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十二章 上游天界

〔小生扮香案吏小外扮雷师皓翁小生上〕晃晃弥罗宫。巍巍郁萧殿。始劫干延康。大道超龙汉。玉牓靑霞标。金阙红云烂。上帝肃神霄。侍卫无昏旦。■〈王灵〉珑七宝床。绰约五明扇。上主忉利中。下辖须弥半。无私宰羣方。玄机妙吹万。握镜象昭回。平衡化敷诞。秘检弢金箱。灵文一何灿。迹隐蝌蚪书。理显龙凤篆。幸哉列淸班。词曹领香案。下官玉皇掌书香案吏是也。旧隶下方之仕籍。今叨上界之仙官。修文积学。稍长灵机。砥行积功。兼栖眞宅。故得位列淸班。职司秘检。常侍宝座。日近至尊。身心转虔。夙夜匪懈。世人不知天界景象。下官略道数语。流传人间。须知上帝高居。不比人王宫殿。玉阶金埓。非玉非金。乃元气淋漓而结就。龙车凤辇。眞龙眞凤。亦阴阳苞络而化成。桂树丛生夹道。左右护以苍虬。桃花蘤■〈艹靃〉当门。上下守多赤豹。灵官佩印。靑绚之履飞云。婇女挝笙。碧玉之冠偃月。花中之雨缤纷。时演法于梵呗。殿上之光晃射。非借耀于璘仪。太乙领翠娥而来朝金阙。尽推五丁之火轮。天尊偕雷师而讲道玉虚。齐启九天之电钥。玄都开大洞之章。芒缠象纬。仙伯简淸微之箓。声轧云韶。学道始自鞭心。登眞必由澡行。九晨七御。递相统辖。尊卑体秩森严。千官万灵。各有司存。政务纪纲悉举。常憍持鬘大赤禹余分玉淸列太霄。名号种种不同。同隶于上帝。淸景索眞明晨侍书掌琼笈捡瑶编。职掌纷纷不一。一属于天曹。大道廓而无央。何限章无入有。神工运而不宰。但见时行物生。上界之考校劝惩。斟酌权衡。玄机莫测。大要贵在淸虚。下方之治乱兴亡。主张劫运。妙用难穷。只视人间罪福。得道者鞭霆驾霓。坐麟趺凤。逍遥于碧落霞宫。失道者屑云雕雪。檄龙命鸦。劳苦于紫虚雷部。道无色象玄黄。章思议见闻之表。修有等伦阶级。总虚无寂嘿为宗。九关使者来报。西天祖师宾头卢来游天界。佛理愿闻。圣僧难遇。下官恐上帝欲请见。只得在此伺候。远望圣僧飞锡来也。〔外末生同上外〕玉府琼宫帝阙高。〔末〕靑书琳札列诸曹。〔生〕眞人幸假云霄翼。耳畔天风泛海涛。〔外〕贫僧与仙伯西来一同来游天界。万灵咸仰。九阙不同。且喜已到帝居了。〔末生〕眞个好淸虚境界也。〔小生相见科〕西方祖师。弟子掌书香案吏稽首。〔外〕掌书仙子少礼。〔末〕掌书仙长拜揖。〔小生〕蓬莱仙客拜揖。〔生〕掌书大仙客。下界木淸泰参拜。〔小生〕奉道高人。不劳行礼。天界淸虚。罕闻西教。幸祖师俨然卓锡。愿暂留天宫。大转法轮而去。〔外〕贫僧志愿弘慈。道惭无上。未窥一乘之极则。敢忝三界之师模。新度弟子。久溷尘劳。因迷宿本。善心虽发。道念难坚。先引入酆都。历观苦趣。再拽升天界。参究乐因。用以鞭策凡流。成就新学耳。此来未奉如来法旨。不敢轻会帝君。常见天主辈冲挹太盛。执礼过恭。以此不便参承。潜观天界景象去也。〔小生〕佛法难闻。圣僧难遇。祖师此来。不会我上帝。恐上帝罪及下臣。奈何。〔外〕贫僧偶尔微行至此。若会帝主。事体重大。非奉佛旨。不宜轻举。帝心必亮。尔亦何辜。请别了。〔小生〕如此。弟子亦不敢私请佛法。恐重得罪。〔外〕佛无多法。只修一心。若要修心。无过寂照。〔小生〕多谢祖师教诲。〔相别介小生下小外白髯上〕职列淸班侍玉枢。琅编曾订太霄书。玉皇驾幸长生殿。手板亲扶白凤舆。下官雷师皓翁是也。奉上帝勅命。来见西天祖师。〔相见科〕祖师稽首。〔外〕雷师稽首。〔小外〕天宫有幸。得蒙圣师光临。上帝闻圣师卓锡大喜。欲屈登宝座。讲楞伽宝积金光明等经。今日适驾幸高上神霄宫。会长生大帝。紫微大帝。靑灵大帝。六波天主。太极眞人。会议唐朝劫运事。未得燕闲。明日奉屈。拂席焚香以待。〔外〕讲经说法。广利人天。大是美事。往时西方沙门。赴天宫讲经。必奉如来法旨而来。此番贫僧偶同新度弟子潜游天宫。欲以开化新学。未奉佛旨。不敢轻易登坛。容贫僧回西天禀过如来。卽当至此叨冒讲筵。幸为多谢上帝。〔小外〕下官敬依尊命。回覆上帝去也。〔下生〕蒙祖师相携。先游地府。后到天宫。吾师大恩。人生良遘。但弟子未知天堂地狱。何以苦乐之悬殊。善恶因缘。路径从何而分别。望大师指教。〔外〕苦乐之途。分于善恶。善恶之介。起自一心。纯善无恶。是为天堂。纯恶无善。是为地狱。善恶均等。是为人道。五戒十善。则生天堂。五常五戒。则生人中。尽破五戒。广行十恶。则入地狱。天人路径。大要以五戒为本。五戒不持。人天路绝。至于一心旣了。万行俱纯。由修行而得戒。由解法而悟道。顿悟至理。渐满万行。空有两妙。善恶双忘。则为无上菩提。贫僧稍识路窥门。愧未登峯造极耳。〔末生同拜科〕多谢大师指教。

