铺堠之处各差官员同共检点早令毁撤却於久来元定地界再安置外其余边界有生创事端委差去使臣到日一就理会如此则岂惟疆场之内不见侵踰兼於信誓之间具无违爽兹实隐便颛候准依

宋朝回书

维宁七年岁次甲寅三月大宋皇帝谨致书於大辽皇帝阙下辱迂使指来贶函封历陈二国之和有若一家之义固知邻保深执信符独论边鄙之臣尝越封陲之守欲令移徙以复旧常切惟两朝抚有万宇岂重尺土之利而轻累世之欢况经界之间形势可指方州之内图籍具存当遣官司各加覆视倘事由夙昔固难徇从或诚有侵踰何吝改正而又每戒疆吏令遵誓言所论创生之事端亦皆境候之细故已令还使具达本因仰料英听洞垂昭悉

钦定重订契丹国志卷二十

猜你喜欢
  卷四百二十三 列传二百十·赵尔巽
  第六十四回 遭鬼祟田蚡毙命 抚夷人司马扬镳·蔡东藩
  ●卷二十七·赵翼
  大事记续编卷一·王祎
  明神宗显皇帝实录卷之五十九·佚名
  卷之三百十二·佚名
  卷之一百九十九·佚名
  ○皇朝平吴录中·佚名
  三十四 江宁织造曹寅覆奏摹刻高(上日下文)寺碑文摺·佚名
  第三卷 农业一·缪荃孙
  卷十四·鄂尔泰
  九三 辛亥革命二——孙德卿·周作人
  张孝杰传·脱脱
  第六节 开、天边事(五)·吕思勉
  卷第十五·太安万侣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卷十八·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第四十二章 上游天界·屠隆

    〔小生扮香案吏小外扮雷师皓翁小生上〕晃晃弥罗宫。巍巍郁萧殿。始劫干延康。大道超龙汉。玉牓靑霞标。金阙红云烂。上帝肃神霄。侍卫无昏旦。■〈王灵〉珑七宝床。绰约五明扇。上主忉利中。下辖须弥半。无私宰羣方。

  • 卷五 乾德二年(甲子,964)·李焘

      起太祖乾德二年正月盡是年十二月   春正月【一】,(王稱【二】東都事略:辛巳詔曰:箕子之陳八政,食為之首。夷吾之述四民,農居其一。今土膏將起,勾萌畢達,平秩東作,乃其時也。諸州長吏等所宜敦率勸課,俾民力耕,謹視游惰,勿令

  •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二十六·杨仲良

      真宗皇帝   晏夷豆望行牌之变   大中祥符六年七月。先是,晏州多刚县夷人豆望行牌率众劫清井监,杀驻泊、借职牟言,大掠资畜。知泸州江安县、奉职文信领兵趋之,遇害,民皆惊扰,走保戎州。转运使寇瑊即令诸州巡检会江安

  • 鸿猷录卷十三·高岱

    高岱 剿平蜀盗 兴复哈蜜 剿清平苗 再平江西 ○剿平蜀盗 蓝廷瑞鄢本恕廖惠皆四川保宁人廷瑞行山中得古弃印亡何又得一剑自谓有天瑞时保宁刘烈反僭称王廷瑞等遂以所得印剑煽惑民正德四年冬聚众反刘烈众侵掠陜西官兵讨败

  • 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五十八·佚名

    正统四年八月丙子朔沙州卫都督困即来密令人至瓦剌哈密诸处诇事具得其状遣使臣保童等入奏 上以困即来效力朝廷多历年岁屡奏边情忠勤可尚令礼部从优议赏于是赐困即来金织文绮表里各八仍赐敕奖谕之保童等陛见及辞皆特赐

  • 卷之三百十六·佚名

    监修总裁官经筵日讲起居注官太子太保体仁阁大学士文渊阁领阁事管理户部事务上书房总师傅翰林院掌院学士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随带加五级纪录十八次臣贾桢总裁官经筵讲官吏部尚书镶蓝旗汉军都统管理新营房城内官房大臣

  • 卷之二十二·祁韵士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传卷之二十二传第六郭尔罗斯部总传郭尔罗斯部在喜峯口外至京师千八百九十七里东西距四百五十里南北距六百六十里南界盛京边墙东界永吉州西及北界科尔沁元太祖遣弟哈布图哈萨尔征郭

  • 苏循传·欧阳修

    苏循,不知算什么样的人。为人巧言谄媚,阿谀无廉耻,唯利是图。在唐当礼部尚书。那时,太祖已经弑昭宗,立哀帝,唐的旧臣都愤恨得咬牙切齿,或者畏祸伏首,或者辞官而去,然而循却特别巴结梁太祖以便得到重用。梁兵攻杨行密,在氵卑河大

  • 卷一百九十三·雍正

    钦定四库全书 朱批谕旨卷一百九十三 朱批赫胜额奏摺 雍正五年十月十七日贵州按察使【臣】赫胜额谨 奏为遵 旨事雍正五年八月初五日【臣】恭请 圣训奉 上谕贵州廵抚何世璂前任臬司富贵居官如何之处尔随路访察一到任即

  • 卷二百四十一·佚名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钦定续文献通考钦定四库全书钦定续文献通考卷二百四十一四夷考西南夷四川土司明太祖洪武初置四川布政司使招谕诸蛮帝略定边方首平蜀置布政司使招谕诸蛮次第归附明史四川土司传曰四川土司诸境多

  • 卷十二·魏了翁

    钦定四库全书尚书要义卷十二宋 魏了翁 撰【原阙】

  • 看经警文·朱棣

      夫看经之法,后学须知,当净三业。若三业无亏,则百福俱集。三业者,身口意也。一、端身正坐,如对圣容,则身业净也。二、口无杂言,断诸嬉笑,则口业净也。三、意不散乱,屏息万缘,则意业净也。内心既寂,外境俱捐,方契悟于真源,庶研穷

  • 痛苦的奥秘·C. S.路易斯

    本书主要讲述了痛苦是与生俱来的、当你经受痛苦时,你的人生哲学必将经受考验这一奥秘。路易斯在完成《痛苦的奥秘》一书时(该书初版于一九四零年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在前言中,他解释其目的是为谈谈一些有关痛苦的知性方

  • 牟氏陵阳集·牟巘

    宋代诗文别集。24卷。牟巘著。王士禛《居易录》称其诗有苏轼、黄庭坚的风格。《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杂文皆典实详雅”。总的看来,全集主要抒写遗民的凄怆婉恻的意绪。如《孤雁》:“如何苦作断肠声,度尽关山失弟兄。

  • 山斋文集·郑岳

    明代诗文别集。郑岳(字汝华)著。郑岳著述较丰,所著诗文有《蒙难录》、《西行记》、《南还录》、《山斋吟稿》及漫稿、净稿、续稿、奏议等,因雕版焚毁,所存不过数集。此集为其曾孙郑炫所编,于万历十九年(1591)梓行,凡2

  • 海国四说·梁廷枏

    十五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梁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副贡生,咸丰年间赐内阁中书,加侍读衔。通史学,善诗文,精音律,并颇注意研究西方国家政治情况。曾赞助林则徐、邓廷桢禁烟,支持广东反对英军入城的斗争。其

  • 太上瑶台益算宝籍延年忏·佚名

    太上瑶台益算宝籍延年忏。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忏仪。述一百五十天尊和四真人名号。

  • 小二黑结婚·赵树理

    短篇小说。赵树理著。1943年10月华北新华书店初版。它是作者的成名之作,也是显示作者风格的代表作之一。出版时,彭德怀曾亲笔题词:“象这种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作品写的是一对青年男女冲破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