【玉芙蓉】〔外〕罡风两鬓颾。灏气双胪耀。耳氤氲忽吹一派笙箫。罘罳玉宇琼香罩。羃历金床宝扇高。尘不到。信淸虚穹昊。咫尺间看羣灵来往拥云璈。

【前腔】〔末生〕丹幢婇女飘。绛节芝童导。蓦然来殿前香案淸曹。琅书宝字祥光遶。玉版幖缃秘检弢。谁能道。信淸都玄奥。天榜中问班行何处列吾曹。

〔并下〕

猜你喜欢
  石孝友·唐圭璋
  易少夫人·唐圭璋
  刘景翔·唐圭璋
  杨均·唐圭璋
  郑獬·唐圭璋
  人间词话·王国维
  第十一出 心离·李渔
  ●附录·况周颐
  ●挂枝儿·咏部八·冯梦龙
  回文类聚补遗·桑世昌
  贡臣·闻一多
  巻二十一·邵浩
  卷三·乾隆
  后志·杨基
  卷四百十七·陈廷敬

热门推荐
  巻十四·顾瑛
  卷三十·胡文学
  卷二十九·胡文学
  卷二十七·胡文学
  卷二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四·胡文学
  卷二十六·胡文学
  卷二十五·胡文学
  卷二十三·胡文学
  卷二十一·胡文学
  卷二十二·胡文学
  卷十九·胡文学
  巻十三·顾瑛
  卷十八·胡文学
  卷二十·胡文学

随机推荐

  • 卷一·吴雯

    钦定四库全书莲洋诗钞卷一蒲州吴雯撰五古行行重行行离亭送君去三里闻马声五里马无迹十里云树平嗟彼云树繁不知人有情乾坤静如掌万里见君行遥题王咸中石隖山房积水浮九州东南益荡潏人家半洲岛萝筱互蒙密具区我旧游石隖

  • 武帝纪第一·陈寿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曹瞒传曰〕:太祖一名吉利,小字阿瞒。王沈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春秋之世,与于盟会,逮至战国,为楚所灭

  • 卷五·王夫之

    ◎李、文、方列传 李永茂,字孝源,河南南阳人。中天启乙丑进士,历宫中外,有能名。 崇祯末,擢佥都御史,丁艰家居。李白成陷南阳,永茂与前布政使贺自镜携家避寇,南奔襄阳。时左良玉、刘洪起兵各数万,沿汉屯聚,暴掠不戢。自镜女

  • 六 曹寅奏贺圣祖荡平噶尔旦事摺·佚名

    康熙三十五年六月初八日 江宁织造.郎中臣曹寅道奏:恭请皇上万安。 六月初六日得接捷报,江宁士庶军民,尽颂圣主功高汤武,德并轩辕,大兵未及百日荡灭噶尔旦。齐赴朝天宫建醮庆祝圣安,悬望南巡,瞻仰天颜。臣寅目击万姓欢呼,犬马

  • 五二七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楚省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佚名

    五二七 湖广总督三宝等奏楚省查办违碍书籍缘由折乾隆四十三年七月二十一日湖广总督臣三宝、湖北巡抚臣陈辉祖跪奏,为奏闻事。本年六月二十七日承准大学士 公阿桂、大学士于敏中字寄内开,乾隆四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奉上

  • 明儒言行録卷八·沈佳

    安化县知县沈佳撰王守仁 阳明先生文成公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治己未进士仕至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父华为南吏部尚书公生有异禀年十一随任之京师即以能诗称少颇不羁问塾师何为第一等事师言读书登第耳先生中不然曰此未为

  • 卷七十四·鄂尔泰

    钦定四库全书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目録卷七十四附载满洲旗分内之尼堪姓氏张氏张良弼      张泰张文兴      张滋德张厚德李氏望明忠      李世昌李成贤      李栢李拔高氏高云龙      高名

  • 宇文融传·欧阳修

    宇文融是京兆府万年县人,是隋朝平昌县公宇文耺的第四代孙子。他祖父宇文节,精通法制命令,贞观年间任尚书右丞,谨慎干练能保持节操。江夏王李道宗因私事找他帮忙,他奏报了,唐太宗很高兴,赐给他绸缎两百匹,犒劳他说:“我现不任命

  • 卷四十六 哀宗守汴·李有棠

    宣宗元光二年冬十二月庚寅,帝崩于宁德殿。辛卯,皇太子守绪即位。初讳守礼,又讳甯嘉禄。宣宗第三子。母明惠王后,赐姓温都氏。承安三年八月生。宣宗立,封遂王。贞祐四年,立为太子。至是,宣宗不豫,暮夜,近臣皆出,惟前朝资明夫人郑

  • 卷五十·佚名

    钦定四库全书钦定大清通礼卷五十凶礼官员丧礼【民公侯伯视一品子男各视其等】有疾居正寝【女居内寝】疾革遗疏【三品以上官得具遗疏】遗言皆书之既终子号哭躃踊去冠被髪徒跣诸妇女子去笄朞功以下丈夫素冠妇人去首饰皆

  • 卷94·陈邦瞻

    ○馀玠守蜀理宗淳祐三年二月,以馀玠为兵部侍郎四川制置使。玠,家贫,落魄无行,喜功名,好大言。尝作长短句,谒淮东制置使赵葵。葵壮之,留置幕府,俾帅舟师,溯淮,入河,抵汴,所向有功,累推淮东制置副使。入对,言:“方今世胄之彦,场屋之士,田

  • 续孟子卷上·林慎思

      梁大夫一  梁大夫见孟子问曰吾闻夫子教王远利而易以仁义有诸孟子曰然大夫曰吾家有民见冻饥于路者非其亲而救之脱衣以衣之辍食以食之及已冻饿几死是其亲而不救之而何孟子曰噫是大夫从王厚利而薄仁义故也厚利率民

  • 思辨録辑要卷二十九·陆世仪

    诸儒类[周至唐宋]道统云者言道在已而天下宗之已因得为道之统而统天下之道以归于一也尧舜而下厯禹汤文武皆君师道合若周公已为臣道然负扆而朝成王之治皆周公为之至于孔子始以匹夫为万世师而万世之道统归之然所谓君师道

  • 卷九十三·山井鼎

    钦定四库全书七经孟子考文补遗卷九十三日本山井鼎物观 撰春秋左传注疏第四十一昭公元年考异足利本经公子比出奔晋公子上有楚字永怀堂同令尹命太宰伯氏犂对曰正误氏当作州 非所害也我将信以为本我作武宋板永怀堂同

  • 卷六·盛世佐

    <经部,礼类,仪礼之属,仪礼集编  钦定四库全书仪礼集编卷六龙里县知县盛世佐撰乡饮酒礼第四之一郑目録云诸侯之乡大夫三年大比献贤者能者于其君以礼賔之与之饮酒于五礼属嘉礼疏曰凡乡饮酒之礼其名有四案此賔贤能谓之

  • 征求华文佛学分科研究编辑启·太虚

    佛书之结集,初为梵文、裴立文等。而梵文既残缺不全,则今世研究佛学之依据,要唯锡兰之裴立文者,中国、日本等之华文者,西藏之藏文者而已。经典之考证,虽以裴立文者为最可贵,然仅保存小乘三藏;藏文之所译,质直或过于华文,而其译本

  • 卷第四·佚名

    嘉兴大藏经 月幢了禅师语录月幢了禅师语录卷第四嗣法门人达最等编偈辞本师老人违师已涉程抱恨驴年深惟有巴歌曲几回咏更新冬日别禹门众友几年聚首共炉头草履情生逐野丘谩道热肠分袂去朔风更待语无休即事呈禹门将三就

  •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佚名

    元始天尊述六甲直符神君姓名,劝人诵经、礼拜、持咒,以保胎护命。